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插针前洗手并戴好手套,保持操作无菌。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避免静脉曲张或肿块区域。
-注意静脉穿刺点周围的皮肤消毒。
-观察心率、血压以及局部静脉区域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
并发症处理:-输液过程中如发生疼痛、局部红肿等情况,需停止输液,拔针处理,并及时给予局部冷敷。
-如果静脉穿刺点出现渗血或血肿,应立即停止输液,选择合适的压迫方式进行处理。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导致静脉破裂,应及时停止输液,并做好引流、局部处理和进一步护理。
2.插尿管并发症预防:-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术前洗手和戴好手套。
-确保尿道口清洁,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注意插入尿管角度,避免出现损伤尿道等情况。
-定期更换导尿管,并注意固定尿管,防止滑脱。
并发症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尿液排不出或排尿困难的情况,可以采取刺激尿道的方式促使排尿,如温水冲洗或按摩尿道。
-如果尿液排出含量明显减少或无尿液排出,可能是导尿管被堵塞,需及时更换导尿管或予以清理。
-如发现导尿管脱落或移位,应立即重新插入,并进行固定。
3.针刺并发症预防:-操作前洗手并戴上手套。
-选择合适的针头尺寸,避免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刺痛或渗血。
-针头插入时要快速、准确,并控制好插入的角度和深度。
-在抽取或注射液体时注意是否顺利,防止发生血管破裂等情况。
并发症处理:-如果患者感到疼痛或出现渗血,需及时停止操作,拔针处理,并用纱布进行外敷。
-如果发生血管破裂,应立即拔针,固定局部,并及时进行处理。
-如出现局部肿胀、红肿、疼痛等症状,可能是注射部位感染或过敏反应,需及时处理。
4.护理转运并发症预防:-确保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包括固定好床位、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保持通畅的通道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平卧位、半卧位等。
-注意转运途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并发症处理:-如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意识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停止转运并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医护人员需要对常见并发症有充分的了解,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1.静脉穿刺并发症:-预防: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穿刺面过大或过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和清洁;正确握针、扎针;注意穿刺角度和速度等。
-处理:如果发生出血,应立即用无菌纱布进行轻压止血;如果发生血肿,可以轻揉局部,促进吸收,若较大,可采取热敷或冷敷。
2.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选择合适的输液器材,全程采用无菌操作;输液前应检查输液器材和药物;掌握适当的输液速度和时间;密切观察输液情况。
-处理:如果发生静脉炎症,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静脉通路;如果发生药液外渗,应迅速停止输液,用生理盐水或冷敷局部,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3.导尿并发症:-预防:导尿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选择合适的导尿管规格、常规消毒等;注意导尿时的角度和深度;注意尿袋的位置和固定。
-处理:如果导尿困难,应换招或更换导尿管;如果导尿后有出血,应及时用无菌纱布进行轻压止血;如果导尿管脱落,应立即停止膀胱灌注,及时处理脱落的导尿管。
4.高压氧治疗并发症:-预防: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评估,了解基础疾病和其他相关情况;保持适当的氧气浓度和压力;做好体位调整,避免呕吐等情况。
-处理:如果发生氧中毒,应立即停止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情况,进行氧气吸入或其他处理;如果发生氧气中断,应立即排除氧气管路的堵塞或泄漏。
以上只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的一部分,不同操作还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注意的地方。
因此,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操作的要点和技巧,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医院管理者也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护理部第一节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一、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1. 原因(1)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止血钳夹碰伤黏膜及牙龈,尤其是患肿瘤进行放疗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更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
(2)为昏迷病人牙关紧闭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牙龈损伤、出血。
(3)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
(4)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病人,操作时触及患处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2. 临床表现口腔黏膜损伤可有局部充血、出血、水肿、炎症、疼痛、溃疡形成;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牙龈出血持续不止。
3. 预防和处理(1)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尤其是对放疗及血液病病人,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正确使用开口器,对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张口。
(2)操作中加强对口腔黏膜的观察,发生口腔黏膜损伤者,应用多贝尔液、呋喃西林或0.1%~0.2%双氧水含漱。
溃疡面用锡类散等喷敷,必要时用洗必泰漱口液直接喷于溃疡面,每日3~4次,抗感染效果较好。
(3)若出现口腔出血者,可采用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
必要时进行全身止血治疗,如肌肉注射安络血、止血敏,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4)漱口液应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口腔黏膜。
二、窒息1. 原因(1)为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棉球过湿或遗留在口腔内,漱口液流入或棉球进入呼吸道内,导致窒息。
(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3)为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
2. 临床表现病人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3. 预防及处理(1)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应采取侧卧位,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并在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一、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1.注射操作(1)皮下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注射前清洁皮肤,并且确保注射部位无出血。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局部感染、出血等。
当发现皮肤有红肿、疼痛等症状时,应即刻变通护理措施并做好相应处理。
