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作业及答案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解:初始化:(1,0,119), (0,1,67)1:Q=119/67=1,(0,1,67) , (1,-1,52)2:Q=67/52=1,(1,-1,52), (-1,2,15)3:Q=52/15=3,(-1,2,15), (4,-7,7)4:Q=15/7=2,(4,-7,7), (-9,16,1)所以67-1 mod 119=16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ϕ(n)=ϕ(35)=24,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ϕ(n),即5d≡1 mod 24,所以d=5∴M=C d mod n=105 mod 35=5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
如果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
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120-16)(120+16)=0 (mod 221)104×136=0 (mod 221)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2) 求解密密钥dd=e-1mod ϕ(221)=77-1 mod 12×16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高级财务会计第4章作业和答案
第四章外币交易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该企业外币业务的是(A)A、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购货业务B、与国内企业发生的以美元计价的销售业务C、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购货业务D、与中国银行之间发生的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业务2、我国某企业记账本位币为欧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该企业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交易属于外币交易B、该企业以欧元计价和结算的交易不属于外币交易C、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欧元D、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人民币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B、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C、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一定是人民币D、企业的编报货币可以是人民币以外的币种4、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应当采用的汇率是(A)。
A、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B、变更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C、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D、资产负债表日汇率5、收到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时,其对应的资产账户采用的折算汇率是(A)A、收到外币资本时的市场汇率B、投资合同约定汇率C、签订投资时的市场汇率D、第一次收到外币资本时的折算汇率6、下列各项中,属于外币兑换业务的是(D)A、从银行取得外币借款B、进口材料发生的外币应付账款C、归还外币借款D、从银行购入外汇7、某外商投资企业银行存款(美元)账户上期期末余额50 000美元,市场汇率为1美元=7.30元人民币,该企业采用当日市场汇率为作为记账汇率,该企业本月10日将其中10 000美元在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32元人民币。
该企业本期没有其他涉及美元账户的业务,期末市场汇率为1美元=7.28元人民币。
会计-第四章筹资与股利分配管理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筹资与股利分配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吸收直接投资筹资方式特点的是()。
A.资本成本较低B.不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C.不利于产权交易D.不容易进行信息沟通2.与长期借款相比,属于发行普通股筹资的特点是()。
A.资本成本低B.筹资弹性大C.能提高公司的社会声誉D.财务风险高3.与发行公司债券筹资相比,长期借款筹资的特点是()。
A.筹资费用大B.筹资弹性大C.债务利息高D.资本成本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市场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高B.债券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C.市场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D.市场利率高于债券利率,债券价格就高5.某公司的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券、普通股和留存收益的占用资金分别为600万元、120万元和80万元,其中债券的年利率为12%,债券平价发行,筹资费用率为2%;普通股每股市价为40元,预计下一年每股股利为2.5元,每股筹资费用率为1.5%,预计股利每年增长5%。
若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该公司加权资本成本为()。
A.9.64%B.9.71%C.9.85%D.9.43%6.A公司普通股市价为10元/股,筹资费用率为3%,股利年增长率为8%,上年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15元/股,则该公司股票的资本成本为()。
A.9.55%B.9.62%C.9.67%D.9.50%7.某企业2019年的销售额为5000万元,变动成本为1800万元,固定性经营成本为1400万元,利息费用为50万元,则2020年该企业的总杠杆系数为()。
A.1.78B.1.03C.1.83D.1.888.某公司2019年的边际贡献为400万元,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则该公司2020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倍。
A.1.33B.0.33C.4D.19.根据剩余股利政策,假设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70%的权益资金,30%的债务资金。
资本结构保持不变,公司管理层决定明年扩大投资,需增加资金800万元,今年年末报表显示税后利润为1000万元,则今年可以发放的股利为()万元。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作业及答案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甲、乙两家公司同属丙公司的子公司。
