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文化素质课结业考核小论文福清市闽江调水工程概述-------------------------------------- 闽江调水工程是全国县级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福清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列为福建省十大“重中之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工程背景:福清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南翼,是著名侨乡,也是全国首批综合改革、农村城市化试点县(市)之一。

水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大问题。

福清当然也深受其扰,本次论文就来探究一下福清是如何解决水问题的。

福清淡水资源来自于降水。

福清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不足全国的一半,全省的四分之一。

福清缺水的原因是降水经流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内变化大,境内江浅流短,近百条大小河流总长仅280公里,且属单独入海河系,旱涝灾害频繁。

尤其是占福清人口和土地面积各一半的龙高地区,农田无水灌溉,甚至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

1957年11月,福清动工兴建东张水库,动迁安置54个自然村、1.2万多农民,淹没地1.48万亩。

1958年12月,一个总面积15平方公里、库容量1.85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在福清落成,水库建成后,受益耕地达26万亩。

高峡出平湖,东张水库不仅改写了福清缺水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更重要的是英雄时代所激发出的与严酷命运抗争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已成为今天福清崛起腾飞的巨大精神财富。

“水利不兴,福清无福”,对此,备尝干旱之苦的福清人有着切肤般的深刻感受。

人们不会忘记,经过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30多年的艰苦奋斗,福清虽然拥有星罗棋布般的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但在大旱之年,龙高地区沙埔、三山等地种植晚薯,还喊着这样的口号:“千里百担一亩苗”,即走千里路,挑百担水,插一亩苗。

1983年,福清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年的农业资源大普查,其中对水资源盘点后发现,按正常年份,要满足工农业发展需要,福清缺水1.37亿方。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题目:浅谈梅山水库摘要:梅山水库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史河上游,是以防洪、灌溉、发电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库,也是治理淮河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

这个巨大的水利工程,标志着我国的水利建设正向着更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

兴建的目的使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一般年份的平均降雨量达1,100毫米左右。

所以梅山水库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之一,灌溉下游的安徽、河南二省五县区383万亩农田。

除此之外,梅山水库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综合效益有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字:梅山水库、水库兴建与枢纽、风景、发展与前景、综合效益前言:安徽是水利大省。

在全国七大江河中,有长江、淮河横穿省境,境内众多支流遍布淮河两岸、长江南北;由于安徽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既给安徽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便利,也给安徽的防汛抗灾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兴皖之要,其枢在水,除水害、兴水利,加强水利建设,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是安徽人民肩负的历史重任和共同的任务。

五十年来,安徽人民围绕除害兴利,筑堤建站,疏河,建库,修塘建坝,开展水土保持,发展小水电,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大搞水利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安徽水利条件,开创了安徽当代治水的新局面。

一.简介梅山水库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游,坐落于有“红军故乡、将军摇篮”之誉的安徽省金寨县县城南端。

它位于史河上游,坝址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大小梅山之间。

水库上游主要支流有竹根河、白沙河、麻河、白水河等11条山溪河流。

库区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占史河全流域面积6880平方公里的28.6%,总库容23.37亿立方米。

相应洪水位140.77米,防洪库容11.3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7.96亿立方米,死库容4.02亿立方米,汛期限制水位125.27米,防洪标准万年一遇。

二.水库兴建1953年12月,成立梅山水库工程指挥部,1954年3月动工,1956年4月除遂洞工程外,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水利工程论文范文

水利工程论文范文

水利工程论文范文当今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为破坏,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质量关注程度日益高涨,所以,对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是一项有着重大意义的工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水利工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水利工程论文范文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项工程事业也取得了快速地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建筑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种节约能源的基础性工程,其建设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两大重要部分,只有充分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建立水利水电工程,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效用,使水利水电工程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的作用和地位,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的方法,希望能够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作用和地位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有效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更好地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效用。

1.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的作用和地位水利水电工程是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发电的一种技术,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亦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利水电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说明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关注施工技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基础,同样也是保障,只有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才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结束后,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实际效用,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发挥巨大的效用。

水利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水利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水利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上占着很大地位,始终提供着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多方面的服务。

同时它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来源。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水利工程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水利工程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谈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改进措施一、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分析水利施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有提高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

