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产生的背景上看具有二重性

合集下载

管理的二重属性

管理的二重属性

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具体是指:管理既有与一定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与一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

二者的来源是:管理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

管理的自然属性:指管理是一种不随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变化的客观存在。

这种与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具体表现在:(1)它是一种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加以整合与协调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2)它是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人的分工协作都离不开管理(3)管理有着很多客观规律,管理活动只有尊重和利用这些规律才能取得成效。

因为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故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为管理的生产力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指管理是一种只有在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才能进行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的中心问题是一个“为谁管理”的问题,它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

它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既是一定社会制度的体现,又反映和维护一定的社会制度,其性质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都必然地要体现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定要求,为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服务,从而实现其调节和维护社会生产关系的职能,所以,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叫做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

二者的联系:(1)管理的自然属性离不开社会其社会属性,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中,不然,它就成了没有形式的内容;而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离不开其自然属性,不然,它就成了没有内容的形式。

(2)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社会具有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与其相适应,而管理的社会属性的不断变化必然使管理活动具有不同的性质。

中国计量大学810管理学原理2013--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中国计量大学810管理学原理2013--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先后统帅上海两大企业航母,王宗南收获了“红顶企业家”、“商业教父”等称号,一时 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第二阶段:跑步向前,大手笔“买买买”扩张商业版图。 2002 年,联华并购了杭州华商集团,华商集团旗下的“家友超市”直接改名换姓为“世 纪联华”;2004 年,联华又收购了大连友嘉集团在沈阳的 2 家大型综合超市,接着并购杭州 解百超市 53%的股权,还收购了家得利超市位于临安的 7 个网点;2005 年,联华超市收购了 广西最大的连锁超市广西佳用 51%股权。 疯狂的扩张没有为联华超市带来预期的盈利,反而为日后艰难经营埋下了伏笔。 随后,联华超市把目光转移到了别处,开始以合作、自营加收购的方式在哈尔滨、沈阳、 北京、天津等地广泛布局自己的大卖场“世纪联华”。 然而,这新开展的业务是个倒贴钱的玩意儿。2007 年财报显示,联华在当年虽然营业收 入有所增长,但全年大卖场业务却巨亏 2.43 亿元。 其实,大卖场业务的亏损,跟联华超市高管的频繁变动也脱不开关系。在王宗南之前, 世纪联华总经理张琳琳和执行总经理美国人白尔曼先后离职。这两个高管,一个是老联华出
(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
观点二:上述问题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替代传统管理者而得到解决。
就上述两个观点,阐明你的立场,并做相关论述。
四、案例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共 3 小题,共 34 分)
联华超市 1991 年,上海第一家“联华超市”开业,敞开的货架,让老百姓终于可以自由选购,第 一次有了自己是上帝的感觉,因此“联华超市”也可以说是中国连锁超市的鼻祖。它将近三 十年的发展,非常曲折和坎坷。 第一阶段:咸鱼翻身,独占行业龙头十余载。 1991 年 9 月,联华超市曲阳店在上海曲阳路玉田路开业,据说此后连续两个星期,客流 天天爆满,剁手的群众在门口排起一条长长的队伍。然而,好景不长,在初创阶段的 1991 年 到 1995 年,联华超市开出 41 家门店,销售 2 个亿。表面风光,钱却没挣着:公司累计亏损 560 多万元。 这时候,一个关键的人出现了,此人叫王宗南。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简答题、论述题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1、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管理是组织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四)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五)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2、简述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怎样评价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答: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利”“义"观;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

4、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答:建立共同愿景,进行文化培训,运用整合同化理论,利用非正式组织沟通.5、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答: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要求追求利润、遵守法律、重视伦理、广施慈善;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在于使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社会总价值,而不仅是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他们必须全面考虑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6、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答: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原则、法律要求与社会要求的关系原则、企业契约与社会契约的关系原则。

