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地球的自转讲解

合集下载

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要点

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要点

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要点1.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

(简记:北逆南顺)2.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

4..地球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表日温度变化平缓,白天温度不会太高,晚上不会太低(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5.晨昏线:1)晨线--由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2)昏线--由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6.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如北京的时间指东经116°的地方时7.时区:每隔15度划分一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8.区时(标准时):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

如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东经120°)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9.日界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的西侧(东十二区)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而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日期却差一整天。

10.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阳历:以地球饶日公转为依据;阴阳历:结合上面两种历法特点。

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中每年的位置是固定的(最多相差1天),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四季更替(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划分的,将四季更替周期划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15天)为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的成分。

练习:(1)现有三种历法,分别是阳历、阴历和阴阳历。

而我国的农历是属于其中的阴阳历。

公历是以地球饶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阴历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

(2)公历年以公元记年。

一年12个月,每月30或31天。

但二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天。

(3)阳历每400年设97个日的年,303个日的平年。

初一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初一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的影响。
航天器测控
在航天测控中,地球自转会影响航 天器的轨道测量和跟踪精度,需要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减小误差。
载人航天任务
在载人航天任务中,航天员需要了 解地球自转对航天器轨道和交会对 接的影响,以确保任务的安全和成 功。
感谢观看
THANKS

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分布对地球的 气候、洋流、地震和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03
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太阳的东升西落
总结词
这是地球自转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物节律产生重要影响 。
详细描述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 方落下。这种规律性的运动对人类的生物钟和日常活动安排有着显著的影响, 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
时间。
一个恒星日的长度约为23小 时56分4秒。
恒星日是测量地球自转速度和 时间的基准,也是制定时间标
准的基础。
地球自转的速度在不同纬度和 经度上存在差异,但平均而言 ,一个恒星日的长度是相对稳
定的。
0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基本表现 之一,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 地球上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进入昼夜 状态。
潮汐现象
总结词
地球自转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引起潮汐现象,对海洋生物、航运和沿海地区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潮汐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月球引力导致地球上水体产生周期 性的涨落,而地球自转则使得潮汐现象在地球上呈现出复杂的分布模式。潮汐现象对海 洋生物的繁殖和迁徙、沿海地区的农业和渔业以及航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潮
地球自转与重力测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 4.2地球的自转(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 4.2地球的自转(课件)

D.地形差异
【答案】A
8.日月星辰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其原因是( )
A.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
B.地球绕日月星辰转动
C.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D.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答案】C
9.下列现象是自转造成的 ( )
①昼夜现象 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③昼夜交替 ④临安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⑤临安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
3.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也称晨昏圈),它由晨线(圈)和昏线(圈)组 成。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圈),是日出之处;由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圈),是日落之处 。
①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是指同一个地方既有昼,也有夜,两者交替出现。它是 因地球自转形成的。
②晨昏线(圈)是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如图所示,A、B所在的大圆圈是由
七年级科学
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01
知识点分析
基础知识点的罗列和例题 难点易错点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自转
1.地球的自转:我们把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2.地球自转的现象:星星的视运动、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一.地球自转
3.地球自转基本特征 (1)自转轴: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转轴,是想象中连接N极和S极的线。 (2)自转姿势:倾斜着身子(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黄道面)的夹角 为66.5°。 (3)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做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做顺时针方 向旋转。 (4)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 4.地球自转示意图: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
D.昼夜更替一定更慢
【答案】B
12.有关晨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地球的自转运动公开课

地球的自转运动公开课

作图练习
请绘出地球自转方向的侧视图、 北极上空俯视图、南极上空俯视图。
图上要表示出本初子午线、东西经90度、 180度经线和赤道、回归线、极圈。
作图练习
请给下方图中的经线标注上经度。

