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 年,南昌)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全文)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全文)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
《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曾于2009年在杭州组织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普通外科和危重医学等多个学科专家进行多次专题讨论,共同制订并颁布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09,杭州)》[1],该指南对我国ANVUGIB的临床诊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近5年来,随着各学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ANVUGIB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2009年颁布的指南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因此,《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于2015年11月再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并参考更新的国外指南,对2009年颁布的指南修订如下。
一、定义A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
一项包括93项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其年发病率为(19.4~57.0)/10万,发病后7 d再出血率为13.9%,病死率为8.6%[2]。
二、ANVUGIB的诊断(一) 症状和体征若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
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应避免漏诊。
(二)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可确诊ANVUGIB。
(三) 应避免将下列情况误诊为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可引起粪便发黑。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2
ANVUGIB的诊断 ANVUGIB的诊断
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头晕、面色苍自、 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头晕、面色苍自、心率增 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者; 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者; 内镜下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 病灶者; 病灶者; 可误诊为ANVUGIB者: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 可误诊为 者 某些口、 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 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 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 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 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 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 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 患者不应漏诊。 患者不应漏诊。
12
内镜检查下出血灶病变的Forrest分级 内镜检查下出血灶病变的Forrest分级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2015 南昌
上消化道溃疡、肝硬化、等,可以导致出现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
3 症状
症状可能包括呕血、黑便等,了解疾病的典型症状有助于及早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腹痛等症状可以 帮助确定诊断。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确诊急性非静脉曲 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步骤。
血液检查
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血液 检查结果可以提供诊断的支持。
内镜手术
内镜下止血术是治疗急性非 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 常用方法。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可以通过放射学手 段帮助止血。
预后评估
患者恢复情况
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评估治疗 效果。
复发率
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 出血的复发率,以帮助患者更好 地预防和管理。
饮食建议
提供饮食建议,减少复发风险。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更好的预防策略、更有效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方案,以改 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
早期干预措施
1
稳定患者病情
鼓励安静休息,提供液体摄入支持,帮
药物治疗
2
助患者稳定病情。
使用药物如PPI,vasopressin,以帮助控
制出血。
3
内镜治疗
内镜止血是稳定患者病情的有效方法, 通过电凝、剪切等技术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
药物止血
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可以用 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 道出血的治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 道出血诊治指南 2015 南 昌
了解2015年南昌指南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本演示将提 供有关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方案的详细信息。
历史背景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紧急情况,旨在了解其背景以改善诊 断和治疗方法。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流程
预后
因患者的基础疾病种类不同、出血部位和病变程度 不同,患者预后和出血复发情况不同。
预防措施
1
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合理用药、控制压力等措施。
2
及时治疗基础疾病
如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等需要规律随访和相应治疗。
治疗原则
1 止血处理
除了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容量,更要找出出血病灶,及时采取合理的止血措施。
2 保护胃肠道黏膜
肠胃道的黏膜受到损伤,细菌、毒素等有可能会侵入血液,出现严重的感染和并发症。
3 对症支持治疗
病程中患者常会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创面感染、消化道道抑制等,对症支持治疗是 非常必要的。
3
注意用药安全
药物治疗时要注意用药方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 道出血诊疗流程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因器质性病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常常需 要紧急处理。本次演讲将为您介绍完整的诊疗流程。
