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教案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二、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词“是”
现代判断句要用判断词“是”,古汉语相反,一般不用,这 是古今汉语判断句最重要的差别,先秦汉语中,有很多“是” 字,很象判断词: ①是吾师也。(左传· 襄31) ②是社稷之臣也。(论语· 季氏) 从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看,似乎都可以用判断词“是”的 意思去理解,其实“是”为指示代词作主语,相当于“此”。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荀子· 劝学)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 ③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 襄26) 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 子张)
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 中的判断词“是”相当: ⑤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公孙丑上)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 “即”或语气词“维(惟)”。
“乃、即、必”等用在判断句中,不是判断词,而 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10)是乃仁术也。(孟子· 梁惠王上)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 项羽本纪) 13)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三国志· 失街亭)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主语+者,谓语。
⑤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文心· 情采) ⑥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判断意味没有带“也”的强。
4.主语,谓语。
⑦秦,虎狼之国。(史记· 屈贾列传) ⑧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汉献建安十三)
判断意味更用在主语和名词谓语中间, 有人认为是判断词,认为是“为”的较古的形式,其实这种 看法是欠妥当的,“维”“为”上古根本不同音,“维、惟” 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它们不仅用 在判断句中,也用在描写句或叙述句中。
古代汉语:判断句
(二)因果判断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了因果关系复句的内容,主语说明事情的结果,谓语说明产生的原因。 翻译时应加上“是因为”。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4)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判断句谓语前,出现的“即、皆、必、则、维、乃、素”等,都
是副词,用来修饰判断谓语,虽然可以按照“是”来翻译,但不能认
定为判断词。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身非木石。《报任安书》 (4)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乃”“即” 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 中的“就”完全相同。
汉语基础课题组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属性、情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
定判断的句子,表示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从形式上看,判断句
的主语和谓语一般都是名词性成分。
(1)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是皆秦之罪也。《苏秦以连横说秦》 这里的:“是”为指示代词。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判断动词“是”,例“我是中国人”。 古汉语判断句则不用判断动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 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 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一是表示归类、等同是判断句中常见的语义关系,表示比喻也可以归入这种 类型。 二是还常用来解释原因,这样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常要加进跟说明原因有关 的词语,而不能简单地翻译成“是”。 三是用来对有关的事实加以评议,这种句子的主语是评议的对象,谓语则是 评议的内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语气词“也”
一、用于结尾 “也”字一般用于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
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 也可用于非判断句的句尾。 (一)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
示深信不疑。如: 蔓难图也。
(二)表示命令的句子。如: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家》)
(2)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也。”
(1)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
年》)
(2)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3.“……者,……”
(1)天下者,高祖天下。(《史 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 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4.“……,……”
“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但“是”作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有被普 遍采用,甚至到明清乃至近代,文言文中 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采用先秦的形式。
为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余为伯儵,余而祖也。
古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 副词“乃”、“即”或语气词“维”、 “惟”等。如:
2、关于句子结构与句式的研究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突出特点是不用判断词“是”,而用
名词、代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作谓语, 对主语进行判断。
而母,婢也。(名词+也) 董狐,古之良史也(名词性词组+也)
表示否定判断,则在判断句的谓语之 前加上“非”字。
楚虽大,非吾也。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类型
1.“……者……也。”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
古代汉语之判断句
古代汉语之 判断句
▪ 一、句子的分类 ▪ 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
分出的句子种类 是不同的。
▪ 根据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 句、感叹句;
▪ 根据语气还可以把句子分成肯定句和否 定句;
▪ 根据结构的繁简,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 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判断句(名词
谓语句)、描写句(形容词谓语句)、 叙述句(动词谓语句).