(2)肌肉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避开神经和血管。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肿、感染、肌肉损伤等。
当注射部位发生疼痛、红肿以及肌肉无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处理。
(3)静脉注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采用无菌操作。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栓、静脉炎、药物反应等。
当发现患者出现发热、肿胀、疼痛、静脉堵塞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
2.导尿操作(1)女性导尿: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消毒导尿器置入口和注射用处女膜。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尿道感染、尿道损伤等。
当患者出现尿液异常、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进行相关检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男性导尿: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导尿管和避免损伤尿道。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尿道损伤、尿液滞留等。
当发现尿液异常、尿液渗漏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并处理。
3.静脉穿刺操作(1)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使用无菌技术。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血肿、静脉炎、出血等。
当发现穿刺部位有异常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2)动脉穿刺: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避免损伤血管。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等。
当患者出现出血、血肿、局部压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4.管道护理操作(1)气管插管: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正确插入管道并定位。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误吸、肺炎等。
当发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处理。
(2)导管置入: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导管尺寸和避免感染。
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导管堵塞等。
当发现导管出现感染、渗漏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1.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注射药物后外伤、出血:在注射药物时,应确保针头稳定,注药缓慢,避免对血管壁造成外伤,注射后嘱咐患者轻轻按压穿刺部位。
(2)静脉局部感染:应在操作前洗手、消毒,穿刺前用无菌巾固定表皮,确保穿刺部位干净。
穿刺后应巡视穿刺部位,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3)静脉穿透或穿透床单:穿刺时应注意选择静脉较深部位,并在穿刺后检查针头位置是否正确,避免在床单或患者体内穿透针头。
2.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尿道出血:导尿前要确定导尿管的位置,避免过度扭转或插入的力度过大,导致尿道黏膜损伤。
在拔除导尿管时要轻柔,避免拉伤尿道。
(2)尿道感染:导尿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洗手、戴无菌手套、穿无菌外科手术衣,使用无菌导尿包,而且要做好尿袋的消毒与更换,保持导尿管通畅,并经常巡视。
3.拔胃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恶心呕吐:在拔胃管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拔胃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和呕吐。
(2)反流性吸入:拔胃管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呼吸情况,避免管道内液体意外进入气管和肺部,可请患者深呼吸,且手指按压患者的套囊口,减少吸入风险。
4.换药、打针等操作的预防和处理:(1)药物过敏:在给患者新药物之前,要先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如有过敏史应采用皮肤试验等方式进行鉴别,并在给药前对药物进行过敏试验。
(2)局部感染:在操作过程中应采取无菌技术,包括手术常规洗手消毒、穿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棉签等。
操作后要及时处理穿刺部位的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3)疼痛和紫癜:在打针时要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技术,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但要避免插入太深,从而引起疼痛和紫癜。
在临床护理操作中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过程中,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最新的操作技能和规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题库一、概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于护士来说,了解并发症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临床常见护理技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便护士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二、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应急处理1. 静脉留置针堵塞堵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血液凝固、管腔内压过高等。
护士在留置静脉针时应注意仔细选择穿刺部位,并确保患者肢体处于舒适的位置,避免因肢体移动导致管腔受压。
应急处理:首先用10ml生理盐水试图冲通,如未能通畅,则可以使用尿素酶或碱液溶解凝固物质,解除堵塞。
2. 静脉溢血留置针在插入过程中可能会穿破静脉壁,导致血液溢出。
护士在留置针时应注意保持手部稳定,避免过度移动。
应急处理:立即停止留置针的操作,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并向医生报告情况。
三、导尿术并发症及应急处理1. 尿道损伤在导尿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患者尿道情况特殊,可能会导致尿道损伤。
护士应该在导尿前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尿道情况,选择适合的导管进行操作。
应急处理:立即停止导尿操作,向医生报告情况,并进行尿道伤口的处理和包扎。
2. 尿液反流尿液反流可能会导致感染和尿液外溢,给患者带来不适。
护士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导管尺寸和长度,并且在导管插入后进行尿液引流的检查。
应急处理:立即停止导尿操作,调整导管位置,并观察患者尿液排出情况。
四、插胃管并发症及应急处理1. 胃内容物误吸在插胃管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患者自身原因,可能会导致胃内容物误吸,甚至发生严重的肺部并发症。
护士应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操作无菌、正确。
应急处理:立即停止插胃管的操作,将患者转移到左侧卧位,避免气管内吸入。
立即向医生报告情况,并做好肺部护理。
2. 黏膜损伤插胃管操作过程中,由于管道硬度过大或者操作角度不当,可能会导致黏膜损伤出血。
护士应该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摩擦力,并保证角度正确。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ppt课件
一、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