90˚E
90˚W
180˚

90˚E
90˚W
180˚
作图练习
请给下方图中的经线标注上经度。



0˚ 0˚
• 3.地球的公转
• (1)方向:自 向 (侧视),北 南 (俯视)。
• (2)轨道:近似正圆的 , 近
• (3)周期:是1个 年,时间长度


• (4)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 都是 时快, 时慢。
远。 ,
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特征 运动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方向 周期
从北极上空看,
自 西
【答案】ABD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自转与公转关系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 周期性往返运动。(365日5时48分46秒)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太阳直射点地南北移动
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度数), 平面,E
图1-3-1
平面。
• (2)角度C是

构成的角度,叫

• 可表示
运动与
• (3)该图表明了地球的空间形态。在地球公转过程中,
地轴的

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因此,
导致
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 (4)当太阳光从E侧直射地球时,黄赤两平面交线与太阳 光线的关系是 ,此时直射 半球。

初中七年级科学教案-第2节 地球的自转-市赛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科学教案-第2节 地球的自转-市赛一等奖

地球的自转玉环市城关一中江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它是继七上《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之后继续探索地球运动的开始。

既是对地球相关知识的补充与延续,也是后面关于地球运动、太阳系、宇宙等知识的起始,为学生建构整体的地球观、宇宙观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节内容的教学核心是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现象,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教材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模拟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具体而有序的空间想象。

二、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能用地球仪科学地解释两种现象。

3.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4.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2)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四、教学难点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五、教学思路:地球自转证据——自转方向——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晨昏线六、教学过程:1.问题导入: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生预设:①太阳绕地球转②地球的自转师追问:哪种原因更接近于真实教师指出:开始人们也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后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找到了很多证据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你知道人们用哪些证据证明地球的自转吗【设计意图】从学生每天能够感受到的日常熟悉的自然现象切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对学生已知的认识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寻找地球自转的证据证据一:播放视频介绍傅科摆实验(如图1):1851年在法国巴黎国葬院的大厅里,傅科在大厅的穹顶上悬挂了一条67米长的绳索,绳索的下面是一个重达28千克的摆锤。