7、计划的作用?答:指引方向和目标;发现机会与威胁;经济合理地进行管理;提供控制标准.8、计划的编制过程?答: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拟定并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9、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答:确定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及其评价(发现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资源,识别优势和劣势,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战略实施与控制(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分配资源,组织设计)。

10、宏观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环保因素(6)法律环境11、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答: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利用与现有业务有直接联系的市场机会寻求发展的战略。

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供应商系统发展,实现供产一体化的战略;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销售商系统发展,以实现对竞争的控制的战略;水平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竞争者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对竞争的控制的战略。

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教案
1.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按时间长短分)
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与人事计划(按职能空间分)
3.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按综合性程度分)
4.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按明确性分)
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按程序化程度分)
6.孔茨的计划层次体系
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方案(或规划)、预算。
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40万无。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3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选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5万元。
试选择方案。
解:
计算方案点的期望投益值:
E1=[0.7×100+0.3×(-20)]×10-300=340万元
(三)组织的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
1.集权: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
2.分权: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层次上的分散
3.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决策数量;决策重要性;决策影响面;决策审核
(四)组织层级化设计的有效授权
1.授权的含义及其有效性
授权: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增进员工的工作努力,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一)组织设计的任务
设计组织结构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幅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柔性经济原则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的影响
(二)战略的影响
(三)技术的影响
(四)组织规模与生命周期的影响
创业阶段、集合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阶段
四、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现代计划方法: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网络计划法等。

管理学原理完整

管理学原理完整

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法 (二)归纳演绎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案例调查法 (五)定性定量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产业革命以前的管理思想
时间跨度:18世纪中叶前 时代:农业时代
背景
时代特征:信息的流动方式 生产方式、国际关系
管理思想:比较丰富,但未进行系统研究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840年鸦片战争前) (一)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
二、管理的特征 (一)复杂性
(二)综合性
课堂讨论:
肯德基炸鸡店进入中国市场的秘诀 《孙子兵法》书中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说明了对敌我双方情况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 系,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在企业管理 中也同样适用。 肯德基炸鸡店决定打入中国之前, 曾先后派出两位执行董事到北京考察。第一位考察 者下了飞机,来到北京街头,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流, 穿着都不怎么讲究,就回去报告说:炸鸡在中国有 大量消费者,但无大利可图,因为中国消费水平低, 想吃的多,真正掏钱买的就少了。由于他没有进行 具体详细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 仅仅是凭着直 观的感觉和经验做出的判断,被总公司以不称职之 由降职处分。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
时间: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背景
时代:工业化中期
、电报已普遍使用
信息流动方式:民航事业迅速发展
汽车、铁路已经出现
生产方式:电动化、机械化
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殖民地经济逐渐瓦 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
二、泰罗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课堂讨论:形同虚设的总经理助理

管理学原理课程综述

管理学原理课程综述

合纵
连横
连六国而事秦 片言之间取得六国相印
阴阳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邹衍 主张:阴阳五行,阴
阳平衡。
兵家学派
代表人物:孙子 代表著作:《孙子兵法》 主要思想:“兵者国之大事,生
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也。”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 曰将,五曰法” 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 兵,用计谋取胜。
法家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吴起、商鞅、 韩非子等
主张:使用客观的、具体的 强制的法律,通过铁面无私 的奖罚制度,进一步强化司 法的威严和检查的力量。
管理的核心:以奖惩的强制 性来求得公平并以此实现其 最高的社会理想。
墨家学派
创始人:墨子
主张:平等和兼爱,在工作中团结
合作是保证每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
2、在社会学家看来,管理是一个阶 级和地位系统。管理意味着权力
官本位 钱本位
人本位
思考题:1、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管理”是一种必备的 生活技能?
2、在世界500强前50名的公司里,高层管理者的平均总 收入是多少?
三、管理的本质
案例:“闲可钓鱼”与“无暇吃鱼”
结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通过他人并与 他人一起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 理论的演进史 [掌握]主要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核心 内容与特点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 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 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 想的要点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 社会文化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
阴阳家 纵横家
法家 儒


