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

合集下载

专题14 倍长中线法与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原卷版)

专题14 倍长中线法与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原卷版)

专题14倍长中线法与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形模型一: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模型二: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典例分析】【模型一: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边中线方式1到E ,使DE=AD ,连接BE方式2:间接倍长(1)作CF ⊥AD 于F,作BE⊥AD 的延长线于E(2)延长MD 到N,使DN=MD,连接CN【典例1】(2021春•吉安县期末)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 中,若AB =8,AC =6,求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小N延长边上(不一定是底边)的中线,使所延长部分与中线相等,然后往往需要连接相应的顶点,则对应角对应边都对应相等。

此法常用于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中线的性质、辅助线、对顶角一般用“SAS ”证明对应边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中)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 B.SAS C.AAS D.HL (2)求得AD的取值范围是.A.6<AD<8B.6≤AD≤8C.1<AD<7D.1≤AD≤7(3)如图2,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变式1-1】(2021秋•肥西县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9,设第三边上的中线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A.x>5B.x<7C.4<x<14D.2<x<7【变式1-2】如图,AE是△ABD的中线AB=CD=BD.求证:AB+AD>2AE;【变式1-3】(2021秋•齐河县期末)(1)方法呈现:如图①:在△ABC中,若AB=6,AC=4,点D为BC边的中点,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再连接BE,可证△ACD≌△EBD,从而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直接写出范围即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为倍长中线法;(2)探究应用:如图②,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DE⊥DF于点D,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3)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CD,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E 是BC的中点,若AE是∠BAF的角平分线.试探究线段AB,A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模型二: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截长:1.过某一点作长边的垂线;2.在长边上截取一条与某一短边相同的线段,再证剩下的线段与另一短边相等。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习题)➢ 例题示范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在BC 上,且DE =EC ,过D 作DF ∥BA 交AE 于点F ,DF =AC . 求证:AE 平分∠BAC .A B D CE F【思路分析】 读题标注:??FE CD B A见中线,要倍长,倍长之后证全等.结合此题,DE =EC ,点E 是DC 的中点,考虑倍长,有两种考虑方法: ①考虑倍长FE ,如图所示: ②考虑倍长AE ,如图所示:A B DCE F??GG??FECDBA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倍长之后具体要连接哪两个点)倍长中线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全等:以方法①为例,可证△DEF ≌△CEG ,由全等转移边和角,重新组织条件证明即可. 【过程书写】证明:如图,延长FE 到G ,使EG =EF ,连接CG .A B DCE F??在△DEF 和△CEG 中,ED EC DEF CEG EF EG =⎧⎪∠=∠⎨⎪=⎩∴△DEF ≌△CEG (SAS ) ∴DF =CG ,∠DFE =∠G ∵DF =AC ∴CG =AC ∴∠G =∠CAE ∴∠DFE =∠CAE ∵DF ∥AB ∴∠DFE =∠BAE ∴∠BAE =∠CAE ∴AE 平分∠BAC➢ 巩固练习1.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4,AC =2,点D 为BC 边的中点,且AD 是整数,则AD =________.D CBA2.已知:如图,BD平分∠ABC交AC于D,点E为CD上一点,且AD=DE,EF∥BC交BD于F.求证:AB=EF.3.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AE,AC=AF,∠BAE=∠CAF=90°.求证:EF=2AD.F EDC BAF ED CBA如图,在△ABC中,AB >AC,E为BC边的中点,AD为∠BAC的平分线,过E作AD的平行线,交AB 于F,交CA的延长线于G.求证:BF=CG.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在BC上,点F是CD的中点,连接AF,EF,AE,若∠DAF=∠EAF,求证:AF⊥EF.GFE D CAFEDB CA➢ 思考小结1. 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BD =CD .求证:AB =AC .CDBA比较下列两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并回答问题. 方法1:如图,延长AD 到E ,使DE =AD ,连接BE 在△BDE 和△CDA 中BD CD BDE CDA DE DA =⎧⎪∠=∠⎨⎪=⎩∴△BDE ≌△CDA (SAS ) ∴AC =BE ,∠E =∠2 ∵AD 平分∠BAC ∴∠1=∠2 ∴∠1=∠E 21ECDB A∴AB =BE ∴AB =AC 方法2:如图,过点B 作BE ∥AC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BE ∥AC ∴∠E =∠2在△BDE 和△CDA 中2E BDE CDA BD CD ∠=∠⎧⎪∠=∠⎨⎪=⎩∴△BDE ≌△CDA (AAS ) ∴BE =AC ∵AD 平分∠BAC ∴∠1=∠2 ∴∠1=∠E ∴AB =BE ∴AB =AC 相同点: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辅助线构造全等,利用全等转移条件进而解决问题.方法1是看到中点考虑通过___________构造全等,方法2是通过平行夹中点构造全等. 不同点:倍长中线的方法在证明全等时,利用的判定是________,实质是构造了一组对应边相等;利用平行夹中点证明全等时,利用的判定是_____,实质是利用平行构造了一组_____相等.2. 利用“倍长中线”我们就可以证明直角三角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请你尝试进行证明.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BCA =90°,CD 是斜边AB 的中线.求证:CD 12=AB . 21ECDBADCBA【参考答案】 ➢ 巩固练习1. 22. 证明略(提示:延长FD 到点G ,使得DG =DF ,连接AG ,证明△ADG ≌△EDF ,转角证明AB =EF )3. 证明略(提示:延长AD 到点G ,使得GD =AD ,连接CG ,证明△ABD ≌△GCD ,△EAF ≌△GCA )4. 证明略(提示:延长FE 到点H ,使得EH =FE ,连接CH ,证明△BFE ≌△CHE ,转角证明BF =CG )5. 证明略(提示:延长AF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证明△ADF ≌△GCF ,转角证明AF ⊥EF )➢ 思考小结1. 倍长中线 SAS AAS 角2. 证明略。