定义和病因
定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或十 二指肠出现明显的血液来源体征,病变部位在静脉 曲张的范围以外。
病因
除非静脉曲张性因素引起的出血,其他非静脉曲张 因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炎、急性胃黏膜 毒性损伤、功能性出血等等。
诊断方法
1
病史询问和体检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生命征象测、腹部检查和血液检查。2
消化道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内镜下可见出血点、出血区或出血征象,从 而明确出血原因,评估病变程度、出血速度和预后。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
定义和化道出血是指消化道黏膜的破裂导致出血,而不是由食道静脉 曲张引起。常见的病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恶性肿瘤。
2
流行病学
该疾病的流行率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老年人和男性更容易患病。流行 病学数据也显示了各种风险因素,如吸烟、酗酒、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以及感染幽 门螺杆菌。
发病机制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机制是黏膜屏障的破坏,导致血管曝露和出血。这可 能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影响,或血管瘤的破裂。
临床特征和症状
呕血
呕血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 之一。呕血的颜色和量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出血部位 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线索。
黑便
黑便是消化道出血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通常是由 于血液在胃肠道中消化而产生的。这种现象被称为 “黑便”或“粪便上涂黑”。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 道出血指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本指南提 供了针对该病状的全面概述,包括背景介绍、定义、病因、临床特征、诊断 方法、治疗原则和预后。
背景和介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内科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具有消化道疾病风险因素的病人。它 可以导致严重的贫血和危险的低血压,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3
病例
一位65岁的男性病患出现呕血和黑便症状,前一天晚上他感觉到胃部剧烈疼痛。他立 即就医并接受了内镜检查和血液测试,结果显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需 立即止血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炎,其他病因包括Mallory-Weiss综合症、恶性 肿瘤和血管畸形等。
诊断方法和评估
对于病人的诊断和评估,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测、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这些 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出血的原因和位置,并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
・标准与规范・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04.005通信作者:李兆申,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Email:zhsli@81890.net 【编者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枟中华内科杂志枠枟中华消化杂志枠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枠曾于2009年在杭州组织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普通外科及危重医学等多个学科专家进行多次专题讨论,共同制定并颁布了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09,杭州)枠,该指南对我国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近5年来,随着各学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又有了新的研究进展,2009年颁布的指南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因此枟中华内科杂志枠枟中华医学杂志枠枟中华消化杂志枠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枠于2015年11月再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及参考更新的国外指南,对2009年颁布的指南进行了修订,并同期发表。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枟中华内科杂志枠 枟中华医学杂志枠 枟中华消化杂志枠 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枠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一、定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nonvariceal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A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
一项包括93项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其年发病率为(19畅4~57畅0)/10万,发病后7d再出血率为13畅9%、病死率为8畅6%[1]。
二、ANVUGIB的诊断1.症状及体征:若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_草案_
1 定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 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的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10%。
2 ANVU GIB的诊断2.1 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2.2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ANVU GIB诊断可确立。
2.3 下列情况可误诊为ANVU 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
对可疑患者可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2.4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
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3 ANVU GIB的病因诊断3.1 ANVU GIB的病因繁多,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
少见的有Mallory-Weiss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Dieulafoy溃疡、食管裂孔疝、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胆管结石、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管肿瘤等。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障碍、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引起本病。