甲公司于20×1年3月1日以发行股票方式从乙公司的股东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份。
甲公司发行1500万股普通股股票,该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
乙公司在20×1年3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甲公司在20×1年3月1日资本公积为18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00万元。
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万元。
A. 1200B. 1500C. 1820D. 480【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000×60%)。
2.甲公司出资1 000万元,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权,假如购买股权时乙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价值为1 500万元,甲、乙公司合并前后同受一方控制。
则甲公司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万元。
A.1000B.1500C.800D.120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15 00×80%=12 003.A、B两家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独立公司。
A公司于20×1年7月1日以本企业的固定资产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60%的股份。
该固定资产原值1500万元,已计提折旧40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50万元,7月1日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
B公司20×1年7月1日所有者权益为2000万元。
A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万元。
A 1500B 1050C 1200D 125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为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的公允价值。
此题应为作为投资对价的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生产者选择(1)一、选择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D )A.存在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只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D.B与C2、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3、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10%,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 D )A.产出增加10% B.产出减少10% C.产出的增加大于10% D.产出的增加小于10%4、当劳动的(L)总产量下降时,( C )A/劳动的平均产量为负B劳动的平均产量为零C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D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5、当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正但递减时,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D )A正 B 零C负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7、当劳动L的边际产量为负时,我们是处于( C )A L的第一阶段B L的第二阶段C 的第三阶段D 上述都不是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9、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D )A. 与纵轴相交B. 经过原点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横轴相交10、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B )A. 增加投入B. 保持原投入不变C. 减少投入D. 上述均不正确11、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四、分析讨论题1、已知生产函数Q=AL1/3K2/3,判断:(1)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支配?(提示判断dMP/dL 的值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2)长期属于规模报酬的哪一种类型?解:(1)因为Q=F(L、K)=AL1/3K2/3,于是有:F(tL、tK)= A(tL)1/3(tK)2/3=t·F(L、K)所以,生产函数Q=AL1/3K2/3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心理学作业第四章答案
参考答案第四章知觉姓名:学号: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B )1、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
A 色觉;B 知觉;C 感觉;D 统觉。
( D )2、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________知觉。
A 空间;B 方位;C 深度;D 运动。
( D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________。
A 形状知觉;B 距离知觉;C 方位知觉;D 空间知觉。
( C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___。
A 似动知觉;B 动景知觉;C 真动知觉;D 自主知觉。
( C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B 真动知觉;C 似动知觉;D 错觉。
( A )6、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C )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8、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种知觉特性是________。
A 颜色恒常性;B 亮度恒常性;C 大小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
( D )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10、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特性。
A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D)11、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
