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左传》《国语》《战国策》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
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
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
甲骨文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的遗物,距今已三千多年。
这些卜辞所记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
甲骨卜辞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
这些占卜之辞,短的只有几字,长的有百余字,比较完整的如:癸已卜,壳殳贞,旬亡田(咎)?王■曰,■(有)■(祟),其■(有)来■(艰)。
气(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
沚■告曰:“土方正于我东鄙,■(灾)二邑。
{工口}方亦牜帚我西鄙田。
”(郭沫若《卜辞通纂》第五一二片)。
这条卜辞,时、地、人、事齐全,叙述较为详细,略具叙事要素。
这些卜辞,可看作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同样未经后人加工的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商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君王所作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宝。
铜器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
商代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
如:“丁巳,王省夔京,王易小臣俞夔贝,惟王来征夷方,唯王十祀有五,肜日。
”(《殷文存》上二六·后)开头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然后叙事,内容大多是殷王的赏赐,最后还有告于先祖的祭日,周代铭文字数增加了,内容复杂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06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四章《左传》与春秋战国历史散文
有些篇出彩在于描摹逼真。
▪
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曰:“吾闻申生甚好仁而强,甚宽惠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今谓
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故而行强于君。君未终命而不殁,君其若之何?盍杀我,无以一妾
乱百姓。”公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骊姬曰:“妾亦惧矣。吾闻之外人之言曰:
四、《战国策》人物说辞的语言艺术
▪ 其三是巧说妙解,或巧在咬文,或妙在心计。
▪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 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 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 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四、《战国策》人物说辞的语言艺术
▪ 其四是善用譬喻,寓道理于形象和故 事。有的属于近取譬,随机利用身边 之事及眼前之物为语料。
▪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战国策》人物说辞的语言艺术
▪ 人物辞说的语言形式和风格,独具《战国策》风貌的部分大多辞采恣肆,铺陈张扬, 排比对仗,开两汉文赋先河。
▪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 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 雨……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 踘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三、《左传》的叙事艺术
▪ 《左传》的文学叙事更表现在有些描写已经超出史著实录,间涉虚构,几近创作。 ▪ 鉏麑之死
四、《左传》的语言
▪ 行人辞令之美是《左传》语言最受称许的部分,能在两国相遇的外交场合发挥有礼 有力、柔中有刚的言辞魅力。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课程。
三、编写说明1 .本考核大纲参考袁行需主编的教材《中国文学史》进行编写。
2 .本考核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考试。
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3 .识记:(1)神话概念;(2)神话分类。
4 .理解:(1)中国神话特点;(2)中国神话的价值和意义。
5 .运用:神话分类与中国神话重要神话举例,举神话的例子分析中国神话的特点、价值、意义。
第二章《诗经》1 .识记:(1)《诗经》;(2)三家诗、四家诗;(3)“诗六义”;(4)采诗、献诗、删诗;(5)重章。
2 .理解:(1)《诗经》类别及主要题材内容;(2)诗经艺术成就及影响。
3 .运用:赏析《诗经》主要题材诗歌。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 .识记:(1)《尚书》;(2)《春秋》;(3)春秋三传;(4)春秋笔法;(5)编年体、国别体。
2 .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体例、内容和艺术特色。
3 .运用:先秦叙事散文的写作特点。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识记;(1)《论语》《孟子》;(2)《庄子》;(3)《荀子》《韩非子》。
2 .理解:《庄子》三言说理。
3 .运用:分析庄子寓言的特点。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识记:(1)楚辞;(2)《离骚》;(3)《九歌》;(4)《九章》;(5)宋玉《九辩》;(6)香草美人。
2 .理解:(1)《离骚》内容及艺术特色;(2)屈原楚辞成就及影响。
3 .运用:结合《离骚》分析香草美人象征手法。
第二编秦汉文学史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1.识记:(1)《吕氏春秋》;(2)李斯刻石文;(3)《淮南子》。
4 .理解:《淮南子》的思想倾向、说理特点。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五章东汉辞赋1.识记:(1)汉大赋;(2)骚体赋;(3)诗体赋;(4)抒情小赋。
