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协会会徽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协会组织机构沿革及主要活动

科学技术协会组织机构沿革及主要活动

科学技术协会组织机构沿革及主要活动1500字科学技术协会是一种代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体组织,主要目的是加强科技界内部交流与合作,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科学技术协会的组织机构一般由理事会、秘书处、各种委员会和会员组成。

下面是科学技术协会组织机构沿革及主要活动的1500字介绍。

一、组织机构沿革科学技术协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一些知名科学家组织了自己的学术团体,以此推动研究和交流。

1908年,美国科学家法兰西斯•加尔顿在美国芝加哥成立了美国科学促进会(Science Association)的前身,以加强科学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协会逐渐发展起来,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组织形式。

各国科学技术协会形式不一,但共同点是由科技界内部人士组织、自主运作,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加强科技交流、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的全国科学技术代表大会上,当时有关科技人员曾提出组织“全国科普委员会”和“全国科协”,后来又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团体——中国科技抗战委员会。

1953年,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同时设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作为科技界自己的民主组织,调动和组织科技人才,推动科技的繁荣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科协成为了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已成为由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学术团体,下设分支机构和学术委员会等。

二、主要活动科技协会的主要活动包括:1、学术研究和交流。

科技协会通过组织各种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等形式,加强科技领域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技协会还会组织各种学术研究活动,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还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2、科普宣传和教育。

科技协会在推动学术交流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科技普及宣传工作,通过举办科技展览、科普讲座、科普作品竞赛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科学与技术协会展示PPT

科学与技术协会展示PPT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协
• • • 生技学院科技协会隶属于生技学院团委社联。 团队介绍: 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以创新为宗旨,在上届科协的基础上,大力培 养会员的创新意识,主要通过看科展,看杂志及影视作品,举办科技 活动,宣传科学思想,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团队建设: 协会内部每隔两周开一次例会。按会员的兴趣爱好分组,以组为单位 交流和讨论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除此之外,我们还举办一些趣味性 的科技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会员参与其中,从快乐中提高创新 的意识。经常聚在一起,玩些小游戏,增进会员之间的感情,组建一 个团结的团队,平时对大家要求严格,课余时间调动大家积极性,搜 集相关的最新科技信息,掌握最新科技动态。以多种方式来拓宽会员 及广大学生各种科技、人文专题讲座,名家系列报告会,学生 科技、人文思想交流座谈会,开展各种发明创造、制作 等竞赛及大学生科技发明大赛等活动,定期协商表彰科 技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 组织同学走上社会,了解社会,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 社会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 在学生科技学术方面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师生开 展合作的桥梁。 • 编辑出版学生科技刊物,汇报活动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 组织各种科技、人文及社会科学分会,做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从纵横两个方向为培养多层次多方位地复 合型人才做贡献。
计算机培训
1.系统重装 2.PPT制作 3.FLASH制作 4.PS 5.以及相关讲座培训
电脑网络大赛
1.电脑网络知识竞赛 2.网络文学作品征文比赛 3.电脑DIY装机大赛 4.电子竞技比赛 5.网页设计比赛 6.数字艺术竞赛
电脑网络知识大赛: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营造一种浓厚 的学习氛围.较好地发挥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 课余生活和提高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热忱。扬州大 学科学技术协会 特地举办“电脑网络知识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对 计算机知识的共同探讨机会。 大学科技讲座: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科技 知识的机会,包括系统重装,PS,网页制作,flash 制作等实用性很强的计算机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欢迎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2011年5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学会、协会、研究会简称学会)和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组成。

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由同级学会和下一级科学技术协会及基层组织组成。

第四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五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科学技术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第二章任务第六条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国际科技组织清单

国际科技组织清单

国际科技组织清单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国际科技组织清单:
1.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是一个全球性的科
学组织,旨在促进国际科学合作和交流。

