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一 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一 细胞膜的渗透性](https://img.taocdn.com/s3/m/fc81123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f.png)
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对物质渗透的一般规律。
2、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为一种半透膜, 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当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时, 细胞吸水膨胀而发生溶血。
当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等渗溶液中时, 由于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透性不同, 细胞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会不同, 故发生溶血现象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三、实验操作1、从集市买适量活鸡血, 取5ml(防止污染), 放入盛有20ml Alsever’s液瓶中, 混匀后置冰箱保存备用(2周内使用)。
使用前取用Alsever’s液保存的新鲜鸡血5ml, 加入8ml的0.128mol/L NaCl 溶液, 小心混匀, 1000r/min 离心5min, 如此3次洗涤, 最后配成30%的鸡红细胞(CRBC)悬液。
取11支试管, 按附表中所示测试溶液, 分别取样各3ml, 作出标记后, 各管均加入红细胞悬液2滴, 混匀后静置于室温中, 观察各支试管中发生溶血的时间及变化。
四、观察结果1、试管内液体分两层: 上层浅黄色, 下层红色不透明为不溶血(―),镜检红细胞完好呈双凹盘状。
如果试管内液体浑浊, 上层带红色者, 称不完全溶血(+或++), 镜检部分红细胞呈碎片。
如果试管内液体变红色而透明者, 称完全溶血(+++), 镜检发现细胞全部呈碎片。
五、实验建议1、鸡血在离心时, 试管均需在扭力天平上平衡。
目测红细胞体积或置于带刻度的离心管中, 加入生理盐水配成30%的红细胞悬液。
、试管中有红细胞和测试溶液时, 不应强力摇晃, 以免造成人为的红细胞破裂。
实验报告及作业表1。
※目测判断标准: 快速溶血: +++;慢速溶血: ++或+;不溶血: ―。
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c96f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b.png)
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渗透性是指细胞膜对溶质和溶剂的渗透性能力。
细胞渗透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细胞膜通透性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胞膜对不同溶质和溶剂的渗透情况,可以了解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培养细胞、制备实验所需的溶液和培养基等。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小鼠肺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将小鼠肺细胞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保持其正常生长。
然后,将细胞分装到培养皿中,形成单层细胞膜。
为了研究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溶液。
我们选择了蔗糖溶液和盐水溶液作为实验溶液。
首先,制备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浓度范围从0.1M到1.0M。
然后,制备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浓度范围也从0.1M到1.0M。
这些溶液将用于观察细胞膜对溶质的渗透情况。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细胞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抽取掉,用实验溶液替代。
然后,观察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和状态有所不同。
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可能会膨胀,而在高浓度溶液中可能会收缩。
这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浓度不同,导致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差异引起的。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还可以使用荧光染料进行实验。
荧光染料可以渗透到细胞内部,通过观察荧光的强度和分布,可以了解细胞膜的通透性。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荧光染料FITC(荧光异硫氰酸物)进行染色。
将FITC溶液加入细胞培养皿中,让其与细胞接触。
然后,观察荧光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如果荧光染料能够进入细胞内部,说明细胞膜的通透性较高。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的渗透性与溶质浓度和溶剂种类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蔗糖溶液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较低,而盐水溶液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较高。
这是因为蔗糖分子相对较大,不能轻易穿过细胞膜;而盐水中的离子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部。
细胞渗透性实验对于研究细胞膜的功能和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内外溶质的交换和平衡,以及细胞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c28d26a26925c52cc5bfdc.png)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篇一: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溶血现象并掌握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 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 葡萄糖溶液、2% TritonX-1002. 器具:离心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3. 材料:鸡血红细胞【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屏障,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分子可以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渗透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
1. 溶血现象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当中,介质由不透明的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此时的细胞膜收缩,会略有不溶性内容物),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红细胞在等渗盐溶液中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溶血,但是由于红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时间久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被打破,也会发生溶血。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由于各种溶质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
