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视听再认的ERP效应与记忆提取脑机制
基于功能性核磁共振的汉字语义加工脑机制研究
基于功能性核磁共振的汉字语义加工脑机制研究杨菁菁;李修军;吴景龙;佟丹【摘要】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讨文盲和非文盲汉字语义加工脑机制的差异。
实验使用汉字语义和图形的判断任务比较了中国人文盲和非文盲在语义加工过程脑机制的差异。
结果表明文盲与非文盲汉字语义加工脑机制不同,且非文盲的脑活动更强,具体体现在左侧额中回(BA9),左侧角回(BA39/40)及左侧颞上回(BA21/22)以及小脑。
%In this study,we us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o investigate the what’s Chinese se-mantic processing on the human mechanism. In fMRI experiment, subjects were asked to view the character semantic or figure pairs and discriminate whether the characters or figures of each stimuli pair were the same or not using re-sponse keys. The results of fMRI analysis showed that stronger activation of Chinese literates than illiterates. We ob-served that the brain network of Chinese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in the 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BA9),the left angu-lar gyrus (BA39/40),the lef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BA21/22) and cerebellum.【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9)003【总页数】4页(P136-138,142)【关键词】文盲;非文盲;汉字语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作者】杨菁菁;李修军;吴景龙;佟丹【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长春 130022;日本冈山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生院冈山,700-853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汉字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字形、读音和语义三个部分。
汉字字谜任务中限制解除的电生理机制
汉字字谜任务中限制解除的电生理机制邢强;张忠炉;王梦偌;张金莲;王菁;姚艳芬;占丹玲【期刊名称】《心理学报》【年(卷),期】2013(45)5【摘要】尽管"限制解除"作为一种顿悟问题解决的关键途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德国心理学者Knoblich及其同事提出,但学界对于"限制解除"所包含的信息加工程序、阶段以及相应的脑认知过程却并未有进一步的探讨和细化。
本文从"限制解除"的理论角度出发,以答案提示催化的"诱发式"字谜解决顿悟为例,首次提出了一个关于"诱发式"限制解除过程的信息加工阶段初步构想。
该构想认为:顿悟问题解决中的"诱发式"限制解除过程包含3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早期注意参与为特征的冲突信息的预警或预处理过程;第二阶段是以新旧思路交替为特征的关键限制解除过程,鉴于这个过程以基本问题表征空间的拓展为特征,因此我们推测右脑的活动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阶段是以自上而下的控制加工为特征的重新整合过程。
脑电研究数据部分地支持了本研究的假设,发现了上述第一阶段在脑电变化上体现为顿悟性限制解除所伴随的N100/P200复合体;第二阶段体现为P300在300~400ms的时间窗内的地形图分布及差异波;而第三阶段则体现为N400在400~800ms内的变化。
脑电结果还证实:在第二阶段也就是限制解除的关键阶段,右脑的活动明显强于左脑,提示基本问题空间的拓展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右脑,而在第三阶段也就是信息的重新整合阶段则表现出相反的半球偏侧化倾向。
上述发现有可能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顿悟中"限制解除"的脑认知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总页数】9页(P508-516)【关键词】限制解除;信息加工阶段;事件相关电位;汉字字谜【作者】邢强;张忠炉;王梦偌;张金莲;王菁;姚艳芬;占丹玲【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心理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2【相关文献】1.汉字识别的时间进程:来自字谜任务的ERP证据 [J], 罗俊龙;李文福;张庆林2.双任务干扰的注意资源限制机制:来自汉字笔画数效应的证据 [J], 吴彦文;赵志霞;李晶;侯玉美;康诚3.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兰州百合中部鳞片物质变化的生理机制 [J], 孙红梅;李天来;李云飞4.字谜歌谣在汉字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J], 廖锦玲5.字谜顿悟任务中限制解除和组块分解的机制及其原型启发效应 [J], 邢强;张忠炉;孙海龙;张金莲;王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提取与再认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提取与再认概述: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记忆提取与再认是记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关于记忆提取与再认的一些重要发现和理论。
一、记忆提取的定义和过程记忆提取是指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和恢复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主动提取和被动提取两种形式。
主动提取是指个体有意识地努力回忆起特定信息,而被动提取则是在特定刺激的触发下,信息自动浮现于意识之中。
二、记忆提取的影响因素1. 提取提示的效果:研究表明,提供与目标信息相关的提示能够显著提高记忆提取的准确性和速度。
这些提示可以是语义上的关联、情境信息或其他记忆线索。
2. 学习和提取环境的匹配:环境因素对记忆提取也有重要影响。
当学习和提取环境相匹配时,记忆提取效果更好。
这被称为“环境依赖性记忆效应”,揭示了记忆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3. 情绪对提取的影响:情绪状态对记忆提取具有显著影响。
积极情绪能够促进记忆提取,而负面情绪则可能干扰或抑制记忆提取。
三、再认的定义和特征再认是指个体在面对一系列信息时,判断这些信息是否曾经接触过的过程。
再认是一种相对较容易的记忆任务,相比于主动回忆,再认更依赖于外部刺激的提供。
四、再认的影响因素1. 学习和再认的匹配:与记忆提取类似,学习和再认环境的匹配也能够提高再认的准确性。
这种“环境依赖性再认效应”揭示了学习环境对再认的重要性。
2. 伪记忆:伪记忆是指个体错误地记忆或再认未曾接触过的信息。
研究发现,伪记忆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面对与已记忆信息相似的干扰性信息时。