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尽力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例如混凝土的采购、水利环境的影响、施工技术的不规范等,从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运用。

水利工程施工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先进的施工技术有效的运用于其中,使得水利工程的各个部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从目前来看,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应该合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保证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截面能够承受一定的荷载力。

除此之外,为了充分保证施工过程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还需要采用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严格禁止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利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施工技术水平偏低。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便已经开始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世界上最早参与人为水利建设的的国家。

但是在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水利施工企业一味的追求片面利益,对于水利工程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导致水利施工对于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忽视施工技术的创新与更新,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同时,水利施工技术过分依赖于企业内部管理,再加上水利施工市场竞争不激烈,促使市场机制与内部管理向脱离,这也阻碍了水利施工技术的更新,从而导致水利施工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其次,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水利概论论文

水利概论论文

水利概论论文水利施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水利概论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水利概论论文篇1浅析季节冻土区水利工程基础设计我国冻土地区的范围十分广泛,季节冻土的冻胀现象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影响非常的明显,这也会使得水利工程基础设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水利工程基础的质量及性能,本文主要结合某省季节冻土地区的特点,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1、冻胀土概述除了很少一部分工程坐落在岩石地基之外,很多都处于软土地基上,在这些软土地基当中还掺入了很多的细碎颗粒,通常都是粉质土或者是粘土,根据我国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当中所制定的行业标准,如果土壤颗粒直径在0.05mm之内,且其土粒的质量超过土样总质量的6%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定其为冻胀土。

2、水利工程冬季工作的具体条件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严寒和气温作用的影响,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工程都处在软基的位置上,基土的粒径相对较细,通常其土质类型都是冻胀土,土的冻胀型较为明显,水利工程是和水相关同时也是短桩的一个特例。

3、地基土产生冻胀的原因分析地基土出现冻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水分在结冰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膨胀现象而导致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地基土出现冻胀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水分、土质和负温这三个因素,水分本身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以及渗透性,在这一过程中水分会向下部的土体流动,之后分布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这样就使得水分出现了位置上的移动,迁移的主要结果就是在冻结面和冰夹层中间形成了一个冰透镜,这样也就使得冰层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膨胀现象,地表和之前比起来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隆起问题,通常,水分的含量和地下水位之间是正向的关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分迁移也就越便利,所以水分的迁移通常会发生在细粒土当中。

4、基础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4.1预防冻害的措施在确保建筑物位置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地市相对较高,地下水位不是很高,同时地表水及冻胀性不是很强的场地,如果选择了低洼的场地,我们一定要保证地基的高度。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文化素质课结业考核小论文家乡的“坎儿井”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类1216班姓名:代巍学号09091216152012年12月27日家乡的“坎儿井”工程摘要: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新疆,这里有高山有湖泊有戈壁有草原有沙漠,但新疆主要气候还是干旱的,降水量很少,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人们创造出了坎儿井这种水利工程。

坎儿井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巨大成就。

它的出现解决了新疆千百年来干旱地带的灌溉问题,是新疆历代人民的智慧的产物。

研究坎儿井的来源及其发展, 是我国水利史历史地理和科技史上的重大课题。

它来源于何处, 起于何时?坎儿井有何价值及其未来发展状况?我将对此予以探讨。

关键词:坎儿井;坎儿井的历史;坎儿井价值;坎儿井保护;一、前言新疆的坎儿井,是历史上因缺乏对各山溪的地表径流通过长距离戈壁滩引入灌区手段的情况下,根据当地水文地质的特点,用暗渠引取地下潜流的一种特殊灌溉水利工程。

长期以来,是缺水地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生命源泉。

近年来,吐鲁番的坎儿井呈衰减之势。

全疆坎儿井50年代多达1700条,随着不断的干涸,80年代末已降至860余条。

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时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

究其原因,首推吐鲁番地区绿洲外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据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表明,该地区强烈发展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6. 87%,而非荒漠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 8%。

水资源日渐短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坎儿井水流量也逐年减少。

二、坎儿井的起源第一种学说介绍说波斯是世界上特别是在中东、西亚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据说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

