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0:2.4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11:2.4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一、选择题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回答下面小题。
2.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3.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4.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下列叙述,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A. 参与“地球熄灯1小时”活动B. 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C. 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D. 在空调房里使用电动跑步机进行健身活动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将没有冬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 加强国际合作D. 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6. 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最不可信的是( )A. 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B. 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C. 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D. 人工降雨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地理必修一习题2.4全球气候变化
地理必修一习题2.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一、选择题请回答1-3题:2021年1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电”“缺油”,拉响了我国能源安全的警报。
下图为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据此完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A.核能B.天然气 C.煤炭 D.可再生能源2.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考虑,最值得推广(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A.核能B.天然气 C.煤炭 D.可再生能源3.据估计,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任其发展下去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和冰川将往下移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任一地区气温都在升高 B.区域性气候的变化比全球性气候变化简单 C.近百年来我国气温升高趋势高于全球升高趋势 D.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5.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A.气温无变化B.气温降低C.气温升高 D .气温忽高忽低6.下列关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B.导致海平面的上升C.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D.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会增加7.下列因素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是()A.人类滥杀藏羚羊B.人类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C.人类修建水库D.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8.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B.陆地面积增加C.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D.臭氧层“空洞”扩大请回答9-11题: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9.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10.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的是()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11.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请回答12-13题:阅读材料。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及解析2.4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 1)答题规菇训练学习效果评估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们把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现代气候变化B .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C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D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化的冰壁内出现了一张可怕的脸,融水成为这张令人恐怖的脸流下的伤心泪。
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B .臭氧被大量破坏C .排放S02过多D .以上都不对4•此现象的发生,产生的后果主要有 ( )A .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减少B .农作物生长期延长C .海平面上升D .臭氧被大量吸收 5. 下列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是()A .加大海水淡化力度,控制海平面上升B .人类应停 止发展,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C .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增大,地球会变得更干旱,因此各地应该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 发展畜牧业D .沿海地势较低的国家修建拦海大坝,或将居民迁移到地势高处 【能力提升】 下图显示了 2001〜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末端不断消融后退的 【基础过关】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2.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 水牛和竹等。
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英国《每日邮报》 2009年9月3日公布了一张挪威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照片 (右图),照片中融 “足迹”。
读图,回答6〜7题。
6•据上图中M、N两点量算,此期间该冰川末端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A . 0.4千米B . 0.5千米C . 1.2千米D . 1.5千米7.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 •极地高压增强B .沿海平原扩大C .陆地淡水减少D •植被类型增多国际能源机构(IEA)曾说,中国在2007年或2008年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必修一同步练习:2.4《全球气候变化》1 Word版含答案
《全球气候变化》同步练习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近年来气候的变化规律是(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D.海平面下降解析:第1题,植物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植物的生长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植物生长越快,该树木年轮由里到外,依次是“疏—密—疏”,说明该树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温暖—寒冷—温暖的交替过程。
第2题,M时期树木年轮变密,反映该阶段气温变低,故引起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
答案:1.A 2.D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以往因受冰封影响,航运有限。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极海冰范围达到自卫星时代以来历史第二低水平,表明全球变暖的速度已超乎我们的想象。
由于北极海冰大量融化,西北通道未来有望实现通航。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如果西北通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营阶段,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 ) A.丹麦B.日本C.巴拿马D.加拿大4.根据北冰洋海冰的变化趋势预测,阿拉斯加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面临荒漠化的危险B.落叶灌木林的面积增加C.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D.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下降解析:第3题,如果西北通道通航,往来于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船只就不必再通过航程较远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经济收入将减少。
第4题,全球变暖,北冰洋海冰减少,温带的范围向阿拉斯加高纬度扩展,会导致落叶灌木林的面积增加。
答案:3.C 4.B5.(2012·湖南学业水平测试)我国科学家发现长江源冰川30年来退缩了约1000米。
其主要原因是( )A.臭氧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气候严寒答案:B6.(2012·山东省学业水平测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2.4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时目标课标要求重要指数1.能够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2.能够根据材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能够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前预习(10分钟,10分)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A.我国的热带将向北移B.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下降C.一月份0℃等温线将向秦岭—淮河以南移动D.台湾岛的面积将增大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热带和亚热带都将向北移,高山的雪线将由于冰雪的融化而退缩上升,由于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岛屿的低地将被淹没,岛屿的面积将缩小。
作为加拿大北极地区现存的5座冰架之一,“马克姆冰架”8月初与埃尔斯米尔岛分离,目前漂浮在北冰洋上。