六、“是”字在判断句中 的使用
▪ 先秦汉语中,“是”字是指示代词,作用 和“此”一样,常作主语。如:
▪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 之过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 3、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四、“为”字在判断 句中的使用 p247
是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实义动词,被称作古代汉语 的“万能动词”。甲骨文意为:役象劳作。一般 不看作判断词,只有极个别应看作判断词。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算是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变为,成为 ▪ 至于赵之为赵,赵之子孙侯者:建立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 ▪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做 ▪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作为 ▪ 大家请看教材p202《长沮桀溺耦而耕》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 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3:表示较复杂内容
▪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战国
策·冯谖客孟尝君》 ▪ 子野之言君子哉。《左传·昭公八年》 ▪
课堂作业
说明下列判断句的结构形式: 1、张骞,汉中人也。 2、秦,虎狼之国。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南冥者,天池也。 5、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虎者,戾虫;人者,甘饵。《战国策》
…..,也
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太师之后也。
《左传》 夫山、泽、林、盐,国之宝也。《左传》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 晏婴,齐之习 辞者也。《晏子春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战国策》 取之而燕民乐,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 武王是也。《孟子》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为”字判断句
句中有动词“为”“是”。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句中语气词“也”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使得语气舒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论语》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论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
用于时间词语之后,或者表示时间的小句之
后。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 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左传》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左传》
表示因果关系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
计也。《战国策》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
句尾语气词“也”
1.增强判断语气。
2.增强对事件原因的陈述。 3.增强对事件真实性的陈述。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1.判断句的界定
古代汉语语法部分教案
古代汉语语法部分教案第一章:古代汉语语法概述1.1 古代汉语的发展历程1.2 古代汉语的特点1.3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古代汉语的词类2.1 名词2.2 动词2.3 形容词2.4 数词2.5 量词第三章: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3.1 句子的基本结构3.2 主谓结构3.3 动宾结构3.4 定语后置3.5 状语后置第四章:古代汉语的语气词4.1 语气词的分类4.2 语气词的作用4.3 常见语气词的用法第五章:古代汉语的词序5.1 词序的重要性5.2 词序的规律5.3 特殊词序的用法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6.1 被动句式的概念与特点6.2 被动句式的构成与用法6.3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表达方式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式7.1 判断句式的定义与特点7.2 判断句式的构成与用法7.3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式类型第八章:古代汉语的疑问句式8.1 疑问句式的分类与特点8.2 疑问句式的构成与用法8.3 古代汉语中的疑问表达方式第九章:古代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9.1 定语后置句式的概念与特点9.2 定语后置句式的构成与用法9.3 古代汉语中的定语后置句式实例第十章:古代汉语的状语后置句式10.1 状语后置句式的概念与特点10.2 状语后置句式的构成与用法10.3 古代汉语中的状语后置句式实例第十一章:古代汉语的助词11.1 助词的分类与功能11.2 常见助词的用法11.3 助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与作用第十二章:古代汉语的连词12.1 连词的分类与功能12.2 常见连词的用法12.3 连词在句子中的连接作用第十三章:古代汉语的介词13.1 介词的分类与功能13.2 常见介词的用法13.3 介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与作用第十四章:古代汉语的成语与典故14.1 成语的构成与特点14.2 成语的用法与例句14.3 古代汉语典故的来源与解释第十五章: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15.1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功能15.2 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15.3 修辞手法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实例第十六章:古代汉语语法的综合练习16.1 古代汉语语法综合练习的目的16.2 综合练习的内容与要求16.3 古代汉语语法综合练习的答案与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古代汉语语法概述、词类、句法结构、语气词、词序、被动句式、判断句式、疑问句式、定语后置句式、状语后置句式、助词、连词、介词、成语与典故、修辞手法以及综合练习。
10古代汉语的句式
(三)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常常将宾语 置于动词之前,并在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是、 之” ,以示区别。 “是、之”只是宾语前置 的标志,一般不译。 ①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 楚)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③ “惟陈言之务去”(韩愈)
(三)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恼七零八落人仰马翻,祝你新春快乐马到成功,
前景广阔一马平川。
几例社会用语分析
:
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
二十七章“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 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 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
几例社会用语分析
:
④某名人参观完自贡恐龙博物
馆后留言:
“能到自贡恐龙博物馆一游,
何幸之有!”
