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A市长途汽车站设计说明书

A市长途汽车站设计说明书

A市长途汽车站设计说明书交运72 段文芳 3027227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A市公路交通客运量成倍增长,原有客运站的规模及运送旅客的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

现拟在该市中心边缘接近国道附近,新建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对该客运站进行总体平面设计和布置。

一、规模确定1.1客运场站的规模指标客运场站的规模,以站场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和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依据,结合所在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规模经济原则确定。

已知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3000人次,日发车量80辆,停车场驻车40辆,规模属三级站。

1.1.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平均一昼夜候车厅内出现的候车旅客人数,包括送车人数。

按照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计算:D c=a F/ bF-----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单位人次;其中F=3000(人次)a,b,c-----待定常数。

查图4.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与车站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1]可知D c=600(人次)[1]张远、顾正洪《运输港站与枢纽》P62;1.1.2站级划分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在1000人次级以上的车站。

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大中型工矿区,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在600人次以上,不足1000人次的车站,属三级车站。

二、设计内容2.1选址选址原则:(1)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2.2总平面2.2.1总平面设计涉及问题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环境-----相对简单;由于停车数量为40辆,可只设一个出入口。

2.2.2总平面设计需注意的几点原则2.2.2.1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⑴预留一定面积的站前广场;⑵进出车的通道一般出站口安排在城市次干道上右转弯较好一些,如果只有城市主干道,一般要再设引道(通路);⑶当基地处于城市干道转角时,避免与城市转角处过多的机动车流短距离内相遇;2.2.2.2布局紧凑,合理利用地形,满足站务功能要求2.2.2.3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2.2.3分区通常分为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内停车场等几大部分。

客运站点方案

客运站点方案
2.客运站点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班次安排不合理、服务水平不高等现象。
3.乘客需求分析显示,乘客对站点的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有更高的期待。
三、目标设定
1.改善客运站点基础设施,提升站点综合服务能力。
2.优化客运站点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3.确保方案实施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障乘客权益。
(2)售票设施:采用智能化售票系统,提高售票效率。
(3)安检设施:配置先进的安检设备,确保乘客安全。
(4)导向标识:清晰设置导向标识,方便乘客快速找到所需设施。
3.运营管理提升
(1)班次安排:根据乘客需求,合理安排客运班次,提高准点率。
(2)服务水平: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乘客满意度。
(3)安全管理:加强安全巡查,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乘客安全。
(4)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客运站点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五、合法合规性保障
1.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方案的实施符合法律要求。
2.依据行业标准,规范客运站点建设和运营管理。
3.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与检查,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六、总结
本方案立足于提高客运站点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以满足乘客需求为核心,从站点规划、设施设备优化、运营管理提升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力求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为我国客运站点的发展贡献力量。
2.持续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和乘客意见,对方案进行持续优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七、结论
本方案从基础设施优化、运营管理提升、乘客体验改善等方面入手,结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旨在全面提升客运站点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持续改进,将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求。希望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我国客运站点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汽车站设计方案

汽车站设计方案

汽车站设计方案第1篇汽车站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汽车站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着日益增长的旅客运输任务。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提高汽车站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提高汽车站的服务水平,为旅客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2. 优化汽车站内部布局,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性。

三、设计原则1. 人性化:充分考虑旅客需求,提供便捷、舒适的服务设施。

2. 安全性:确保旅客安全,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

3. 可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4. 灵活性:适应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汽车站,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

四、设计方案1. 总体布局根据汽车站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站房、停车场、公交接驳站点等区域。

站房布局应遵循“分区明确、流线合理、便于管理”的原则。

2. 站房设计- 进站大厅:设置足够数量的售票窗口、自助售票机、候车座椅等,满足旅客购票、候车需求。

- 候车区:根据旅客流量,设置多个候车区,配备舒适的候车座椅、饮水设备、卫生间等。

- 检票口:合理设置检票口数量,提高检票效率,缩短旅客排队时间。

- 出站通道:设置清晰的出站指示牌,方便旅客快速离站。

3. 停车场设计根据旅客流量和车辆类型,合理规划停车场规模,设置小车、大车、公交车等不同类型的停车区域。

停车场应设置充足的停车位,满足高峰时段需求。

4. 公交接驳站点设计结合当地公交线网,设置公交接驳站点,方便旅客换乘。

站点应设置明显的标识牌,便于旅客识别。

5. 智能化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实时发布班车信息、旅客引导信息等,提高旅客出行便利性。