3. 情境和情绪对再认的影响:情境和情绪因素同样对再认有影响。
与学习和提取环境的匹配类似,与再认环境相匹配的情境和情绪能够提高再认的准确性。
结论:记忆提取与再认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了解记忆提取和再认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对我们理解记忆的本质和提高记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记忆提取与再认的神经基础,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研究成果来改善人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视听再认的ERP机制
* “学习-再认”范式“学习-再认”实验范式是将记忆研究分为学习与再认两个阶段。
再认阶段实际上是通过再认对于学习阶段记忆效果的测验,也称测验阶段。
学习阶段一般依次呈现13-14个项目令被试记忆。
间隔4-5秒后进入再认阶段。
再认阶段呈现学习阶段的全部项目,并在这些项目中随即加入学习阶段未呈现过的同数量的新项目,令被试分辨出曾出现与未出现过的项目。
例如,有一项关于面孔记忆的研究共进行13轮实验。
每轮实验学习阶段呈现14张面孔,令被试记忆,SOA为3秒,刺激呈现时间为1秒,间隔4秒后进入再认阶段,呈现28张面孔,其中含以呈现过的面孔14张,SOA为3.2秒,每张面孔呈现时间为1秒。
令被试对其认为见过的面孔面孔按左键,对没有见过的按右键。
采用“学习-再认”实验范式,无论刺激材料是什么类型,均可记录到ERP的重复效应和新旧效应。
在该范式中,学习阶段的项目将在再认阶段全部重复出现,各个项目在再认阶段的ERP与学习阶段的ERP相减,其差异波即称为重复效应。
重复效应是同一项目之间比较的结果。
在再认阶段,重复出现的项目称为旧项目,没有出现过的项目称为新项目,二者的ERP 相减,其差异波称为新旧效应。
新旧效应是不同项目之间比较的结果。
* 离线式处理一般临床应用中所分析的ERP成分是固定的,需要及时给出报告,因此数据处理要迅速,数据分析步鄒相对固定,记录容量不必留有余地,于是多采用在线分析。
而基线研究用的ERP 分析内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新颖性,不必立即得出结果,因而数据分析步骤经常改变,记录容量需要留有余地,一般需采用离线式分析。
* 排除眨眼伪迹垂直眼电VEOG可以用于排除眨眼伪迹。
因为各脑电中的眨眼伪迹都是和VEOG导记录的眨眼电位同时发生的,而由于后者十分清晰,所以只要识别该导的伪迹就可以知道脑电各导伪迹发生之点。
眼电EOG包括两种成分,一是眨眼电位,一是眼动。
置于两眼角外的两个电极构成的双极导联可以记录到水平眼动电位。
汉字视听再认的ERP效应与记忆提取脑机制
汉字视听再认的ERP 效应与记忆提取脑机制3罗跃嘉 魏景汉 翁旭初 卫 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摘 要 测定了正常青年人汉字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ERP )。
观察到对听觉汉字的认知产生“持续中央负成分”,而视觉汉字的认知出现“晚期正成分”,提示汉字的视听认知具有不同的脑机制。
汉字视听认知皆出现了新旧效应,即旧词皆引起ERP 晚期成分的正走向变化,但视听新旧效应的起始时间与头皮分布不同,听觉效应为右半球优势,视觉效应则出现在左侧顶叶、左侧颞叶后部与右侧枕叶。
以上实验结果提示,“优势半球”概念已难以概括半球间的多维动态关系,需要修正。
关键词 记忆,再认,事件相关电位(ERP ),持续中央负成分(SC N ),晚期正成分(LPC )。
分类号 B842.11 问题提出事件相关电位(event 2related potential ,ERP )时间分辨率高,通过其头皮分布可观察不同实验条件所诱发神经活动的脑内源[1,2],可对记忆的加工过程与神经活动机制提供有力的证据。
再认的ERP 研究模式大多采用直接的或外显的“学习———再认”和间接的内隐模式。
内隐实验如令被试识别词与非词[3,4],比较初现词与再现词诱发的ERP ,则再现词产生一个更大的正向波,这就是再认的重复效应(repetition effects )[2]。
根据不同ERP 成分的变化,重复效应可分为N400效应和LPC 效应(late positive com ponent ,晚期正成分)。
前者为再现词导致N400减小,始于刺激后250ms ,在300~500ms 的时间范围内变化最大,与语义加工有关;后者为再现词引起LPC 增大,一般始于刺激后400ms ,反映再认的加工过程[5]。
已有许多间接再认实验证明了ERP 重复效应的存在[1~4],也有少数直接再认实验表明短间隔的再认产生明显的LPC 增大,而长间隔(>15秒)的再认却无此变化[1]。
汉字视听再认的ERP效应与记忆提取脑机制
问题的提出
问题一、新旧效应究竟是“负向”还是“正向”变化 问题一、新旧效应究竟是“负向”还是“正向”变化? 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问题二、以往研究的语言材料均为英文,迄今尚未见到以 问题二、以往研究的语言材料均为英文 迄今尚未见到以 汉字作为刺激材料的研究报告。汉字作为表义文字,英语作 汉字作为刺激材料的研究报告。汉字作为表义文字,英语作 为表音文字的代表,其脑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其脑机制可能有所不同,且上述问题有 为表音文字的代表 其脑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且上述问题有 待深入研究解决。 待深入研究解决。 本实验拟通过汉字单字词再认的ERP实验 阐明记忆提取 实验,阐明记忆提取 本实验拟通过汉字单字词再认的 实验 中视听两通路的脑机制特征。 中视听两通路的脑机制特征。
数据处理
软件自动校正EOG,并充分排除其他各种 用NeuroScan软件自动校正 软件自动校正 并充分排除其他各种 伪迹。 伪迹。 分类叠加,共得到旧词和新词产生的 如图1 对EEG分类叠加 共得到旧词和新词产生的 类ERP,如图 分类叠加 共得到旧词和新词产生的2类 如图 所示。 所示。 SPSS统计软件包对 统计软件包对SCN和LPC波幅与潜伏期进行 波幅与潜伏期进行3因 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SCN和LPC波幅与潜伏期进行3因 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采 多因素方差分析采Greenhouse-Geiss法校正 并 法校正,并 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采 法校正 对数据的头皮分布进行正常化处理。 对数据的头皮分布进行正常化处理。
汉字视听 再认的ERP 效应与记忆提取脑机制
心 理 系 张 玲 玲
马 09 亚 02 婵
本实验通过测定正常青年人汉字视 听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ERP),阐 听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 , 明记忆提取中视听两通路的脑机制 特征。 特征。
视听诱发脑电特征提取与大脑认知机理分析
视听诱发脑电特征提取与大脑认知机理分析
乔晓艳;彭佳卉
【期刊名称】《测试技术学报》
【年(卷),期】2013(027)006
【摘要】为探索视听跨感觉大脑认知机理,基于Stroop效应设计视听觉刺激实验范式,利用Neuroscan40导联脑事件相关电位仪,连续动态采集视听诱发脑电信号,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去除眼电伪迹,AR模型结合相干平均方法提取诱发脑电
P300特征.通过对P300电位幅值和潜伏期的分析,研究视听觉诱发大脑认知的信息整合规律、交叉干扰作用和注意竞争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大脑在视听双通道刺激下,更容易整合信息,具有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协同补偿作用,且视觉对听觉有较强的交叉干扰作用以及视觉为主导的竞争效应.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神经信息处理、脑认知科学和脑-机交互系统中.
