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姓名:莫星娣学号:200911321217 班级:园艺1092第一章绪论1、园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有何联系?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中最基本的营养来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生态环境中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基础。

绿色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氧气和有机物的制造厂,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

从化学角度看,它还微妙而准确地反映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变化,供给人类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质。

所以,植物保护是环境保护最重要最必须的环节。

2、园艺植物病害有何重要性?其与其他作物病害有何不同特点?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体现在:1、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2、降低园艺作物的质量3、有时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换汇4、防治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生态环境污染与其他作物病害的差异:1、园艺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耕作栽培措施要求高、生态环境复杂等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难以把握,治理难度大。

2、园艺作物大多需要精耕细作,加大了人与作物的接触机会,也就增加了病害传播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生产者具备一定的植物病理学知识,避免不自觉地认为传播病害。

3、园艺作物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复杂指数的提高,为病害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和生态环境,为病害的传播介体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增大了切断病害传播途径的难度。

4、果菜类作物的产品大多是新鲜食品,防治病虫害时,不仅不能使用粮棉作物上常用的毒性农药,而且农药残留也有严格的限制。

5、花卉全球化销售使其成为病害的帮凶,由于是认为传播、途径广泛3、植物病理学研究哪些方面的容?其与哪些学科有何联系?研究容:1、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2、受害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3、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病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地防治措施与植物病理学有联系的学科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等;植物病理学应该属于医学的分支,可Word文档以称为植物医学,研究对象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间的互作,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流行

预测的种类
流行程度预测:预测流行的级别,发病率,病情指数等。 发生期预测: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负预测。 损失预测(损失估计):根据病害流行程度预测减产量, 有时将品种、栽培条件、气象条件等因素作为预测因子。 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指造成经济损 失的最低发病数量。 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 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经济损害水平, 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
xt x0 ert 1xt 1x0
r
1 t2 t1
(ln
x2 1 x2
ln
) x1
1 x1
r 为表观侵染速率,x1、x2分别代表t1、t2日的发病数量
单循环病害流行曲线
1.00
将田间越冬菌量视为常数, 病
病害潜育期不变,设xt为
t 日的发病数量,rs 为单
0.50
循环病害的平均日增长率 情
则:
积年流行病 单循环 无 低
系统根病 种传、土传、近
弱 长 高 玉米黑穗病 消灭初始菌源(X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防治策略比较
•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的流行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也不相同。 •防治单循环病害,消灭初始菌源很重要,除选用抗病品种 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清毒、拔除病株等措施都 有良好防效。即使当年发病很少,也应采取措施抑制菌量 逐年积累。 •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 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
病情指数 调 查(各总级叶病数叶数最高各一级级代代表表值值)100
•当严重度用百分率表示时,则用以下公式计算: • 病情指数=普遍率×严重度
玉米小斑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林木病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林业大学

林木病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林业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 我国约有森林病害1000多种,目前危害较严重的约60多种。

A:错B:对答案:B2. 世界林木三大病害包括()。

A:榆树枯萎病B:松红斑病C:五针松疱锈病D:松枯梢病E:板栗疫病答案:ACE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具有()特点。

A:发生严重而频繁B:病害分布及组成的特殊性C:病害发生因素复杂D:病害种类极其繁多E: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加答案:ABCDE第一章测试1. 导致植物发病的生物因子称为病原。

A:对B:错答案:B2. 由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A:对B:错答案:A3. 植物病害都要经过一个持续的病理变化过程,最终都表现出一定的病征。

A:对B:错答案:B4. 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识别的症状称为外部症状。

A:对B:错答案:B5. 根据病害症状可对病害做出初步诊断。

A:对B:错答案:A6. 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有病征,而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无病征。

A:错B:对答案:A7. 在有利发病的条件下,植物侵染性病害都可以产生病征;如细菌的菌脓,菌物的霉层。

A:错B:对答案:A8. 生物病原主要包括()。

A:细菌B:菌物C:病毒D:线虫E:寄生性种子植物答案:ABCDE9. 细菌病害常见特征是()。

A:霉状物B:菌脓C:粉状物D:点状物答案:B10. 植物病害与伤害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病害的形成要经过()。