- 监控系统:全面覆盖站房、停车场等区域,确保旅客安全。

- 售票系统:采用先进的售票系统,提供线上购票、自助售票等服务。

6. 无障碍设施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设置无障碍通道、卫生间、候车区等,方便特殊旅客出行。

汽车站建筑方案说明

汽车站建筑方案说明

汽车站建筑方案说明汽车站建筑是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形象。

本文将从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来说明汽车站建筑方案的重要性。

首先,汽车站建筑方案的功能性是其设计的首要目标。

汽车站是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枢纽,往往是市民出行的重要起点和终点,因此其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市民的出行需求。

在功能性方面,汽车站建筑应当具备方便的交通连接、合理的车辆停靠和乘客候车空间、便捷的票务系统等。

同时,为了提高出行效率,汽车站建筑方案还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售票机、电子显示屏等,以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

其次,汽车站建筑方案的美观性对于城市形象至关重要。

作为城市的重要门面之一,汽车站建筑应当注重美观性的设计,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对于汽车站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可以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和色彩为主,营造出专业、时尚的形象。

同时,汽车站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也需要注重美感和舒适度,如采用明亮、宽敞的大厅、舒适的座椅等,以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最后,汽车站建筑方案还应考虑可持续性的因素。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汽车站建筑方案中,可以考虑加入绿化景观设计,如设置花坛、绿化墙等,以提升空气品质和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还可以应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汽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其中,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是三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出行环境,同时也为城市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客运站设计说明

客运站设计说明

. .. .一站址与建设条件1.1 社会环境概况安县位于盆地西北部(104°E,31°N)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44万。

辖桑枣镇、花荄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界牌镇、永河镇、雎水镇、清泉镇、宝林镇、沸水镇、晓坝镇、乐兴镇、千佛镇、兴仁乡、高川乡、迎等18个乡镇。

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1-1 安县行政区划图安县与市、涪城区、江油市,北川县毗邻,与德阳市绵竹市,阿坝州茂县接壤。

距省会110公里,距市区、火车站、南郊机场仅10余公里,紧靠成(都)绵(阳)广(元)高速、108国道、绵(阳)渝()高速等3条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安县并设有双向出入口,成(都)兰(州)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安县设客、货站。

县境大道、成青路、辽安路构架起安县境新的交通体系。

为方便大众出行,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拟新建一座汽车客运站。

本设计旨在为新建汽车客运站提供参考方案。

.. .. .. ..1.2 选址条件1、站址应该纳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2、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尽可能地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换乘次数;3、与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及其他运输方式站场衔接良好,与城市主干道密切衔接,尽量减少城市交通压力,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4、具备必要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公用工程网络连接;5、具备足够场地,以利于旅客车辆集散,并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留有发展余地。

1.3 站址定位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基于以上选址条件,站址定位于花荄镇好医生大道、兴民街之间。

如图1-2所示。

站址图1-2 安县汽车客运站站址定位图该处交通便利,可依靠塔九路、花兴路、好医生大道、兴民街、罗胜街等道路组织站外交通,客运班车进出站方便;该处临近学校、工厂、办事机构、商业市场,建设车站方便大众出行,且客源充足。

本站将发送去往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市区等地的旅客;中转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去往市区等地的旅客。

客运站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客运站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客运站设计优秀案例范文
尊敬的评委: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客运站设计优秀案例的评比活动,并向您呈上我的设计方案。

我投身于这个设计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的交通枢纽,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首先,我在客运站的整体设计上注重空间布局和流线性。

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合理的交通引导,我创造了一个系统化、流线型的客运站设计。

乘客可以方便地从车站大厅进入候车大厅、查询服务台以及各个候车区域。

为了方便乘客的出行和语言沟通,我还设置了多个多媒体信息显示屏和多语言服务人员。

其次,我在客运站的外部设计上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我使用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和自然材料,使整个客运站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

