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目标导学式”主题教研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目标导学式”主题教研案例

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部刘旸初中历史课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学会学史的方法、形成历史思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也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所以本次活动我们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依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学生的素质,提出活动的主题是探讨“目标导学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同伴互助解决问题,教师进一步深化和升华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放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课前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而告终,战后世界格局是怎样的?出现了什么新的特点?请同学们看教材目录部分:第四、五、六、七单元,我们看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兴起,苏联等东欧国家因社会主义改革失败而演变,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导入新课:(板书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点评】问题导入直入主题,不仅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目录和学习主题的作用,不割裂历史,逐步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网络,从而形成大历史观。关于二战性质的提问既做到回顾旧知,又强化了美苏的战时同盟关系,为后来美苏从战时盟友到战后敌对关系的转变做了铺垫。

【讲授新课】

1、出示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点评】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明确课标要求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层次,从而确立自主学习的任务,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三维目标的确立和把握。

2、学生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标要求和小黑板的自学提纲,认真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

(1)什么是冷战政策?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冷战政策为什么是美国提出来的?

(3)美国为什么不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

(4)什么是铁幕演说?(教师通过简单图示具体讲解)

(5)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

学生简述阅读后归纳的知识,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完成导学提纲中提出的问题。方式上主要采取同伴互助,相互解答,对于学生自己难于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解决,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落实。

【点评】自主学习环节,关键在于学生的学,学什么?怎么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是整堂课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能力水平灵活处理。在低年段,可以采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或通过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高年段可以采取学生自行归纳提炼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相互完善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问题分为陈述性问题和启发性问题两种。陈述性问题即知识性问题,是课文知识的概括总结,属于“是什么”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就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如第(1)(5)题,;启发性问题不一定在书中直接找到答案,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才能解决,属于“为什么”的问题,如第(2)(3)题,这些问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迁移能力。

这个环节,问题的质量是关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难度,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原则,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先是知识性问题,后是启发性问题,如以上问题可以调整为(1)(5)(2)(3)。“什么是铁幕演说?”这一问题是课文中的小字部分,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而不需要掌握,教师导读提纲中可以不写,如果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讲解。教师还可以拓展知识的内容,如“铁幕演说由英国首相提出说明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是美国提出冷战政策的基础。

对于“冷战政策为什么是由美国提出来的?”的探讨,揭露了美国战后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后,妄图成为世界领袖,干涉别国事务,称霸世界的企图,也是提出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

“美国为什么不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这一问题的设计很巧妙,,既强化了冷战政策的非武装进攻形式,引入了“热战”这一概念和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又发散了学生思维,不唯教材论。教师通过巧妙的阶梯型问题“如果你生活在二战后,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意识。

3、深化和拓展

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以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来说也是难于理解的内容。教师主要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每组总结一个表现,提出相应问题)

(1)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主要手段?通过梯级问题揭示杜鲁门主义以反苏反共为借口,公开干涉各国内政,从而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它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

(2)马歇尔计划: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真的如此慷慨吗?它想达到什么目的?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让学生明确“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它的实施,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确立其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3)“北约”组织建立。利用简易图示,让学生说出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思考:为什么它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结合北大西

洋公约第5条的规定,分析它是两个阵营的对立。然后引入华约的概念。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点评】冷战政策的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采取分组探究、问题设计、材料引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在讲解时教师画出简易图示来说明两大阵营的对峙,直观、形象地看出美国对苏联、东欧在战略上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包围圈,,利于学生对地理位置的掌握和“对峙”一词的理解。具有启发性、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暴露了美国干涉别国内政,名义是“遏制共产主义”,实质是想称霸世界的阴谋,从而揭示了冷战政策霸权主义的实质,分析的比较透彻,主题鲜明。

如果最后再设计“请概括一下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作为总结,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的背景:展示材料:“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赫鲁晓夫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那么美苏争霸的情况如何呢?

2、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3组,教师出示表格,请同学就阅读内容归纳整理不同时期美苏争霸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