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应该出错1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1-4单元数学易错题整理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1-4单元数学易错题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易错题整理】1. 一、认识数字第一单元的易错题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三”和“五”,我们应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三个苹果、五个梨子等,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2. 二、加法和减法第二单元的易错题在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学生容易出现写错计算过程或漏写中间步骤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灵活性。

3. 三、图形与认识园第三单元的易错题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学生容易混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形状,需要通过绘图、比较等方式加以区分。

4. 四、数字1—99的认识第四单元的易错题在认识数字1—99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出现个位与十位颠倒、读错数字等情况,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和巩固来提高学生的数字认知能力。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及学生常见的错误类型。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总结回顾:通过对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1-4单元的易错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认识数字、加法和减法、图形与认识园、数字1—99的认识等方面容易出现错误。

针对这些错误,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针对易错题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学学习,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另外,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易错题带来的困难。

家长是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易错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易错题

一、题目背景小学一年级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学习的起点,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但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受到思维定势、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基础题目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及其分析。

二、易错题目及分析1. 题目:5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还剩几个?错误答案:3个分析:部分学生在做减法时,没有正确理解“还剩”的含义,误将5个苹果减去小明吃的2个,得到3个,实际上应该是5-2=3(个),所以还剩3个苹果。

2. 题目:小明有8个橘子,妈妈又给了他3个,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错误答案:11个分析:学生在做加法时,可能将8个橘子加上妈妈给的3个橘子,直接写成11个,忽略了题目中的“又”字,实际上应该是8+3=11(个),所以小明现在有11个橘子。

3. 题目:小华有5个红球,7个蓝球,她一共有几个球?错误答案:12个分析:学生在做加法时,可能将红球和蓝球的数量分别加起来,得到12个,但实际上应该是5+7=12(个),所以小华一共有12个球。

4. 题目:小猫有4条腿,小鸟有2条腿,小猪有4条腿,小兔子有4条腿,小猴子有2条腿,一共有几条腿?错误答案:20条分析:学生在做加法时,可能将每种动物的腿数都加起来,得到20条,但实际上应该分别计算每种动物的腿数,然后相加。

4+2+4+4+2=16(条),所以一共有16条腿。

5. 题目:一个苹果2元,一个香蕉3元,小丽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她一共花了多少钱?错误答案:9元分析:学生在做乘法和加法时,可能先计算3个苹果的总价,得到6元,然后计算2个香蕉的总价,得到6元,最后将两者相加,得到12元。

实际上应该是3个苹果的总价加上2个香蕉的总价,即2×3+3×2=6+6=12(元),所以小丽一共花了12元。

三、总结以上列举的一年级数学易错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错误,教师和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一、二年级(第5单元)十大易错题 扣分最多的题

小学一、二年级(第5单元)十大易错题 扣分最多的题

扣分最多的题来了!一、二年级(第5单元)十大易错题一年级下(第五单元)易错题【易错题1】4分+6分=()角【易错题2】一架售价56元。

(1)小明的钱正好够买这架玩具飞机,小明最多有几张10元?(2)小文买这架玩具飞机,付的都是10元,他至少要付几张10元?【易错题3】【易错题4】(1)一张可以换()张、()张和()张。

(2)一张可以换()张,也可以换()张,还可以换()张。

【易错题5】在里填“>”“<”或“=”。

(1)30分3元(2)8角9分(3)5元6角6元5角【易错题6】(1)小明买一辆40元的玩具小汽车,售货员找回10元,小明付了多少元?(2)小明用50元买一辆玩具小汽车,售货员找回10元,一辆玩具小汽车多少元?(3)小明用50元买一辆40元的玩具小汽车,售货员要找回多少元?【易错题7】小可带了一些钱去买文具,如果买一个文具盒,那么会剩下5元;如果用这些钱去买一支钢笔,那么会剩下13元。

一支钢笔比一个文具盒便宜多少元?【易错题8】每种物品只买一件,50元最多能买多少种不同的物品?请在图上圈出来。

【易错题9】小汽车和消防车比,哪一个贵,贵多少元?【易错题10】小林和小军想买同一本童话书,小林缺20元,小军缺30元,如果用他俩的钱合买这本童话书,钱正好。

这本童话书的价钱是()元。

答案解析【易错题1】4分+6分=()角【错因分析】学生容易填为:4分+6分=(10)角,这是由于做题时没有注意后面的单位名称变成“角”了。

【思路点拨】4分+6分=10分,而10分可以转化为1角,所以4分+6分=(1)角。

做题时要特别注意算式前后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换算。

【易错题2】一架售价56元。

(1)小明的钱正好够买这架玩具飞机,小明最多有几张10元?(2)小文买这架玩具飞机,付的都是10元,他至少要付几张10元?【错因分析】第(1)题学生不理解“正好够买”的意思,只看到“最多几张”,所以会填最多(6)张10元;第(2)题忽视“付的都是10元”这个条件,只看到玩具飞机的价钱“56元”,所以误认为付了“56元”,导致错填至少(5)张10元。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如下:
1. 数位对齐
例:
456 + 23
321 + 768
易错点:个位、十位、百位没有对齐,导致出错。

2. 忘记进位
例:
9 + 5 + 4 = 18
6 + 3 + 5 = 8 + 3 + 5 = 7
易错点:在加法计算过程中忘记加上前一位相加的数,或者自己加完
之后再忘记加上前面加上的那个数。

