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手法赏析:白描
诗歌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
诗歌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一、描写手法。
1. 白描。
- 解析:白描就像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画面,不施浓墨重彩,不做过多修饰。
就好比你画一个人,只简单地画出他的轮廓,几根线条表示身体、四肢和脑袋,没有去细致地描绘他衣服上的花纹或者脸上的小雀斑。
2. 细描。
- 解析:细描可就和白描相反啦,它就像是拿着放大镜去看东西,把每个细节都刻画得特别细致。
比如说描写一个美女的头发,细描可能会写头发的颜色像乌木一样黑亮,每一根发丝都柔顺得像丝绸,在阳光下还闪烁着淡淡的光泽之类的。
3. 动静结合。
- 解析:动静结合就是把动态的东西和静态的东西放在一起描写。
就像拍照片,既有静止的背景,又有活动的人物。
动的部分让画面有了活力,静的部分又给画面定了个基调。
4. 正侧结合。
- 解析:正侧结合呢,就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一起用。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去描写对象,比如说描写一个人很高大,就直接说他身高八尺之类的。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他东西来衬托这个对象,比如写这个人站在人群里,别人都只到他的肩膀,这就是从侧面说明他高大。
二、表现手法。
1. 象征。
- 解析:象征就像是给东西贴上一个特殊的标签,这个东西就代表了某种意义。
比如说玫瑰象征爱情,白鸽象征和平。
在诗歌里,诗人经常用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象征抽象的概念。
2. 托物言志。
- 解析: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志向、情感寄托在某个事物上。
就好像把自己心里的话悄悄告诉一个小物件,让这个小物件替自己说话。
3. 借景抒情。
- 解析:借景抒情就是诗人借助眼前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像你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景色都觉得美,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同样的景色就觉得很压抑,诗人把这种感觉写进诗里。
4. 对比。
- 解析: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比较。
就像把黑和白放在一起,你会更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差别。
诗歌鉴赏铺陈和白描
诗歌鉴赏铺陈和白描
铺陈和白描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两个手法,分别常用于表达情感、描绘景色等方面。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铺陈,即通过大量的描述性语言,对景物或情感进行铺述,使读者
感受到情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铺陈常常使用形容、描写、议论等手法,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白描,即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勾勒出景物或人物的形象,不需要
大量的文字描述。
白描常常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突出所描绘的形象,从而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情感。
在诗歌鉴赏中,铺陈和白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铺陈使诗歌更加
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白描则使诗歌更加简洁
明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因此,在诗歌鉴赏中,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手法,以达到更好的鉴赏效果。
诗歌工笔与白描的区别
诗歌工笔与白描的区别
白描:修辞方法之一,主要是指不用任何修饰语,“原生态”的语言,只是写出事物的特点,通过朴实的语言表现事物的本质,具有一种自然美。
粗笔勾勒:指的是对事物描写出大概的“轮廓”,不作细节的描写,就像美术中的铅笔稿,很模糊的概念,但不失真实,同时可以把事物描写清楚。
区别:白描工笔比粗笔勾勒更细致,它可以有细节的描写,甚至细致如入微,而粗笔勾勒只是写出大概。
联系:都是没有修饰成分的写作方法,体现诗歌的自然美,更加真实,但可能有失形象性~。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白描手法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白描手法一、什么叫“白描”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
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
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再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注意与白描相区分的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 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白描和工笔的区别诗歌鉴赏
白描和工笔的区别诗歌鉴赏
白描和工笔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两种不同的绘画技巧,它们在诗歌鉴赏中也有一些区别。
白描是一种用线条勾勒出物象轮廓的画法,它不求细致的描绘,只注重物象的神韵和形态。
在诗歌鉴赏中,白描手法通常用来表现简洁明快的画面,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简单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寂静的夜晚,明月高照,诗人思乡的情景。
工笔则是注重对物象的细致刻画,用浓墨重彩表现物象的细节和质感。
在诗歌鉴赏中,工笔手法通常用来表现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通过对雨后清晨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关切之情。
总的来说,白描和工笔在诗歌鉴赏中的区别在于,白描更注重简洁明快的画面感,而工笔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白描、细描知识点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白描、细描知识点白描:白描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渲染、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它原为中国画技法,即用简练的墨线来勾勒画面,不事烘托,不着色彩。
这种绘画手法被引入文学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或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捷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勒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作用:可使描写的景物的内涵更加丰富,使描写的人物更富神韵,更能传神地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品质。
能烘托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使所描写重点更加突出,使人过目不忘。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历来被认为是元曲中的绝唱,早在元代就被周德清《中原音韵》列为“秋思之祖”,它的独特魅力主要在于对秋景的简洁、朴素的描绘。
前三句由名词铺排而成,十八个字九个名词,罗列了九种景物,集中展示了“秋”的特色,描绘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景图。
再如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劚,zhú,用砍刀、斧等工具砍削或锄一类的农具。