A:组织变化B:病理变化C:寄生变化D:形态变化答案:B第二章测试1. 吸器是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A:对B:错答案:A2. 分生孢子器为一种无性子实体。

A:对B:错答案:A3. 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卵孢子和游动孢子是菌物的无性孢子。

A:错B:对答案:A4. 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担孢子和子囊孢子是菌物的有性孢子。

A:错B:对答案:B5. 菌物的有性孢子是经过性细胞结合后产生的孢子,因此,有性孢子的细胞核是二倍体。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指研究病害数量随时间而增长的发展过程。

3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指病害的传播发展的过程,研究病害由点到面的发展变化。

反映了病害在空间的发展规律。

4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单循环病害、单利病害。

5当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多循环病害、复利病害。

6中间型病害:有许多病害介于上述两类病害之间,或兼有上述两类病害的特点,故称之为中间型号病害,如油菜菌核病、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玉米纹枯病等。

7定向选择: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相应的毒性小种便会大量繁殖增多,形成优势小种,最终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

8稳定化选择:感病品种面积扩大时,强毒性小种适应性差,竞争不过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而使频率降低,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频率升高,不能形成优势小种。

9 S形曲线:S形曲线指病害发生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直至饱和点而病情不再增长的病害曲线,如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

10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11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

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

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

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12 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病害流行学汇总

病害流行学汇总

第一部分流行学基础第一章绪论1.植物病害流行(plant disease epidemic):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又发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的过程与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plant disease epidemiology)或(epidemiology):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止理论的科学。

3.流行病:指传染性强,病情可在短期内大量增长和蔓延的一类病害。

4.稳态流行(endemic):称为常发病,指在某一地区早已存在,年年发生或者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5.大区流行: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成为泛域流行。

6.突发流行(explosive epidemic):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7.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基本特点:学科特点:1.群体和群落水平的科学(定量) 2.采用了系统论的知识论和方法论(注重整体) 3.兼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性质(硬技术与软科学)8.流行规律的研究内容:???????植物病害流行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侵染性病害。

1.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2.病害流行的遗传基础3.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4.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5.病害流行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模拟6.有关研究方法和技术在流行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防治理论方面主要研究:1.病害流行预测、病害所致损失预测、防治效果效益预测,预测因子及预测方法。

2.防治理论、策略和决策方法9.流行学的研究方法观测与试验、数理统计、系统分析与仿真、模型和模拟?????需要展开吗?第二章植物病害为什么会流行1.生态系统(ecosystem) 概念:指在某一特定景观的地域或水域的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动态系统。

2.系统的属性????????????3.系统区别于非系统的特性系统与非系统的区别: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可控性,目的性和动态性。

植病流行与测报

植病流行与测报

第一章绪论1、植物病害流行(piant disease epidemic):是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的表现形式1)稳态流行: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有“常发病”之称。

2)突发流行: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又称“前进行流行”。

3)大区流行:指在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3、植物病害流行学(piant disease epidemiology):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止理论的科学。

4、流行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与系统模拟法第二章植物病害为什么会流行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生物个体和种群之间的数量平衡及相互关系的协调,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状态。

2、系统的概念及属性系统:指相互依赖的若干事物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属性:1)系统的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系统的关联性:系统间通过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反馈等方式相互联系。

3)系统的层次性:系统内的各个元素间具有较明显的层次结构3、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4、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区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生态系统。

5、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1)农业生态系统是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系统。

人既是组成部分又是组织者调控者。

(2)自然平衡变成了人工平衡。

绝大部分---农产品的输出(3)系统的生产功能提高而生物功能退化,遗传质相对贫乏,稳定性不足。

(4)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除受自然生态规律影响外,还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6、植物病害系统: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两个种群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开放和动态的生态系统。

