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24 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PPT培训课件精选全文

64.08 63.42 60.90 59.70 55.35 52.03 49.95 46.19 45.14 44.74 43.23 41.00 39.69 39.29 39.16 36.79 34.56 33.53 32.86 31.25 31.01 30.85 30.67 29.57 29.10 28.87 28.49 28.39 28.34 27.87 27.61 25.68 24.95 24.07 23.68 20.85 15.48 13.11
9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流行特征
➢ 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许多发达国家 ➢ 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冠心病 ➢ 青壮年发病与患病水平,发病和死亡年轻化 ➢ “城乡差别” 缩小 ➢ 治愈率和控制率很低,终身治疗的患者和医疗费用上
涨过快
10
第二节 高血压
• 流行特征 • 影响因素
11
• 高血压(hypertension)
全人群策略
✓ 对象:全社会人群或全体社区居民 健康教育 卫生宣传 具体指导
56
总体危险评估和危险分层防治策略
心血管病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危 险因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大部分 相互作用是互补(协同作用) (图21-4 ) 。 进行总体危险评估和对不同危险水平患者进 行防治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图21-5 ) 。
中国的脑卒中死亡率在20世纪80和90年代呈 明显上升趋势,近10多年有升有降相对稳定。
37
➢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 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 龄的增长而上升。
性别分布 世界各国脑卒中患病率男性 普遍高于女性。
种族分布 同一地区不同种族脑卒中发 病情况有明显差异。
38
影响因素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

干细胞治疗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未来有望通过干细胞治疗修复受损的心肌细 胞,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心血管疾 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 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危险因素
01
02
03
04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 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动脉粥
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
吸烟
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动脉粥 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
件。
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 素之一,可导致血管病变和心
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肥胖
肥胖可导致代谢紊乱和心血管 疾病,如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
诊断流程
初步检查
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等 初步检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
在心血管疾病。
进一步检查
对于初步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进 一步的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冠状 动脉造影等。
确诊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 其他辅助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综 合分析,确诊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类 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04
分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血管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 进行分类,如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等。
流行病学概况
01
02
03
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 病之一。
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较 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 因之一。
地域差异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 率存在地域差异,与地区 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因 素有关。
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 能,缓解呼吸困难。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

详细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脑梗死 、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液高凝 状态、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密切相关。
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
总结词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龄化的特点。
详细描述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而且一旦发病往往容易导致残疾或死亡 。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需要长期持续,需要患者长期控制血 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
总结词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趋势是逐年上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详细描述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而且总体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 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变得越来越重要。
02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血管疾病的病因
学习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等,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的发生。
定期进行心脑血管健康检查
01
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可以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如心电图异常、血压升
高、血糖异常等。
02
专项检查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应定期进
学习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学习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如放松技巧、呼吸锻炼、饮食调节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 地应对心脑血管疾病。
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减轻压力、控制情绪等。同时,患 者应学会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积极参与治疗。
THANK YOU.
04
心血管疾病知识ppt课件

教育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定期检 查、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 友保持联系,提高生活质量。
05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级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早期筛查和干预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严重 影响生命安全。
03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01 心电图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发 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 梗死等异常。
02 心脏超声
利用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的结 构和功能,评估心脏收缩和舒 张能力。
03 核素心肌显像
通过核素显像技术检测心肌灌 注和代谢情况,评估心肌存活 状态。
。
地域差异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存在地域差异,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相
对较高。
危险因素与预防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缺乏运动等 。
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 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量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也有助于预 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ACE抑制剂和ARBs
用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
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 、规律运动等,有助于控制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心脏康复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体化运动康复计划,
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减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

