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讲义基础知识
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
I 类 A
沉 积 基 准 面 湖 平 面 I 类 空 间 I I 类 空 间
泄 水 口
河 流 轨 迹
I 类 B
河 流 轨 迹
4、海平面与可容空间的关系 • 若不考虑波浪、洋流等影响,可理想地认为:
–陆地上,河流相的基准面=河流均衡剖面 –海洋中,海相基准面=海平面 –可容空间=海平面-沉积物表底=水深
2、基准面(Base level)
•关于基准面的定义有两大学派: •1)基准面近似于海平面 •在海洋中,由于受波浪和潮流作用比海平面略低 •在陆地上,相当于进积/侵蚀的平衡面,河流均衡剖面与 基准面在滨线重合 •2)基准面是对侵蚀和沉积之间平衡界面的归纳。 •陆地上,河流相的基准面=河流均衡剖面 •海洋中,海相基准面=海平面
河 流 轨
3、可容空间(Accommodation space)
• 类型: – 按时间:老空间 (早期未被充填而遗留的空间 )和 新增可容空间 (沉积过程中形成的空间) 。
I 类 A
沉 积 基 准 面 湖 平 面 I 类 空 间 I I 类 空 间
泄 水 口
河 流 轨 迹
I 类 B
河 流 轨
• 按位置: • I类空间:沉积基准面与湖(或海)平面之间,水上可容空 间,其可进一步分出两部分,其中以湖(或海)盆最低溢 出点的平面为界,位于该界面与沉积基准面之间为IA类,位 于该界面与湖(或海)平面之间为IB类。 • II类空间:湖(或海)平面与湖(或海)盆底面之间,水下 可容空间,对于盆地中某一点来说,II类空间的大小与水深 呈正比关系。显然,只有存在Ⅱ类(水下)空间时,才可能形 成稳定的沉积。
2、基准面(Base level)
•定义:是一个想象的动态平衡面,用于描述沉积作用的上限和侵 蚀作用的下限。 –高于基准面表现为侵蚀作用,即使有沉积作用也是局部和 暂时的,沉积物质点不稳定,不能长期保存下来而成为地层 记录; –低于基准面,发生沉积作用,沉积物有可能被埋藏而保存 下来。
地层相关知识点总结
地层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岩石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各种岩石地层。
岩石地层是一种具有一定时代、一定岩性、一定空间分布和一定组合特征的地质体。
在岩石地层学中,我们通常需要研究地层的性质、特征和分布规律。
1. 地层的性质地层的性质主要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和物理特性等。
岩石的成分主要指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它们决定了岩石的性质和特征。
岩石的结构主要指岩石的内部结构和岩石的外部结构,它们反映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地质历史。
岩石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岩石的密度、强度、热传导率和电导率等,它们是岩石性质的重要表现,对地质勘探和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2. 地层的特征地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层的分布规律、岩石的构造和岩性的变化等。
地层的分布规律反映了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地层的水平分布和倾向分布。
岩石的构造主要包括岩石的节理、岩层、褶皱和断裂等,它们是地层的构造特征,反映了地层的形成过程和变形历史。
岩性的变化主要包括岩石的岩性变化和岩石的叠加关系,它们是地层的岩性特征,反映了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3. 地层的分布规律地层的分布规律主要包括地层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地层的垂直分布主要包括地层的层序、叠置关系和侵入关系等,它们反映了地层的相对年代和地层的形成历史。
地层的水平分布主要包括地层的展布范围和地层的变动范围,它们反映了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层的成因环境。
二、沉积地层学沉积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各种沉积地层。
沉积地层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地质体,它们是地球表面的岩性基础和地质记录,对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质过程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 沉积地层的类型沉积地层根据其成因和性质可以分为岩性地层和沉积岩性地层两大类。
岩性地层主要包括火成岩地层、变质岩地层和堆积岩地层,它们是地球内部岩石和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沉积岩性地层主要包括碎屑岩地层、化学沉积岩地层和生物沉积岩地层,它们是地球表面的独特产物和地球历史的重要记录。
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ppt课件
1
课程授讲计划
§0 绪论 §1 古生物学基础(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细胞结构,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生命起源与演化 生物与环境 §2 古生物学基础 (二) 古生物学基本概念 古生物的分类与命
§3 地层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地层学基本原理 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地质年代表 沉积岩相和古地理
地壳运动和构造分区
地层学基本原理
1.地层、地层学的概念
岩层:地球上层状的岩石(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变质岩) 地层(stratum/ Strata ):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 体,能以明显界面或经研究后推论的某种解释性界面与相邻的岩 层和岩石体相区分。 地层与岩层相比,除了有一定的形体和岩石内容之外,还具有时 间顺序的含义。
§4前寒武系
前寒武系概况 中国的太古宇和元古宇
前寒武纪全球地史概述
§5古生界