2.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是一
个致力于促进化学科学发展的国际组织。

3.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是
一个促进物理学研究和发展的国际组织。

4.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是一个促进天文
学研究和交流的国际组织。

5.国际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是一个促进地
球物理学研究和交流的国际组织。

6.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是一个促进理论
物理学研究和交流的国际组织。

7.国际数学联盟(IMU):是一个促进数学研究
和交流的国际组织。

8.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IAMP):是一个由世界
各地的医学科学院组成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交流。

9.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是一个促进
心理学研究和交流的国际组织。

10.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是一个促进热
带木材可持续利用的国际组织。

以上只是一部分国际科技组织,还有很多其他的组织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征求对《县级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通则(修订稿)》意见

关于征求对《县级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通则(修订稿)》意见

县级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通则(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县(市、区、旗)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县级科协)组织建设,促进县级科协发展,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县级科协是当地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当地党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当地党委、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当地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县级科协要坚持党的领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第四条县级科协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依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及本通则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管理内部事务。

第二章任务第五条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第六条推动科普场馆等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发展,促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第七条加强组织网络和科普队伍建设,指导县级学会、基层组织及其他科普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第八条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科学技术繁荣和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第九条组织科技工作者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作贡献。

第十条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当地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任务。

第十一条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履行人民政协组成单位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第十二条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后备人才。

第十三条发挥退(离)休科技工作者作用,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科普宣传等活动。

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扬州大学大学生科学与技术协会,简称扬大校科协,是在校党委行政领导下,校团委具体负责指导下,由我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群众性科学技术团体。

第二条:本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以邓小平同志理论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本协会的指导思想。

第三条:本协会的宗旨是:培养创新意识,弘扬科学文化,鼓励科学发明,推广科技成果,造就科技人才。

本协会的口号是:挑战与创新,让梦想起飞。

本协会的会徽是:见附件一。

第四条:本会任务:1.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四有”培养目标,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学术性、实践性的科技和学术活动。

2.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开辟第二课堂,广泛地组织各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地学生课外活动,发展同学的智能,活跃同学视野,优化同学知识结构,陶冶同学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培养同学科技才能活跃院校学术气氛,为同学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为促进校院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3.举办各种科技、人文专题讲座,名家系列报告会,学生科技、人文思想交流座谈会开展各种发明创造、制作等竞赛及大学生科技发明大赛等活动,定期表彰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组织同学走上社会,了解社会,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5.在学生科技学术方面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师生开展活动的桥梁。

6.组织及协调各院科协分会及科学文化类社团的活动,促进她们的发展。

7.积极完成省、市、校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积极协助校有关部门办好科技节,组织好“挑战杯”参赛工作。

8.协助学校组织开展校内外科技咨询、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积极开展同校内外各种科技团体的交流,发展同其他科技组织的友好关系。

第二章会员第五条:凡是具有我校正式学籍承认本会章程的学生,均可自愿报名,申请或者由各学院系向本会推荐,经本会审核注册后成为本会会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件科协发学字〔2017〕4号中国科协关于印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的通知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已经中国科协九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中国科协2017年1月23日—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和国家关于社会团体的相关文件法规,为规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组织工作,促进全国学会组织发展,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全国学会是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社会团体。

全国学会要认真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促进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团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全国学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思想引领作用,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全国学会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2 —倡导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

第四条全国学会的主要任务是:(一)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二)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倡导学术民主,优化学术环境,促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世界各组织徽标

世界各组织徽标

历史教科书·世界各组织徽标·简介中文名称:国际联盟,简称“国联”英文名称:LeagueofNations(LON)法文名称:SociétédesNations成立协定:《凡尔赛条约》《国际联盟条约》官方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成立时间:1920年解散时间:(正式解散,由联合国继续其使命)总部地点:瑞士日内瓦主要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秘书处和国际常设法院主要职能: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