(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
(三)“为”字被动句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为”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为”字表义复杂, 易产生歧义: ①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 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起义)
(四)“见”字被动句 ① 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
三、宾语前置句
何去何从
时不我待 唯利是图 夜以继日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疑问代词无论是作动词的宾语,还是作 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这条规则在先 秦是比较严格的。这种句式有两个要点:⑴ 是疑问句代词作宾语。 “谁、何、奚、安、 孰、胡”等。⑵是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尤 其是作介词宾语的疑问代词前置,容易被我 们忽视。如: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复合被动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事物或同一类别。有些名词谓语句形式是判
断句,但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
别,即非判断用法,称为判断句的活用。其有
对主语作比喻性解释,对主语的有关方面加以
压缩式的解释,对主语作原因性解释三种用法。
例如: • • • • • 仲尼,日月也。(论语〃子张)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史 记〃夏本纪)
2) “…者,…”式:即在主语后用指示代词“者” 复指主语表示强调,谓语后不用语气词“也”。 例如:
•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3) “…,…也”式:即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示
判断语气。例如:
• 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为”有时用作判断词,相当于“是”,例如: •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 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 小人。”(孟子〃告子上) • 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
天下之贤公子者也。(战国策〃赵策三)
• 余为伯鯈,余而祖也。(论语〃微子)
•
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谷梁传〃隐
古汉语中“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动词或介词。 有些动词“为”很象判断词,实际上是意为“作”、 “变成”或“算作”的动词。例如: •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 (论语〃雍也) • • • 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孟子〃滕文公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本讲介绍了判断句的定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等内容。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并能在文言文具体文句中辨认判断句,加以准确的今译。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一、判断句的定义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
例如:“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
这是一种误解。
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
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
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例如下面的文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
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
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
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
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
“是”充当主语的如上句。
“是”充当谓语的如:“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是”的意思是“认为……是对的”,即认为汲黯的意见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代汉语语法判断句
5.3系词“是”产生的时代
5.3.1“是”成为系词的三条标准: 第一,摆脱语气词“也”,“是”字成为 必要的成分。 第二,系词“是”前面出现副词修饰。 第三,系词“是”前加“不”表示否定, 代替上古的“非”字的否定判断句。
5.3.2按照这三条标准,文献中确定无疑是系 词的为《史记》中的用例,如: ①此是家人言耳。 (史记· 儒林列传) ②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刺客列传) ③其是吾弟与?(史记· 刺客列传) ④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为。(史 记· 封禅书)
古代汉语判断句类型
1语气词“惟”的强调作用形成的判断句 2语气词“也”的确认作用形成的判断句 3动词“为”的判断句 4副词“乃”“即”等的确定语气形成的判断 句 5判断动词“是”的形成
1语气词“惟(维)”的强调作用形成 的
见于西周金文,在《尚书》《诗经》中用得 很多,以后逐渐消失。 尔惟旧人。(尚书· 大诰) 我马维骐。(诗经· 小雅· 皇皇者华)
判断句的活用
1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王制) 2表示某种事理关系: 夫战,勇气也。(左传· 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齐策四) 3表示因果逻辑: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 养生主)
5.2系词“是”的来源
5.2.1第一种可称为“代词说”,以王力、洪诚、 林序达为代表。 王力认为“‘是’字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洪诚认为,虽然“‘是’之成为系词,是由代词变 来的,这话极正确”但演变为系词的“是”“不 是纯粹指代词”,“它有以指示表肯定的意义”。 林序达说:“指示代词‘是’之可以具有确认或肯 定作用,事理完全可通。因为形容词‘是’由指 示代词‘是’演变而来,至少应该承认它们之间 的同源关系。”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争土橐,非下 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小结
句式:
表达功能 1.主语+者,谓语+也。 1.类属关系 2.主语,谓语+也。 2.等同关系 3.比喻关系 3.主语+者,谓语。 4.因果关系 4.主语,谓语。 5.主语+副词+谓语+(也) 5.其他复杂语义关系
6.主语+为+宾语
7.主语+是+宾语
起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口 语中已不可或缺。 文言中仍很少用,一直延续到白话文兴起的时 代。
三、古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类属关系:主语属于谓语的同类
成安君,儒者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2.等同关系:主语等于谓语
表示否定判断,则在判断句的谓语之 前加上“非”字。 楚虽大,非吾族也。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类型 A. 用“者”、“也”帮助判断
1.主语+谓语+也。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 宣公 二年》)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
2.主语+者,谓语+也。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逍遥游》) 夫积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3.主语+者,谓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
4.主语,谓语。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B.以副“乃”“即”“诚”“亦”、 “皆” “则”等帮助表判断。 主语+副词+谓语+(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2、有“者”句:即在判断句主语的后面加代词“者”, 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如: ➢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将 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 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 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 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 判断。
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古汉语判断 句的否定用“非”。
返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
贱即买,贵即卖。(《盐铁论·本议》)
➢
枯体即是荣体。(范缜《神灭论》)
返回
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四、古汉语判断句中“为”、“维(惟)”、
“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五、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问题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 “是”用于联系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并帮表 Fra bibliotek判断。返回
五、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问题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 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其 他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活用所表达的内容很多,如: 1、表达比喻内容
这种判断句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如: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古代汉语语法(一)
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一)表示类属关系: 陈胜者,阳城人也。 滕,小国也。 (二)表示等同关系: 梁父即楚将项燕。 (三)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曹公,豺虎也。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四)压缩的判断句 百乘,显使也。 夫战,勇气也。 (五)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 谖之计也。
三、其他判断句式
(一)否定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二)加强肯定语气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是皆秦之罪也。
三、其他判断句式
(三)带有各种语气词的判断句: 此亡秦之续耳。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黄帝人耶,抑非人耶? 子非三闾大夫与? 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
五、判断句和“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吾师也。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汤之问棘也是已。
思考题
判断动词“是”是何时通过何 种方式产生的?