据此回答2~3题。
2.造成此冰架断裂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臭氧被大量破坏C.排放SO2过多D.以上都不对3.此现象的不断发生,产生的后果主要有()A.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增加B.农作物生长期延长C.海平面上升D.臭氧被大量吸收答案:2.A 3.C解析:随着全球变暖,两极及高山上的冰川不断融化,导致北极地区冰架的断裂,而随着冰川的融化,将会引起海水上涨现象,即海平面上升。
4.目前,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正确做法是()①禁止燃烧化石燃料②大力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④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应对全球变暖,人类应大力开发清洁的新能源,但目前禁止燃烧化石燃料并不现实。
植树造林可增加CO2吸收量,也是应对全球变暖的策略之一。
燃烧煤排放硫可导致酸雨增加。
点题训练(20分钟,30分)知识点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下列关于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近代气温呈上升的趋势B.近现代气候的变化中,1998年是气温最温暖的年份C.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D.资料表明,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呈明显的降低趋势答案:D解析: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其降水量变化显著,除亚热带地区减少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2-4全球气候变化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全球气候变化(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读北京和张家口两地50年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完成1、2题。
1.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50年间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50年间气温与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2.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的变化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解析】1选D,2选A。
第1题,据图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减少趋势。
第2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加上降水减少,地表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风力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会增加。
【补偿训练】下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B.降水量呈增加趋势C.冷暖干湿交替D.气候变化周期稳定【解析】选C。
本题考查气候变化规律。
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气温冷暖交替,降水有增加也有减少,气候变化周期也不一致。
《巴黎协定》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2 ℃之内”作为长期气温控制目标,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据此完成3、4题。
3.全球气温升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B.北冰洋通航时间延长C.孟加拉湾海平面下降D.东欧平原气候生长期缩短4.为了实现长期气温控制目标,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增加森林覆盖面积②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③降低单位GDP能耗④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3选B,4选A。
第3题,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山地积雪融化量增加,从而造成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全球气温升高会使北冰洋结冰时间缩短,从而延长其通航时间;全球气温升高会使冰川融化及海水热膨胀,从而导致孟加拉湾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会使东欧平原地区气温升高,气候生长期延长。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4 全球气候变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每况愈下,播种面积也大为减少。
下图为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据此回答1~2题:1。
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变化特点是( )A.持续上升B。
波动上升C。
波动下降D。
暖、冷期交替2.导致明清时期长江下游水稻播种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乱使农业设施遭到破坏B.气候处于寒冷期,气温偏低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停滞不前D。
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不足解析:1。
D 2.B 第1题,读图可知,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处于暖期和冷期波动变化中,暖冷期交替出现。
第2题,读图可知,明清时期气候处于寒冷期,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3。
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加强B.全球气候变暖C。
极昼天数较多 D.太阳辐射增强4.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
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C。
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解析:3.B 4.C 第3题,从图中可知,从2002年至2090年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小,主要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化的结果.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的融化,北部航线将开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2.4全球气候变化课后作业
2.4全球气候变化一、选择题下图是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中国温度(虚线)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A.1470~1520年B.1620~1720年C.1840~1890年D.1910~1950年2.中国与挪威相比()A.气候的冷暖变化呈正相关B.气候冷暖变化呈负相关C.公元1000年前呈正相关,之后呈负相关D.两地气候变化有关联,但不同步读全球气候变暖示意图,完成3~4题。
3.对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应负首要责任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沙特阿拉伯4.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A.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变大B.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湿度增加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D.高温杀灭大部分病菌,有利于人体健康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结合下图回答5~7题。
5.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6.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7.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9.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0)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10)全球气候变化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自3000年前至清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C.先北移后南移D.先南移后北移2.关于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B.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C.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D.清代时期全球气候变冷下图示意的是受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影响较大的地区。
读图回答3-5题。
3.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 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 火山、地震频发C. 荒漠化日趋严重D. 臭氧层空洞扩大4.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冰川融化B. 全球变暖C. 海水膨胀D. 地面沉降5.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 )A.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 加强台风监测预报预警C. 提高城镇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 加强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8年12月在波兰·卡托维玆举行,与会各国积极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读1~101年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根据海平面变化曲线图可知,近百年来,海平面出现( )A.波动下降B.呈直线上升C.波动上升D.总体上变化不大7.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危害是( )A.一些岛国面临被淹没的威胁B.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C.加剧风暴潮的危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败D.频繁发生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现象国务院确定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
据此完成8-9题。
8.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太阳活动变化B.火山喷发C.耕地面积扩大D.二氧化碳排放日益增加9.为达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植树造林②倡导低碳的消费模式③大量发展火电④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有科学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50年之内,由9个小岛组成的图瓦卢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2.4《全球气候变化》4含答案