)全诗没有任何修饰,寥寥数语就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以小见大,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细描(工笔):即“细节描写”是对诗词中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一般会使用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或者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使所描写的人或景物形象生动逼真,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例如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两句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
古典诗歌中的白描手法
古典诗歌中的白描手法一、什么是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
将这种手法运用到古典诗歌创作中,那就是用最简洁质朴的文字,不加烘托、渲染,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就像是一个速写画家,几笔就把人物或者场景的神韵给描绘出来了。
二、白描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的例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简直就是白描手法的经典范例。
你看啊,“枯藤老树昏鸦”,就这么几个词,一下就把那种萧瑟、衰败的景象给描绘出来了。
枯藤绕着老树,老树上停着几只黄昏归巢的乌鸦,画面感是不是特别强?就像你眼前突然就出现了这么一幅画面,而且还是黑白灰的色调,充满了凄凉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呢,在这一片萧索之中,出现了小桥、流水和人家,这是一种温馨的画面,可是和前面的萧索景色放在一起,就更显得游子的孤独了。
这就好比是在一张灰色的大纸上,突然有一小片彩色的地方,但是这彩色却不属于漂泊的人,只能让他更觉得自己的孤苦。
“古道西风瘦马”,古老的道路上,吹着西风,一匹瘦马驮着游子缓缓前行。
这马为什么瘦啊?可能是长途跋涉,也可能是主人都没什么东西喂它。
这几个简单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就把游子羁旅天涯的那种愁苦和孤寂完全展现出来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特别直白地写出了诗人在南山下种豆的情景。
豆苗长得稀稀拉拉,杂草倒是很茂盛,感觉诗人种地的水平不咋高呢,不过这就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啊。
他没有去美化这个场景,没有说自己种的豆苗如何如何好,就是老老实实地把看到的情况写出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上起来就去田里清除杂草,一直到月亮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多简单的描述啊,但是一个辛勤劳作的农夫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你仿佛能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在月光下,扛着锄头,拖着疲惫的身子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上可能还带着泥土的气息。
诗歌手法赏析:白描
诗歌手法赏析:白描诗歌手法赏析:白描一、介绍白描手法白描是一种描绘事物形象的手法,以细腻、准确的笔触表现事物的特征和细节。
它通过生动、逼真的描绘方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描写对象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给人一种鲜活的感觉。
二、白描手法的特点1:注重细节描写:白描手法通过对事物细节的特别关注和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能够看到事物的细微之处,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
2:准确传神:白描手法追求准确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和形态,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描写对象的形象。
3:注重质感:白描描绘的物体不仅仅是形态和特征,还包括物体的质感,如光影效果、触感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事物的真实存在。
三、白描手法的运用1:人物描写:白描手法在人物描写中的运用,可以刻画人物面部特征、肢体动作和服饰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2:物体描写:白描手法在物体描写中的运用,可以表现物体的形状、纹理和光影效果,使物体形象更加真实、细腻。
3:自然景观描写:白描手法在自然景观描写中的运用,可以表现自然景观的细节特征、变化过程和气息感受,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四、白描手法的实例赏析1:人物描写实例:描写人物的面容特征时,白描手法可以准确地表达其眼睛的神采、笑容的弧度以及皮肤的白皙等特征。
例如:“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慈祥的笑容温暖了整个房间,他的皮肤白皙如同少女般娇嫩。
”2:物体描写实例:白描手法在描绘物体时可以表达纹理的细腻和光影的变化。
例如:“那只水杯沿着边缘有着精致的花纹,从上方透过来的阳光在杯壁上泛起一道道金色的光线,使整个杯子显得异常亮丽。
”3:自然景观描写实例:白描手法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可以表达大自然的壮丽和纷繁多样。
例如:“山势雄伟,云雾缭绕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山顶上一片花海,万紫千红的花朵像海浪一样荡漾,使人陶醉其中。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可以提供相关的白描作品示例,供读者参考。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未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诗歌鉴赏中白描的作用
诗歌鉴赏中白描的作用
在诗歌鉴赏中,白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丰富描写对象的内涵:通过使用白描的手法,诗歌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出景物的细节和人物的神韵,从而使描写对象的内涵更加丰富。
2.传神地表达人物内心:通过使用白描的手法,诗歌能够更加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展现情操品质:通过使用白描的手法,诗歌能够更加真实地描绘出人物的品德和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价人物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增强诗歌的感染力:通过使用白描的手法,诗歌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感,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5.突出重点:通过使用白描的手法,诗歌能够更加准确地突出重点,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核心意思。
总之,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用表现手法赋、比、兴、烘托、象征、用典、白描、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和想象等等。
而我们多考到的一般是“表现手法”,同学们可以在“表现手法”上多下点功夫。
1.白描:本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用在文学创作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作方法。
例:(散文)“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
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
”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