古生代的生物界 中国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 、 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古生代全球地史概述 §6中生界
中生代生物界 中国的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中生代全球地史概述 §7 新生界
新生代的生物界 中国的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2 新生代全球地史概述
有地层缺失,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
有地层缺失,上下地层产状一致
Disconformity,假整合
上下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有沉积间断 (hiatus/diastem),
地层与其 他地质体
沉积接触
非整合
depositional contact
nonconformity
侵入接触
intrusive contact
22
(2)生物地层单 位
定义:
根据地层中所含有的生物化石内容 和特征所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即:以 含有相同的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征,并 与邻层化石有别的三度空间岩层体;也 就是根据地层中所含化石来定义和说明 地层特征的地层体。
地层学基础知识页PPT文档
层内构造 斜层理 叠层石 垂直分布的 虫孔等
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
波痕
层面构造:干裂
层内构造
第二节
地层地划分和对比
一.地层的划分
地质时期中无机界和生物界的演化都有阶 段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根据这个特征将 地层分为若干自然组合的过程称为地层的 划分。
利用地层中所含的化石为依据划分出的 地层单位称为生物地层单位。 生物地层单位的名称为化石带。 依据定义化石带方式不同,化石带可有 各种类型,常见的化石带有: 延限带 极盛带 共生延限带 组合带等。
延限带
某一生物分类单位从出现到绝灭期所 形成的异端地层。
极盛带
某一生物分类单位最繁盛时期形成的一 段地层。
U235— Pb207+7He4
古地磁学方法
地球磁场在地质时期中其方向曾发生过多次反 转,这个现象称为磁极倒转。 根据地球磁场与现代磁场方向的异同将地质时 期分为正向期和反向期两种类型。 在正向期中较短的反向期称为反向事件。 在反向期中较短的正向期称为向事件。 根据地球磁场变化建立的地质年代表称为地磁 年代表。据此可确定地层形成的年代。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古地磁学方法 古气候学方法 事件地层学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速度稳定不变的 特征可以测定地层形成的年龄。 选择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则: 半衰期与地球年龄应属同一数量级,不 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在地层中含量较丰富。
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
铀钍铅法 U238___ PB206+8He4 Th232— Pb208+6He4 铷锶法 Rb87— Sr87 钾氩法 K40— Ar40
地层的产状
地层产状的基本概念 地层产出的状态称为地层的产状。 地层产状要素 走向 倾向 倾角
地层学基础知识
地层的产状
地层产状的基本概念 地层产出的状态称为地层的产状。 地层产状要素 走向 倾向 倾角
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
根据岩层的产状可将岩层分为: 水平岩层 倾斜岩层 直立岩层
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 平行不整合接触
角度不整合接触
地层和岩体间的接触关系
侵入接触关系 沉积接触关系
相序
在一定的条件下,地层的相在时间上有 一定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形成某种 特有的相序列,这种序列称为相序。 相序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 海进序列 海退序列 火山喷发—沉积序列等
第四节
地槽和地台
造山运动迁移
外带冒地槽
内带优地槽
前陆 大陆
冒地向斜
优地向斜 优地背斜
硅铝基底 复理石 蛇绿岩套
深海
考古地层学方法
利用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地层的 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来划分第四纪地层
年代地层单位
宇 界 系 统 阶 时间带
利用地球物理的方法划分地层
由于组成地层岩性的物理性质(密度、 磁性、电阻率、自然电位、电阻率等) 存在着差异,利用这些性质可作为划分 地层重要的标志。 这种划分地层的方法称为地球物理方法。
共生延限带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分类单位共同存 在的一段地层称为共生延限带。
组合带
指含有一定特征化石组合的一段地层。
哑带
位于两个生物地层单位之间缺乏任何化 石的地层段称为哑带。
年代地层学方法
根据地层形成年代划分地层的方法称为 年代地层学方法。 年代地层单位的界面为等时面。
利用年代地层学的方法划分地层
在实际工作中很少见到规则而完整的剖面,不同岩性和接触 关系的地层分布在不同的地点有时还被断层断开。
古生物地层学讲义
古生物地层学讲义第一篇古生物学基础第一章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古生物学的内容及其研究对象一、古生物的内容(一)古生物学及其分科::1、古生物学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的科学。
它研究的不仅是古生物本身,还包括了各地史时期地层中所保存的一切与生物活动有关的资料。
如遗体、遗迹(痕迹、遗物),甚至于旧石器时代猿人的石器。
2、分科:和古动物学和古并无脊椎动物学、和古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化石藻类学(低等古植物)、高等古植物学、孢子花粉学(又可列入微体古生物学)古生物学微体古生物学:介形虫,牙形刺等NVIDIA体古生物学:NVIDIA浮游动物,化石致密结构小,大在10um(微米)以下。
1um=1/1000mm古生态学、痕迹化石学、古生物矿物严格地讲,古今生物之间很难以一个时间界线截然分开,但为了研究方便,一般以最新的地质时代全新世的开始(距今约1万年),作为古今生物界的分界。