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可以作为测量某种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
即溶血时间对应着穿膜速度。
2. 物质穿膜运输的类型(1)被动运输(不耗能)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和协助扩散。
(通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主动运输(耗能)需要跨膜载体蛋白的协助,这些载体蛋白起到泵的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专一溶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42ca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c.png)
03
外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习观察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细胞膜 渗透性的变化,学习 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 法。
学习如何设置实验条 件、操作实验步骤以 及分析实验数据。
掌握使用渗透压计、 显微镜等实验设备来 观察和测量细胞膜的 渗透性。
了解细胞膜渗透性与物质进出细胞的关系
1
细胞膜的渗透性影响物质进出细胞的速率和方式。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实验目的
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
细胞膜的渗透性是细胞膜允许水、离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通过
01
的能力。
02
细胞膜的渗透性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平衡和细胞正常功能至关
重要。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有助于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机制和细胞内
影响细胞膜渗透性的因素
物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分子越小,越容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的通透性
细胞膜的通透性与膜上的载体蛋白和通道蛋 白的数量和活性有关。
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越高,越容易通过细胞膜。
温度和pH值
温度和pH值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 影响渗透性。
03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料
细胞膜样品
01
02
渗透性实验装置
观察并记录渗透过程,如渗透 速率、渗透压等。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的温 度和pH值,以模拟生理环境。
数据记录与整理
01
使用测量工具记录渗透过程中的数据,如渗透压、 渗透速率等。
02
将数据整理成表格,便于分析和比较。
03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待测物质的渗透性及其对细胞 膜的影响。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https://img.taocdn.com/s3/m/ddb404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b.png)
五、实验结果
未溶血
溶血
作业
试管编号
1.10ml氯化钠+1ml稀释血 2.10ml氯化铵+1ml稀释血 3.10ml醋酸铵+1ml稀释血
4.10ml硝酸钠+1ml稀释血
5.10ml草酸铵+1ml稀释血 6.10ml硫酸钠+1ml稀释血 7.10ml葡萄糖+1ml稀释血 8.10ml甘油+1ml稀释血 9.10ml乙醇+1ml稀释血 10.10ml丙酮+1ml稀释血
是否溶血 时间ຫໍສະໝຸດ 结果分析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
盐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
一、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种物质进入细胞膜 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在低渗液中,红细胞很快吸水胀裂,称为溶 血。在等渗液中,由于有些溶质会进入红 细胞内、引起细胞渗透压升高,细胞也会 吸水胀裂,由于各种物质透入细胞的速度 不同,溶血的时间不同。
三、实验用品
1.器材: 烧杯、移液管、试管、试管架等 2.试剂: 0.17mol/L氯化钠和其他等渗液。 3.材料: 鸡血
四、实验方法
1. 低渗溶液
试管一支:
• 鸡血红细胞液1ml;
• 蒸馏水10ml;
• 结果溶血,溶液变透明。
2. 等渗溶液
• 0.17mol/L氯化钠、0.17mol/L氯化铵、 0.17mol/L醋酸铵、0.17mol/L硝酸钠、 0.12mol/L草酸铵、0.12mol/L硫酸钠、 0.32mol/L葡萄糖、0.32mol/L甘油、0.32mol/L 乙醇、0.32mol/L丙酮10种溶液进行同样实验, 步骤同上。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https://img.taocdn.com/s3/m/d3a65fe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5.png)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细胞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双层薄膜,围绕着细胞,并起到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差异的重要作用。
细胞膜有许多功能,如控制细胞对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摄取和排放,维持细胞形态等。
细胞膜的渗透性是指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透过性能力。
实验目的: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探究不同溶液和不同处理方式对细胞渗透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玉米籽粒、饮用水、高浓度盐水、表酸钠、注射器、试管、强光显微镜。
实验方法:1、取一些玉米籽粒,洗净并放入试管中。
2、分别加入纯水、高浓度盐水和表酸钠等三种不同溶液中,分别处理至少1小时。
3、分别取出试管中的玉米籽粒观察并比较。
4、在强光显微镜下观察玉米籽粒的表面情况,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渗透性差异。
实验结果:1、纯水处理下的玉米籽粒外观颜色变淡,变软;3、表酸钠处理下的玉米籽粒表面出现方形的小孔,稍有颜色变深。
实验分析:本实验结论表明了细胞膜对不同溶液的渗透性不同。
纯水中,由于水分子的渗透,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异减小,导致玉米籽粒变柔软变淡。
高浓度盐水中,玉米籽粒内部的水分子移向外部,导致浓度差异增大,玉米籽粒皮层表面出现裂纹,颜色变深。
表酸钠中,由于酸化作用,与细胞膜中含有的脂质作用,使细胞膜表面出现方形的小孔。
这表明,不同的溶液成分及浓度,可以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