(3)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
(4)转诊指征:
①不稳定型心绞痛。
②突发阿-斯综合征者,立即心肺复苏,初级
复苏成功后在120监护下转上级医院抢救。
4.健康指导
可编辑课件PPT
9
急性心肌梗死
1.概念:冠状动脉突然发生阻塞,局部心肌由于相
关动脉供血中断而发生缺血性坏死。
2.诊断要点
①临床表现:胸痛是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持 续时间长,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或无胸痛。可伴心律失常、心 力衰竭、休克。
泌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3)相关脏器损害的诊断:
①高血压性心脏病 ②脑血管病 ③高血压性肾病 ④主动脉夹层 ⑤急进型高血压
可编辑课件PPT
4
2.处理要点:
(1)目标: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老年患者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 合并糖尿病或肾病<130/80mmHg
(2)策略:先进行危险分层,结合病情制定用 药方案。
联合用药:增强降压效果,减轻副作用。
(5)转院指征:①急重症高血压。②急进型高血
压伴严重并发症。③顽固性高血压或诊断不
明。
3.健康指导: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和健康指导。
可编辑课件PPT
6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的管腔狭窄或阻 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2)降脂药物: ①他汀类:主要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对轻、 中度甘油三酯血症也有一定疗效。 ②贝特类:主要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以甘 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③胆酸螯合树脂类:适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 症,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无效。 ④烟酸类:可降低TC、TG、 LDL-C,升高 HDL-C。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 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血 小板药物、降脂药物、降压药
物等。
非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介 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生活方式干预
医生会建议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 式,如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适 当运动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
2023-10-30
目录
• 心血管疾病概述 •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 •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心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心血管疾病是指一系列涉及心脏和 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 死、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等。
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 死等,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方面。
研究现状包括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流行病学、临床试验、药物研发等方面 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热点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主要 集中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 组学等领域。
这些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 断、个性化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 路和方法。
心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心脏病 和非缺血性心脏病两大类。
非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肌 炎、心肌病等,通常与冠状动脉无 明显关系。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因个体差异 而异,但通常包括胸闷、胸痛 、心悸、气促、头晕等。
这些症状可能在体力活动或情 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
有些患者可能无症状,但存在 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

80%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 死亡率均显著升高。
2024/1/26
13
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估
吸烟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加速血管 病变进程。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 风险。
2024/1/26
肥胖
肥胖患者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增加 心血管疾病风险。
2
社会资源整合与利用
整合社会资源,如医疗、康复、心理等领域的专 业机构和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
建立互助小组和社区支持网络
3
组织患者和家属成立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和心得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支 持和帮助。
2024/1/26
2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6
诊断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 脉造影等。
治疗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 术等。
2024/1/26
8
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压
01
02
03
04
定义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 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
综合征。
症状
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
诊断
血压测量、心电图、超声心动 图等。
治疗
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 术治疗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和 死亡率,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 大负担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和 死亡率,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 大负担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病率和 死亡率,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 大负担
2024/1/26
27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间接辅助降低血压,干预研究表明补充14g膳食 纤维,SBP和DBP降低约1.6/2.0mmHg。
四 高血压病的防治
治疗高血压的目标不仅要降血压,更重要的是防治高血压导致的脑、 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两方面: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 2.控制体重 3.合理膳食
1.一般治疗
① 增加体力活动:有氧运动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②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
2.控制体重
。 控制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策略 体重每增加12.5kg,P收可上升
1.3kPa(10mmHg),P舒升高0.9kPa(7mmHg); 积极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如偏食,狼吞虎咽等),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少吃肥
高血压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90% 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
二 临床表现
缓进型:常见,良性高血压 急进型:少见,仅占1~5%。
缓进型
①起病缓慢,血压升高常于体检时发现。 ②早期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出现轻度 而暂时的血压升高。 ③血压持续升高可有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 。 ④后期可对眼底、心脏、肾脏、脑血管和下肢动脉 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⑤精神情绪变化,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 中、失眠、胸闷、乏力、心悸,易怒,神经质。
24.7% 6.1%
18.6%,1.6 居民死因构成中上 升最快的疾病,已成为 威胁中国公众健康的重 要疾病。
心血管疾病在中国居民 死因构成中的地位:第 一位
• 发达国家死亡中近 50 % 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 发展中国家死亡中 25 % 归因于心血管疾病
急进型
特点: 病程发展迅速,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常
《心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分享与讨论目录01心脑血管疾病概述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发病率流行病学与发病率危害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和体征,如胸痛、呼吸困难、瘫痪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对社会和经济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疾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经济投入,同时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此外,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对社会经济产生间接影响。
危害与影响02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常见病因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肥胖糖尿病年龄性别家族史种族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健康饮食积极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戒烟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饮酒过量会损害身体健康,应适量饮酒或不饮酒。
03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常见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目眩肢体无力或麻木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频率以及是否有家族史等。
1. 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与其他类似4. 鉴别诊断2. 体格检查3. 辅助检查诊断流程辅助检查手段心电图(ECG)用于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梗死。
超声心动图(ECHO)通过高频声波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等。
血液检查包括血脂分析、血糖、肾功能等,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脑部成像如CT、MRI等,用于检测脑部血管病变和脑卒中。
04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护理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心脑血管疾病介绍PPT课件

