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学习目的:

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激

学生探索然奥秘的愿望。

2、掌握本文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3、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也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本文具有一定的文艺色彩,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这一特色。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3、运用多媒体教学。

4、教学方法:启发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竺可桢,生于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中国气象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

三、学生自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玄奘()()戈()壁

蔚()蓝戳()穿酷()热岛()屿海市蜃()楼

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渴不可耐:口渴得不能忍受。

四、学生自读课文,合作交流,理清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思

路。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

2、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描述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可怕”的

景象。

第二部分:(2—5)科学地解释沙漠里奇怪“可怕”

的现象。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按由现象到本质来说明的。

五、深入探究课文。

1、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那些奇怪现象?作者是怎样把

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的?

2、孟奇把“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归结于什么?(请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为什么“魔鬼的海”经常出现在大戈壁夏天日中?

4、鸣沙为什么能成为当地人崇拜的对象?

5、“鸣沙”能鸣的真相是什么?

6、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六、分析本文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示异释疑,吸引力强。

七、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