结论:本实验表明,细胞膜的渗透性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不同的化学物质组成和浓度,这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内外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说明了细胞膜的功能多种多样,要维持它的正常功能,需要保持合适的渗透性。
这种合适的渗透性能力是细胞膜在应对生物界多变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适应能力,因而在许多细胞生物学实验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b427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9.png)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半透性,能够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的进入。
细胞膜的渗透性对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溶液对鸡蛋的影响,探究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材料,鸡蛋、盐水、糖水、清水、容器、标尺、计时器。
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容器,分别倒入盐水、糖水和清水,浓度分别为5%。
2. 将鸡蛋放入三个容器中,分别记录下放入时间。
3. 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鸡蛋的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1. 盐水中的鸡蛋,鸡蛋在盐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了皱纹,蛋白质开始渗出。
2. 糖水中的鸡蛋,鸡蛋在糖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也出现了皱纹,但蛋白质渗出的速度比盐水中的慢。
3. 清水中的鸡蛋,鸡蛋在清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蛋白质也没有渗出。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盐水和糖水中的渗透压高于鸡蛋内部的渗透压,导致水分从鸡蛋内部向外部渗透,导致鸡蛋变得皱缩。
2. 清水中的渗透压与鸡蛋内部的渗透压相近,因此并没有导致明显的渗透现象发生。
结论:细胞膜对不同溶液的渗透性不同,渗透压的大小会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
在高渗透压的溶液中,细胞膜会收缩,导致细胞内容物渗出;而在低渗透压的溶液中,细胞膜则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其对细胞稳定性的重要影响,这对我们进一步研究细胞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细胞膜渗透性 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性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15d1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2.png)
细胞膜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膜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膜则是细胞的外包层,起着筛选物质进出细胞的重要作用。
细胞膜的渗透性是指物质在细胞膜上的透过程度,它对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维持和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条件下细胞膜的渗透性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膜功能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1. 新鲜鸡蛋2. 蒸馏水3. 盐4. 糖5. 酒精6. 玻璃容器7. 刻度瓶8. 实验室常用器皿方法:1. 将鸡蛋外壳轻轻敲碎,倒入玻璃容器中。
2. 在刻度瓶中量取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和糖水。
3. 将盐水和糖水倒入玻璃容器中的鸡蛋,分别标记。
4. 将酒精倒入另一个玻璃容器中。
5. 将鸡蛋分别放入盐水、糖水和酒精中,观察一段时间后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鸡蛋在盐水中的渗透性较高,而在糖水中的渗透性较低。
在盐水中,鸡蛋表面出现明显的褶皱,而在糖水中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是因为盐水中的盐离子浓度高于鸡蛋内部液体的浓度,导致水分从鸡蛋内部流向盐水,使鸡蛋收缩。
相反,糖水中的糖分子较大,不能透过细胞膜,所以鸡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与盐水和糖水不同,酒精对鸡蛋的渗透性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在酒精中,鸡蛋迅速变得透明,表面光滑,这是因为酒精能够溶解脂质,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使鸡蛋内部液体与外部环境混合。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溶液对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渗透的特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在渗透过程中,溶质的浓度梯度是决定物质渗透的重要因素。
当溶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液体时,细胞膜会允许水分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收缩。
相反,当溶质浓度低于细胞内液体时,细胞膜会阻止水分进入细胞,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此外,实验还展示了酒精对细胞膜的损伤作用。
酒精能够溶解脂质,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外液体混合。
这也说明了细胞膜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选择性地渗透物质,还能保护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b5673702020740be1e9bc8.png)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二、实验原理:1.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
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2.hemolysis(溶血现象):渗入红细胞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胀破;即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的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3.i 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4.Hypertonic solution(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5.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6.semipermeable(半透性):膜或膜状结构只允许溶剂(通常是水)或部分溶质(一般为小分子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他溶质(一般为大分子物质)透过的特性。