3. 连续数数
例:1到3,2到4,3到6这样的题出错率较高。

易错点:刚开始学习数学的孩子往往会把相邻的两个数字连起来数,
不注意中间还有个分隔符。

4. 比较大小
例:60和390谁大?出错的往往选择60,因为在对比中视觉上有所偏向。

易错点:会因视觉上有所偏向而导致错误答案,因此在选择答案时应
看清楚题目要求。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易错题集锦,并不能覆盖所有可能的问题。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更多独特和复杂的问题。

因此,耐心教导、反复练习和细心纠正仍是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问题的最佳方法。

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刚刚踏入数学学习的大门,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

了解这些常见的错误,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一、数数和认数方面的错误1、数数顺序混乱小朋友们在数数时,可能会出现顺序颠倒的情况,比如从 1 数到 10 没问题,但从 10 倒着数回 1 就容易出错。

还有的孩子可能会跳数或者漏数,比如数到 5 直接跳到 7 ,漏掉了 6 。

2、数字认读混淆数字 6 和 9 、 0 和 8 等长得比较相似,孩子们容易混淆。

有时候会把 6 看成 9 ,把 0 写成 8 。

3、数的概念不清晰对于“几个”和“第几”的概念理解不清楚。

比如一排有 5 个苹果,问第 3 个苹果是哪个,孩子可能会答错。

二、加减法运算中的错误1、加减法含义理解错误比如,不知道加法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减法是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

可能会出现看到两个数字就随便加或减的情况。

2、计算错误由于一年级孩子的计算能力还在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简单的计算错误,比如 2 + 3 = 6 , 5 2 = 4 。

3、忘记进位和退位在做 10 以上的加法和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容易忘记进位和退位。

例如 8 + 5 ,个位相加满十,应该向十位进 1 ,但孩子可能会忘记。

三、图形和位置认识的错误1、图形辨认错误对于一些形状相似的图形,如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孩子们可能会认错。

2、位置关系混淆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容易弄混。

比如让孩子指出自己的左边是谁,可能会指错。

四、解决问题时的错误1、不理解题意一年级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可能读不懂题目,不知道题目在问什么。

2、不会选择正确的运算方法比如题目问“一共有多少”,应该用加法,但孩子可能用了减法。

3、单位使用错误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用错单位。

比如问铅笔的长度,孩子回答“ 5 ”,而没有加上单位“厘米”。

五、书写方面的错误1、数字书写不规范数字写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 0 写成一个圆圈等。

小学数学一年级易错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易错题

一年级数学易错题【易错1】小林带的钱正好够买一辆58元的玩具汽车,小林最多有几张10元?【分析】这题小朋友往往会跟“小林买一辆58元的玩具汽车,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付了几张10元?”相混淆。

相比而言,“最少付几张10元”好理解。

小朋友会不断尝试,并自己不断修正:付5张10元才50元,是买不到58元的玩具汽车的,那就要付6张10元,60元就能买到了。

所以在遇到上面这题时,常常会下意识地转变成求“最少付几张10元”的问题。

上面这题要求“最多付几张10元”,关键是要理解“正好够买”的意思。

“正好够买”说明小林所带的钱不多不少就是58元,而在58元里面最多就只有5张10元。

如果认为最多有6张10元,那小林的钱最起码有60元,怎么会“正好够买”呢?因此,学会分析题中的关键字词,对解题相当有帮助。

【练习】王老师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65元的排球,王老师最多有几张10元?【易错2】【分析】这题应属于“计币”,就是计算一共有多少钱。

小朋友按常规的方法把几元的与几元的合起来,把几角的与几角的合起来,往往就会出现“(1)元(11)角”。

但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一般满10角就会转化成1元,所以应是“(2)元(1)角”。

在计币时,可以把满10角或满10分的人民币圈起来,提醒自己可以转化成大一点的单位,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易错3】东东折了40只纸鹤,明明折了28只纸鹤,明明最少要折多少只纸鹤才能超过东东?【分析】对于这题,小朋友会重视“最少”两字,但往往会忽略“超过”两字。

大多数会列式:40-28=12(只),觉得这题就是求东东与明明折的纸鹤的相差数。

其实不然,“最少”两字重要,“超过”两字同样重要!如果明明再折12只纸鹤,那他的纸鹤也是40只,只能说明明的纸鹤与东东同样多。

而问题是求明明的纸鹤要超过东东,而且是折最少的只数,所以我们认为,明明只要多出一只纸鹤就是超过了东东。

答案应该是:40-28=12(只),12+1=13(只)。

一年级数学易出错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易出错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易出错练习题解答题:1. 小明有4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解答:小明有4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6个苹果。

2. 在小华的书包里有5本书,他又从图书馆借了3本书,请问他现在一共有几本书?解答:小华的书包里有5本书,他又从图书馆借了3本书,他现在一共有8本书。

3. 小明有4个橙子,他吃掉了2个,请问他还剩几个橙子?解答:小明有4个橙子,吃掉了2个,他还剩下2个橙子。

4. 小红有8个糖果,她分给小明4个,请问小红还剩几个糖果?解答:小红有8个糖果,分给小明4个,她还剩下4个糖果。

5. 小明有7本故事书,他借给小红3本,请问小明还有几本故事书?解答:小明有7本故事书,借给小红3本,他还剩下4本故事书。

6. 在一个篮子里有6个橙子,小明拿走了3个,请问篮子里还有几个橙子?解答:篮子里有6个橙子,小明拿走了3个,篮子里还剩下3个橙子。

7. 小红和小明一共有9个苹果,小红有几个苹果比小明多?解答:小红和小明一共有9个苹果,小红有几个苹果比小明多取决于具体分配情况。

8. 小华有5个梨,她打算分给小红和小明,她能分给每个人几个梨?解答:小华有5个梨,如果她要平均分给小红和小明,每个人可以分到2个梨,还剩下1个梨。

9. 小明有9块巧克力,他打算分给小红和小华,他能分给每个人几块巧克力?解答:小明有9块巧克力,如果他要平均分给小红和小华,每个人可以分到4块巧克力,还剩下1块巧克力。

