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简化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简化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33cb5a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5.png)
(简化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单
实验名称:构建简易电路
实验目的:
通过构建简易电路,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实验材料:
- 电池
- 电线
- 电灯泡
- 开关
实验步骤:
1. 将电池连接到电线的两端。
2. 将电线的一端连接到电灯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开关。
3. 打开开关,观察电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结果:
打开开关时,电灯泡亮起;关闭开关时,电灯泡熄灭。
实验分析:
通过构建电路,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 当电路闭合时电灯泡亮起,说明电流能够通过电线流动;
- 当电路断开时电灯泡熄灭,说明电流无法通过断开的部分流动。
实验结论:
1. 电流是带电粒子在导体中的流动,可以使电灯泡亮起;
2. 电压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力量;
3. 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实验改进方向:
为了更深入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可以进行以下改进:- 尝试使用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电池观察电灯泡的亮度变化;
- 探索连接不同电器所需的电路变化。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https://img.taocdn.com/s3/m/4e81b25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a.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青岛版科学上册报告单1、声音的产生实验一、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实验器材:水槽、音叉、气球、烧杯、水三、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注入半槽多水,敲击音叉,当听到清脆的声音时,迅速把音叉放入水槽中,会发现(水中有波纹,有水花溅出。
)说明:(音叉被敲击在振动,产生声音)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右手端起烧杯,距离水槽的上方适当的距离向水槽中倒水,听到(哗哗的流水的声音)。
而且发现水槽中冒出水泡,说明:(水在振动,产生声音)3、把气球吹大,用手捏紧气球的口径部分,轻轻松开手指,让气球中的气体从口径中间慢慢跑出,这时我们能听到声音,感觉招手指发麻,说明(气体在振动产生声音)四、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五、注意事项:音叉敲响后要立即插入水中。
这样,实验现象才明显。
整理器材,归位如初青岛版科学上册报告单2、声音的传播实验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知道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二、实验器材:小闹钟、塑料袋、水槽、小锤、小鼓、蜡烛、火柴等三、实验步骤:1、两生合作,在桌子各一方,用小锤敲击桌子,发现(声音能通过桌子传播过来)2、把闹钟调好,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铃声响起时,发现(铃声能通过水传出来)3、把两根蜡烛点燃,一只距离鼓近,一只距离鼓远,敲击小鼓,观察,发现(距离鼓近的蜡烛火苗晃动明显。
)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四、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整理器材,归位如初青岛版科学上册报告单3、木材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木材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不同的木材、放大镜、酒精灯、导线、电池、小刀、锤子、水槽等。
1、用燃烧的酒精灯烧木材,哪种木材更易燃烧?发现()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木材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5e4394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5.png)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
二、实验材料:水、烧杯、小锤子、保鲜膜、塑料袋、水果。
三、实验步骤:1.实验一:水的沸腾a.将水倒入烧杯中,放在燃气灶上加热。
b.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实验二:水的凝固a.向水中慢慢加入冰块,搅拌均匀。
b.观察水随着温度的下降发生凝固的情况。
3.实验三:水的蒸发a.将一些水倒入烧杯中,加入一片保鲜膜覆盖。
b.观察保鲜膜上是否会出现水珠。
4.实验四:水的降雨a.将一个塑料袋围住一棵果树的树枝。
b.观察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在塑料袋内出现水珠。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中,水加热后温度升高,逐渐沸腾,形成水蒸汽。
2.实验二中,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逐渐凝固成冰块。
3.实验三中,水的一部分逐渐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保鲜膜上形成水珠。
4.实验四中,果树叶子的蒸腾作用使得水分蒸发,与塑料袋接触后凝结成水珠。
五、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沸腾,形成水蒸汽。
2.水在冷却过程中会凝固,形成冰块。
3.水会蒸发,形成水蒸汽,并凝结在冷表面上形成水珠。
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的水分,在与塑料袋接触后会在袋内凝结成水珠。
六、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存在形态及其循环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不仅可以以液态存在,还可以通过加热转化为水蒸汽,通过冷却转化为冰块。
同时,水的蒸发和凝结也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实验,我能够观察到水的不同形态的转化过程,并加深了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此次实验还让我认识到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水循环之间的关系。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水分,这部分水分会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汽,并最终凝结在冷表面形成水珠。
这让我对水循环过程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我能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对于教科书中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不仅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5baa513d7375a417866f8fa8.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指导5、我们的营养【实验名称】:检验脂肪、淀粉、蛋白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方法。
【实验器材】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馒头、米饭;白纸、瓜子;镊子、酒精灯、瘦肉。
【实验步骤】(一)检验淀粉实验【实验原理】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
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二)检验脂肪实验把花生、瓜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在白纸上留下了淡黄色、半透明状的油渍。