7.osmosis(渗透作用):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势能差的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及作用:150 mmol/L NaCl , 蒸馏水,5 mmol/L NaCl,65 mmol/L NaCl,0.8 mol/L甲醇,0.8 mol/L乙醇,0.8 mol/L丙醇,0.8 mol/L乙二醇,0.8 mol/L丙三醇,2%Triton X-100,氯仿(三氯甲烷)。
1.NaCl的作用: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称为血影细胞(ghost cell)。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精编版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4c1bc9f121dd36a32d82da.png)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2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二、实验原理:1. 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
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 –是高度不通透的。
2.hemolysis(溶血现象):渗入红细胞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胀破;即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的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3.i 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4.Hypertonic solution(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5.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6.semipermeable(半透性):膜或膜状结构只允许溶剂(通常是水)或部分溶质(一般为小分子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他溶质(一般为大分子物质)透过的特性。
7.osmosis(渗透作用):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势能差的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及作用:150 mmol/L NaCl , 蒸馏水,5 mmol/L NaCl,65 mmol/L NaCl,0.8 mol/L甲醇,0.8 mol/L乙醇,0.8 mol/L丙醇,0.8 mol/L乙二醇,0.8 mol/L丙三醇,2%Triton X-100,氯仿(三氯甲烷)。
1.NaCl的作用: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称为血影细胞(ghost cell)。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0a72a416fc700abb68fcd2.png)
细胞膜得渗透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得:1。
了解细胞膜得渗透性2 。
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得速度二、实验原理:1、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得生理功能。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水、CO2、N2可以很快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得间隙。
非极性得小分子如O2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得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得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得物质–就是高度不通透得。
如:H+、Na+、K+、Cl–、HCO32.hemolysis(溶血现象):渗入红细胞得溶质能提高红细胞得渗透压,使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胀破;即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得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3。
i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得溶液称为等渗溶液、4。
Hypertonic solution(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得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5、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得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6.semipermeable(半透性):膜或膜状结构只允许溶剂(通常就是水)或部分溶质(一般为小分子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她溶质(一般为大分子物质)透过得特性。
7、osmosis(渗透作用):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势能差得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得过程。
三、实验材料及作用:150 mmol/L NaCl,蒸馏水,5 mmol/L NaCl,65mmol/L NaCl,0。
8mo l/L甲醇,0。
8mol/L乙醇,0。
8mol/L丙醇,0、8mol/L乙二醇,0。
8 mol /L丙三醇,2%Triton X—100,氯仿(三氯甲烷)。
1、NaCl得作用: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得NaCI溶液中:等渗溶液中得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与双凹圆碟形;渗透压递减得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称为血影细胞(ghost cell)。
实验二_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二_细胞膜的渗透性](https://img.taocdn.com/s3/m/d52388feb0717fd5370cdc38.png)
实验二_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一、实验目的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渗入的溶质能够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引起溶血。
由于溶质透入速度互不相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相同。
三、实验用品1、器材50ml小烧杯,10ml移液管,试管(1~10cm),试管架。
2、试剂0.1 7 mol,L氯化钠、0.17mol,L氯化铵、0.17mol,L醋酸铵、0.17mol,L 硝酸钠、0.12mol,L草酸铵、0.12mol,L硫酸钠、0.32mol,L葡萄糖、0.32mol,L甘油、0.32mol,L乙醇、0.32mol,L丙酮。
3、材料兔血。
四、实验方法1、兔血细胞悬液取50ml小烧杯一只,加1份兔血和10份0.17 mol,L氯化钠溶液,形成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液体,此即稀释的兔血。
2、低渗溶液取试管一支,加入l0ml蒸馏水,再加入1ml稀释的兔血,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由不透明的红色逐渐澄清,说明红细胞发生破裂造成100,红细胞溶血,使光线比较容易透过溶液。
