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概论.pptx
合集下载
刺法灸法学王燕萍PPT演示文稿
灸法,是采用艾绒或药艾条点燃后熏熨体 表的一定部位,通过经络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 疾病的目的。
刺法和灸法同属于外治法,只是操作方法 不同。在治疗上又可以相互补充,故常合用, 合称为针灸疗法。
3
二、刺灸的起源与发展
1、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1.1 砭石 针法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据 推测应该与原始人的治病经验有关。
操作: 虚证先在浅部侯气,得气后将针内推进
一定深,退针快速提至皮下,为补法;实证 进针快,一次刺深部侯气,气至后,引气向 外,出针缓慢,为泻法。
21
3.4 迎随补泻 《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 济之者,补也。” 操作:
针刺得气后,针尖顺其经脉,随而济之 为补法;针尖逆其经脉,迎而夺之为泻法。
一、进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叫进针法。进针
时一般双手协作,互相配合。医者右手持针,
左手按压腧穴局部,辅助进针,故称右手为刺
手,左手为押手。
1、常用的进针法
1.1 单手进针法
1.2 双手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1.3 管针进针法
14
2、押手的作用 a 固定穴位 b 帮助进针时的指力,使针身不至于弯曲 c 减少进针时的疼痛 d 加强针刺的作用,提高针刺的治疗效果
皮肤针 园针:圆头针,为按摩工具 鍉(dī)针:推针 锋针:三棱形,后人在此基础上演变为三棱针 铍(pí)针:剑头针,为外科工具 园利针:圆而且锐,用于治疗急性痹症 毫针:常用于治寒热痹痛在经络者 长针:环跳针,芒针 大针:火针
6
1.4 刺法的发展
2、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2.1 灸法的起源
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 后。火的应用为灸法的创造提供了条件。由于温 热刺激皮肤使人感到舒服,或许由于偶然被火灼 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于是萌发了烧灼可以治病 的念头,并从实践逐步积累经验,这大约就是灸 法的起源。
刺法和灸法同属于外治法,只是操作方法 不同。在治疗上又可以相互补充,故常合用, 合称为针灸疗法。
3
二、刺灸的起源与发展
1、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1.1 砭石 针法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据 推测应该与原始人的治病经验有关。
操作: 虚证先在浅部侯气,得气后将针内推进
一定深,退针快速提至皮下,为补法;实证 进针快,一次刺深部侯气,气至后,引气向 外,出针缓慢,为泻法。
21
3.4 迎随补泻 《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 济之者,补也。” 操作:
针刺得气后,针尖顺其经脉,随而济之 为补法;针尖逆其经脉,迎而夺之为泻法。
一、进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叫进针法。进针
时一般双手协作,互相配合。医者右手持针,
左手按压腧穴局部,辅助进针,故称右手为刺
手,左手为押手。
1、常用的进针法
1.1 单手进针法
1.2 双手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1.3 管针进针法
14
2、押手的作用 a 固定穴位 b 帮助进针时的指力,使针身不至于弯曲 c 减少进针时的疼痛 d 加强针刺的作用,提高针刺的治疗效果
皮肤针 园针:圆头针,为按摩工具 鍉(dī)针:推针 锋针:三棱形,后人在此基础上演变为三棱针 铍(pí)针:剑头针,为外科工具 园利针:圆而且锐,用于治疗急性痹症 毫针:常用于治寒热痹痛在经络者 长针:环跳针,芒针 大针:火针
6
1.4 刺法的发展
2、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2.1 灸法的起源
灸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 后。火的应用为灸法的创造提供了条件。由于温 热刺激皮肤使人感到舒服,或许由于偶然被火灼 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于是萌发了烧灼可以治病 的念头,并从实践逐步积累经验,这大约就是灸 法的起源。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腧穴注射法
13
(三)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2.使用腧穴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
常反应。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及毒副作用。 4.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血管内和脊髓腔。
14
5.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腧穴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 以免损伤神经。 6.背部脊椎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椎为宜,避免直刺引起 气胸等。 7.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 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
腧穴注射法
1
腧穴注射法
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 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是将针刺与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结合。
