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太守传原文及译文讲解
南柯太守传
南柯太守传作者:李林钟来源:《七彩语文·画刊》2015年第12期1.唐朝德宗时期,东平人淳于棼曾在淮南节度使部下当副将,由于酒后失态,冒犯了主帅,被革了官。
回到老家广陵郡后,淳于棼每日和他的豪侠朋友在家门口一棵巨大的古槐树底下喝酒解闷。
2.这一天,淳于棼喝得酩酊大醉。
两个朋友将他扶到廊檐下,对他说:“你睡一觉吧,我们在这里喂喂马,洗洗脚,等你好一点了再走。
”淳于棼脱下头巾,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3.恍惚间,淳于棼看见有两个穿紫衣的使者,来到他身边,说:“槐安国国王派小臣来传达命令,邀您前去。
”淳于棼不知怎么就下了床,整整衣服,跟着他们走到门口。
4.使者驾车驶进了槐树洞,淳于棼觉得很奇怪,却又不敢开口问。
忽然间,他发现洞内景色和人世间大不相同。
马车很快就来到了外城。
路上,车辆和行人往来不绝。
又到了内城,只见城楼有两扇朱漆大门,楼上挂着金字匾额。
5.一个骑马的迎上来,传令道:“大人路途辛劳,请先去休息!”说完,他就在前面带路。
不一会儿,车到了一处馆舍,淳于棼下车进门去。
只见屋宇雕梁画栋,庭院树木秀美;屋子里装饰华丽,各类美食摆满了几案。
6.这时,淳于棼又听见外面高喊:“右丞相到!”他马上恭敬地跑去迎接。
宾主相互致礼。
右丞相说:“敝国地处偏远,大王特派使者恭迎君子来此,高攀婚姻。
”淳于棼回答说:“棼低贱无能,怎敢有此奢望。
”7.右丞相带着淳于棼去朝见国王。
他们走进一个朱漆大门,武士列队欢迎,文武官员都守在路边。
这时,他看见酒友周弁也站在队伍中。
走上大殿,国王说:“令尊不嫌弃我这小国,允许我将二女儿瑶芳嫁给你为妻。
”8.淳于棼只是低头拜谢,不敢回答一句。
国王下旨,让他先回馆舍,等着行大礼。
淳于棼心想,我父亲是驻守边疆的将军,前一时落到敌人手里,生死不知。
是不是父亲已和敌人讲和,才有了这样的事情呢?他越想越糊涂。
9.这天晚上,行大礼需用的一切都已备齐。
接着,有三个穿戴齐整的男人上来拜见,说:“奉大王命,来作驸马傧相。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南柯太守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南柯太守面对人生大小事,宁愿笑著流泪,也不要哭著说后悔--UUMOB 于棼是唐代汉族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中的主人公。
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做南柯太守,享尽富贵。
相传唐代有个名字叫淳于棼的人,原籍东平郡。
在江南一带是个仗义行侠的人。
淳于棼喜欢喝酒,爱发脾气。
他懂得武艺,曾经在淮南节度使部下担任副将,因为他不拘小节的性格,一次酒醉之后,冒犯了主帅,被革掉官职,于是就回到了家里。
从此后生活越发放浪,一味饮酒解闷。
他有万贯家财,又收留着一班豪爽讲义气的人物,于是他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他家在扬州城东面十里地方。
住宅南面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枝干又长又密,绿荫沉沉,遮盖了好几亩面积。
淳于棼天天和那些朋友们坐在树荫下面,尽情喝酒。
贞元七年九月的一天,淳于棼酒喝得太多,已经酩酊大醉了。
这时候,有两个朋友在席上扶着他回家,让他躺在厅堂东边廊檐下面,并对他说:“你就睡一会吧。
我们还要喂马,洗脚,等你略微好一些才走。
”淳于棼就解去头巾,靠在枕上休息。
在迷迷糊糊中,他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梦境,看见有两个穿紫衣的使者,向他跪拜说,“槐安国王派小臣们来邀请大驾。
”淳于棼于是起身下床,整了整衣服,跟着两个使者走到门口。
那里正停着一辆青色的小车,驾着四匹高头大马,旁边还有乇八个跟随的人。
他们扶着淳于棼上了车,出了大门,径直向大槐树下的洞口驰去。
淳于棼正奇怪他们要往哪里去,不料使者就赶着马车进入洞穴,他心里觉得很惊奇,却又不敢问。
抬头一看,眼前的山河、景物、草木、道路,跟以前在人世间看到的大不相同。
走了几十里,远远望见城墙,车马行人也多了,在路上来往不断。
淳于棼旁边跟随的人大声吆喝,行人们也忙向两旁闪避。
车子驶进了一座大城,只见朱红的城门,高大的城楼,气势非凡。
城楼上题有“大槐安国”四个金字。
守城门的人赶忙上前行礼招呼。
接着,有个骑马的人跑来通知:“国王因为驸马远道来到,吩咐暂在东华馆休息一下。
”说完,就在前面领路。
南柯太守传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南柯太守传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原文阅读: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
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累巨产,养豪客。
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家住广陵郡东十里。
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
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
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
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
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
余将抹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
”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
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
”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
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
使者即驱入穴中。
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
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
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
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
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
执门者趋拜奔走。