10. 小红有8块糖果,她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华,每个人能分到几块糖果?解答:小红有8块糖果,如果她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华,每个人可以分到4块糖果,不会剩下糖果。

总结:以上是一些一年级数学易出错练习题的解答。

这些问题包括了简单的加法、减法和分配问题。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孩子们可以加深对数学运算的理解,并且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这些题目也能帮助孩子们巩固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

小学数学1-6年级易错重点题解题思路汇总(附答案)一年级【重点1】小芳拍球拍了50下,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

(1)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请打“√”)(2)小明最多拍了()下。

【分析】因为“小明拍的比小芳少一些”,这就说明小明拍的球比“50下”少一点。

“12下”比“50下”少得多,而“52下”是比“50下”多一些,都不符合要求。

所以比“50下”少一些应该是“47下”。

“小明最多拍了()下”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最多”的意思,其实应该是在比“50下”少的范围内的一种“最多”情况。

故而因比“50下”只少“1下”,才算“最多”的情况,即“49下”。

【重点2】小文看一本童话书,第1天看了16页,第2天看了20页,第3天应该从第()页开始看起。

【分析】小朋友容易理解为第3天从第(21)页开始看起。

其实第3天看的页数应该在第1天和第2天的基础上再往下看的,因此要先求出小文第1天和第2天一共看的页数:16+20=36(页),再用36+1=37(页),即第3天应该从第(37)页开始看起。

【重点3】王叔叔收了一批鸭蛋,前3天卖出30个,还剩8个。

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分析】此题关键要理解“前3天卖出30个”这个条件的意思,它是指前3天一共卖出30个,而并不是前3天每天都是卖出30个。

因此,这题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鸭蛋”,只要把“共卖出的30个”和“还剩的8个”合起来就行。

题中的“前3天”在解题时不起作用。

【重点4】在计数器上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可以表示多少?最小呢?先画一画,再填空。

最大是()最小是()【分析】用5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应该把这5颗珠都放在十位上,即50;最小的话应该尽量多的把珠放在个位上,但由于是两位数,十位上必须得保留一颗,即14。

其实这题还可继续思考:5颗珠还能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呢?可以有序地拨一拨,从最大的50开始,每次把一颗珠拨到个位,直至14。

也就是说,用5颗珠表示的两位数有:50、41、32、23、14。

做数学题目第一遍老做错怎么解决

做数学题目第一遍老做错怎么解决

做数学题目第一遍老做错怎么解决做数学题目第一遍老做错怎么解决有很多同学在考试过程中,简单马虎,每次都丢了许多不该丢的分。

像这样明明会做题,却总是做错题,怎么办呢?我整理了相关学问点,快来学习学习吧!会做的数学题,考试却总是做错?过失性失分过失性失分,通常表现为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洁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错导致丢分或算不下去。

更有甚者,心里想的答案是A写下来却成了B。

一场考试下来,有的同学过失性失分能够达到20+,原来会做的题目却丢了分实属惋惜,因此,如何规避过失性失分,是大家平常学习考试需要去思索的问题。

习惯于依靠学问点,看到题立刻就用学问点去写,忽视了问题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题目看错的缘由:1、最多的是由于看到题目特别熟识,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仔细,这种状况极少,通常考试时留意力是特别集中的)分析:许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识很简洁,想都不想就开头算,结果一不当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晰问题是什么,忽视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识的题型上微小的差别,导致做错。

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

这属于“兴奋”型马虎。

而真正的“看错”题目,指的是精神不集中不仔细导致看错,这个除非考生心不在焉,不把考试放在心上,或者由于生病,基本上不行能消失这种错误的。

但是许多同学认为自己“马虎”看错是由于精神恍惚,其实本质上也是由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紧急,题目一看,见过,兴奋,然后回忆,不自觉忽视了细节。

或者由于没见过,紧急,开头回忆学问点,也忽视了细节。

解决方法:做题的时候,肯定要先看完再写,不要看的过程就立刻产生解题的念头。

有时候你猜中了开头,却忽视了结尾。

肯定要看清晰问什么,题目条件是什么后,再思索,就可以避开这种错误。

做题要以题目本身为动身点。

依据问题、题设读懂题意。

题目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千万不能想当然。

这里输入个人习惯过于分散。

喜爱心算,心里想着怎么解答,结果写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计算错误多的缘由:1、喜爱心算造成的;2、草稿乱打,东一块西一块;3、太随心所欲,所以简单抄错。

考研英语阅读方法(从20题错一半到只错1题的经验)

考研英语阅读方法(从20题错一半到只错1题的经验)

阅读技巧:核心思想就是“分块阅读”。

一篇阅读有5个问题,每个问题是按顺序分布的。

比如说一篇阅读有5段,第一问在第一段中找答案,第二问在第二段中找,以此类推,这就是所谓的“分块阅读法”,分块阅读的基础就是——题目是按顺序分块设置的。

至于如何在“块”中发现答案,要找的就是“同义替换”,下文中会有详细介绍。

(当然诸如“这篇文章的题目应选什么?”的问题除外,需要结合整篇文章作答,不过这类问题很少)因此阅读的技巧和关键就在于“通过问题分解文章,缩小每次的阅读内容,各个击破”。