(二)学习古生物的目的与意义1目的:古生物学就是自学地球科学的基础课,它肩负B3J94PA生物学和地质学服务的双重任务。
学习古生物学的目的在于:(1)阐明各类古生物形态及构造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2)了解古生物的地史分布、地理分布,进而总结其进化规律;(3)结合岩性及其它特性研究,推断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2、意义:(1)确认地层的地质时代;(2)研究和古地理、古气候;(3)为普查勘查和地质勘探服务;(4)为积极探索生命的起源提供更多实际资料和论据(5)为研究生物进化、物种绝种等自然界发展规律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二、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化石fossil(一)化石:留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
即1.必须充分反映一定的生物特征:形状、大小、结构、纹饰等。
但树枝石(假化石)就是软锰矿树枝状结晶,不是化石。
姜结人黄土中的钙结核2.必须是地史时期的生物遗体、遗迹,它们都保存在地史时期的岩层地层中,并经受了石化作用而形成。
(二)化石留存的条件:1.生物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体2.生物死后迅速埋藏(但密封、冷冻、干燥环境下亦可)3.较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它有三种方式石化作用有三种方式:(1)矿质填充促进作用生物软空隙为地下水矿物质caco3所充填,变小的球状柔软减少重量,且留存硬体中的致密结构。
地质学课件--地层与地层单位
二、绝对地质年龄 (同位素地质年代的建立)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具有的固定衰变 周期,来测定某些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矿 物(岩石)的形成时代-同位素年龄 (单位Ma)。 主要测试手段有:钾-氩法;铷锶法; 铀铅法;宇宙核素;裂变径迹法;14C法 等。
三、地质时代系统 地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宙eon 宇eonothem 代era 界erratum 纪period 系system 世epoch 统series 期episode 阶stage
二、地层层序的标志
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判别地层是否倒转有时是十 分困难的,有时我们仅通过判别岩层的顶底面来确 定地层是否倒转。
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 水动力条件、生物等的影响,沉积岩的 层面或层内均会保存各种示顶构造。通 过这些示顶构造可以判断岩层的正常与 倒转,主要有如下几种: 1.层面标志:存在于岩层层面上的标志。
地层单位及术语表
地质年代单位 宙eon 代era 纪period 年代地层单位 宇eonothem 界erathem 系system 岩石地层单位
世epoch 期episode 时chron
统series
阶stage 时带chronozone
群group 组formation 段member 层bed
3.生物标志:沉积岩中常含有生物化石, 化石的保存形态也具有示顶功能。如足 迹、孔穴、根系、叠层石等。
scour surface
4、冲刷面:是固结和半固结的沉积层的顶面,因水流冲 刷而成为凹凸不平的面。 sandstone, silicalite, limestone, cross-bedding, silicalite gravels
生物地层对比
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 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 的化石。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 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化石组合:指在一定的地层层位中所 共生的所有化石的综合。化石组合法是根 据地层的化石组合对比地层的方法。
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ppt课件
HST
LST TST HST
◇是在海平面由相对上升转变为相对下降时期 形成的,沉积物供给速率常大于可容空间
增加的速率。
◇ 底界为最大海泛面,顶界为层序界面。
三角洲沉积是典型沉积类型。
34
35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5)陆架边缘体系域
◇陆架边缘体系域(Shelf margin systems
tract,简称SMST)是与Ⅱ型层序边界伴
第二章
Vail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1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一、层序地层学定义和理论基础
1.层序地层学定义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以不整合面或与之
相对应的整合面为边界的年代地层格架
中具有成因联系的,旋回岩性序列 间相互关系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
2
第一节
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一、层序地层学定义和理论基础 层序地层学的诞生和发展受益于地震地 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沉积 学的发展。 ◇岩性地层学无益于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生的下部体系域(海平面相对上升或静止);
◇以一个或多个微弱前积到加积准层序组为特征。
36
37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5、准层序和准层序组
1)准层序
准层序(Parasequence)
临滨 滨外陆棚 前滨
4 3
是一个以海泛面或与之相应
的面为界、由成因上有联系
临滨
2 1
的层或层组构成的相对整合
序列。
临滨
慢 中 快
43
二、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7、凝缩层(Condensed section) ◇指沉积速率很慢(1-10mm/1000a)、 厚度很薄、富含有机质、缺乏陆 源物质的半深海和深海沉积物;
地史地层学简介课件
我们如何学习地史学?