傅科让摆沿南北方向摆动,科学家已经证实摆在不受外力作用下摆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看到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如图2),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演示傅科摆模拟实验(如图3)帮助理解:将小球拉开释放,使其在木板上的标记线方向来回摆动,由于惯性,小球摆动的方向是保持不变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2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18张PPT含素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2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18张PPT含素材
天体有昼夜现象必须满足:天体本身不发 光不透明,并且有光线照射在天体上等条件
地球自转还会出现 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上昼夜交替一次所需要的 时间约为24小时。
水金地 火 木 土 天 海 行星 星 星 球 星 星 星 王星 王星
59 243 24 25 10 11 18 18 一昼夜 天 天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北极
南极
北极上空看,
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
• 我发篮比么现球赛回的了比直事疑这赛播?惑样的却2一时是:个 候 在我问 , 白比题 而 天较: 我 左喜他 在 右欢的们 富看时晚 阳NB候上 家A,在里篮这休看球是斯他赛怎顿们, 1②从 地地(不以南晨1南我是晨晨地南同(太2太太以1不地1从南不(地彗 南太地我是我是 北同昏从我是112、 、 、 、 、③)))地北球球是上极昏极的在昏线球极一阳阳阳上是球北极是球星极阳球的在的在极一线北的在请 请 图下下地下下地球 极自 上 , 原 上 线 上 疑 白 线 : 的 上 时 东 东 东 原 , 自 极 上 , 的 大上 东 的 疑 白 疑 白上 时 : 极 疑 白根根中列列球列列球上上 转昼恒因空(空惑天(黑自空间升升升因恒转上空恒自部 空升自惑天惑天 空间白上惑天A据据现现仪现现仪、有空 还夜星造看圈看2左圈夜转看里西西西造星还空看星转分 看西转2左2左 看里天空2左所所象象:上象象:::上B昼和 会交(成,),右)进周,,落落落成(会和,(周是 ,落周右右 ,,进和右学学由由怎由由我我我我、有、从 出替如地:的:入期太是是是地如出从如期透 是期的的 太入从的知知地地样地地C比比比比经夜南 现一太球昼时昼白比阳由由由球太现南太比明 由比时时 阳黑南时识识、球球标球球较较较较、半极 昼次阳出半候半天较只于于于出阳昼极阳较的 于较候候 只夜极候,,D自自方自自喜喜喜喜纬球上 夜所)现球,球的短能地地地现)夜上)短, 地短,, 能的上,四判判转 转 位 转 转欢 欢 欢 欢线空交需自昼与这与分,照球球球昼自交空自,没球,这这照分空这地断断而而标而而看看看看观 替要身夜夜是夜界使亮自自自夜身替观身使有 自使是是 亮界观是中该该形形?形形NNNN察 的的会现半怎半线得地西西西现会的察会得昼 西得怎怎 地线察怎,图图BBBB成成成成AAAA现时发象球么球(地球向向向象发现发地夜 向地么么 球么,,已,是是(的的的的地 地地篮篮篮篮地象间出。的回的日球的东东东。出象出球。 东球回回 的回经地地地地地在在日是是是是球 球球球球球球球。约可分事分出上一自自自可。可上自上事事 一事处球球球球球__落旋 旋旋赛赛赛赛__((((作为见界?界)昼半转转转见见昼转昼?? 半?在作作作作作)__转 转转,,,,逆__光线线夜。引引引光光夜引夜。2白顺顺顺顺顺__的 4的的发发发发时,((温起起起,,温起温天((小时时时时时填填方 方方现现现现))))针没圈圈差的的的没没差的差的时针针针针针““向 向向了了了了方有))比。。。有有比。比是。方方方方方北 北分 分分这这这这向昼较昼昼较较_向向向向向极极别 别别_样样样样旋夜小夜夜小小_旋旋旋旋旋””是 是是一一一一_转;,;;,,转转转转转_或或怎 怎怎个个个个气气气,““样 样样问问问问温温温已南南的 的的题题题题不不不经极极? ??::::至至至处””他他他他于于于在))们们们们上上过过过黑晚晚晚晚空空高高高夜上上上上拍拍或或或的在在在在摄摄过过过是休休休休的的低低低__斯斯斯斯。。,,,_顿顿顿顿_有有有_篮篮篮篮,利利利球球球球即于于于比比比比将生生生赛赛赛赛进命命命的的的的入的的的时时时时白形形形候候候候天成 成 成,,,,的和和和而而而而是发发发我我我我_展展展_在在在在_。。。,富富富富即阳阳阳阳将家家家家进里里里里入看看看看黑他他他他夜们们们们的比比比比是赛赛赛赛_直直直直_。播播播播却却却却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生物钟紊乱影响
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 代谢紊乱等多种健康问题。
动植物迁徙行为适应性分析
动物迁徙
动物为寻找食物、繁殖场所或躲 避不利环境而进行的周期性、定 向性移动,如鸟类迁徙、鱼类洄
游等。
植物迁徙
植物通过生长、繁殖等方式适应 环境变化,如向光性、向地性等
生长特性以及种子传播等。
迁徙行为适应性
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地球自转的认 知和应用情况,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 意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思考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减慢对全球气候、生态系统
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极端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02 探究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以
及这些现象对当地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球自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03
了解地球自转对航空航天器发射、轨道设计和回收等
方面的影响。
跨学科知识融合应用前景展望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自转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地球自转基本概念与特点 • 地球自转对地表形态影响 • 地球自转对气候环境影响 • 地球自转对生物圈影响 • 实验探究:观察并验证地球自转现象 •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01 地球自转基本概念与特点
地球自转定义及方向
定义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称为 地球自转。
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 极点上方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 极点上方看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与速度变化规律
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4秒, 称为一个恒星日。
速度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向两极 逐渐减慢;同时,由于地球形状的不 规则性,自转速度也存在微小变化。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2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18张PPT含素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2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18张PPT含素材
②地球上有昼、夜半球 ③地球仪上有经、纬线
昏线:白天进入黑夜的分界线 (日落)
讨,你会如何跟你的朋友描述 图中晨昏线中哪一段是昏线?哪一段是晨线?
你能解释这样的现象吗? 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地球的知识? (2)图中A、B、C、D四地中,已经处在白天的是_____ ,已经处在黑夜的是_____,即将进入白天的是___,即将进入黑夜的是__。
地球的自转周期比较短,使得地球上昼夜温差比较小,气温不至于过高或过低,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Leabharlann 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④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而形成的是 ( )
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南极上空看, 你能解释这样的现象吗?
东南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极
南极
北极上空看,
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
• 我的疑惑2:我比较喜欢看NBA篮球赛,
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晚上在休斯顿 篮球比赛的时候,而我在富阳家里看他们 比赛直播却是在白天左右的时候,这是怎 么回事?
你能解释这样的现象吗?
黑夜 夜半球
白昼 昼半球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地球本身也不会发光。 3.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以上原因造成地球出现昼夜现象。
• 思考与讨论: 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是都有昼夜现象?
不是,恒星(如太阳)自身会发出可见 光,没有昼夜;彗星大部分是透明的,没 有昼夜。
天体有昼夜现象必须满足:天体本身不发 光不透明,并且有光线照射在天体上等条件
地球自转还会出现 昼夜交替的现象。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假想的)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自西向东(北极—→North→Ni—→逆时针)(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自东向西(南极—→South→Shun—→顺时针)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各地地方时差异(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早晨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黄昏18点。