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
通过理疗、按摩、运动等方法,改善患者 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心肺功能。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 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 菜水果,控制总热量摄入。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 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危险因素与预防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 素之一,控制血压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
调节血脂
高血脂可以导致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 ,调节血脂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 发生。
控制血糖
糖尿病可以导致血管病变和血栓形成 ,控制血糖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 发病风险。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风险,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发病 概率。
冠心病的症状及诊断
心电图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心动图或心脏CT等,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脑卒中的症状及诊断
症状 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
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
脑卒中的症状及诊断
突然出现行走困难、头晕、平衡或协调障碍
突然出现说话或理解语言困难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多 种类型。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 围内发病率较高,是导致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死亡率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较 高,每年有大量患者因此 病去世。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吸烟等是心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PPT课件

阿斯综合症
即心原性脑缺血综合症,是指突然发作的严 重的、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 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 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
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 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 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
2.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说明心悸发病原因和对病人 有何影响。减轻焦虑,以免因此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使心率增快、心搏增强和心律的变化,加重心悸。 帮助病人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如通过散步、看书、 交谈等方式。增加休息时间,睡前可用小剂量镇静 剂以改善睡眠。指导患者不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及时更换引起心悸的药物。
(2)休克: 早期意识清楚或仅表现为精神迟钝; 有周围 循环衰竭的表现, 且明显而持久。
(3)眩晕: 感自身和/或周围景物旋转, 常伴有恶心、 呕吐等症状, 一般无意识障碍。
(4)癫痫: 发作时, 抽搐先于意识丧失, 而晕厥则恰好 相反。癫痫发作时, 常有强直性抽搐伴眼球上翻, 咬舌和尿失禁。癫痫不发作时, 患者有一过性意识 丧失, 但并不倒地, 且血压无变化, 发作及终止极快, 无发作后症状。
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保证治疗药物 及时应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 诸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利多卡因中枢神经 系统的毒副反应:呼吸抑制或骤停,心血管系统的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和低血压等。胺碘酮的心内反应如心率缓慢、Q-T 间期延长、传导阻滞、血压下降、诱发心衰等。在静滴异丙 基肾上腺素过程中如出现频发室早、多源性室早、室速等反 应,亦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立即停药观察,必要时安心脏起 搏器,以策安全。
5 强调平时准备工作到位,保持随时可以进入工作状态 医护人 员平时必须做好思想上、技术上、设备上充分准备,各种急 救用品特别是除颤器、起搏器应定时检查、维修、充电。整 个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具体分工,密切协作,以确保 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PPT

心力衰竭的手术治疗
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考虑心脏 移植、机械辅助循环等手术方式。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心律失常 患者,可以考虑导管消融或心脏起搏器植 入等手术方式。
05
CATALOGUE
心血管疾病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锻炼
01
02
03
04
运动康复
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适量的有氧 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抑制剂)
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用于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非药物治疗
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助 于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 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降低 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会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导致活动受限 、疲劳等症状。
心理健康
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 。
家庭和社会负担
心血管疾病会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负担,需要提供相 应的医疗和社会支持。
02
CATALOGUE
心血管疾病的成因与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
家族史
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增加。
分类
心血管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 进行分类,如病因、症状、病程 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症状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 包括胸痛、胸闷、心悸、气促等。
表现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疾病的 类型和严重程度,轻者可能无明显症 状,重者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
《心血管疾病课件PPT》