3、兔红细胞的渗透性1(取试管一支,加入0.17 mol,L氯化钠溶液10ml,再加入1ml稀释的兔血,轻轻摇动,注意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溶血现象,为什么,2(取试管一支,加入0(17 mol,L氯化铵溶液l0ml,再加入1ml稀释兔血,轻轻摇动,注意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溶血现象?若发生溶血,记下时间(自加入稀释鸡血到溶液变成红色透明澄清所需时间)。
3(分别在另外8种等渗溶液中进行同样实验。
步骤同2。
五、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现象列入表6—1,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表6-1不同低渗溶液下的溶血现象试管编号是否溶血时间结果分析 1.10ml氯化钠+1ml 稀释兔不溶血2.10ml氯化铵+1ml 稀释兔溶,但较慢 00:05:27:70 血3.10醋酸铵+1ml 稀释兔血溶,但较慢 00:01:47:414.10硝酸钠+1ml 稀释兔血不溶 5.10草酸铵1ml 稀释兔血溶,但较慢 00:03:57:83 6.10硫酸钠+1ml 稀释兔血不溶 7.10葡萄糖+1ml 稀释兔血不溶 8.10甘油+1ml 稀释兔血溶00:00:43:39 9.10乙醇+1ml 稀释兔血溶 00:00:25:26 10.10丙酮+1ml 稀释兔血溶 00:00:20:14 11.10蒸馏水+1ml稀释兔血溶 00:00:03:19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 能使细胞溶血的物质有:水、甘油、乙醇、丙酮2. 不能使细胞溶血的物质有:氯化钠、硝酸钠、硫酸钠、葡萄糖3. 能使细胞溶血但速度较为缓慢的有:氯化铵、醋酸铵、草酸铵实验结果分析如下:1. 生物膜流动的脂双层分子构成膜的连续主体,由于相似相溶原理,一般来说分子量小、脂溶性强的非极性的分子能迅速地通过脂双层膜,不带电荷的小分子也较易通透,所以在本实验中水、甘油、乙醇、丙酮可迅速扩散通过脂双层。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c4984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8.png)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篇一: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报告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溶血现象并掌握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 甲醇溶液、0.8mol/L丙三醇溶液、6% 葡萄糖溶液、2% TritonX-1002. 器具:离心管、试管架、滴管、显微镜、离心机3. 材料:鸡血红细胞【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屏障,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通透性高(肾小管、肠上皮、植物根细胞更高),水分子可以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
渗透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
1. 溶血现象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当中,介质由不透明的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此时的细胞膜收缩,会略有不溶性内容物),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红细胞在等渗盐溶液中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溶血,但是由于红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时间久了,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被打破,也会发生溶血。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膜通透性实验由于各种溶质透过细胞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不相同。
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可以作为测量某种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指标。
即溶血时间对应着穿膜速度。
2. 物质穿膜运输的类型(1)被动运输(不耗能)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顺浓度梯度扩散)和协助扩散。
(通道:载体蛋白、通道蛋白)(2)主动运输(耗能)需要跨膜载体蛋白的协助,这些载体蛋白起到泵的作用,有选择性地把专一溶质逆浓度梯度的穿膜运输。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4602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c.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2. 掌握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差异;3. 分析渗透压对细胞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渗透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物质的分子量、极性、电荷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溶液对红细胞的影响,探讨细胞膜的渗透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红细胞、0.9%生理盐水、0.7%生理盐水、0.5%生理盐水、1.2%生理盐水、1.5%生理盐水、2.0%生理盐水、2.5%生理盐水、3.0%生理盐水、4.0%生理盐水;2.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管、吸管、计时器、温度计。
四、实验方法1. 将红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生理盐水中,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2. 记录红细胞在各个浓度溶液中的溶血时间;3. 分析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差异。
五、实验结果1. 在0.9%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正常,无溶血现象;2. 在0.7%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开始出现溶血现象,溶血时间为30分钟;3. 在0.5%生理盐水中,红细胞溶血速度加快,溶血时间为15分钟;4. 在1.2%生理盐水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一步加快,溶血时间为10分钟;5. 在1.5%生理盐水中,红细胞溶血速度明显加快,溶血时间为5分钟;6. 在2.0%生理盐水中,红细胞迅速溶血,溶血时间为3分钟;7. 在2.5%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完全溶血;8. 在3.0%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完全溶血;9. 在4.0%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完全溶血。
六、实验分析1. 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存在差异,分子量、极性、电荷等因素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2. 渗透压对细胞膜的影响显著,高渗溶液导致红细胞溶血,低渗溶液则使红细胞膨胀;3. 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膜对低分子量、极性小分子物质的通透性较高,对高分子量、极性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较低。