同时,我还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和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第三,我在客运站的内部设计上注重人性化和舒适度。

我采用了柔和的照明和舒适的座椅,在乘客等待候车的同时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我还为乘客设置了充电插座和免费无线网络,方便他们充电和使用移动设备。

最后,我在客运站的安全和便利性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我设置了多个安全检查点和监控设备,确保乘客的安全。

我还为老人、孕妇和残疾人设置了专门的无障碍通道和服务设施,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总的来说,我的设计方案旨在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环境友好、安全的客运站,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非常感谢您的评审和宝贵意见。

谢谢!。

汽车站设计说明

汽车站设计说明

甘肃省兰州市靖远县汽车客运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红线图。

2.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JGJ 50-20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2068—2012(8).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二、背景分析本项目位于甘肃省靖远县,本项目用地面积为34686.21m2,地块四面邻城市规划道路,交通便利,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为商业交通用地提供地域优势。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靖远县。

场地内比较平坦,地块不规则多边形,建筑布局采用环抱式布置,为精品商业及交通便利提供前提,本案以客运中心为主,商业,旅馆及写字楼为辅。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4686.21m2,用地面积48223.17m2,占地面积10146.41 m2,地上停车位215个,其中小型车辆停车位98个,大型车辆停车位117个,地下停车位50个。

地块由1#旅馆,2#、3#商业门面,4#写字楼及客运中心组成。

其中1#旅馆占地面积991.60 m2, 总建筑面积5946.60m2;2#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914.24 m2, 总建筑面积6899.65m2;3#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745.30 m2, 总建筑面积5129.00m2;4#写字楼占地面积1477.36m2, 总建筑面积5929.80m2;客运中心占地面积4017.91m2, 总建筑面积7498.16m2。

1#旅馆建筑布置为6层,一层为商业网点,二至六层为旅馆,2#、3#商业门面建筑为2层商业,2层门面组成,4#写字楼一层为维修库房,二至六层为写字楼。

汽车站设计说明讲解

汽车站设计说明讲解

甘肃省兰州市靖远县汽车客运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红线图。

2.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JGJ 50-20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2068—2012(8).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二、背景分析本项目位于甘肃省靖远县,本项目用地面积为34686.21m2,地块四面邻城市规划道路,交通便利,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为商业交通用地提供地域优势。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靖远县。

场地内比较平坦,地块不规则多边形,建筑布局采用环抱式布置,为精品商业及交通便利提供前提,本案以客运中心为主,商业,旅馆及写字楼为辅。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4686.21m2,用地面积48223.17m2,占地面积10146.41 m2,地上停车位215个,其中小型车辆停车位98个,大型车辆停车位117个,地下停车位50个。

地块由1#旅馆,2#、3#商业门面,4#写字楼及客运中心组成。

其中1#旅馆占地面积991.60 m2, 总建筑面积5946.60m2;2#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914.24 m2, 总建筑面积6899.65m2;3#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745.30m2, 总建筑面积5129.00m2;4#写字楼占地面积1477.36m2, 总建筑面积5929.80m2;客运中心占地面积4017.91m2, 总建筑面积7498.16m2。

1#旅馆建筑布置为6层,一层为商业网点,二至六层为旅馆,2#、3#商业门面建筑为2层商业,2层门面组成,4#写字楼一层为维修库房,二至六层为写字楼。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书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书

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客运站设计方案

客运站设计方案
四、合法合规性
-政策法规:遵循国家及地方关于客运站建设的相关法规、规范。
-安全标准:满足消防、建筑、环保等方面的安全标准。
五、实施与保障
-项目组织:建立健全项目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质量保障: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投资预算:合理估算项目投资,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4.先进性: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客运站管理水平。四、设计方案1.总体布局
-选址:位于城市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区域,便于旅客出行。
-布局:采用立体化设计,实现人车分流,提高安全性。
-风格: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名片。
2.功能区域
-售票区:设置充足的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满足不同旅客需求。
-候车区:宽敞舒适的候车大厅,配备座椅、便利店、餐饮等设施。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客运站建设提供一套全面、科学、人性化的设计方案,以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希望本方案能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2篇
客运站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员流动性增强,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提高客运服务水平,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人性化、符合法规的客运站设计方案。
-检票区:设置多通道检票口,提高检票效率。
-上车区:合理规划上车通道,确保旅客快捷、安全乘车。
-下车区:设置专用下车通道,实现旅客快速疏散。
-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满足自驾旅客需求。
3.乘客流线
-进站流线:旅客由站前广场进入客运站,经过安检、购票、检票等环节,进入候车区。
-出站流线:旅客下车后,通过专用出站通道离开客运站,实现人车分流。