结构力学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 第四章习题 参考答案2005级4-1 图示抛物线拱的轴线方程24(fy x l l=−)x ,试求截面K 的内力。
解:(1) 求支座反力801155 kN 16AV AV F F ×=== 0805(5580)0.351500.93625 kN 16BV BV F F ×==−×+×== 0Mc 55880350 kN 4H F f ×−×===(2) 把及代入拱轴方程有:16m l =4m f =(16)16xy =−x (1)由此可得:(8)tan '8x y θ−==(2) 把截面K 的横坐标 ,代入(1),(2)两式可求得: 5m x ==>, 3.44m y =tan 0.375θ= 由此可得:20.56θ= 则有sin 0.351θ=,cos 0.936θ=最后得出截面k 处的内力为: (上标L 表示截面K 在作用力左边,R 则表示截面在作用力右边)055550 3.44103 kN m K H M M F y =−=×−×=i0cos sin 550.936500.35133.93 kN L sK s H F F F θθ=−=×−×= (5580)0.936500.35140.95 kN R sK F =−×−×==40.95 KN 0sin cos 550.351500.93666.1 kN L NK s H F F F θθ=+=×+×= (5580)0.351500.93638.03 kN R NK F =−×+×=4-2 试求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解:(1)以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取直角坐标系,可得K 点的坐标为:2m6mK K x y =⎧⎪⎨==⎪⎩ (2)三铰拱整体分别对A ,B 两点取矩,由平衡方程可解得支座反力:0 20210500 20210500 2100A By B Ay x Ax M F M F F F ⎧=×−××⎪⎪=×+××⎨⎪=−×=⎪⎩∑∑∑=== => 5 kN ()20 kN () 5 kN ()Ay Ax By F F F =−⎧⎪=−⎨⎪=⎩向下向上向左(3)把拱的右半部分隔离,对中间铰取矩,列平衡方程可求得横拉杆轴力为:CN 0 105100MF =×−×∑=>N 5 kN F =(4)去如图所示的α角,则有:=>cos 0.6sin 0.8θθ=⎧⎨=⎩于是可得出K 截面的内力,其中:22(6)206525644 kN m 2K M ×=−+×−×−×=isK F (20265)sin 5cos 0.6 kN θθ=−×−×−×=− NK F (20265)cos 5sin 5.8 kN θθ=−−×−×−×=−13K M F r Fr ==(内侧受拉) K 截面作用有力,剪力有突变 且有01sin3032LSK 2F F F F =−=−×=− (2) 22R SK F FF F =−=(3)011sin30(326NKF F F F ==×=拉力)(4)4-4 试求图示三铰拱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合理拱轴线方程。
山东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4.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答: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2)Cache—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
从CPU的角度看,该层次的速度接近于Cache,而容量和每位价格却接近于主存。
这就解决了存储器的高速度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主存—辅存层次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
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其所使用的存储器的容量和每位价格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该层次解决了大容量和低成本之间的矛盾。
3)主存与Cache之间的数据调度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而主存—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
换言之,即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实现。
4.5 什么是存储器的带宽?若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存取周期为200ns,则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答:1)存储器的带宽指单位时间内存储器存取的信息量。
2)存储器带宽= 1/200ns ×32位= 160M位/秒= 20MB/S (此处1M=106 )4.7 题目略。
解: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 14 + 32 = 46根各需128、32、32、32、16和8片。
4.8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
答案要点:1)静态RAM的特点:依靠双稳态触发器保存信息,不断电信息不丢失;功耗较大,集成度较低,速度快,每位价格高,适合于作Cache或存取速度要求较高的小容量主存。
2)动态RAM的特点:依靠电容存储电荷来保存信息,需刷新电路进行动态刷新;功耗较小,集成度高,每位价格较低,适合于作大容量主存。
4.14 题目略解:1)256KB ;2)8块模板;3)16片;4)128片;5)CPU 通过最高3位地址译码选模板,次高3位地址译码选择模板内芯片。
心理学作业 第四章答案
参考答案第四章知觉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B )1、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
A 色觉;B 知觉;C 感觉;D 统觉。
( D )2、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是________知觉。
A 空间;B 方位;C 深度;D 运动。
( D )3、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________。
A 形状知觉;B 距离知觉;C 方位知觉;D 空间知觉。
( C )4、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___。
A 似动知觉;B 动景知觉;C 真动知觉;D 自主知觉。
( C )5、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________原理制作而成的。
A 时间知觉;B 真动知觉;C 似动知觉;D 错觉。
( A )6、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C )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8、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这种知觉特性是________。
A 颜色恒常性;B 亮度恒常性;C 大小恒常性;D 形状恒常性。
( D )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关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________。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