2.理解:(1)汉赋渊源及演变进程;(2)汉赋类别及散体大赋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袁行霈 最全最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四、简答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一题目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下列句子属于谢朓的诗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杂英满芳甸B. 参差皆可见C. 喧鸟覆春洲D. 新阳改故阴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喧鸟覆春洲, 参差皆可见, 杂英满芳甸题目2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屈原最著名的政治抒情诗是()选择一项:A. 《离骚》B. 《天问》C. 《九章》D. 《九歌》反馈正确答案是:《离骚》题目3未回答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白马篇》是一首七言诗B. 曹丕是曹植的弟弟C.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D.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题目4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130篇。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庾信的诗赋艺术成就很高,可以说是集六朝之大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孔雀东南飞》的下列诗句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十五知礼仪B. 十三能织素C. 共事四五年D. 十七为君妇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十五知礼仪, 共事四五年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下列神话故事中,教材讲解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精卫填海》B. 《夸父逐日》C. 《后羿射日》D. 《女娲补天》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题目8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下列诗篇中,属于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种豆南山下》B. 《结庐在人境》C. 《孟夏草木长》D. 《少无适俗韵》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少无适俗韵》, 《种豆南山下》题目9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战国策》是秦代吕不韦编订成书的。
11署名
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张祝平第一章上古文学张祝平第一节上古歌谣第二节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张祝平第一节《诗经》概说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第四节《诗经》的影响第三章历史散文张祝平第一节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左传》第三节《国语》第四节《战国策》第四章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的兴起连登岗第二节孔丘和《论语》张祝平第三节墨翟与《墨子》连登岗第四节孟轲与《孟子》连登岗第五节庄周和《庄子》连登岗第六节荀况与《荀子》连登岗第七节韩非和《韩非子》连登岗第五章屈原与楚辞周建忠第一节楚辞的产生与特点第二节屈原的生平与思想第三节屈原的作品与艺术特色第四节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张祝平第一章秦汉政论文吕叔宝第一节秦代散文第二节西汉政论文第三节东汉政论文第二章汉赋吕叔宝第一节赋体文学的起源及兴盛原因第二节汉赋的发展阶段及主要作家作品第三节汉赋的艺术特征第三章两汉历史散文徐乃为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以及《史记》的成书、体例第二节司马迁的史识与《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的文学成就以及地位影响第三节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第四章两汉乐府诗和文人五言诗张祝平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第二节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第三节第三节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特点第四节七言诗的初起与文人五言诗第五节《古诗十九首》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刘琦第一章建安正始文学第一节建安诗坛第二节曹操和曹丕第三节曹植第四节阮籍、嵇康与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文学第一节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第二节左思、刘琨与郭璞第三节孙绰、许询和玄言诗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与思想性格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第四节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第四章南朝刘宋诗坛吉定第一节谢灵运第二节颜延之第三节鲍照第五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一节沈约、谢脁与永明体第二节齐梁诗人集团第三节梁陈之际的诗人第六章北朝诗歌第一节庾信与西魏北周文学第二节北魏、东魏北齐诗歌第七章东晋南北朝民歌第一节东晋、南朝乐府民歌第二节北朝乐府民歌第八章魏晋南北朝辞赋第一节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特点第二节魏晋辞赋第三节南朝辞赋第四节北朝辞赋第九章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第一节建安魏晋时期的骈文、散文第二节南朝的骈文与散文第三节北朝的骈文与散文第十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小说溯源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第三节轶事小说与《世说新语》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张家鹏第一章隋及初唐文学张家鹏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