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2a5b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2.png)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于高精度、高效率的平面控制网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计划设计一个全面、可靠的平面控制网技术方案。
该控制网将服务于城市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类工程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确保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实地勘察和数据收集:收集现有的控制点信息和地形数据,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测区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
2.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专业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和建模等。
3.控制网设计: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设计出符合测区需求的平面控制网。
4.实施与监测:在控制网的设计方案实施后,对其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
目标受众:本项目的目标受众包括城市规划部门、建筑公司、道路工程公司、公共设施管理部门等。
项目步骤:1.组建项目团队,进行培训和分工。
2.收集并分析现有的控制点数据和地形数据。
3.实地勘察,记录和整理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初步的平面控制网设计方案。
5.根据实地勘察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6.与相关部门沟通,获取反馈并调整方案。
7.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开始实施。
8.对实施的控制网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
技术方案:我们将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对于数据处理部分,我们将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操作。
对于控制网的设计部分,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项目安排:•时间表:项目总计划时间为12个月。
•负责人:XXX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和管理。
•关键里程碑:第4个月完成实地勘察并收集数据;第8个月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第12个月完成控制网设计和实施。
•资源需求:需要专业的GPS设备和GIS软件,以及具有相关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b555569bcc7931b765ce15b3.png)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1、概述本次gps平面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容是位于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为配合本次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任务,需在江心岛开发区约4.2平方公里的测区围建立E级GPS平面控制网。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省市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是松花江泛洪区自然形成的梭形岛,为河漫滩湿地。
该岛地理位置优越,南北与市区相望,西隔宾洲铁路桥与太阳岛相望。
测区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最宽约1.3公里,面积达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米,位于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测区围: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7分—126度40分北纬:45度48分实测围呈不规则形状,围面积约4.2平方公里。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测区有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一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
此外,测区有校区控制三角点2个,其数据如下: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CH / 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5)CJJ -8-99《城市测量规》4、使用仪器本次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方北极星GPS 9600,该GPS仪接受的信号是L1-C/A码。
其平面精度:5mm+1ppm ,高程精度:10mm+2ppm 。
5、布网方案5.1、布网要求GPS 网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m)为固定误差;(ppm)为比例误差系数;(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
GPS-E 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哈尔滨市区1:2000地形测绘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哈尔滨市区1:2000地形测绘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9d2c9916137ee06eef91831.png)
哈尔滨市区1:2000地形测绘控制网技术设计系部名称:测绘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绘工程10-1班学生姓名:白国锋学号:指导教师:孟庆武黑龙江工程学院2013年 5月目录1测区概况 (1)2任务来源 (1)3作业依据和已有资料 (1)作业依据 (1)已有资料 (1)4实地勘探与选点 (1)实地勘探 (1)选点要求 (1)5起算数据分析与选择 (1)6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要求 (2)7高程控制网技术设计要求 (3)8测绘仪器配置和人员组织 (4)9提交资料 (4)1.测区概况: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本次进行测绘区域北起北新街,南至先锋路,西至景阳街,东至南直路,该区域地势比较平坦,测区内主要是学校,还有居民区、商店和公园等。
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2.任务来源:为满足哈尔滨市规划管理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市政府决定对规划区进行1:2000 地形、地物测量。
受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处的委托,承担了此项任务。
3.作业依据和已有资料:作业依据本次地形测量工作执行的作业技术依据如下:1.《城市测量规范》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5.《国家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已有资料1. 平面控制资料测区内有国家控制点4个,经过实地踏勘,这些点位保存完好,其成果可直接作为一级导线的坐标起算元素。