3.2 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如消化性溃疡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史,应激性溃疡患者多有明确的创伤史。
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
3.3 内镜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检查:(1)内镜检查能发现上消化道黏膜的病变,应尽早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定性诊断
对内镜发现的病灶,只要许可,应直视 下活检明确病灶性质。
对钡剂等影像检查应根据其特点做出是
炎症、溃疡或恶性肿瘤的诊断。
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1.必要化验检查 常规项目: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RBC、Hb、Hct等。 为明确病因、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尚 需凝血功能试验、肝肾功能、肿瘤标志 物等。
定期复查RBC、Hb、Hct与BUN等; 推荐对活动性出血或重度者应插入胃管,观察出血停止与否;
监测意识状态、P和Bp、肢温,皮肤和甲床色泽、周围静脉特别
是颈静脉充盈情况、尿量等; 留置导尿
CVP测定
老年患者常需心电、SpO2、呼吸监护。
(二)液体复苏
立即建立快速静脉通道,并选择较粗静 脉以备输血,最好能留置导管。
• 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的 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
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吻合口
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
诊断
1.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周围循环衰竭体征,急性上消出
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2.内镜检查无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 ANVUGIB可确立。 3.下列可误诊: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出血被吞入, 服用某些药物和食物引起黑便。对可疑可作胃液、呕
综合征、胃粘膜恒径动脉出血、食管裂孔疝等。
全身疾病:感染、凝血机制障碍等。
病因诊断
2.重视病历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作用。 如消化性溃疡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病史, 应激性溃疡有明确的创伤史。
病因诊断
3.内镜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检查 应尽早24-48h进行,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内镜检查禁忌证:HR>120bpm,SBP<90mmHg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详解
七、重要的病因治疗
对出血病因明确者,为提高疗效、防止复发, 应采取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如幽门螺旋杆菌 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 治疗及抗溃疡治疗,根除治疗应在出血停止后尽 早开始;根除治疗结束后应注意随访评估根除的 效果。对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的处理,详见《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 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三)止血措施
1
2 3
抑酸药物 内镜下止血 止血药物 选择性血管造影 手术治疗
4
5
(三)止血措施
1 2 质子泵抑制剂 (PPls)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兰索拉唑 雷贝拉唑 埃索美拉唑等 括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等
抑酸药物
H2受体拮抗剂 (H2RAs)
(三)止血措施
1 2 临床资料表明: (1)PPls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H2RAs,它起效快并可 显著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2)尽可能早期应用PPs,内镜检查前应用PPls可以 改善出血病灶的内镜下表现,从而减少内镜下止血的 需要。 (3)内镜治疗后,应用大剂量PPls可以降低高危患者 再出血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上消化道出血评分系统分级
上消化道出血AIMS65评分系统
• • • • •
2011年提出AIMS65评分系统 白蛋白﹤ 3.0g/dl 国际标准化比值﹥1.5 神智改变 收缩压﹤90mmHg 年龄﹥65岁 该系统相对较为简便
六、ANVUGIB的治疗
应根据病情、按 照循证医学原则行 个体化分级救治, 高危ANVUGIB的 救治应由相关学科 协作实施。推荐的 诊治流程见图
2000-2011年我国15733例上消化道出 血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显示
(医学课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ppt演示课件
02
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应避免漏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可确诊 ANVUGIB。
3.应避免将下列情况误诊为
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
被吞入食管,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可引 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Blatchford评分
备注: ≧6分为中高位 <6 为低危
1 2 3
2 3 4
6 1 3 6 1 6
1 1 2 2 2
ANVUGIB 的治疗
06
应根据病情、按照循证医学原则行个体化分级救治, 高危 ANVUGlB 的救治应由相关学科协作实施。推荐 的诊治流程见图 2
(一)出血征象的监测
1.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记录呕血、黑便和便血的频度、颜色、性质、次数和总 量,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等,需要注意红 细胞压积在24-72h后才能真实反映出血程度。 2.生命体征和循环状况:监测意识状态、心率和血压、肢体温度、皮肤和甲床 色泽、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尿量等,意识障碍和排尿困难者需留 置导尿管,危重大出血者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血清乳酸测定,老年患者常 需心电、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监护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nonvaricealupper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是临床最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中华内科杂志》《中 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曾于 2009 年在杭州组织消化内科、消 化内镜、普通外科及危重医学等多个学科专家进行多次专题讨论,共同制定并 颁布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该指南对我国 ANVUGIB 的临床诊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近 5 年来,随着各学科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于ANVUGIB 的诊断和治疗又有了新的研究,2009 年颁布的指南已不能完全 适应目前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于 2015 年 11 月再次组织相关领 域的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及参考更新的国外指南,对 2009 年颁布的指南修订如下: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病因诊断-病史和体征