倍长中线法证明全等例题

倍长中线法证明全等例题

选择题在三角形ABC中,AD是中线,倍长AD至点E,连接BE,若要证明三角形ADC与三角形EDB 全等,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 角ADC = 角EDBB. AD = BDC. 角CAD = 角EBD(正确答案)D. AC = BE已知三角形ABC中,D是BC的中点,AD是中线,延长AD至E使得DE = AD,连接BE。

若角ADC = 角EDB,则下列哪一对三角形全等?A. 三角形ABD与三角形ECDB. 三角形ADC与三角形EDB(正确答案)C. 三角形ABC与三角形EBDD. 三角形ABD与三角形EBD在三角形ABC中,D为BC的中点,AD为中线。

延长AD到E,使得DE = AD,连接BE。

若AC平行于B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三角形ADC与三角形EDB不全等B. 三角形ADC与三角形EDB全等(正确答案)C. 三角形ABC与三角形EBD全等D. 无法判断三角形ADC与三角形EDB的全等关系在三角形ABC中,D是BC的中点,AD是中线。

延长AD到E,使得DE = AD,连接BE。

若要证明三角形ADC全等于三角形EDB,可依据的判定定理是?A. SSSB. ASAC. SAS(正确答案)D. AAA已知三角形ABC,D为BC的中点,AD为中线。

延长AD至E,使DE = AD,连接BE。

若角C = 角E,则下列哪一对三角形一定全等?A. 三角形ABD与三角形ECDB. 三角形ABC与三角形EBDC. 三角形ADC与三角形EDB(正确答案)D. 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C在三角形ABC中,D是BC的中点,AD是中线。

延长AD到E,使得DE = AD,连接BE。

若三角形ADC与三角形EDB全等,则它们的对应角一定相等,即?A. 角ADC = 角EBD(正确答案)B. 角ADC = 角EDCC. 角CAD = 角CDED. 角BAC = 角E已知三角形ABC,D是BC的中点,AD是中线。

延长AD至E,使得DE = AD,连接BE。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三角形全等之倍长中线(习题)例题示范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在BC 上,且DE =EC ,过D 作DF ∥BA 交AE 于点F ,DF =AC . 求证:AE 平分∠BAC .A B D CE F【思路分析】 读题标注:??FE C D BA见中线,要倍长,倍长之后证全等.结合此题,DE =EC ,点E 是DC 的中点,考虑倍长,有两种考虑方法: ①考虑倍长FE ,如图所示: ②考虑倍长AE ,如图所示:A B DCEF??GG ??FE CD B A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倍长之后具体要连接哪两个点)倍长中线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全等:以方法①为例,可证△DEF ≌△CEG ,由全等转移边和角,重新组织条件证明即可. 【过程书写】证明:如图,延长FE 到G ,使EG =EF ,连接CG .A B D CE F??G在△DEF 和△CEG 中,ED EC DEF CEG EF EG =⎧⎪∠=∠⎨⎪=⎩∴△DEF ≌△CEG (SAS ) ∴DF =CG ,∠DFE =∠G ∵DF =AC ∴CG =AC ∴∠G =∠CAE ∴∠DFE =∠CAE ∵DF ∥AB ∴∠DFE =∠BAE ∴∠BAE =∠CAE ∴AE 平分∠BAC巩固练习1.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4,AC =2,点D 为BC 边的中点,且AD 是整数,则AD =________.D CB A2. 已知:如图,BD 平分∠ABC 交AC 于D ,点E 为CD 上一点,且AD =DE ,EF ∥BC 交BD 于F . 求证:AB =EF .DA3.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AE,AC=AF,∠BAE=∠CAF=90°.求证:EF=2AD.4.如图,在△ABC中,AB >AC,E为BC边的中点,AD为∠BAC的平分线,过E作AD的平行线,交AB于F,交CA的延长线于G.求证:BF=CG.FEBAGFA5.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在BC 上,点F是CD 的中点,连接AF ,EF ,AE ,若∠DAF =∠EAF ,求证:AF ⊥EF .思考小结1. 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BD =CD .求证:AB =AC .CDB A比较下列两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并回答问题.FE DB CA方法1:如图,延长AD 到E ,使DE =AD ,连接BE 在△BDE 和△CDA 中BD CD BDE CDA DE DA =⎧⎪∠=∠⎨⎪=⎩∴△BDE ≌△CDA (SAS ) ∴AC =BE ,∠E =∠2 ∵AD 平分∠BAC ∴∠1=∠2 ∴∠1=∠E ∴AB =BE ∴AB =AC 方法2:如图,过点B 作BE ∥AC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BE ∥AC∴∠E =∠2在△BDE 和△CDA 中2E BDE CDA BD CD ∠=∠⎧⎪∠=∠⎨⎪=⎩∴△BDE ≌△CDA (AAS ) ∴BE =AC ∵AD 平分∠BAC ∴∠1=∠2 ∴∠1=∠E ∴AB =BE ∴AB =AC 相同点: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辅助线构造全等,利用全等转移条件进而解决问题.方法1是看到中点考虑通过___________构造全等,方法2是通过平行夹中点构造全等. 不同点:倍长中线的方法在证明全等时,利用的判定是________,实质是构造了一组对应边相等;利用平行夹中点证明全等时,利用的判定是_____,实质是利用平行构造了一组_____相等.2. 利用“倍长中线”我们就可以证明直角三角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直角21ECDB A 21ECDB A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请你尝试进行证明.已知:如图,在Rt△ABC中,∠BCA=90°,CD是斜边AB的中线.求证:CD12AB.DCB A【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 22.证明略(提示:延长FD到点G,使得DG=DF,连接AG,证明△ADG≌△EDF,转角证明AB=EF)3.证明略(提示:延长AD到点G,使得GD=AD,连接CG,证明△ABD≌△GCD,△EAF≌△GCA)4.证明略(提示:延长FE到点H,使得EH=FE,连接CH,证明△BFE≌△CHE,转角证明BF=CG)5.证明略(提示:延长AF交BC的延长线于点G,证明△ADF≌△GCF,转角证明AF⊥EF)思考小结1.倍长中线SAS AAS 角2.证明略。