性质:国际组织宗旨: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中文名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组织或北约)名称:NATO,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名称:OTAN,l'OrganisationduTraitédel'AtlantiqueNord成立时间:成立协定:《北大西洋公约》官方语言:英语、法语组织机构:国际秘书处;军事委员会;北大西洋议会;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总部:的性质:军事同盟,是一个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宗旨:成员国在集体和维持与方面共同,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和。

成员:28个,和中文名称: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俄文名称:Сове?т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взаимопо?мощи,(СЭВ)成立时间:1949年解散时间:1991年6月28日,该组织在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官方语言:俄语创始国家:苏联、、、、、组织机构:执行委员会、合作委员会、常设委员会、秘书处、研究所,部门代表会议主要职责:协调国民经济计划;国际生产专业化合协作;共同投资建设联合项目;对外贸易科学技术合作;性质:是由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相当于的经济共同体。

总部:俄罗斯莫斯科宗旨:是继承“”后的经济合作计划,主要目的是在“”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和协调国民经济计划”。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最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最新】

附件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章程》),为规范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性学会)组织工作,促进学会组织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全国性学会是按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

全国性学会要团结和动员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第三条全国性学会要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讨论;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积极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第四条全国性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推广先进技术;编辑、出版、发行科技书籍报刊及相关的音像制品;反映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其合法权益;组织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发展战略、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促进国家事务的科学决策工作;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进行科学论证和咨询,提出建议;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标准制定、成果鉴定、仲裁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组织、举办科技展览,编审科技文献,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促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认定会员资格,开展对会员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

科协章程介绍

科协章程介绍

科协章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那么,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科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2011年5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科学技术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学会、协会、研究会简称学会)和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组成。

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由同级学会和下一级科学技术协会及基层组织组成。

第四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五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科学技术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第二章任务第六条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第七条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科技节艺术节会徽设计理念

科技节艺术节会徽设计理念

科技节艺术节会徽设计理念
科技节艺术节会徽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案,将科技和艺术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领域融合在一起。

会徽的设计旨在传达出科技与艺术相互交融的动态,以及科技节艺术节的主题和精神。

会徽的形状采用了一个交叉的双曲线图案,代表了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这个图案的线条流畅而动态,象征着科技和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同时,交叉的双曲线也寓意着科技和艺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

图案的中心位置是一个由线条勾勒而成的人脑图形,象征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

人脑图形的线条与背景的双曲线形成了互相呼应的关系,强调了科技和艺术发展的核心是人类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人脑图形的轮廓也略显抽象,充满了未来感,表达了科技和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在会徽的底部,有一条弧线,代表着连接科技与艺术的纽带。

这条弧线同时也是一个色彩的过渡区域,采用了鲜艳而富有活力的色彩,使整个会徽更加生动鲜明,传递出科技节艺术节的活力和热情。

整体的色彩运用以简洁明快的方式呈现,采用了大面积的白色背景,突出了图案的线条和色彩。

在图案和弧线上运用了鲜艳的蓝色和红色,象征着科技和艺术的冷静和热情。

同时,白色背景也代表着纯洁和开放,象征着科技节艺术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总的来说,科技节艺术节会徽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案,将科技和艺术相互融合,传达出科技与艺术相互交融的动态以及科技节艺术节的主题和精神。

这个设计旨在表达出科技和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以及科技与艺术的共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

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

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种科技节活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作为科技节的标志之一,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融合了科技和创新的元素,展现了科技节活动的独特魅力。

首先,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注重科技元素的融合。

通过将科技元素融入会徽设计中,不仅能够展现科技节活动的主题,还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例如,会徽设计中可以加入科技装置、电子元件等图案,突出科技节活动的科技特色,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其次,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强调创新和未来感。

科技节作为一个展示科技成果和前沿科技的平台,其会徽设计理念也应该具有创新性和未来感。

设计师可以结合科技的发展趋势,采用新颖的设计理念和元素,打造出具有未来感的大黄蜂会徽,让人们感受到科技的无限可能性。

最后,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需要突出科技节活动的活力和活跃氛围。

通过设计生动、富有活力的图案和色彩,能够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科技节活动的热闹和活跃氛围。