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如消化性溃疡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史, 应激性溃疡患者多有明确的创伤史;
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
瘦等症状;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 虑胆道出血。
5
病因诊断-内镜
内镜检查能发现上消化道粘膜的病变,应尽旱
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亚太共识意见:高危患 者出血后24小时内行内镜治疗可改善预后), 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 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如心率>120次/min,收 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 30mmHg、血红蛋白<50g/L等;应先迅速纠 正循环衰竭,血红蛋白上升至70g/L后再行检 查。危重患者内镜检查时应进行血氧饱和度和 心电、血压监护;
ANVUGIB的病因诊断
病因繁多,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 常见: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
性上消化道粘膜炎症; 少见:Mallory-weiss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 Dieulafoy溃疡、食管裂孔疝、胃粘膜脱垂或套叠、急性 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 肿瘤、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血管性疾病、 凝血机制障碍、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引起本病; 药物:如阿司匹林、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等 因素所导致。
32
亚太共识意见:
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脏栓塞高危患者,溃疡出血
经成功止血后,应尽快恢复阿司匹林的使用。 (止血3-5天后可恢复阿司匹林使用)。 有过溃疡出血的关节炎患者,需服用NSAIDs 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 PPI效果 最佳。 溃疡出血高风险患者,推荐低剂量阿司匹林联 用PPI,不推荐单用氯吡格雷。 对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 雷)患者,预防性使用PPI录呕血、黑便和便血的频度、颜色、性质、次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一、定义及流行病学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病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病引起的出血。
ANVUGIB的发病率近20年来逐渐下降,目前趋于稳定。
二、ANVUGIB的诊断1.症状及体征:若患者出现呕血和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
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
此类患者应避免漏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可确诊ANVUGIB。
3.应避免将下列情况误诊为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人消化道,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可引起粪便发黑。
对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三、ANVUGIB的病因诊断1.ANVUGIB的病因: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
近年来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尤其是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逐渐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
少见的病因有食管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Dieulafoy病、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胆胰管结石、胆管肿瘤等。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障碍、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2.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3.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4.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内镜治疗导致的人工溃疡出血:四、ANVUGIB的定性诊断对内镜检查发现的病灶,凡疑有恶性病变,只要情况许可,应在直视下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灶性质。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PPT课件
• 有循环衰竭征象者如心率>120次/分,收缩压
<90mmHg或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血红蛋白 <50g/L等,应先纠正循环衰竭后再行内镜检查。 危重患者应进行监护。
• 应仔细检查贲门、胃底部、胃体小弯、十二指肠
球部后壁及球后等比较容易遗漏病变的区域。对 检查至十二指肠球部未能发现出血病变者,应深 插内镜至乳头部检查。
或伴有肠鸣音活跃。
• 经快速输血输液,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
暂时好转而又再恶化,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稳定又再 下降。
•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与Hct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
计数持续增高。
• 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 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
11
Rockall再出血和死亡危险性评分
-
17
液体复苏
• 复苏液体包括生理盐水、平衡液、全血或
其他血浆代用品。
• 失血量较大(如减少20%血容量以上时)
可输入胶体扩容剂。
• 下列情况可输血:1、收缩压<90mmHg,或
较基础收缩压降低幅度>30mmHg;2、血红 蛋白<70g/L,Hct<25%;3、心率增快>120 次/分
-
18
液体复苏
• 少见病因有Mallory-Weiss综合症、上消化道血管
畸形、Dieulafoy病、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 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 胰腺肿瘤、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
•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
制障碍、结缔组织病等
-
5
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
• 应尽早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