1.发生原因 (1)药物种类或性质不同,局部发生变态反应强弱不一。 (2)药液注入过快或超量注入。 (3)皮内注射后,患者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4)护士操作不熟练,反复进针刺激局部皮肤。 2.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泡,重者溃烂破损可扪及明显的硬结。 3.预防 (1)准确掌握配置浓度,准确注入药液剂量。 (2)对皮肤刺激性强的药物在注射前履行告知义务。 (3)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 (4)熟练掌握皮内注射技术。 (5)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及随意搔抓、揉按局部皮丘所带来的不良结果。 4.处理流程 局部皮肤瘙痒→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健康宣教→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嘱用药→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一)硬结形成
1.发生原因 (1)同一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2)药物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 (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临床表现 (1)局部肿胀。 (2)可扪及明显的硬结。 3.预防 (1)避免长期在同一个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ml,注射速度要缓慢,准确掌握注射深度。 (3)对于一些难以吸收的药液,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
入皮肤→通知医生需手术取出者→做好术前准备→观察局部→记录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三)低血糖
1.发生原因 存在诱发因素: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运动量过大,进食量少,导致血
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要点
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要点导管相关并发症-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I)的预防:- 在插入导管前,要进行彻底的手卫生,并采用无菌技巧;- 定期更换导管并消毒导管插口;- 每天检查导管周围有无红肿、渗出物或感染迹象。
- 尿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维持尿管通畅,避免堵塞;- 定期更换尿袋,避免尿液逆流;- 每天检查尿管是否有漏尿、发红或感染迹象。
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 遵守插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 维持患者口腔清洁;-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过滤器和呼吸机口腔导管。
- 气胸的处理要点:- 及时观察患者出现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确认气胸诊断后,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
药物相关并发症- 维生素K拮抗剂(维他命K拮抗剂)相关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要点:- 严密监测INR值;- 根据INR值调整药物剂量;- 若出现出血,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镇痛药物(如吗啡)相关呼吸抑制的处理要点:- 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 在给予镇痛药物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皮肤相关并发症- 压疮的预防:- 定期翻身和活动病人,减少长时间压迫;- 维持皮肤清洁和保湿;-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轮椅垫。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 定期更换导尿管,避免长期使用;- 每次插入尿管前进行无菌技巧操作;- 维持尿路通畅,注意个人卫生。
以上是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要点,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加强观察和细心呵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预防感染:事先洗手,并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使用消毒剂消毒相关部位,穿过皮肤时保持无菌。
处理方法:发现感染症状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拔除导管。
2.血肿:注意穿刺针的进程,不得过度推进。
处理方法:轻微的血肿自行吸收,严重者需进行引流或压迫止血。
3.心包填塞:按照解剖标志进行穿刺,避免伤及心脏或心包。
处理方法:怀疑心包填塞时需立即拔除导管,给予补液、补血及撤离病房等支持性治疗。
4.气胸: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气胸的原因,如开放性气胸需立即紧急处理。
处理方法:导管在气胸的一侧需拔除,给予氧疗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
5.血栓形成:进行导管置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血液凝固功能的评估,同时每天检查导管是否堵塞。
处理方法:发现血栓形成时,给予相应的抗凝治疗。
6.穿刺部位出血:术前事先止血,术后加压包扎并压迫至止血。
处理方法:大出血时进行留置止血带,必要时还需行手术处理。
二、气管插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食管插入:进行气管插管时应提前进行食管袖套检测,避免食管插管。
处理方法:若发现插管时困难,需立即中止插管,并通过其他方法解决通气问题。
2.牙齿损伤: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口腔内的牙齿。
处理方法:若发生牙齿损伤,可以及时记录,并安排口腔科进行修复。
3.支气管痉挛:进行气管插管前,可给予患者气管扩张药物,避免支气管痉挛。
处理方法:插管后若出现支气管痉挛,需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
4.双肺误插:插入气管插管时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深度,防止误插至右主支气管。
处理方法:如果发现插管的位置不对,需及时调整插管位置。
5.肺不张:插管后要调整合适的通气参数,避免导致肺不张。
处理方法:如果发生肺不张,需及时给予气管吸痰、翻身或极端情况下拔管。
三、尿管置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泌尿系感染:尽量选择一次性尿管进行置管,且术前进行适当的泌尿道消毒。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和不良反应。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及时和正确地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导尿并发症:导尿时可能发生尿道创伤、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尿道创伤:立即停止操作,使用无菌纱布按压创伤部位,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尿道感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导尿,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导尿处的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输液时可能发生静脉炎、皮下渗漏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静脉炎:当出现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炎症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部位,给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和局部处理。
-皮下渗漏:当发生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将渗漏液用无菌纱布吸干,更换输液部位,必要时给予局部处理。
3.气管插管并发症:气管插管时可能发生误吸、气胸、喉头水肿等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误吸:立即停止操作,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拍背、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的重新操作或采取其他气道管理措施。