切记不要一口气读完文章后将5个问题一齐作答,一来记不住文章的要点和细节,二来会中出题人的陷阱(干扰项其实就是在细节上做手脚),如偷梁换柱等。

阅读的方法如下:(1)扫一遍5个问题,对题干信息有个印象,看一眼就行了,不需要记住。

然后按顺序精读,对含有题干信息的语句仔细阅读。

另外,留意“Which of the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st?”、“The author’s attitudetowards…”这之类的问题,在分解阅读时可以顺便留意一下作者的观点态度。

(2)第一个问题,答案一般就在第一段。

后面几问同理,这样整篇文章被分解成四五个部分,一部分最多三四个长句,对每个部分认真阅读,目标清晰,很容易得到正解;同时,每个部分,废话居多,真正的答案往往就其中一句话或其中一个关键短语,选对选项的关键在于找准同义替换(有种题型不能用找“同义替换”的方法,后面的补充说明里有讲)。

(3)正确的选项往往以同义替换的形式出现。

这一点是成败的关键,考研英语阅读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非常严谨的,其严谨在于:正确选项实质上就是原文中某句话的同义替换,而不是靠蒙和猜,正确选项一定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同义替换分2种。

第1种是:正确选项中的某个短语和原文中的某个短语意思相同,如explore和probe都是“探索”,shared和collective都是“共同的”,purchase和for the sale 都表示“交易、买卖”;第2种是:正确选项是对原文中某句话的概括,如:“discovery is described as seeingwhat everybody has seen and thinking what nobody has thought” 概括起来就是“scientific work calls for acritical mind”(当然这里critical的一词多义要非常熟悉才行);“Politicians have repeatedly“backloaded” public-sector pay deals, keeping the pay increases modest but addingto holidays and especially pensions that are already generous”概括起来就是“the income in the statesector is indirectly augmented”(第二个例子的意思是“国有部门虽然工资没涨太多但是其福利奖金有所增加”,所以概括起来就是“间接地增加了国有部门收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1

【“病因”分析】都是粗心大意惹的祸!题目是说如果想让指针“再”顺时针旋转90°,需要“再”放上()千克物品。

有同学想当然当成一共放上()千克物品了。

【正确解答】(2)【易错题6】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下图中,将三角尺A( ),可以得到三角尺B。

1.2.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3.4.5.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6.7.8.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9.【错误解答】(②)【“病因”分析】本题错在学生把角度搞错了,以为是图中间两条边之间的夹角,其实旋转的角度必须找准一组对应边之间的夹角。

【正确解答】(③)【易错题7】选一选。

将绕左上角的点旋转180°,可能得到的图形是()1.2.3.4.5.6.7.8.【错误解答】(③)【“病因”分析】旋转必须图形里每条边每部分都一起旋转且大小不变,原图是较短对角线旋转180°后还应该是较短对角线,错误选项里变成了较长对角线。

【正确解答】(④)【易错题8】把下图中的三角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90°。

【易错题9】把小旗围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易错题10】把下图四边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90°。

(3)上面哪种购票合算?9. 用四个“6”和四个“0”组成一个八位数。

按要求写出下面的各数。

(1)只读一个“零”:()(2)读出两个“零”:()(3)一个“零”都不读出来:()(4)读出三个“零”:(.)10. 小明称得1000粒小麦大约重40克,照这样计算,1亿粒小麦大约重()吨。

11. 一份稿件有5500个字,小丽平均每分钟能打118个字,她45分钟能把这份稿件打完吗?12. 果园里面苹果树315棵,梨树225棵,平均每棵果树占地14平方米。

苹果树的占地面积比梨树多多少平方米?13. 一瓶牛奶的容量大约是250(),小强家的电热水器能盛水50()。

14.()≈6万,括号里能填的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一年级数学数位题易错题

一年级数学数位题易错题

一年级数学数位题易错题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些数学数位题目可能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当涉及到理解数字的组成和位置值时。

以下是一些一年级学生可能会出错的数学数位题:
1.读数和写数:学生可能无法正确地从左到右读出一个数字,或者无法将一个数字正确地分解成各个数位。

例如,他们可能会错误地将数字“10”读作“十十”或将其写作“100”。

2.数位概念: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每个数字的位置代表不同的值。

例如,他们可能不知道数字“123”中的“1”代表的是一百,而不是十或一。

3.简单的加减法:当涉及到超过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可能会犯错误。

例如,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加或减两位数。

4.比较数字大小:学生可能无法正确地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尤其是当这些数字包含超过一位数时。

5.解决与数位相关的实际问题:解决涉及数位概念的简单实际问题也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例如:“你有50个苹果和20个香蕉,你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为了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这些概念,老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使用模型或图形来解释数位概念,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活动,以及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小组讨论来学习。

一年级易错题

一年级易错题

【易错1】数一数,在框内画○计数。

【问诊】由于花的数量比较多,数数时非常容易出错。

因此,要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仔细数数,数到几朵花就在框里画几个○表示。

也可以数过一个打一个标记,这样能清楚知道有没有遗漏或重复。

当然,再次数一数花的朵数与○的个数是否一致是非常好的检查方法。

【练习】数一数,在框内画○计数。

02class【易错2】哪根绳子最短?在方框里打“√”。

【问诊】遇到此类问题,小朋友往往会手足无措。

因为之前比绳子长短时,总会把绳子拉直,把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

而在这里,无法把绳子拉直时,我们可以借助绳子所绕物体的粗细来判断。

图中每个圆柱上都绕了2圈,圆柱越粗,绕的绳子就越长;圆柱越细,绕的绳子也就越短。

【练习】哪根绳子最长?在方框里打“√”。

03class【易错3】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问诊】在比较这三根线的长短时,如果仅靠观察,最短的能找出,最长的容易看花眼。