2. 高程控制资料离测区较近的水准点国家控制点2个,经实地踏勘,这些个水准点标石完好。
上述水准点可作为本次高程控制的起算数据。
测区内及附近有四等水准成果的导线点,可进行四等水准联测以资检核。
E级GPS控制网有关技术要求(参考)
![E级GPS控制网有关技术要求(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8aab67b5e009581b6ad9eb4e.png)
E级GPS控制网有关技术要求(参考)一、控制网执行的技术标准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技术设计书。
二、使用仪器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型号及其标称精度。
三、布网方案1、布网要求GPS网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m)为固定误差;(ppm)为比例误差系数;(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
GPS-E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
级别平均距离(km) (mm) (1×10-6)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E级0.2~5 ≤10≤201/450002、布网原则与网形设计(1)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进行设计。
GPS网的点与点间不要求每点通视,但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每点应有1~2个通视方向。
(2)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测绘成果资料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沿用,对凡符合GPS-E级网布点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应充分利用其标石。
(3)GPS网应由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构成。
E级GPS 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非同步观测的GPS基线向量边,应按所设计的网图选定,也可按软件功能自动挑选独立基线构成环路。
级别 E 级闭合环或附合线路边数(条)≤10(4的原有控制点联测,联测总点数不得少于3个。
(5)为了求得GPS网点正常高,应进行水准测量的高程联测,高程联测采用等级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的GPS-E级控制点且应均匀分布于网中。
四、选点与标石埋设1、选点在了解任务、目的、要求和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最后进行选点。
选点应符合下列要求:(1)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2)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应有利于安全作业;(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一般应小于15°;(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以避免周围磁场对卫星信号的干扰;(5)点位附近不应有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影响;(6)交通应便于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7)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原有的控制点及其标石,但利用旧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8)选好点后应按合理的方法给GPS点编号。
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95e2224b35eefdc8d3334e.png)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测图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以及任务范围目的要求: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
应学院灾后重建完成要求,需要对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测绘校区平面图。
要求在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上采用假定坐标系。
在布设首级控制网时可参考利用施工控制网成果作为控制网点骨干,或者利用RTK静态观测,经换算获取坐标作为控制网点骨干。
按设计要求在学院环道布设四等导线闭合环,作为首级控制。
再以校区内各适当路线进一步加密导线点。
在校区大范围的面积内以足够精度、密度的加密控制点满足测图要求。
(每个碎部测区至少两个控制点)并用50厘米钢筋(一端刻划有十字丝作为对中标志,称为砼桩)埋入混凝土作为控制点,并以红油漆标注,作为永久性标志。
任务范围:本测区范围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新校区,占地约1200亩。
二:测区地理自然条件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新校区,校区内地势平坦,绿化带尚未构成遮挡,可见度好,对于观测条件较为有利。
但是由于校区内建筑林立,过往师生以及车辆出入,公共设施多的影响,对于外业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以及影响。
气候条件:处于羊马湿地,气候较为宜人,空气较为干爽,对于仪器观测影响不会太大。
折光影响可以不用考虑。
交通状况:测区内四面环道,交通便利。
三:已有测量成果利用工程资料:可以根据学院灾后重建相关领导处获取施工控制网以及其他测量成果。
(在测绘时可以询问指导老师)其精度要求足够满足学院平面图测绘。
四:布网方案作业方法:可以根据GPS或者施工控制网成果提供起算点,作为首级控制点。
并用全站仪配合,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控制点加密,并敷设导线闭合环。
并以统一平差,直至满足技术限差要求。
平面控制网要求: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布网时应“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严格技术限差。
选点:经过对学院的实际踏勘,由小组论证决定:首级控制应布设在学院环道处,尽量布设为直伸状,以减小横向误差。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233cd2b14e852458fb57f2.png)
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题目: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设计报告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班级:测量1102组别:一组组员:黄龙邓国浩罗广宇伍玥环黄瑶岳鹏成陈诚指导老师:郭豫宾2012.3.20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目的要求应专业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应指导老师要求,布设四川建院东区四等控制网。
控制网既要考虑与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四川建院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
按设计要求将四川建院东区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四级,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