贞观文坛第三节高宗武周时的宫廷文人第四节四杰与刘希夷、张若虚第五节陈子昂第二章盛唐文学张家鹏第一节盛唐前期诗人第二节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第三节王维第四节王之涣、李颀、王昌龄、崔颢第五节高适第六节岑参第三章李白张家鹏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李白诗歌题材内容的新开拓第三节李白诗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第四节李白诗歌的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张家鹏第二节杜甫诗歌题材内容的新开拓第三节杜甫诗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第四节杜甫诗歌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风与中唐前期诗坛赵荣蔚第一节大历十才子及李益的边塞诗第二节刘长卿和韦应物的山水行旅诗第三节元结、顾况的拟古诗第六章元白诗派与新乐府诗歌创作赵荣蔚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理论第二节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第三节元稹及张籍、王建等乐府诗人第七章韩孟诗派与中唐其他诗人赵荣蔚第一节韩孟诗派第二节李贺第三节刘禹锡和柳宗元第八章苦吟诗派与晚唐前期诗歌赵荣蔚第一节姚合与晚唐苦吟诗派第二节杜牧第三节李商隐第四节温庭筠以及晚唐其他诗人第九章唐末及五代诗歌赵荣蔚第一节皮陆诗派与韦庄、郑谷的诗歌创作第二节聂夷中、曹邺等古风诗人第三节杜荀鹤、罗隐等格律诗人第四节五代十国诗歌第十章韩、柳与唐代散文创作赵荣蔚第一节韩、柳之前的唐代古文第二节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第三节韩愈的古文实绩第四节柳宗元的古文实绩第五节晚唐讽刺小品文的兴起第十一章唐代传奇与敦煌通俗文学赵荣蔚第一节唐代传奇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唐代传奇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唐传奇的艺术成就与影响第四节敦煌通俗文学第十二章唐五代词赵荣蔚第一节词的起源和演进第二节敦煌曲子词和早期文人词第三节温庭筠与花间词人第四节李煜与南唐词人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高小和第一章多样化的宋初文学高小和第一节香山派和王禹偁第二节晚唐体诗人第三节西昆体的盛与衰第四节宋初散文的复兴第二章北宋前期词风和柳永的新变高小和第一节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风第二节范仲淹、王安石的词作第三节柳永对词文学的贡献第三章欧阳修及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高小和第一节欧阳修的地位和文学革新主张第二节北宋中期的散文创作第三节北宋中期的诗歌创作高小和第四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经历和人格第二节苏轼的文艺思想第三节苏轼的散文第四节苏轼的诗歌第五节苏轼的词第六节苏轼的影响第五章北宋后期文学高小和第一节北宋后期的文学创作队伍第二节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第三节北宋后期的词人第六章南宋初期的文学蔡燕第一节李清照第二节张元干、张孝祥等爱国词人第三节陈与义与江西诗派的流变第七章中兴四大诗人蔡燕第一节杨万里第二节范成大第三节陆游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变化第四节陆游的诗歌第五节陆游的词、散文第八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蔡燕第一节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变化第二节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第三节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第四节辛派词人第九章南宋后期的文学蔡燕第一节姜夔与姜派词人第二节四灵派与江湖诗人第三节文天祥与宋末爱国遗民诗第十章南宋散文和宋话本蔡燕第一节南宋散文第二节宋话本第十一章辽金文学蔡燕第一节辽文学概述第二节金文学概述第三节元好问第四节《西厢记诸宫调》第六编元明文学绪论胡金望第一章元代前期杂剧第一节元杂剧的兴盛第二节元杂剧的形式第三节关汉卿及其杂剧创作第四节王实甫与《西厢记》第五节元前期其他主要杂剧作家作品第二章元代后期杂剧胡金望第一节杂剧的南移和衰微第二节郑光祖与《倩女离魂》第三节其他主要杂剧作家和作品第三章元代散曲胡金望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及其体裁特点第二节元前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第三节元后期主要散曲作家作品第四章元末南戏胡金望第一节南戏的形成及特征第二节高明与《琵琶记》第三节元末四大南戏第五章元代诗文胡金望第一节元前期诗文第二节元后期诗文第六章明代诗文王利民第一节明初诗文(宋濂、刘基、高启)第二节台阁体和茶陵诗派第三节前后七子第四节归有光与唐宋派第五节公安派和竟陵派第六节明后期诗歌第七节明末小品文第七章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徐乃为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版本、成书过程与作者第二节《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与题旨第三节《三国志演义》的叙述艺术与艺术成就第四节《三国志演义》的影响第八章英雄小说《水浒传》徐乃为第一节《水浒传》的版本、作者与成书过程第二节《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与主题第三节水浒的叙事线索以及人物塑造的艺术第四节《水浒传》的深远影响第九章神魔小说《西游记》徐乃为第一节《西游记》题材的来源、演化及其作者第二节《西游记》的情节线索、人物形象与内容题旨第三节《西游记》的艺术特色第四节《西游记》影响下的其他神魔小说第十章世情小说《金瓶梅》徐乃为第一节《金瓶梅》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版本、作者第二节《金瓶梅》的基本内容、人物以及对社会的折射第三节《金瓶梅》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地位第四节明代四大奇书小结第十一章拟话本“三言”、“二拍”以及其它短篇小说徐乃为第一节单刊话本、积集话本到拟话本专集第二节“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第三节“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第四节明代的文言小说第十二章明代散曲与民歌王利民第一节明代散曲第二节明代民歌第七编清代文学绪论王利民第一章清代诗词文王利民第一节清代前期诗词第二节清代中期诗词第三节清代后期诗词第四节桐城派与清代散文第二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徐乃为第一节蒲松