倍长中线最全总结 例题+练习(附答案)

倍长中线最全总结   例题+练习(附答案)

倍长中线知识导航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

倍长中线:延长三角形中线,是得延长后的线段是原中线的2倍。

目的是为构造一对8字型全等三角形(SAS ),从而实现边角的转移。

易错点睛倍长中线的目的在于转移边角,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延长哪一条线段或者类中线;倍长之后,需要考虑连接哪一条线段从而构造全等,实现所需的线段进行转移。

DAB C模块一 有关倍长中线的全等模型【范例】(2014秋•江汉区校级月考)如图,在ABC ∆中,AD 为中线,求证:2AB AC AD +>.【分析】延长AD 至E ,使DE AD =,构造ADC EDB ∆≅∆,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 2AB AC AD +>。

【解答】证明:由BD CD =,再延长AD 至E ,使DE AD =,D 为BC 的中点,DB CD ∴=,在ADC ∆和EDB ∆中AD DE ADC BDE DB CD =⎧⎪∠=∠⎨⎪=⎩,()ADC EDB SAS ∴∆≅∆, BE AC ∴=,在ABE ∆中,AB BE AE +>,2AB AC AD ∴+>;BB【核心考点1】倍长中线1.(2016秋•五莲县期中)如图,ABC ∆中,D 为BC 的中点. (1)求证:2AB AC AD +>;(2)若5AB =,3AC =,求AD 的取值范围.【分析】(1)再延长AD 至E ,使DE AD =,构造ADC EDB ∆≅∆,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 系可得2AB AC AD +>;(2)直接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 边可得53253AD -<<+,再计算即可. 【解答】(1)证明:由BD CD =,再延长AD 至E ,使DE AD =,D 为BC 的中点,DB CD ∴=,在ADC ∆和EDB ∆中AD DEADC BDE DB CD =⎧⎪∠=∠⎨⎪=⎩,()ADC EDB SAS ∴∆≅∆, BE AC ∴=,在ABE ∆中,AB BE AE +>,2AB AC AD ∴+>;(2)5AB =,3AC =,53253AD ∴-<<+,14AD ∴<<.DABC2.如图,ABC ∆中,BD DC AC ==,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 ∠.【分析】延长AE 到M ,使EM AE =,连结DM ,由SAS 证明DEM CEA ∆≅∆,得出C MDE ∠=∠,DM AC =,证出DM BD =,ADM ADB ∠=∠,由SAS 证明ADB ADM ∆≅∆,得出BAD MAD ∠=∠即可.【解答】证明:延长AE 到M ,使EM AE =,连结DM ,如图所示:E 是DC 的中点,DE CE ∴=,在DEM ∆和CEA ∆中,EM AE DEM CEADE CE =⎧⎪∠=∠⎨⎪=⎩,()DEM CEA SAS ∴∆≅∆, C MDE ∴∠=∠,DM AC =,又BD DC AC ==,DM BD ∴=,ADC CAD ∠=∠,又ADB C CAD ∠=∠+∠,ADM MDE ADC ∠=∠+∠,ADM ADB ∴∠=∠,在ADB ∆和ADM ∆中,AD AD ADB ADMBD DM =⎧⎪∠=∠⎨⎪=⎩,()ADB ADM SAS ∴∆≅∆,BAD MAD ∴∠=∠,即AD 平分BAE ∠。