【实验结论】花生、瓜子中含有脂肪。
(三)检验蛋白质实验把瘦肉切成条状,用镊子夹一细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过一会儿闻一闻,会闻到一股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
【实验结论】像烧鸡毛一样的气味,是蛋白质被烧的气味。
说明瘦肉含有蛋白质。
【实验说明】区分油渍和水渍油渍:发黄、半透明;水渍:原纸色、不透明。
【注意事项】在做脂肪实验前先让学生观察水滴到纸上的特点,以便区分油渍和水渍。
1.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
待瓶内氧气消耗尽,火柴就熄灭了。
2.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1.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2.由于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用时较多,会影响其他操作的深入进行,可直接用嘴向保鲜袋中吹气来收集呼出的气体,把燃着的火柴分别放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保鲜袋中,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1.注意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注意安全,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
2.取蒸发皿、干玻璃片要用试管夹。
【注意事项】1.烧杯中倒入水要适量,不可太多,注意放入食盐的量,既要多放,又要保证能够完全溶解。
2.加热坩埚注意安全,实验完毕待坩埚冷却后,再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食盐在水中可以溶解;通过给食盐水加热,可以使溶解的食盐重新析出,恢复原状。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96168e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c.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有趣的实验。
本文将对其中几个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点,了解液体的物理性质。
实验步骤:1. 将水倒入一个容器中。
2. 将容器放在加热器上,调节温度逐渐升高。
3. 观察水开始冒泡的温度。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在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冒泡,达到沸腾状态。
实验分析:水的沸点是指水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温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水分子的热运动足够剧烈,使得液体内部的水分子能够克服表面张力,从而形成气泡并逐渐蒸发。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杯水。
2. 将玻璃杯放在桌子上,使其底部与桌面平行。
3. 将杯子中的水倒满,观察从不同角度看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当我们从上方向下观察时,水呈现出弯曲的形状;而当我们从侧面观察时,水则呈现出直线的形状。
实验分析: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由于两者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偏折。
从上方观察时,光线由于折射而改变了传播路径,使得水呈现出弯曲的形状;而从侧面观察时,光线垂直于水面,所以不会发生折射,水呈现出直线的形状。
实验三: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实验步骤:1. 准备两盆相同的植物,放置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2. 将一盆植物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植物放在光照不足的地方。
3. 每天观察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茂盛,叶片翠绿;而光照不足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苍白。
这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质。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e27ef1d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c.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信息缺失,需要补充完整。
同时,第四段实验步骤中的勾码数量应该为4个,而非3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纸板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底板1块,手电筒1把。
实验步骤:1.将3张有孔纸板竖立在桌面上,每张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2.在最后一张纸板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纸板作为屏。
3.将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纸板前一定距离,让光射直进小孔。
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4.将第二张纸板向左或向右移动2-3厘米左右。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屏上是否有光斑。
观察到的现象: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光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认识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测力计、钩码1个。
实验步骤: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标出示意图。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2)指针调零;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4)使用后,指针归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班姓名。
成绩: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的物体放入袋中。
4.读取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名称。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玻璃珠。
1N。
1.2N。
0.2N塑料块。
3N。
2.8N。
0.2N橡皮擦。
0.5N。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9e0a40db90d6c85ed3ac62b.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猜测: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实验过程: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 3 粒绿豆;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4、将每天的变化记录下来,填在记录表内: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2、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支、第一课中已发芽绿豆种子10粒、黑色纸1张、透明一次性饮水杯2个、湿润土壤若干猜测:条件不同,绿豆芽的生长情况会有不同实验过程:1、把两个培养皿里,分别装上深约2厘米的土壤,2、将上个实验中的已经发芽的绿豆芽,从纸巾里移植到这两个培养皿里,每个里面种植2--3棵;3、把透明饮料杯,一个罩在培养皿上,另一个用黑纸包严,罩在另一个培养皿上;4、这两盆培养皿里的绿豆芽,放在相同温度的地方,浇上相同的水,每天定时观察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填入以下记录表: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芽在生长时,有阳光照射的,生长情况是正常,茎叶发绿,没有阳光照射的则茎叶发黄,生长不旺盛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评定等级:指导教师: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实验过程:室外的情况;2也开一个相同的口,然后在左右的面,和对角成片。