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
”因前导而去。
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
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
生心甚自悦。
复有呼曰:“右相且至!”生降阶祗奉。
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
右相曰:“寡君不以敝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
”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
”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
行可百步,入朱门。
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道侧。
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
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
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
见一人长大端严,居王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
生战傈,不敢仰视。
左右侍者令生拜。
王曰:“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
”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
王曰:“且就宾字,续造仪式。
”有旨: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
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没虏中,不知存亡;将谓父北蕃交逊,而致兹事。
心甚迷惑,不知其由。
是夕,羔雁币帛,威容仪度,妓乐丝竹,肴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无不咸备。
古诗文鉴评(三)《南柯太守传》(教师中心稿)
古诗文鉴评(三)《南柯太守传》(教师中心稿)时间幻化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叙事手段。
时间幻化并非是作者有意把小说的情节写得云遮雾障,而是通过这一手段审视人间的生存状态。
《南柯太守传》可说是这类小说的一个代表,它给我们的是一个似梦非梦、似幻似实、幻中有实、实中有幻的世界。
整篇小说基本上只是个梦境。
吴楚游侠之士淳于棼沉醉入梦,梦中他被邀入“槐安国”当了附马,出任南柯太守,守郡二十年,境内大治,受国王器重。
后来盛极而衰,战事失利,公主病逝;他护丧回京,又遭谗毁,先被禁于家,后被遣送出郭,重返故里,他心中酸悲,猛然醒来,竟是醉中一梦。
作者借此梦幻审视人间,传达观念。
作者主要要向读者表达:人世倏忽,浮生若梦。
淳于棼在梦中当附马,任太守,当附马时,“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于王者”,听异乐,猎龟山,声势彰显。
因为是附马,出京为官,是“国之大郡”的太守,这大郡南轲“土地丰壤,人物豪盛”。
南柯赴任,“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乐、车舆、武卫、銮铃,争来迎奉”,“人物阗咽,钟鼓喧华,不绝十数里”,可谓“贵极禄位,权倾国都”,但这只是一场梦。
作者的时间设置是,淳于棼到槐安国,飞黄腾达,历时二十余年,而这二十余年只是洗一次脚的工夫。
淳于棼入梦前,二友人对他说,“子其寝矣!余将秣马濯足……”淳于棼醒来,“二客濯足于榻”,时间速度相差几十万倍。
人生只是一瞬,不过是大梦一场,荣华只是过眼云烟,世俗的禄位只是幻境,那些文人学子又何必对功名孜孜以求呢。
显然,作者受道家、佛家超尘脱俗的观念的影响,虽不免消极悲观,但也反映了唐代仕子的又一种心态。
虽说是人生如梦,但作者并不完全超逸,这体现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的批判。
淳于棼的遭遇全赖公主,公主健在时,他恩宠在身,即使“放荡不习政事”,也能官及太守,想要擢用旧友,也能顺利依准,后来拒敌失败,国王也不加责罚,一旦公主病逝,突遭谤毁,逐步失宠,得势与失势赖于裙带,裙带在,处事顺利,节节高升,虽错也能恕;裙带断,疑心起,诽言生,官场倾轧,十分可怕。
《陶庵梦忆 - 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陶庵梦忆 - 序》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陶庵梦忆 - 序明·张岱原文: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
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
以藿报肉,以粝报<米长>,仇甘旨也。
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译文: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
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变成了可怕的野人。
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
我写了哀悼自己的诗,每每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
然而存米的瓶子里常常是空的,不能生火做饭。
我这才懂得伯夷、叔齐竟直饿死,(说他们)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在饥饿之余,我还喜欢写些文章。
因此想到以前生长在王、谢这样的家庭里,很享受过豪华的生活,现在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用竹笠作为头的报应,用草鞋作为足跟的报应,用来跟以前享用过的华美冠履相对;以衲衣作为穿皮裘的报应,以麻布作为服用细葛布的报应,用来跟以前又轻又暖的衣服相对;以豆叶作为食肉的报应,以粗粮作为精米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美好食品相对;以草荐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暖柔软之物相对;以绳枢作为优良的户枢的报应,以瓮牖作为明亮的窗的报应,用来跟干燥高爽的居室相对;以烟熏作为眼睛的报应,以粪臭作为鼻子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享受香艳相对;以跋涉路途作为脚的报应,以背负行囊作为肩膀的报应,用来跟以前的轿马仆役相对。
