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理论小组动力、马斯洛需求、社会学习理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动力学

一、小组动力理论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

1、基本观点

(1)小组内聚力

包括:小组的吸引力(小组的目标、计划、活动方式、组织特色等);小组组员的动机。(2)小组压力(3)小组目标与组员个体动机(4)小组结构(5)次小组(6)小组冲突

2、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1)启发小组工作者注重对不同小组经验的运用,协助组员参与冲突的解决与决策的制定,以此推进小组组员的成长与改变;7 h$ o+ M6 ?5 u& b

(2)提升小组凝聚力成为小组工作者的核心任务。(凝聚力高,组员之间互动,并愿意接受别人的影响;凝聚力低,容易产生分歧、冲突,严重时导致小组解散。)(二)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1)交互决定论

行为、个体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种因素放在其他因素之上,它注意到各种外部事物与内部事务的相互联系。

(2)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动机再现及动机(强化)等心理过程。

1、对小组工作的贡献

(1)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组员都会表现出某种适应和非适应性的行为,同时,每个组员既是行为观察者,也是被观察学习者。这样,每位组员都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众多的思想和行为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学习,增强个人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个体成长;

(2)行为的强化可以通过替代强化来实现。因此,小组组员可以为了得到表扬(其他组员因为某种积极行为受到表扬)而去从事一些积极行为,为避免惩罚(其他组员因为某种消极行为遭受惩罚)而不会采取消极行为,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三)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1、基本内容

(1)机构分析-分析个体的人格组成

柏恩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家长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2)交往分析-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的方式

(3)游戏分析-分析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是通过扮演“惩罚者”、“受害者”和“拯救者”等心里角色而进行的一种勾心斗角,它对人际交往有着破坏作用。

(4)脚本分析-分析人们潜意识中的生活脚本

“脚本”就是人潜意识中的“生活计划”,规定了他在现实生活舞台上所要扮演的角色。

2、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人际交往分析中的运用.

家长自我状态:包括威严的家长自我状态(家长所灌输的关于道德、文化、性别角色等方面的规范和准则)和慈爱的家长自我状态(家长的关怀、爱抚等);儿童自我状态:包括自然的儿童自我状态(天真的、任性的)和顺应的儿童自我状态(缺乏自信、害羞、胆怯、退缩、沮丧、服从);

成人自我状态:理性的、客观的、思考的;

(2)四种人生态度与人际交往

“我不行,你行”:缺乏自信、自卑和不胜任感强烈,容易听从别人的摆布,做事不容易成功;

“我不行,你也不行”: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他人;

“我行,你不行”:怀疑和独断的人生态度,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无可指责的,从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做的都是错误的;

“我行,你也行”:健康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信任自己也信任别人。

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的含义

小组动力是指影响小组发展过程的各种心里和行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二)小组的主要动力来源

1、静态方面

(1)机构方面的影响:机构的目的和功能、机构的政策等;

(2)小组的特征:小组的类型、小组的对象、小组的目标、小组的名称、小组的主题、小组的规模等;

(3)小组带领者的影响:建立关系的技能、参与小组的技能、处理小组情感的技能、调动与应用资源的技能等;

(4)小组组员的特性:年龄、性别、人格特征、社会背景等。

2、动态方面, r0 X5 O* l% e4 j

小组领导方式,小组的冲突和沟通,小组发展的阶段特点和任务,小组的评估等。小组动力模式

一、小组动力模式

1、杨极东的观点

(1)输入:组员特质、工作任务、环境条件;(2)整合:领导、沟通、解决问题;(3)输出:组员成长、小组发展、问题解决。

2、艾丽斯和费希的观点

(1)输入因素:个人方面(个人特质、态度等)、小组方面(小组资源等方面);(2)过程因素:沟通模式、小组规范、领导;(3)输出的结果:成员的满意度、问题的解决方法、人际关系的成长等。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1)小组组员: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性别、经验等;(2)小组情境:小组性质、物理环境、凝聚力等;(3)运作过程:沟通(方式、内容、障碍)、领导(领导者人格魅力、能力);(4)个人变化: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情绪调节;(5)小组变化:凝聚力的变化、冲突的解决、达成小组目标。

3、徐西森的小组动力因素

(1)小组组员:人格特质、价值观、生活态度、性别、经验等;

(2)小组情境:小组性质、物理环境、凝聚力等

(3)运作过程:沟通(方式、内容、障碍)、领导(领导者人格魅力、能力);(4)个人变化: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自我了解、情绪调节;

(5)小组变化:凝聚力的变化、冲突的解决、达成小组目标。

马斯洛需求理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①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②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

a.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b.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④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研究需要的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以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存在局限和不足。一是对需要层次的划分过于绝对,忽视了理想信念在需要中具有最高调节器的作用;二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没有看到个人需要和社会历史条件、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社会学习理论

1.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