解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一.定义: 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的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
病死率为6%~10%。
下列情况可误诊为: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
对可疑患者可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病因繁多,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
少见的有Mallory2Weiss 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Dieulafoy 溃疡、食管裂孔疝、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胆管结石、胆管肿瘤。
临床上,下述症候与化验提示有活动性出血:①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呕吐物呈鲜红色或排出暗红血便,或伴有肠鸣音活跃;②经快速输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稳定又再下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Hct 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⑤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Rockall 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
积分≥5 者为高危,3~4 分为中危,0~2 分为低危。
如出血患者,61 岁,收缩压05mmHg,心率为110 次/分,胃镜下可见一巨大溃疡,活检示胃腺癌,附血凝块,无伴发病。
则该患者Rockall 积分=年龄(2)+心动过速(1)+无伴发病(0)+胃癌(2)+近期出血征象(2)=7 分,为高危患者。
年龄超过65 岁、伴发重要器官疾患、休克、血红蛋白浓度低、需要输血者再出血危险性增高。
无肝肾疾患者的血尿素氮或肌酐或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病死率增高。
约80%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出血会自行停止,再出血或持续出血的患者病死率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是临床最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曾于2009年在杭州组织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普通外科及危重医学等多个学科专家进行多次专题讨论,共同制定并颁布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1],该指南对我国ANVUGIB的临床诊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近5年来,随着各学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ANVUGIB的诊断和治疗又有了新的研究,2009年颁布的指南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于2015年11月再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及参考更新的国外指南,对2009年颁布的指南修订如下。一、定义ANVUGIB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一项包括93项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显示其年发病率为(19.4-57.0)/10万,发病后7d再出血率为13.9%、病死率为8.6%[2]。二、ANVUGIB的诊断1.症状及体征:若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伴或不伴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应避免漏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出血病灶,可确诊ANVUGIB。
3.应避免将下列情况误诊为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可引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三、ANVUGIB的病因诊断1.ANVUGIB的病因: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近年来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逐渐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少见的病因有Mallory-Weiss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Dieulafoy病、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胆胰管结石、胆管肿瘤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障碍、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对2000-2011年我国1573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显示,我国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分别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2.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如消化性溃疡常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史;应激性溃疡患者多有明确的应激源;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3.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1)内镜检查能发现上消化道的病变,应尽早在出血后24h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2)有循环衰竭征象者,如心率>120次/min,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或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血红蛋白<50g/L等,应先迅速纠正循环衰竭后再行内镜检查。危重患者内镜检查时应进行血氧饱和度和心电、血压监护。(3)应仔细检查贲门、胃底部、胃体小弯、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及球后等比较容易遗漏病变的区域。对检查至十二指肠球部未能发现出血病变者,应深插内镜至乳头部检查。若发现有2个以上的病变,要判断哪个是出血性病灶。4.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经常规内镜检查(包括胃镜与结肠镜)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可分为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前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铁性贫血和粪隐血试验阳性,而后者则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血便等肉眼可见的出血[4]。可行下列检查:(1)仍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急诊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以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必要时同时予栓塞止血治疗。(2)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后可行小肠钡剂造影或CT成像;也可以考虑胶囊内镜或单(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小肠是否有病变。