练习:1.看图回答:⑴图一中ABC线是,其中AB是,BC是,地处在白昼,地处在黑夜。

D地是正午12点时,A地是点,C地是点,E地是点。

⑵图二中段是昏线,段是晨线,E地处在,F地处在。

地是6点,地是18点。

⑶图三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处在深夜的是,处在晨线上的是,处在昏线上的是B地是深夜12点时,C地是点,A地是点,D地是点。

⑷图四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判断ABC线是,AB是,BC是。

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处在深夜的是,处在晨线上的是,处在昏线上的是B地是深夜12点时,C地是点,A地是点,D地是点。

2.下列现象:①当我国上海为白昼时,而美国纽约则为黑夜②北京一天内出现昼夜更替现象③地球仪上有经线④我们观察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其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①②B.③④C. ①③D. ②④3.平时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实际上是的结果;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地球既不发光,也不4.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呈状态,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2 地球的自转 课件 (1)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2 地球的自转 课件 (1)

假如你是地球,
你如何向别人自我
大家好!我叫地
介绍你的自转? 球。。。。。。
大家好!我叫地球,我 绕地轴旋转运动,我的自 转方向自西向东,以北极 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以 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 我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 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24 小时。
根据图4-3回答:图中的A.B.C.D四地,
§4.2 地球的自转
我们把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和 在南极上空观 察地球的自转 方向有何不同?
极地看.swf
地轴
从地轴南端或南
极上方观察,地
手旋势转判方断向法 即:为右地手球拇自指转指方向 向球 向呈旋为。转_顺北如__。时极果__针方从__方向北,极四上指空
夜昼 昼夜现象
4、假如地球不自 转,地球上会不会 有昼夜交替现象?
说明地球自转的结果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根据生活经
验你能告诉


大家昼夜更
替一次的时
间有多长?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
一 次,时间约 24 小时 __________
__________对比Fra bibliotek昼夜现象
产原 生因
地球不发光、 不透明.太阳光 只能照到一半
若以太阳为参照物,那么地球绕地轴转动的方
向:自_西__向__东__
我们发现,地球自转时,我们看到太阳的 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地球自转的 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 明的曙光,又在西边送走落日的余晖。
还有什么现象可 以证明地球是在不 停地自转的?
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当一场国际体育比赛在美国某地下午2时 举行时,我们却要在半夜起来观看这场比赛的 电视实况转播。

地球的自转地理教案

地球的自转地理教案

地球的自转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地理教案导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地球的自转地理教案,欢迎大家参考!一、教学内容选自(浙江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二册。

二、教材分析教材是学生在小学和七年级第一册对静态地球的认识及九大行星绕日运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继续通过探究让学生体会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以及由此体验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昼夜交替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地球的公转做好准备。