汽车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说明书

汽车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说明书

济宁市汽车客运枢纽站设计与规划辽宁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摘要: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交通矛盾最集中的区域,有限的地面道路资源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建设对提高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济宁市当前公交运输枢纽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枢纽的各类规划设计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结合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客运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与设计方法,对济宁市的客运枢纽站进行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客运交通枢纽需求预测枢纽站设计设施布局Abstract: urban central area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urban traffic conflict areas, limited ground road resources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increasing traffic de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to improve the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service level, promote the city integrated traffic system formation has a positiv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ublic transport hub in jining city problems, through to the hub of all kind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elemen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mbined with underground spac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plann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of jining city passenger terminal planning and design.Keywords: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demand forecast terminal designfacility layout1.概况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济宁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辖12个县、市、区,面积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6万,东部是山区,中西部是平原、洼地和湖泊,河流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和济新铁路横穿东西,又是104国道和327国道的交汇处,济宁机场已经开通了济宁至北京、广州、上海、济南、青岛等多条航线,济宁市通讯设备先进,全市已实现了程控电话联网,可直拨世界各地。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1.引言2.背景描述汽车客运站作为城市的门面,承载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客流量大,运能要求高。

然而,目前的汽车客运站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设施老旧、管理不完善、服务不规范等。

因此,亟需对汽车客运站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以提高其服务水平和形象。

3.设计原则本方案的设计原则包括:-功能全面:客运站应具备候车室、售票处、货物运输区、餐饮区、卫生间等基本功能。

-环境友好: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回收等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安全舒适:为乘客提供安全和舒适的候车环境,如设备先进的空调系统、宽敞明亮的候车室。

-管理规范:设计合理的流线和管理系统,提升客运效率和服务质量。

4.功能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汽车客运站应包括以下功能区域:-候车区:提供舒适的候车室、休息区和洗手间。

-售票区:提供便捷的售票设施,如自助售票机和人工窗口。

-货运区:为货物运输提供仓储、装卸等功能。

-餐饮区:为乘客提供各类餐饮服务,如餐厅和小吃摊。

-管理区:包括行政办公室、管理人员办公区等,用于客运管理和人员培训。

5.设计要点-候车区:设计宽敞、明亮的候车室,配备舒适的座椅、自动售卖机等设施。

为乘客提供充足的充电接口和免费Wi-Fi服务。

-售票区:设立多个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机,提高售票效率。

同时,设置查询及等候区,方便乘客了解车次和等候信息。

-货运区:设计专门的货运区域,配备各类货物运输设备,如起重机、搬运车等。

设立严格的货物管理制度,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准时交付。

-餐饮区: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建议合作与当地的知名餐饮企业,提供特色美食。

-管理区:设计合理的管理布局,包括行政办公区、会议室、人员休息区等,为客运站的管理和运营提供便利。

6.环境友好设计-节能减排:采用节能建材和设备,如太阳能照明和高效空调系统,减少能源消耗。

-水资源回收利用: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用于绿化和卫生间冲洗等用途。

XX客运站设计说明

XX客运站设计说明

凯里公路枢纽城南客运站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依据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交通局文件(州交运[2002]第29号)《关于凯里城南客运站建设工程申请立项的请示》2、贵州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文件(省运管[2002]建21号)《关于凯里城南客运站项目建议书的审查意见》3、贵州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黔计基础[2003]14号)《关于凯里公路枢纽城南客运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4、凯里客运公司提供的《凯里城南客运站设计要求》、《凯里城南客运站规划用地红线图》及用地1:500地形图。

5、《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89)二、设计指导思想(1)按照“统一规划,超前性,布局、造型合理,新颖适用”的设计原则。