兵家
墨家 农家 名家
董事长、CEO、总裁、副总裁 COO(首席运营官)、CFO、CIO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整理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重点笔记大全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4)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4)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5)第三节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5)第四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6)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6)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6)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7)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9)第四节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2)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13)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 (13)第二节系统原理 (13)第三节人本原理 (14)第四节责任原理 (15)第五节效益原理 (15)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5)第一节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15)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16)第三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7)第四节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经 (17)第五节企业的社会责任 (18)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18)第一节管理的方法论 (18)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 (18)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 (19)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 (20)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 (20)第六节管理的技术方法 (21)第六节伦理原理 (21)第六章决策 (22)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22)第二节决策的类型和特点 (22)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23)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24)第五节决策的方法 (24)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26)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26)第二节计划的类型 (26)第三节计划的编制过程 (27)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28)第一节目标管理 (28)第二节滚动计划法 (29)第三节网络计划技术 (29)第五节业务流程再造 (30)第九章组织设计 (31)第一节组织设计的概述 (31)第二节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32)第三节部门化 (33)第四节集权和分权 (34)第十章人员配备 (35)第一节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原则 (35)第二节管理人员的选聘 (35)第三节管理人员的考评 (36)第四节管理人员的培训 (36)第十一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37)第一节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37)第二节直线与参谋 (37)第三节委员会 (38)第十二章组织变革和组织文化 (39)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39)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 (39)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41)第十三章领导和领导者 (42)第一节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42)第二节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 (42)第三节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43)第四节领导艺术 (44)第十四章激励 (44)第一节激励的性质 (44)第二节激励理论 (45)第三节激励实务 (46)第十五章沟通 (47)第一节组织中的沟通 (47)第二节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 (48)第三节冲突与谈判 (48)第十六章管理信息 (49)第一节管理信息及其特征 (49)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49)第三节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发展 (50)第十七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51)第一节控制原理 (51)第二节控制的要求 (52)第三节控制过程 (53)第十八章控制方法 (54)第一节预算控制 (54)第二节非预算控制 (55)第四节其他控制方法 (57)第十九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57)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 (57)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58)第三节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59)第二十章企业技术创新 (60)第一节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60)第三节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61)第二十一章企业组织创新 (62)第一节企业制度创新 (62)第二节企业层级机构创新 (62)第三节企业文化创新 (63)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周三多_管理学

周三多_管理学

1、管理具有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自然属性:第一,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

第二,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没有直接联系。

3、社会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只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紧密相连。

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

4、管理二重性的关系。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顺道2、重人3、人和4、守信5、利器6、求实7、对策8、节俭9、法治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Ⅰ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Ⅱ劳动分工理论①市场的广狭限制着交换的能力;②交换能力的大小又限制分工的程度;③分工的程度决定着一国的劳动生产力;Ⅲ一国的劳动生产力又是国民财富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

Ⅳ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1)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2)在会计的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3)在人事管理方面,制订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4)实行工作研究,并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的支付办法;5)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福利费等福利制度。

3、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1841年10月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至纽约的西部铁路上,两列火车迎头相撞,造成20人死亡。

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a.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

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b.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

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c.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

护理管理学考试重点--120考点(主管护师)

护理管理学考试重点--120考点(主管护师)

护理管理学知识点速记:120考点。

1、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

2、管理的对象:(1)人;(2)财;(3)物;(4)时间;(5)信息。

3、管理的方法:(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3)法律方法;(4)思想教育方法;(5)社会心理学方法。

4、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首要);(2)组织职能(重要);(3)人员管理;(4)领导职能;(5)控制职能。

5、护理部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模式,遵循的动态管理原则是弹性原则。

6、护理管理的特点:(1)广泛性;(2)综合性;(3)独特性。

7、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2)管理体制的合理化;(3)管理人才的专业化;(4)管理方法的科学化;(5)管理手段的自动化;(6)护理管理的内容趋向合理化。