四、ANVUGIB的定性诊断对内镜检查发现的病灶,凡疑有恶性病变,只要情况许可,应在直视下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灶性质。五、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1.实验室检查:常用项目包括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为明确病因、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尚需进行凝血功能试验、血肌酐和尿素氮、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2.失血量的判断: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因呕血与黑便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而部分血液贮留在胃肠道内未排出,故难以根据呕血或黑便量判断出血量。常根据临床综合指标判断失血量的多少,如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伴随症状、心率和血压、实验室检查)来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表1)。体格检查中可以通过皮肤黏膜色泽、颈静脉充盈程度、神志和尿量等情况来判断血容量减少程度,客观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压和血乳酸水平。3.活动性出血的判断:判断出血有无停止,对决定治疗措施极有帮助。若患者症状好转、心率及血压稳定、尿量足(>0.5ml·kg-1·h-1),提示出血停止。
由于留置胃管常给患者带来明显不适,且不能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内镜止血治疗,也无法有效改善内镜检查视野,对改善患者预后无明确价值,因此不建议常规留置胃管[5]。(1)临床上,下述症候与实验室检查均提示有活动性出血:①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呕吐物呈鲜红色或排出暗红血便,或伴有肠鸣音活跃;②经快速输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稳定又再下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⑤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2)内镜检查时如发现溃疡出血,可根据溃疡基底特征判断患者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凡基底有血凝块、血管显露者易于再出血,内镜检查时对出血性病变应行改良的Forrest分级(图1)。近期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我国的出血性溃疡中43.4%为高危溃疡(ForrestⅠa-Ⅱb级),但其中仅25.2%接受内镜下止血治疗[6]。
4.预后的评估:(1)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一般根据年龄、症状、失血量等指标将ANVUGIB分为轻、中、重度。年龄超过65岁、伴发重要器官疾患、休克、血红蛋白浓度低、需要输血者的再出血危险性增高。无肝肾疾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或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病死率增高。此外,多部国际指南中一致推荐使用经过临床验证的预后评分体系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度,以指导后续治疗。这类评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2)Rockall评分系统分级(表2):Rockall评分系统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评分依据之一,该系统依据患者年龄、休克状况、伴发病、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出血征象5项指标,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人群,其取值范围为0-11分[7]。(3)Blatchford评分(表3):Blatchford评分系统用于在内镜检查前预判哪些患者需要接受输血、内镜检查或手术等后续干预措施,其取值范围为0-23分[8]。近期研究认为Blatchford评分在预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方面与Rockall评分准确性相当,而在预测输血率、手术率等方面则优于Rockall评分[9]。上述评分体系尽管在临床研究中有所应用,但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较为有限,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计算较为复杂。因此2011年提出AIMS65评分系统(白蛋白<3.0g/dl,国际标准化比值>1.5,神智改变,收缩压<90mmHg,年龄>65岁),该系统相对较为简便[10],目前虽有数项研究比较了AIMS65评分系统与Rockall评分系统、Blatchford评分系统对ANVUGIB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但结论并不一致[11-12],因此其临床有效性尚待更多研究证明。
六、ANVUGIB的治疗应根据病情、按照循证医学原则行个体化分级救治,高危ANVUGlB的救治应由相关学科协作实施。推荐的诊治流程见图2。(一)出血征象的监测1.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记录呕血、黑便和便血的频度、颜色、性质、次数和总量,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等,需要注意红细胞压积在24-72h后才能真实反映出血程度。2.生命体征和循环状况:监测意识状态、心率和血压、肢体温度、皮肤和甲床色泽、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尿量等,意识障碍和排尿困难者需留置导尿管,危重大出血者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血清乳酸测定,老年患者常需心电、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监护。(二)液体复苏1.血容量的补充:应立即建立快速静脉通道,并选择较粗静脉以备输血,最好能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根据失血的多少在短时间内输入足量液体,以纠正循环血量的不足。对高龄、伴心肺肾疾病患者,应防止输液量过多,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对于急性大量出血者,应尽可能施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指导液体的输入量。下述征象对血容量补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意识恢复;四肢末端由湿冷、青紫转为温暖、红润,肛温与皮温差减小(<1℃);脉搏由快弱转为正常有力,收缩压接近正常,脉压差大于30mmHg;尿量多于0.5ml·kg-1·h-1;中心静脉压改善。2.液体的种类和输液量:常用液体包括生理盐水、平衡液、全血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失血量较大(如超过20%血容量)时,可输入胶体扩容剂。下列情况时可输血,紧急时输液、输血同时进行:(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幅度>30mmHg;(2)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压积<25%;(3)心率增快(> 120次/min)。近期一项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限制性输血(血红蛋白<70g/L时输血,目标为血红蛋白70-90g/L)与开放性输血(血红蛋白<90g/L时输血,目标为血红蛋白90-110g/L)相比,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再出血率和降低病死率[13]。对于合并有缺血性心脏病等严重疾患的患者,输血目标可适当提高[14]。3.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在积极补液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以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三)止血措施1.