龄的生平、创作与《聊斋志异》的成书第二节《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第三节《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与艺术特色第四节《聊斋志异》的影响第三章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徐乃为第一节吴敬梓的家世生平第二节《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红楼梦》徐乃为第一节《红楼梦》的版本、题名、作者家世及其自叙传性质第二节《红楼梦》的结构方式与叙事线索第三节《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悲剧意识与巨大的认识意义第四节《红楼梦》的美学理念与艺术手法第五节《红楼梦》的巨大影响与红学第五章清后期小说的嬗变徐乃为第一节侠义公案小说及其代表《三侠五义》第二节狭邪小说及其代表《品花宝鉴》、《花玉痕》第三节四大谴责小说第六章清代戏剧胡金望第一节苏州派和其他作家作品第二节洪昇与《长生殿》第三节孔尚任与《桃花扇》第四节清中后期戏剧。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国家开放⼤学《中国古代⽂学作品选读》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国家开放⼤学《中国古代⽂学作品选读》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题⽬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未标记标记题⽬题⼲下列句⼦属于谢朓的诗作《晚登三⼭还望京⾢》中的是()选择⼀项或多项:A. 杂英满芳甸B. 参差皆可见C. 喧鸟覆春洲D. 新阳改故阴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喧鸟覆春洲, 参差皆可见, 杂英满芳甸题⽬2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题⼲屈原最著名的政治抒情诗是()选择⼀项:A. 《离骚》B. 《天问》C. 《九章》D. 《九歌》反馈正确答案是:《离骚》题⽬3未回答满分2.00未标记标记题⽬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项或多项:A. 《⽩马篇》是⼀⾸七⾔诗B. 曹丕是曹植的弟弟C. 《⽩马篇》是乐府歌辞D.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马篇》是乐府歌辞题⽬4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题⼲《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130篇。
选择⼀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5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题⼲.庾信的诗赋艺术成就很⾼,可以说是集六朝之⼤成。
选择⼀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6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未标记标记题⽬题⼲《孔雀东南飞》的下列诗句中,不正确的是()选择⼀项或多项:A. ⼗五知礼仪B. ⼗三能织素C. 共事四五年D. ⼗七为君妇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五知礼仪, 共事四五年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未标记标记题⽬题⼲下列神话故事中,教材讲解的是()选择⼀项或多项:A. 《精卫填海》B. 《夸⽗逐⽇》C. 《后羿射⽇》D. 《⼥娲补天》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精卫填海》, 《夸⽗逐⽇》, 《⼥娲补天》题⽬8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未标记标记题⽬题⼲下列诗篇中,属于陶渊明《归园⽥居》五⾸的是()选择⼀项或多项:A. 《种⾖南⼭下》B. 《结庐在⼈境》C. 《孟夏草⽊长》D. 《少⽆适俗韵》反馈正确的答案是: 《少⽆适俗韵》, 《种⾖南⼭下》题⽬9正确获得4.00分中的4.00分未标记标记题⽬题⼲《战国策》是秦代吕不韦编订成书的。
左传,国语,战国策的异同
1·名称《国语》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史事,而以记言为主,故名为《国语》。
2.体例《国语》始创国别史之体。
全书共21卷,分国记载周(3卷)、鲁(2卷)、齐(1卷)、晋(9卷)、郑(1卷)、楚(2卷)、吴(1卷)、越(2卷)八国的史事。
它上起周穆王,下迄鲁悼公,包括的时代大体为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一前453)。
二《国语》的思想特点《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教诲之语。
其目的虽然都在善善恶恶,最终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但《国语》显然按照某种明确的说教意图,对史实作过一番选择,其所记者大都从中能够引出某种教训的言和事。
较之“政府档案”般的《尚书》训诫之文和专于客观史实的笔录中寄寓褒贬的《春秋》之文,《国语》在继承的前提下显然有了新的发展。
因此,《国语})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民”、“尚礼”、“崇德”等。
《国语》的思想观念固然不纯,但基本上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倾向。
三《国语》的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看来,《国语》具有不小的价值。
它在一定程度上象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现了那个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
它虽以记言为主,但也注意写人,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当时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
较之《尚书》与《春秋》,《国语》显然已大有进步。
此外,《国语》在记言中展现故事情节,不乏虚构和想象;文章的结构也有所创新;其语言大体平实畅达,风格则不尽一致。
这些特点,体现了史家之文的新的发展。
虽然总的看夹,《国语》的文学成就尚不及《左传》,但其少数篇章则又有所过之。
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国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典范。
它大约与《国语》同时或稍后成书,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出现了不少新的特点,标志着史家之文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左传》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赋诗传统的终结——《国语》、《战国策》涉诗文本的比较