有人推测,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坎儿井可能也就传到了新疆。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

新疆坎儿井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可能受东来的影响外,亦不能排除古代中东中亚、特别是波斯西来的影响,但何时传来,如何传来,尚缺乏这方面的历史记载和有根据的佐证。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共五则)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共五则)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共五则)第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中国水资源与水利现状摘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加上区域水土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水问题更严重。

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减少洪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兴修高水平水利设施及加强人们对水资源及水利的认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兴修水利不仅可以除去水害,还可用于发电,水能发电绿色环保在中国以至世界未来的发展中将占据重要地位,造福人类。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困局水利建设水力发电引言:在此介绍中国水资源现状及水利设施的建造及其功能以帮助人们对中国的水资源现状有一个更好地认识,加强人们的节水环保的意识,并了解水利设施的建造及其作用。

正文:中国水资源现状地球上的水量是极其丰富的,其总储水量约为13.86亿km³,但地球水圈内水量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地球上约有96.5%的水是海水。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又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万km³,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而且在时空上的分布又很不均衡。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水资源储量相当丰富。

将河川径流量作为动态水资源,近似的代表水资源。

则中国的河川径流量为277115亿m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即便如此,中国的水资源现状仍不容乐观。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跨越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等9个气候带,从东南到东北,呈现出由湿润、半湿润到干旱、半干旱乃至极端干旱的变化趋势,各地水文循环情势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有很强的地域性。

因此,中国降水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区域年降水量因水汽条件,气团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呈随机性变化,使得丰、枯水期年水资源量相差悬殊,丰、枯年交替出现,或连涝、连旱持续出现都是有可能的。

汛水期水量集中,不便利用;枯水期水量锐减,又满足不了需水要求。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聊城市是华北地区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但是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优势,曾一度有着“江北水城”的美名。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气候的变迁等等自然和认为各方面的原因,昔日的“江北水城”将要不得不面临“无水、无水之城”的尴尬。

作者作为一个聊城人,目睹家乡的严峻形势,深感有责任也有义务了解和研究家乡的水利形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聊城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华北平原。

作为鲁西北重镇,聊城市一直享有“江北水城”的称号,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人口需求的增多,气候的变化等等原因,“江北水城”已经不再名符其实。

作为鲁西北的农业大市,同时也是华北平原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加上由于高污染企业的不法行为,我的家乡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缺水危机。

本文将从水资源分布,水污染形势等几个方面描述我的家乡聊城市的水资源状况,介绍一下我市现有的水利设施概况,结合比较二者的不协调性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自己的家乡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江北水城水污染资源性缺水水利设施建设【正文】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属海河流域, 也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的必经之地。

全市总面积8715 平方公里, 属于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 区域内河道以马颊河、徒骇河为主干, 流域面积大于100 平方公里的有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赵王河、小运河、周公河、西新河、四新河等。

古老的京杭运河贯串全境, 位于城区的东昌湖是江北最大的人工内陆湖泊, 总面积近6 平方公里。

特殊的地理位置, 独特的水域景观, 使得聊城成为闻名全国的“江北水城”,然而昔日的”江北水城”如今也要面临“污水,无水“的尴尬了。

资源性缺水是根源聊城市水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组成。

地表水资源主要包括徒骇河、马颊河等,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 km2 的河道近200 条,100~300 km2 的34条,大于300 km2 的10 条。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家乡的水利水电工程——舟坝水电站摘要:站本身存在的弱点,优化了枢纽布置及建筑物设计,降低了工程风险,节约了工程投资,降低了工程运行期的成本。

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设计优化调整;工程投资;工程风险;舟坝水电站1 舟坝水电站的简单介绍1.1 地理位臵和设计结构舟坝水电站位于四川乐山市沐川县舟坝镇,系马边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五级电站。

电站距河口46km,距乐山106km,距下游黄丹电站17km。

水库总库容1.84亿m3 , 调节库容1.137 亿m3 , 备季调节能力。

电站装机容量102MW , 装2 台51 万MW 的发电机组, 尾水直接与黄丹电站库尾相连。

电站工程规模属大( 2) 型, 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

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按2级建筑物设计, 次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正常蓄水位429.00m。