南柯太守传原文与译文
南柯太守传公佐东平淳于棼【fén】,吴楚游侠之士。
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累巨产,养豪客。
曾以武艺补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家住广陵郡东十里。
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
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
东平人淳于棼,在江南一带是个仗义行侠的人。
他喜欢喝酒,发脾气,不拘小节。
家里积攒了巨大的家产,收养了许多豪侠的门客。
他因为精通武艺,曾经在节度使部下当副将,由于酒后撒疯,冒犯了主帅,受了斥责革了官,很不得意。
以后,他生活越发放荡,天天饮酒解闷。
他家住在广陵郡以东十里的地方,住宅南面有一棵极大的古槐树,枝干又长又密,绿荫沉沉,盖住了好几亩地面。
淳于棼天天和他的豪侠朋友在这槐树底下喝酒。
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
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
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
余将抹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
”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
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
”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
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
唐德宗贞元七年九月,有一天,淳于棼因为喝醉了酒,病了。
当时两个朋友把他从座位上扶起来,送他回家,躺在客堂东面的廊檐下。
两个朋友对他说:“你睡一觉吧,我们在这里喂喂马,洗洗脚,等你好一点了再走。
”淳于棼脱下头巾,睡下了,迷迷糊糊地,奸象做梦了。
他看见有两个穿紫衣的使者,向他跪拜,说:“槐安国国王派小臣来传达命令,邀请您前去。
”淳于棼不知怎么就下了床,整整衣服,跟随两个使者走到门口。
看见有辆青色的小车,驾着四匹马,车旁边有—匕八个侍从的人。
他们把淳于棼扶上马车,车子出了大门,向古槐树的洞口奔过去。
使者即驱入穴中。
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
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
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
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
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
唐代传奇: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唐代传奇: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唐代传奇: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李公佐者,唐代进士,善写小说,晓谕世事。
祖籍陇西,为官江南,著有传奇,《南柯太守传》。
传中记述,南柯一梦,传奇色彩,十分浓重。
文中主人,复姓淳于,单名为棼,游侠之士,居广陵郡(今江苏扬州)。
其宅之南,有株古槐,粗大树干,根深叶茂,柯枝参天。
干根接处,形成空洞,彰显古槐,老态龙钟。
淳于豪爽,颇讲友情,不拘小节,嗜酒任性。
古槐树下,常与朋辈,开怀豪饮,划拳碰杯。
淳于生日,树下摆宴,饮酒作乐,美不可言。
一群朋辈,借酒助兴,与棼碰杯,友情难却,淳于烂醉。
多亏二友,扶他家归。
躺在床榻,昏昏入睡:忽然看见,使者两位,身着紫衣,对棼宣称,槐安国使,奉王之命,相邀进京。
淳于心情,迷迷糊糊,朦朦朦胧,出门登车,使者照应。
车奔古槐,驰入穴洞。
但见洞中,别有天地:山川秀美,风和日丽;车流攘攘,人行熙熙。
行数十里,忽见朱门,门楣上面,高悬金匾,楷书匾额,“大槐安国”。
宰相出迎,受宠若惊。
淳于大方, 拜见国王,棼有才华,招为驸马。
官拜太守, 守郡南柯,勤政爱民,政绩显赫。
呕心沥血,治理南柯,二十余载,君王器重,百姓拥戴。
此时淳于,家庭美满,五子二女,官位显赫,万分得意。
天有风云,国有安危,檀萝国军,无端入侵。
淳于挂帅,调兵遣将,敌军大败。
事过不久,公主病故,棼遂护丧,回归国都。
淳于不经,广为交游,威福日盛,满怀豪情。
国王疑忌,夺其侍卫,软禁淳于,断其交游。
淳于失意,闷闷不乐,精神抑郁,王命紫衣,送归故里。
进入家门,倍感诧异,矍然梦觉,淳于惊异。
睁眼发现,二友尚在,端坐身边,一律斜阳,犹未落山。
遂与二友,一起查看,古槐洞穴,纹丝未变。
但见群蚁,隐聚其中,积土城郭,众志成城,台殿之状,符合梦境。
淳于深感,人生虚幻,痛下决心,栖身道门,弃绝酒色,恪守安分。
情入梦中梦是情——试论《南柯太守传》与《南柯记》的内蕴差别
《 南柯太守传》 与 《 南柯记》 同为古典小说 的代表作 品,各 自代表 了不 同时代 的卓越文学成就 ,但二者的 内蕴却截然相反 。 《 南柯太守传》 作为以规劝意义为主 的讽 喻之作 ,其 所要求 的是清 晰直白 ,以期 对当时黑暗的官场士林起到某种程度的激荡 。而对于一部 宣传 道教思想的作 品来说 ,符号化 、集约化是它 的内在要 求 ,而唐传奇 独具魅 力的诗笔与史传形 制 , 更增 添了 《 南柯太守传》 难以复制的得鱼 忘筌之美。 作为汤显祖晚期作 品的 《 南柯记》 ,则综 合 了作 者晚年世 事苍茫之 后对于现世的矛盾 与哀 伤 。显 然汤显 祖一定 程度 上是崇 信 《 南柯 太守 传》 中 “ 无 以名位骄天 壤” 的思想 的 ,但 同时对 时光 的眷 恋 以及对宗 教的怀疑也深刻表现在他的晚年作 品中。所以说 《 南柯记》 是矛盾而复 杂的 ,也正是这种矛盾复杂为本 就带有浓 重梦幻 色彩 的作 品带来 了深深 的不安。人往何处去 、解脱是否可能 、现实与梦境孰 真孰假 ,都焦灼 于 最终呈现的文本 ,带来更加深沉的悲剧 意蕴。 两部作品并没有高低 、优劣的分别 ,其各 自代表 的意蕴却值得深深 思考。即使浮生若梦 ,每场梦境却如此 不 同。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 大 学文学院 )
作者 简介 :李芳 ( 1 9 9 0一) ,女 ,河南驻马店人 ,华 中师 范大学 2 0 1 3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及唐代文学。
B u s m s I . 6 9 ・
加强银行系统 自身防范风险的制度建设 ,多管齐下才 能使风 险最低 、可
控。