【总页数】7页(P509-515)
【作者】乔晓艳;彭佳卉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04;Q-331
【相关文献】
1.基于小波一共空间模式的多类想象运动诱发脑电特征提取 [J], 张焕;乔晓艳;王飞
2.基于少次相干平均和样本熵的视听诱发脑电特征提取 [J], 乔晓艳;彭佳卉
3.基于小波-双谱分析的视觉诱发脑电特征提取 [J], 严娜;乔晓艳;李鹏
4.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听觉范式诱发脑电P300电位的病例对照研究 [J], 宋伟东;吴东辉;王承敏;胡晓辉;谢国华
5.基于独立分量聚类分析的诱发脑电特征提取技术 [J], 綦宏志;刘志朋;殷涛;靳静娜;李颖;任超世;明东;万柏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字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_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的作用_贾永萍
2期
贾永萍等: 汉字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的作用
113
的影响差异, 发现二者均影响回想, 但只有当测验过 程中提供反馈或较强线索时, 重复测验对回想的影 响才会优于重复学习, 且只有重复学习影响熟悉性。
综上所述, 在重复测验是否影响再认记忆这一 问题上尚存争议, 且重复测验是否有利于熟悉性提 取也需要进一步检验。而现有采用 R/K 范式(Chan & McDermott, 2007)或 PDP 范式(Verkoeijen et al., 2011)的研究均未能纯净地分离回想和熟悉性。鉴于 此, 本研究采用 RWCR 范式, 通过两个实验在验证 汉字的语义特征是否存在 RWCR 效应的同时, 探 索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汉字 RWCR 效应的影响。 实验 1 采用即时测验, 比较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对 RWCR 效应的影响差异; 实验 2 采用延时测验, 进 一步比较二者对 RWCR 效应的影响随时间而发生 的变化。
1 引言
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the recognition without cued-recall paradigm, 简称 RWCR 范式)是指在线索 测试中, 被试即使无法回忆出学习过的项目, 仍然 能 够 凭 借 熟 悉 性 再 认 出 学 过 项 目 (Cleary, 2004; Ryals & Cleary, 2012)。RWCR 范式包含学习和测验 两个阶段:学习阶段, 被试学习一个词表, 要求被 试尽可能的记住这些词; 测验阶段, 呈现一半与学 习词相似的词, 一半与之无关的词, 要求被试完成 回想和熟悉性评分两个任务。然后, 对被试回忆错 误词的熟悉性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被试 在无法回忆出学习过项目时, 对学习过项目的熟悉 性评分高于未学过项目的熟悉性评分, 这种现象被 称为 RWCR 效应(Cleary, 2004; Ryals & Cleary, 2012; Ryals, Cleary, & Seger, 2013)。
汉语语义记忆提取的初步研究
汉语语义记忆提取的初步研究汉语是中国最重要的语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承,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技术也在发展,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也开始涉及到汉语研究的方面。
而汉语的语义记忆提取,正是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语义记忆提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主要涉及到汉语语法、词汇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因此,研究语义记忆提取有助于揭示汉语中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鉴于这一原因,本文旨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研究语义记忆提取的相关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能性。
首先,本文将对语义记忆提取的定义以及其相关认知概念进行讨论,同时介绍语义记忆提取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学习(ML)和传统形式主义(TF)。
而这些技术及其组合,都可以为汉语语义记忆提取提供有力的帮助。
然后,本文将对汉语语义记忆提取可能带来的结果进行讨论。
这里,本文首先将强调汉语语义记忆提取可以有效的提升语义理解的功能,这将为搜索引擎提供更准确的搜索结果,从而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此外,语义记忆提取也可以帮助搜索引擎自动生成和改进搜索结果,从而使搜索更加有效。
最后,本文将讨论汉语语义记忆提取技术可能被应用到的其他领域,其中包括智能客服、智能聊天机器人以及智能推荐系统,以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语义记忆提取也可以帮助处理海量文本数据,从而为语言学家们提供更多的素材,为语言研究提供支持。
总之,汉语语义记忆提取的研究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汉语的语义,帮助搜索引擎变得更加精准,使汉语在智能技术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目前,学者们已经在汉语语义记忆提取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但仍有许多技术和应用上的问题需要解决,未来的研究可以朝着更深入的研究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汉语语义记忆提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主要涉及到汉语语法、词汇和语境之间的关系,且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传统形式主义技术的组合来解决。
汉语语义记忆提取的研究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汉语的语义,并为语言研究者们提供便利,从而推动汉语研究的发展。
我国汉字识别研究的新进展
我国汉字识别研究的新进展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与“直线形”的拼音文字相比,方块汉字有二维图形特征,字形和字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很弱。
那么对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和对拼音文字的视觉识别过程相比有何不同?近几十年来,有许多心理学研究围绕汉字识别问题展开。