初中数学全等专题倍长中线法(含答案)

初中数学全等专题倍长中线法(含答案)

初中数学全等专题倍长中线法1.如图,在△ABC中,AC=5,中线AD=7,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A.2<AB<12B.4<AB<12C.9<AB<19D.10<AB<19 答案:C解题思路: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可先证明△ABD≌△ECD,则AB=CE,在△ACE中,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E-AC<CE<AE+AC,即9<CE<19。

则9<AB<19.故选C.2。

如图,已知CB、CD分别是钝角△AEC和锐角△ABC的中线,且AC=AB,给出下列结论:①AE=2AC;②CE=2CD;③∠ACD=∠BCE;④CB平分∠DCE,则以上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解题思路:①正确,延长CD至点F,使得DF=CD,连接AF,可先证明△ADF≌△BDC,再证明△ACF≌△BEC,由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得知②、④正确。

由△ACF≌△BEC,得∠ACD=∠E,若要∠ACD=∠BCE,则需∠E=∠BCE,则需BC=BE,显然不成立,故③选项错误3。

如图,点E是BC的中点,∠BAE=∠C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DE,连接B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BF∥CD ②△BFE≌△CDE ③AB=BF ④△ABE为等腰三角形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解题思路:可以先证明△BEF≌△CED,可以得到②正确,进而得到∠F=∠D,BF∥CD,①正确,又∵∠BAE=∠CDE=∠F,∴AB=BF,③正确.④不正确。

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边的中点,G、F分别为AD,BC边上的点,若AG=1,BF=2,∠GEF=90°,则GF的长为()A。

1 B。

2 C.3 D.4 答案:C解题思路:延长FE交DA的延长线于点M,则可证△AEM≌△BEF,再证明△GEM≌△GEF,可以得到GF=GM=GA+BF=3,答案选C5。

《全等三角形》中“中线倍长法”和“截长补短法”练习题(超经典)

《全等三角形》中“中线倍长法”和“截长补短法”练习题(超经典)

全等三角形中“中线倍长法”和“截长补短法”练习题在希翼和憧憬中,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

学习就像登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全心全意朝着目标前进,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如图,△ABC 中,AB=5,AC=3,AD 是BC 边上中线,求AD取值范围(7分)2.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CF 是∠BCD 的外角平分线(1)E 是BC 上一动点,EF ⊥AE 交CF 于F ,求证:AE=EF (4分)(2)若(1)中的E 点运动到BC 的延长线上,(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试说明理由(4分)。

(3)若(1)中的E 点运动到BC 的反向延长线上,试画出图形,并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画图3分,结论1分)(39)FEDCB A(40)F E D C B A (41)C B A E F M D3、如图,已知△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 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 =E F4、如图,已知D 为△ABC 边BC 的中点,D E ⊥DF ,则B E +C F ( )A 、大于EFB 、小于EFC 、等于EFD 、与EF 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5、如图,△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M 是BC 的中点,过M 作ME ∥AD 交BA 的延长线于E ,交AC 于F 。

求证:BE =CF =21(AB +AC )(42)C D B A (43)A B D C (44)D C B A (45)Q P C B A6、如图,在△ABC 中,∠BAC =120°,AD ⊥BC 于D ,且AB +BD =DC ,那么∠C 的度数是7、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B =2∠C ,求证:AB +BD =CD.8、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AB +BD =AC ,则∠B ︰∠C 的值为9、如图,在△ABC 中,∠BAC =60°,∠ACB =40°,P 、Q 分别在BC 、AC 上,并且AP 、BQ 分别是∠BAC 、∠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Q +AQ =AB +BP 。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

初二数学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线段相等.
下载安装
已知:在 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 ,延长BE交AC于F,求证: .
证明:如图,延长AD到点G,使得 ,连接BG.
是BC边上的中线(已知),
,
在 和 中,
第四题
如图,AD为△ABC的中线,DE平分∠DBA交AB于E,DF平分∠ADC交AC于F.求证:BE+CF>EF
答案
解:
证明:延长ED到H,使DE=DH,连接CH,FH,
∵AD是△ABC的中线,
∴BD=DC,
∵DE、DF分别为∠ADB和∠ADC的平分线,
∴∠1=∠4=12∠ADB,∠3=∠5= 12∠ADC,
第三题
如图,已知△ABC中,D、E是BC上的两点,且BD=CE,求证:AB+AC>AD+AE.
解析
证明:设
BC的中点为M,连AM并延长至N,使AM=MN,连BN、DN,则

M是BC中点,

BM=MC.
在△
AMC和△NMB中,
AM=MN,∠AMC=∠NMB,CM=MB,
∴△
AMC≌△NMB.

BN=AC.
同理△
AME≌△NBD,

AE=DN.
延长
AD交BN于F点,则

AB+BF>AD+DF,且FN+DF>DN,

AB+BF+FN+DF>AD+DF+DN.