古代汉语语法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Nhomakorabea 一、定义
所谓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说明主语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的一种句子形式。
练习:判断题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一)“主语+谓语+也”: 制,岩邑也。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 (二)“主语+者+谓语+也”: 南冥者,天池也。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 臣之所好者,道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
从意义上看,判断句是对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包括肯定的和否定的句子),即判断主语所表达的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从句型上,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性成分做谓语的句子。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1、主语+谓语+也(某,某也)例:A、张骞,汉中人也。
B、王,人君也。
2、主语+者+谓语+也(某者,某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主语+者+谓语(某者,某)例:A、兵者,不祥之器。
B、陈轸者,游说之士。
4、主语+谓语(某,某)例:A、荀卿,赵人。
B、夫鲁,齐晋之唇。
5、主语+副词+谓语(+也)(某,非某也)例:A、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B、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C、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6、谓语+也(某也)例:A、隐者也。
B、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
”谷阳曰:“非酒也。
”主语(名词)后面的“者”是个指示代词,表示复指,意思是这个人,这件事,又起提示强调作用。
句尾语气词“也”,帮助表示判断。
三、古代汉语的“是”的词性和用法(一)指示代词1、做主语例:是社稷之臣也。
2、做前置宾语例:寡人是问。
3、复指前置宾语例:唯命是听。
(二)判断词(汉代以后出现,仿先秦文言不用)例:A、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B、此必是豫让也;(三)形容词例:A、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B、魏其言是也。
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复指代词“是”演变为后来的判断词,其原因是具有判断意味。
例: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是”做判断词来用,汉代就有了。
例:此必是豫让也。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1、“为”多数都为普通动词例:A、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B、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C、余为伯侯,余尔祖也。
2、“维(惟)”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例:A、百日维新,维新变法、B、尔维旧人。
【古代汉语 精品讲义】第十讲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 4、主语+谓语 • 甚至“者”字、“也”字都不用,也可以形成判断句。例如: • ①荀卿,赵人。 • ②夫鲁,齐晋之唇。 • ③是炎帝之少女。 • ④仲弓父,贱人。 • ⑤兵,凶器。 • 3、4这两种形式在古文中的出现频率较低,由于不用语气词“也”,
• ③尔为尔,我为我。
• “余为伯鯈”的意思是“我是伯鯈(人名)”,这个“为”是 判断词,显然是从“晋为盟主”的“为”发展而来的,可是 已经没有“作为”的意思了。
• 但这种用“为”字表判断的句式在先秦不多见。上例“余 而祖也(我是你的祖先) ”就没有说成“余为而祖”。
•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①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 ②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 ③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 这些句子反映了当时口语中判断句形式的新发展。但在基本上以先秦的 作品为准则的文言文中,这种“是”字作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有被普遍采 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 形式。
• ⑤我马维骐。 • ⑥尔惟旧人。 • ⑦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 (髧:dàn头发下垂的样子。实:语助词。仪:配偶。) • ⑧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判断句中加“乃”和“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用得较
多;加“维”和“惟”的,后代不多见,先秦却比较常见。
• 无论是“乃”、“即”,还是“维”、“惟”,都不是判 断词。“乃”和“即”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大致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便 (是)“,“就(是)”,因此,到后代出现了 判断词“是”以后,它们可以加在“是”前面,构成“乃 是”、“即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乃”“爲”等詞的作用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謂語前面常用副詞“乃” 加強肯定,如: 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戰國策·齊策)