这样的设计理念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为科技节活动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活力。

总的来说,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是科技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科技节活动的标志,更是展现科技节活动魅力的窗口。

通过融合科技元素、强调创新和未来感、突出活力和活跃氛围,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能够为科技节活动增添更多的魅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相信在未来的科技节活动中,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将会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风采。

国内科技协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范文

国内科技协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范文

国内科技协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范文
一、财政拨款;
二、资助;
三、捐赠;
四、会费;
五、企事业收入;
六、其他收入。

第四十九条建立学术交流、科学技术普及和奖励等专项基金。

第五十条建立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民主理财管理体制。

第五十一条各级科学技术协会的经费、资产及国家和地方拨给科学技术协会的不动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各级科学技术协会所属企业、事业的资产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改变。

第十章会徽
第五十二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由古天象仪、航天器、齿轮、麦穗、蛇杖以及中文和英文标出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称组成。

第五十三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在出版物上印制,也可作为徽章佩戴。

第十一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址设在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英文全称是CHINAASSOCIATIONFORSCIENCEANDTECHNOLOGY,缩写为CAST。

第五十五条全国委员会依照本章程制定《全国学会组织通则》。

第五十六条全国学会可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本章程和民政部《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制定章程。

地方科学技术协会可根据本章程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七条本章程解释权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第五十八条本章程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实施。

国内科技协会规章制度。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标识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标识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标识
正文: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协) 设立的节日,旨在激励和表彰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勇气,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该节日的标识是一个蓝色和白色的星星,代表着科技的纯洁和光芒。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在 2010 年设立的,当时中国科协决定每年的 6 月 20 日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为了感谢和
表彰科技工作者的贡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标识的使用广泛,包括在庆祝活动、宣传材料、社交媒体等方面。

该标识的意义深远,不仅代表着科技工作者的荣誉,也反映了国家对于科技重视和支持的态度。

拓展: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中国科协为了表彰和感谢科技工作者而设
立的节日。

中国科协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协会的简称,它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团体组织,致力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而是具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

蓝色代表着科技的纯洁和光芒,白色代表着科技的严谨和简洁,这两个颜色的组合体现了科技的魅力和力量。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标识的使用可以激励和鼓舞更多的科技工作
者投入到科技创新和发展中来,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可以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声誉,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溯源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溯源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溯源作者:韩晋芳来源:《学会》2015年第11期[摘要]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是“科代会”的发起者之一。

1950年,在“科代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两个组织,并于1958年合并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本文通过探寻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的背景,梳理其组织体系与主要工作,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全国科联以及在此基础上组织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有其特殊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背景组织体系主要活动1945年7月1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

从成立伊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就被定位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工会,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学术团体” [1]。

1949年,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社和中华自然科学社共同发起召开“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科代会”),组织成立了“全国科联”与“全国科普”两个组织。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功成身退,于1950年宣布结束,但它曾如历史天空中一颗启明星,照亮并指引着黎明前夜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行程。

2015年,距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已过去70周年,2016年又将迎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九大”,值此科协历史发展的关键之际,对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成立历史进行梳理,回顾中国科协的前身,铭记科学前辈的丰功伟绩,更好地把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宗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奉献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成立背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成立是中国科学工作者表达民主呼声,维护民主权益的需要。

抗战后期,国内政治形势日益严峻,面对美英参战和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力量的崛起,蒋介石政府不再关心在日本侵略下的存亡问题,而更关心自己政权的未来,政府也变得保守而倾向于镇压。

《华西日报》一篇社论曾指出,“政府官员腐败,法律任其滥用,人民生活日益悲惨绝望。

尽管国困民贫,一小撮贪污腐化分子却愈益富有,生活愈益奢华”[2]。

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

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

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年的科技节都会吸引大批科技爱好者和普通民众前来参与,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科技节的会徽。