(2)严格遵照城市规划总体布局要求,结合凯里城南客运站的区域环境和特定地段进行总体设计,创造性地充分体现交通建筑的性格特征和时代精神。

(3)按凯里公路枢纽总体规划的要求,该站的规模按一级客运站的要求进行设计。

科学、合理地组织客流、车流和货流的进出站路线,确保旅客安全、快捷、方便地乘车。

(4)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客运市场的实际情况,该客运站按大站场、小站房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

(5)按有关要求合理控制建筑规模及投资,以利于分期实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三、总平面设计1、场地概述凯里城南客运站位于凯里市开发区G320国道南侧,原永丰公司砖厂位置。

整个场地地形呈南高北低,场地内最高点与国道高差为24米。

用地范围内已有部分山体被开挖作烧砖用,其余山体保存完好,种植有农作物。

2、功能分区与建筑布局以凯里市总体规划要求为依据,结合坡地地形,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

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内部联系方便。

现有场地分为一、二期工程两块用地,做到一次总体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

根据当地规划部门提供的凯里新区规划设计,城南客运站用地范围的四周将改建和新建四条道路,将客运站四周围合。

北侧为即将改建拓宽为50米宽的G320国道,客运站东、西、南三侧为新建20米宽道路。

客运站设计方案

客运站设计方案

客运站设计方案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客运站的建设和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客运站设计方案不仅能提高交通效率,还能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种全新的客运站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便利和人性化的交通枢纽。

第一部分:客运站的整体规划客运站的整体规划是设计方案的基础,它涉及到站点的选择、交通组织、站内设施等方面。

一个好的客运站应该紧邻主要道路,并能与周边交通网络有机地连接。

在规划中,我们应该设立多个出入口,以减少交通拥堵。

此外,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更新设备也应该被考虑进规划中,以便乘客能够方便地获取实时信息。

第二部分:舒适和便利的候车区候车区是乘客等待发车的主要区域,因此设计方案应注重其舒适性和便利性。

我们可以增加座位数量,并提供充电设施,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此外,设计方案还应该考虑到各种天气条件,如安装遮阳篷和风雨棚,以提供良好的遮蔽和保护。

第三部分: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一个先进的客运站不仅需要舒适的候车区,还需要提供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设置自动售票机和自助行李托运设备,以提高效率。

同时,应设置清洁、整洁的卫生设施,并设立餐厅和商店,满足乘客的基本需求。

第四部分:换乘和接驳公交设计对于一个客运站而言,与其他交通工具的接驳至关重要。

设计方案应优先考虑与地铁、火车和公交车的换乘接驳。

合理设置换乘站台和指示牌,并提供充足的换乘时间,以确保乘客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此外,我们还应鼓励使用公交车等环保交通工具,以减少汽车拥堵和尾气排放。

第五部分:安全和便捷的通道设计保证乘客的安全是客运站设计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规划安全通道,并设置监控设备,对进出客运站的人员和行李进行监控。

另外,无障碍设施也应纳入设计方案,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

第六部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客运站设计方案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能耗规划和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新会汽车客运站设计方案说明书

新会汽车客运站设计方案说明书

新会汽车客运站设计方案说明书目录Ⅰ、方案部分项目概况设计主要构思、立意设计依据总平面布局主体大楼介绍(一)、平面(二)、立面(三)、剖面(四)、技术经济指标(五)、结构方案设计Ⅱ、图纸部分用地现状图总平面布置图(彩图)总平面交通流线分析图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四至九层平面图十层平面图十一层屋顶平面图10、正立面图11、背立面图12、左侧立面图13、右侧立面图14、1-1剖面图15、2-2剖面图16、3-3剖面图17、鸟瞰图(曰)(夜)(彩图)18、透视图(单体)20、售票大厅透视图(室内)新会汽车客运站设计方案说明书一、项目概况新会汽车客运站位于新会南环路与内环路交界处,占地10ha,现状为农田、水塘,用地平坦。

用地的北侧为南环路,东侧为内环路,西侧和南侧为规划城市支路。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拟建客运站主体大楼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客运停车场要求有停车泊位,发车卡位,站前广场开阔,是一级汽车客运总站,并要求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园林,使旅客感到自然、舒适、和谐。