( B )10、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_____特性。
A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D)11、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
04第四章 功与能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 B ]1、(基础训练1)一质点在如图4-5所示的坐标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有一力)(0j y i x F F+=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原点运动到(0,2R )位置过程中,力F对它所作的功为(A) 20R F . (B) 202R F .(C) 203R F . (D) 204R F .【提示】020220000d 2RRx y A F r F dx F dy F xdx F ydy F R =⋅=+=+=⎰⎰⎰⎰⎰[ C ]2、(基础训练3)如图4-6,一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质量可以忽略的直立弹簧正上方高度为h 处,该物体从静止开始落向弹簧,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不考虑空气阻力,则物体下降过程中可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A) mgh . (B) kg m mgh 222-.(C) k g m mgh 222+. (D) kg m mgh 22+.【提示】 当合力为零时,动能最大,记为km E ,此时00, mgmg kx x k==;以弹簧原长处作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零点,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0012km mgh E kx mgx =+-,求解即得答案。
[ B ]3、(基础训练6)一质点由原点从静止出发沿x 轴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指向原点的力作用,此力的大小正比于它与原点的距离,比例系数为k .那么当质点离开原点为x 时,它相对原点的势能值是(A) 221kx -. (B) 221kx . (C) 2kx -. (D) 2kx . 【提示】依题意,F kx =-,x = 0处为势能零点,则021()2p xE kx dx kx =-=⎰[ B ]4、(自测提高2)质量为m =0.5 kg 的质点,在Ox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5t ,y =0.5t 2(SI ),从t = 2 s 到t = 4 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作的功为(A) 1.5 J . (B) 3 J . (C) 4.5 J .(D) -1.5 J .【提示】用动能定理求解。
作业第四章答案
解:(1)莱曼系共振线
P2 3/2,1/ 2
→
S2 1/ 2
精细结构分裂决定于
P2 3/2,1/ 2
(n=2,l=1)能级的分
裂,代入精细结构引起的能级差得
ΔE
=
hcα 2R n3l(l +1)
= 1240 ×1.097 ×10−2 1372 × 23 × 2
=
4.53×10−5 eV
相应波数差为 Δλ
4.11 在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束通过不均匀横向磁场,磁场梯度
∂B ∂Z
= 10 3T/m
,磁场纵向范围
L1
=
0.03m
,从磁极末端到屏的距离
L2
=
0.1m
,氢原子的速度
v=103m/s ,试确定氢原子束在屏上分裂为两束间的距离 d。
解: ΔZ
=
2[ 1
μB
dB dz
( L1 )2
4.6 钾原子基态为 4S,钾原子主线系第一条谱线的波长 λ1 = 766.5nm ,主线系的线系限
λ∞ = 285.8nm 。试求 4S 和 4P 谱项的量子数亏损值。
解:(1)
R (4 − Δ4s )2
=
1 λ∞
⇒
Δ4s
=
4−
Rλ∞ = 4 −
1.097 ×10−2 × 285.8 = 2.23
+
μB
dB dz
L1
L2 ]
2 mH v
mH v v
μB =2
dB dz
L1 [ 1
L1
+
L2 ]
mH v 2 v v
=
2×
6.02 ×1023 × 927.4 ×10−26 0.001
3 第四章 糖化学作业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第四章糖化学作业一.问答1.写出下列糖的哈沃斯(Haworth)结构式(1)α-D-吡喃甘露糖;(2)N-乙酰氨基-α-D-半乳糖;(3)几丁质的重复单位;(4)肝素的重复单位;(5)β—D-葡糖;(6)α-D-果糖2.指出下列糖中何者有还原性?何者有变旋现象?何者为差向异构体?为什么?(提示:单糖和二糖的还原性与变旋现象都与半缩醛羟基有关)(1)果糖;(2)麦芽糖;(3)蔗糖;(4)纤维二糖;(5)葡糖;(6)半乳糖3.推测下列结构所具有的意义:(1)糖原的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3)糖胺聚糖中存在大量的羧基和硫酸酯基团;(2)纤维素的β-(1→4)糖苷键;纤维素与纤维素链之间的氢键;(4)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结构。
4.D-果糖的羰基还原产物是什么?5.生产中将蔗糖酶称为转化酶,因为蔗糖酶水解蔗糖时,蔗糖溶液的旋光度发生变化,由正变负。
请解释该现象。
6.以下糖类各存在于所列哪一种生物材料中?糖:纤维素,乳糖,几丁质,麦芽糖,蔗糖,肽聚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
生物材料:牛奶,蜂蜜,麦芽,细菌细胞壁,稻草,虾壳,眼球玻璃液,软骨。
二.判断:1.D-型糖都是右旋糖。
2.呋喃糖都是五碳糖。
3.理论上己糖有8对对映体。
4.糖苷中的配糖体可以是除糖以外的任何分子。
5.生物体可以通过葡萄糖脱水形成糖原。
6.糖原和淀粉都是葡聚糖。
7.肽聚糖以含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为特点。
8.糖胺聚糖由于含有氨基而成碱性。
9.纤维素与淀粉的区别时由于糖苷键的不同引起的。
10.糖蛋白和糖肽中糖与氨基酸残基都是通过某种糖苷键连接的。
11. D-葡糖的对映体为L-葡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12.人体不仅能利用D-葡糖,也能利用L-葡糖。
13.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14.糖的变旋现象是由于糖在溶液中起了化学变化。
15.由于酮类无还原性,所以酮糖也无还原性。
16.一切有旋光性的糖都有变旋现象。
机械原理第四章:作业题及答案
解:(1)、画出各 低副总反力的
R32 φ R43
3
Q β
方向;
4
R23 2
α1
(2)、画力平衡图
R21NBiblioteka 4 R41 NP R21 R41 0 P
R12
R23 R43 Q 0
R21
R41
构件1
6、在图示连杆机构中,已知:驱动力P沿NN方向向上指,移动副 的摩擦角φ已知(自定),图中各转动副的摩擦圆已知(如图), 要求(1)、画出各低副总反力的方向(15);
5、图示为一曲柄滑块块机构的某个位置,P为作用在活塞上的力, 转动副A、B及C上所画的虚线小圆为摩擦圆,试决定在此位置 时作用在各构件上的作用力的真实方向(10)。
①、判断二力杆受力情况 ②、相对运动方向判断
ω23 3 ω34
③、运动副中总反力方向
4
4
R23
v R14
R34 3 R32
4
R43 R12
(2)、画出构件1、3之力平衡图
解:(1)、画出各 低副总反力的 方向;