(诗歌)“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
2.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有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是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例:(诗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里“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心情的焦急。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属于侧面描写。
例:(诗歌)“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写刘备频繁问计,是为了从侧面烘托出孔明的才智。
4.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古诗鉴赏之列锦、白描、点染、点面结合手法
古诗鉴赏之列锦、白描.点染.点面结合手法一、列锦的修辞手法列锦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列锦的诗句节奏鲜明,词约意丰,词断意连,形散神聚。
因而,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
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而常用的修辞方式。
这个名称是当代修辞学家谭永祥提出的,他对列锦的解释是:古典诗歌作品中一种奇特的句式,即全句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
列锦作为汉语一种重要的修辞现象,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中便有运用。
之后,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在诗歌、词曲、散文、小说等文体中都有出现,并且在结构形式上有了很大发展变化。
纵观汉语列锦辞格结构形式的发展变化,其基本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若干小类:(一)不带结构助词或连词的形式,分为单句式、双句式、多句式;(二)带结构助词或连词的形式,分为带”之“式、带“和“式、带”与"式、带''的"式、带“的“兼“和“式、带“的“兼“与“式、带”的“兼衬字式。
前一大类主要出现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后一大类主要出现于近现代文学作品中。
(《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国的古人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如明代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谈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像俱足,始为难得。
”用散文的文字来诠释,可以这样来理解:鸡叫了,天还没有亮,残月挂在茅店的上空,赶路的人已经登途了,他走过满是凝霜的木桥,留下了一个一个的足印。
区区十个字,不仅有景有情,而且还有动态的叙述,妙就妙在没有一个动词。
如果写作“鸡鸣茅店月,人行板桥霜”,意思也许是完整的,但也就不会传诵至今了。
运用列锦最为精妙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
古今诗文中的白描手法
古今诗文中的白描手法王军强白描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写人、叙事、状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
它指的是作家在写作的时候用最朴素,最简练的文字对人对事对物进行粗线条的描摹,基本不使用修辞手法进行渲染烘托。
与白描相对的则是工笔,工笔多指用繁复的笔墨及艺术手法对描写对象进行描摹。
在最古老的《诗经》中已经有这种手法的运用。
比如《蒹葭》一诗的开头就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对秋天景物进行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伐檀》的开头也运用了白描来描述奴隶们的劳动:“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采薇》的开头也是如此:“采薇采薇,薇已作止。
曰归曰归,岁已莫止。
”南北朝时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对刺勒川下的北国草原的描写就是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人对于白描手法的运用已经非常纯熟。
王维在他的《竹里馆》一诗中就运用了白描手法来描绘他的隐居生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他的《辛夷坞》一诗中他也运用了白描手法:“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非常有名,这首诗的文字运用就非常的洗练,也是白描手法:“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杜甫在他的诗中也大量运用了白描。
比如他的这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又比如他的《春望》一诗中对被叛军占领蹂躏过后的长安城的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再比如他在他的《兵车行》一诗中对亲人们在咸阳桥畔哭天抢地送别即将走上战场的壮丁们的场景的描写:“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白居易是运用白描手法的高手。
在他的《卖炭翁》一诗中,他对“卖炭翁”这一形象的刻画,即是运用了白描手法:“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在他的《观刈麦》一诗中,他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来表现农民的痛苦生活:“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天净沙·秋思》的白描艺术赏析
《天净沙·秋思》的白描艺术赏析《天净沙秋思》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王勃的一部长篇诗作,于公元前705年首次发表,现已被国内外学者收录入《新唐书》,被誉为古典文学的杰作。
在古典文学中,“白描”一词以其明亮透彻的描绘手法更是备受赞誉,这种手法被广泛应用于王勃的诗歌《天净沙秋思》当中,使其成为古代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学作品。
《天净沙秋思》全诗凝练而细腻,注重记录旅途中形式主义的景物,很大程度上以其通俗的图解来表达观点。
王勃诗歌中透露出穿越时空的真情实感,诗人把他的情感之路用纯粹的文字描绘出来,他的描述能够丰富诗歌的细节,同时展现他的真实写实感慨。
由此可见,王勃以白描艺术把时空的变化穿梭在文字之中,把自己的情感塑造的生动而真实。
诗人藉由手法,以一种透彻、真切的文字描绘了秋天的芬芳:“垂杨乃秋,叶茫”,全句立意清晰,表达出秋天气息清浅,林木浩然的景象;其后更是诗人以抒情的情思,“芳草新凉,檐开馨”,展示了秋来又秋去,芳草芬芳,萧萧茸茸,檐空虚的景象。
诗人以白色的感觉,把眼前的景物描绘的熟练而精致:“白茫茫,山高无边”、“白茫茫,云行无穷”。
由此可见,在《天净沙秋思》中,王勃以简洁有力的白描手法,表现了一景一思的山水之趣,淋漓尽致的写出了时空的辽阔,他的诗歌中蕴涵着醉人的芳草芬芳,意境深远,情致深邃,令人叹为观止。
《天净沙秋思》融入了优美的心灵情思,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抒发情态,王勃以其抒情的诗句,以及白面手法凝练而超凡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美妙体验。
而王勃以其清新的诗句,优雅的心思,强大的笔触,给读者以无穷的愉悦,从而把秋天的美丽与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王勃以其凝练而细腻的白描艺术,独特的文字表达,描绘出一幅深邃而感人的秋天景象,使《天净沙秋思》成为古典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学作品,在其中可以看到深沉的情怀,令人回味无穷。
诗歌鉴赏复习:白描和细节描写
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 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 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 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 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 两颊却还是红的。