电站为重力坝引水式电站,坝轴线位于舟坝大桥上游约270m 处,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72.50m,坝顶长度172m,洪水全部由溢流坝5个表孔下泄,采用台阶溢流面结合宽尾墩、消力池联合消能工进行消能。

岸式进水口布臵在左岸, 距大坝约70m,两条有压引水隧洞穿越左岸山脊接厂房,分别长约294m 及269m。

发电厂房布臵在舟坝大桥下游左岸约600m 处。

电站枢纽布臵见图1。

图1舟坝电站枢纽布置示意1.2 地理特点枢纽区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 T3x j ) ,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地层为T5~83x j 。

其中数层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夹薄煤层或煤线,砂质泥岩层理发育,失水崩解呈片状, 泥岩遇水软化、失水干裂崩解呈碎粒状;岩石矿物成分以泥质为主,强度低,属软岩。

双数层以砂岩为主夹泥岩或煤线,呈厚~巨厚层状,完整性较好,岩石中等坚硬。

枢纽区地质构造形式主要表现为顺层发育的层内挤压带,根据坝区勘探揭露的层内挤压带共有5条( j1 ~j5 ) ,其中j1、j2 发育在T73x 层内上部及底部, j3、j4 在T63x j层内部, j5 在T53x j顶部。

治理黄河的关键工程——小浪底水利工程

治理黄河的关键工程——小浪底水利工程

XXXXXX大学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治理黄河的关键工程——小浪底水利工程姓名:xxxx学号:xxxxxxxxx[摘要]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治理黄河的一项重要控制工程,这项工程意义重大,作用突出,效益广泛。

本文从建造背景、设计特点、功能贡献、移民工程、国民经济评价五方面,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介绍。

关键词:小浪底水利枢纽功能贡献移民工程国民经济评价此篇论文就我省内对黄河治理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作介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黄河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利益同时也有频繁又深重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黄河流域相继兴建了一批重要的水利枢纽、堤防、灌区、泵站、水闸以及蓄滞洪区等基础设施,为黄河流域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而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以其位置和作用的重要性、设计与建设的复杂性、效益与影响的广泛性,以及成就与经验的宝贵性等,堪称水利工程的经典之作。

小浪底水利枢纽概况小浪底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

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 m,正常高水位275 m,库容126.5 亿m3,淤沙库容75.5 亿m3,长期有效库容51 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 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 亿m3。

死水位230 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 m,防凌限制水位266 m。

防洪最大泄量17000 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 m3/s。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1991 年9 月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程施工,1994 年9 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7 年10 月截流,2000 年初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2001 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08 年12月通过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共同主持的竣工技术预验收,2009 年4 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此外,还可以减免因分洪和扒口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遇到大洪水时的分洪扒口,会使分洪区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大大恶化,病毒和细菌极有可能在人们临时迁至的安全区传播蔓延。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减少对防洪区的运用几率,减免因防洪蓄洪造成的生态影响。
二、减少血吸虫病的蔓延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疫区,控制血吸虫病的蔓延,关键问题是消灭中间宿主钉螺、控制钉螺扩散。钉螺的扩散与蔓延和洪水淹没地区的面积呈正比。如果发生大洪水而造成分洪、溃口,钉螺随草茎、残叶顺水漂浮,将使钉螺大面积扩散,引发血吸虫病的蔓延。
三峡建库后,因水库的调节作用,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不论从同一流量标准出现天数的减少,还是流量频率的提高来说均较显著。同时提高了污水稀释比,降低含盐浓度,改善了水质,减轻了污染,河口水体中氯化物峰值有所减弱,对改善水环境效果良好。另外减少了枯水期每月间和不同水文年间下泄流量的变幅,使下游水质控制条件趋于稳定,保证率提高。
总体说来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只要认真对待库区后续的相关问题,趋利避害,就能维持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平衡。
[参考文献]:
[1]钮新强 《三峡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黎安田《长江流域的水与可持续发展》-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洪水得到调节,洪灾减少,有利于中下游平原血吸虫病的防治。此外,库区水位稳定后,钉螺扩散范围减少,也减少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三、减少洞庭湖的泥沙,增加枯水量,改善水质
洞庭湖由于长江每年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致使湖床逐年淤积,加之围湖垦殖,湖面缩小,生态功能恶化,湖泊逐渐走向衰亡。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上游来水,减少分流入湖的泥沙从而使洞庭湖年平均淤积量仅相当于目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因此可延长洞庭湖寿命,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篇一:水利水电工程论文浅谈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我来自农村,从小就耳闻目睹了到了旱季农民们愁眉苦脸的样子,面对枯涸的麦苗,他们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我便从心底里想为我们农民做点什么。