抑酸药物:抑酸药能提高胃内PH值,既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又可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常用的抑酸剂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H2RAs),常用的PPIs针剂有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常用的H2RAs针剂包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临床资料表明:(1)PPIs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H2RAs,它起效快并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15]。(2)尽可能早期应用PPIs,内镜检查前应用PPIs可以改善出血病灶的内镜下表现,从而减少内镜下止血的需要[16]。(3)内镜治疗后,应用大剂量PPIs可以降低高危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我国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溃疡再出血高危患者在内镜止血后,与应用西咪替丁相比,静脉应用大剂量埃索美拉唑(80 mg静脉推注+8mg/h速度持续输注72h)可降低再出血率(0.9%比5.6%)[17]。而且大剂量静脉埃索美拉唑滴注及后续口服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增加不良事件[18];对于低危患者,可采用常规剂量PPIs治疗,如埃索美拉唑40mg静脉输注,每天2次,实用性强,适于基层医院开展。建议对内镜止血治疗后的高危患者,如Forrest分级Ⅰa-Ⅱb级的溃疡、内镜止血困难或内镜止血效果不确定者、合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NSAIDs者,给予静脉大剂量PPIs(如埃索美拉唑)72h,并可适当延长大剂量PPIs疗程,然后改为标准剂量PPIs静脉输注,每日2次,3-5d,此后口服标准剂量PPIs至溃疡愈合。对于ESD/EMR术后形成的人工溃疡,应按照消化性溃疡的标准给予抑酸治疗,PPIs是胃ESD术后预防出血和促进人工溃疡愈合的首选药物。目前研究大多建议从手术当天起静脉应用标准剂量PPIs,每天2次,2-3d后改为口服标准剂量PPIs,每日1次,疗程4-8周[19]。2.内镜下止血: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的首选。推荐对Forrest分级Ⅰa-Ⅱb级的出血病变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在内镜下止血前,对严重大出血或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必要时可使用红霉素(250mg静脉输注),可显著减少胃内积血量、改善内镜视野,且不良事件无明显增加[14-15,20]。常用的内镜止血方法包括药物局部注射、热凝止血和机械止血3种。药物注射可选用1∶10000肾上腺素盐水、高渗钠-肾上腺素溶液(HSE)等,其优点为简便易行;热凝止血包括高频电凝、氩离子凝固术(APC)、热探头、微波等方法,止血效果可靠,但需要一定的设备与技术经验;机械止血主要采用各种止血夹,尤其适用于活动性出血,但对某些部位的病灶难以操作。临床证据表明,在药物注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一种热凝或机械止血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局部病灶的止血效果[21]。对于常规止血方法难以控制出血者,近年来有使用喷剂Hemospray或Over-The-Scope-Clip(OTSC)系统进行止血的临床报道,初步研究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止血率和较低的再出血率[22-23],但目前尚缺乏Hemospray或OTSC与传统止血方法的高质量对照研究。3.止血药物:止血药物对ANVUGIB的疗效尚未证实,不推荐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对没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避免滥用此类药物。4.选择性血管造影:有助于明确出血的部位与病因,必要时可行栓塞治疗。5.手术治疗:对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而出血不止,病情特别凶险者;或药物、内镜和放射介入治疗失败者,病情紧急时可考虑剖腹探查,可在术中结合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进行治疗。七、重要的病因治疗对出血病因明确者,为提高疗效、防止复发,应采取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及抗溃疡治疗,根除治疗应在出血停止后尽早开始,根除治疗结束后应注意随访评估根除的效果[24]。对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详见《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5]。参与本指南讨论的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柏愚(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陈旻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杜奕奇(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冯缨(《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郭贵海(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介入专业);郭学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院胆胰内科);侯晓华(武汉协和医院消化内科);Kwong Ming Fock(霍光明,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消化内科);姜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揭志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李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李延青(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令狐恩强(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吕农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钱家鸣(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钱克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任旭(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沈志伟(《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孙明生(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William Tam(谭达恩,澳大利亚Lyell McEwin医院消化内科);唐承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唐涌进(《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辑部);吴登雄(台湾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胃肠内科);吴开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谢谓芬(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消化内科);徐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游苏宁(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赵景辉(《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周丽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邹多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邹晓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执笔人:柏愚(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参考文献[1]《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会,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09,杭州)[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 26(9):449-452.