R32
R302
3
4
(2)、画力平衡图
φ R43
Q β
R23 2
α
R21
1
R102 R12
P R21 R41 0 R23 R43 Q 0
Q R43
R23
构件2
NP 4 R41 N
填空题(每2分)
1、机构的静力分析是在 低速、轻型 条件下的力分析,而动态静力分析是 在 高速、重型 条件下的力分析。
2、两运动副的材料一定时,当量摩擦系数取决于 材料接触面接触情况
判断题(每2分)
2、当量摩擦系数fv与实际摩擦系数f 不同,是因为两物体接触面几何形状改 变,从而引起摩擦系数改变( )
第四章作业答案
8. 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或配位聚合反应时预先要对原料及 聚合容器进行怎样的处理?为什么?试写出相关的反应式。 因为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及活性链均很活泼, 许多杂质及空气中的水、O2、CO2均可破坏引发剂使活性中 心失活,因此,需预先将原料和聚合容器净化、干燥、除 去空气并在密封及N2保护条件下进行。
7. 化学计量聚合:
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 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量聚合。 8 立构规整度: 立构规整聚合物的质量占总聚合物质量的分率。 9 遥爪聚合物: 是一种分子两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低分子量聚合物。 10. 热塑弹性体: 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性,高温下具有可塑化成型的一类 弹性体。既具备传统交联硫化橡胶的高弹性、耐老化、耐 油性各项优异性能,同时又具备普通塑料加工方更、加工 方式广的特点。
很少短支链 强度高,熔 低压配位聚 点较高 合(Z-N) 8/1000C (130-135)
短支链 (可控) 介于上面两 低压配位聚 种之间 合(Z-N)
7. 配位聚合反应实施方法有哪几种?与自由基反应有何不 同?为什么? 配位聚合常用的实施方法有: 1.淤浆聚合(溶液聚合);2.气相聚合;3.本体聚合 由于配位聚合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不能采 用自由基聚合通常采用的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这两种以水 为介质的实施方法。
3. 苯乙烯在萘钠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聚合为典型的(9) 阴离 子 聚合,其产物的特点是(10) 分子量分布窄 ,当用0.002 摩尔的萘钠引发208克苯乙烯单体聚合,转化率达到100%时, 所得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为(11) 2.08x105。 4. 合成顺丁橡胶的聚合反应式(12) ,工业上最常采用 的引发体系为(Ziegler-Natta引发剂,烯丙基过渡金属型引 发剂,烷基锂引发剂),顺丁橡胶因为其高顺式含量也属于 (13) (全同聚合物,立构规整聚合物,结晶聚合物)。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答案(终板)
第四章作业答案4.1 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 RAM, SRAM, DRAM, ROM, PROM ,EPROM ,EEPROM CDROM, Flash Memory.解:1主存:主存又称为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2辅存:辅存可作为主存的后备存储器,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容量比主存大,速度比主存慢。
3 Cache: Cache缓存是为了解决主存和CPU的速度匹配、提高访存速度的一种存储器。
它设在主存和CPU之间,速度比主存快,容量比主存小,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
4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5 SRAM: 是静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不掉电,信息就不会丢失。
6 DRAM是动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就会丢失,故需再生。
7ROM: 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8 PROM: 是可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 EPROM 是可擦洗的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0 EEPROM: 即电可改写型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1 CDROM 即只读型光盘存储器。
12 Flash Memory 即可擦写、非易失性的存储器。
4.3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答: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Cache—主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即从整体运行的效果分析,CPU访存速度加快,接近于Cache的速度,而寻址空间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
主存—辅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即从程序员的角度看,他所使用的存储器其容量和位价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第四章 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厦门理工作业答案)
高等数学练习题 第四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系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4.1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1)一.选择题1.定点)1,3,2(--A 与)1,3,2(-B 对称的坐标面为 [ C ] (A )xOy 坐标面 (B )yOz 坐标面 (C )zOx 坐标面 (D )y 轴对称 2.两点)2,2,1(A 与)1,0,1(-B 的距离为 [ B ] (A )1 (B )3 (C )13 (D )4 3.非零向量 a 和b ,若满足| a –b |=| a | + |b | ,则 [ C ] (A )a , b 方向相同 (B )a , b 互相垂直 (C )a , b 方向相反 (D )a , b 平行4.已知向量 a = }1,5,3{-, b ={2 ,2 ,3 },则2a –3b 为 [ C ] (A ){0,12,11} (B ){16,12,3} (C ){11,4,0-} (D ){11,14,4} 二.填空题:1.求出点)5,3,4(-A 到坐标y 2.一个向量的终点在点)7,1,2(-B 它在坐标轴上的投影顺次是4, 4- 和 7,这个向量的起点A 三.解下列各题:1.求向量a =21M M 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
已知M 1(1,2,4 ) , M 2(3 ,0 ,2 )。