2
一 用具和常用药液
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
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
(一)用具
(二)药物
1.中药制剂 如复方当归注射液等。 2.维生素类制剂 如维生素B1注射液等。 3.其他常用药物 如葡萄糖注射液等。
15
Thanks
(五)疗程 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治疗后反应强烈的也可以间隔2~3日 注射1次。
10
三 临床运用
(一)适应范围 广泛
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很广, 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 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
腰 腿痛等
(二)处方示例 a.支气管扩张咯血:孔最。 咯血期间用双穴,每天2次,连续3天。 咯血止后,改为每天1次,或左右穴隔日交替,巩固治疗3~10天。 每次每穴注入鱼腥草注射液2ml。
(2)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
(3)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如无回血,便可将药 液注入。
(三)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2.使用腧穴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
常反应。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及毒副作用。 4.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血管内和脊髓腔。
14
5.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腧穴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 以免损伤神经。 6.背部脊椎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椎为宜,避免直刺引起 气胸等。 7.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 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
腧穴注射法
1
腧穴注射法
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 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是将针刺与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结合。
2
一 用具和常用药液
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
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
(一)用具
(二)药物
1.中药制剂 如复方当归注射液等。 2.维生素类制剂 如维生素B1注射液等。 3.其他常用药物 如葡萄糖注射液等。
15
Thanks
(五)疗程 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治疗后反应强烈的也可以间隔2~3日 注射1次。
10
三 临床运用
(一)适应范围 广泛
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很广, 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 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
腰 腿痛等
(二)处方示例 a.支气管扩张咯血:孔最。 咯血期间用双穴,每天2次,连续3天。 咯血止后,改为每天1次,或左右穴隔日交替,巩固治疗3~10天。 每次每穴注入鱼腥草注射液2ml。
(2)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
(3)然后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如无回血,便可将药 液注入。
【PPT】刺法灸法学
亦名“起罐”,即将吸拔牢稳大留罐取下的 方法。
1 一般罐的启法:
2 抽气罐的启法: 3 水(药)罐的启法: (四)效应观察 1 治疗效应: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
瘀块,或兼微热痛感,称为罐斑或罐印,为正常反应,1 -2天后即自行消失。
2 病理反应:
(1)湿盛或寒湿: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 (2)湿热:若水气色黄; (3)久病湿盛血瘀:水泡呈红色或黑色; (4)瘀血:罐斑色深紫; (5)热毒瘀结: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
(二)临床运用 1 功用:疏风解表,行气化痰,开窍熄风 2 主治:小儿惊风、脐风、抽搐、昏迷、腮
腺炎、急性扁桃腺炎等。 3 处方示例: (1)腮腺炎 (2)急性扁桃腺炎 (3)小儿腹泻 (4)鼻衄 (5)多发性疖肿
(三)注意事项
1 高热、烦渴、咯血等热盛者不宜使用本法; 2 灯芯草蘸油不宜过多,否则易滴在患者身
3 温肾健脾
4 回阳固脱
5 益气升阳
6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7 防病保健
二 艾灸法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 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 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 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 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