4--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PPT

4--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PPT
18
4 土壤和肥料 土壤是许多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重要场所。各种病原物常
以休眠体的形式于土壤内,也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可能增加田间病原
物的数量积累,使病害发生严重。因此,正确的轮作以及间 混套种能有效地减轻某些病害发生。
病菌的休眠孢子可以直接散落于粪肥中,也可以随病株残 体混入肥料。如作物秸秆、谷糠场土、枯枝落叶、野生杂草 等残体都是堆肥、垫圈和沤肥的好材料,因此病菌经常随各 种病残体混入肥料进行越冬或越夏。
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物必须经过 一定的途径传播到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有些 病害有再次侵染,病原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夏或越冬,度过寄主 的中断期,才能引起下一季发病。
三个环节: 病原物的越冬 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16
2.1 病原物的越冬
6
7
侵入期
②自然孔口侵入
许多真菌和细菌. 气孔、水孔、蜜腺
8
③伤口侵入 植物表面的各种伤口。 所有的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大部分的病原真菌、病毒和类
病毒可通过不同形式造成的伤口侵入寄主。 植物病毒、类病毒必须在活的寄主组织上生存,故需要以
活的寄主细胞上极轻微的伤口作为侵入细胞的部位,其它病原物 如真菌和细菌的伤口侵入则有所不同,它们以伤口作为侵入途径 的意义包括: p80
➢ 湿度 长时间的高湿度不但促进了寄主长出多汁和感病的组织,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病原的繁殖,进而导致病害流行。 ➢ 温度 温度适宜,病原物完成每一个过程的时间就短,这样在一 个生长季节里就会导致更多的侵染循环。经过一次循环,接种体的 数量增加许多倍,新的接种体可传播到其他植物上,较多次的循环 导致更多的植物受到越来越多的病原物侵染,容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和答案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后思考题及答案:莫星娣学号:7 班级:园艺1092第一章绪论1、园艺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有何联系?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中最基本的营养来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生态环境中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基础。

绿色植物,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氧气和有机物的制造厂,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

从化学角度看,它还微妙而准确地反映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特征和变化,供给人类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物质。

所以,植物保护是环境保护最重要最必须的环节。

2、园艺植物病害有何重要性?其与其他作物病害有何不同特点?园艺植物病害的重要性体现在:1、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2、降低园艺作物的质量3、有时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换汇4、防治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生态环境污染与其他作物病害的差异:1、园艺植物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耕作栽培措施要求高、生态环境复杂等特点,病害的发生规律难以把握,治理难度大。

2、园艺作物大多需要精耕细作,加大了人与作物的接触机会,也就增加了病害传播的可能性;这就要求生产者具备一定的植物病理学知识,避免不自觉地认为传播病害。

3、园艺作物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复杂指数的提高,为病害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和生态环境,为病害的传播介体提供了栖息、繁殖的场所,增大了切断病害传播途径的难度。

4、果菜类作物的产品大多是新鲜食品,防治病虫害时,不仅不能使用粮棉作物上常用的毒性农药,而且农药残留也有严格的限制。

5、花卉全球化销售使其成为病害的帮凶,由于是认为传播、途径广泛3、植物病理学研究哪些方面的容?其与哪些学科有何联系?研究容:1、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2、受害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3、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病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地防治措施与植物病理学有联系的学科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等;植物病理学应该属于医学的分支,可以称为植物医学,研究对象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间的互作,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11 植物病害流行和预测