是学生对地球原有认识的沿伸(从原来认识的静态的地球——到动态的地球)。

三、学生分析我校地处衢江区的山区,学生对天文、地理方面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初一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也较弱。

但学生对天文方面知识有浓厚的兴趣。

四、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注重学生发展。

)本课的设计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动作(活动),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将个体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分为同化、顺应、平衡和自我调节等环节。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故本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对当前知识有效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体现如下特征: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生进入情景。

2、强调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

3、强调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研究。

4、强调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形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喜悦与乐趣。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五、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特征。

《地球的自转》PPT课件

《地球的自转》PPT课件
区时换算方法
注意:甲、乙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大数减小数即得出时区差;甲、乙两地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时,东西时区的序号相加即得出时区差。 我国各地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ºE的地方时
东八区
西五区
相差13个时区,时差为13小时
纽 约
北 京
纽约时间 = 东八区的区时 - 两地的时差 = =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1、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2、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还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假设地球本身发光; 假设地球透明; 假设地球不运动。
太 阳 光 线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N
S
夜 半 球
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又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运动,所以就有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2.时区和区时

西

7.5°W
7.5°E
中时区
西一区
东一区
东十一区
东十二区
西十一区
西十二区
180°
180°
东二区
西二区
15°
15°
30°
30°
165°
165°
国际上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昼夜交替
实验1:当厨房水池里的废水要放掉时,等水平静下来后,我们在拔掉塞子,请观察水是如何流走的。如果是旋转流下,转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实验2:拿一把雨伞,将其撑开比作北半球,则伞顶代表北极,伞的支架杆代表经线。若雨伞不动时,从“北极”向下用水杯倒水,则发现水珠从伞布上沿着“经线”向南流动。若将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作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

七年级下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科学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初一科学七下第四章知识要点(补充)第一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逆南顺)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东升西落(2)昼夜交替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顺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第二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来得早。

★2.时区:把全球划分成24个 150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区时: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即区时,又叫标准时。

区时的计算原则:东加西减3.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即东经1160经线的地方时(2)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以1800经线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为了使1800经线通过得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日期,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因此它是曲折的。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2)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3)西十二区在日界线东侧,东十二区在日界线西侧。

(4)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

(5)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知识点总结 (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知识点总结 (新版)浙教版

(、 )第四章基础知识汇总第一节:1.太阳(sun)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直径约为 140 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 6000℃,中心温度高达 1500 万℃。

太阳的直径:约 140 万千米,为地球的 110 倍。

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 33 万倍,体积为地球的 130 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千米。

太阳为地 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2.光每秒传播 30 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约 8.3 分钟。

3.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的向光性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4、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氢和氦)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 外可分为 3 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球层。

5、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 斑块。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 斑块,叫做耀斑。

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6、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的变化。

活动周期是 11 年。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在光球层) 耀斑、 日珥(在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等。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伤害人类身体健康。

(2)耀斑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讯发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产生磁 暴现象。

可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方向。

(3)太阳风导致南北极极光的产生。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甚至危及星际航行。

在太阳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 采取防嗮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 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9、观察太阳黑子常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师版)

2022年初中科学同步讲义(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章 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师版)

第2节 地球的自转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解读: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能说明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和自转的关系,常见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较小。

古代,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人们看到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

其实,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的缘故。

知识点01 自转现象(一)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

(二)地轴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实际上地球是没有地轴的)。

是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南极。

地轴空间指向: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三)地球自转的特点(1)绕转中心:地轴。

(2)周期:一天(约24小时)。

(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北逆南顺)(四)地球自转与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自转使我们看到太阳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地发生变化。

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

【即学即练1】(2021七下·仙居期末)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昼夜交替 B .季节变化 C .日食 D .昼夜长短变化【答案】A知识精讲目标导航【解析】从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不同之处切入解答。

【解答】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换;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日食现象.【即学即练2】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是(填字母)。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填字母)。

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现象C.四季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3)地球自转的周期为(填字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22张PPT含素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22张PPT含素材