AB+BN>AD+DN.

AB+AC>AD+AE.
提示:
点悟:结论中的四条线段都共点于
A,没有相应的结论或定理使用,只有利用三角形中的不等关系来证明.故设法构造基本图形.

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

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

创作者(人): 轻秘张日 期:倍长中线法【1】知识网络详解: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倍长中线法的过程:延长某某到某点,使某某等于某某,使什么等于什么(延长的那一条),用SAS 证全等(对顶角)倍长中线最重要的一点,延长中线一倍,完成SAS 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倍长中线△ABC 中 AD 是BC 边中线连接BE于F ,到N , 连接例1:△ABC 中,AB=5,AC=3,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在△ABC 中,AB=AC ,D 在AB 上,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 ,且DF=EF ,求证:BD=CE例3: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于F ,求证:AF=EF 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AB ≠,D 、E 在BC上,且DE=EC ,过D 作BA DF //交AE 于点F ,DF=AC. 求证:AE 平分BAC ∠例5:已知CD=AB ,∠BDA=∠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C=∠BAE创作者(人): 轻秘张 日 期: 贰零贰贰 年1月8日自检自测:1、如图,△ABC 中,BD=DC=AC,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2、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E 为BC 边的中点,∠BAE=∠EAF ,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

试探究线段AB 与A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DE 平分BDA ∠交AB 于E ,DF 平分ADC ∠交AC 于F. 求证:EF CF BE >+4、已知:如图,∆ABC 中,∠C=90︒,CM ⊥AB 于M ,AT 平分∠BAC 交CM 于D ,交BC 于T ,过D 作DE//AB 交BC 于E ,求证:CT=BE.FEABC第 14 题图DF CBEADAB CMTE。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辅助线作法—倍长中线法模型专题分类练习大全(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辅助线作法—倍长中线法模型专题分类练习大全(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倍长中线法模型专题分类练习大全基础模型:△ABC 中, AD 是BC 边中线思路1:延长AD 到E,使DE=AD,连接BE思路2:间接倍长,延长MD 到N,使DN=MD,连接CN思路3, 作CF⊥AD于F,作BE⊥AD的延长线于E1.如图,在△AB C 中,AC=5,中线AD=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A.1<AB<29B.4<AB<24 C.5<AB<19 D.9<AB<192.如图,△AB C 中,AB=AC,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且DF=EF,求证:BD=CE.3.如图,在△AB C 中,AD 为中线,求证:AB+AC>2AD.4.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 C 中,AB=7,AC=5,点D 为BC 的中点,求AD 的取值范围.小明发现老师讲过的“倍长中线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做法是:如图2,延长AD 到E,使DE=AD,连接BE,构造△B ED≌△C AD,经过推理和计算使问题得到解决.请回答:(1)小明证明△B ED≌△C AD用到的判定定理是:(用字母表示)(2)AD的取值范围是小明还发现:倍长中线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长中线一倍,完成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3,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边的中点,G、F 分别为AD,BC 边上的点,若AG=2,BF=4,∠GEF=90°,求GF 的长.5.已知:在△AB 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延长BE 交AC 于F,求证:AF=EF.6.已知:如图,△AB C(AB≠AC)中,D、E 在BC 上,且DE=EC,过D 作DF∥BA交AE 于点F,DF=AC.求证:AE 平分∠BA C.7-10,换汤不换药(多题一解)7.如图,D 是△AB C 的BC 边上一点且CD=AB,∠B D A=∠BAD,AE是△AB D 的中线.求证:∠C=∠BAE.8.如图,已知D 是△AB C 的边BC 上的一点,CD=AB,∠B D A=∠BAD,AE是△AB D 的中线.(1)若∠B=60°,求∠C 的值;(2)求证:AD 是∠E A C 的平分线.9.如图,已知:CD=AB,∠BAD=∠B D A,AE是△AB D 的中线,求证:AC=2AE.10.已知,如图,AB=AC=BE,CD 为△AB C 中AB 边上的中线,求证:CE=2CD.11.已知:如图,△AB C 中,∠C=90°,CM⊥AB于M,AT 平分∠BA C 交CM 于D,交BC 于T,过D 作DE∥AB交BC 于E,求证:CT=BE.12.如图①,点O 为线段MN 的中点,PQ 与MN 相交于点O,且PM∥NQ,可证△PM O≌△QNO.根据上述结论完成下列探究活动: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 中,AB∥DC,E 为BC 边的中点,∠BAE=∠EAF,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试探究线段AB 与AF、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3 是原题的第2 问)13.