七、实验结论1.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存在差异;2. 渗透压对细胞膜的影响显著,高渗溶液导致红细胞溶血,低渗溶液则使红细胞膨胀;3. 本实验成功验证了细胞膜的渗透性,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膜的渗透性》](https://img.taocdn.com/s3/m/52a573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3.png)
了解细胞膜渗透性的机制和影响 因素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学过程 和疾病机制,为疾病诊断和治疗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2
CATALOGUE
实验原理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01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 其中的蛋白质组成的半透性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
0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 内部环境稳定,参与细胞信号转 导,以及实现细胞与外界环境的 物质交换。
渗透性的定义和机制
渗透性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能力,是细胞膜的一种重要特 性。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被 动运输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则是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需要消耗 能量。
影响细胞膜渗透性的因素
温度
温度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其渗透性。一般来 说,温度升高会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渗透性增大。
究可以拓展其在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03
深入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深入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有助
于更深入地理解细胞膜渗透性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THANKS
感谢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脂溶性
物质的脂溶性越强,越容易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脂溶性 物质可以溶解在磷脂分子中,从而更容易穿过细胞膜。
物质浓度
物质的浓度也会影响其通过细胞膜的能力。一般来说,浓 度差越大,物质通过细胞膜的速率越快。
细胞膜的完整性
细胞膜的完整性对于维持其渗透性至关重要。如果细胞膜 受到损伤或破裂,其渗透性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物质大 量进出细胞,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fe81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0.png)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细胞膜的渗透性摘要渗透性是细胞膜一个重要的生理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蔗糖水溶液对马铃薯片渗透的影响,研究细胞膜的渗透性。
结果表明,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片明显失去了水分,而在低浓度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片依然保持良好的形态。
本实验的数据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蔗糖水溶液对细胞膜的渗透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引言细胞膜犹如细胞的守门员,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对于细胞生存、代谢和发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渗透性,即细胞膜对于溶质的可透性。
渗透压是细胞膜渗透特性的重要指标,液体由高渗透压流向低渗透压,细胞膜渗透性也可如此。
本实验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水溶液来模拟不同渗透压,对马铃薯片的渗透作用进行研究。
材料和方法1.准备马铃薯和蔗糖水溶液。
2.将马铃薯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切片后用水洗涤干净,放置在滤纸上吸干水分。
3.分别将不同浓度(5%、10%、15%、20%)的蔗糖水溶液准备好。
4.将一份马铃薯片放置于各个不同浓度的蔗糖水溶液中。
5.等待30分钟后,将口袋纸放在马铃薯片上,薯片上的液体被吸出后,对比观察马铃薯片的变化。
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片明显失去了水分,而在低浓度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片依然保持良好的形态。
这是因为高浓度的蔗糖水溶液中,渗透压大,马铃薯片内部浓度低,水分从马铃薯片渗透至溶液中,导致马铃薯片失水变形。
而在低浓度蔗糖水溶液中,渗透压小,马铃薯片内部浓度高,马铃薯片能够保持自身的形态。
这表明,不同的渗透压对细胞膜的渗透性具有显著影响。
结论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的渗透性受到不同渗透压的影响。
高浓度的蔗糖水溶液会导致细胞失水变形,低浓度的蔗糖水溶液则不会影响细胞形态。
这一实验结果为后续的细胞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 - 细胞膜的渗透性
![实验 - 细胞膜的渗透性](https://img.taocdn.com/s3/m/757a13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f.png)
实验二细胞膜的渗透性一、实验目的了解细胞膜[1]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2]二、实验原理1、在等渗溶液中,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过性不同。
有的溶质可以进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
2、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细胞的渗透压,促进水分子进入细胞,引起溶血现象[3]。
3、不同的溶质渗入到细胞内的速度不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同。
三、实验材料新鲜血液(鸡血、猪血、牛血等)四、实验器材试管(1.5 cm X 18 cm)、试管架、10 ml移液管、1 ml移液管、200 ml烧杯(2个)、250ml容量瓶、移液枪、胶头滴管、菜刀、吸球、电子天平、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秒表五、实验药品及试剂0.17 M NaCl、0.17 M NH4Cl、0.17 M NH4Ac、0.17 M NaNO3、0.12 M Na2SO4、0.12 M 草酸铵、0.32 M 葡萄糖、0.32 M 甘油、0.32 M 乙醇、0.32 M 丙酮、肝素抗凝剂[4]六、实验步骤1、制备血液稀释液(1)抗凝剂的制备:首先称取1克肝素钠粉末,然后加入0.17 M NaCl溶液10 ml(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肝素抗凝剂。
(2)血液稀释液的制备:取新鲜血液,按比例(肝素抗凝剂:血液=1∶10)混合均匀,配制成经肝素抗凝的血(3)按比例(经肝素抗凝的血液∶0. 17 M NaCl 溶液=1∶10)混合均匀,形成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液体[7]。
2、低渗溶液(空白对照)的观察取试管一只,加入10 ml 蒸馏水,然后再加入1 ml 稀释的血液。