2012年第0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290期)Total No .290收稿日期:2012—01—26作者简介:章莉(1978—),女,江苏南京人,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浅论春秋赋诗传统的终结———《国语》、《战国策》涉“诗”文本的比较章莉(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中文系,山西忻州034000)摘要:《诗》在西周建立之初就获得了独特的文化地位,但从西周到东周、从春秋到战国,《诗》的呈现形态及其社会功能发生了转变,孟子曾说“‘诗’亡然后春秋作”,在先秦史料中出现的引诗赋诗现象往往体现着这种转变的痕迹,借助对《国语》、《战国策》中引诗赋诗的个别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诗》的功用转变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诗》;《国语》;《战国策》;赋诗;引诗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53—02一、从《国语》到《战国策》:“诗”亡的表征《国语》成书于与战国初期,所记史事与《左传》基本同时,以春秋时期为主,以“国”分目,记“语”为主,虽由于其体例的缘故,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较狭窄且因国别而详略有异,但还是可以大致体现那个时代的纷杂繁复的社会现实,特别是其以记言为主,更能反映时人尤其是掌握着话语权的政治上层人物的言说原貌。
据笔者粗略统计,《国语》中提到的赋诗、引诗或言诗的地方合计共25首27次。
各国“语”中用诗现象并不平衡,赋诗、引诗均集中于《周语》、《鲁语》、《晋语》、《楚语》中,甚而在《晋语》九篇中又集中于《晋语四》一篇之中,说明《国语》非一人所撰,即使《晋语》九篇,恐也不是一位史官所为;而也正因如此,反可以去除以一人一家之标准选材而可能产生的偏好,使言语的记录更有展现历史语境原貌的可能。
先秦两汉散文 笔记
第一章先秦散文概说第一节我国散文的起源1、散文的概念与韵文相对(不押韵即散文),出现较晚概念: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宋《鹤林玉露》2、散文的产生从文字记事开始(比诗歌出现晚,诗歌在文字产生前已经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文字产生前,两种记事方式A结绳记事B刻划符号记事甲骨文甲骨占卜:序辞、命辞、占辞、验辞钟鼎彝器周易(接近规范的散文)卦: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内容:1、表现行旅生活2、反映战争3、反映尖锐社会矛盾4、反映原始风俗第二节先秦散文的特点中国古代散文总体的特征1、强调实用2、浓郁的政治色彩(实用是为政治服务,与官方紧密联系,大部分散文都是官方文书)3、散文的理论稳定少变(文以载道、证道、喻道、明道)先秦散文的特点1、主要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历史散文的产生,源于史官传统诸子散文的产生则与周王朝统治权衰落、士阶层兴起有密切关系2、文史哲不分3、我国古代各种文体文章滥觞第三节先秦散文的发展阶段一、殷商西周先秦散文的形式阶段甲骨卜辞、殷周的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辞》、《爻辞》和《尚书》中的《商书》、《周书》主要是占卜语录和王公言辞政令的记录篇幅短小、文采不多,大都佶屈聱牙,艰涩难懂二、春秋战国之际,历史散文空前繁荣,臻于成熟,诸子散文崭露头角历史散文:《春秋》、《国语》、《左传》诸子散文:《老子》、《论语》、《孙子兵法》诸子散文以语录体为主,文字简练、篇幅短小,富有哲理性,但论述未充分展开三、战国中期,唱主角的是诸子散文以《孟子》、《墨子》、《庄子》为代表,从语录体逐步发展为对话论辩体,专题论文四、战国后期历史散文:《战国策》、《晏子春秋》诸子散文:《荀子》和《韩非子》,代表先秦论说文的最高水平第二章先秦历史散文第一节《尚书》、《春秋》一、《尚书》1、《尚书》的成书与真伪问题现存最早的上古历史文献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关于《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今文尚书》——晁错《古文尚书》——孔安国2、《尚书》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尚书》的文体:典、谟、训、诰、誓、命最早的议论文:《无逸》、《秦誓》最早的叙事文:《顾命》、《尧典》《尚书》文章特点语言特点:文字古奥、佶屈聱牙风格:质直古朴二、《春秋》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现存《春秋》乃鲁国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撰,以鲁国十二国君为序,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逐年记载这242年间鲁国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之先秦文学【第3章 历史散文3——《国语》《战国策》】
中国古代文学之先秦文学第三章历史散文第四节《国语》一、《国语》简介1.我国最早的一部分国记载的国别史·所记年代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全书21卷,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历史片段,尤以记晋史最长,共9卷2.《国语》“春秋外传”↔“春秋内传”《左传》·《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多记教诲之语·内容多与国之兴衰或事之成败密切相关,富于政治色彩。
二、《国语》的文学特色1.长于记言2.语言特点平实自然、明白流畅,接近当时的口语第五节《战国策》一、《战国策》简介·初题“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刘向定名为《战国策》·东汉末,高诱作注,后散佚·北宋,曾巩重新整理,流传至今《战国策》基本上仿照《国语》的体例,以记言为主,按国别记载,全书记载了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事,上接春秋三家分智氏,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间事。
二、《战国策》文学特色——辩丽横肆,亦文辞之最1.机智灵活的论辩方法如《触龙说赵太后》2.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如《苏秦以连横说秦》:铺陈、夸饰、排比、比喻3.细微传神的描写技巧①叙事极尽腾挪跌宕之能事《荆轲刺秦王》文章之妙,被钟惺誉为“古今第一”文字,司马迁写《史记》将它全文抄入《刺国列传》②环境气氛有意加以渲染如“易水送别”场面,击筑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③旁白和代言法写难以常见的心理活动“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柤之尊者乎?”“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④细节描写深见人性和人心。