11 植物病害流行和预测
(14)
11 植物病害流行和预测
11.3 植物病害预测 植物病害预测(forecast)——在以
流行学理论为依据,对某种植物病害在未 来发生(流行)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做 出估计。以便选择最佳时机,并采取合理 的防治措施。
因此,病害预测既是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的 应用,又是病害防治的行动指南。
11.3 植物病害预测
11 植物病害流行和预测
11.2 植物病害流行过程与动态规律
11.2.1 植物病害流行过程
植物病害流行、爆发,需要有一个病原物数 量的累积过程。根据临界菌量累积速度,将植 物病害流行过程分为单年流行病害、积年流行 病害集中间型几个类型: 1. 单年流行病害—— 在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条件下,病原物接种 体在当年(或一个生长季节)内可达到引起病害
2. 植物病害“金字塔” 不仅植物病程的每个阶段 (特别是潜育期、发病期)需 要时间;而且病程与病程之间 的纽带——病原物接种体由点 到面、由近到远地传播也需要 时间;群体植物病害的发展更 有赖于有利环境条件的持续!
T
E
P H
11.1 植物病害流行因素
11.1.2 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植物病害发生三要素构成植 物病害流行的基础,随着发病时间的持续, 病害在植物群体上得以发展。
(r)是植物病害预测、损失估计和防治决策的基础。
11.2.2 植物病害流行动态
11.2.2 植物病害流行动态
1.植物病害流行时间动态 线 ——
⑴ 单 基年 本流 形行 式病 害 流 行 曲
11.2.2 植物病害流行动态
1.植物病害流行时间动态
线 ——S
————
t
⑴ 单 型年 曲流 线行 数病 学害 模流 型行 曲

7第四章潜育期与流行2

7第四章潜育期与流行2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5
(1)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
类菌原体和螺原体病——是维管束性病害,由 介体传递进入维管束后,多在韧皮部组织内繁 殖和扩展。
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先在细胞内增殖, 通过胞间联丝再向周围组织蔓延。有的病毒仅 在侵染点周围的局部细胞组织中蔓延,如枯斑 病毒。有的病毒则进入韧皮部的筛管,沿筛管 向寄主周身蔓延,如烟草花叶病毒。
4、栽培管理 耕作制度的改变; 播种期的改变; 施肥量的多少; 水的管理等。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30
(二)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以上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环节。应该 看到,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往往不是孤 立地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以稻瘟病为 例,如果种植感病品种,施用过多氮肥, 冷水灌田或抽穗后雨多并出现低温,稻 瘟病就有可能大流行。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31
(二)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
也应该看到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有主有次,在一 定的时间内常有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影响着 病害的发展和流行。
如上述的稻瘟病流行条件中,即使感病品种, 多氮肥等条件都具备,但没有充分的湿度条件, 稻瘟病就不能流行,因此湿度条件就是决定性 因素或主导因素,如果湿度具备,但土壤缺肥, 稻瘟病虽然也可以发生,但不会严重,而多氮 肥田块则会发生较重。在这种情况下,施用过 多氮肥或施肥不当就成为主导因素.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6
(2) 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局部侵染——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仅在 侵染点周围的局部细胞中扩展的侵染。 多数病害属这一类,如形成各种斑点的 病害(稻瘟病、玉米小斑病、甘薯黑斑病、 花生黑斑病等)。马铃薯晚疫病菌侵染叶 片后,在干燥情况下只形成小病斑,在 潮湿情况下,病斑可以扩展到整个叶片 和叶柄,甚至到茎部,但毕竟还是局部 侵染。

病害流行学第4章

病害流行学第4章

病害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用于病害季节流行动态分析时,用植物群 体中发病的普遍率或严重度表示病害数量x, 将病害的最大容纳量K定为1,则微分式为:
dx/dt = r ·x(1-x) 与 指 数 模 型 相 比 , 增 加 了 修 整 因 子 ( 1x),使得模型包含了自我抑制作用。其积分 整理后可得:
x x0 ert 1x 1x0
3、寄主抗病性和植株密度对传播的影响
抗性品种上发生病害较少,产生的病原物数量 较小,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传播距离较短, 传播速度减缓。
寄主植株密度对传播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即密 度效应(density effect),是指寄主植物密度对 病害传播和流行的影响结果。
2、侵染梯度与梯度模型
(1)、侵染梯度 侵染梯度又称病害梯度或传播梯度,是传
播发病后,子代病害数量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 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
从菌源中心飞散出的孢子侵染诱发的新一 代病害的分布往往有明显的分布梯度,一般在 菌源中心处病害密度最大,距离越远密度越小。
(2)、侵染梯度模型
a
xi
d
b i
开始,至病情普遍率达5%的一段时期。此阶段是 菌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对于作好病害测报和防治 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2)盛发期 也 称 逻 辑 斯 蒂 增 长 期 。 是 病 情 从 0.05 发 展 到
0.95的一段时期。 (3)衰退期
也称流行末期。病情增长趋于停止,流行曲线 也渐趋水平。
三、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
lnx2 1x2
ln1 x1x1r(t2t1)
当已知t1和t2时刻的病情x1和 x2以后,就可 根据下式计算表观侵染速率:
r 1 (lnx2 lnx1 ) t2t1 1x2 1x1