如图,在△AB C 中,AD 交BC 于点D,点E 是BC 的中点,EF∥AD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交EF 与于点G.若BG=CF,求证:AD 为△AB C 的角平分线.14.如图,已知在△AB C 中,∠C AE=∠B,点E 是CD 的中点,若AD 平分∠BAE.(1)求证:AC=BD;(2)若BD=3,AD=5,AE=x,求x 的取值范围.15.已知在△AB 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分别以AB 边、AC 边为直角边各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求证:EF=2A D.1.解:如图,延长AD 至E,使DE=AD,∵AD 是△AB C 的中线,∴B D=CD,在△AB D 和△ECD 中,,∴△AB D≌△ECD(SAS),∴AB=CE,∵AD=7,∴AE=7+7=14,∵14+5=19,14﹣5=9,∴9<CE<19,2.证明:如图,过点D 作DG∥AE,交BC 于点G;3.证明:4.解:(1)如图2 中,延长AD 到E,使DE=AD,连接BE.在△B ED 和△C AD中,,∴△B ED≌△C AD(SAS).(2)∵△B ED≌△C AD,∴B E=A C=5,∵AB=7,∴2<AE<12,∴2<2A D<12,∴1<AD<6.解决问题:如图3 中,解:延长GE 交CB 的延长线于M.∵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CM,∴∠A GE=∠M,在△AEG和△B EM 中,,∴△AEG≌△B EM,∴GE=EM,AG=BM=2,∵EF⊥MG,∴FG=FM,∵B F=4,∴M F=B F+BM=2+4=6,∴GF=F M=6.5.证明:如图,延长AD 到点G,使得AD=DG,连接BG.∵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已知),∴DC=D B,在△AD C 和△GD B中,∴△AD C≌△GD B(SAS),∴∠C AD=∠G,BG=A C又∵B E=A C,∴B E=BG,∴∠B ED=∠G,∵∠B ED=∠AEF,∴∠AEF=∠C AD,即:∠AEF=∠F AE,∴A F=EF.6.证明:如图,延长FE 到G,使EG=EF,连接CG.在△DEF 和△CE G中,∵,∴△DEF≌△CE G.∴DF=GC,∠DFE=∠G.∵DF∥AB,∴∠DFE=∠BAE.∵DF=A C,∴GC=A C.∴∠G=∠C AE.∴∠BA E=∠C AE.即AE 平分∠BA C.7.证明:延长AE 到F,使EF=AE,连接DF,∵AE是△AB D 的中线∴B E=ED,在△AB E 与△FDE 中∵,∴△AB E≌△FDE(SAS),∴AB=DF,∠BAE=∠EFD,∵∠ADB 是△AD C 的外角,∴∠D A C+∠A CD=∠ADB=∠BAD,∴∠BAE+∠E AD=∠BAD,∠BAE=∠EFD,∴∠EFD+∠E A D=∠D A C+∠A CD,∴∠AD F=∠A DC,∵AB=DC,∴DF=DC,在△AD F 与△AD C 中∵,∴△AD F≌△AD C(SAS)∴∠C=∠AFD=∠BAE.8.(1)解:∵∠B=60°,∠B D A=∠BAD,∴∠BAD=∠B D A=60°,∴AB=AD,∵CD=AB,∴CD=AD,∴∠D A C=∠C,∴∠B D A=∠D A C+∠C=2∠C,∵∠BAD=60°,∴∠C=30°;(2)证明:延长AE 到M,使EM=AE,连接DM,在△AB E 和△MDE 中,,∴△AB E≌△MDE,∴∠B=∠MDE,AB=D M,∵∠AD C=∠B+∠BAD=∠MDE+∠B D A=∠A D M,在△MAD与△C AD,,∴△MAD≌△C AD,∴∠MAD=∠C A D,∴AD 是∠E A C 的平分线.9.证明:延长AE 至F,使AE=EF,连接BF,在△AD E 与△B FE 中,,∴△AED≌△FEB,∴B F=D A,∠FBE=∠AD E,∵∠AB F=∠AB D+∠FBE,∴∠AB F=∠AB D+∠ADB=∠AB D+∠BAD=∠A DC,在△AB F 与△AD C 中,,∴△AB F≌△CD A,∴A C=AF,∵AF=2A E,∴A C=2AE.10.证明:取AC 的中点F,连接BF;∵B为AE 的中点,∴BF 为△AE C 的中位线,∴EC=2B F;在△AB F 与△A CD 中,,∴△AB F≌△A CD(SAS),∴CD=BF,∴CE=2CD.11.证明:过T 作TF⊥AB 于F,∵AT 平分∠BA C,∠A C B=90°,∴CT=T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A C B=90°,CM⊥AB,∴∠ADM+∠D AM=90°,∠A TC+∠C A T=90°,∵AT 平分∠BA C,∴∠D AM=∠C A T,∴∠ADM=∠A TC,∴∠CDT=∠CTD,∴CD=CT,又∵CT=TF(已证),∴CD=TF,∵CM⊥AB,DE∥AB,∴∠CDE=90°,∠B=∠DEC,在△CDE 和△TF B中,,∴△CDE≌△TF B(AAS),∴CE=TB,∴CE﹣TE=T B﹣TE,即CT=BE.12.解:(1)AB=AF+CF.如图2,分别延长DC、AE,交于G 点,根据图①得△AB E≌△GCE,∴AB=C G,又AB∥DC,∴∠BAE=∠G而∠BAE=∠EAF,∴∠G=∠EAF,∴AF=GF,∴AB=CG=GF+CF=AF+CF;13.解:延长FE,截取EH=EG,连接CH,∵E 是BC 中点,∴B E=CE,∴∠B E G=∠CEH,在△B E G和△CEH 中,,∴△B E G≌△CEH(SAS),∴∠B GE=∠H,∴∠BG E=∠F GA=∠H,∴B G=CH,∵CF=BG,∴CH=CF,∴∠F=∠H=∠F GA,∵EF∥AD,∴∠F=∠C A D,∠BAD=∠F GA,∴∠C AD=∠BAD,∴AD 平分∠BA C.14.(1)证明:延长AE 到F,使EF=EA,连接DF,∵点E 是CD 的中点,∴EC=ED,在△DEF 与△CE A中,,∴△DEF≌△CE A,∴A C=FD,∴∠AFD=∠C AE,∵∠C AE=∠B,∴∠AFD=∠B,∵AD 平分∠BAE,∴∠BAD=∠F AD,在△AB D 与△AFD 中,,∴△AB D≌△AFD,∴B D=FD,∴A C=BD;(2)解:由(1)证得△AB D≌△AFD,△DEF≌△CE A,∴AB=AF,∵AE=x,∴AF=2A E=2x,∴AB=2x,∵B D=3,AD=5,∴在△AB D 中,,解得:1<x<4,∴x 的取值范围是1<x<4.15 证明:延长AD 至点G,使得AD=DG,连接BG,CG,∵AD=D G,B D=CD,∴四边形ABGC 是平行四边形,∴A C=AF=BG,AB=AE=C G,∠BA C+∠ABG=180°,∵∠EAF+∠BA C=180°,∴∠EAF=∠ABG,在△EAF 和△BAG中,,∴△EAF≌△BAG(SAS),∴EF=AG,∵AG=2AD,∴EF=2A D.。