如苏秦归乡。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一编 先秦文学【圣才出品】
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0.1复习笔记一、中国文学的源头1.传说时期的文学传说时期的文学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它们经过漫长的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2.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甲骨文字以及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的文字,它们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3.诗乐舞紧密结合诗乐舞合一,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与《尚书·益稷》记载帝舜时的乐曲《大韶》。
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二、先秦文学的作者和形态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1.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1)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也是文学的创造者。
在夏商或周初,为巫术祭祀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是当时主要的文学作品。
(2)商周之际,随着商周之际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史长于记人事、观天象、悉旧典。
《尚书》《春秋》都是史官的作品。
(3)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掌握知识文化,进行文学创作。
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
《诗经》就是由他们所采、所编、所颂的作品。
(4)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其代表就是诸子百家。
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
《先秦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学习任务单
《先秦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先秦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
2、掌握先秦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3、分析先秦文学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4、探讨先秦文学艺术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二、学习内容1、先秦诗歌(1)《诗经》介绍《诗经》的成书过程、内容分类和艺术特点。
分析《诗经》中的名篇,如《关雎》《蒹葭》等。
探讨《诗经》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影响。
(2)《楚辞》了解《楚辞》的产生背景和作者屈原。
解读《楚辞》的艺术特色,如浪漫主义手法、丰富的想象等。
比较《诗经》与《楚辞》在形式和风格上的差异。
2、先秦散文(1)历史散文学习《尚书》《春秋》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研读《左传》《国语》《战国策》,分析其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
(2)诸子散文探讨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了解其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研究道家的《老子》《庄子》,领会其哲学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分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的文学特色。
3、先秦神话(1)神话的内容和分类讲述常见的先秦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对先秦神话进行分类,如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等。
(2)神话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挖掘先秦神话所反映的古代社会文化和人民的思想观念。
分析先秦神话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发。
4、先秦音乐与舞蹈(1)音乐的形式和乐器介绍先秦时期音乐的种类,如雅乐、俗乐。
了解当时常见的乐器,如钟、鼓、琴等。
(2)舞蹈的种类和特点学习先秦舞蹈的不同类型,如祭祀舞、宫廷舞等。
分析先秦舞蹈的动作、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5、先秦绘画与雕刻(1)绘画的题材和技法探讨先秦绘画的主要题材,如人物、动物、山水等。
研究先秦绘画的表现技法,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等。
(2)雕刻的形式和风格了解先秦雕刻的作品类型,如青铜器雕刻、玉器雕刻等。
分析先秦雕刻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三、学习资料1、书籍(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2)《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编)(3)《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著)(4)《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著)2、学术论文(1)《先秦文学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2)《论先秦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3)《先秦散文的叙事艺术分析》四、学习方法1、文献阅读认真阅读相关的书籍和学术论文,做好笔记,梳理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部分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部分知识点第一节:文学史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一、唯物史观是文学史研究的指南二、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①文学史研究应当考察作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的社会背景、作品的影响,做到知人论世,但这不能取代对作品的解析、评说。