本文旨在对我国心理学界90年代以来在这个领域的新进展作一述评。
1 主要研究1.1字形属性对汉字识别的影响受西方已有研究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关于汉字识别的加工单元也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识别汉字要先对笔画、部件等汉字的字形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整合从而识别整字。
那么,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就会存在笔画数效应、部件数效应等。
二是认为识别汉字直接以整字为单元,强调字形知觉的整体性。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在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中,要经过特征分析[1]。
近10年以来,汉字识别的特征分析观点得到了更多的研究结果的验证:首先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证实了笔画数效应的存在。
如喻柏林等[2]采用命名识别法,发现在2至15画的范围内,汉字的命名反应时随笔画数的增加呈台阶状上升趋势;张武田等[3]发现在高频字当中存在笔画数效应;彭聃龄等[4]采用命名作业和真假字判断作业也发现有显著的笔画数效应。
其次是发现部件因素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了启动部件对合体汉字识别的影响[5],提示汉字的部件作为单个结构反复认读,有可能成为汉字识别的加工单元之一,而且比笔画更符合简约的原则。
张武田等[3]、彭聃龄等[4]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部件数效应的存在。
不仅部件的数量影响汉字识别,研究证明部件频率(即在合体汉字中出现的次数)也是影响汉字识别的因素之一,但其作用受到整字频率和结构类型的影响 [6]。
黎红等[7]的研究也发现,在速示条件下,部件频率影响汉字识别的准确性,而且部件频率对汉字识别的作用模式与刺激字及其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有关。
在汉字的构造部件之间还存在不同的组合以及组合频率。
【记忆术原理】长时记忆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
【记忆术原理】长时记忆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提取属于信息的输出过程。
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即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再次出现,有熟悉之感,可以识别和确认。
回忆是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的重新复现。
这两种形式对信息的提取都需要一定的线索,还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选择一定的中介。
关于如何提取信息,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理论认为,信息的提取是根据信息的意义、系统等来搜寻记忆痕迹,使痕迹活跃起来,可回忆出有关的项目;另一种理论认为,记忆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存储起来的是一些元素或成分,回忆则是把过去的认知成分汇集成完整的事物。
这两种理论各自适合于不同的编码形式。
搜寻理论可能适合于表象储存,重建理论适合于语义储存。
抽取的效果一方面依赖储存;另一方面依赖线索。
倘若储存本身就是存有非政府的、有条理的,就是存有层次结构的,抽取时只要并使层次网络中的某些节点转化成,并使与这些节点有关的信息处在启动状态,回忆起就可以很难展开。
若储存就是杂乱无章的,抽取就不能成功。
线索在提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索的数量多、质量高,提取就容易。
线索的质量是指线索中的信息与记忆痕迹中的信息匹配联系的紧密与否。
一般来说,再认比回忆容易提取信息,这是因为再认时有关线索就是再认的感性依托,有较多的线索给以提示,可帮助尽快地确认。
内隐记忆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依赖于对事物鼓腮的稳固程度和准确程度。
记诵了的事物一发生,几乎可以无意识地、自动化地、在较长的时间内做出辨识。
在日常生活中,错误地再认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种是由于识记的不巩固、不精确,原有的联系消失或受干扰,一旦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不能激活原有的记忆痕迹,仅有熟悉之感而无法从整体上加以正确的再认。
或者对有关信息(模式)的提取发生了错误,导致错认。
另一种是由于联系的泛化,导致错误的再认。
例如,错把一个陌生人当作一个熟人相认,这是因为他的许多特征与熟人相似,这些特征在头脑中产生了泛化,因此导致了“张冠李戴”。
脑科学突破:记忆机制新发现
脑科学突破:记忆机制新发现在过去几十年里,脑科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从对神经元的基本了解,到现代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光遗传学等手段应用于脑功能研究,科学家们不断揭示大脑的神秘面纱。
其中,记忆作为大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科研工作的重点。
近期,新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让我们回顾一下记忆的情景及其机制,然后探讨这些新的发现。
记忆的基本概念记忆是个体对经历、学习、知识和经验的储存、保持和提取的能力。
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模型,记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编码、储存和提取。
编码是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可存储格式的过程;储存涉及到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而提取则是指在需要时能够从记忆中恢复出这些信息。
在神经生物学层面,海马体是与记忆相关的重要结构,它负责短期记忆的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
此外,大脑皮层也是一个关键角色,因为长期记忆保存和提取过程往往依赖于皮层区域。
传统记忆机制研究在传统理论中,许多研究集中在海马体及其与其他大脑区域的连接上。
通过研究发现,海马体形成新记忆时会产生新的神经元,并通过突触可塑性来加强神经网络。
这种变化使得大脑能够适应新信息并形成持久的记忆。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情绪也在记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强烈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导致更深刻的记忆储存。