2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 先阳经后阴经。
4 点灸药笔用后可插入所附玻璃管中灭火,每 支可用10小时。
(三)临床运用
1 适应症:各种疼痛、炎症
2 取穴要点:
(1)近取选穴;
(2)远取选穴;
(3)穴组更替
3 治疗时间:以上操作均可在2-3分钟内完成, 最多不要超过5分钟。
灸法种类总结:
第四节 拔罐法
1 一般罐的启法:
2 抽气罐的启法: 3 水(药)罐的启法: (四)效应观察 1 治疗效应:启罐后吸拔部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
瘀块,或兼微热痛感,称为罐斑或罐印,为正常反应,1 -2天后即自行消失。
2 病理反应:
(1)湿盛或寒湿:罐斑如显水泡、水肿与水气状; (2)湿热:若水气色黄; (3)久病湿盛血瘀:水泡呈红色或黑色; (4)瘀血:罐斑色深紫; (5)热毒瘀结: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
(二)临床运用 1 功用:疏风解表,行气化痰,开窍熄风 2 主治:小儿惊风、脐风、抽搐、昏迷、腮
腺炎、急性扁桃腺炎等。 3 处方示例: (1)腮腺炎 (2)急性扁桃腺炎 (3)小儿腹泻 (4)鼻衄 (5)多发性疖肿
(三)注意事项
1 高热、烦渴、咯血等热盛者不宜使用本法; 2 灯芯草蘸油不宜过多,否则易滴在患者身
3 温肾健脾
4 回阳固脱
5 益气升阳
6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7 防病保健
二 艾灸法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 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 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 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 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
2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 先阳经后阴经。
4 点灸药笔用后可插入所附玻璃管中灭火,每 支可用10小时。
(三)临床运用
1 适应症:各种疼痛、炎症
2 取穴要点:
(1)近取选穴;
(2)远取选穴;
(3)穴组更替
3 治疗时间:以上操作均可在2-3分钟内完成, 最多不要超过5分钟。
灸法种类总结:
第四节 拔罐法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第九章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
一、任作田
撚即是用拇、示指左右 旋捻,待针尖活动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再按常法深进。针 下如有凝滞,可用旋捻 法使之流畅,然后再深 进直至目的层。
(一)八法神针
所谓八法神针,即搓、捻、弹、撚、扪、循、揉、按 八种手法。
揉即在进针前,用两手中指或示指 在针穴上揉数下。按即在进针前,用两手中
指或示指在针穴上深按。 •揉按两法同时施行,
催气法
催气法阳日用偶数,阴日用奇数。内转令病人 吸气,外转令病人呼气。如邪气不至,如法再 催,或三催。顷刻针下胀痛。即知邪气已至。”
第九章 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
刺法灸法是针灸操作技术的核心,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 刺法灸法的临床运用。 刺灸技术的流派也异彩纷呈,擅长刺法灸法之名医不乏 其人,当代针灸界更是名家辈出。 从刺灸技术来讲,各有所长,或家承相传,或秉承传统 有所发挥,或手法针具有所创新,可谓百花齐放,为刺灸 技术增添了新的篇章。 本章精选了十五位近现代针灸名家之刺灸经验,旨在进 一步传承和发扬刺灸技术。
1955年以“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向毛主席献《子午流注环周图》。著有 《子午流注说难》、《灵枢经浅注》等作 品。
1976年赴云南开远探亲,不幸于9月8日病 逝,终年八十五岁。
成都中医药大学为纪念吴老于中医事业的 卓越功勋,开办特色中医人才培养班---吴
成都中医药大学温 江校区南大门处纪念雕像
技被观众称绝,送绰名“猫窜”(毛团)。 后演绎成艺名.
终年64岁。
• 学习针灸 • 精针灸学。热心抗战事业,后转至延
安从事医务工作,为“中西医合作模 范”,著有《针术》一文,于针灸学 有一定见解。 • 1941年4月1日,任作田在延安创办了 著名的“延安针灸疗病所”。在缺医 少药的艰苦条件下,以其精湛的针灸 医术,用手中的银针,为八路军的干 部、战士和边区的群众治病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第一节电针法
第一节 电针法
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等作用于人体 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电针法为毫针与脉冲电流两种刺激的有机结合,提高 了疗效,扩大了治疗范围,并能准确地掌握刺激量, 减轻人工手法行针的工作量,成为临床普遍使用的治 疗方法。 电针法由毫针与电针仪器组合,是中医与现代科学 (物理学)结合的产物,也是现代医疗仪器向针灸医 学渗透的结果。在取穴上,除采用循经取穴、辨证取 穴等传统的中医取穴方法之外,还注意结合神经解剖 学取穴,取有神经干分布或有神经通过的穴位。使针 灸的疗效和治疗范围都大大迈进了一步。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4~6穴,断续 波。
四.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电针机性能,输出是否正常。 2.调节电流量应慢慢由小到大,不要突然增强。 3.尽量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接近延髓、脊髓部位时电 流量宜小 4.每对穴位距离不宜太近,若病情需要,电流量宜小。 5.通电一段时间,可能会产生适应性,可适当调大电流量 至耐受为度 6.电流时断时续时,可能导线接触不良,检修后再用。 7.温针用过的毫针,针柄氧化后不导电,不宜作电针使用。 8.孕妇、不合作的儿童,慎用电针。
上肢