(完整版)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

(完整版)倍长中线法(经典例题)

倍长中线法知识网络详解: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 增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倍长中线法的过程:延长某某到某点,使某某等于某某,使什么等于什么(延长的那一条),用 SAS证全等(对顶角)倍长中线最重要的一点,延长中线一倍,完成SAS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增加方法——倍长中线AAB CD △ ABC中方式1:延长AD到E,AD 是 BC 边中线使DE=AD,B C连接BED方式 2:间接倍长AFB D CEEA作 CF⊥ AD于 F,M 延长 MD到N,D作 BE⊥ AD的延长线于 E B 使 DN=MD,C连接 BEN连接 CN经典例题讲解:例 1:△ ABC中, AB=5, AC=3,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在△ ABC 中, AB=AC,D 在 AB 上, E在 AC的延长线上, DE 交 BC 于 F,且DF=EF,求证: BD=CEADBCFE例 3:已知在△ ABC 中,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 E 是 AD 上一点,且BE=AC,延长 BE 交 AC于F,求证: AF=EFAFEBD C例 4:已知:如图,在ABC 中, AB AC ,D、E在BC上,且DE=EC,过D作 DF // BA交AE于点 F, DF=AC.A求证: AE 均分BACFB D E C例5:已知 CD=AB,∠ BDA=∠BAD,AE 是△ ABD的中线,求证:∠ C=∠ BAEAB CE D自检自测:1、如图,△ ABC中, BD=DC=AC,E是 DC的中点,求证, AD 均分∠ BAE.2、在四边形 ABCD中, AB∥ DC, E 为 BC边的中点,∠ BAE=∠EAF, AF 与 DC 的延长线订交于点 F。

试试究线段 AB 与 AF、 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ADBE CF3、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DE均分BDA 交AB于E,DF均分ADC 交AC于F.求证:BE CF EFAEFB CD第 14 题图4、已知:如图, ABC中, C=90 , CM AB 于 M ,AT 均分 BAC交 CM 于 D,交 BC 于 T,过 D 作DE//AB 交 BC 于 E,求证: CT=BE.MAD BETC。

初二上学期全等三角形专题之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教案(有答案)

初二上学期全等三角形专题之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教案(有答案)