因此,情绪与神经机制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成为了研究的新方向。
新发现:记忆机制的新视角最近的研究突破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记忆的新视角。
一项由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开展的研究通过结合多种现代技术,探讨了一类被称为“内隐记忆”的现象。
内隐记忆是在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的情况下形成的,例如骑自行车或游泳等技能。
这一领域以前相对不被重视,但最新发现表明内隐记忆可能与海马体不同且独立于其他大脑区域。
另外,在DNA甲基化水平变化方面的研究也显著改变了对记忆形成过程的理解。
科学家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基因表达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直接与长期记忆的形成相关。
汉语具体词和抽象词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汉语具体词和抽象词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闫静;李文娟;张婷婷;张俊俊;金贞兰;李凌
【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53)2
【摘要】具体词和抽象词加工的神经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但过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拼音文字,发现抽象词加工更多激活语言系统,而具体词加工更多激活感知觉系统。
该文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过记忆-自由回忆任务,探究了汉语具体词和抽象词加工在记忆编码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情况,结果是两种词类的记忆加工都主要激活了颞枕皮层和左侧额下回。
除此之外,抽象词记忆更多激活了默认脑网络,而具体词记忆更多激活了感觉运动皮层。
结果表明具体词和抽象词的记忆都会激活语言和执行控制系统,但也会依赖不同的脑区进行记忆编码。
【总页数】8页(P299-306)
【作者】闫静;李文娟;张婷婷;张俊俊;金贞兰;李凌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89
【相关文献】
1.功能词与内容词加工的神经机制的研究综述
2.“音近义通”的微观考察及汉语同源词的生成机制(中篇)——汉语同源词词义关系的微观研究
3.身体词的隐喻研究——以汉语“手”类词为例
4.基本等级范畴词的分布特色与内在使用机制研究——
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乙级词中的名词为例5.“生词+熟词”组合学习法与生词独立学习法对汉语生词记忆效果的实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听觉来源提取的材料差异性:来自ERP的证据
听觉来源提取的材料差异性:来自ERP的证据1聂爱情1,郭春彦2,沈模卫1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 (310028)2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 (100037)E-mail:guocy@摘要: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分别以图形和汉字作为实验材料,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项目再认与听觉来源提取新/旧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
学习分别由不同性别声音读出的刺激后进行两类测验:一是判断视觉呈现的刺激是否已学的项目再认;二是将由某一性别声音读过的刺激判断为目标而将其它刺激判断为非目标的来源测验。
结果发现:与项目再认任务相比,图形和汉字的听觉来源提取的新/旧效应的持续时程更长、头皮分布更广;两类材料在前额区记录到明显的听觉来源提取新/旧效应,且不同材料的听觉来源提取新/旧效应有所不同;溯源分析结果显示,图形与汉字相应效应的差异可能源于颞区。
上述结果表明,听觉来源提取与项目再认的新/旧效应头皮分布关系与双重加工模型的观点相一致,且实验材料与声音特性共同调节听觉来源提取新/旧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
关键词:听觉来源;项目再认;新/旧效应;ERPs;LORETA中图分类号:B842忘记或错报事件相关特性是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如证人在作证时有时会把红头发的持枪罪犯描绘成红头发的旁观者或是黑头发的持刀者。
上述现象表明,人们对事件内容(content)与事件背景(context)的记忆产生了分离。
其中,有关事件内容的记忆称项目记忆(item memory),有关事件背景的记忆称来源记忆(source memory)[1]。
描述上述两种记忆关系的双重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指出,项目再认主要依赖于相对自动的熟悉(familiarity)加工完成;来源提取则不能自动完成,该任务需要依赖于有意识控制的回忆(recollection)加工完成[2]。
迄今为止,来源记忆与需要意识控制的回忆之间的密切关联已为行为研究[3]、遗忘症病人研究[4]、脑损伤病人研究[5]以及老龄化研究[6]所证实,表明项目记忆与来源记忆是在认知功能上分离的加工过程。
汉字使用频率对其回忆与再认的影响[权威精品]
汉字使用频率对其回忆与再认的影响-权威精品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本研究用实验法验证了汉字使用频率对其回忆与再认的影响。
随机选择某高校45名本科生作为研究被试,使用E-prime软件自编回忆与再认实验程序进行实验。
结果发现在在自由回忆条件下,被试高频汉字的成绩显著高于低频汉字成绩。
t=(40)=-3.16,P=0.003(双侧检验)在再认条件下,结果反转,t(40)=-2.84,P=0.007(双侧检验)。
[关键词]汉字使用频率;回忆;再认一、文献综述西方心理学家对词频与词识别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发现词频是影响词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何伟氏等人在一个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使用频率不同的单词,让他们进行辨认,发现,高频词的回忆与再认比低频词快。
我国学者用汉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也发现了同样的结论。
在速示条件下,汉字再认正确率随汉字的使用频率的上升而上升,而再认所需要的时间随着频率的上升而缩短。