*
21世纪人类对地球的要求
需要居住在一个宽敞的地球上(人口控制) 需要居住在一个清洁的地球上(环境治理) 需要居住在一个安全的地球上(灾害防治)
*
侵入型
喷出型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高温高压变质
高温高压变质
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
早古生代地层中沉积矿产资源
*
学习地史地层学的目的
1.研究地球的过去, 恢复地球的历史;
2.查明矿产资源和提供地质资料;
3.查明和预测影响人类活动的地震、火山活动、地面沉降、滑坡以及生物大量灭绝等地质事件的时间、地点、性质和规模;
评价地质环境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
*
同时, 地史地层学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众多矿产资源(如能源矿产、部分金属矿产和大多数非金属矿产资源)密切相关, 地球历史科学对人类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由此可见, 地史地层学是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必备的专业知识, 是地质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岩相
生物相
*
碳酸岩岩性
页岩
沙岩
页岩& 煤系
3.相变——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在空间(横向)上的变化。
岩相改变
*
有相变发生吗?
相定律
*
表示“古现场(明显)
它们是恐龙足迹和 它们能告诉我们关于:
恐龙的举止; 恐龙的生态; 恐龙的生活环境
综合的解释:
综合地层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以推断其成因
地质学基础讲义
地质学基础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基本概念地质学的定义: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学科之一。
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外壳—岩石圈(Lithosphere),因此确切的说,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岩石圈的一门学科。
二、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分科:1.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元素分布规律的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2.研究地壳运动及地表形态变化的学科: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等。
3.研究地壳演变历史的学科: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等4.其它:煤田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宇宙地质学等。
第二节:地质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由于地质学研究内容的特殊性,因而地质学具有以下特点:1.学科的实践性地质学科的大部分研究对象存在于野外,因此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深入到大自然中去,才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地质学。
2.地质现象的复杂性由于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每一种现象都具有独特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因此在研究地质现象时应树立正确的时空观。
例如当我们研究晶体的结构时常用微米、纳米作为尺度单位,而一次造山作用则用百万年作用时间单位等。
3.认识的局限性由于人类的技术手段及地质现象的复杂性,造成人类对地质现象的认识十分有限。
例如,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大约为12公里,不到地球半径的2‰,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地球内部的情况,另外,人类的寿命一般不超过100岁,而一次造山运动的形成过程则长达数百万年至上千万年,因此对单个人来说我们也无法观察到其形成的全过程。
大陆科学钻——江苏省东海市鉴于地质现象的特殊性有别于其它学科,其研究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1.野外观察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详细、系统地观察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本手段。
(1)_地层学概念及基本原理
一、地层学概念及基本原理
(一)地层学定义