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任务范围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四川建院东区,属于德阳市旌阳区,离108国道不远,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3、交通情况测区的北门外便是嘉陵江西路。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一.任务:⑴初任务:根据已有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技术依据: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坐标系统及图幅分幅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采用50*50的1:500的图幅;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的应标注图名。
3)图幅坐标以X,Y之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4)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5)图幅编辑时;图名、图号、图幅号应按上下顺序排列在图幅上方之正中;。
四.布网方案一、作业方法1 选点:⑴沿路线依次有效地布设控制点,点尽量分布在路中间。
控制网设计技术测量工程设计书
![控制网设计技术测量工程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70651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6.png)
.一、概述控制网设计技术是控制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起带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控制测量施测前必须篇写既合理又经济的技术设计书,在控制网的技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精度估算, 使得该设计方案能保证精度要求,又具有良好的经济指标。
二、控制测量工作流程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 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 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整理成果资料-->编写技术总结报告-->检查验收三、业务来源及围业务来源: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量一班指导老师唐保华的委托对学校周围进行测绘。
围:测区 5 公里围北邻石子路口,南邻京珠高速,东邻水渡河,西邻机电学院。
测区以黄土为主,少量的山地农田。
四、作业目的工程测通过控制测量设计能让我们了解到控制测量是研究精确测定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的技术,它在工程建设的各个不同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控制网,以精确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能让我们对整个的控制网有所了解,使我们对以后的工作不在盲目,有了一定的方向。
五、已有资料利用经过对测区周边高等级控制资料及图纸的收集,有下列成果可供利用。
1、在测区及周围经过踏勘查实有以下国家基准点为 G0007.0008 位于学校后角,成果为 1954 年坐标系点位可靠。
六、布网依据规及方案论证布设控制网,原则上应该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测绘不同比例尺地形的需要,各种工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对控制网的精度和密度的要求也相差很远。
根据控制的精度要求以定合理的布局方案,利用地形地物的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三角网或者边角网对点的要求: 1 图形结够好,边长适中角距角大于 20 度。
2 是制高点三尖上或者建造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
3 视线高出或者旁提障碍物 1.5 米。
控制网设计要点
![控制网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8e7a757fd5360cba1adb31.png)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5)调查测区的行政区划、交通便利情况和物资供 )调查测区的行政区划、 应情况。若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应了解民族风俗、 应情况。若在少数民族地区,则应了解民族风俗、 习惯。 习惯。 对搜集到的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网的布 对搜集到的上述资料进行分析, 设形式,起始数据如何获得,网的未来扩展等。 设形式,起始数据如何获得,网的未来扩展等。 其次还应考虑网的坐标系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其次还应考虑网的坐标系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此外还应考虑网的图形结构, 此外还应考虑网的图形结构,旧有标志可否利用 等问题。 等问题。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2)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 ) 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 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以 便在不影响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觇标高度; 便在不影响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觇标高度; 充分利用旧点,以便节省造标埋石费用, 充分利用旧点,以便节省造标埋石费用,同时可避免 在同一地方不同单位建造数座觇标, 在同一地方不同单位建造数座觇标,出现既浪费国家 资财,又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 资财,又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测绘工程系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28155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6.png)
E级GPS平⾯控制⽹技术设计书E级GPS平⾯控制⽹技术设计书1、概述本次gps平⾯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容是位于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为配合本次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任务,需在江⼼岛开发区约4.2平⽅公⾥的测区围建⽴E级GPS平⾯控制⽹。
2、测区⾃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2.1、测区⾃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省市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是松花江泛洪区⾃然形成的梭形岛,为河漫滩湿地。
该岛地理位置优越,南北与市区相望,西隔宾洲铁路桥与太阳岛相望。
测区东西长约4.5公⾥,南北最宽约1.3公⾥,⾯积达4.2平⽅公⾥,平均海拔115⽶,位于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陆性季风⽓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量569.1毫⽶,降⽔主要集中在6-9⽉,夏季占全年降⽔量的60%。