北极 DBC Nhomakorabea开动脑筋
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中,位于晨
线上的是_____,位于
A 昏线上的是______。
(2)6小时以后,BA、B两点
中处于黑夜的是____。
B
2、地球自转的证据 (1)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 。(运动的相对性) (2)昼夜更替。(3)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4)地球自转,使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水
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 球仪转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从地轴北端或北 极上方观察,地 球逆时针方向旋 转。
手势判断法
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 察,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
某场国际体育比赛在美国某地下午2时举行,我
(4们)地球却自转,要使地半面上水夜平运动起的物体来(水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实况转播。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昼半球
夜半球
北美洲是否一直处于白昼,非洲一直处于黑 夜的现象?
不是的。
地球上的昼夜 交替现象又是 如何产生的呢?
思考
北极
晨线ABC
A
晨 昏

半B 球



D半


线
()
圈 C 昏线ADC
任务三
▪ 1、(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晨线是线段 ▪ (填字母),晨线东面为 ,晨线西面为 ▪ (填白昼和黑夜)。 ▪ 2、(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昏线是线段 ▪ (填字母),昏线东面为 ,昏线西面为 ▪ (填白昼和黑夜)。 ▪ 3、思考:如图所示,此时晨昏线(圈)与经
阿根廷 处在晚上,睡觉或休闲娱乐。

地球的自转ppt课件初一

地球的自转ppt课件初一

地理分布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 日照时间和气候条件差异 ,进而影响生物的地理分 布。
对天文学研究的意义
天文观测
地球自转使得天文学家能 够从地球上观测到天体的 连续运动,便于研究天体 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天体测量
地球自转对天体测量技术 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赤 道仪的发明和应用。
天体演化
通过对地球自转的研究, 有助于深入了解天体的形 成和演化过程。

时区划分
由于地球自转,全球被划分为不同 的时区,方便人们进行国际交流和 合作。
导航定位
地球自转与经度相关,对人类的导 航定位系统(如GPS)有着重要影 响。
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01
02
03
气候变化
地球自转导致太阳辐射的 分布不均,进而影响地球 的气候分布和变化。
生物节律
地球自转影响许多生物的 生物钟和活动节律,如动 物的迁徙和植物的光合作 用。
天体的周日运动
总结词
地球自转导致天体在地球上观察者视 线方向产生周期性变化。
详细描述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天体在 夜空中相对于地面观察者产生周期性 的东升西落现象,即天体的周日运动 。天体的周日运动是制定历法和推算 星表的重要依据。
03
地球自转的科学依据
傅科摆实验
傅科摆实验是证明地球自转最 著名的实验之一。
实验中,傅科设计了一个摆, 当它在地球上自由摆动时,摆 的振动面会因地球自转而发生 偏转。
通过观察摆的振动面偏转的现 象,可以证实地地球 内部的铁、镍等金属 元素产生的。
这种磁极的移动与地 球自转密切相关,也 是地球自转的有力证 据之一。
地球磁场并不是完全 稳定的,其磁极位置 会缓慢移动。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自传》优质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自传》优质课件
旋转中心: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周期: 约24小时(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思考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 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 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 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进行自转运动,所以 产生了昼夜更替。
试一试
北京的畅畅想要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 打电话,何时打电话?应该如何问候呢?
NE
E
W
N
S S
A在B的_北__方向
D在C的_东__方向
B在C的_西__方向
600
比较区域1、 2、3、4的 实际面积
B
600
A
12
3
4
C
700
300 00
D
900
图中哪个阴影实际面积大?
O
O
40 50
A
O
O
60 70
O
80
O
60
B
O
40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A.一天 B.一年 C.一个小时 D.一个月
5.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假设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会: C
A.没有昼夜之分 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 C.地球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
完成表格:
某地经纬度 20°N 55°S 70°S 35°N 20°E 78°W 170°E 10°W
南、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七年级下科学《地球的自转》优质课教学PPT1