-气胸:当发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气。
-喉头水肿:当喉头水肿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给予激素、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呼吸机操作并发症:呼吸机操作时可能发生感染、气道压力损伤、吸痰困难等并发症。
-感染:严格执行呼吸机操作的无菌原则,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呼吸机周围环境的洁净,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气道压力损伤: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定期检查气道黏膜和口腔,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吸痰困难:定期吸痰,注意吸痰的方法和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吸痰刺激物或药物。
在处理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时,护士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护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指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操作,包括插管、导尿、换药等。
这些操作都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规范。
一、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1.感染:保持操作环境清洁,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定期更换输液器和输液管,及时观察病人的输液部位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2.静脉炎:遵循静脉输液操作原则,及时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更换输液部位,预防炎症的扩散。
3.液体超负荷: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输液速度,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4.气栓:注射液体时,移除注射器内的气泡,注意静脉畅通,避免气栓的发生;快速插管时,注射液体前先引流空气。
二、导管置入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1.感染:操作者需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技术,切忌过度解剖皮肤,避免导管污染。
2.出血:应用化验检测,了解患者的血液凝血机制情况,避免在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的情况下进行导管置入。
3.导管脱落或外拔:注重固定导管,并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如发现松动应及时重新固定,防止导管脱落或外拔。
4.空气栓塞:在导管插入前,引流空气,防止气体进入导管。
三、机械通气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1.气压损伤:严密监护患者的气道阻力和压力,避免过度充气,选择适当的气压和潮气量。
2.气胸:定期观察患者的胸部X线片,了解肺脏情况,同时留意患者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气管插管误吸: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导管脱出,及时清洗患者的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误吸。
以上只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的一部分,具体操作中还会涉及更多的并发症。
医护人员要定期接受职业培训,了解相关操作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保障患者的安全。
同时,在操作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业务学习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业务学习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错误的操作或未考虑到潜在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因此,护士应该具备全面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以正确有效地操作,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血管穿破:在插入导管时,可能会意外穿破周围血管,导致出血。
处理方法:立即用无菌物质包扎敷料进行压迫止血,并及时通知医生。
-气胸:导管插入过程中,可能会意外刺破肺部,导致气胸。
处理方法:立即通知医生,协助进行胸腔引流。
-感染:操作不洁净或无菌操作不到位,可能导致感染。
处理方法:加强手卫生,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是否有发热等感染迹象。
2.气管插管:-牙齿损伤:在插入气管插管时,可能会损伤患者的喉部或口腔组织。
处理方法: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咳嗽、呛咳:插管过程中,可能引起患者的咳嗽或呛咳。
处理方法: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如有需要,给予支持性护理措施,如吸痰等。
-气管狭窄:插管不当或插管尺寸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气管狭窄。
处理方法: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
3.尿管插入:-尿道创伤:插入尿管时,可能会损伤患者的尿道组织,导致出血。
处理方法:停止插入过程,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感染:未注意无菌操作或护理不到位,可能导致尿路感染。
处理方法:加强手卫生,及时更换导尿管,观察是否有尿液异常,如发热等。
4.动脉穿刺:-出血:穿刺动脉时,可能会导致出血较多。
处理方法:立即用无菌物质包扎敷料进行压迫止血,并及时通知医生。
-血管损伤:穿刺时,可能会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
处理方法: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在学习护理技术操作及处理业务时,护士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加强与老师或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学习。
此外,要密切关注相关的文献和指南,了解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处理原则。
还应加强自身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技能。
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护士能够更好地运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规范1.静脉输液并发症:a.渗漏:造成局部水肿和疼痛。
处理规范是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管、贴好穿刺点。
b.血栓形成:可引起深静脉血栓,严重时可引发栓塞。
处理规范是停止输液并及时给予抗凝治疗。
c.感染:可导致局部感染、败血症等。
处理规范是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并进行输液口的消毒。
2.气管插管并发症:a.气胸:造成胸腔积气,导致呼吸困难。
处理规范是立即用胸腔穿刺管抽气,以减少胸腔积气。
b.喉痉挛:造成呼吸困难。
处理规范是迅速停止插管操作,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c.喉水肿:造成呼吸困难。
处理规范是迅速停止插管操作,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并考虑拔管。
3.鼻胃管并发症:a.感染:出现红、肿、热、疼痛等症状。
处理规范是拭洗口腔鼻腔,消毒后更换新的守护垫。
b.呼吸困难:可能是管道堵塞或放置位置不正确。
处理规范是检查管道是否通畅,适当调整管道位置。
4.导尿并发症:a.尿道创伤:可能由于过分用力或操作不当造成尿道创伤。
处理规范是停止导尿操作,及时就医。
b.导尿相关尿道感染:可能导致尿路感染。
处理规范是停止导尿操作,更换导尿管,并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5.注射并发症:a.刺伤血管或神经:可能导致出血或神经损伤。