四季分明,冬季1⽉平均⽓温约零下19度;夏季7⽉的平均⽓温约23度。
测区围: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7分—126度40分北纬:45度48分实测围呈不规则形状,围⾯积约4.2平⽅公⾥。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测区有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
此外,测区有校区控制三⾓点2个,其数据如下: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CH / 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5)CJJ -8-99《城市测量规》4、使⽤仪器本次测量采⽤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北极星GPS 9600,该GPS仪接受的信号是L1-C/A码。
其平⾯精度:5mm+1ppm ,⾼程精度:10mm+2ppm 。
5、布⽹⽅案5.1、布⽹要求GPS ⽹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mm)为固定误差;(ppm)为⽐例误差系数;(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
GPS-E 级⽹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
![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209a14312b3169a551a447.png)
第1页/共56页
• 工程水平控制网通常须与国家控制网联结(或相联系), 即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控制点作为起算点。工程水 平控制网的最高等级为二等。
• 工程水平控制网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测图控制网和专 用(施工、监测)控制网。
• 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建立属于控制测量学的范畴。 • 本章先介绍国家水平控制网和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方
案和原则,然后介绍工程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的编制 以及选点、埋石方法。 • 教材第三、四节的内容将在课程设计中介绍。
第2页/共56页
叫独立网;多于一套起算数据的叫非独立网,又称附 合网。
第6页/共56页
• 三角测量在过去(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平面控制测 量的主要方法。过去已经建成、目前仍在使用的国家一、 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基本上都是采用三角测量方法 获得的。当时,高精度测边很难实现。
• 三角测量的观测量主要是水平角,边长观测很少,距离 传递误差较大。
• 此外,三角网对相邻控制点之间的通视条件要求很高 (多边形的中点须与多点通视),实地选点难度较大, 一般只能位于高处(如山头或房顶),使用也不方便。
• 因此,在普遍应用全站仪和GPS定位技术的现代,城市 控制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基本上不采用三角网。
第7页/共56页
2. 导线网与导线测量 • 导线:由若干条直线连成的折线。
• 运用导线测量形式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光电测距仪或全 站仪。
第11页/共56页
3、边角网和三边网 • 形状与测角三角网相类似,也是由若干三角形连接而成。 • 既测角又测边时叫边角网,只测边不测角时叫三边网或
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6317226d0b1c59eef8c7b44c.png)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的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与已知点联测
平地(mm)
山地(mm)
二等
2
-
DS1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
三等
6
≤50
DS1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4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20
6
五等
15
-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30
八、上交资料
1、校园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2、教师审批意见表;
3、外业观测记录表;
4、平差报告(包括平面和高程);5、控制点成果表及点之记;6、校园控制网技术总结。
三、测量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四、已有资料及成果
两个四等控制点为已知数据,做为各项工作的基础。
图书馆X=4387662.836,Y=470305.822,H=
地震遗址X=4387642.375,Y=470534.881,H=
现有校园1:500地形图
五、平面控制网布设
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先布设首级控制网。
3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
4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10mm。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至15′,长度元素应量至1mm。
京沪高铁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设计书
![京沪高铁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d2c77262cfc789eb162dc815.png)
京沪高速铁路DK781+000-DK833+000段精测网复测技术设计书一、测量项目概况我单位负责京沪高速铁路DK781+000~DK833+000段的土建施工任务,根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我单位负责对该施工区段内的精测网进行复测。
本测区处于淮河中游腹地,属于江淮丘陵地区,地势比较平坦、交通便利。
测区大致南北走向呈带状分布,自蚌埠市固镇县仲兴乡开始,至曹老集镇结束,全长约52公里。
我单位应接收设计单位布设的平面、高程控制桩共计60个,分布在线路DK781+000~DK833+000范围内,其中58个完好,2个被破坏。
CPI级控制桩14个,全部完好。
CPII级控制桩46个,其中44个完好,2个被破坏,被破坏的CPII控制桩为:CPII117和CPII156。
二等水准点28个,全部完好(与CPI和CPII控制桩共用)。
深埋水准点2个,分别是BS005和BS006。
对于被破坏的控制桩CPII117和CPII156,我单位于2008年1月23日,完成补桩的埋设工作,桩名分别为CPII117J(代替CPII117)和CPII156J (代替CPII156)。
二、作业依据复测中严格执行以下规范及规定:《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京沪客运专线控测技术设计书》京沪高速铁路TJ-Ⅳ标段精测网交桩报告三、测量仪器及测量人员组织情况1、瑞士Leica1230型GPS接收机10台套,仪器标称精度3+0.5ppm。
德国蔡司DiNi12型精密电子水准仪4台套,标称精度为每公里高差中误差0.3mm,分2组进行施测。
2、计划组织35名专业测量人员参加复测,共分3组。
其中第一组为GPS组,安排11名测量人员;第二组为精密水准组,安排12名测量人员;第三组为精密水准组,安排12名测量人员。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9d75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2.png)