因此,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数方格边”的数量,可一边数一边画小弧线,这样不易出错。

当然,也可以把每根线的横线长之和作比较,竖线长之和作比较,也能比出长短。

在小朋友标记符号时,还会出现一个“√”和两个“○”的情况。

切记,三者比较,一般只有一个最长,也只有一个最短。

既不是最长也不是最短的,一般不作任何标记。

【练习】三只蚂蚁同时出发,速度一样。

哪只小蚂蚁第一个爬到终点?在它后面画“√”。

哪只小蚂蚁最后一个爬到终点?在它后面画“○”。

04class【易错4】重的画“√”,轻的画“○”。

【问诊】在小朋友的意识中,大的物体一般比较重。

因此,看到上图这两样物体,他们会不假思索在气球下画“√”,在皮球下画“○”。

所以,要提醒小朋友不急于下结论,多联系生活经验,也可以找实物掂一掂,加深体验,这样就能准确判别了。

【练习】重的画“√”,轻的画“○”。

05class【易错5】【问诊】三种物体借助简易天平比轻重是小朋友非常难理解和掌握的。

有时他们会凭自己的感觉,有时只是根据生活的经验作出判断,而真正借助简易天平进行推理的为数不多。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容易出错的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容易出错的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容易出错的一、理解题意(Understanding the Question)在学习数学时,解决一年级数学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有些练习题容易出错,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解决问题时犯错误。

本文将探讨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常见的易错点,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易错点及解决方法(Common Mistakes and Solutions)1.计算错误:很多一年级的数学练习题主要涉及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然而,即使在这些基本的运算中,学生也容易犯计算错误。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将数字凑成错误的组合,导致答案错误。

另外,学生还可能在计算过程中忽略进位或借位操作,也会导致答案错误。

解决方法:- 强调整体概念: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数字的价值,而不只是看作是单独的数字。

例如,在加法中,学生需要理解每一位数的意义,正确地将位数对齐来进行计算。

- 多余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加法和减法运算,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

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位数对齐和进位借位的操作。

2.列式填空错误:一年级的数学练习中,往往出现一些需要填空的列式题目。

学生易犯的错误之一是填空时忘记写上对应的符号。

例如,在一个加法列式中,学生可能会漏掉“+”符号,导致填空错误。

解决方法:- 强调符号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强调符号的作用,并提醒学生在填空时要注意写上正确的符号。

- 视觉辅助:在练习册或黑板上,老师可以用颜色标记填空的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注意到需要填写符号的地方。

3.单元换算错误:在一年级数学练习中,涉及到的单位换算一般比较简单,例如,用几个单位可以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一共有多少个单位等。

然而,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容易混淆单位,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 练习实践: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计量单位换算练习,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换算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概念。

- 教材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换算的原理和方法。

2023驾考科目一难题易错题

2023驾考科目一难题易错题

2023驾考科目一难题易错题在科目一考试中,有简单题也有易错题,如果在考试中遇到拿不准的题目时不要慌,冷静下来在思考避免出错。

以下是几道易错题,据说难倒了不少学员,快来看看你能不能全答对。

1.驾驶小型载客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时速低于100公里时的最小跟车距离是多少? A、不得少于50米 B、不得少于30米 C、不得少于20米 D、不得少于10米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2.准驾车型为小型汽车的,可以驾驶下列哪种车辆? A、低速载货汽车 B、中型客车 C、三轮摩托车 D、轮式自行机械答案:A 解析:小型汽车(C1)准驾车型: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

但是不能驾驶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

这道题比较坑的是选项C的三轮摩托车,容易和三轮汽车混淆。

3.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且逃逸的,处多少年有期徒刑? A、7年以上 B、3年以下 C、3年以上7年以下 D、10年以上答案:C 解析:这类题目的判断关键有2个:(1)是否逃逸;(2)逃逸时是否致人死亡。

未逃逸者:3年以下;情节严重并逃逸者:3-7年;因逃逸致人死亡者:7年以上。

做错的学员,应该是把“致人死亡且逃逸的”和“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混淆了。

4.滑路面制动过程中,发现车辆偏离方向,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连续轻踩轻放制动踏板 B、用力踩制动踏板 C、不要踩制动踏板 D、任意踩制动踏板答案:C 解析:在湿滑路面制动过程中,如果踩制动踏板,很容易引起侧翻,非常危险!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要是后轮一直被刹住,不松开踏板,汽车会出现甩尾现象。

2、要是前轮一直被刹住,不松开踏板,汽车会出现方向失去控制。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易错题1][问诊]这是十几减9中最容易出错的三道口算,小朋友经常会把这三题的得数搞混。

究其原因,是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对9+5=14,9+6=15,9+7=16掌握不够好;或者说,“凑十法”与“破十法”方法的运用在混淆。

其实在用“破十法”计算时,牢记从“10”里面去减9,肯定会有多余的“1”,把这个“1”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就是最终的得数,这样思考会更快速准确些。

[易错题2][问诊]这题粗粗一看,肯定会觉着没什么难度,而且做着做着似乎找到了计算的规律。

于是出现以下答案的小朋友不在少数: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最后一个减号前面的数不是我们以为的“12”,而是“11”。