工笔细描
• 《待储光羲不至》 • 王维 •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2)此曲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最后几句在曲中起 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
1 由柳堤,竹溪,日影和鸥鹭闲游,农父渔翁忙 活等构成画面,表现了作者喜爱田园美景和田园 生活的强烈感情。
2 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最后几句是对上面所写 景致的评价,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注:1.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2.式微:《诗 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 归隐之意。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细节描写
• 细节描写,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 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 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 瞬。 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 要的作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它通过对一个少妇“暗掷金钱卜远人”的典型细节描写, 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
2.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以简笔的勾勒来显 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笔法精妙
实例鉴赏: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天净沙·秋思》的白描艺术赏析
《天净沙·秋思》的白描艺术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名作。
该诗描写的是秋末时节,天空清澈,湖水净碧,春风温柔,流光溢彩的景象。
全诗以抒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感怀秋天的壮美之景。
诗中描绘秋末之景,采取了白描艺术,把诗歌的景物描绘得很生动。
“前池清澈莹然,后江净碧暗藏”这句诗的核心景物是池、江,诗人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把池和江的景色描写出来,清澈、莹然、净碧、暗藏,白描中的抒情效果显而易见。
后文“密密垂杨凝晶珠,流萦晚景凝碧云”,诗人把夜晚中树木垂杨的晶珠和景色凝碧云形象化,而且又把垂杨和云形象性地比做,表现出诗人眼中夜色静谧时空的美景,也是白描艺术的佳作。
此外,诗歌中白描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例如“芳草萋萋鹦鹉啼,寒蝉凄切又叹息”,在此,有芳草、鹦鹉和寒蝉的描写,却没有详细的形象描述,仅有一句“芳草萋萋”、“又叹息”,隐喻着芳草和寒蝉的场景,这也属于白描艺术。
“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描写的是秋末时节,由浅入深、有层次地把秋天的景象、感受勾勒出来,采用的是白描的艺术手法,表达了那种唯美的秋景,情绪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白描艺术的灵动之处就在于它不能用细腻的文字,用抽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
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段穿行在景物和感情之间,把秋末之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景相连,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
而白描艺术更是在诗人灵动之笔下,完美地展示在诗中景象里,使这首诗更加生动活泼,可谓
情景交融,人心驰神,真正的属於诗人的一种白描艺术。
梁甫行白描手法
梁甫行白描手法《梁甫行》是曹操的一首诗,以白描手法描绘了沿海地区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具有深刻的思想主题和社会意义。
下面将从历史背景的描绘、人物形象的勾勒、叙事方式的运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思想主题的体现等方面对《梁甫行》进行白描手法分析。
一、历史背景的描绘《梁甫行》以三国时期为背景,当时沿海地区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曹操运用白描手法,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诗中通过对梁甫地区的荒凉和人民苦难的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现实的严峻。
二、人物形象的勾勒在《梁甫行》中,曹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诗中描写了海民、老翁、孤儿等不同身份和年龄的人物,通过对他们的言行、服饰、生活环境的描述,生动地展现出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苦难命运。
这些人物形象的勾勒,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叙事方式的运用《梁甫行》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展开,通过描绘梁甫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当时社会的荒凉和苦难。
诗中没有过多铺垫和情节设计,而是以客观的视角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社会风貌。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诗歌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人民的命运。
四、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梁甫行》的语言简练明快,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但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诗歌的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梁甫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民的生活状态,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历史背景。
这种深沉而真挚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五、思想主题的体现《梁甫行》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思想主题——关注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不公。
诗中通过对梁甫地区人民生活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现象。
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这种思想主题的体现,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白描手法的例子咏鹅
白描手法的例子《咏鹅》白描:白描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白描手法在骆宾王的《咏鹅》一诗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
咏鹅骆宾王(唐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歌大意: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鉴赏:《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实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但仅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让人逐步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