最后,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月日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里(第一单元第4课)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用对比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d7c5937a2f60ddccda38a0eb.png)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认识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的:了解弹簧测力计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测力计。
实验器材:1N\2.5N\5N 测力计、钩码一个
实验步骤: 1、出示弹簧测力计,了解结构,标出示意图;
(
)
(
)
(
)
(
)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步骤: (1)检查是否具有弹性; (2)指针调零; (3)测量读数,视线与指针保持水平; (4)使用后,指针归零。
三次)。
3、将 4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4、将 6 个勾码放入小车中,在桌面上拉一拉,记下拉力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钩码个数) 2 4 6
摩擦力大小
实验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越
;物体越
,摩擦力越
有关。物体越 。
,摩擦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
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材料包
实验步骤: 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 物体的名称
玻璃珠 塑料块 橡皮擦 10 枚回形针
估计重力的大小 实测重力的大小 估计和实测差距
实验结论:
力的大小是可以用
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
年级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e8d08731915f804d2b16c129.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实验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e907db0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7.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实验(一)1. 实验目的。
探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2. 实验材料。
绿豆种子、塑料盒、纸巾、水、冰箱、常温环境(如室内桌面)3. 实验步骤。
- 在两个塑料盒内分别铺上相同层数的湿润纸巾。
- 在每个塑料盒内放入相同数量(例如10颗)的绿豆种子。
- 将其中一个塑料盒放在冰箱里(低温环境),另一个放在常温的室内桌面。
- 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盒子里种子的发芽情况,持续观察一周。
4. 实验记录。
观察日期冰箱内种子(低温)常温种子。
第1天无变化无变化。
第2天无变化部分种子开始膨胀。
第3天无变化更多种子膨胀,有个别露白。
第4天无变化大部分种子露白,少数开始发芽。
第5天无变化多数种子发芽,长出小根。
第6天无变化发芽种子继续生长,根变长,有子叶出现。
第7天无变化多数种子长出嫩叶。
5.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低温环境(如冰箱内的温度)不利于绿豆种子发芽。
二、实验名称:光的传播实验。
1. 实验目的。
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实验材料。
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硬纸板(孔在同一直线上)、蜡烛、弯曲的塑料吸管。
3. 实验步骤。
- 将三张带孔的硬纸板平行放置,孔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一端放置点燃的蜡烛。
- 用手电筒在另一端对着孔照射,观察光能否通过孔照亮蜡烛。
- 然后将中间的硬纸板稍微移动,使孔不再同一直线上,再次用手电筒照射,观察现象。
- 把弯曲的塑料吸管一端对准手电筒,从另一端观察光是否能通过吸管传播。
4. 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三张硬纸板孔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照射光能够通过孔照亮蜡烛。
三张硬纸板孔不在同一直线时用手电筒照射光不能通过孔照亮蜡烛。
用弯曲吸管让手电筒光通过光不能通过弯曲的吸管传播。
5. 实验结论。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实验名称:土壤中有什么?1. 实验目的。
探究土壤的成分。
2. 实验材料。
土壤样本、放大镜、烧杯、水、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17d9c1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c.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第一单元光实验一:红苹果实验.实验材料:红苹果、黑暗的房间等。
.实验要求:在桌子上放一个红苹果,把门、窗户都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掉,房间里完全黑暗了。
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够进入这个房间。
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实验注意点:本次实验的难点在于创造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在这个房间中没有光能够进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预测实验结果:预测1: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预测2: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见这个红苹果。
.预测3:当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呆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模糊的影子。
.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东西的。
人的眼睛是通过接收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判断物体的。
而在红苹果实验中,房间是完全黑暗的,没有任何光线进入房间,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房间里看到红苹果。
.实验二:光的传播实验.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手电筒、4个能直立的凤尾夹等等。
实验方法:①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一厘米。
②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③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④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
.⑤把手电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够直接穿过这些小孔。
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⑥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表格的图中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实验注意点:.4张卡纸直立在桌面上,卡纸之间的间隔都是15厘米,并且保持前三张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完成,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实验效果会更好。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d0bf15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c.png)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了解温度的变化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产生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冰块、盖子、热水、铁夹子。