2、地层学(stratigraphy) 定义——研究层状和似层状岩石体固有的特征和属性, 并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进而 建立它们的空间关系和时间顺序的科学 研究内容——岩层的形状、分布、岩性、化石,地球 物理、地球化学性质,形成环境,形成方式,形成 时代(年龄),演化历史 研究对象——沉积岩(固结和未固结)、变质岩、火 山岩、礁体
一、地层学概念及基本原理
(四)地层学的几个基本原理
4、侧向堆积原理(principle of lateral accumulation) 由威梅尔(Weimer)1978年提出 绝大部分沉积岩是由侧向加积作用堆积形成
一、地层学概念及基本原理
(四)地层学的几个基本原理
4、侧向堆积原理(principle of lateral accumulation) 侧向堆积原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堆积沉积物的表面为等时面,这种等时面一般是倾 斜的——原始倾斜 ②地层主要通过侧向加积作用堆积在原始倾斜的等时 面上,形成次生的纵向堆积组分——侧向加积 ③由于侧向加积和进积,沉积物一般是在物质搬运方 向上堆积。通过这种作用,沉积斜坡可能变得过陡 ,不稳定的沉积体可以通过滑塌、蠕动或顺坡滑动 变形——堆积机制 侧向堆积作用非常普遍
水平状地层
地层——倾斜状
一、地层学概念及基本原理
(一)地层学定义 1、地层(stratum) 界面——明显界面:看得见的层面 解释性界面:以岩性、化石种类、矿 物成分、岩石物理性质等要经过 仔细研究后才能确定的界面 与岩层的区别——岩层:泛指各种特征的一般 层状岩石,无时代概念,一般不形成单位 地层: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 属性的岩层。具时代概念,构成单位
地震地层学复习资料
地震地层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地震层序★1、地震地层学的概念地震地层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资料、测井资料、露头资料,研究地层的分布及沉积特征,分析盆地的演化史,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评价石油地质条件的一门边缘学科。
★2、地震地层学的作用①进行等时地层对比;②预测沉积环境;③古地貌恢复;④预测和评价储集岩;⑤预测和评价烃源岩;⑥进行盖层识别和分布预测:⑦识别和预测岩性地层圈闭;⑧预测地层压力。
3、地震反射界面代表哪种地层单位界面?为什么?地震反射界面代表年代(时间)地层单位界面。
地震反射主要来自层面和不整合面(以及流体界面和断面等),由于不整合面以及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分隔了不同的年代地层单位,所以这就使得地震反射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
★4、地震反射界面与地质界面有何关系,为什么?连续的地震反射相当于地质界面,即层面及不整合面;地震反射与地质界面基本平行,但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地层内岩性的变化只改变波形特征,并不产生连续反射。
5、地震层序的概念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联的地层所组成,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与之相连接的整合面。
6、整一与不整一的概念是什么?(1)整一:是指地层与层序的顶(底)界的原始水平面、倾斜面或不平整面平行。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层序内的反射同相轴与层序顶、底界面平行。
(2)不整一:是指地层与层序的顶(底)界的原始水平面、倾斜面或不平整面不平行。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层序内的反射同相轴与层序顶、底界面不平行。
7、地震层序顶、底界反射终端模式:削蚀、顶超、上超、下超的概念及成因是什么?(1)削蚀:是指地层对着层序的顶界横向消失,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反射同相轴对着层序的顶界的横向终止,常由侵蚀和构造断裂造成。
★①构造削截:是指由构造断裂引起的地层在层序顶界侧向消失。
②侵蚀:是指由侵蚀作用而引起的地层对着层序顶界侧向消失。
(2)顶超:是指原来倾斜的地层逆倾向对着层序顶界厚度逐渐减小以至于消失,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反射同相轴逆倾向对着层序顶界倾角逐渐减小以至消失。
《地震地层学 》讲义-第一讲资料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11
▪子波选择-激发井深试验
潜水面以下1m激发, 药量2kg
潜水面以下2m激发,药 量2kg
潜水面以下3m激发,药 量2kg
潜水潜面水以面以下下44mm激激发发,药,量药2kg 量2kg
潜水面以下5m激发,药 量2kg
潜水面以下7m激发,药 量2kg
潜水面以下6m激发,药 量2kg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7
关于地震子波的概念