连接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是表征的学习,是一种联想学习模式。
输入的频率越高,对应的刺激率就越大,激活的程度也就越强,连接的强度和频率的发生成正比关系。
另外,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纯粹接触效应,指一个外在刺激(例如某个符号、无意义音节)仅仅因为呈现的次数越多,导致个体接触到该刺激的机会越多,个体对该刺激就会越喜欢。
但是,朱莹等人在解释长时记忆的视优效应时,用系统实验证明了在自由回忆方式下,高频双字词的成绩优于低频双字词的成绩;但是在再认方式下,低频双字词的成绩却由于高频双字词的成绩。
他们认为自由回忆是一种记忆搜索的加工过程,并不提供有关的线索来帮助记忆,而后者则提供完整的字词直接引导被试进行再认。
所以本研究旨在证实前人的研究。
此外,以往的再认研究语言材料多为英文,而汉语为表义文字的代表,无论是记忆编码还是提取过程的脑机制均与表音文字英语有所差异。
汉字加工中视觉专家知识与大脑神经响应模式的关系研究
汉字加工中视觉专家知识与大脑神经响应模式的关系研究汉字加工中视觉专家知识与大脑神经响应模式的关系研究摘要:汉字是中国书法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汉字加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字加工过程中,视觉专家知识与大脑神经响应模式的关系,以加深我们对于汉字的认知和理解。
1.引言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系统之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汉字加工是指通过解读汉字的结构和意义,对汉字进行识别、理解、记忆和表达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大脑科学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汉字加工与大脑神经响应模式之间的关系。
2.视觉专家知识在汉字加工中的作用视觉专家知识是指具有丰富的汉字识别、理解和表达经验的人所拥有的专门知识。
研究表明,视觉专家能够更准确地和快速地识别汉字,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训练,形成了特定的视觉注意策略和加工模式,提高了对汉字的敏感度。
此外,视觉专家还能够更好地捕捉汉字的美学特征,并通过书法表达出来。
3.大脑神经响应模式与汉字加工的关系现代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脑电图(E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手段,探测大脑神经活动,揭示不同的认知任务在大脑中的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汉字加工涉及大脑多个区域的协同作用。
在汉字识别过程中,颞叶和顶叶前部的视觉皮层负责汉字的初级加工,包括形状信息和组合规律的提取;而左右颞叶中央回激活则与汉字的语义加工相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视觉专家相较于非专家在识别汉字时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大脑活动差异,即不同的神经网络被调控并产生特定的神经响应模式。
4.实证研究:视觉专家知识与大脑神经响应模式的关系为了验证视觉专家知识与大脑神经响应模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实验。
选取了一组视觉专家和一组非专家,让他们参与汉字识别任务,并通过脑电图记录其大脑神经活动。
结果显示,视觉专家在脑电波形上表现出更高的正幅值、更短的反应时间和更高的准确率。
影响汉字短时记忆提取的
3研究结果
对不同提取标准、不同编码形式、不同识记组长 度条件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统计结果:
3 研究结果
表2不同条件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RT)主 不同条件下被试的平均反应时(RT)主 效应方差分析表 表3不同条件下被试的正确反应次数(CR)主 不同条件下被试的正确反应次数(CR)主 效应方差分析表
3研究结果
1.1 文献检索(2) 文献检索(
在此种情况之下,肖崇好和黄希庭等人重新研究短时记忆的 在此种情况之下, 记忆的提取不是以系列全扫描( 提取机制发现⑵:记忆的提取不是以系列全扫描(serial scanning)为特征,而受记忆集大小的影响; exhaustive scanning)为特征,而受记忆集大小的影响; 记忆集为2 呈现出系列自中断扫描模式;记忆集大于3 记忆集为2时,呈现出系列自中断扫描模式;记忆集大于3时, 倾向于根据项目的记忆痕迹强度来进行提取。 倾向于根据项目的记忆痕迹强度来进行提取。后来研究还证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还受到长时记忆内容的影响。 明,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还受到长时记忆内容的影响。 Gathercole等人的研究中显示 等人的研究中显示, Gathercole等人的研究中显示,如果记忆集中某个项目出现 两次,该项目成为探测项目,那么, 两次,该项目成为探测项目,那么,被试对该项目的反应要 明显地快于同一位置上的其他非重复项目, 明显地快于同一位置上的其他非重复项目,说明短时记忆的 信息提取是一项目的痕迹强度为依据的。 信息提取是一项目的痕迹强度为依据的。 同时, 同时,在最近的相关研究中得出⑶ :判断标准的不同对短时 记忆的提取造成影响, 记忆的提取造成影响,即判断要正确的反应时比判断要迅速 的反应时要明显的长。 的反应时要明显的长。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信息的不同存储 形式。 形式。
汉字心理旋转的事件有关电位分析
汉字心理旋转的事件有关电位分析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学”这一学科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汉字心理旋转”。
汉字心理旋转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活动,是指将汉字旋转一个角度时,人的大脑会产生出电位反应,而这种电平反应与人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有关。
电位反应的分析汉字心理旋转的事件有关电位分析主要是通过脑电波的方式来获取人脑内部电位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被称为ERP(Event Related Potential),即事件相关电位。
在ERP研究中,研究对象会被要求完成某种任务,比如观看一组汉字,按照任务要求进行汉字心理旋转操作等等。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EEG(脑电波)的数据会被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实验中所获得的EEG数据会被通过滤波等方法进行初步的预处理,然后进行成分分析和素材正则化等进一步的处理。