解:)1,2,1(1221--=-==OM OM M M a 2121=++=∴cos x a α==-12,cos y a β==-22,cos z a γ==12 所以方向角为 3,43,32πγπβπα===2.求向量a =→→→+-k j i 532的模,并用单位向量 a o 表达向量a 。
解: (=+=22a ∴=038a a3.设向量r 的模是4,它与轴u 的夹角是60o , 求r 在轴u 上的投影。
解: ()cos u r r •ϕ=⋅=⨯=1422所以r 在轴u 上的投影为2。
4.证明以三点A(4 ,1 ,9) , B(10 ,1- ,6) ,C(2 ,4 ,3)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 )3,2,6(--=-=OA OB AB )6,3,2(--=-=OA OC AC )3,5,8(--=-=OB OC BC2792564,79436==++==++==∴所以以三点A(4 ,1 ,9) , B(10 ,1- ,6) ,C(2 ,4 ,3)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高等数学练习题 第四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系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4.1 数量积 向量积 (2)一.选择题1.判断向量→a =→→→++k j i 23和→b =→→-j i 32位置是 [ B ] (A )平行 (B )垂直 (C ) 相交 (D )以上都不是。
第四章存货作业与答案
第四章存货作业与答案第四章存货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个别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4400元。
假设2002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30000元;B存货成本15000元,可变现净值14000元;C存货成本50000 元,可变现净值48000元。
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C )元。
CA 、借方3000 B、借方1400 C、贷方1400 D、贷方30002 •某公司从2001年末开始于中期期末和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材料资料如下公司计提跌价准备对2002年利润的影响额为(B)万元。
(根据分录确定)A 1B 、5C 、-5D 、103. 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
2003年7月,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15万元。
该类商品本月购进为2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25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1万元。
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20%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03年7月该类商品月末库存成本为(B)万元。
A 、10B 、15.8C 、15D 、19.24. 甲公司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该企业2003年4月份销售收入500万元,销售成本460万元,4月末存货成本300万元。
5月份购入存货7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600万元,发生销售退回40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企业2003年5月末存货成本为(B )万元。
A、448 B 、484.8 C 、540 D、4405. 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出现的情况是(B )oA 、高估企业当期利润B 、低估企业当期利润C、高估期末存货价值D、低估当期销货成本6.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工业企业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买价12000元,装卸费1000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400元,该批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B )元。
编译原理第4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习题4.2.1:考虑上下文无关文法:S-〉SS+|SS*|a 以及串aa+a* (1)给出这个串的一个最左推导 S-> S S *-> S S + S * -> a S + S * -> a a + S * -aa +a(3)给出这个串的一棵语法分析树习题4.3.1:下面是一个只包含符号a 和b 的正则表达式的文法。
它使用+替代表示并运算的符号|,以避免和文法中作为元符号使用的竖线相混淆:rexpr T rexpr+rterm|rtermrterm —rtermrfactor|rfactorrfactor —rfactor*|rprimaryrprimary —a|b1)对这个文法提取公因子2)提取公因子的变换使这个文法适用于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技术吗? 3)提取公因子之后,原文法中消除左递归4)得到的文法适用于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吗? 解1)提取左公因子之后的文法变为rexpr —rexpr+rterm|rtermrterm —rtermrfactor|rfactorrfactor —rfactor*|rprimaryrprimary —a|b 2)不可以,文法中存在左递归,而自顶向下技术不适合左递归文法 3)消除左递归后的文法rexpr->rtermrexpr'rexpr'->+rtermrexpr'l e rterm->rfactorrterm'rterm'->factorrterm'|erfactor->rprimayrfactor'fact or'-〉*rfactor'|erprimary->a|b4) 该文法无左递归,适合于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习题4.4.1:为下面的每一个文法设计一个预测分析器,并给出预测分析表。
可能要先对文法进行提取左公因子或消除左递归 (3)S-〉S(S)S|*(5)S->(L)|aL->L,S|S 解 (3)①消除该文法的左递归后得到文法S-〉S'S'-〉(S)SS'|*②计算FIRST 和FOLLOW 集合FIRST(S)={(,*}FOLLOW(S)={),$} FIRST(S')={(,*}FOLLOW(S')={),$}③构建预测分析表①消除该文法的左递归得到文法S-〉(L)|a L->SL' L'-〉,SL'|£②计算FIRST 与FOLLOW 集合FIRST(S)={(,a}FOLLOW(S)={),,,$}FIRST(L)={(,a}FOLLOW(L)={)} FIRST(L')={,,£}FOLLOW(L')={)}习题4.4.4计算练习4.2.2的文法的FIRST 和FOLLOW 集合3)S T S(S)S|5) S T (L)|a,L T L,S|S 解:3)FIRST(S)={£,(}FOLLOW(S)={(,),$} 5) FIRST(S)={(,a}FOLLOW(S)={),,,$}FIRST (L )={(,a}FOLLOW (L )={),,}习题4.6.2为练习4.2.1中的增广文法构造SLR 项集,计算这些项集的GOTO 函数,给出这个文法的语法分析表。