是坚持用市场的方法 、市场的思维去解决在治理产能过剩 中出现 的问题 。特别是运用市场的方法去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进 程 ,健全 金融信贷体系 。同时完善产业进入和退出政策 ,政府在强化监管 的同时 要下放事前 的审批权力 ,同时改进行业信息统计发布制度。让那些 “ 体 制 性 、结 构 性 的产 能 过 剩 ” 在 市 场 手 段 的 作用 下 得 到化 解 。
南柯一梦的成语典故及解释
南柯一梦的成语典故及解释南柯一梦的成语典故及解释南柯一梦出自《南柯太守传》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常用作浮生无常之典故。
【近义词】黄粱美梦、如梦如幻、白日做梦【反义词】梦想成真【南柯一梦成语故事】东平人淳于棼,在江南一带是个仗义行侠的人。
他喜欢喝酒,发脾气,不拘小节。
家里积攒了巨大的家产,收养了许多豪侠的门客。
他因为精通武艺,曾经在淮南节度使部下当副将,由于酒后撒疯,冒犯了主帅,受了斥责革了官,很不得意。
以后,他生活越发放荡,天天饮酒解闷。
他家住在广陵郡以东十里的地方,住宅南面有一棵极大的古槐树,枝干又长又密,绿荫沉沉,盖住了好几亩地面。
淳于棼天天和他的豪侠朋友在这槐树底下喝酒。
唐德宗贞元七年九月,有一天,淳于棼因为喝醉了酒,病了。
当时两个朋友把他从座位上扶起来,送他回家,躺在客堂东面的廊檐下。
两个朋友对他说:你睡一觉吧,我们在这里喂喂马,洗洗脚,等你好一点了再走。
淳于棼脱下头巾,睡下了,迷迷糊糊地,好像做梦了。
他看见有两个穿紫衣的使者,向他跪拜,说:槐安国国王派小臣来传达命令,邀请您前去。
淳于棼不知怎么就下了床,整整衣服,跟随两个使者走到门口。
看见有辆青色的小车,驾着四匹马,车旁边有mdash;匕八个侍从的人。
他们把淳于棼扶上马车,车子出了大门,向古槐树的洞口奔过去。
使者就赶车跑进树洞里。
淳于棼心里觉得很奇怪,却又不敢开口问。
忽然发现这里的山川、景物、草木、道路,和人世间不一样。
马车向前走了几十里,就看见了外城,城墙上还有矮墙。
路上,车辆和行人不断来往。
在他车子左右护送车子的人,连声吆喝,声音严厉,路上的行人,都争先向两旁退避。
又进入大城墙,城楼有两重,红漆的大门,楼上挂着金字匾额,题的是:大槐安国。
守门的卫士一见车来,马上赶过来行礼。
接着来了个骑马的,传达命令,叫道:大王顾念驸马远来,路途辛劳,请大人先到东华馆休息!说完,他就在前面带路,车子继续前行。
不一会,车到一处敞开着的门口,淳于棼下车进门去。
《陶庵梦忆序》张岱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陶庵梦忆序》张岱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陶庵梦忆序》是明代文学家张岱为《陶庵梦忆》一书所作的序言,是一篇“说梦”的散文佳作。
文中描写了张岱在国破家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
作者把今日的困苦饥饿归于对昔日奢华的果报,并且认为五十年盛衰荣辱的生活不过是人间大梦一场。
作品原文陶庵梦忆序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駴駴1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2。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3,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4人世。
然瓶粟屡罄5,不能举火6。
始知首阳二老7,直头8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粧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9,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10: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11;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12;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13;以荐14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15;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16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17,夜气方回18。
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19,车旋蚁穴20,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21,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22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23。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24,恍然犹意未真25,自啮26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27,犹事雕虫28,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29,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30,漏尽钟鸣31,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32,以流传后世。
则其名根33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34,劫火35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词语注释1.駴駴(hài):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
2.愕窒(êzhì)不敢与接:不敢喘气,害怕接近。
笠翁对韵全文及译文
笠翁对韵原文与翻译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朦。
蜡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注释】【参商】参,参星,居西方。
商,商星,亦称为辰星,居东方。
参星与商星位在东西两方,此出彼没,故以参商比喻彼此隔绝,不得相见。
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戍旅】以兵卒防守边疆。
如:戍守。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腊屐】晋阮孚喜爱木屐,时常擦洗涂腊。