2)二等三角锁(网)——国家三角网旳全方面基础
——地形测图旳基本控制
布设方案:
20世纪60年代前:在一等锁环内,先沿经纬线纵横交叉 布设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约15~20km,测角中误差不大于
±1.2″),将一等锁环分为大致相等旳四个区域,然后在这
四个区域中处再补充布设二等补充网(平均边长约为13km,
F (l1, l2 ln )
按偶尔误差传播定律,函数旳中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mF
1 PF
,
其中 1 PF
[
ff p
],
fi
li
, 为单位权中误差
一般按
规范取
值
• 当有多出观察时(一般都有),此时总是先作平 差计算,再计算网中元素旳值。
• 假如用条件平差时,推算元素旳平差值是观察元 素平差值 li vi 旳函数,即
mF
1 PF
2)、程序估算法
起算数据(坐标) 量取观察数据 或程序估算法
误差方程式A, 单位权中误差,
定权阵P
组法方程式N
列权函数式, 并估算其精度
求协因数Q
2、三角锁推算边长旳精度估算: 1)单三角形中推算边长旳中误差:
S0------起始边 S------推算边 A,B,C----角度观察值
立起我国新一代旳地心参照框架及其与国家坐标系旳转换参数;以10优7于
量级旳相对精度拟定站间基线向量,布设成国家高精度卫星大地网旳骨架, 并奠定地壳运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旳基础。
作为我国高精度坐标框架旳补充以及为满足国家建设旳需要,在国家 A级网旳基础上建立了国家 B级网(又称国家高精度GPS网)。布测工作 从1991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完毕外业工作,内业计算已基本完毕,全网 基本均匀布点,覆盖全国,共布测730个点左右,总独立基线数2200多条, 平均边长在我国东部地域为50km,中部地域为 100km,西部地域为 150km,经整体平差后,点位地心坐标精度达±0.1m,GPS基线边长相 对中误差可达 2.0×10e-8,高程分量相对中误差为3.0×10e-8。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80ccbf312b3169a551a432.png)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鞍山市及周边E级GPS操纵网技术设计书学院、系: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绘工程2020-2学生姓名:张贺指导教师:宁殿民杨凤芸成绩:2010年12 月31 日名目一、作业目的及任务............................................................................ - 1 -二、测区概况........................................................................................ - 1 -三、测量依据、原那么........................................................................ - 4 -四、技术指标........................................................................................ - 4 -五、技术设计内容步骤........................................................................ - 8 -六、高程操纵的布设...........................................................................- 11 -七、1:500测区地势图测绘................................................................ - 12 -八、工作进程、时刻安排.................................................................. - 12 -九、检查验收...................................................................................... - 13 -十、上交资料...................................................................................... - 13 - 十一、经费预算............................................................................ - 14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为满足鞍山市及周边的规划设计用图的需要,受鞍山市委市政府〔甲方〕托付,辽宁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08级学生〔乙方〕承揽1:500、1:2000数字化地势图测量任务。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书【范本模板】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书【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a01b939b9f3f90f76c61be8.png)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施工控制网及施工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 申报单位审批意见: 总工:2011年月日主要设计人:2011年月日审批人: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九、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为提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综合运用测量知识、测量仪器、测量规范的能力,在本学期安排本实习,主要内容有:测区踏勘、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等实习任务。
一、测区概况本工程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羊马镇永和大道6号占地面积854。
3余亩,建筑面积261490平方米,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测区的北门外便是永和大道。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三、已有资料情况1、水院新校区1:1000地形图;2、水院新校区控制点成果表;3、水院新校区控制点点之记.4、水院新校区规划图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0.5m, 1:2000地形图为1m。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1.由于学院灾后重建不久,对于新校区出于保护以及满足教学要求,在造标埋石时应注意:选点应该尽量在稳定坚实的混凝土路面上,做到不影响行人车辆以及校园美观。
同时兼顾点位的长期保存性,以满足老师的教学任务上埋设砼桩后还应以红油漆在路面上明确标注,并做好之点记,方便寻找,同时注意校园环境、不影响美观。
2.四等点编号前冠以Ⅳ,如Ⅳ01、Ⅳ02……。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8fe2e314791711cd791797.png)
虎石台地区控制测量设计书班级09181组别第一小组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概述1、测量要求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正确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
应委托方要求,测量虎石台地区三等控制网与即要考虑与原城镇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镇内的个小区的独立性,充分表达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