本学期,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修了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这门课,虽不能说是很专业,但也确实了解到与水利工程相关的知识,下面我就就了解到的及课本上的知识做一下总结,写下自己的收获,作为结课论文。

一.华北干旱缺水的背景与现状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供给水源。

三条河的供水面积约144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5%。

该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粮、棉、油的主要产区。

2000年:人口4。

37亿,占全国34。

8%;GDP3。

13万亿元,占全国32。

3%;灌溉面积3。

46亿亩,占全国42%,农业产出约相当全国的40%。

该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977年联合国水资源大会向全世界发出警告 :“水资源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又一严重危机。

”这一警告所述之现象在我国华北地区已初现端倪。

我国华北出现严重干旱的区域为黄、淮、海流域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北京和天津等省区。

二.农业水利工程简介农业水利工程是以水文学和水力学及工程力学为基础,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水危机的日益加剧,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学科已经由过去的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城市供水、城市绿地灌溉、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洪、城市喷泉设计、跨流域调水、水利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诸多领域。

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城市和工业用水日益增加,它在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危机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浅谈均质土坝渗漏和水中倒土法筑坝学院:经管学院班级:金融101姓名:王福东学号:2010014044浅谈均质土坝渗漏和水中倒土法筑坝金融101 王福东2010014044【摘要】:汾河水库作为山西最大的水库,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水中填黄土均质坝。

这种均质土坝发生渗漏是要进行灌浆和回填粘土来加固。

水中倒土法筑坝是苏联一种大众性的先进的筑坝经验,施工较为简单易行。

【关键字】:汾河水库均质土坝渗漏水中倒土法一、汾河水库简介我的家乡在山西太原,山西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山西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山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汾河水库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水库,2003年11月,引黄入并工程正式建成并向省城太原市供水后,又成为我省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

汾河水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娄烦县境内下静游村至下石家庄之间。

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

汾河水库是由国家水利部北京水利勘探设计院规划,苏联专家古列耶夫、马索科夫帮助设计的,容量为7.21亿立方米,相当于十三陵水库容量的十三倍半。

最高水线海拔1131.4米。

汾河水库于1958年11月25日,汾河水库总指挥董登瀛宣布汾河水库全面动工,1958年7月拦洪蓄水,在当时缺乏机械、能源和建筑材料的条件下,就地取材,靠肩扛手拉历时2年于1960年竣工,1961年投入使用,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人工水中填土均质坝。

汾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最大回水长度18km,最大回水面积32km2。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的大(Ⅱ)型水利枢纽。

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两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汾河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排沙洞、输水洞和水电站五部分组成:水库主体工程--大坝,主坝坝型为均质土坝,采用土物质结构为世界第一先例。

坝高61.4米,底宽485米,顶宽6米。

坝长1002米,号称“第二官厅水库”。

水利概论论文4000字

水利概论论文4000字

水利概论论文4000字篇一:水利概论论文别让地球失血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

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

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人体的50%到60%的重量是水份,儿童体内水份多达80%。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淡水中,可直接饮用只有0.5%。

所以说,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然而,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而又严重。

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水污源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死亡有机污染它来源于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及都市垃圾。

死亡有机质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还能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

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

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污染这些化学药品来源于化工厂、药厂、造纸厂、印染厂和制革厂的废水,以及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等。

绝大部分有机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关于水利工程的论文

关于水利工程的论文

水利工程的论文关于水利工程的论文对于水利工程设计来说,在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水利工程的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水利工程的论文1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设计基础资料不详细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基础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的水利项目设计中,特别是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中,通过审查发现的一个最重要问题就是其基本资料不够详细。