典出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比喻痴迷某物。
如:他集邮成癖,好比阮孚腊屐,乐在其中。
【梅子雨】中国南部五月至七月﹑日本南部六月及七月初所下的雨,因正值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
亦称为霉雨﹑黄梅雨。
【朔雪】北方的雪。
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之三: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唐˙戴叔伦˙吊畅当诗: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风愁老故山薇。
【叆叇ㄞˋㄉㄞˋ】云多而昏暗的样子。
晋˙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唐˙郑谷˙入阁诗:寿山晴叆叇,颢气暖连延。
【牖ㄧㄡˇ】窗户。
书经˙顾命:牖间南向,数重篾席。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
【清暑殿】:宫殿名,在洛阳宫中有清暑殿。
【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
锦绣万花谷˙卷一˙引东方朔˙十洲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
【作文】南柯太守传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2)
时年四十七,将符宿契之限矣。 公佐贞元十八年秋八月,自吴之洛,暂泊淮浦,偶觌淳于生儿楚,询访遗迹,翻复再三,事皆摭实,辄编录成传,以资好事。虽稽神语怪,事涉非经,而窃位著生,冀将为戒,后之君子,幸以南柯为偶然,无以名位骄于天壤间云
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亲二十馀年,不幸小女天枉,不得与君子偕老,良用痛伤!夫人因留孙自鞠育之。又谓生曰:卿离家多时,可暂归本里,一见亲族。诸孙留此,无以为念。后三年,当令迎生。生曰:此乃家矣,何更归焉?王笑曰:卿本人间,家非在此。
生忽若惛睡,瞢然久之,方乃发悟前事,遂流涕请还。王顾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复见前二紫衣使者从焉。 至大户外,见所乘车甚劣,左右亲使御仆,遂无一人,心甚叹异。生上车,行可数里,复出大城,宛是昔年东来之途;山川原野,依然如旧。所送二使者,甚无威势,生逾快快。
王并依表以遣之。 其夕,王与夫人饯于国南。王谓生曰:南柯,国之大都,土地丰壤,人物豪盛,非惠政不能以治之。况有周、田二赞。卿其勉之,以副国念。
夫人戒公主曰:淳于郎性刚好酒,加之少年;为妇之道,贵乎柔顺。尔善事之,吾无忧矣。南柯虽封境不遥,晨昏有间,今日睽别,宁不沾巾!生与妻拜首南去,登车拥骑,言笑甚欢。 累夕达郡。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乐、车辇、武卫,銮铃,争来迎奉。
二客将谓狐狸木媚之所为祟。遂命仆荷斤斧,断拥肿,检查枿,寻穴究源。旁可袤丈,有大穴。根洞然明朗,可容一榻。上有积土壤,以为城郭台殿之状。
有蚁数斛,隐聚其中。中有小台,其色若丹,二大蚁处之。素翼朱首,长可三寸。左右大蚁数十辅之,诸蚁不敢近。此其王矣。
南柯梦学成语故事
南柯梦学成语故事
“南柯梦学”是指代“南柯一梦”,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
故事讲述了隋末唐初的时候,淳于棼家住在广陵,他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淳于棼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
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不觉沉沉睡去。
淳于棼在梦中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
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
紧接着殿试,皇帝见淳于尊生得一表人才,举止大方,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
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
然而这只是一场梦,醒来后淳于棼发现大槐安国只是槐树下的蚁穴。
“南柯一梦”这个成语的含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所有的荣华富贵终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
因此,我们无需过于执着于财富和权力的追求。
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追逐虚幻的荣誉。
这个成语除了字面的含义之外,也常常用于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者空欢喜一场。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愛情:自我與社會的衝突
元稹〈鶯鶯傳〉 唐貞元中,有張生者,性溫茂,美風容,內秉堅孤,非禮不可入。或 朋從遊宴,擾雜其間,他人皆洶洶拳拳,若將不及,張生容順而已, 終不能亂。以是年二十三,未嘗近女色。知者詰之,謝而言曰:「登 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兇行。余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何以言之?大 凡物之尤者,未嘗不留連於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詰者識之。 婢曰:「崔之貞慎自保,雖所尊不可以非語犯之,下人之謀,固難入 矣。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試為喻情詩以亂之, 不然則無由也。」 題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詞曰:「待月西廂下,近風戶半開。拂 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見托。奈何因不令之 婢,致淫逸之詞,始以護人之亂為義,而終掠亂以求之,是以亂易亂, 其去幾何?試欲寢其詞,則保人之奸,不義;明之於母,則背人之惠, 不祥;將寄與婢僕,又懼不得發其真誠。是用托短章,願自陳啟,猶 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非禮之動,能不愧心,特 願以禮自持,無及於亂。
傳奇‧人生 ──唐傳奇對人生的詮解與觀照
臺大中文學史上的座標位置
(一)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大致脈絡