• 尺神经:青灵、小海 • 桡神经:手五里、曲池 • 正中神经:曲泽、郄门、内关 •
• 下肢 • • 腰骶 •
坐骨神经:环跳、殷门 腓总神经:阳陵泉 腰神经:气海俞 骶神经:八髎
• 腧穴配对:如坐骨神经痛可取环跳、大肠
俞,配殷门、阳陵泉。
• 每次可选同侧穴位1~3对,电流回路尽量
不通过心脏。
(三)操作程序(使用方法)
疗程间休息3~5天。
三.临床应用
• (一)适应范围 • 电针的适应范围与毫针刺法基本相同,可广泛用
于临床各科疾病、针刺麻醉。尤其对下列疾病效 果较好。
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等作用于人体 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电针法为毫针与脉冲电流两种刺激的有机结合,提高 了疗效,扩大了治疗范围,并能准确地掌握刺激量, 减轻人工手法行针的工作量,成为临床普遍使用的治 疗方法。 电针法由毫针与电针仪器组合,是中医与现代科学 (物理学)结合的产物,也是现代医疗仪器向针灸医 学渗透的结果。在取穴上,除采用循经取穴、辨证取 穴等传统的中医取穴方法之外,还注意结合神经解剖 学取穴,取有神经干分布或有神经通过的穴位。使针 灸的疗效和治疗范围都大大迈进了一步。
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4~6穴,断续 波。
四.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电针机性能,输出是否正常。 2.调节电流量应慢慢由小到大,不要突然增强。 3.尽量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接近延髓、脊髓部位时电 流量宜小 4.每对穴位距离不宜太近,若病情需要,电流量宜小。 5.通电一段时间,可能会产生适应性,可适当调大电流量 至耐受为度 6.电流时断时续时,可能导线接触不良,检修后再用。 7.温针用过的毫针,针柄氧化后不导电,不宜作电针使用。 8.孕妇、不合作的儿童,慎用电针。
上肢
• 尺神经:青灵、小海 • 桡神经:手五里、曲池 • 正中神经:曲泽、郄门、内关 •
• 下肢 • • 腰骶 •
坐骨神经:环跳、殷门 腓总神经:阳陵泉 腰神经:气海俞 骶神经:八髎
• 腧穴配对:如坐骨神经痛可取环跳、大肠
俞,配殷门、阳陵泉。
• 每次可选同侧穴位1~3对,电流回路尽量
不通过心脏。
(三)操作程序(使用方法)
疗程间休息3~5天。
三.临床应用
• (一)适应范围 • 电针的适应范围与毫针刺法基本相同,可广泛用
于临床各科疾病、针刺麻醉。尤其对下列疾病效 果较好。
实用刺法灸法学PPT课件
等。
外科疾病
刺法灸法也可以用于外 科疾病的治疗,如颈椎 病、腰椎间盘突出、关
节炎等。
妇科疾病
女性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炎等妇科疾病也可 以通过刺法灸法进行治
疗。
儿科疾病
小儿消化不良、腹泻、 营养不良等儿科疾病也 可以使用刺法灸法进行
治疗。
02 刺法
毫针刺法
总结词
毫针刺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刺法,具有刺激柔和、安全有效 的特点。
实用刺法灸法学
目 录
• 刺法灸法简介 • 刺法 • 灸法 • 刺法灸法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 刺法灸法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刺法灸法简介
刺法灸法的定义与历史
定义
刺法灸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针刺、艾灸等手段刺激人体 特定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方法。
历史
刺法灸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刺法灸法的记 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刺法灸法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特色。
体位
患者应该选择舒适的体位,以 便于施术者操作,同时也能让
患者保持放松状态。
施术者的手部卫生
施术者在进行刺法灸法之前, 必须彻底清洁手部,并保持手
部干燥。
施术技巧
施术者应熟练掌握刺法灸法的 操作技巧,确保准确、安全地
施术。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应避免使用刺法灸法,以免加
重出血。
刺法灸法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刺法灸法 可以分为针刺、艾灸、拔罐、刮 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 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特点
刺法灸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 著、安全可靠等特点。通过刺激 穴位,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外科疾病
刺法灸法也可以用于外 科疾病的治疗,如颈椎 病、腰椎间盘突出、关
节炎等。
妇科疾病
女性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炎等妇科疾病也可 以通过刺法灸法进行治
疗。
儿科疾病
小儿消化不良、腹泻、 营养不良等儿科疾病也 可以使用刺法灸法进行
治疗。
02 刺法
毫针刺法
总结词
毫针刺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刺法,具有刺激柔和、安全有效 的特点。
实用刺法灸法学
目 录
• 刺法灸法简介 • 刺法 • 灸法 • 刺法灸法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 刺法灸法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刺法灸法简介
刺法灸法的定义与历史
定义
刺法灸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针刺、艾灸等手段刺激人体 特定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方法。
历史