会徽作为科技节的象征,不仅仅是一个图案,更是对科技节理念的诠释和传达。

今年的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设计理念,是以大黄蜂为形象,寓意着科技的活力和勇气。

大黄蜂是一种勇敢、坚韧、机敏的昆虫,它们在自然界中展现着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这正是科技人才所需要具备的品质,因此大黄蜂成为了科技节会徽的设计灵感来源。

在设计理念上,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和传统文化符号。

会徽的主色调采用了鲜艳的黄色和黑色,代表着活力和稳重。

在会徽的中心是一只张开翅膀的大黄蜂,展现出它们的自由飞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而大黄蜂身边的环绕图案则是由科技元素和传统文化符号组成,象征着科技的创新和传承。

除此之外,科技节大黄蜂会徽还融入了数字化和立体化的设计手法。

会徽的图案线条清晰流畅,立体感强烈,呈现出现代科技的高科技感。

整体设计简洁而不失精致,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美感。

科技节大黄蜂会徽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为了展现科技节的形象,更是为了传达科技节的理念。

它代表着科技人才的活力和勇气,也代表着科技的创新和传承。

希望通过这个会徽,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科技创新的事业中,共同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食品科学协会会徽设计理念

食品科学协会会徽设计理念

食品科学协会会徽设计理念食品科学协会会徽设计理念700字食品科学协会会徽是协会的象征和标志,它代表着协会的核心理念、宗旨和形象。

在设计食品科学协会会徽时,我注重凸显协会的特色,传达协会的宗旨和价值观。

首先,我选择了一个简洁而富有辨识度的形状作为会徽的基础,这个形状由两个相互交叠的圆形组成。

这代表着协会的多元性和联系性,寓意着协会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同时也呼应了食品科学这个领域的复杂性和交叉性。

在这两个圆形的交叉处,我采用了一个餐盘的图案,象征着食品科学的核心主题——食物。

这个图案展现了我们专注于研究、探索和发展食品科学的愿景,体现了我们对食品的热爱和关注。

餐盘图案中央,我选取了一个心形图案,表示协会的中心价值观和宗旨——关爱和健康。

心形代表着我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的高度关注,我们致力于推动健康食品的研发和应用,以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我在会徽的周围添加了一圈绿叶图案,象征着协会的生命力和活力。

绿叶代表着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承诺,我们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推动食品科学与可持续农业的结合,努力保护自然资源,提高食品产业的可持续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遵循了简洁、易识别和视觉冲击力强的原则。

通过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使会徽更加清晰易懂,容易辨认和记忆。

同时,用鲜艳明亮的颜色让会徽更具吸引力。

总的来说,食品科学协会会徽设计体现了协会的核心理念和宗旨。

它传达了我们对食品的关爱和热爱,强调我们对食品安全、质量和健康的关注,同时强调了协会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承诺。

这个会徽将成为协会的象征,也将激励我们的成员不断努力,推动食品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设计要求 1、每一位科学协会成员都必须上交 一份纸质版的会徽作品
2、设计方案体现科学文化和科技元素, 造型美观大方; 3、 设计要体现出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 特色; 4、 作品尽可能是原创作品,尽可能不 与现有国内外组织的会徽、公司商标及其他 LOGO发生任何抵触;
四、作品提交要求
1、请提交纸质稿件。 2、若是电子版会徽要打印出来。 3、提交作品并附带简介及设计作品的名 称、创意基础及设计理念。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会徽征集截止时间: 2014年4月11日(第八周星期五) 5、第八周第二课堂(4月11日)上交作品
中国科学技术协 会会徽由古天象仪、 航天器、齿轮、麦 穗、蛇杖以及中文 和英文标出的中国 科学技术协会名称 组成。
该会徽以“广东青年” 的英文缩写字母 “GDY”为主要设计元 素构成,整体图案又 构成电子轨迹的形象, 体现了科技的特色。 字母“Y”还构成一向 上的人,体现了青年 科学家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