病害发生和流行(4)章

病害发生和流行(4)章

小孢子。经过动物消化道后,排出的粪便中仍具侵
染能力。
医学ppt
12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粪肥和种子表面 越冬,春、夏季,越冬的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 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或 叶鞘内,穿透寄主表皮或从伤口侵入叶片、茎干、 节部、腋芽和雌、雄穗等幼嫩组织。
医学ppt
13
侵入的菌丝在侵入点附近表现症状。分 泌生长素和吲哚乙酸,刺激玉米细胞膨 大。冬孢子成熟后飘散,可以引起再侵 染。
可以随气流传播,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
2、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在1万—2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海岸
600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发现真菌的孢子;但可以传播的距离
并不就是传播的有效距离,因为部分孢子在传播的途中死去,
而且活的孢子还必须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引起侵 染。
3、借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因为除去注意消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 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 生活一定的时期。
✓专性寄生的病毒,有的也能在病残体中 存活一定时期。
医学ppt
10
✓ 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受到
植物组织的保护,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是受到 土壤中腐生菌的拮抗作用较小。
✓ 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一般决定于残体分 解的快慢。
4
(1)越冬和越夏场所
▪ 种子 ▪ 病株残体 ▪ 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 土壤 ▪ 田间病株 ▪ 肥料
医学ppt
5
田间病株
▪田间病株包括: 寄主植物 其他作物 野生寄主 转主寄主等。
•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 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病 株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夏。

第四章-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第四章-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多为地上部局部侵染的病害,叶 斑病多属此类。
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锈 病
积年流行病害
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不重要,潜育期 长或较长,需经数年菌量的积累方能造 成严重危害。
越冬率和越冬存活率较高,初菌量一般能逐 年有所增长。
传播体往往也是休眠体,寿命较长,对不良 环境抵抗力强。
多为土传和种传,传播距离一般较小。
加权计算:r = (r1×30 + r2×20) ÷ (30+20) =(0.2898×30 + 0.2203×20) ÷ 50 = 0.262
加权法计算实例:
逻值线与分段计算r值的可平均性
回归法计算实例:
计算公式:
ln
x2
1 x2
ln
x1
1 x1
r
t2
t1
以ln(x2/(1-x2))为Y,以时间 t 为x,作线性回归,回 归系数B即病害流行速率r (病害增长速率)。
直线方程式: ln(x)=ln(x0)+r e ·t
指数增长期流行速率(re )
指数模型的假设条件:
① 只考虑生殖率不考虑死亡率,对病害而言,只 考虑新生病斑的发生,不考虑老病斑的消亡和 报废;
② 生物生存条件无限,群体可无限增大,对病害 而言,可供侵染的寄主组织是无限的;
指数模型的假设条件:
4.1 病害流行类型
单年流行病害(monoetic disease)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复利病害(comopound interest disease,简称CID)
积年流行病害(polyetic disease)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 单利病害(simple interast disease,简称SID)

植病流行时间动态

植病流行时间动态

植病流行时间动态1、几个基本概念 A、植物病害流行:病害在0,1 之间的增长变化的动态过程。

B、流行性病害:发生程度和范围处于不稳定及不断扩展阶段的病害。

根据病害扩散流行范围分为洲际流行病、泛域流行病小区域流行病。

C、地方病:在一个地方存在并稳定下来而不在扩展蔓延的病害。

D、单循环和多循环病害:在作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次侵染的病害,称为单循环病害,或单利病害、积年流行病害。