对这些进行设计中需要的最基本资料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将直接的影响到我国设计方案的效果,严重的时候还会由于这方面的资料不详细导致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工程的防御能力不够,给工程施工以及其日后的效果带来影响,一旦由于设计的与实际环境有偏差,这会导致建筑防御能力不够,这样就要进行重新设计,对时间和资源都是一种浪费。

1.2对施工方案论证不充分施工方案是水利施工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只有进行了充分论证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才会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工程概预算的准确。

而现实的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其都会忽略对施工方案的论证这个环节,这就导致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导致工程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最后导致工程超预算。

1.3水利工程设计中忽略经济评价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要具有可行性,不仅设计方案要合理性,同时对于工程实施的经济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实施过程中经济花费合理,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才具有切实的意义。

而现在的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经济评价这方面往往都会被忽略掉或很简略,没有详细考虑水利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这样就导致了达不到经济分析的宗旨和目标,做的经济评价华而不实或没能实际指导意义。

1.4在设计对水土保持问题考虑的不全面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中,对于水土保持方案的考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虽然水土保持方案需另行编制专项报告,但水利工程的设计主报告中若水土保持方案考虑不充分,或采取的水保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最后水保经费远超过主报告中的水保概算费用,给业主对整个工程实施费用的把控带了问题。

水利工程概论小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小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小论文中国水利概论一、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

水是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的、相互功能的、开放型的系统。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并不断获得成功基础之上的。

当前,水利融入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发展的大的系统工程之中,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前提和保障。

在学习完中国水利概论课程后,我对水利资源及水电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中国水利水能资源概况1、我国水资源现状中国地域辽阔,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m3,据世界第六位。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

1995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 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降水是中国河川径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所以中国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有着基本一致的规律和特点,河川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与降水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对应关系。

降水量多的湿润地区,一般也是河川径流量充沛的丰水地区,降水量少的干旱地区往往也是河川径流量贫乏的缺水地区。

因此,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分布不相匹配。

2、我国水能资源现状中国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但在水能总蕴藏量中,有一部分是不能开发的。

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量为378530MW,相应年发电量为19200亿KW·h,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大江大河水能资源,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和潮汐水能资源。

据统计,全国小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57亿kW,相当于年发电量13700亿KW·h。

我国的水能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也很不平衡。

经济较发达的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谁能资源合计只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6.8%,西南地区则集中了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67.8%,绝大多数举行水电站都位于这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及其他一些原因,只开发了极小的部分。

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问题 水利概论论文 - 副本

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问题 水利概论论文 - 副本

水利概论论文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水利一班姓名吕明明学号3012205112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问题摘要:自本学期伊始,学校开设了水利概论这门课程,我们从这门课中学到了许多关于水利方面的知识。

而在最后一次课中,我们又看了历年来工程事故的视频,无法不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因此我将以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问题作为我的结课论文。

我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国民经济,但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工程的运行与维护受到干扰,加之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处理好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呈现的问题才是头等大事。

下面我将对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下简要分析。

关键词:工程建设生命安全水利事故(一)水资源问题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国土面积、耕地、人口分别占全国的64%、60%和46%,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其中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资源情势发生明显变化,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13%,其中海河流域减少25%。

从总体看,我国水资源禀赋条件并不优越,尤其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任务重,。

而在南方,水量相对丰沛,一般情况下常年有水,暴雨洪水频发,比如,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梅雨期内连续出现9次和11次大面积暴雨,形成全流域大洪水;1975年8月,受台风影响,河南驻马店林庄6小时降雨量高达830毫米,超过当时的世界纪录,造成特大洪水,导致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垮坝。

而这些也导致了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使水生态更加脆弱,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治水任务繁重,水利工程建设迫在眉睫,工程任务难度极大。

(二)泥沙淤积以葛洲坝水电站为例,根据宜昌站二十五年泥沙测验资料,平均每年泥沙输移癖量约5.26 亿吨。

根据颗粒分析:其中小于0.1毫米的冲泻质泥沙4.64亿吨;0.1~1.0毫米以上的粗沙、砾石、卵石约57万吨,全部推移。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甘肃河西走廊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一、项目概况甘肃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是以水利工程建设为骨干、治水改土为中心、扶贫移民为主体、发展农业灌溉的国家重点综合开发工程。