二、设计主要构思、立意构思的出发点是建设成全国一流的汽车客运站,成为新会地区一个标志性建筑。

为此,结合新会的历史文化及自然地理特点,形成三大立意:(1)“新会航母”。

稳重、动感十足。

预示新会凭着银洲湖临港优势,经济腾飞,成为经济航母。

(2)“路上航站楼”(Airterminal—on—Road)的概念。

以人为本,宽敞、舒适、豪华、流畅、明亮、现代、方便快捷,体现高科技且风雨无阻。

(3)、“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概念。

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创造环境,重视环境,强化内外环境融洽,绿色生态环保。

达到的目标:高效率的流通,明晰的交通路线,为乘客提供最大的方便。

充足的自然光线,开放的空间环境,简洁的功能设置。

设施的现代感及科技性与环境因素的有机结合。

结构形式新颖,功能合理高效。

成为全国一流的汽车客运站。

三、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用地平面图《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冷湾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四、总平面布局汽车客运站在总平面布局上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第二是站前广场明确划分车流、客流路线,停车区域、活动区域及服务区域;第三是合理布置绿化。

汽车站实施方案

汽车站实施方案

汽车站实施方案第一篇:汽车站实施方案xxx新区汽车客运站总体实施方案根据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xxx需要建设一座一级汽车客运站。

xxx新区汽车客运站是xxx重点建设项目,是惠及民生的交通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基础功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切实做好xxx新区汽车客运站建设工作,现拟定总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项目建设内容xxx新区汽车客运站按照国家一级客运站标准建设,在客运站主楼前设置站前广场和停车场,大厅内设有售票厅、候车室、售票室、验票补票室、调度室、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小件寄存处、问讯处、警务室、饮水室、吸烟区、驾驶员休息室、站务办公室、结算室、广播室、医务室、站务员室、运管办公室、视频监控室、信息管理中心、车辆二级维护用房、车辆检验站、汽车尾气检测室、汽车维修车间、配电房、室外公厕、门卫室、购物超市和餐厅等。

二、项目建设规模拟建的xxx新区汽车客运站为国家一级汽车站标准,按预计年日平均旅客发送量 10000 人次的规模进行建设,既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又考虑了地区交通发展规划。

根据现有场地建设条件的具体情况,拟建的新区汽车客运站占地总面积 39121.84平方米,其中客运站占地13165.84 平方米,办公区域17956平方米,商业区域8000 平方米。

三、站址选择站场选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公路枢纽的功能是否充分发挥,影响到整个交通运输枢纽的协调。

客运站是集散旅客和客运车辆“吃、住、行、修”并举的综合性服务设施,站址选择既要考虑旅客的集散,又要结合城镇建设规划。

根据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现在勘察研究,项目选址位于中心城区新区中华北路与新村大道交叉口东南角。

提高车辆的运转能力,减少对城镇的干扰,同时也减轻对城镇的环境污染,有利于公路枢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创造良好的服务条件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规划和客运设施的摆布,能快速地带动城市向周边发展。

客运站方案

客运站方案

客运站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交通运输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乘客换乘、货物装卸和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

因此,建设一个高效、便捷、舒适的客运站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需求在设计客运站方案时,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先进、智能、环保的客运站,满足以下需求:1.客流量大:客运站需要具备处理大量旅客流动的能力,使乘客可以快速、方便地换乘。

2.信息化管理:客运站需要具备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和管理客流、车辆、货物等相关信息。

3.便捷连接:客运站需要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紧密连接,提供便捷的换乘接驳。

4.舒适环境:客运站需要提供舒适的候车、换乘环境,包括宽敞的候车厅、清洁的卫生设施和餐饮服务等。

5.环保节能:客运站需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设计方案基于上述目标与需求,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方案:1. 建筑设计客运站建筑设计应注重功能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建筑外观可以采用现代化的造型设计,利用玻璃幕墙和太阳能板等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并营造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