三、实验步骤1.将烧杯放在桌面上,测量室温。
2.使用铁夹子将温度计固定在烧杯的上方,确保温度计的底端没有接触到烧杯。
3.将冰块放入烧杯中,待冰块融化后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4.将盖子盖在烧杯上后,将热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5.将盖子取下,继续倒入热水至烧杯约80%的容量,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6.等待一段时间,再次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四、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约为20°C左右。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逐渐上升,达到0°C,然后稳定在0°C左右。
3.在盖子完全闭合的情况下,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显示的温度逐渐增加。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较之前慢,温度也没有之前那么高。
5.几分钟后,观察到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趋于稳定。
五、实验分析1.在室温下,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较稳定,在20°C左右。
这个温度是人体感知最舒适的温度之一。
2.冰块融化后,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稳定在0°C左右。
这是水的冰点温度,表示水从固态到液态的状态变化。
3.在盖子完全关闭的情况下,热水倒入烧杯,温度计的温度迅速上升。
这说明固体的温度会被加热,分子运动加快。
4.盖子取下后继续倒入热水,温度计的温度再次上升,但增加的速度有所减缓。
这是因为热量传导由于外界的温度较低而减慢。
5.温度计的温度逐渐下降,说明热量正在逐渐散失,物体的温度正在趋于稳定。
六、实验结论1.温度对物体状态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
2.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物质的性质,比如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膨胀,温度的降低会使物质收缩。
3.在本实验中,室温下物体呈固态,冰块融化后物体呈液态,加热后物体呈气态。
教科版5年级科学全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5年级科学全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746ab0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8.png)
实验名称: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调节植物所处的环境温度,观察并研究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温度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机制。
实验器材:-相同品种的植物幼苗(如豌豆或小麦)-温度调节设备(如恒温箱或温度计)-相同大小的花盆-泥土或培养土-水壶或喷雾器-手套或实验器皿实验步骤:1.准备相同品种的植物幼苗,并将它们分别种在相同大小的花盆中的泥土或培养土中。
2.设置三组实验条件,分别是常温组(温度保持在25°C)、高温组(温度保持在35°C)和低温组(温度保持在15°C)。
3.将常温组的花盆放在室内保持常温下,高温组的花盆放在恒温箱或玻璃温室内,低温组的花盆放在冷藏箱中。
4.每天浇水,保持花盆内的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多的水分。
5.每组实验每天定时测量和记录植物生长的数据,包括植物的高度、茎叶的数量和颜色等等。
6.持续观察一段时间,记录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并对比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得出以下结论:1.高温环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花盆内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或焦枯。
2.低温环境也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植物发育较慢,茎长短,叶片颜色发黄。
3.常温环境对植物生长最有利,花盆内的植物生长快速,茎叶翠绿健康。
结论及讨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常温环境最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高温和低温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过程中,温度会影响植物细胞的代谢活动、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
在实验中,我们只研究了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但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同样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如光照、水分、土壤质量等等。
因此,在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总之,了解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活特征,也能为农业生产和植物栽培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单(素材)五年级上册科学上册
![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单(素材)五年级上册科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1bf2a8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7.png)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实验设计第一单元光实验一实验名称:在黑暗的环境下能看到红苹果吗?实验材料:鞋盒,苹果实验步骤:1.把苹果放入鞋盒,盖上盖子。
2.从鞋盒旁边的孔观察里面的情况,看是否可以看到苹果。
3.得出结论:在黑暗的环境下不能看到红苹果。
4.观察结束,整理器材。
实验二实验名称: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材料:手电筒,夹子,卡纸实验步骤:1.在3张卡纸的同一位置上分别打一个小孔;2.用夹子固定卡纸,使它们能直立在桌子上;3.两张卡纸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4.在第3张打洞的卡纸约15厘米处,立一张卡纸作为纸屏;5.拉上窗帘,关闭灯光,保证室内处于昏暗环境。
6.实验需做3次,直到能清晰地看到纸屏上的光斑为止。
7.做好后,及时记录光的传播路径。
8.横向移动中间的一张有孔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
9.实验做3次,直到能够清晰看到光斑。
10.观察光斑,记录光的行进路线。
得出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11.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三实验名称: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实验材料:手电筒,杯子,玻璃片,A4白纸,课本水槽,激光笔,蚊香实验步骤:实验(一):1.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的光是唯一光源,做到光源的强弱、光源照射的距离、观察的角度等要相同。
2.用透明的玻璃片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
重点观察能否看清前方杯子的细节。
3.用A4白纸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
4.用不透明的课本挡住手电筒,观察杯子被照射的亮度。
实验(二)5.将蚊香放在水槽中,用火柴点燃。
6.等到烟雾充满整个水槽时,用激光笔向水槽的水平方向照射,观察现象。