因此,看清题目再动笔非常重要哦![易错题3][问诊]这一题给人的最初感觉是挺复杂的,不知如何入手去填,小朋友往往会乱填一气。

实际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每组中左边一题与右边三题之间是用“=”连接起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

因此,只要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来想右边算式即可。

可以随意写算式,只要得数相等就行。

当然,如果能有顺序按规律写一写,那就又准确又省力啦。

如,左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加1;右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减1。

得数都是不变的哦![易错题4]小文做了13朵纸花,小林做了8朵。

小林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文?[问诊]此题小朋友最容易忽视“至少”“超过”等关键词语,而把这题理解为求“小林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

如果确实是问“小林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那应该是13-8=5(朵);而现在是要“超过”小文的朵数,并且是以最少的朵数超过,那就只要超出1朵就行了。

所以是13-8=5(朵),5+1=6(朵)。

谨记,读题时圈划关键词是非常必要的![易错题5]书法兴趣班第一组有16人,第二组有7人,第三组有8人。

(1)书法兴趣班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有多少人?(2)第一组有男生9人,女生有多少人?[问诊]这道解决实际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所求问题也有两个,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的题目了,最易出错的地方就在于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来列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易错题在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中,小朋友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

这些题目可能因为概念理解不清晰、计算粗心或者思维方式不正确等原因而导致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一些常见的易错题,并分析一下出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法。

一、计算类易错题1、 23 + 5 =()很多小朋友在计算这道题时,会把个位上的 3 和 5 相加,得到 8,然后十位上的 2 不变,得出结果 28。

但其实应该先计算个位上的 3 +5 = 8,再加上十位上的 20,最终结果是 28。

2、 45 8 =()计算退位减法时容易出错。

个位上 5 减 8 不够减,要从十位借 1 当10,15 8 = 7,十位上 4 被借走 1 还剩 3,所以结果是 37。

3、 30 +()= 38这类题目小朋友容易搞不清加数与和的关系。

应该用和 38 减去一个加数 30,得到另一个加数是 8。

二、比较大小类易错题1、 56 〇 65小朋友可能会因为对数字的大小顺序理解不透彻,而错误地认为 56 大于 65。

其实应该是 56 小于 65。

2、 48 8 〇 40 + 8先分别计算两边的式子,48 8 = 40,40 + 8 = 48,因为 40 小于48,所以应该填小于号。

三、位置与方向类易错题1、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在小明的()边。

有些小朋友可能会弄混左右方向,这道题小明在小红的左边,那么反过来小红就在小明的右边。

2、面向东,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如果方向概念不清楚,就容易答错。

面向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四、图形类易错题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

图形组合比较复杂时,小朋友可能会漏数或者多数。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清楚。

2、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有的小朋友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可以拼成任何图形,实际上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解决问题类易错题1、树上有 20 只鸟,飞走了 5 只,又飞来了 8 只,现在树上有多少只鸟?这道题需要先算出飞走 5 只后剩下的鸟的数量,20 5 = 15 只,然后再加上飞来的 8 只,15 + 8 = 23 只。

2014驾考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考试必看易错题1

2014驾考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考试必看易错题1

2014驾考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考试必看易错题1:考试50题,90分及格,全部800道题,三分之二是常理常识应该是,剩下收集如下题目容易出错,(图文并茂,解析详细人性化,易于记忆)应该多看几遍。

1、林某驾车以11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城市道路行驶,与一辆机动车追尾后弃车逃离被群众拦下。

经鉴定,事发时林某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为135.8毫克/百毫升。

林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A、醉酒驾驶B、超速驾驶C、疲劳驾驶D、肇事逃逸答案:A分析: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2、某日早上6时,冉某驾驶一辆大客车出发,连续行驶至上午11时,在宣汉县境内宣南路1公里处,坠于公路一侧垂直高度8.5米的陡坎下,造成13人死亡、9人受伤。

冉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A、超速行驶B、不按交通标线行驶C、客车超员D、疲劳驾驶答案:D最佳分析连续开车5个小时了,应该休息休息。

故只能选择疲劳驾驶3、特别注意:“鸣喇叭催促前方机动车”不算违法行为,因此为2种违法行为。

4、罗某驾驶大型卧铺客车(乘载44人,核载44人)行至沿河县境内540县道58公里加500米处时,在结冰路面以每小时44公里速度行驶,导致机动车侧滑翻下公路,造成15人死亡、27人受伤。

罗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A、客车超员B、超速行驶C、疲劳驾驶D、操作不当答案:B最佳分析结冰路面的车速应该控制在40以下,所以选择超速。

5、徐某驾驶一辆中型客车(乘载27人)行至汤山镇王伏村壶南头路段,在上坡过程中,机动车发生后溜驶出路外坠入落差约80米的山崖,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

徐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A、疲劳驾驶B、酒后驾驶C、客车超员D、超速行驶答案:C最佳分析按照机动车核定的载客人数:大型客车是指核定载客人数20人以上(含20人)的载客汽车;中型客车是指核定载客人数10—19人(含19人)的载客汽车;小型客车是指核定载客人数小9人(含9人)的载客汽车;微型载客汽车是指核定载客人数8人以下(含8人)且排气量小于1升(含1升)的载客汽车,所以中型客车最多只能载客19人,该客车超员6、佟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54人,核载55人)行至太原境内以45公里的时速通过一处泥泞路段时,机动车侧滑驶出路外坠入深沟,导致14人死亡、40人受伤。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

一年级数学十大易错题及详细解析,别让孩子出错[易错题1][问诊]这是十几减9中最容易出错的三道口算,小朋友经常会把这三题的得数搞混。

究其原因,是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对9+5=14,9+6=15,9+7=16掌握不够好;或者说,“凑十法”与“破十法”方法的运用在混淆。