作物病毒病、菌核病多属于这一类病害;如果在一个生长季节中除了有初次侵染外,还有若干次再侵染,这类病害即称为多循环病害,或复利病害、单年流行病害,如气传病害等。

还有许多病害可能兼有两类病害中的某些特点,介于两类病害之间,可列为“中间型”病害。

E、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在一定区域内,一种作物病害总是随时间的确进展而发展变化的,称为时间动态。

这是植病流行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病害流行时间动态规律是病害预报的基础,对病害综合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季节流行动态主要研究流行曲线的形式、流行速率和用于描述季节流行变化的数学模型逐年流行动态研究面对区域性生态系、进行多年以致数十年病害流行动态的宏观研究时间动态的研究首先以时间t 为横坐标,病害数量x 为纵坐标作图,绘制出种种形式的病害进展曲线,并利用数学公式研究病害数量 x 在瞬时间△t 的变化△x /△t 。

流行速率是病害流行快慢的最重要参数,集中反映了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病原物、寄主群体间相互作用。

流行速率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病害流行预测、损失估计和防治决策都是十分重要的季节流行曲线是病害在单一生长季节内病害流行动态的形象表示方式;发病始期、最高病情和流行速率是其主要特征量。

季节流行曲线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S型、单峰式、多峰式等S型曲线是最基本的形式,单峰曲线可看作是一个正S型曲线,再接上一个倒S型曲线,多峰曲线则是单峰曲线的重复出现。

在S型曲线中,根据病害严重程度的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见下图)指数增长期 x 0.05 逻辑斯蒂增长期 x 0.05~.95 最大病情逼近期 x 0.95 2、描述植病流行时间动态的非线性理论函数(模型)现有描述作物病害流行时间动态的理论模型有指数增长、单分子、逻辑斯蒂、龚伯茨、韦布尔、理查德函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病害流行类型
单年流行病害(monoetic disease)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复利病害(comopound interest disease,简称CID)
积年流行病害(polyetic disease)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 单利病害(simple interast disease,简称SID)
4.2.1 季节流行曲线的绘制
定期(逐日或间隔一定数日)调查病情; 将病情资料(普遍率或严重度)按时间顺序列表; 以时间为横座标、病情为纵座标,作直角坐标图。
细辛叶枯病(傅俊范等,1995)
稻纹枯病(檀根甲等,1996)
两种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4.2.2 流行曲线的形式及成因



与病害循环特点、作物生长
病程进展动态:也是病原物单循环过程 (一个世代)的发展动态。
以病原真菌的侵染过程为例,它包括:孢子着落、萌 发、侵入、定殖、显症、病斑扩展、产孢形成、孢子 释放、孢子传播的一系列动态变化。
也可按侵染概率、潜育期、病斑扩展速率和产孢量描 述侵染过程。
是季节流行动态、逐年流行动态研究的微观研究基础。
冬春气候对麦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年份
1987 1992 1994 1995 1996 1998
白穗率%
<3 5.56 1.5 15.3 4.4 6.8
12月均温℃ 3月雨量mm
5.6
157.4
5.87
217.1
4.7
35.1
7.9
78.4
5.1
152.7
7.0
198.0
4.2 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4.2.1 季节流行曲线的绘制 4.2.2 流行曲线的形式及成因 4.2.3 病害流行阶段的划分
时间动态与病害在空间中的传播扩展(见 第五章空间态)互联一体,组成的病害 流行过程的全貌。
时间动态的研究以时间(t)为横坐标,病 害数量(x)为纵坐标作图,绘制出各种形 式的病害进展曲线,并利用数学公式研究 病害数量随时间(Δt)的变化( Δx /Δt)。
时间动态研究级别规模
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可按照三个级别进行研究:
⑵单峰曲线
作物生长前期、中期发病并达到高峰。 如棉苗黑斑病,柑桔炭疽病等。
⑵单峰曲线
因气候条件变为不利或寄主抗性增强,病情不 再发展,但寄主群体仍继续生长,病情从高峰 处下降。
⑶多峰曲线
一个季节中病害出现二个或两个以上的高峰。 如,苗叶瘟、叶瘟、穗颈瘟。
寄主生育阶段抗性的变化 ,或因环境条件不十 分有利等原因。
多在地下部侵染,许多为系统侵染的病害。
禾谷类黑穗病、棉花黄枯萎病、谷子白发病
不同类型病害年份间的变化
单年流行病 积年流行病
单年流行病
积年流行病
“中间型”病害
病害初期,发生程度与菌量的积累有关,当菌量 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其发生程度则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很大。
如: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 玉米纹枯病等 。
病程进展动态 季节流行动态 逐年流行动态。
时间动态研究级别规模
表4-1 病害流行时间动态的三级规模
规 模 时间跨度 时间单位 病理学基础
研究水平
积年流行 动态
季节流行 动态
病程进展 动态
几年;几 十年
一个生长 季节
一个病程
年 天 小时
多年,多个病 害循环
单个或多个病 害循环
单一侵染过程
生态系统进化,气 候变迁
行 曲
特性、作物抗性变化、播种
线
期早晚、环境条件改变、虫