国际金融第四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 X。
补贴政策、关税政策和汇率政策都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2. X。
外部均衡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具体而言,反映为内部均衡实现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它不能脱离内部均衡的条件。
3. X。
丁伯根原则的含义是,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个有效的政策工具。
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应用于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目标,以求得内外平衡是蒙代尔提出的政策指派原则的要求。
4. X .“蒙代尔分配法则”认为,财政政策解决内部均衡问题更为有效,货币政策解决外部平衡问题更为有效。
6. X。
应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压缩国内需求,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
7.√。
二、不定项选择题1. B2. D3. BC4. BD5. A6. BD7. CDE(说明:一般而言,汇率变动会通过影响自发性贸易余额而引起BP曲线移动,但是,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完全由资本流动决定,贸易收支的变动能够被资本流动无限抵销,此时的BP曲线反映为一条水平线,仅仅与国际利率水平有关)8. ABD 9. CD三、简答题1.按照斯旺模型,当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搭配?答:斯旺模型用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政策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
政府的支出增减型政策(譬如财政政策)可以直接改变国内支出总水平,主要用来解决内部均衡问题。
政府的支出转换型政策(譬如实际汇率水平的调节)可以改变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相对需求,主要用来解决外部平衡问题。
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经济过热时,应当一方面缩减国内支出,一方面促进本币升值,从而使进口增加,并使国内支出中由国内供给满足的部分进一步减少,从而降低国际收支顺差和国内收人水平。
2.在斯旺的内外均衡分析框架中,当内外均衡时,国内的产出水平、就业水平是唯一的吗?答:在斯旺模型中,内部均衡意味着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全部销售掉,并且国内支出得到满足。
当国内产出一定时,如果国内支出扩大,为了满足国内支出,就需要本币升值以减少出口或增加进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再说明原因)
1. 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
2. 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这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3. 资本是以商品、货币等形式存在的,所以,一切商品和货币都是资本。
4.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意味着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
5. 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1】
2009年至2010年,半年时间内,大蒜疯涨,价格超过肉和鸡蛋。
从6元一斤猛窜到10元一斤,部分城市的超市里曾卖出12元一斤的高价,超过了上好的五花肉的价格。
“蒜你狠”成为2010年中国流行的一句时髦用语。
【材料2】
2011年,“蒜你狠”却变成了“蒜你贱”。
金乡县鸡黍镇西李村村民王伟今年又种了6亩大蒜,不过他已经体会不到去年价高时的喜悦了。
“去年这个时候,大蒜每斤卖到3元5毛,现在只有7毛来钱。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经销商们普遍认为,造成今年大蒜价格狂降的根本原因,是大蒜产量增加。
去年蒜价上涨的原因,在于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锐减,产量下降;而气候原因和疏于管理导致的单产降低,更是加剧了大蒜产量的下滑。
而今年行情却正好相反。
“由于去年大蒜价格一路走高,大蒜市场火热,致使许多蒜农扩大种植面积,产量增加明显。
”
可是,今年大蒜产量到底有多少,却是一本糊涂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蒜收获已经两个多月,全国层面上,至今没有哪个部门对今年的大蒜种植面积、产量等信息予以统计和披露。
这导致了蒜农蒜商对市场的分析判断没有依据,面对市场变化无所适从。
采访中,金乡县蒜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此都表示不解和不满。
“大家都说今年蒜多,但至今仍然没有权威数字。
说多,是相对于去年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来说。
按正常的需求量,我感觉价格不至于这么低。
”
-----2011.07.17《人民日报》,2011.07.18中国观察【材料3】
在经历了2010年暴涨、2011年暴跌后,近日大蒜的价格再次起飞。
记者6日在广州东川新街市看到,鸡蛋价格达到5.2元/斤,大蒜也要6.8元/斤,不少市民大呼“不蛋定”。
省价格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受去年蒜价低迷影响,今年农民种植大蒜积极性不高,主产区天气不佳也导致产量预期下降,再加上气温回暖较慢,导致新蒜上市时间推迟,近期全国大蒜市场价格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2012.06.07《羊城晚报》【材料4】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姜长云表示,在丰收—跌价、减产—涨价的轮回中,农民每次都滞后于市场的脉动,永远“踩不准点”。
此前,这种情况在香蕉、桔子、白菜等多种农副产品市场均有体现。
他建议,国内亟待建立有关交易市场,以规避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的一再发生。
与“蒜你狠”类似的还有“豆你玩”、“姜你军”、“猪你涨”等,形容绿豆、生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
豆与蒜都是民生必需品,昨天“蒜你狠”,今天“豆你玩”,明天再冒出一个新玩意儿,农产品价格已个个无节制疯涨,以致失控,民生最为受伤,不仅要消费者为高消费买单,也不会给农民带来好处。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对大蒜价格涨跌的原因进行分析。
⑵透过这些事件,说明我国在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某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
据资料记载,当时公认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请回答:
⑴计算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有多少?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⑵阐述什么是剩余价值规律?
答案要点:
一、辨析题
1. 此观点错误。
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
价值要以使用价值即财富为物质承担者,但生产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劳动,并不必然生产价值。
在一切自然经济中的劳动都生产财富,但不形成价值。
但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
财富是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
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却不是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把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区别开来。
2.此观点错误。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即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但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价格常常会偏离价值而与价值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价格变化又反过来会影响供求关系,使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并使偏离的价格向价值回归。
因此,从较长时间看,价格虽然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
这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得以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
3. 此观点错误。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它在本质上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经济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机器、厂房是一切生产的物质要素,它们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充当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
4. 此观点错误。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又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
每个资本家为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改进技术、更新设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因此,恰恰相反,不是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前提,恰恰相反,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
5. 此观点错误。
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来表示即c:v。
资本家为了追逐尽可能多的利润并在竞争中获胜,总是竭力改进生产技术,采用新的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每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相应增多,意味着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而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反映在资本价值构成
上,不变资本部分所占比重相对增多,可变资本部分所占比重相对减少。
二、材料分析题
1.⑴大蒜价格的涨落可以用价值规律来解释。
价值规律的表现就是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实现的。
大蒜价格接受市场调节,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这是大蒜价格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热钱的炒作也是大蒜价格变化较大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告诉人们,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⑵市场调节具有信息滞后性,调节事后性的缺点,政府进行调控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尤其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
我国在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放开价格,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同时,也要重视配套服务的健全,比如权威高效的信息平台的建立,对市场行为的规范,相关法规的健全等。
2.⑴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国部分构成的,即w=k+m
所以,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14.9)×1.88×30=7.75×1.88×30=437.10元
再求剩余价值率:m'=m/v=437.10元/32.24元×100%=1351.58%
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剩余价值率为1351.58%。
⑵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虽有人身自由,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
只有当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并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结合起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
从价值增殖的角度看,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了商品的新价值。
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比他自身的劳动力的价值更大,为资本家提供了一个超过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进行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要享用工人为他生产的商品的使用
价值,而是为了攫取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
资本的本性就是在不断的价值增殖运动中,维持、发展和扩大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