以上的“乃”有人看作是判斷詞,理由是 副詞不修飾名詞。其實這是以今律古,古 代漢語的副詞是可以修飾名詞的。這裏的 “乃”是副詞,其作用是加強判斷語氣, 這類副詞還有“即”“必”等,如: 梁父即楚將項燕,爲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史記·項羽本紀)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同上)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本講的主要內容
一、句式的簡單分類 二、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三、有係詞的判斷句 四、結論
一、句式分類
根據謂語的詞性,可以把句子分爲不同類 型。動詞或動詞短語作謂語的爲敍述句; 形容詞或形詞性短語作謂語的爲描寫句; 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的爲判斷句。
二、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3)“„„,„„者也。”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晏子春秋·內篇雜 下》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 策一)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神農、倉頡,聖人者也。《齊民要術·序》
(4)“„„者,„„。” 在主語後面用者字,謂語後面不用也字。如: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虎者,戾虫。(戰國策·秦策) 黃帝者,少典之子。(史記·五帝本紀) 陳軫者,遊說之士。(史記·張儀列傳)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 傳)
判別:“爲”所在句都可轉換成無係詞的判 斷句而基本義不變,如“項燕爲楚將”,主 語前都不能加“使”變成兼語句式;“爲” 字句,句未除少數有“也”外,大多數沒有 語氣詞;係詞“爲”之前不出現助動詞,可 以有“皆、俱、誠”等出現。如: 余爲伯倏,余而祖也。《宣公三年》 夫子爲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襄公二 十六年》 周公旦爲天下之聖人;關叔爲天下之暴人。 《墨子·公孟》。 楚爲荊蠻。《晉語八》 吾爲女父也。《呂氏春秋·疑似》
這種“非”字雖然可以翻譯成現代漢語的 “不是”,但它本身並不是否定性的判斷 詞,不是“不”和“是”的結合體,而是 否定副詞。“非”的語法作用是對整個謂 語的判斷進行否定。
2.2 先秦“是”的詞性
在先秦,“是”一般是用作指示代詞的, 有時它在句子中的地位很像判斷動詞,但 是仔細分析之後可以發現,它仍然是指示 代詞,如: 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 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 以上例句中的“是”都還是指示代詞,不 是判斷動詞。
(5)“„„,„„。” “者”和“也”字都不用,如: 夫魯,齊晉之唇。(左傳·哀公八年) 荀卿,趙人。(史記·孟軻荀卿列傳) 農,天下之本。《史記·孝文本紀》 今秦,虎狼之國。(史記·樗(chū)里子 甘茂列傳)
(6)“„„(也)。” 這種句式的主語承上省略,只有謂語後面加 上“也”字構成,一般用於對話問題之中, 如: “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史 記·淮陰侯列傳》 “追我者誰也?”其僕曰:“庾公之斯也。” 《孟子·離婁下》 有時其後的“也”字也可以省略,只是這種 比較罕見。如: 文侯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東郭 順子。”(莊子·田子方)
先秦時期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爲”才 與今天的判斷詞“是”相當,如: 余爲伯儵(tiáo),余而祖也。(左宣2) 這個“爲”已經沒有作爲的意思了,但這 種用“爲”表判斷的句子在先秦是很罕見 的,而且“余而祖也”這樣的句型中也不 能加“爲”變成“余爲而祖也”。
2.4 先秦判斷句的活用
判斷句的基本作用是謂語對主語進行解釋 或分類,典型的判斷句主語和謂語所致的 應該是同一事物或者同一類別。但是在語 言實踐中,某些判斷句主語和謂語的關係 不能按照形式邏輯的要求來加以分析,這 就是判斷句的靈活運用。判斷句活用主要 有兩種情況:
吾所欲者,土地也。(韓非子·五蠹) 夫仁義者,上所以勸下也。《韓非子·外儲說 左下》 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 者,禮義之始也。(荀子·王制) 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雋者,海內之 狡兔也。《戰國策·齊策三》 名者,實之賓也。(莊子·逍遙遊) 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 者,天之期也;虹霓、彗星者,天之忌也。 (淮南子·天文訓)
“是”作爲判斷詞直到漢代才出現。從漢語發展的歷 史來看,判斷詞“是”正是由上述的指示代詞“是” 發展而來的。用“是”作判斷詞的句子,《史記》中 有幾例,如《刺客列傳》:“此必是豫讓也。”但也 有學者懷疑此類句子是經後人改寫的。最可靠的證明 是1972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其《彗星 圖》有以下的記載: 是是帚彗,有內兵,年大孰。 是是苦彗,天下兵起,苦在外歸。 這說明當時的口語中已經用“是”作判斷詞了。其後 的文獻中也逐漸多見。但是直到清代,絕大多數文言 文中的判斷句還是不用“是”作判斷詞。
上述例句中“是”是代詞作主語,不是係 詞。與代詞“此”、“彼”作主語的用法 相同,“是”可用“此”替代,“是”先 秦大都是這個用法。