刺法灸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刺法灸法的记 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刺法灸法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多种流派和特色。
体位
患者应该选择舒适的体位,以 便于施术者操作,同时也能让
患者保持放松状态。
施术者的手部卫生
施术者在进行刺法灸法之前, 必须彻底清洁手部,并保持手
部干燥。
施术技巧
施术者应熟练掌握刺法灸法的 操作技巧,确保准确、安全地
施术。
禁忌症
严重出血倾向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应避免使用刺法灸法,以免加
重出血。
刺法灸法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刺法灸法 可以分为针刺、艾灸、拔罐、刮 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 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特点
刺法灸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 著、安全可靠等特点。通过刺激 穴位,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
斜刺 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血管 疤痕
横刺(平刺) 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针刺的深度
部位
个体差异 病情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
年龄、体质、胖瘦 阳证、新病浅刺/阴证、久病深刺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3)行针与得气
行针
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 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针灸刺法灸法
交感 返回本节
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三角窝穴位:
4)神门 部位 在三角窝内靠对 耳轮上脚的下、中l/3 交界处
主治 镇静、安神、消
炎、止痛 、降压、戒
断综合征
针灸刺法灸法
神门 返回本节
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耳屏穴位 : 5)肾上腺 部位 在耳屏下部外侧缘 主治 三抗一低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单向捻针
滞 现象 针体捻转、提插发滞 针 处理 消除顾虑,放松肌肉,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体位移动,手法不熟练 现象 针身弯曲
弯 处理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挟住针身下端, 露出针尖约1cm,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
针灸刺法灸法
刺法灸法学PPT共81页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刺法灸法学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针法的历史发展 二、灸法的历史发展
3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
❖ 一、刺法灸法学的定义 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
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 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
4
第一章 概论
❖ 二、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
(一)刺灸法的技能训练
刺灸法包括了几十种不同刺激方法、刺激强度、刺 激部位的腧穴治疗技术。作为临床应的每一种针灸技术, 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骤和实施过程。其应用正确与否, 不仅直接影响其安全程度和治疗作用,而且与疗效水平 有关。从根本上说,刺灸法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 实践过程。在临床上选用不同的针灸器具,进行不同的 仪器操作,实施连续有序的步骤方法和技术过程,是针 灸治疗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在刺灸法 学习过程和技能训练中,逐步达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应该说,这是刺灸法的重要特点。
芒针:深刺,透穴
11
(二)灸法技术
第一章 概论
1、艾灸法
以艾绒为灸材施灸的方法。
艾炷灸
艾灸法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12
艾炷灸
第一章 概论
13
第一章 概论
艾条灸
14
温针灸
第一章 概论
15
第一章 概论
温灸器灸
16
第一章 概论
2、非艾灸法 是以艾绒以外的灸材进行施灸的方法。
灯火灸 非艾灸药法线灸
(二)刺灸法的临床治疗内容
5
第一章 概论
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一)针刺技术
1、毫针 毫针刺法
技术方法 针刺手法
2、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和芒 针等
6
第一章 概论
三棱针:放血、挑刺
7
第一章 概论
皮肤针:扣刺皮肤
8
第一章 概论
皮内针:埋针
9
第一章 概论
火针:火烧红针尖,刺入腧穴
10
第一章 概论
础
(1)《内经》针法 以大量篇幅论述了针刺手法和操作技术。 首先提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针刺治
疗原则。
26