7.对比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全部通过;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不能通过。
8.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四实验名称: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实验材料:激光笔,玻璃杯,铅笔,水,牛奶,胶头滴管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装一半的水,往其中加两滴牛奶。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范文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范文单](https://img.taocdn.com/s3/m/8886b3d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c.png)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范文单年级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姓名时间年级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姓名渗水比赛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时间小组成员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演示小组成员实验)研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菜豆或黄豆10—12粒,玻璃小瓶或培养皿两个三个相同的塑料瓶,纱布,橡皮筋,沙质土壤土黏质土,水,三只烧杯,支架。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内的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水里。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4、记录种子在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的萌发的情况。
实验过程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过一段时间,对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实验现象: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
实验结论: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实验现象:沙质土渗出的水最多,黏质土渗出的水最少实验结论: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年级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姓名研究根的作用(演示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年级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姓名茎的作用(分组实验)烧杯,一段新鲜芹菜,水,红墨水。
时间小组成员透明的玻璃瓶,水,一株完整的植物,植物油。
1、把一株完整植物的根浸在盛水的小瓶里,并在水面上滴一层植物油。
2、用彩笔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3、把实验装置放到向阳处。
4、过一段时间,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瓶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将芹菜等植物的茎插入到滴有几滴红墨水的的瓶中。
2、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的变化。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cf06d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d.png)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五年级上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一)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种子(绿豆,黄豆等)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 )缺一不可。
实验结论:1科学实验报告单2五年级上册班次时间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的实验实验目的: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东西:绿豆三粒、塑料杯、餐巾纸、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收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阐发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绿豆芽的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45茎绿色,叶也是绿色。
45茎白色,叶嫩黄色。
细长粗壮实验说明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窥察到的现象:绿豆芽的生长需要()。
实验结论:2科学实验敷陈单3五年级上册时间班次实验者实验组别实验名称:光和影实验目的: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实验器材:手电筒1个,长方体木块3块实验步骤: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翻开手电筒开关,从分歧位置映照。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间隔不一样),翻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翻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窥察到的现象:影子的是非和()有关,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斜射的水平越大,影子就()影子的大小和()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时,影子就小。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d32339f5f90f76c661371af9.png)
4)过一会,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
动
口
表
达
实验
名称
风的形成
仪器名称
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
动
手
操
作
方
法
步
骤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3)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2)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4)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5)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年级测量水温的变化
仪器名称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动
手
操
作
方
法
步
骤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冰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
4)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6)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7)熄灭蜡烛。
动
口
表
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7
动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97a48d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0.png)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实验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实验要求以及方法:
①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1/4、1/2、3/4处做标记。