媒活动有关。

4.2.2 流行曲线的形式及成因
⑴ S型曲线
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初始病情低,随时间不 断上升。如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春小 麦三种锈病、白粉病等。
⑴ S型曲线
因寄主抗性增强,或因发病较迟、因环境条件 不十分有利等原因,呈非典型的“S”形,或为 S曲线的前半部分,成“J”形。
本章内容:
4.1 病害流行类型 4.2 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4.3 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 4.4 季节流行动态的其他模型 4.5 模型拟合 4.6 增长方程的应用
概念:
植物病害流行是病害在时间空间中不断增长, 在较大范围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过程。
这一过程中病害在数量上或发病程度上随 时间进展发生的变化。
第四章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temporal dynamic of epidemic)
时间动态是指病害数量或发病程度随时间进程而 发生的变化。
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的季节发展曲线、定 量描述的数学模型、流行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本章引入状态变化的重要量纲——时间,强调建 立病害群体动态数学模型和确定其中的速率参数 的重要意义,以加深对病害动态规律的认识。
4.2.3 病害流行阶段的划分
指数增长期 (exponential phase)
逻辑斯蒂增长期 (logistic phase)
流行 末期
(1)始发期:
也称指数增长期(exponential phase)。此阶段 从田间初见微量病害开始,至病情普遍率达0.05 的一段时期。
中间类型
单年流行病与积年流行病的比较:
比较项目
病害过程 病原物越冬
与初 菌量 传播体
传播方式
发生部位 典型病例
单年流行病害
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当季积 累的菌量能引致病害流行。
越冬率和越冬存活率低,年度间 初菌量变化很大。
再侵染传播体多为繁殖体,寿命 短,对环境敏感,条件不利 时会很快死亡。
多为气流、风雨、流水传播,也 有介体虫传的,传播距离较 远。
多为地上部局部侵染的病害,叶 斑病多属此类。
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锈 病
积年流行病害
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不重要,潜育期 长或较长,需经数年菌量的积累方能造 成严重危害。
越冬率和越冬存活率较高,初菌量一般能逐 年有所增长。
传播体往往也是休眠体,寿命较长,对不良 环境抵抗力强。
多为土传和种传,传播距离一般较小。
种群间互作,气象, 栽培
种间互作,小生态
积年流行动态研究:针对某一区域性生态 系、进行多年以致数十年病害流行动态的 宏观研究。
涉及作物种类、品种、耕作制度、土壤、能源 投入、农事活动等农业生态系的各个组分,并 受到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季节流行动态:主要研究流行曲线的形式、 流行速率和用于描述季节流行变化的数学 模型,以及与之有关的因素,包括寄主品 种的抗性及抗性的阶段变化、气候因素和 栽培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