②历史上创作出传世之作的作者方才有资格进入书写的文学史。
③文学作品与宗教学、哲学、史学著作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述工具的精神产品,而且在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合胶合、互渗互动的关系。
④文学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以象见义,借助想象、幻想,取象造型,表达人生感悟和精神诉求;运用语言文字要讲究修辞及声韵,富有感染力和欣赏性,所以称之为审美文化形态。
三、文学史的任务1、文学史研究和书写的任务,是通过对历史上相继产生的文学作品的解析,展示文学的历史面貌及其成就、特色。
②对文学史的认识,最根本的任务是在于显示本民族文学成就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弘扬传统的审美精神和文化创造力,为现代文艺创作发现提供历史的资源和精神力量。
③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和书写,赋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使命。
四、文学史研究的方法是历史和美学的统一1、史学的属性是如实地叙述已经消逝了的社会人事的实际的状况,叙述的基本原则是求真求实,文学史的书写也应当是如此。
2、文学发展演变的情况,诸如文体的兴替,写作范式的变化,语言的变迁,都具有历史的客观性,也是有迹可循、可以表述的。
3、文学史研究方法是历史的和美学的统一。
五、文学史撰述的多样性通史、断代史、文体史、类型史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演变一、先秦:浑融辉煌的文学源头1、诗的起源:《诗经》2、官方文书:《尚书》3、占卜,卦爻辞:《周易》4、哲理书:《老子》5、史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二、两汉:辞赋蔚兴,传纪文学的成立和诗体的整合1、两汉叙事散文:《史记》2、文赋:《上林赋》《子虚赋》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批评理论的兴起和文学审美的提升1、曹丕:《典论论文》2、刘勰:《文心雕龙》3、萧统编纂:《文选》4、建安风骨、正始之音;游仙、玄言5、陶渊明开辟田园意境6、谢灵运观照山水之美7、声律和辞藻并重,生成以皇族为中心的宫体诗四、隋唐五代:诗的黄金时代1、李白翻新了古乐府诗,书写不羁豪情2、杜甫缘时事而发,怀忧国之思3、中唐白居易回归风雅美刺,重“歌生民病”,平易通俗。
《国语》、《战国策》
生动的情节
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 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 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 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 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
作品选讲:《邵公谏弭谤》
1、本篇叙事与议论结合,其叙事与说理都 富于形象性,具体表现在哪里? 2、邵公进谏时运用了哪些向《战国策书录》:“国异政教,各自 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 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战国的士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曾将战国的 士分为五派:1、劳作(墨家),如许行、陈仲 子,主张“不恃人而食”;2、不仕(齐国稷下 学者,如淳于髡、田骈,安享富贵生活,寄生于 贵族羽翼下,盛唱不仕之高论——滑头的学士 派);3、退隐(长沮、桀溺、庄子。彻底反对 政治事业);4、义仕 ;5、禄仕。
2、成书情况
刘向《战国策叙录》:“中书本号,或曰 《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 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 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 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性质:史书抑或子书
《汉书· 艺文志》把它与《史记》并列,归 入“春秋”一类。历代史志及“四库全书” 也都将其归之于“史”。 宋代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把它改入 子部纵横家,并说:“历代以其纪诸国事, 载于史类。予谓其纪事不皆实录,难尽信。 盖出学纵横者所著,当附于纵横家云。”
作品选讲:《邵公谏弭谤》
(1)叙述与议论相结合,重在议论,叙事 与说理都富于形象性。(用四个字刻画周 厉王的暴君嘴脸,用“道路以目”写出恐 怖压抑的气氛,社会矛盾的尖锐。) (2)邵公的进谏论证手法丰富(比喻说理、 史实说理、严密的逻辑推理等),论证层 次分明,周密有力。 (3)语言古朴精练,精警透辟,具有很强 的说服力。
左传国语战国策
左传国语战国策《左传》的思想内容(1)重视民势和民心向背,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民力量不断显现的结果,它迫使统治者在考虑施政方略时不得不考虑民心民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有一定的进步性。
(2)歌颂正义、歌颂爱国,如对郑子产、弦高、楚申包胥,齐晏婴等人的爱国爱民的思想和言行是充分肯定的。
(3)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和秽行。
(4)记述了许多战争,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5)局限:首先,维护旧礼制、宣扬血缘宗法制度的倾向很突出,对当时一些革新措施颇为不满。
其次,《左传》对妖鬼、神怪、占卜、津津乐道。
《左传》的文学成就(1)善于写矛盾冲突,文章有不少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的情节。
(2)《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
其叙事虽尚简,但“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左传》记事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简而奥的辩证统一。
刘熙所指出:“《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艺概·文概》)。
(3)善于写战事。
《左传》之写战争,结构完整,情节精采,运笔灵活,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因而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并且还以简练形象之笔,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绘声绘色。