七年级下科学《地球的自转》优质课教学PPT1

例 晨2昏:(线1上9年的杭各州点卷太)阳9高. 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⑤例有4:(液2态01水7年(湖地州球卷内)部2热.量中产秋生节水是汽我,国地的球传内统部佳水节汽。逸出形成水圈)。
例342度:(夹1角9年,杭与州赤卷道)面9垂. 直。
4、特点: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 速度为465米/秒。
5、地球自转产生现象:昼夜交替(2个产生原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 落、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天中杆影长度的变化、地方时的 不同等现象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 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成为昼半球,相对应的称为夜 半球。【导致昼夜现象】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 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全球各地昼 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晨昏圈同经 线的交角为最大,夏至日,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昼弧为一年中最长,即 白昼为最长,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夜弧为一年中最长,即黑夜为最长。 冬至日,反之。
6、地球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表日温度变化平缓,白天温度不会太高,晚上不会太低。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成为昼半球,相对应的称为夜半球。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18时是昏线。
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的 自转,转动方向相同吗?
北极
南极
北极上空看,地球作 逆时针方向旋转。
南极上空看,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
活动二:探究旋涡的方向
你注意过漏斗中水的转动方向 吗?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北半球台风是 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台风则是 顺时针方向。
这是为什么呢:
国际奥委会决定把北京 奥运会的游泳决赛及大 部分体操比赛放在上午 进行,以迎合美国转播 商晚间直播的需要。
地球的自转
太阳为什么东升西 落?
初升的太阳
还记得地球仪的这些线吗?
B在A的哪面?C呢? 北
纬线
. . . 经
线
西
CAB

赤道

地球这么大,我们怎么研究呢?
活动一:验证地球的自转方向
构建模型:
原型 模型
模拟要求
太阳 投影仪探头 位置不变,光线直射赤道
地球 地球仪 绕轴自西向东转
观察者 橡皮泥 固定在我们所居住的位置
一边永远是白天,另 一边永远是黑夜!
地球有昼夜交替现象的条件 地球不透明也不发光 地球是自转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地球的自转, 产生了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 对地球上生命的 形成和发展有没 有好处?为什么?
小结
假如你是地球,你如何向别 人自我介绍你的自转?
大家好!我叫地球, 我绕地轴旋转运动,我的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以北 极为中心呈逆时针旋转, 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旋 转。我每自转一周,白天 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 约24小时。
思考讨论:
在为这什欢乐么的同时在刻地,晶球晶上将中这一国好和消美息国告在诉同了远一在时美间国里的会出 姨妈现。白她昼们和互黑致夜问候?时你,为能什用么实会验有加时以间的说差明异吗。?
Good evening Aunt.
Good morning Jing.
活动三:蜡烛与乒乓的实验
1、蜡烛能照亮整个乒乓球吗?
2、若不能乒乓球被蜡烛照亮的区 域与没有照亮的区域用色笔分开。
A 晨昏线(圈)




B D 半






C
线
3、自西向东转动乒乓球正面的A点与背面 的B点分别会进入昼还是夜?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
A 晨
线
黑夜到白昼的界线
晨昏线(圈)




B D 半






昏线
C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 线 白天到黑夜的界线
了解我可要呵护我,让 我们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 富裕、生命阳光!
方向 指向标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实验验证地球的自转方向:
A
B
C
太阳相对于 人的位置
时间
图A
东方 早晨
图B
头顶偏南
图C
西方
正午
黄昏
通过实验,当我们自 西 向 东 转动地球仪时,你发现太 阳从 东方 升起 西方 落下。这与实际现象 符合 。
收获
地球的自转的方向
西

探索:
假如你登上了太空!
在地轴北极(南极)上 方观察,地球自转的 方向分别是怎样?
读图: 晨昏圈与经线不会重和
北极 A

晨线


B

D

昏线

夜半球
、C、D四地此时
处在晨线上的是 C ;
A
处在昏线上的是 A ;
处在正午的是 处在黑夜的是
D; B ;B
北极
D
C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地球上会有 什么现象?
地球上就只有白天了
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地球 会有什么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