2. 平面布局客运站的平面布局应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旅客的换乘效率。

主要区域包括:•候车厅:提供舒适、宽敞的候车空间,配备舒适的座椅和充电设施。

•检票区:设置专门的检票口,方便旅客进行验票和登车手续。

•客流通道:设置明确的行人通道,指示旅客的换乘方向和目的地。

•货运区:设置专门的区域用于货物的装卸和储存。

3. 信息管理系统客运站的信息管理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客流、车辆、货物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并提供相关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客运站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疏导客流,提高运营效率。

4. 公共交通接驳客运站应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紧密连接,方便乘客进行换乘接驳。

在客运站周边设置公交车站和地铁站,并提供便捷的过街通道和人行天桥,保证旅客安全、迅速地换乘到其他交通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旅客活动空间与交通流线空间,敲掉绿化空间与旅客活动空间的融合,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

构筑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并重的城市交通站场。

第三章规划篇3.1规划定位:该基地位于城市西北角,是大同市连接其他城市和县镇的交通枢纽,是大同市的一个门户,对该市的风貌起着代表性的作用,规划设计定义为中高档,规划风格定义为简约现代,概括起来就是:(1)中国风----简单现代,轻盈透明,坐落云城,大同市的精品雕塑(2)园林生态化----大绿化恢宏,小绿化雅致,为塞北大同增绿(3)服务人性化----快捷、方便、高速,规划设置以人为本,让旅客享受旅行3.2规划结构与布局基地规划布局依据尊重现状,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在仔细分析城市与规划地的区位关系及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根据规划片区的定位、现状地形以及城市发展,确定小区的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整个基地从南到北依次布置有入口处的花坛、景观喷泉、站前广场、站房及站场和后期预留地。

基地的用地结构可概括为“一水四池两站场”。

----“一水”大同市位于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都降雨量很少,这次在基地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大型的水上喷泉,既可以为整个广场增添一份色彩同时也为夏季出行的人们带来丝丝凉意,美化环境的同时为旅客的出行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四池”规划设计在主入口的正面大面积的种植各色的花卉,可以称为整个汽车客运站的一个景观绿化带,四个花池围绕中心的水池形成一个观景绝佳点,同时也为在此候车、接站的人们带来一个身心休憩的场所。

----“两站场”两个站场主要是指供大巴车停放的站场和供临时客车、出租车停放的站场,规划设计在主入口的左侧布置临时车的停放点这样既方便了它们的出行,同时也避免了更多的与人流的交叉。

基地北侧为主要站场,内部流线采用半环式的交通,这样既方便了进站的客车也使得出站的客车更加便捷。

3.3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与出入口。

小区地块南临大西街,西依魏都大道,交通极其便利。

基地主入口设于南侧大西街,次入口设于西侧魏都大道。

(2)道路系统与分级。

基地采用“一主两环”的道路结构,沿公共核心带环路设置为,站前广场采用人车分流,人车各自分开在出口处形成一环,而战场部分采用同样的方法将进出站客车流线分开,出口处形成一环,这样的布局形成高效安全、顺畅便捷、层次分明的道路系统。

基地车行道路分两级:主要站场道路环道道路宽度12米;站前广场临时车进出道路宽度7米。

(3)静态交通为适应汽车交通的发展,静态交通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基地充分安排了机动车的临时停车场地,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

在站前广场集中布置有供临时出租车、私家车以及夜间大巴车停放的场所,同时在入口的右侧分散有自行车的停车位,整个基地的停车位总数达141个。

(4)基地步行系统与游线组织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基地力求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并以步行系统为基础组织旅客活动的体系,形成“人车局部分流”的交通组织。

基地的步行系统由景观漫步道、功能步行道和步行广场共同组成。

3.4绿地景观规划规划着力创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交通枢纽、创造人文绿化,以满足本地居民的物质精神文化多元需求。

基地规划在建筑布局,空间序列、景观构成上具有流动的空间特征,运用建筑、绿化、各类景观元素把独特城市韵味结合到基地规划之中,以自然为线索,在流动的序列中缔造一个主题鲜明的城市风景一隅。