[2]Lau JY,Sung J,Hill C,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of complicated peptic ulcer disease:incidence,recurrence,risk factors and mortality[J].Digestion,2011,84(2):102-113.[3]王海燕,顿晓熠,柏愚,等.中国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2):83-86.[4]Rockey DC.Occult and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causesand clinical management[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0,7(5):265-279.[5]Srygley FD,Gerardo CJ,Tran T,et al.Does this patient have a sever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J].JAMA,2012,307(10):1072-1079.[6]Bai Y,Du YQ,Wang D,et al.Peptic ulcer bleeding in China:a multicenter endoscopic survey of1006patients[J].J Dig Dis,2014,15(1):5-11.[7]Rockall TA,Logan RF,Devlin HB,et al.Risk assessment after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J].Gut,1996,38(3):316-321.[8]Blatchford O,Murray WR,Blatchford M.A risk score to predictneed for treatment for upper-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J].Lancet,2000,356(9238):1318-1321.[9]Stanley AJ,Dalton HR,Blatchford O,et al.Multicentre comparison of the Glasgow Blatchford and Rockall Scor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linical end-points aft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1,34(4):470-475.[10]Saltzman JR,Tabak YP,Hyett BH,et al.A simple risk scoreaccurately predicts in-hospital mortality,length of stay,and cost in acute upper GI bleeding[J].Gastrointest Endosc, 2011,74(6):1215-1224.[11]Yaka E,Yilmaz S,Dogan NO,et parison of the Glas-gow-Blatchford and AIMS65 scoring systems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i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Acad Emerg Med,2015,22(1):22-30.[12]Robertson M,Majumdar A,Boyapati R,et al.Risk stratification in acute upper GI bleeding: comparison of the AIMS65score tothe Glasgow-Blatchford and Rockall scoring systems [J].Gastrointest Endosc,2015,In Press.[13]Villanueva C,Colomo A,Bosch A,et al.Transfusion strate giesfor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N Engl J Med,2013,368(1):11-21.[14]Gralnek IM,Dumonceau JM,Kuipers EJ,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SGE) Guide-line[J].Endoscopy,2015,47(10):a1-a46.[15]Laine L,Jensen DM.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lcer bleeding[J].Am J Gastroenterol, 2012,107(3):345-360;quiz361.[16]Lau JY,Leung WK,Wu JC,et al.Omeprazole before endoscopy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N Engl J Med,2007,356(16):1631-1640.[17]Bai Y,Chen DF,Wang RQ,et al.Intravenous Esomeprazole for Prevention of Peptic Ulcer Rebleeding:A Randomized Trial inChinese Patients[J].Adv Ther,2015,32(11):1160-1176. [18]Kuipers EJ,Sung JJ,Barkun A,et al.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high-dose intravenous esomeprazole for prevention of peptic ulcer rebleeding[J].Adv Ther,2011,28(2):150-159. [19]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用药专家建议(2015年,苏州)[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32(9):581-585.[20]Bai Y,Guo JF,Li ZS.Meta-analysis:erythromycin before endoscopy for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1,34(2):166-171.[21]Gralnek IM,Barkun AN,Bardou M.Management of acute bleeding from a peptic ulcer[J].N Engl J Med,2008,359(9):928-937.[22]Sulz MC,Frei R,Meyenberger C,et al.Routine use of Hemospray fo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prospective two-center experience in Switzerland[J].Endoscopy,2014,46(7):619-624.[23]Skinner M,Gutierrez JP,Neumann H,et al.Over the scope clip placement is effective rescue therapy for severe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Endosc Int Open,2014,2(1):E37-40.[2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刘文忠,谢勇等.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0):655-661. [25]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组.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2更新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3):26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