其实在用“破十法”计算时,牢记从“10”里面去减9,肯定会有多余的“1”,把这个“1”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就是最终的得数,这样思考会更快速准确些。

[易错题2][问诊]这题粗粗一看,肯定会觉着没什么难度,而且做着做着似乎找到了计算的规律。

于是出现以下答案的小朋友不在少数: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最后一个减号前面的数不是我们以为的“12”,而是“11”。

因此,看清题目再动笔非常重要哦![易错题3][问诊]这一题给人的最初感觉是挺复杂的,不知如何入手去填,小朋友往往会乱填一气。

实际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每组中左边一题与右边三题之间是用“=”连接起来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得数是相等的。

因此,只要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来想右边算式即可。

可以随意写算式,只要得数相等就行。

当然,如果能有顺序按规律写一写,那就又准确又省力啦。

如,左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加1;右边一组可以把减号前、后的数同时减1。

得数都是不变的哦![易错题4]小文做了13朵纸花,小林做了8朵。

小林至少还要做几朵,才能超过小文?[问诊]此题小朋友最容易忽视“至少”“超过”等关键词语,而把这题理解为求“小林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

如果确实是问“小林再做几朵就和小文同样多”,那应该是13-8=5(朵);而现在是要“超过”小文的朵数,并且是以最少的朵数超过,那就只要超出1朵就行了。

所以是13-8=5(朵),5+1=6(朵)。

谨记,读题时圈划关键词是非常必要的![易错题5]书法兴趣班第一组有16人,第二组有7人,第三组有8人。

(1)书法兴趣班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有多少人?(2)第一组有男生9人,女生有多少人?[问诊]这道解决实际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所求问题也有两个,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的题目了,最易出错的地方就在于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来列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应该出错了。

因为“其中有3分之4的学生喜欢绘画”中的“3分之4”是一个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一,真分数都小于一,大于一就说明大于了“80人”,所以说题目出错了!!!、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4倍少8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24人,这个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2、修一条长20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80米,再修多少米刚好修了这条水渠的3/5?3、一本书60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1/4,第二天看了它的2/5,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4、爱达花园小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六(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1/3,六年级捐的占全校捐款的1/4,全校共捐款2400元,六(1)班捐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5、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汽车超过全程中点10千米时,还剩下全程的几分之几?6、学校去年植树120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比去年的3/4多5棵,今年植树多少棵?7、学校今年植树120棵,比去年的3/5多5棵,去年植树多少棵?8、一筐苹果,第一次卖出它的一半,第二次卖出的是第一次的4/5,还剩下这筐苹果的几分之几没有卖?9、一个乒乓球从25米的高空下落,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2/5,它第四次下落后又能弹起多少米?10、一批加工服装的任务按4:5分配给甲、乙两个车间,实际甲车间生产了450套,超过分配任务的1/4。

这批服装共有多少套?11、某年七月份雨天是晴天的2/3,阴天是晴天的2/5,这个月晴天有几天?12、商场有白、蓝、花布一共1380米,白、花布米数的比是5∶6,花布的米数是蓝布的3/2倍,三种布各有多少米?13、三组同学采集树种,甲组、乙组、丙组的工作效率的比是5∶3∶4。

甲组采集了15千克,乙组比丙组少采集多少千克?14、甲数是乙数的3/5,丙数是甲数的2/3,丙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15、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7公顷,8台拖拉机45分钟耕多少公顷?16、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下的1/3,第三次剪去又剩下的1/4,剩下的绳子是原来的几分之几?17、一种混凝土的水泥、黄沙和石子的比是2∶3∶5,如果有3/4吨的水泥搅拌混凝土,需要黄沙和石子个多少吨。

18、小红8天读一本书的2/5,剩下的准备6天读完,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几分之几?19、一本书640页,3天看了它的3/8,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天才能看完这本书?20、一条长800千米的路,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路程的3/5,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还要几小时?21、小红拿出自己钱的4/7,小丽拿出自己钱的3/5,两人各买一本同样的字典,已知小红原有21元,求小丽原有多少元?22、仓库有一批化肥,运出它的4/7按5∶3分配给王村和张村,已知张村比王村少分4.8吨。

这批化肥一共有多少吨?23、新河口小学一(2)班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5/6,转走2名女生后,全班共有42人。

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4、六(2)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

已知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1分。

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25、一杯盐水200克,其中盐与水的比是1∶24,如果再放入4克盐,这时盐与水的比是多少?26、甲厂有120人,乙厂有80人。

从乙厂调几人到甲厂才能使两厂人数的比是5∶3?27、要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工作五天后,修的长度与未修的比是1∶3,照这样的进度修下去,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条水渠?28、汽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5千米处相遇,这时火车行了多少千米?29、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720千米,3/4小时飞行了全程的2/7。

全程多少千米?30、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6/7小时加工了12个。

照这样计算要加工144个零件需几小时?31、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全长的2/11,后来又修了160米,两次一共修了400米。

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32、修一条路,已经修的和全长的比是1∶3。

如果再修150米,就可以完成这条路的一半,这条路长多少米?33、新光小学有男生585人,女生540人,合唱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4/45,又调走20人参加舞蹈队后,剩下的人刚好是六年级人数的8/17,六年级有多少人?34、一筐鱼连筐重43千克,卖出1/3后,又卖出5千克,这时筐里的鱼连筐重25千克,求鱼筐多少千克?35、小明看一本144页的科幻书,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是5∶3。