处理规范是停止注射操作,给予适当止血治疗。
b.引起组织坏死:可能由于药物浓度过高或过量注射导致。
处理规范是停止注射操作,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在处理这些并发症时,护士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判断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并将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
此外,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定期接受培训和学习新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包括静脉输液、皮肤护理、导尿、吸痰、血糖监测等。
在进行这些护理技术操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1.静脉输液:并发症:局部刺痛、淤血和皮下浸润。
处理方法:-局部刺痛:如果患者出现局部刺痛,应立即停止输液,检查输液部位是否漏液,如果有漏液应更换输液管。
如果没有漏液,可以调整输液速度或更换输液部位。
-淤血:当静脉淤血时,应检查输液针是否插入血管导致给药超过了饱和点,可尝试重新插针或向淤血区域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扩散。
-皮下浸润:出现皮下浸润时,应停止输液,将输液管插入新的静脉通道并进行冷敷,以缓解组织水肿和疼痛。
2.皮肤护理:并发症:皮肤损伤、感染和过敏反应。
处理方法:-皮肤损伤:创面渗血严重时,应及时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压迫,血止住后再进行处理,可使用适量的无菌纱布覆盖,避免摩擦和刺激。
-感染:在进行皮肤护理操作前,应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环境清洁。
对于已有感染的皮肤,应选择适当的护肤品,避免刺激和感染加重。
-过敏反应:如果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护肤品,洗净皮肤并观察是否有进一步的过敏症状。
如有需要,可给予抗过敏药物。
3.导尿:并发症:尿路感染、尿液逆流和尿道损伤。
处理方法:-尿路感染:在导尿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并注意戴好手套。
导尿过程中避免在导尿管与封闭袋之间的连接处污染,定期更换导尿袋,并保持尽量少摇晃,以减少细菌传播。
-尿液逆流:定期检查导尿管的通畅性,如有尿液逆流现象,应及时更换导尿管。
-尿道损伤:导尿过程中注意轻柔操作,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型号和尺寸的导尿管,以减少尿道损伤的发生。
4.吸痰:并发症:氧饱和度下降、气管异物堵塞和呕吐。
处理方法:-氧饱和度下降:在吸痰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一旦出现下降,应立即停止吸痰,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并观察氧饱和度的回升情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引言: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常常进行的一项工作,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和预防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做好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进行讨论。
一、静脉输液引起的并发症1.静脉炎: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输液、更换穿刺点、加强局部护理、给予抗生素等治疗,对症处理疼痛、红肿等症状。
预防规范包括严格手卫生、穿刺点消毒、使用无菌包装的输液器材、注意输液插管的固定,并定期更换。
2.脱血:对于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应立即停止输液,固定导管,按照相关处理规范重新插入,必要时应早期进行超声定位检查。
3.血栓形成: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输液、更换输液通路、给予抗凝治疗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检查相关血凝指标、术后早期活动,适当使用抗凝药物等。
二、导尿造成的并发症1.尿道创伤:处理方法包括及时停止导尿、修复尿道损伤、给予抗感染治疗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进行尿道相关器械的消毒,操作时应注意轻柔,避免过度牵拉。
2.尿路感染:处理方法包括及时更换导尿管、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加强个人卫生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进行尿培养和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严格手卫生和导尿器材消毒操作规范。
三、压疮的处理及预防1.压疮处理:对于已经形成的压疮,首先应停止进一步的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给予合适的敷料进行伤口的覆盖。
对于严重的压疮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2.压疮预防:预防方法包括定期翻身,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尽量减少长时间的压力,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座垫,合理饮食,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等。
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减少皮肤摩擦,避免扯动皮肤,选择合适的床位或座位等。
四、气管插管的并发症1.插管困难:处理方法包括适当调整插管姿势,使用插管辅助器械等。
预防规范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根据情况合理选择插管的大小和类型,避免过度推动插管等。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的常见操作,如静脉输液、留置导尿管等。
这些操作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并遵循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的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静脉输液1.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洁净。
-消毒皮肤,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多次穿刺。
-定期更换输液系统,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输液管。
2.过量输液预防:-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和总量。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检查尿量、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3.局部压痛、渗血预防:-注意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肌肉和神经的损伤。
-注射针头插入皮肤后,缓慢推进,避免快速穿刺。
-穿刺后,及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如有渗血,可用纱布进行轻压。
二、留置导尿管1.尿路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洁净。
-导尿管插入前,消毒尿道口,避免细菌污染。
-导尿管插入后,固定好导尿管,避免滑动和刺激尿道。
2.滞留尿预防:-导尿管插入后,合理固定,并保持导尿管通畅。
-观察尿量,定期检查导尿管有无堵塞,及时处理。
3.尿失禁、溢尿预防:-导尿管插入后,及时排空袋中的尿液,避免尿液积聚。
-导尿管使用期间,避免尿袋被拉扯或压迫。
三、疼痛治疗1.定位准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在注射前,确定注射部位无明显炎症、皮肤损伤等。
2.注射技巧:-使用干净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细菌感染。
-缓慢注射,避免药物过快进入组织。
3.注意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等,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四、造口护理1.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包括使用干净的手套、无菌棉签等。