文言小說:魏晉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說──唐 傳奇──明清筆記小說
白話小說:唐變文──宋元話本──明清擬話本
──明清章回小說
(二)唐傳奇標示著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成熟
李公三日,往觀新兒,繈褓就明, 果致一笑。 後十二年秋八月,直詣餘杭,赴其 所約。時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 滿川,無處尋訪。忽聞葛洪川畔, 有牧豎歌〈竹枝詞〉者,乘牛叱角, 雙髻短衣,俄至寺前,乃圓觀也。 李公就謁曰:「觀公健否?」卻問 李公曰:「真信士矣,與公殊途, 慎勿相近。俗緣未盡,但願勤修, 勤修不墮,即遂相見。」李公以無 由敘話,望之潸然。圓觀又唱〈竹 枝〉,步步前去。山長水遠,尚聞 歌聲,詞切韻高,莫知所謂。初到 寺前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 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 此身雖異性長存。」又歌曰:「身 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溪山尋己遍,卻迴煙棹上瞿 塘。」
鸣机夜课图记翻译6篇
鸣机夜课图记翻译6篇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土,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
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公往与之饮酒,三日,以季女许嫁其孙。
忠贤闻之,恚甚。
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
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遣官旗逮公。
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比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
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
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奸语谢之。
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一鹭勃然曰:“诸生诵法孔子,知君臣大义,诏旨在,即君父在也,顾群聚而哗如此!”皆答曰:“岂惟君父,二祖十宗实式冯焉。
诸生奉明公教,万一异日立朝,不幸遇此等事,决当以死争之。
明公奈何教人谄邪?”巡按御史。
见诸生言切,欲解之,乃语诸生曰:“第无哗!当商所以善后者!”众方环听如堵,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堂,或匿厕中,皆战粟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
巡抚幕中诸将率骑卒至,或拔刃胁众。
众益怒,将夺刃刃一鹭,奋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始稍定。
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复数为温言辟之,众乃解去。
或谓公盍返私室,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是日也,他官旗之浙者,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市人复群殴之,走焚其舟,投橐装于水,官旗皆泅水以免。
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
越八日,公竟就逮。
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杀狱中。
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杖戍马信等七人,又黜诸生王节等五人。
崇祯元年,忠贤败。
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诏赠太常寺正卿,谥忠介,予特祠。
南柯太守传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南柯太守传原文翻译「对照翻译」《南柯太守传》,唐代传奇小说。
共一卷。
作者唐代李公佐。
李公佐,字颛蒙,陇西人。
下面,为大家分享南柯太守传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出处或作者:李公佐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
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累巨产,养豪客。
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家住广陵郡东十里。
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
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
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
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
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
余将抹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
”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
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
”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
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
使者即驱入穴中。
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
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
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
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
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