按设计要求将虎石台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三级。
并按主轴线分成两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五个控制点。
测区附近要埋设六个GPS水准点。
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1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测区范围本测区范围:虎石台镇整部,三条主干道,一条铁路,南至詹屯,北至新城子,东至国道,西至道义开发区。
占地约25平方公里。
此次控制,地形测量执行以下技术标准,标准及规定﹕GB50026-93《工程测量标准》GB12898-91《国家一、二水准测量标准等》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标准》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镇,面积约25km²,测区地势较为平坦,但高楼、小区及树木等较多给控制测量带来一定困难。
该地区大气能见度差,测区内杂草丛生,给外业测量工作带俩很大不便。
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干旱,早晨多雾,夏季炎日,年降水量600-920mm,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最高气温可达+38度,最低气温可至-19.7度,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5-32m/s,最大风力可到11级。
3、交通情况测区内中间有国道〔南北走向〕,南侧有城镇道路〔东西走向〕,西侧有铁路,陆路交通方便。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虎石台基础控制测量〕一.实习目的和任务:⑴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二.工程资料〔一〕、资料的收集利用:1.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5992403ef5335a8103d22010.png)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1、目的要求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
应委托方要求,布设南京奥体中心三等控制网。
控制网与即要考虑与原城市二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南京奥体中心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
按设计要求将奥体中心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三级。
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
测区附近要埋设三个水准点。
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12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任务范围本测区范围:南京河西地区,北至纬八路西沿段,东面临近江东南路、西面至规划中道路,南面与河西开发指挥部所属区域相连接,中间隔一条规划道路,占地约1300亩。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南京市河西地区,面积约3km²,测区内已有建筑已拆除完毕,地势较为平坦,但小河塘及树木等较多,测区东南面是沼泽地,给控制测量带来一定困难。
该地区大气能见度差,测区内杂草丛生,水塘多,地面高低不平,交通不便给外业测量工作带俩很大不便。
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湿,早晨多雾,夏季炎日,年降水量580-2000mm,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最高气温可达+44度,最低气温可至-11.7度,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5-32m/s,最大风力可到11级。
3、交通情况测区内东面是江东大道,公路交通方便。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奥体中心控制测量优化设计和步网)一.实习目的和任务:⑴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二.工程资料(一)、资料的收集利用:1.南京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2.南京测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施工控制网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9cb362add88d0d233d46adb.png)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施工控制网及施工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2011年月日主要设计人:2011年月日审批人: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九、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为提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综合运用测量知识、测量仪器、测量规范的能力,在本学期安排本实习,主要内容有:测区踏勘、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施测等实习任务。
一、测区概况本工程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羊马镇永和大道6号占地面积854.3余亩,建筑面积261490平方米,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测区的北门外便是永和大道。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三、已有资料情况1、水院新校区1:1000地形图;2、水院新校区控制点成果表;3、水院新校区控制点点之记。
4、水院新校区规划图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1.平面坐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0.5m,1:2000地形图为1m。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1.由于学院灾后重建不久,对于新校区出于保护以及满足教学要求,在造标埋石时应注意:选点应该尽量在稳定坚实的混凝土路面上,做到不影响行人车辆以及校园美观。
同时兼顾点位的长期保存性,以满足老师的教学任务上埋设砼桩后还应以红油漆在路面上明确标注,并做好之点记,方便寻找,同时注意校园环境、不影响美观。
2.四等点编号前冠以Ⅳ,如Ⅳ01、Ⅳ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满足山科大及周边的规划设计用图的需要, 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特编写本技术 设计书。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 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 1:500地形图的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进行1:500 地形图测量布设GPS点及5”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 高程测量。按500米的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 之记。 3、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 及地形图。
谢谢