2.4 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测)(解析版)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2.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答案C C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
下列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
据此回答3-4题。
国家孟加拉国印度马达加斯加尼泊尔莫桑比克气候变化脆弱1 2 3 4 5性指数排名国家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167 168 169 170 171性指数排名3.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A.台风天气B.干热天气C.寒潮天气D.暴雪天气4.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A.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答案B D图2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2完成5~6题。
5.该地冬季主要受A.东北信风的影响B.东南信风的影响C.西风的影响D.极地东风的影响6.利用典型的农产品,该地可发展的工业是A.甘蔗制糖B.蚕丝纺织C.甜菜加工D.葡萄酿酒答案C D2014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举行。
高中地理 2.4 全球气候变化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全球气候变化(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读北京和张家口两地50年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完成1、2题。
1.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50年间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50年间气温与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2.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的变化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解析】1选D,2选A。
第1题,据图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减少趋势。
第2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加上降水减少,地表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风力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会增加。
【变式训练】读我国近5 000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信息表明()A.该图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状况B.近5 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范围在4℃以内C.公元前,我国有一次寒冷期,一次温暖期D.从总体上讲,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可能出现()A.1月份0℃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C.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将向南移D.西北地区因蒸发加剧导致降水增加【解析】(1)选B,(2)选B。
第(1)题,读曲线坐标图可得出答案。
该图反映了我国历史时期的气温变化状况;公元前,我国有两次温暖期;该图所反映的时间范围内,我国气候温暖期和寒冷期交替出现。
第(2)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的面积将缩小。
(2014·阜阳高一检测)未来全球气候将向何方向发展,一直是科学家努力探索的一个课题。
多年来,科学研究人员一直试图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推测古代气候变化状况,来寻找未来气候变化的轨迹。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2.4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答頑规竝训炼学习效果评估【基础过关】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把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现代气候变化B .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D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2.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水牛和竹等。
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英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3日公布了一张挪威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照片(右图),照片中融化的冰壁内出现了一张可怕的脸,融水成为这张令人恐怖的脸流下的伤心泪。
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臭氧被大量破坏C.排放S02过多D .以上都不对4•此现象的发生,产生的后果主要有()A.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减少B .农作物生长期延长C.海平面上升D .臭氧被大量吸收5.下列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是()A .加大海水淡化力度,控制海平面上升B .人类应停止发展,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C.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增大,地球会变得更干旱,因此各地应该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D .沿海地势较低的国家修建拦海大坝,或将居民迁移到地势高处【能力提升】下图显示了2001〜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末端不断消融后退的“足迹”。
读图,回答6〜7题。
7.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 •极地高压增强B .沿海平原扩大C.陆地淡水减少D •植被类型增多国际能源机构(IEA)曾说,中国在2007年或2008年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导致地球升温的温室气体,有75%是二氧化碳。
据此完成8〜9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2.4全球气候变化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2.4 全世界天气变化一、选择题读“北极冰层变化图”(2019年~ 2019 年),达成 1~2 题。
1.北极冰层变化的原由主假如 ()A.植被增添B.全世界变暖C.洪涝灾祸D.北极开发2.为截止北极地域冰层变化,以下举措可行的是 ()A.对煤炭进行脱硫办理B.植树造林,提升丛林覆盖率C.推行人工降雪D.增添矿物燃料的使用量答案: 1.B 2.B3.以下图为“崭新世 (开始于 1.15 万年前 )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表示图”。
假如仅考虑天气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崭新世以来该地天气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渐变暖B.先暖后冷C.逐渐变冷D.先冷后暖答案: B以下图是“1992年和 2019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照图”。
读图,回答4~5 题。
4.1992 年至 2019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停减小,反应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世界天气变暖5.全世界冰川大批消融和退却会致使()A.海平面上涨,海岸侵害加剧B.冰川融水增加,全世界水量增添C.大海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添D.热量耗费增加,全世界温度降落答案: 4.D 5.A树木年轮是天气变化的历史凭证。
读“某地树木年轮表示图”,回答 6~7 题。
6.图中反应了该地近百年天气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严寒—暖和—严寒交替变化B.暖和—严寒—暖和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第1页/共4页A.雪线上涨B.暖冬屡次C.海平面降落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答案: 6.B 7.C8.近些年来,因为全世界天气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 2 米到 6.5 米的速度不停上升。
祁连山地域冰川面积大幅减少的主要原由有()①温室气体大批排放②酸性气体的大批排放致使酸雨③大批焚烧化石能源④农业生产发展,大批引水浇灌⑤过分砍伐丛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⑤答案: D9.我国 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良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以为以下举措中切合我国国情的是()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耗费②加速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良能源花费构造③鼎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升丛林覆盖率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域发展A.①② 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 D以下图为“中国历史期间野象活动地址散布图”。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 2-4 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2全球气候变化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1.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C)A.ab B.acC.bd D.bc解析:“温室效应”是大气逆辐射加剧的结果,二氧化碳和水汽可以大量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使大气增温,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传递给地面。
图中a为地面辐射,b为太阳辐射,c为大气辐射,d为大气逆辐射。
2.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A)①全球海平面上升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③城市酸雨增加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酸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大量冰川融化,短期内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增加。