执门者趋拜奔走。
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
”因前导而去。
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
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
生心甚自悦。
复有呼曰:“右相且至!”生降阶祗奉。
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
右相曰:“寡君不以敝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
”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
”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
行可百步,入朱门。
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道侧。
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
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
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
见一人长大端严,居王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
生战傈,不敢仰视。
左右侍者令生拜。
王曰:“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
”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
王曰:“且就宾字,续造仪式。
”有旨: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
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没虏中,不知存亡;将谓父北蕃交逊,而致兹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东平淳于棼【fén】,吴楚游侠之士。
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累巨产,养豪客。
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
家住广陵郡东十里。
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阴数亩。
淳于生日与群豪大饮其下。
东平人淳于棼,在江南一带是个仗义行侠的人。
他喜欢喝酒,发脾气,不拘小节。
家里积攒了巨大的家产,收养了许多豪侠的门客。
他因为精通武艺,曾经在淮南节度使部下当副将,由于酒后撒疯,冒犯了主帅,受了斥责革了官,很不得意。
以后,他生活越发放荡,天天饮酒解闷。
他家住在广陵郡以东十里的地方,住宅南面有一棵极大的古槐树,枝干又长又密,绿荫沉沉,盖住了好几亩地面。
淳于棼天天和他的豪侠朋友在这槐树底下喝酒。
贞元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
时二友人于坐扶生归家,卧于堂东庑之下。
二友谓生曰:“子其寝矣。
余将抹马濯足,俟子小愈而去。
”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
见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
”生不觉下榻整衣,随二使至门。
见青油小车,驾以四牡,左右从者七八,扶生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
唐德宗贞元七年九月,有一天,淳于棼因为喝醉了酒,病了。
当时两个朋友把他从座位上扶起来,送他回家,躺在客堂东面的廊檐下。
两个朋友对他说:“你睡一觉吧,我们在这里喂喂马,洗洗脚,等你好一点了再走。
”淳于棼脱下头巾,睡下了,迷迷糊糊地,奸象做梦了。
他看见有两个穿紫衣的使者,向他跪拜,说:“槐安国国王派小臣来传达命令,邀请您前去。
”淳于棼不知怎么就下了床,整整衣服,跟随两个使者走到门口。
看见有辆青色的小车,驾着四匹马,车旁边有—匕八个侍从的人。
他们把淳于棼扶上马车,车子出了大门,向古槐树的洞口奔过去。
使者即驱入穴中。
生意颇甚异之,不敢致问。
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
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车舆人物,不绝于路。
生左右传车者传呼甚严,行者亦争辟于左右。
又入大城,朱门重楼,楼上有金书,题曰:“大槐安国”。
执门者趋拜奔走。
旋有一骑传呼曰:“王以驸马远降,令且息东华馆。
”因前导而去。
使者就赶车跑进树洞里。
淳于棼心里觉得很奇怪,却又不敢开口问。
忽然发现这里的山川、景物、草木、道路,和人世间不一样。
马车向前走了几十里,就看见了外城,城墙上还有矮墙。
路上,车辆和行人不断来往。
在他车子左右护送车子的人,连声吆喝,声音严厉,路上的行人,都争先向两旁退避。
又进入大城墙,城楼有两重,红漆的大门,楼上挂着金字匾额,题的是:大槐安国。
守门的卫士一见车来,马上赶过来行礼。
接着来了个骑马的,传达命令,叫道:“大王顾念驸马远来,路途辛劳,请大人先到东华馆休息!”说完,他就在前面带路,车子继续前行。
俄见一门洞开,生降车而入。
彩槛雕楹,华木珍果,列植于庭下;几案茵褥,帘帏肴膳,陈设于庭上。
生心甚自悦。
复有呼曰:“右相且至!”生降阶祗奉。
有一人紫衣象简前趋,宾主之仪敬尽焉。
右相曰:“寡君不以敝国远僻,奉迎君子,托以姻亲。
”生曰:“某以贱劣之躯,岂敢是望。
”右相因请生同诣其所。
行可百步,入朱门。
矛戟斧钺,布列左右,军吏数百,辟易道侧。
生有平生酒徒周弁者,亦趋其中。
生私心悦之,不敢前问。
右相引生升广殿,御卫严肃,若至尊之所。
见一人长大端严,居王位,衣素练服,簪朱华冠。
生战傈,不敢仰视。
左右侍者令生拜。
王曰:“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
”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词。
王曰:“且就宾字,续造仪式。
”有旨:右相亦与生偕还馆舍。
生思念之,意以为父在边将,因没虏中,不知存亡;将谓父北蕃交逊,而致兹事。
心甚迷惑,不知其由。
不一会,车到一处敞开着的门口,淳于棼下车进门去。
只见屋宇雕梁画柱,非常壮丽,庭院里秀美的树木,珍异的果树,排列着种植在那里。
屋子中间,桌椅上铺着绣垫,还有窗帘、帏帐,又陈列了各种食品。
他看了心里很高兴。
又听见外面高叫:“右丞相到!”他马上下台阶去恭敬地迎接。
看见有一个人身穿紫色官服,手执象牙朝板,走上前来。
宾主相互致礼。
右丞相说:“我王不自量敝国地处偏远,特派使者恭迎君子来此,高攀婚姻。
”淳于棼回答说:“于棼低贱无能,怎敢有此奢望。
”右丞相就邀请淳于棼一同去朝见国王。