项目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酒泉地区玉门市和安西县境内。

疏勒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干流全长670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10.31亿m3,流域面积4.13万km2,流域内有昌马、双塔、花海三大灌区,分别在玉门市、瓜州县的27个乡镇、3个国营农垦农场。

为了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山区11个县数十万人的贫困问题,甘肃省政府提出“兴西济中、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根据世行扶持贫困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宗旨,决定开发疏勒河流域,利用疏勒河流域丰富的水土资源,解决甘肃中南部地区数万移民的贫困问题。

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于1994年完成了可研报告。

1995年10月,世界银行专家对项目进行了正式评估。

该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并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甘肃省重点项目。

1996年7月2日中国政府在华盛顿与世界银行正式签署《项目协定》、《开发信贷协定》、《贷款协定》。

确定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5亿美元,概算总投资26.73亿元,新开发土地54600公顷,安置移民20万人,发展灌溉面积97800公顷。

二、工程主要项目1、水利工程包括在疏勒河上游建设昌马水库枢纽工程,并进行昌马、双塔和花海3个灌区的灌溉系统改、扩建。

工程完成后年供水量将由6.36亿m3增加到10-86亿m3,增加71%;灌溉面积由4.36万hm2增加到9.82万hm2,新增125%;新打机并490眼;新建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3.23万kW。

水库总库容1.94亿m3,枢纽坝高54.8m。

坝顶长度366m。

2、扶贫移民扶贫移民安置工程是项目的主体,计划该省中南部干旱山区11个县申移民20万人到项目区,其中有少数民族4万人。

水利热点问题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热点问题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热点问题水利概论结课论文水利热点问题:怒江的开发一、怒江的介绍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8.7%。

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色邑达至中缅边界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资源之一。

二、怒江开发热议怒江的开发一经提出,就成了热点问题,现在主要分为“主坝派”和“反坝派”1、“主坝派”则认为,怒江13级水电开发每年可为全国创造价值300多亿元,既能改变当地的贫穷状态,又能减少我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按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力,在怒江上建水坝工程安全不存在问题,由于建坝后减少河床下切和冲刷具有消能作用,还能减轻怒江的地质灾害。

1)怒江水能开发的优势(1)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水能资源富集;怒江干流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4258万千瓦,中下游河段───色邑达至中缅边界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达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度;开发条件较好;按照现有的两库十三级规划,需要搬迁人口5万余人,移民人口大约为三峡电站移民人口的1/20;淹没土地少,沿江耕地较分散,河谷地带基本上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水库淹没耕地五万八千余亩;由于开发条件优越,整个怒江水电开发的投资预计约900亿,单位千瓦造价仅相当于三峡电站的40%左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电站建设条件优越;根据多年水文资料,怒江洪峰流量较小,怒江开发所需的泄洪建筑和导流工程投资小;流域干流两岸均有公路通过,建设期间的对外交通已经初步形成,可大大节约建设费用。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水利工程概论论文《三峡水电站及其相关环境》专业班级:水电101班姓名:郭进学号:6003110012三峡水电站及其相关环境摘要:三峡水电站作为我国最大水电站,为我国提供大量用电,在其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一定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在建设当中又是如何逐步去克服各种困难、作为我国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又是如何构成的?其经济效益又如何?作为长江最险要的地势,三峡的构成又是如何呢?在这里作简要分析。

引言:在我们选择了水利水电工程这门专业的时候,就注定我们与水电解下了不解之缘,水电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作为水电人,我们有必要了解我国已利用水资源和有待开各方在三峡坝址举行了开工典礼,宣告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17年,目前已全部完工。