(4)各等级GPS点均需埋设永久性标石,标石埋设采用 混凝土预制桩埋设,也可采用现场灌制标石。 (5)标石材料:三角点标石应用混凝土灌制,或用相 同规格的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代替。 (6)标石埋设要求: ①、盐碱地区埋设混凝土标石,须加涂沥青,以防腐蚀。 ②、在泥土松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沼泽地区埋设 标石时,除应尽量选择好埋石地点以外,应在盘石下边 浇灌混凝土底层。 ③、埋石时,须使各层标石的标志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 线上,其偏差不大于3mm。并用钢尺量取各层标石面间 的垂直距离,填记于点之记的标石断面图中,结果取至 厘米。
GPS选点与标石埋设
(1 )选点前应收集与工程相关的各项资料:测区1:1万地形图;原 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 有关资料,以及其他测绘部门所布设的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2)各等级三角点均应建立永久性的测量标志。标石是三角点永久 性的点位标志,标石中心应嵌入中心标志,中心标志代表三角点的中 心位置。建造的觇标必须标形端正,标心和圆筒应与铅垂线平行,结 构牢固;内架与基板结构密合;基面平整;内外架无接触。觇标的圆 筒中心、回光台中心、标石中心应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最大偏离以 标石中心的铅垂线为准,不得超过0.1m。 (3) 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 联测;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 应大于15。;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 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 50m;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应在橹柱的适 当位置用色漆注明三角点的点名、等级、建造单位、建造年月;无外 架的墩标,则用红漆写在仪器墩向南的侧面上。造标埋石时要将点之 记的点位说明,标石断面图的相关高度和有关数据填注清楚。标石采 用四等三角点标石。
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 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01)。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 技术监督局颁布。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 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 7、通过审批的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
(1)接收机的选择
等级 三等 四 观测量 同步观测 接收机数
双频或单频 ≤(+5ppmp*d) 载波相位 ≥3
双频或单频 ≤(+5ppm*d) 载波相位 ≥2
双频或单频 ≤(+5ppm*d) 载波相位 ≥2
(2)外业观测 基本技术要求
等级 项目 观测方 法 卫星高 度角(。) 有效观测 卫星数 时段长度 数据采集 (分钟) 间隔(秒) PDOP
测区地形图测绘,外业数据采集设备为经严 格检验的全站仪TOPCON GTS311(精度: 测角2″,测距2+2×10-6mm)、NIKON DTM430E(精度:测角2″,测距3+2×10- 6mm)、TOPCON GTS225(精度:测角 6″,测距5+3×10-6mm)、其操作严格 按照1:500数字化地形图碎部测量的技术要 求执行。内业采用南方CASS7.1成图系统数 字化成图,成果由绘图仪打印和光盘刻录 输出
地区分类 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 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 旧街坊内部 点位中误差 ≤0.5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
差
≤±0.4
≤0.75
≤±0.6
(二)控制网
高程控制拟在测区内已有三等水准点和四 等水准点按四等水准要求布设附合水准路线。 在地面上的GPS点和部分支导线点联测入水准 路线中,平面控制没有的地方在路线上每隔 1~2公里凿刻一个水准标石。水准测量采用经 严格检的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SOKKIΛ CB2Ⅱ 和经检验的区格式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进行观测, 观测方法和限差要求及数字取位均按规范有关 条款执行。水准平差按测站定权和距离定权进 行两次严密平差,以便检核。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平均距离
等级 (KM) A(mm)
B(1*10
-6)
最弱边相对
中误差
三 等
四 等
5
2
≤10
≤10
≤5
≤10
1/80000
1/45000
布网原则与设计 (1) 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布网状况进行 设计。GPS网的点应有二点以上的点相互通视,有 利于常规测量施测时的应用。 (2) 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的测绘成果以及各 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沿用。 (3) 为求定GPS点在地面坐标系的坐标,应与附 近的国家高级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2个。 (4) 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 也可采用附合线路形式构成。各等级GPS网中每个 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下表规定:
本次测绘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测区GPS控制网布设 2、 测区1:500地形图。 3、 四等水准路线。
山东科技大学地处青岛市黄岛区,坐落 于美丽的珠山脚下,校区占地3250亩 。山 科大的的地势地貌特征是东低西高,自西 向东倾斜。校区内山有西部的笔架山,水 系有墨水河以及笔架山下的水库。气候类 型是温暖带季风分明,有明显的海洋气候 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
静态 四等 快速静 态 静态 一级 快速静 态 ≥15 ≥15
≥4
≥45
≥5
≥15
10~60
≤6
≥4
≥45
≥5
≥15
10~60
≤6
(一)已有资料分析 1、现有基础测绘资料 测区内有该区等级控制点资料,可作为本次工程的一部分使用。 2、地籍调查资料 以四邻指界为准的定界图、界址点坐标表等。 权属界址图的精度要求: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 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下表: 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
检查内容。按测量有关规定检查
1、 测绘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总结书各一份。 2、 平面控制点图一张。 3、 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成果表一份。 4、 控制点点之记一份。 5、 1:500测区地形图底图一份。 注意事项 ①.为了保证工程获得优良效果,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同事间要发 扬团结友互相帮助的精神,克服困难,认真踏实地进行工作; ②.注意安全,杜绝事故。不准野外生火,不准下滇池游泳; ③.不能擅自单独行动,外出时必须向队长请假; ④.周末不放假,有事必须写假条,并经队长批准后才能离开实习基 地; ⑤.爱护测量仪器,按操作要求和操作程序正确操作,不准座仪器箱。 对损坏或丢失工具者,应照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