值得注意的是,判斷句並不都是表示肯定的, 也可以表示否定。古代漢語要表示否定的判 斷時,一般是在判斷句謂語的前面加上副詞 “非”,如: 是非君子之言也。(禮記·檀弓上) 楚雖大,非無族也。(左傳·成公四年)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戰國策·魏 策)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故王之不王,非挾泰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孟子·梁惠王上)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國語·齊語》 舜,冀州之人也。(史記·五帝本紀) 夫爲人臣而弑其主,殺已降,爲政不平,主 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 (史記·高祖本紀)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 季历之兄也。(史記·吳太伯世家) 張騫,漢中人也。《漢書·張騫傳》 賈山,潁川人也。(漢書·賈山傳)
在以下的判斷句中,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 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 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或“此”復指, 使意義更爲明確。如: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 語·爲政)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左傳·僖公三十年中很常見,不能把“是”理 解爲判斷詞。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爲謂語,表示判斷的。 對事物屬性作出判斷,即某種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屬於某種類型或不屬於某種類型。在現代漢語裏,判 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 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 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 字來幫助判斷。例如: 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1、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比喻,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因果關係,如: 孟嘗君爲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 計也。(戰國策·齊策)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論語·憲問)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莊子·養生主)
古漢語中還有一個“爲”字也經常被誤認爲是 判斷詞,如: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爲天下之士也!(戰國策· 趙策)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 爲政)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論語·微 子) “爲”本義是做,涵義非常廣泛,上述例句中 的意思大約是“算作”“作爲”等,不是判斷 詞。
三、有係詞的判斷句
係詞是在主謂之間起聯繫作用,表示主謂 之間的判斷關係的詞。古漢語裏的係詞有 “維(惟)、爲、是” 等,它們運用有時 代先後,春秋以前多用“維(惟)”,春 秋之後多用“爲”;“是”處於萌芽狀態。 漢魏以後“是”作係詞的用法逐漸增多。 漢語的判斷句從古代的無係詞句爲主發展 到今天的有係詞句爲主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7)“代詞(是、此、彼等),„„也。” 判斷句的主語由 “是”“此”“彼”等代詞充當, 其主語前後一般都沒有“夫”“者”,代詞常複指前 面的事、物或人,這類判斷句常常是複句中的一個分 句。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貪與賤,是人之所惡也。《論語·里仁》 此晉趙盾之師也。《公羊傳·宣公元年》。 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爲之。未至,公夢疾 爲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 《左傳·成公十年》。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 文公上》
髧(dàn,髪垂貌)彼兩髦,實維我儀。(詩 經·鄘風·柏舟)(兩鬢垂髪的那個人,真是我的 好配偶) 後代文獻中還常將“是”和“維”對舉使用,如: 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唯所見。 (鐘嶸《詩品》卷中) 鑒獨是明月,識志惟寒松。(孟郊·古意) 還有“惟”和否定係詞“非”對舉使用的情況,如: 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寧,乃惟爾自速辜。(尚書·多 方)(不是我周國不按德教的原則給你們和平安寧, 而是你們自己招來的禍害)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僖5)(祭祀的黍稷不 是芳香,美德才是芳香) 在這樣的對比中“惟”的係詞性比較明顯。
3.2 “爲”作係詞的判斷句
在先秦時期,“爲”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動 詞而不是係詞,作動詞有如下情形: 1、表“作爲”之意,爲及物動詞。如: 子游爲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 《論語·雍也》 若轉換成“子游,武城宰也。”與下文意 不合,而判斷句去掉係詞後不影響文意。
2、表“成爲”之意,及物動詞。如: 齊其爲陳氏矣。《左傳·昭公三年》(齊國 大概要成爲姓陳的了)。 若轉換成“齊,陳氏矣”,與原意不符,因 爲沒有表達變動之意。 3、“爲”在“使„„爲„„”兼語句中, 如: 子路使子羔爲費宰。《論語·先進》。 句子不能換成“子路使子羔,費宰也。” 4、“爲”前有助動詞,如: 是焉得爲大丈夫乎?《孟子·滕文公下》 “爲”在這裏有“算作”之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