心血管疾病的分类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 肌缺血和心绞痛。
高血压
血压持续升高,加重心脏负 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疲 劳、呼吸困难和水肿。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1 胸痛
刺痛感或压迫感,可能是心绞痛的表现。
3 心悸
心脏急速跳动,可能是心律失常的症状。
2 呼吸困难
结语和总结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通过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定义、分 类、症状、常见类型、预防方法以及治疗与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的心脏健康。记住,预防胜于治疗!
心血管疾病课件PPT
欢迎来到我们的心血管疾病课件PPT!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介绍心血管疾病的 定义,分类,症状,常见类型,预防方法,治疗与管理等内容。让我们一起 探索这个重要的主题吧!
心血管疾病的定义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系统中的各种异常情况,如冠状动脉时可能危及生 命。
2
定期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或骑自行车。
3
减压放松
学会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 抗凝药物:预防血液凝结。 • 降压药物:降低血压。 • 血脂调节药物:控制血脂异常。
手术治疗
• 冠状动脉搭桥术:恢复血流。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调节心脏节律。 • 心脏移植手术:替换不健康的心脏。
气短、不能平稳呼吸,常见于心力衰竭。
4 水肿
浮肿、体重增加,常见于心力衰竭患者。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损伤和 心脏功能丧失。
脑卒中
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受损 或死亡。
心脑血管病讲座 ppt课件