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结果是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变为澄清。
记录下这个过程所要的时间。
3、红血球的渗透性按表一的配制,分别在下列十种等渗溶液中进行实验。
轻轻摇动,注意有无颜色变化,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记下时间(自加入稀释血液到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透明澄清,红血球全部溶血所需时间),填入表一的空格中。
4、显微观察(1)血液红细胞的观察滴一滴稀释的血液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4d37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3.png)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引言: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界线,起着选择性渗透的作用。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对于理解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机制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渗透性溶液对细胞膜的影响,探究细胞膜的渗透性。
材料与方法:1. 鸡蛋2. 水3. 盐4. 糖5. 酒精6. 毛细管7. 实验器材:容器、刀具、天平实验步骤:1. 取一个新鲜的鸡蛋,用温水洗净表面的污垢。
2. 使用刀具小心地在鸡蛋的上部切一个小孔,将蛋清倒掉。
3. 将鸡蛋放入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水,确保鸡蛋完全浸泡。
4. 将容器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等待24小时,以让鸡蛋的细胞膜适应环境。
5. 取出鸡蛋,将其放在干燥的表面上,用天平称量鸡蛋的质量,记录下来。
6. 用毛细管小心地向鸡蛋的孔中注入不同浓度的溶液,如盐水、糖水和酒精。
7. 将鸡蛋放回容器中,再次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等待一段时间。
8. 取出鸡蛋,用纸巾轻轻擦去表面的水分,用天平称量鸡蛋的质量,记录下来。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盐水对细胞膜的渗透性影响:在实验中,我们注入了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
观察结果显示,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鸡蛋质量的变化也越明显。
高浓度的盐水会导致鸡蛋失去水分,使鸡蛋变轻。
这是因为高浓度盐水中的溶质浓度比鸡蛋内部的溶液浓度更高,从而导致水分从鸡蛋内部流向外部,使鸡蛋失水。
2. 糖水对细胞膜的渗透性影响:与盐水实验类似,我们注入了不同浓度的糖水溶液。
观察结果显示,随着糖水浓度的增加,鸡蛋质量的变化也越明显。
高浓度的糖水会导致鸡蛋失去水分,使鸡蛋变轻。
这是因为高浓度糖水中的溶质浓度比鸡蛋内部的溶液浓度更高,从而导致水分从鸡蛋内部流向外部。
3. 酒精对细胞膜的渗透性影响:我们注入了酒精溶液。
观察结果显示,酒精对鸡蛋的质量几乎没有影响。
这是因为酒精分子较小,可以通过细胞膜渗透进入鸡蛋内部,但鸡蛋内部的溶液浓度与酒精溶液浓度相近,故没有明显的质量变化。
细胞膜渗透性_实验报告
![细胞膜渗透性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4e386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c.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原理。
2. 探究不同物质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渗透性差异。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受到分子大小、电荷、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对红细胞的影响,分析细胞膜的渗透性。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1. 试剂:0.85% NaCl溶液、0.085% NaCl溶液、0.8mol/L甲苯、0.1mol/L葡萄糖、0.01mol/L CaCl2、0.01mol/L KCl、0.01mol/L MgSO4、0.01mol/L Na2SO4。
2.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试管、滴管、吸管、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1. 将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溶血现象,分析细胞膜的渗透性。
2. 将红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甲苯、葡萄糖、CaCl2、KCl、MgSO4、Na2SO4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溶血现象,分析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渗透性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0.85% NaCl溶液中,红细胞无明显溶血现象,说明细胞膜对NaCl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2. 在0.085% NaCl溶液中,红细胞出现明显的溶血现象,说明细胞膜对低浓度NaCl的通透性较高。
3. 在甲苯、葡萄糖、CaCl2、KCl、MgSO4、Na2SO4溶液中,红细胞均出现溶血现象,说明细胞膜对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血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脂溶性物质(如甲苯)比水溶性物质(如葡萄糖)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 阳离子(如Ca2+、K+)比阴离子(如Cl-、SO42-)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 大分子物质(如CaCl2、KCl、MgSO4、Na2SO4)比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六、实验结论1.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受到分子大小、电荷、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血小板
也称血栓细胞,在流动的血液中呈双面凸的
圆盘状,侧面看呈梭形,直径2-4微米。血小
板的功能是参与止血与凝血。
两个概念
渗透压的大小和溶液的重量、摩尔浓度、
溶液温度和溶质解离度相关,因此有时 若得之渗透压的大小和其他条件,可以
反推出溶质分子的分子量。
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二)血细胞
血细胞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红细胞
呈双面凹陷的圆盘状,直径约为7.5微米,没有细胞核, 细胞质内没有细胞器而有大量血红蛋白。血液的颜色就 是由血红蛋白决定的。血红蛋白具有与氧和二氧化碳结 合的能力。
2、白细胞
在血液中呈球形,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
π的大小可用渗透计测定,或用渗透平衡时高出水面的
溶液对下部产生的静水压力表示(h×s×比重=体积× 比重)。也可用Vant Hoff提出的公式计算: π = icRT或π=n/VRT c=溶液的摩尔浓度;i = 等渗系数
π是溶液的渗透压(kPa),V是溶液的体积(dm3),
n是溶质的物质的量,R是摩尔气体常数,约8.314 。
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
四、实验程序
1.血红细胞悬液: 用注射器吸入
2mL含有肝素的等渗液后从鸡
翼下静脉取鸡血5mL,加 入50mL烧杯,将
鸡血用等渗液进行1:10稀释。
2.