后来又看了12页,还剩多少没有看?36、一本书360页,第一天看了1/4,第二天看了余下的2/3,还有多少页没看完?37、东西两仓共有化肥94吨,从东仓运出2/5,再从西仓运出2/5多2吨,这时东仓还有10吨,西仓还有几吨?38、一种商品,今年的成本比去年增加1/10,但是仍保持原售价,因此每件利润下降了2/5,那么今年这种商品的成本占售价的几分之几?39、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250吨,以后每一个月都比前一个月增长1/5,所以第一季度就完成了全年计划产量的5/12,这个厂全年计划生产化肥多少吨? 40、五六年级同学去植树,五年级同学植的是六年级的2/3,六年级植的比总数的3/4少24棵,五年级植了多少棵?41、甲乙两队修一条路,甲独修要12天,乙独修要10天。

现由甲队先修几天,余下的由乙独修。

结果完成时甲比乙多干1天,乙队修了几天?4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在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

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要12天完成,现在甲队独做18天,余下的由乙接着做,8天正好做完,如果由甲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44、一个池上装有三根水管,甲管是进水管;乙管是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

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的水刚刚溢出时再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才将这池水放完。

这样,当开甲管注满水池时,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需要多少分钟将这池水放完?45、街道今年投资42万元实行扶贫计划,比去年多投资1/2,去年投资多少万元?46、车间主任分配给黄师傅320个零件,要在10小时内完成,如果黄师傅3小时就加工了总数的3/8。

照这样计算,黄师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吗?为什么?47、含盐量为1/10的盐水300克,要把它变成含盐量为1/4的盐水,需要加盐多少克?48、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0天可以完成。

如果甲队做4天,乙队做6天,共完成这项工程的7/15。

求甲队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49、一批图书分给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分得总本数的1/5又5本,乙分得总本数的1/4又7本,丙分得其余本数的1/2,剩下图书正好占总本数的1/8。

这批书共多少本?50、修一条路,已修的米数是未修米数的3/2,如果再修30米,这时已修米数与未修米数的比是7∶3,这条路共多少米?工程问题1. 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

两队合做要多少天完成?2.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4小时完成,丙单独做要3小时完成。

三人合做要几小时完成?3. 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

单开甲管2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乙管3小时可将空水池注满,单开丙管4小时将满池水放完。

三管齐开,多少时间才能把空池注满?4. 一项工程,甲独做8天可以完成,乙独做8天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4/5,如果甲、乙合做,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5. 一批零件,甲独做12天完成,乙独做8天完成。

甲、乙先合作3天,余下的由乙独做,还要几天完成?6. 文教印刷厂装订一批复习资料。

师傅9天可装订3/4,徒弟20天可装订5/6。

师徒两人合作,几天可以装订完?7. 有—项工程。

甲、乙两队合做12天完成,丙、乙两队合做20天完成,甲、丙两队合做15天完成。

甲、乙、丙三队合做需多少天完成?8. 一条公路,如果由甲队独修需30天完成,由乙队独修5天完成这条公路的1/4。

甲、乙两队合修3天后,余下的由乙独做,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9. 一项工程,甲独做9天完成,乙独做6天完成。

甲独做4天后,乙与甲合做。

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10. 一项工程,甲、乙合做10天可完成,甲、乙合做8天后,乙又单独做了5天才完成。

若由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比例问题11. 学校把植270棵树的任务按照5:4分给六、五年级。

六、五年级分别种树多少棵?12. 红药水是红汞与蒸馏水按1:50配制而成的,要配制3.06千克的红药水,需要红汞与蒸馏水各多少千克?13. 永宁乡有块4.5公顷耕地,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的面积比是9:4:2。

3种作物各种了多少公顷?14. 学校买来红、蓝、黑3种墨水共165瓶,它们的比是6:5:4。

红、蓝、黑3种墨水各买了多少瓶?15. 菜场运来3种疏菜共8500千克,其中青菜4300千克,芹菜的重量与菠菜的比是9:6。

芹菜和菠菜各运来多少千克?16.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求这个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并说明它是什么三角形。

17. 用9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3条边长度的比是3:4:5。

3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分数问题1. 一个修路队修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3,第二天修了25千米,第三天修的比第二天多10千米。

修路队3天共修路多少千米?2. 一本小说320页,李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8,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5页。

还剩多少页没有看?3. 六(1)班原有1/5的同学参加卫生大扫除,后来又有2个同学主动参加,实际参加的人数是没参加人数的1/3。

原来有多少个同学参加卫生大扫除?4. 花房里有3种花。

月季花的盆数占总数的12.5%,茉莉花比月季花多36盆,其余12盆是兰花。

共有多少盆花?5. 汪洋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1/5,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读了15页,两天正好读了总页数的1/3。

两天一共读了多少页?6. 水果店运来3筐苹果和2筐梨,当卖出94千克苹果、2/3筐梨时;剩下的苹果和梨的重量相等。

已知每筐苹果重54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7. 某建筑工程公司派258人参加中洲路扩建工程,其中派去的男工人数比总人数的2/3多10人。

因工程需要,又派去一些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总人数的35%。

又派去的女工是多少人?8. 光明小学五年级共有学生98人,选出男同学的1/10和3个女同学去参加市举办的数学竞赛,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刚好相等。

这个年级男、女同学各多少人?9.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3人,如果从甲班调出10%的人到乙班,乙班就比甲班多3人。

甲、乙两班原来各有多少人?10. 甲乙两个车间,如果从甲车间调10人到乙车间,这时乙车间的人数正好是甲车间的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