-定期更换造口袋和造口垫,保持干燥清洁。
2.皮肤刺激预防:-使用适合患者肤质的胶布或固定带,避免过紧或过松。
3.造口周围皮肤保护:-使用皮肤保护剂,如润肤露,定期清洗周围皮肤。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程序
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程序
【应急处理程序】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g,小儿剂量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
30min再皮下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3、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给予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可拉明、洛贝林等
换针头后重新注射。 2.发生针体断裂时,医护人员要保持镇静,立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
嘱病人放松,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做肌肉收缩动作(避免残留的针 体随肌肉收缩而游动),快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若针体已完全 没入体内,需在x线定位后通过手术将残留针体取出。
静脉输液法操作常见并发症
一、发热反应 【预防措施】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 2.严格无菌操作。 【处理程序】 1.发热反应轻者,应立即减慢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
散。 ②皮下较大血肿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再加压包扎;血液凝
固后,可行手术切开取出血凝块。
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程序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预防措施】 1.选择粗细适合、质量过关的针头。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不可在局部皮肤有硬结或瘢痕处进针。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操作人员注意进针手法、力度及方向。 4.注射时勿将针梗全部插入皮肤内,以防发生断针时增加处理难度。 【处理程序】 1.若出现针头弯曲,要寻找引起针头弯曲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更
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3.对高热病人,应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职责1.明确责任。
实行“医院—护士长”二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医院设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 科室成立医疗安全控制小组。
2.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防范处理护理缺和过失的预案。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前馈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查、预想、预防;抓出易出事故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超前教育、超前监督。
4.把好物品使用关。
在使用护理用品时,做到查物品的灭菌效果、有效期、有无破损、物品质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或发现护理过失,可能引起的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做到立即逐级汇报。
6.科室有护理过失和缺陷登记本,对发生的过失或缺陷进行登记。
7.科室对每月出现的过失或缺陷做出定性分析,做出相应的处理,并有改进的措施。
8.护士长做到对重点人群:新入科、实习生、重点时段,如:节假日的管理。
重点护理环节要加强督查与管理。
普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两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剧、限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保管、专柜保存并加锁。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甁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即使补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对于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会理部。
八.对于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九.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电磁炉、电饭锅登电器,确保用电安全。
十.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目录1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3皮下注射法操作常见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4皮内注射法操作法操作常见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5静脉采血操作常见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6经脉留置针常见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7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8吸氧常见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9吸痰常见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10留置导尿常见发症及防治。
静脉输液操作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发热反应1、原因:因输入制热物质引起。
多由于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要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等所致。
2,、症状:病人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
轻者体温在38*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起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预防与处理(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反应轻者,可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同事注意体温变化。
(3)对于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1、原因:(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并然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症状:并然突然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喀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及处理:(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尤需注意控制滴速不宜过快和输液量不宜过多。
(2)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一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进行四肢论扎。
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一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10min 轮流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给予高流量氧吸入,一般氧气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
最好用50%—70%酒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药物。