倍长中线与截长补短互动精讲知识点一.倍长中线【知识梳理】∆ABC中AD是BC边中线方式延长AD到E,使DE二AD,连接BE•E方式2:间接倍长,延长MD到N,使DfMD,连接CN作CF丄AD于F,作BE丄AD的延长线于E连接BE【例题精讲】例1、∆ABC 中,AB 二5, AC=3,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 BD= CD I∙.∙ BD = CD t ZADC=ZBDE t AD=DE t :.AADC 9 ΔEDB t:.EB=AC I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5-3<∕lE<5 + 3 r .•・ 1 < AD < 4.例2、已知:如图,在ΔABC 中,ABHAC, D 、E 在BC 上,且DE 二EC,过D 作DF//BA 交AE 于点F, DF=AC.求证:AE 平分ZBAC≡ΔPEF 和 ZSCEG 中. ED= EC ZDEF = ZCEG , FE=EG・・^DEF 竺ΔCEG. ∖ DF=GC t ZDFE=ZG. ・• DF // AB l ・.ZDFE=乙BAE. :DF = AC l •・ GC=AC.・.厶G =ECAE..ZBAE=ZCA E .即AE 平分上BAC.{证明:如图,延长FE 到G,使EG=EF ,连接CG.E':AD 是厶ABC 的中线,【课堂练习】1、在A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 = EFOCG-AD是BC边上的中线(已知),•・.DC=DB .在厶ADC和AGDB中,'AD=DG< Z4DC-ZGDB(对顶角相等)DC=DBj.^ADC ^GDB(SAS) I:•厶CAD =厶G ■ BG=ACXv BE=AC e・・.BE=BG ,・・・ZBED ZG ,・.・ ZBED= ZAEF t .∖ΛΛEF^= Z.CAD t 即:/.AEF≈ΔFAE t.・・ AF = EF.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 ±, DE丄DF, D是中点,试比较BE+CF 与EF的大小・BE + CF > FP = EF・延长ED 至P , ^DP = DE t连接FP l CP t•・・D是BC的中点,/. BD= CD I在HBDE和ΔCZ)Pφf(DP=DE< 乙EDB=乙CDP[BD=CD・•・ 5BDE ^^CDP(SAS) f.∙. BE=CP l∖∙ DELDF I DE=DP J.∙. EF = FP,(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 在厶CFP中.CP + CF = BE+ CF > FP = EF・知识点二.截长补短 【知识梳理】截长补短的方法适用于求证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

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的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的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的经典例题示例文章篇一:嘿,同学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全等三角形倍长中线法,这可太有趣啦!先来说说啥是倍长中线法。

就好像我们搭积木,找到了关键的那块积木,整个造型就稳啦!倍长中线法就像是那个关键的“积木”,能帮我们解决好多全等三角形的难题呢。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在三角形ABC 中,AD 是中线。

那我们就延长AD 到点E,让AD = DE 。

这时候,连接BE ,哇塞,神奇的事情发生啦!“小明,你说说这时候能发现啥?”我问同桌小明。

小明挠挠头说:“好像能得到一些相等的边和角。

”“对呀!”我兴奋地说,“你看,因为AD 是中线,BD = DC ,又因为我们延长AD ,让AD = DE ,再加上对顶角相等,这不就可以证明三角形ADC 和三角形EDB 全等嘛!”再看这道题,三角形ABC 中,AD 是中线,AB = 5 ,AC = 3 ,求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这可难倒了不少同学,可咱们用倍长中线法,不就轻松多啦?我跟后桌的小红一起讨论,我说:“小红,你想想,倍长中线之后,是不是能把条件都联系起来啦?”小红眼睛一亮:“对呀,这样就能构造出全等三角形,然后就能找到边的关系啦!”哎呀,这不就像我们找宝藏,倍长中线法就是那把能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嘛!通过这些例题,咱们是不是发现,倍长中线法简直就是解决全等三角形问题的神器呀!只要我们灵活运用,那些难题就都不在话下啦!我觉得呀,数学就像一个大宝藏,而这些解题方法就是我们挖掘宝藏的工具,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就能发现无数的惊喜!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全等三角形里倍长中线法的那些经典例题!先来说说啥是倍长中线法吧。

就好像我们走路遇到一条河,直接过去太困难,但是如果修一座桥,是不是就轻松多啦?倍长中线法就像是那座桥,能让我们在解全等三角形的难题时,一下子找到出路!比如说有这么一道题:在三角形ABC 中,AD 是中线。

延长AD 到E,使DE = A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长中线法
知识网络详解:
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
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倍长中线法的过程:延长某某到某点,使某某等于某某,使什么等于什么(延长的那一条),用SAS证全等(对顶角)
倍长中线最重要的一点,延长中线一倍,完成SAS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

【方法精讲】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倍长中线
△ABC中
方式1:延长AD
到E,AD是BC边中线
使DE=AD,
连接BE
方式2:间接倍长
作CF⊥AD于F,延长MD到N,
作BE⊥AD的延长线于使DN=MD,
连接BE 连接CN
经典例题讲解:
例1:△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在△ABC 中,AB=AC ,D 在AB 上,E 在AC 的延长线上,DE 交BC 于F ,且DF=EF ,求证:BD=CE
过D 作DG//AC
例3: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EF
例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 AB ≠,D 、E 在BC 上,且DE=EC ,过D 作BA DF //交AE 于点F ,DF=AC. 求证:AE 平分BAC ∠
B
A
B
F
D
E
C
例5:已知CD=AB ,∠BDA=∠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C=∠BAE
自检自测:
1、如图,△ABC 中,BD=DC=AC,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
2、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E 为BC 边的中点,∠BAE=∠EAF ,AF 与D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

试探究线段AB 与AF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E D A
B
F E
A
B C
3、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DE 平分BDA ∠交AB 于E ,DF 平分ADC ∠交AC 于F. 求证:EF CF BE >+
4、已知:如图,∆ABC 中,∠C=90︒,CM ⊥AB 于M ,AT 平分∠BAC 交CM 于D ,交BC 于T ,过D 作DE//AB 交BC 于E ,求证:CT=BE.
第 14 题图
D
F C
B
E
A
D
A
B
C
M
T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