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等。
(4) 善于写人。
古之史官,有所谓记言、记事之分。
其实往往言中见事,事中有言,机械区分很难,而记言记事皆必记人。
《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5)工于记言,尤长于出色的外交辞令。
如《烛之武退秦师》、《齐伐楚鉴于召陵》(末段)、《齐晋鞍之战》等。
《国语》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教诲之语。
202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202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专业:汉语言文学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国语》【试题答案】(1)我国现存第一部国别史。
(2)以记言为主。
(3)整体风貌质朴平实。
【考点】《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37.永明体【试题答案】(1)“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
(2)多为咏物诗和游戏诗。
(3)语言明快、描摹细致。
(4)代表作家沈约、谢朓、王融。
【考点】永明诗38.韩孟诗派【试题答案】(1)活动时间在贞元、元和至长庆的三十多年中。
(2)尚怪奇、重主观。
(3)代表作家韩愈、孟郊、李贺。
【考点】韩孟诗派39.敦煌曲子词【试题答案】(1)近代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唐及五代词,多为民间词作,有少数文人作品。
(2)最早写于盛唐时期,大部分为中晚唐作品。
(3)题材广泛,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通俗,生活气息浓厚。
【考点】词的起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两汉辞赋的发展脉络。
【试题答案】汉代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1)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
(2)以状物摹绘为主,铺排夸饰,文辞富丽,这类作品一般称为“大赋”或“汉赋”。
【考点】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势41.《古诗十九首》的情思内涵。
【试题答案】(1)离情别绪。
(2)表现游子士人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及其人生的某些观念。
【考点】《古诗十九首》及其他五言古诗42.曹丕诗歌艺术特点。
【试题答案】(1)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他的《燕歌行》二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2)曹丕诗歌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一种㛹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尤善写游子思妇的思乡怀远之情。
《燕歌行》即是代表。
【考点】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势43.王昌龄诗歌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语》与《左传》相似,都是
战国儒家整理的春秋史料,所表达的政 治社会思想与比较相似。 (二)以记言为主,各部分风格不一。 总体文学成就不如《左传》
谭 家 健
董 立 章
(一)《战国策》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二)成书与材料来源:刘向,有一部分 并非历史真实,而是纵横家的拟讬之辞。 (三)其文学成就最突出者在语言艺术
《左传》中的人物,可以分为累积式 (重要政治人物)和闪现式(仅出现一 次的一般人物)。 主要通过记述人物的语言来刻画,对 行动的描写较少,略显简略,但也有十 分出彩处。很少有对人物外貌、心理的 描写。
记言是《左传》叙述事件进程、揭示 因果关系的重要手段。但记言过多,且 言论多偏重对政治、伦理道德内蕴的阐 发,显得不够灵动。这是由《左传》作 为解经著作的身份决定的。 两类记言文字最富语言魅力:行人外 交辞令、大夫谏言。但长篇大论,影响 叙事的流畅性。
2.在史料和历史事件中加入编者自己 解经的话和评论的话,如“君子曰”等, 有时割断了原有史料的文气,给人不顺 畅的感觉。
《春秋》三传之一,属古文经学。 西汉末的刘歆特别推崇,一度被立为博士, 但两汉时期主要在民间流传。东汉末郑 玄提倡《左传》,压倒了今文经学的 《公羊传》《榖梁传》。晋杜预为之作 注。 洪 亮 吉
1.作者:左丘明? 2.年代:大部分内容成书于公元前375 年至前343年之间,也有汉人增益的部 分,如“其处者为刘氏”。 3.解经之书:《左传》是对《春秋》的 解释之书,反映了与《春秋》《尚书》 一脉相承的历史观、政治观、伦理道德 观。 官修史书——私家撰史
1.杂采各国各种类型的史书,子产、 晏子等各国卿佐的家传,以及卜书、梦 书、杂占书、纵横家书等材料,摘取其 中现成的片段,连缀成文。有的材料前 后有失照应,显示出一定的不完善性。
《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 按时间顺序叙事和倒叙、插叙、补 叙等多种叙事方法的结合。 特别重视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以彰 显其政治、道德主张。 对战争的描写是一大特点。笔墨集 中于对战争胜负关键原因的揭示上。 不仅记实,而且有一定的虚构成分。 细节描写突出。
如刺赵盾、骊姬进谗 陈涉读《国语》问博士曰:“人之夫妇, 夜处幽室之中,莫能知其私焉,虽黔首 犹然,况国君乎?余是以知其不信,乃 好事者为之词。”(《孔丛子》) 钱钟书《管锥篇》“代言法”“拟言法”
回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诸子左传》 二、《国语》 三、《战国策》 四、先秦历史散文的地位和影响
沈 玉 成
(一)《左传》作者、成书年代与思想
倾向 (二)《左传》的材料来源 (三)《左传》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和 流传过程 (四)《左传》的叙事成就 (五)《左传》的人物形象塑造 (六)《左传》的记言
马 王 堆 帛 书
《战国策》主要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 和其他游士的言论,思想比较复杂。 主要反映了纵横策士纵横捭阖,追 求富贵显达、功名利禄、追求人生价值 之实现的精神风貌。
主要有策士的外交游说之词和臣讽 君之词。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擅用譬 喻、寓言:鹬蚌相争、狐假虎威、画蛇 添足、南辕北辙等。运用大量对偶排比, 对某一论题反复申说。 熊宪光 郑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