(2)《难经》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 行针。
对营卫补泻、提插补泻、子母补泻等 方法的应用,尤有重要阐述。
27
第一章 概论
2.针刺手法在金元明时期的昌盛发展 (1)窦汉卿《针经指南》
九针的创制为刺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 重要的基础。
24
3.九针的演变
镵针 圆针 鍉针 锋针 铍针 圆利针 毫针 长针 大针
第一章 概论
“梅花针” “按摩器具” “浅针” “三棱针” “中医外科器具”
“针灸常用针具” “芒针”
“火针”
25
第一章 概论
(二)针灸手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内经》《难经》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
提倡寒热补泻和手指补泻、十四字手 法等。 (2)泉心石《金针赋》
对十四字手法加以总结继承,倡“治 病八法”、“飞经走气”四法。
28
(3)杨继州《针灸大成》
第一章 概论
集诸家针刺手法之大成。如“十二 字手法”、“下手八法”;
杨氏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29
❖ 二、灸法的历史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1.火的应用是灸法之本
(三)灸材的多样性 1.掺药的艾灸法 2.其他灸材为主的灸法
(1)硫黄灸 (2)黄腊灸 (3)桑枝灸 (4)桃枝灸 (5)药捻灸 (6)药锭灸
第一章 概论
32
(四)灸法的多样性 1.艾炷直接灸
(1)艾炷的形状 (2)艾炷的计量方法 (3)施灸的壮数 2.艾炷间接灸 3.艾条灸法 4.灸器灸法
第一章 概论
33
谢 谢!
34
21
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针法的历史发展
(一)针具的研制与改进
1.砭石的应用 《说文解字》:“砭,以石治病 也。”
22
2.九针的创制
第一章 概论
23
第一章 概论
九针的创制与使用,大约开始于青铜 器时代,最早记载于《内经》,直至公 元1315年在《济生拔粹》中始见图形。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葬 于公元前113年)出土了4根金针和5根残 损银针,经考证认定是九针中一部分实 物。
药笔灸
17
第一章 概论
(三)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四)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是采用电、光、声、磁、热和药物
刺激腧穴以防治疾病的针灸技术。
18
第一章 概论
四、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一)正确取定腧穴是针灸施术的基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气穴则 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
《神灸经论》:“灸法要在明症审 穴……穴不审则多有误于伤气伤血。”
19
第一章 概论
(二)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 疗效的基础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 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
(三)不同的针灸方法,可影响腧穴 的主治功用
20
第一章 概论
(四)针灸处方,以穴法和刺灸法 为主要内容
穴法:即腧穴的部位、性质、取定 和配伍方法,为针灸处方的第一要素。
刺灸法:即针灸技术的实施和治疗 方法选择的组合,为针灸处方的第二要 素。
第一章 概论
2.灸以艾火为源
30
(二)灸法的盛行
第一章 概论
1.先秦时代的灸法
《孟子•离娄篇》:“今之欲王者,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黄帝内经》中的灸法
《素问•汤夜醪醴论》:“必齐毒药 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
《灵枢•官能》:“针之不为,灸之 所宜。”
3.魏晋至唐宋是灸法盛行的时期
31
刺法灸法学
1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定义及作用。 2、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3、了解刺灸学的历史发展。
2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
一、刺法灸法学的定义 二、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 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四、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
3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
❖ 一、刺法灸法学的定义 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
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 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
4
第一章 概论
❖ 二、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
(一)刺灸法的技能训练
刺灸法包括了几十种不同刺激方法、刺激强度、刺 激部位的腧穴治疗技术。作为临床应的每一种针灸技术, 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骤和实施过程。其应用正确与否, 不仅直接影响其安全程度和治疗作用,而且与疗效水平 有关。从根本上说,刺灸法的学习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 实践过程。在临床上选用不同的针灸器具,进行不同的 仪器操作,实施连续有序的步骤方法和技术过程,是针 灸治疗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在刺灸法 学习过程和技能训练中,逐步达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应该说,这是刺灸法的重要特点。