高血脂的表现 黄色瘤
高血脂治疗原则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饮食调节 运动锻炼和戒烟 在降压药物治疗中注意: 噻嗪类利尿药可能增高 TC与LDL-C或TG β阻滞剂可能增高TG和降低HDL-C 钙拮抗剂和ACEI对血脂影响少
非药物治疗
调节饮食结构
后遗症, 患者与家人痛苦的深渊
高血脂与脑梗死
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于脑血管就会引起脑梗死 医学研究证明:长期调脂治疗不仅可治疗脑梗死,还能预防脑梗死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是最积极的治疗!
根本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和发展
血脂是什么?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 主要包括: 胆固醇 (Cholesterol TC)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 还有: 磷脂 、脂肪酸等其他多种物质。
血脂的来源
甘油三பைடு நூலகம் 大部分由食物摄取,少部分由机体合成 胆固醇 绝大部分(60-80%)由机体合成,食物来源仅占少数
内源性
外源性
血脂不溶于水, 在血液中必须形成脂蛋白
脂质 + 蛋白质 水溶性脂蛋白
血液
--乳糜微粒 ----VLDL ----IDL ----LDL ----HDL
估计中国已超过一亿人患有高脂血症
容易患高血脂的人
有高血脂家族史 体型肥胖者 中老年人 长期高糖饮食 绝经后妇女
长期吸烟、酗酒 习惯于静坐的人 精神紧张 患肝肾疾病、糖 尿病、高血压
高血脂的危害
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 的重要因素
血脂增多, 形成“血稠”
110
松花蛋
690
肥猪肉
109
对虾
327
带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诊断和风险分层的途径(ESC指南)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被定义为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坏死) 。心肌坏死可以通过血液中出现的从受损心肌细胞中释放的不同蛋 白来识别。 心肌肌钙蛋白I和T(cTnI,cTnT)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 心肌坏死生物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肌红蛋白(Myo)
类型
区分不同的ACS类型具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 决定了干预治疗的类型 和强度。
不稳定型心绞痛(UA),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
心电图(ECG)表现
注意
ST段抬高是STEMI中具有 标志性的特征,但也可以 在其它疾病中观察到(例如 急性心包炎和左心室肥大)。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
图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检查。在临床症状相似、心电图检 查有时缺乏特异性的情况下,用实验室心脏标志物的检
测指标来辅助疾病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的早期诊断是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心脏标志物
定义
指具有心肌特异性,当心肌组织受到损伤时,可大量释放 至循环血液中,通过检测其血中浓度变化,可诊断心肌是否损 伤以及损伤程度的物质。
WHO公布的世界十大死亡原因
世界 缺血性心脏病 中风和其它脑血管疾病 下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病 腹泻病 艾滋病毒/艾滋病 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 结核病 糖尿病 死亡人数(百万) 7.25 6.15 3.46 3.28 2.46 1.78 1.39 1.34 1.26 占死亡总数比例(%) 12.8 10.8 6.1 5.8 4.3 3.1 2.4 2.4 2.2
CK-BB:脑组织、胃肠、肺组织等 CK-MB:心肌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 一直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 具特异性的酶,是过去诊断ACS的“金标 准”。
肌红蛋白(Myo)
主要生理功能
肌肉组织中储存氧,在肌肉运动需要能量时
是供养给能的生成系统。心肌轻度受损即从心肌
细胞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道路交通事故
1.21
2.1
常见病症现状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世界上第一大死亡原因; 高收入国家中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在欧洲和美国,每年有超过5百万名患者出院
在欧洲和美国,每年总花费2150亿美元。
心力衰竭(HF)
年龄55岁的个体有很大部分(三分之一)会在余生发生HF; 在欧洲和美国每年花费1000亿美元,其中70%是由于住院; 疑似ACS患者中少于25%的人患有缺血性心脏疾病; 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中35%患有急性HF。
ACS在心电图中的发展
ECG 鉴别大约三分之一ST段 持续抬高(STEMI)的ACS患 者,他们需要立即进行再 灌注治疗。
心肌肌钙蛋白 区分三分之二无ST段抬 高(NSTEACS:非ST段抬高 ACS)的ACS患者,他们需要 保守治疗(UA)或早期侵入性 治疗(NSTEMI)。
注意
对于心电图中没有ST段抬高 的患者需要连续检测肌钙蛋 白(在入院时和6小时后)。
心肌肌钙蛋白
TnC
肌钙蛋白复合物
ACS诊断和风险分 层的基石
TnI
检测心肌损伤的首选生物标志物
TnT
高度敏感性和几乎 百分百的心肌组织 特异性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为细胞内重要的 能量代谢酶,分 布广泛,以肌细 胞中最多
CK-MM:骨骼肌、心肌
肌酸激酶(CK)由二 个亚单位组成二聚体 ,主要有三种形式:
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
程及治疗方法。
重要事实
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与其
它任何原因相比,心血管病每年造成的死亡最多,是人
类死亡的头号杀手。
预计到2030年,几乎有2360万人将死于心脑血管疾 病,主要死于心脏病和中风,其中死亡人数增加最多的 将是东南亚区域。
心血管疾病造成的80%以上死亡病例发生在低收入 和中等收入国家。
心血管疾病
——世界医学的重中之重
目录
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
心脏标志物
POCT
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 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
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脏标志物的应用并不能完全替代认真的临 床观察、分析和判断及其它辅助检查。
1.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定义
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 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范围可以 从潜在的可逆阶段(不稳定型心绞痛)跨越到不可逆的细胞死
亡(心肌梗死)。
的文章表示,在文中他骄傲地告诉我们,近20年来, 心血管医学领域中最令人激动的发现都与心脏标志物
有关”。
心脏标志物临床意义
心血管疾病中,典型病人可根据病史、症状和心电图的特 殊改变而进行诊断。但约有1/4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发
病早期无典型症状,约1/2的AMI病人缺乏心电图改变。此时,
心脏标志物检测对诊断心脏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检测 心脏标志物对指导心脏病人的治疗、监测血栓病人的溶栓疗效、
功能分类
反应心脏组织损伤的标志物;
了解心脏功能及预测心脏危险的标志物;
心血管炎症疾病的标志物;
Hale Waihona Puke 心脏标志物2006年,心血管研究的先驱Braunwald E在 Nature杂志中发表了题为“心脏标志物:当代状态报告
(Cardiac biomarkers:a contemporary status report)
分子量小、快速 进入血液、2h后 就开始升高,4~6 小时即达高峰 肾功能障碍、骨 骼肌损伤、外伤 或其它疾病时均 会升高
心肌损伤早 期标志物
Myo阴性作为排除 诊断的证据之一
特异性差
心肌坏死标志物的时间特点
标志物
心肌 特异性
+ +++ ++++ ++++
时间特点
第一次检测 到的时间 1-3h 3-4h 3-6h 3-6h 到达峰值的 平均时间 6-7h 24h 24h 24h 上升的 持续时间 12-24h 24-36h 5-10天 5-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