人工激发的地震信号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8
关于地震子波的概念
子波信息的表达: 1、延续时间(子波长 度) 2、频率特征(频宽与 主频) 3、振幅强弱 4、相位特征
子波选择:
相位、能量、频率
和子波长度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2、地震的相关基础
关于地震子波的概念 地震信号的形成
褶积
地震反射的地质意义
分辨率问题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15
地震信号的形成
地震记录
震源产生的子波
界面1反射后得到的地震波 界面2反射后得到的地震波
假设: R1>R2 R2<R3
界面1 界面2
2020年9月
R1<0
反射系数的振幅 反射系数R=
参考书:1、《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徐怀大编 2、《地震地层学》 徐怀大等译
2020年9月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陈波
3
第一讲 地震地层学的概念及相关基础
2、地震的相关基础
关于地震子波的概念 地震信号的形成 地震反射的地质意义
地层对比培训1一般知识课件
2.3 穿时普遍性原理
地层对比培训1一般知识
2.4 相序连续性原理
德国学者Walther(1894)提出的相序连续性原理(简称相律),是沉积学 应用最广泛的基本原理。
在地层学中,相律也称“相对比定律”(Law of the the correlation of facies),是研究岩层体时空分布和岩相古地理分析最基本、最重要的 原理。
地层对比培训1一般知识
3. 地层分类与地层单位
地层单位 stratigraphic unit
把组成地壳的岩层按不同类型 、不同级别划分的单位。按地 层分为岩石地层单位 、 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地层单位对研究地壳发展史、地质制图和地层对比等有重要 意义。
地层对比培训1一般知识
3. 地层分类与地层单位
地层对比培训1一般知识
布与古环境﹑古构造的关系,加强了历史的﹑ 综合的研究; 使用新的技术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形成了 新的分支学科,使地层学研究更为深入和准确。
地层对比培训1一般知识
2.地层研究的几个原理
2.1 叠置原理与侧向堆积原理 2.2 化石层序律 2.3 穿时普遍性原理 2.4 相序连续性原理
地层对比培训1一般知识
布的沉积岩的自然延伸必然是穿时的。因为同一类沉积岩之所以能够
在空间上连续地延伸,其唯一的途径是环境的侧向迁移。如果迁移是
在缓慢过程中完成,则形成的岩性单位可以追溯,就是穿时的;如果
环境突然迁移,在过渡区内就不复存在这种岩石,则岩性地层单位不
能追溯。
地层对比培训1一般知识
2.3 穿时普遍性原理
(2)岩性地层单元穿时现象现代实例
2.1 叠置原理与侧向堆积原理
地层学基础知识
地层学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一、 基本概念 二、 岩石地层单位 三、 生物地层单位 四、年代地层单位 五、磁性地层极性单位 六、地震层序地层单位 七、层序地层单位 八、测井地层单位 九、其它地层单位
一、基本概念
地层(Strata):是具有某种共同 特征或属性,构成地壳的层状或似 层状岩石体,能以明显界面与相邻
二、岩石地层单位
4、岩石地层单位代号书写规定 群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 加群名两个汉语拼音小写斜体字母,第一个为汉语 拼音的头一个字母,第二个为该拼音最接近的声母, 如卡普沙良群K1kp; 组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系或统的符号后加汉语拼 音的头一个小写斜体字母,同一个统内组名第一个 字母有重复时,则年代较新的组在头一个字母之后 再加上最接近的一个小写斜体声母,如巴西改组 K1b、巴什基奇克组K1bs; 段的符号是在组的符号右上角注以阿拉伯数字 1、2、3表示,如塔塔埃尔塔格组下段S1t1
四、年代地层单位
6.统:是小于系,大于阶的年代地层单位,是系的一部分。 一个统代表一个世的时间内所形成的全部地层。统名由在 系的专有名词前增加下、中、上等字样组成,对应的世在所属 纪的专有名词前增加早、中、晚等字样,志留系(纪)石炭系 (纪)、古近系(纪)、新近系(纪)、第四系(纪)的统 (世)名例外。 志留系(纪)分为兰多弗里统(世)、文洛克统(世)、 拉德洛统(世)、普里多利统(世),石炭系(纪)分为密西 西比亚系(亚纪)、宾夕法尼亚亚系(亚纪),古近系(纪) 分为古新统(世)、始新统(世)、渐新统(世),新近系 (纪)分为中新统(世)、上新统(世),第四系(纪)分为 更新统(世)、全新统(世)。
四、年代地层单位
1.年代地层单位的定义 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地层 体。形成年代地层单位的地质时间间隔称为地 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的顶、底界线都是以等时面 为界的。它们的大小随形成岩石所需的时间长 短,而不是根据岩石绝对厚度来确定。 划分年代地层单位的目的首先是确定地层 的时间关系,其次是建立一个全球的标准年代 地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