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
而两句中又“白”“红”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
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
“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
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这首诗中鹅的形象既给人一种飘逸而高洁、仿佛超脱世俗的审美快感,令人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 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
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 迷离的氛围。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酒泉子 潘 阆①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②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 秋。 白猿③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 终是欠峰峦! [注] ①潘阆:宋初著名隐士、文人。②三竺:指杭州飞来 峰东南天竺山上的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寺。③白猿:相 传晋代高僧慧理曾在灵隐畜养过一头白猿。 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
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 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诗人用 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 山村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 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 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如聂夷中的 《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 诗人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 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 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然而,在青黄不 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 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 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 深受苦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 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 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 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 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如马致远 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 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 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 暮景中尽露无遗。
二、描写方式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 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式一般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细 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白描等。 (一)白描 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 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 主体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 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一、什么叫“Βιβλιοθήκη 描”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 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 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 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如白 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 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
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 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 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工笔与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 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 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的名句。 它的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 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白描手法。
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
此诗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从色彩入笔状物。鹅洁 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 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 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 “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 胜,画面绚丽,表现了浓浓的童趣和生活气息。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表达技巧题解题“3 步骤”], 分条答题)
①上片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明技巧)②如“长忆西山, 灵隐寺前三竺后”两句用三个地名和两个方位,交代了风景 点,是远景、大景;“冷泉亭上旧曾游”一句是近景、小 景。(释运用)③这三句只标明地点,没有具体描绘西山的景色 有多美好,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添补出更多更美的景象。 (析作用)
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 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 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 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 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