这些处理后的数据将会用来分析事件相关电位信号,从而来研究汉字心理旋转的事件有关电位反应特点。
电位反应的含义通过对汉字心理旋转的事件有关电位反应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完成汉字旋转任务时,人脑会产生不同的ERP成分。
这些ERP成分与不同的认知过程和神经事件相关。
其中最常见的ERP成分有以下三种:P1成分这种成分主要反应了人的早期感知过程,通常出现在观察汉字的旋转过程中的最初阶段。
N1成分这种成分通常在P1成分后出现,并反应了大脑对于汉字旋转时形态变化的认知处理过程。
P300成分这种成分反映了人脑在进行汉字旋转时,对于特定汉字的筛选和整合处理的过程。
通过对这些不同的ERP成分的研究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大脑在进行汉字心理旋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出不同的电位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反映出人脑在汉字心理旋转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状态。
结论汉字心理旋转的事件有关电位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该手段,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人脑在进行汉字心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反应,反映出人的认知和情感状态。
字词视觉频率与听觉频率的差异和记忆的视优效应
作者: 朱滢[1];周爱宝[2]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心理系;[2]北京大学心理系
出版物刊名: 应用心理学
页码: 38-41页
主题词: 听觉;频率差异;视觉呈现;首因效应;记忆;北京话;感觉道;汉字;美国学生;字词
摘要: <正> 一记忆的视优效应指的是,言语材料以视觉形式呈现时其效果优于听觉呈现.在这方面,汉字记忆的视优效应特别突出.例如,Turnage 和 McGinnies(1973)让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分别学习15个意义相同的英语单字与汉字单字,学习时有视觉与听觉两种呈现方式,结果表明,中国被试学汉字时视觉呈现优于听觉呈现(9.41对8.66),而美国被试学。
汉字音形特征对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
汉字音形特征对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
肖崇好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23)6
【摘要】该实验用17名被试研究了汉字音形特征对汉字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结果发现:记忆集为2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识记内容所处位置和识记内容的性质两种因素的交互影响.记忆集为5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识记内容所处位置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探测项目与记忆集中的汉字具有不同的特质时,最容易被觉察出来.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肖崇好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
【相关文献】
1.文章微观标记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影响 [J], 陈睿;程松涛;杨景;陶云
2.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J], 肖崇好;黄希庭
3.汉字注音形式的三次飞跃及外来语言影响 [J], 刘家忠
4.影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因素研究 [J], 石燕飞;肖崇好
5.短时记忆中不同感觉道记忆汉字的特点及年龄特征 [J], 孟四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视听再认的ERP 效应与记忆提取脑机制3罗跃嘉 魏景汉 翁旭初 卫 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摘 要 测定了正常青年人汉字再认的事件相关电位(ERP )。
观察到对听觉汉字的认知产生“持续中央负成分”,而视觉汉字的认知出现“晚期正成分”,提示汉字的视听认知具有不同的脑机制。
汉字视听认知皆出现了新旧效应,即旧词皆引起ERP 晚期成分的正走向变化,但视听新旧效应的起始时间与头皮分布不同,听觉效应为右半球优势,视觉效应则出现在左侧顶叶、左侧颞叶后部与右侧枕叶。
以上实验结果提示,“优势半球”概念已难以概括半球间的多维动态关系,需要修正。
关键词 记忆,再认,事件相关电位(ERP ),持续中央负成分(SC N ),晚期正成分(LPC )。
分类号 B842.11 问题提出事件相关电位(event 2related potential ,ERP )时间分辨率高,通过其头皮分布可观察不同实验条件所诱发神经活动的脑内源[1,2],可对记忆的加工过程与神经活动机制提供有力的证据。
再认的ERP 研究模式大多采用直接的或外显的“学习———再认”和间接的内隐模式。
内隐实验如令被试识别词与非词[3,4],比较初现词与再现词诱发的ERP ,则再现词产生一个更大的正向波,这就是再认的重复效应(repetition effects )[2]。
根据不同ERP 成分的变化,重复效应可分为N400效应和LPC 效应(late positive com ponent ,晚期正成分)。
前者为再现词导致N400减小,始于刺激后250ms ,在300~500ms 的时间范围内变化最大,与语义加工有关;后者为再现词引起LPC 增大,一般始于刺激后400ms ,反映再认的加工过程[5]。
已有许多间接再认实验证明了ERP 重复效应的存在[1~4],也有少数直接再认实验表明短间隔的再认产生明显的LPC 增大,而长间隔(>15秒)的再认却无此变化[1]。
直接的再认实验模式通常分为学习与再认二个阶段,在被动“学习”之后,被试的任务是在再认阶段辨认呈现词是否曾经出现过[6,7]。
重复出现的词称为“旧词”,从未出现的是“新词”。
研究发现旧词产生一个比新词更加正走向(m ore positive 2g oing )的晚期ERP 成分,其变化的时间范围约为250~800ms ,此即再认的新旧效应(old Πnew effects )[1]。
某些研究者对直接与间接的再认实验进行了比较性研究[3,4]。
他们起初认为ERP 的新旧效应是与再认旧词有关的LPC 增大。
但是,Smith 与Halgren [6]则认为新旧效应不仅为LPC 增大,而且也包括N400减小。
N400反映一个单词与语境歧义时产生的“联合激活”(as 2s ociative activation );而LPC 反映“语境结束”(contex 2ual closure ),例如情节加工的结束[1]。
听觉通路是否也存在正走向的重复效应和新旧效应,其结论尚不一致。
Chao 与K night 在非语言声音的再认实验中,观察到一个明显的负走向波,是开始于375~400ms 的“持续额叶负成分”(sustained frontal negativity ,SFN )。