②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③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实验现象:
一根香平均分成了4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实验结论:
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
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的,因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除了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蜡烛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
五年级上册科学1、1、物体的沉浮-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上册科学1、1、物体的沉浮-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bcf713e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9.png)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密度的液体对马铃薯受到浮力的影响
实验器材
马铃薯、钩码、弹簧秤、清水、浓盐水、酒精、量筒、太平、图片、糖水
实验过程
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烧杯里取一些盐水。
2、用滴管取清水往烧杯里滴(水要带颜色的)。
3、再分别在每个烧杯里倒入浓盐水、糖水和酒精。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五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1、物体的沉浮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
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 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785bf2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a.png)
科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上册)实验步骤:1.将木板竖立在平坦的地面上,用橡皮泥将其固定。
2.将白纸贴在木板上方,用木棒或玻璃棒在白纸上方来回挥动。
3.观察白纸上的影子随着木棒或玻璃棒的移动而变化,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4.将木板移动到不同的位置,重复步骤2和3,观察影子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随着光源和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也不同。
实验结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与光源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也会随之变化。
实验器材:黑色和白色纸张、温度计、太阳光实验步骤:1、将黑色和白色纸张分别放在阳光下,观察它们的变化。
2、用温度计分别测出黑色和白色纸张的温度。
3、比较黑色和白色纸张的温度差异。
观察到的现象:黑色纸张比白色纸张吸收更多的光和热,温度也更高。
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会影响它们的吸热能力,黑色物体吸收更多的光和热,温度更高。
3、拉紧橡皮筋,记录圈数。
4、松开橡皮筋,记录小车行驶的距离。
观察到的现象: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
实验结论: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成正比。
实验名称:小车的反冲运动实验目的: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并观察现象。
实验器材:气球、笔棒、小车、透明胶带。
实验步骤:1.将气球吹气并用笔棒塞住气球口。
2.用透明胶带将气球固定在小车上。
3.将笔棒取下。
观察到的现象:小车朝相反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小车的反冲运动是由气球推出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所致。
实验名称: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并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测力计、塑料袋、物体。
实验步骤:1.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
2.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塑料袋。
3.将要测物体放入袋中。
4.读下此时测力计上的数。
观察到的现象:物体的大小与测力计的读数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量,读数越大表示物体越重。
实验名称:决定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和物体重量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器材:杠杆、钩码
我的猜测:杠杆能否省力与支点、动力点、阻力点的位置 有关 步骤:1、将杠杆尺的A设定为阻力点,B设定为动力点, 杠杆尺固定在轴上的O点为支点。 2、分别在A、B点悬挂钩码,让杠杆尺保持平衡。 3、记录A、B点悬挂钩码的位置、数量。 4、移动A、B点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观察到现象:第一次测量心跳次数每分钟——次,脉搏次数每分 钟——次。第二次测量心跳次数每分钟——次,脉搏次数每分钟— —次。 。
结论:我认为:我每分钟的平均心跳次数为——次,平均每分钟脉搏 跳动的次数为——次。
实验名称:斜面能省力吗
器材:木板、木块、重物、测力计
我的猜测:斜面不一定省力
步骤:1、垂直提重物,记录所用的力。 2、用斜面拖重物,记录所用的力。 3、将斜面坡度抬高,记录所用的力。 4、将斜面坡度降低,记录所用的力 观察到现象:运用斜面可以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结论:我认为:运用斜面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Hale Waihona Puke 2014、4、25器材:木片、钥匙、橡皮、铅笔、铁钉等 电路检测器
猜测:有的物体是导体,有的物体是绝缘体
步骤: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检验每种物品。
3、观察现象,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现象:选取的材料中,钥匙,铁钉等接入电路检测器中, 能让小灯泡发光,木片、橡皮、铅笔等接入后不能让小 灯泡发光。 结论:我们身边的物体有的是导体,有的是绝缘体。
观察到现象:拉气球皮的时候,气球会变大。向里面压 气球皮时,气球就会变小。
结论:我认为:吸气时胸腔舒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实验名称:脉搏跳动是否与心脏跳动有关?
实验器材:听诊器 秒表
我的猜测:脉搏跳动与心脏跳动有关 步骤:1、用听诊器记录心脏的跳动次数;记录手腕外测脉搏的次 数; 2、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将测量三次; 3、计算三次测量的平均数,分析数据; 4、与其他小组的数据进行比较。
观察到现象:左边的(钩码数×距离支点的格数)=右边的 (钩码数×距离支点的格数)
结论:我认为:杠杆省力与支点、动力点、阻力点的位置 有关。
实验名称: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实验器材:集气瓶、玻璃片、玻璃弯管、蜡烛、水槽 我的猜测:吸进和呼出的气体都一样。 步骤:1、将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在瓶①内。 2、将瓶②收集空气。 3、将瓶子快速地倒扣在燃烧的蜡烛上,记录蜡烛在瓶 内燃烧的时间。
观察到现象:蜡烛空气中燃烧的时间比在人体呼出气 体所燃烧的时间长。
结论:我认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实验名称:制作呼吸模型
实验器材:饮料瓶、橡胶、剪刀、小气球、气球皮 我的猜测:吸气时胸腔舒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步骤:1、将饮料瓶的底部去掉。 2、从瓶子里面向瓶子的口部套一个小气球。 3、在瓶子的底部蒙上剪开的气球皮,并将四周 用胶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