走了百余步,进入一个朱漆大门。
门里手拿矛、戟、斧、钺的武士,夹道列队;文武官员几百人,退在路边。
他看见有个平日和他一同喝酒的朋友周弁,也站在迎接的队伍里。
他心里暗自高兴,但不敢上前去问话。
右丞相引导淳于棼走上大殿,殿旁警卫森严,象是皇帝的宫廷。
只见有个人身材高大,相貌端庄,坐在王位上,穿着洁白的绸衣,戴着华丽的帽子。
淳于棼战战兢兢,不敢抬头去看。
左右的侍从官命令他向国王行礼。
国王说:“从前得到你令尊的同意,不嫌弃我这小国,允许让我将二女儿瑶芳,终生侍奉你。
”淳于棼只是低头拜谢,不敢回答一句。
国王又说:“严现在先回宾馆,以后再行大礼。
”并下旨:右丞相伴同淳于棼回宾馆。
淳于棼心想,我父亲是驻守边疆的将军,前一时落到敌人手里,死活不知。
是不是父亲已和北方敌人讲和了,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呢?他越想越不明白,找不到根由。
是夕,羔雁币帛,威容仪度,妓乐丝竹,肴膳灯烛,车骑礼物之用,无不咸备。
有群女,或称华阳姑,或称青溪姑,或称上仙子,或称下仙子,若是者数辈,皆侍从数十。
冠翠凤冠,衣金霞帔,彩碧金钿,目不可视。
遨游戏乐,往来其门,争以淳于郎为戏弄。
风态妖丽,言词巧艳,生莫能对。
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巳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寺,于天竺院观石延舞《婆罗门》。
吾与诸女坐北牖石榻上。
时君少年,亦解骑来看。
君独强来亲洽,言调笑谑。
吾与穷英妹结绛巾,挂于竹枝上,君独不忆念之乎?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
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上真子含水犀盒子一枚,时君亦在讲筵中,于师处请钗、盒视之,赏叹再三,嗟异良久。
顾余辈曰:‘人之与物,皆非世间所有。
’或问吾氏,或访吾里,吾亦不答。
情意恋恋,瞩盼不舍,君岂不思念之乎?”生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群女曰:“不意今日与君为眷属!”复有三人,冠带甚伟,前拜生曰:“奉命为驸马相者。
”中一人与生且故。
生指曰:“子非冯翊田子华乎?”田曰:“然。
”生前,执手叙旧久之。
生谓曰:“子何以居此?”子华曰:“吾放游,获受知于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栖托。
”生复问曰:“周弁在此,知之乎?”子华曰:“周生,贵人也。
职为司隶,权势甚盛,吾数蒙庇护。
”言笑甚欢。
俄传声曰:“驸马可进矣。
”三子取剑佩冕服,更衣之。
子华曰:“不意今日获睹盛礼,无以相忘也。
”有仙姬数十,奏诸异乐,婉转清亮,曲调凄悲,非人间之所闻听。
有执烛引导者,亦数十。
左右见金翠步障,彩碧玲珑,不断数里。
生端坐车中,心意恍惚,甚不自安。
田子华数言笑以解之。
向者群女姑娣,各乘凤翼辇,亦往来其间。
至一门,号“修仪宫”。
群仙姑娣亦纷然在侧,令生降车辇拜,揖让升降,一如人间。
撤障去扇,见一女子,云号“金枝公主”。
年可十四五,俨若神仙。
交欢之礼,颇亦明显。
生自尔情义日洽,荣耀日盛,出入车服,游宴宾御,次于王者。
这一天晚上,行大礼的聘物羔羊、大雁、钱币、绸绢,以及各种仪仗,歌妓乐队,酒宴灯烛,车马礼品等需用的一切,全都备齐。
来了一群姑娘,有的叫华阳姑,有的叫青溪姑,有叫上仙子的,有叫下仙子的,来了好几位,每个都带着几十个侍女。
她们头戴翠凤冠,身穿金霞衣,满身彩色衣妆,镶嵌黄金的首饰,金光闪闪,叫人睁不开眼。
她们东游西逛,笑语喧哗,在屋里进进出出,都争着跟淳于棼开玩笑。
她们个个年轻貌美,巧言利舌,淳于棼没法答对。
其中有个姑娘对他说:“去年三月初三,我随着灵芝夫人到禅智寺,在天竺院看石延跳《婆罗门舞》。
我和姐妹们坐在北窗下的石床上。
那天你这个少年郎,也下马来看,你一定要和我们亲近,说了许多玩笑话。
我和穷英妹妹还把一块红纱巾打了结挂在竹枝上,你就想不起这件事了?七月十六,我在孝感寺跟着上真子,听契玄法师讲《观音经》。
我在讲席下施舍了两只金凤钗,上真子施舍了一只水犀角做的盒子,那时你也在讲席里,到法师那里要来金凤钗和水犀盒,又是赏玩又是赞叹,认为真是珍品,看了很久。
又看着我们说:‘施舍的宝物和施舍宝物的人,都不是人世间能有的啊!’你还问我姓什么,哪里人,我都没有回答。
那时候,你对我一片深情,恋恋不舍,盯住我看着,现在你难道不想到这件事?”淳于棼说:“我把它藏在心底里,哪一天也不忘记!”好多姑娘都说:“想不到今天和你攀了亲戚!”接着,有三个男人,穿戴端庄,上来拜见,说:“奉大王命,来作驸马傧相。
”其中有一个人是淳于棼老相识,他指着说:“你不是冯翊郡的田子华?”田子华说:“正是。
”淳于棼走上前,拉着他的手,和他说过去交往的情景,说了好久。
又问他:“你怎么在这里?”田子华说:“我到处漫游,到这里,得到了右丞相武成侯段公的赏识,因此就住了下来。
”淳于棼又问:“周弁也在这里,你可知道?”田子华说:“周弁,他地位高贵着呢,官叙司隶,权势很盛,我几次承他庇护过。
”两个又说又笑,很高兴。
一会儿,传来了喊声:“请驸马进!”三个人马上取来佩剑、礼服、礼帽,给淳于棼换上了。
田子华谓:“想不到今天能目睹你的盛礼,以后你不要忘了我。
”这时,几个个美女,吹奏起美妙的乐曲来,乐声清亮婉转,调子凄凉悲怆,不是人世间所能听到。
车子前面,有几十个仪仗队员举着巨烛引路,车子左右的仪仗,有装饰着黄金和翡翠的行幕,色采鲜丽,制作精巧,前后仪仗有几里路长。
淳于棼端正地坐在车里,心里恍恍惚惚的,感到局促不安。
田子华几次和他说笑,让他不要紧张。
刚才见到的那些姑娘们,各自乘坐了凤凰车,都排在车队中间。
车子拉进一座大门,门楣上大书:“修仪宫”。
姑娘们已经下了车,三三两两站在旁边。
司仪官叫淳于棼下马车,跪拜,还前前后后打拱作揖,婚礼仪式,和人世间完全相同。
礼成,淳于棼揭开新娘障面的纱巾,看见名叫“金枝公主”的新娘,年约十四五岁,容貌艳美,象天仙一般。
接下来喝交杯酒,仪式也很隆重。
从此,淳于棼和妻子越过越恩爱,他的地位也一天比一天高贵。
他以驸马的身份,出进用的车马,交游的宴席,手下的仆役,各种排场,仅次于国王。
王命生与群僚备武卫,大猎于国西灵龟山。
山阜峻秀,川泽广远,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不畜之。
师徒大获,竟夕而还。
国王命令淳于棼和许多文武官员带了警卫,到京师西部的灵龟山去打猎。
那里峰峦峻秀,河流宽广,林树茂密,各种飞禽走兽,都生活在其中。
这一天大家都猎获了许多禽兽,到傍晚满载而归。
生因他日,启王曰:“臣顷结好之曰,大王云奉臣父之命。
臣父顷佐边将,用兵失利,陷没胡中。
尔来绝书信十七八岁矣。
王既知所在,臣请一往拜觐。
”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绝。
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去。
”遂命妻致馈贺之礼,一以遣之。
数夕还答。
生验书本意,皆父平生之迹。
书中忆念教诲,情意委曲,皆如昔年。
复问生亲戚存亡,闾里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