芒针:深刺,透穴
11
(二)灸法技术
第一章 概论
1、艾灸法
以艾绒为灸材施灸的方法。
艾炷灸
艾灸法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12
艾炷灸
第一章 概论
13
第一章 概论
艾条灸
14
温针灸
第一章 概论
15
第一章 概论
温灸器灸
16
第一章 概论
2、非艾灸法 是以艾绒以外的灸材进行施灸的方法。
灯火灸 非艾灸药法线灸
(二)刺灸法的临床治疗内容
5
第一章 概论
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一)针刺技术
1、毫针 毫针刺法
技术方法 针刺手法
2、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和芒 针等
6
第一章 概论
三棱针:放血、挑刺
7
第一章 概论
皮肤针:扣刺皮肤
8
第一章 概论
皮内针:埋针
9
第一章 概论
火针:火烧红针尖,刺入腧穴
10
第一章 概论
础
(1)《内经》针法 以大量篇幅论述了针刺手法和操作技术。 首先提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针刺治
疗原则。
26
(2)《难经》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 行针。
对营卫补泻、提插补泻、子母补泻等 方法的应用,尤有重要阐述。
27
第一章 概论
2.针刺手法在金元明时期的昌盛发展 (1)窦汉卿《针经指南》
九针的创制为刺法理论的形成奠定了 重要的基础。
24
3.九针的演变
镵针 圆针 鍉针 锋针 铍针 圆利针 毫针 长针 大针
第一章 概论
“梅花针” “按摩器具” “浅针” “三棱针” “中医外科器具”
“针灸常用针具” “芒针”
“火针”
25
第一章 概论
(二)针灸手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内经》《难经》奠定了针刺手法的基
提倡寒热补泻和手指补泻、十四字手 法等。 (2)泉心石《金针赋》
对十四字手法加以总结继承,倡“治 病八法”、“飞经走气”四法。
28
(3)杨继州《针灸大成》
第一章 概论
集诸家针刺手法之大成。如“十二 字手法”、“下手八法”;
杨氏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29
❖ 二、灸法的历史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1.火的应用是灸法之本
(三)灸材的多样性 1.掺药的艾灸法 2.其他灸材为主的灸法
(1)硫黄灸 (2)黄腊灸 (3)桑枝灸 (4)桃枝灸 (5)药捻灸 (6)药锭灸
第一章 概论
32
(四)灸法的多样性 1.艾炷直接灸
(1)艾炷的形状 (2)艾炷的计量方法 (3)施灸的壮数 2.艾炷间接灸 3.艾条灸法 4.灸器灸法
第一章 概论
33
谢 谢!
34
21
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针法的历史发展
(一)针具的研制与改进
1.砭石的应用 《说文解字》:“砭,以石治病 也。”
22
2.九针的创制
第一章 概论
23
第一章 概论
九针的创制与使用,大约开始于青铜 器时代,最早记载于《内经》,直至公 元1315年在《济生拔粹》中始见图形。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葬 于公元前113年)出土了4根金针和5根残 损银针,经考证认定是九针中一部分实 物。
药笔灸
17
第一章 概论
(三)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四)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是采用电、光、声、磁、热和药物
刺激腧穴以防治疾病的针灸技术。
18
第一章 概论
四、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一)正确取定腧穴是针灸施术的基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气穴则 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
《神灸经论》:“灸法要在明症审 穴……穴不审则多有误于伤气伤血。”
19
第一章 概论
(二)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 疗效的基础
《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 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
(三)不同的针灸方法,可影响腧穴 的主治功用
20
第一章 概论
(四)针灸处方,以穴法和刺灸法 为主要内容
穴法:即腧穴的部位、性质、取定 和配伍方法,为针灸处方的第一要素。
刺灸法:即针灸技术的实施和治疗 方法选择的组合,为针灸处方的第二要 素。
第一章 概论
2.灸以艾火为源
30
(二)灸法的盛行
第一章 概论
1.先秦时代的灸法
《孟子•离娄篇》:“今之欲王者,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黄帝内经》中的灸法
《素问•汤夜醪醴论》:“必齐毒药 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
《灵枢•官能》:“针之不为,灸之 所宜。”
3.魏晋至唐宋是灸法盛行的时期
31
刺法灸法学
1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定义及作用。 2、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3、了解刺灸学的历史发展。
2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刺法灸法学概述
一、刺法灸法学的定义 二、刺法灸法学的内容特点 三、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 四、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 第二节 刺法灸法学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