下图为我国1961~2011年高温天气日数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1961~2011年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变化状况是(C)A.1981年后逐年上升B.相对于平均值降幅小于升幅C.1993年后波动上升D.2001年以前均低于平均值4.该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C)A.生物多样性增加B.极端天气事件减少C.低温冻害损失减少D.热带气旋出现的频率增加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呈现出波动的特点,自1993年后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说明目前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增强,极端天气事件会增加,但低温冻害损失可能要减少,热带气旋的产生与我国气温变化无关。
下图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①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11月19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A.我国种植水稻的界线向南移动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C.海南岛的面积将会变大D.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盐碱化会加剧2.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D.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同纬度的地区气温上升,故我国种植水稻的界线会向北移动,内蒙古草原不可能变成亚寒带针叶林,由于气温升高,大量冰雪融化,海平面会上升,海南岛的面积会变小,气温升高会加大蒸发量,从而会使得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盐碱化加剧,选项D正确。
第2题,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会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故是防治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
答案 1.D 2.C读图,完成3~4题。
3.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B.农牧交错带不受影响C.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D.该问题不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4.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分别是()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减少植被砍伐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D.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控制生物多样性解析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种植冬小麦的北界将向北移;农牧交错地带将南扩;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出现增多,已经影响到粮食安全;气温升高使微生物的分解加快,使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
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以及森林大量被砍伐。
答案 3.C 4.B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爱斯基摩人“手舞足蹈”的最主要原因是()A.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等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B.气温变暖,生活更舒适C.可以拥有更多的淡水资源D.渔业资源增加6.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炎热难耐B.家园将被淹没C.风暴潮加剧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解析第5题,冰川融化将使埋藏在冰川下的矿产资源“出露”,容易开采。
第6题,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海拔较低的图瓦卢被淹没。
答案 5.A 6.B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8.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第7题,树木的生长与气温和降水有关,而树木生长的快慢通过树的年轮就能体现出来。
由图中可以看出,M时期树木生长缓慢,可能这一时期气候寒冷或降水稀少,而其前后气候却温暖或降水丰富。
第8题,M时期为寒冷的时期,世界上冰雪量会增加,由于大量海水结冰,海平面下降。
答案7.B8.C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9~10题。
9.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10.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解析通过下面的因果关联进行分析: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原面积缩小→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岸线变迁等。
答案9.D10.A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据此回答11~13题。
11.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①全球地表径流增多②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③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④极地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海水入侵②海岸侵蚀加剧③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④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3.下列措施中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A.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开发新能源,放弃使用一切矿物燃料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解析第11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海水膨胀;另一个是极地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第12题,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海水入侵,海岸侵蚀加剧;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等。
第13题,要想减缓海平面的上升,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关键,题目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11.D12.D13.D二、非选择题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中看出,1950年~2000年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_,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
(2)从空间分布(乙图)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
(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列举3点)(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解析第(1)题,读甲图知1950~2000年来全球变暖,其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第(2)题,读乙图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中纬度地区变暖明显,低纬度地区变暖不明显。
第(3)题,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第(4)题,“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
答案(1)暖自然人为(2)地域差异(或区域性)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
(言之有理即可)15.在全球变暖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近几十年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地理环境格局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近5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近50年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空间分布图。
(1)近几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现象存在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差异,明显变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变暖的分布规律。
(2)我国气候变暖较全球幅度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
(选择填空)A.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B.下垫面性质的改变C.火山、地震活跃D.工业、城市大量排放CO2(3)近几十年来,我国降水量明显增加的地区主要是________地区。
(4)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我国近几十年气候变暖引起的地理现象。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北方增温幅度大,南方增温幅度小。
明显变暖的是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地区。
第(2)题,我国气候变暖比全球幅度大主要是人为原因。
一是我国工业、城市排放的大量的CO2,二是植被破坏,植被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第(3)题,从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明显增加的地区主要在南方。
第(4)题,气候变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主要有:西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南涝北旱、水旱灾害加剧;温度带北移;森林带向北移;山地垂直地带向海拔高处移动;北方降水减少,荒漠化加剧;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等。
答案(1)南北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地区从南向北变暖现象逐步显著。
(2)BD(3)南方(4)西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南涝北旱、水旱灾害严重;温度带向北移;森林带向北移;山地垂直地带向海拔高处移动;北方荒漠化加剧;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