整个基地采用分散与集中布置绿地的形式,在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在基地的中部形成核心的公共绿地景观带,以公共核心为轴,多方向联系周边的零星绿化,同时整广场的视觉中心与植被融会贯通,共同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3.5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名称单位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36000.00总建筑面积(㎡)8383.08建筑基地面积(㎡)5052.75首层建筑面积(㎡)5052.75二层建筑面积(㎡)3330.33规划预留地面积(㎡)1740.73第四章 建筑篇4.1 设计要求(1)寻找文脉与和谐在大同,老建筑主要为采用土石、清水砖墙,路网为南北向棋盘布局,传统建筑随着时间的消失经历了沧桑巨变。

但中国本土文化内敛 含蓄、主次分明的生活形态一直延续至今。

淳朴的民风和素雅的民居,积淀着传统建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的建筑创作,应从传统建筑 中去寻找建筑素朴的文脉与苍古的意境,挖掘和提炼出建筑文化及建筑符号的逻辑元素,将这些资源通过剖析、割裂、连续整合到现代建筑 中形成新的秩序,并从现代建筑中折射出传统建筑的神韵,追求神似,使建筑的总体构思、空间序列、建筑尺度、单体风格以及材料肌理与 传统建筑相和谐,在尊重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的同时,赋予它新的气质和涵义,延续好这一带的建筑风貌。

(2)把握空间及尺度新建筑的肌理应渗透着传统建筑的脉络。

新与旧的融合,是对建筑发展的一种延续和对城市肌理的契合。

在总体布局中,把握好空间尺 度最为关键。

基地综合当地元素与中国现代公建的特点,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与开发规模,做到适用经济,有艺术感和现代感,追究建筑环境 的内涵,追求其蕴含的“品格、性格和风格”。

品格实现着使用价值,性格附着情感价值,风格体现着文化价值。

因此规划着重营造合适的空建筑密度 (%) 14.04 容积率 0.23 绿化率 (%) 17.78 停车位 (个) 141其中大巴车车位(个) 96 含站前广场临时大巴车位出租车车位 (个) 15 自行车车位(个)30间尺度,从地块区位,视觉检验等方面对规划进行多向校核,使建筑布局与大同建筑格局相吻合。

4.2 内部功能设计交通类的建筑主要是处理好流线的关系,当我们规划了外部的流线,同时更应该为站房内部的流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此次设计采用的是“半开半闭”的设计思路,候车厅与售票厅呈串联式的布置,而对于主要使用空间------候车厅,采用的是中空式的大厅,上部为大面积的玻璃顶,同时在候车厅的东侧为售票和行包拖运中心主要服务于进站的旅客,在其西侧为出站口和行包提取中心主要服务的是出站的旅客,这样进出站分开设置,避免了人流的聚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车站的运行效率。

在二层主要布置的是客运管理部分和行政管理部分,同时旅客也可通过开敞的大厅内部的直跑楼梯进入二层,这样既满足了少数旅客的需求也避免了过多的人流交叉。

4.3 外部风格设计在建筑风格上,采用简约的手法而不是将传统建筑形式简单的装饰在新建筑的表面。

新的建筑,以传统灰白墙为基调,与现代建筑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结构相呼应。

在造型上采用几何块体相互组合,高低错落;在材质上,采用玻璃与实墙的虚实对比,相互借景;在色彩上表达出传统建筑黑、灰、白基本色调,同时在新建筑中能够留下传统建筑的痕迹。

灰色墙面的厚重,白墙面的素朴、清澈透明的玻璃,金属材料的精美,均使整个建筑组群在保留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同时,赋予现代新材料的肌理,新旧材料的融合。

在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中塑造出新的建筑形象,将我们所熟悉的生活和文化填充到建筑形体中去,在建筑构架体系中营造人文气息。

从建筑外表反映出建筑鲜明的个性和气质,同时又不过分炫耀,清新典雅、超凡不俗。

规划方案图纸目录01.区位图02.规划总平面图03.鸟瞰图04.人视效果图05.总平面定位图06.平面功能分析图07.道路交通分析图08.空间景观分析图09.日照分析图10.停车规划图11.环卫规划图12.景观意向图建筑方案设计图纸目录01.体块构思分析图02.垂直流线分析图03.首层平面图04.二层平面图05.屋顶平面图06.南立面图北立面图07.东立面图西立面图08.1-1剖面图2-2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