溶血现象观察: 取试管一支加入3mL蒸馏水, 加入1滴
或2滴稀释的鸡血,轻混一下,然后静止注意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由于红细胞发生破裂, 溶液颜色由浑浊的红色逐渐清亮。此即为溶 血现象。
丙醇;0.12 mol/L硫酸 钠,0.10 mol/L草酸钠, 0.10mol/L醋酸钠,
3. 器材 试管,5mL量筒,滴管,载玻片,盖
玻片,光学显微镜。
血液的主要成分
(一)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黄色
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
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
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的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将红细胞放置在各种溶液中 ,渗入红细胞的溶 质能提高红细胞渗透压,使水进入红细胞,引起 溶血及细胞膜破裂。
由于溶质透入速度不同,溶血时间也不同。因此, 可通过溶血现象来测量各种物质通透性的差别。
三、材料、试剂和仪器
1.材料 一龄鸡,将鸡血溶于含有抗凝剂的等
(2)分别取4只试管,各加入3ml的 0.32 mol/L葡 萄糖,0.32 mol/L甘油,0.32 mol/L乙醇, 0.32mol/L丙醇;加入2-3滴血红细胞悬液,观察反 应现象。
4. 鸡红细胞的渗透性记时比较
(3)分别取3只试管,各加入3ml的 0.12 mol/L
硫酸 钠,0.10 mol/L草酸钠,0.10mol/L醋酸
肝素的作用机理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
与其带大量负电荷有关,可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 这一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 AT III )。
At III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等含丝
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合,形成At III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
红细胞压积:又称血细胞比容,指的是血细胞在血 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又称为红细胞压积。正常 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37%~48%.它反映了 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的相对数量变化。
血清:血液经自然凝固1~2小时,血凝块回缩,析
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即血清。
抗凝血剂的种类与特点
常用抗凝血剂包括:
0.10mol/L醋酸钾、0.10mol/L 柠檬酸钠、0.32 mol
/L甘露醇、0.32mol/L 蔗糖。
2.溶液的渗透压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对简单盐溶液
如何粗略计算出其渗透压? 3.抗凝血剂的种类有哪些?肝素抗凝血作用的机理?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用符号π表示,单位:atm
钠,加入2-3滴血红细胞悬液,观察反应现象。
(4)在反应前、后分别取1-2滴血细胞,滴于载
玻片上,并盖上盖玻片,光镜下观察血细胞的形
态差异。
五、结果与分析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 并进行分析
试管编号 溶液种类 是否溶血 溶血所需时间 结果分析
1 2 3 4 … … 10
六、思考题
1.推断下列溶液的溶血反应会如何。 0.17 mol/L氯化钾、0.17 mol/L硝酸钾 0.12mol/L 氯化镁、0.12 mol/L氯化钙、0.10 mol/L硫酸钾、
3、溶血前后的镜检观察 在溶血前、后分别取一滴血细胞,滴于载玻
片上,并盖上盖玻片,光镜下观察血细胞的 形态差异。
4. 鸡红细胞的渗透性记时比较 (1)分别取3只试管,各加入3ml的 0.17 mol/L氯 化钠,0.17 mol/L 氯化铵,0.17 mol/L硝酸钠, 加入2-3滴血红细胞悬液,观察反应现象。
渗液中(肝素钠0.2mg/mL,一般范围在 0.010.2mg/mL;等渗液为0.15mol/L NaCl) 2. 试剂 0.17 mol/L氯化钠,0.17 mol/L 氯 化铵,0.17 mol/L硝酸钠, 0.32 mol/L葡萄糖,
0.32 mol/L甘油,0.32 mol/L乙醇,0.32mol/L
1.非肠道用药抗凝血剂:如肝素;
2.香豆素抗凝血剂类:常用的有双香豆素 、华法令和新抗凝 等,通过拮抗维生素K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Ⅸ和
Ⅹ减少而抗凝;
3.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环氧化酶有抑 制作用; 4.蛇毒溶栓剂:如去纤酶、抗栓酶和清栓酶,可溶解已形成 的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起到抗凝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