一期工程从1993年初开始,利用江中的中堡岛,围护住其右侧后河,筑起土石围堰深挖基坑,并修建导流明渠。

在此期间,大江继续过流,同时在左侧岸边修建临时船闸。

1997年导流明渠正式通航,同年11月8日实现大江截流,标志着一期工程达到预定目标。

二期工程从大江截流后的1998年开始,在大江河段浇筑土石围堰,开工建设泄洪坝段、左岸大坝、左岸电厂和永久船闸。

在这一阶段,水流通过导流明渠下泄,船舶可从导流明渠或者临时船闸通过。

到2002年中,左岸大坝上下游的围堰先后被打破,三峡大坝开始正式挡水。

2002年11月6日实现导流明渠截流,标志着三峡全线截流,江水只能通过泄洪坝段下泄。

2003年6月1日起,三峡大坝开始下闸蓄水,到6月10日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闸开始通航。

7月10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到当年11月,首批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标志着三峡二期工程结束。

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的导流明渠截流后就开始了,首先是抢修加高一期时在右岸修建的土石围堰,并在其保护下修建右岸大坝、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电源电站,同时继续安装左岸电站,将临时船闸改建为泄沙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
作者单位:
[摘要]: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影响主要有:避免洪水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延缓了湖泊的淤积与萎缩,遏制了血吸虫病的蔓延。
[英文摘要]:
[关键词]: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洪水、影响
我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想研究了解一些有关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问题,将自己收集的一些信息整理成了本篇论文。
总体说来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流域的生态环境平衡。
[参考文献]:
[1]钮新强 《三峡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黎安田《长江流域的水与可持续发展》-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三峡建库后,因水库的调节作用,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不论从同一流量标准出现天数的减少,还是流量频率的提高来说均较显著。同时提高了污水稀释比,降低含盐浓度,改善了水质,减轻了污染,河口水体中氯化物峰值有所减弱,对改善水环境效果良好。另外减少了枯水期每月间和不同水文年间下泄流量的变幅,使下游水质控制条件趋于稳定,保证率提高。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持久稳定支撑。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较快,人类活动对其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强烈,兴建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三峡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首先避免洪水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拦沙作用延缓了洞庭湖的淤积与萎缩,遏制了血吸虫病的蔓延。增加枯水量3000立方米/秒。其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影响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此外,还可以减免因分洪和扒口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遇到大洪水时的分洪扒口,会使分洪区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大大恶化,病毒和细菌极有可能在人们临时迁至的安全区传播蔓延。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减少对防洪区的运用几率,减免因防洪蓄洪造成的生态影响。
二、减少血吸虫病的蔓延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疫区,控制血吸虫病的蔓延,关键问题是消灭中间宿主钉螺、控制钉螺扩散。钉螺的扩散与蔓延和洪水淹没地区的面积呈正比。如果发生大洪水而造成分洪、溃口,钉螺随草茎、残叶顺水漂浮,将使钉螺大面积扩散,引发血吸虫病的蔓延。
除了几点,三峡库区蓄水还给鱼类的繁殖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冬季河流湖泊水深增加,鱼类越冬条件有所改善。但对于洄游的鱼类,则是打乱了它们的生长规律,有一定的生态影响。
结论:
三峡工程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深远持久,主要的生态效应就是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威胁,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减少能源污染,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一、改善和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洪水灾害一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主要灾害,严重影响其生态环境。三峡工程能有效控制长江洪水的主要来源,又紧邻荆江地段,可有效保障荆江泄洪安全,避免特大洪水造成的荆江两岸堤防溃决的毁灭性灾害。配合堤防和分蓄洪工程,可基本上解除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的巨大威胁,减轻荆江地段承受毁灭性灾害的风险,从而大大降低了因防洪、分洪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
四、可减少火电烧煤对空气的污染
近些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由于煤烟型污染,二氧化硫、飘尘和酸雨等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生态影响严重。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避免各种生态污染问题,三峡水电站每年可发电847亿kW·h,相当于减少燃烧约5000万吨的原煤,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对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洪水得到调节,洪灾减少,有利于中下游平原血吸虫病的防治。此外,库区水位稳定后,钉螺扩散范围减少,也减少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三、减少洞庭湖的泥沙,增加枯水量,改善水质
洞庭湖由于长江每年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致使湖床逐年淤积,加之围湖垦殖,湖面缩小,生态功能恶化,湖泊逐渐走向衰亡。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上游来水,减少分流入湖的泥沙从而使洞庭湖年平均淤积量仅相当于目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因此可延长洞庭湖寿命,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