(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紧张情绪。
三、静脉炎1、原因: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或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性学反应;也可因为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
点滴速度宜慢,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
同时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
(3)超短波理疗,每日一次,每次15—20min。
(4)中药治疗,将如意黄金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5)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1、原因:(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2)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陪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发生空气栓塞是由于进入静脉的空气形成的血栓,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
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吸收,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立即死亡。
2、症状:病人感到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
听诊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3、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边守护。
(3)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
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舒索,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4)立即给予高流量氧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矫正缺氧状态;有条件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对症处理。
五、液体外渗1.原因: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针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2.症状: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树叶不畅,如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可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3.预防及处理:(1)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
(2)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特别是在加药之前。
(3)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4)抬高患肢以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20分钟,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六、过敏休克的急救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及时、就地抢救。
1、立即停药,患者就地平卧,进行抢救。
2、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l,病儿酌减,此药物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注射给药,直至脱离危险。
如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3、维持呼吸吸兴奋剂。
给予氧气吸入。
呼吸抑制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可拉明)或洛贝林等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根据医嘱,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的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如肌内注射异丙嗪(非那根)25—40mg或苯海拉明20mg.5、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
如血压下降不回升,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时可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物。
6、纠正酸中毒。
7、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发生率为2%—10%,多见于输血开始后15min—2h内。
1、原因:常见的原因有:①致热源:血液、保养液、血袋或输血器被致热源污染;②细菌污染:输血时无菌操作不严,造成污染;③免疫反应: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2、症状:患者常有畏寒和发热寒战,高热(体温可达到38-41℃),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和肌肉酸痛等。
轻者持续1-2小时即可缓解,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3、预防与处理:(1)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一次性输血器。
(2)处理: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如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将输血装置、剩余血连同贮血袋送检。
二、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发生率为3%。
1、原因: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有:①患者为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质,与患者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②输入血中含致敏物质;③患者接受多次输血后,血浆中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发生过敏反应;④供血者的变态反应性抗体输入患者体内,一旦与相应的抗原作用就发生过敏反应。
2、症状:过敏反应多发生与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反应轻重不一。
(1)轻度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
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水肿,口唇水肿。
(2)中度反应:可发生喉头水肿而致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胸痛,肺部听诊哮鸣音。
(3)重度反应:过敏性休克。
3、预防与处理(1)预防:①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②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③供血者在采血前4h宜食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禁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④对有过敏史者,输血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性药物。
(2)处理:按反应轻重给予处理:①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继续观察。
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输入无菌生理盐水;②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③监测生命体征;④呼吸困难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如出现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三、溶血反应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