它在短时记忆过程中反而波幅减小。
他们认为这是听觉通路特有的现象[8,9];并认为SFN 反映了行为效应(performance effort )或注意加工效应,也可能与听觉期待波C NV (C ontigent Negative Variation )有关;SFN 波幅随任务难度增加而增大,意味着是负向变化[8]。
但Rugg 等在间接的语言再认实验中观察到一个400~600ms 范围内的大负波,重复效应表现为该负波的正向变化[10]。
重复效应究竟是“负向”还是“正向”变化?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上述研究的语言材料均为英文,迄今尚未见到以汉字作为刺激材料的研究报告。
汉字作为表义文 收稿日期:2001-05-16。
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与中国科学院重大交叉学科前沿项目(K JCX 1-07)。
489心 理 学 报 2001,33(6):489—494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字,英语作为表音文字的代表,其脑机制可能有所不同,且上述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解决。
本实验拟通过汉字单字词再认的ERP实验,阐明记忆提取中视听两通路的脑机制特征。
2 实验方法2.1 被试被试为青年志愿者13名,年龄23~32岁,男6女7。
听力正常,视力正常或校正后正常。
均为右利手。
2.2 刺激与任务采用经典的“学习—再认”实验模式。
在学习阶段,呈现40个单字词。
其中20个为“初现词”,将在再认阶段重复出现;另20个为填充词。
被试尽量记忆所有词但不作任何反应。
休息2分钟后进入再认阶段,呈现40个单字词,其中20个为前面曾经出现过的,这里第二次出现,故称“再现词”,亦称“旧词”,另20个则是未曾出现过的“新词”。
被试的任务是对旧词用一手拇指按键,对新词用另一手拇指按键。
实验分听觉与视觉两部分,分别进行5组学习再认实验,每组包括初现词和再现词各20个。
对按键的左右手和视听顺序进行了被试间平衡。
表1 刺激材料词类(均为n=100)视觉刺激字 频笔 画听觉刺激呈现时间(ms)初现词0.8374±0.0839.45±0.132470±8.4再现词0.9199±0.0969.39±0.130481±8.8t值(p值)0.61(0.540)0.31(0.757) 1.04(0.301)视听刺激分别由电脑屏幕和耳机呈现。
学习阶段共呈现200个字,其中100个字为初现词,另100个字为填充词。
在再认阶段,再现词即旧词也是100个,另外为100个新词。
因此整个实验共呈现400个字,其中100个字重复1次,实际上刺激物为300个字。
视觉刺激从电脑《汉字属性信息数据库》[11]中挑选汉字单字词。
挑选标准为:频级1~2级的最常用字和常用字、笔画8~12画,听觉刺激为录制于STI M软件的女声普通话,通过空气导管式耳塞机传入耳内,以排除磁性干扰。
初现词与再现词的视觉刺激的字频、笔画和听觉刺激的呈现时间及t检验结果见表1。
t检验结果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各类刺激材料是均衡的。
2.3 脑电记录实验仪器为美国NeuroScan公司生产的32导ERP工作站。
EEG记录为国际10~20系统的19个点:Fpz、Fp1、Fp2、Fz、F3、F4、F7、F8、C z、C3、C4、T3、T4、Pz、T5、T6、Oz、O1、O2。
电极用32导电极帽固定。
以双侧乳突为参考电极点,接地点为前额发际下015cm。
在双眼外眦和右眉上置表面电极记录垂直眼电(VE OG)。
滤波带通为011~40H z,头皮与电极之间的阻抗<5KΩ,分析时间1000ms(含基线100ms)。
记录连续EEG,采样间隔为4msΠ导,离线式(O ff-line)叠加处理。
2.4 数据处理用NeuroScan软件自动校正E OG,并充分排除其他各种伪迹。
对EEG分类叠加,共得到旧词和新词产生的2类ERP,如图1所示。
由于错误率低于30%,操作错误时的EEG次数过少,叠加得到的ERP 信噪比达不到要求,因此只对反应正确的ERP进行叠加。
用旧词减去新词,得到新旧效应。
用Neuro Scan中的自动波峰测量软件,分别测量N1、P2、N2和LPC的波幅与峰潜伏期(基线—波峰值),根据本实验结果及前人工作经验,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听觉负成分和视觉正成分,因此主要分析这2个成分。
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SC N和LPC波幅与潜伏期进行3因素方差分析。
这3个因素为感觉通路(2个水平:听觉通路与视觉通路)、再认(2个水平:旧词与新词)和记录部位(19个水平);多因素方差分析采用G reenhouse2G eiss法校正,并对数据的头皮分布进行正常化处理。
因素间的交互效应显著者再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对视听差异波测定平均波幅,根据总平均图设定新旧效应的时间窗口为300~600ms。
3 实验结果对视听刺激的正确率分别为71±314%与7013±310%,没有显著性差别;而反应时分别为628±2219与905±2718ms,对听觉刺激的反应时显著长于视觉刺激,t=11137,p<010001。
听觉刺激主要诱发出N130、P210和晚期负成分,晚期负成分最大波峰主要分布在C z,峰潜伏期约为450ms,持续时间很长,从200ms至800ms,因此称之为“持续中央负成分”(sustained central negativi2 ty,SC N);听觉旧词与新词产生的ERP成分相比较(图1左列实线与点线),在300~750ms的时间范围内旧词表现为正向变化,变化在头皮中央部(C z)与顶部(Pz)明显。
094心 理 学 报 33卷图1 ERP总平均图(n=13) 视觉刺激主要诱发出P180、N350和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com ponent,LPC).N350最大峰分布于枕部及两侧颞后部。
视觉旧词与新词产生的ERP成分相比较(实线与点线),旧词在300~650ms的时间范围内显示为正向变化,N350的变化在额部(Fz)明显,LPC在顶部(Pz)显著。
新旧效应为再认阶段中新词与旧词的差异。
对N400波幅有显著的通路主效应,F(2,12)=16102, p<01005,为听觉SCF显著大于视觉N350;也有记录点主效应,F(18,216)=8149,p<010001,听觉SCF最大峰位于C z(714μV)而视觉N350最大峰分布于Fz(1.9μV);通路和记录点之间的交互效应, F(18,216)=2168,p<010001,对LPC波幅有显著的通路主效应,F(2,12)=10108,p<0101,主要表现为视觉LPC;记录点主效应,F(18,216)=1188,p< 0105,最大峰在Pz点;通路和记录点之间的交互效应,F(18,216)=4111,p<010001。
对N400潜伏期有显著的通路主效应,F(2,12)=158145, p<010001,听觉SCF明显比视觉N350延后;再认主效应,F(2,12)=32109,p<010001,旧词N400潜伏期短于新词N400;记录点主效应,F(2,12)=22198, p<010001。
对于LPC潜伏期,也有显著的再认主效应,F(2,12)=183104,p<010001,旧词LPC潜伏期比新词LPC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