8、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社会管理思想;(2)系统管理思想;(3)战略管理思想;(4)用人思想。

9、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三阶段:(1)古典管理学阶段(19世纪末~1930年);(2)行为科学阶段(1940~60);(3)科学管理阶段(60后)。

10、古典管理理论包括:(1)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泰勒科学管理之父;(2)管理过程理论法国人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3)行政组织理论韦伯。

11、行为科学理论包括:(1)人际关系学说:梅奥;(2)人性理论-X理论与Y理论:美国,麦格雷戈,1957;(3)群体力学理论:德国,库尔特·卢因,1944。

提出人是“社会人”,不仅仅是“经济人””的理论是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12、现代管理原理包括:(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动态原理;(4)效益原理。

13、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相关性;(4)层次性;(5)环境适应性。

14、系统管理的原则:(1)整分合原则;(2)反馈原则。

15、人本原理对应的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参与管理原则。

管理学原理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1. 什么是管理?答: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管理还包括以下内涵:第一,管理工作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

第二,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协调。

第三,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之中。

第四,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

2. 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答:管理的根本属性在于管理具有二重性。

管理的二重性,就是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产生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管理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有机统一于管理过程中的。

3. 如何正确处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答: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是在人们总结管理工作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活动的艺术性,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当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管理艺术必须建立在管理科学的基础上,不按科学办事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对管理科学理论的合理发挥,而管理艺术性的结果在普遍适用之后就会上升成为科学的理论。

显然,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只有既懂管理理论和方法,又有高超管理艺术的人,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4. 管理活动具有哪些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答:管理的职能是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应是管理活动中的第一位的基本职能。

计划与控制尤其密不可分,计划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没有计划、控制也就没有依据,但如果只编制计划,不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计划目标就很难得到圆满地实现。

(2)各项职能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3)各项职能之间同时又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_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_
一: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 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二: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理 论框架基本形成于先秦至汉代 这一时期。
三: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古 代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 分:治国、治生和治身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 基本特征
1.顺“道”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 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 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 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 。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 应客观规律。 因而“顺道”,或者“ 守常”、“守则”、“循轨”,是中 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
中国古代管 理思想概述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 大致可分为两 大类型, 即儒家管理思想与兵家管理思想 前者着重于古代政府管理, 其精髓可归纳为重在治国, 以人为本, 因道结合, 依理 而变。
后者着重于军事斗争的战略与战术, 其精髓可归纳为 深谋远虑, 雄才大略, 随机应变, 速战速决。
中国管理思想发展
•再 次,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重视人的情感因素,主要表 现在重视“士气”。
第 四,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领导 者的管理方式提出了很多想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刚柔相济,赏 罚严明”。
•最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出了对“别人” 的管理,还特别重视对领导者自身素质 的要求。
以沃尔玛为例:
翻开沃尔玛的成长史,细细研究,却 惊讶地发现,它的成功并无任何玄机 奥秘,相反,其经营理念在几千年前 的中国古代就已被提出。可以说, 沃尔玛是成功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管 理思想是浓缩史。正是一代又一代的 沃尔玛人对这套思想体系的灵活运用 和持之以恒铸就了今天的服务业巨星!
一、通权达变,随机应变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从一个小杂货铺做起,经过12 年的打拼,开创了全美最大的独立杂货店。但这种 成功并没有带给山姆满足,相反,他从各种信息和 自己的经验中感觉到,,如果不从事廉价销售,他 的百货连锁店肯定在劫难 逃。于是他尝试了一种更大规模的经营模式—廉价 商店。并不失时机的推出仓储商店,折扣店,山姆 会员店,购物广场等新型零售店并顺利挺进国际市 场,使得沃尔玛在成长中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永葆 青春!

管理学原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工业大学

管理学原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工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管理活动的内容、方法B:管理过程必须依循的基本原则C: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D: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答案:ABCD2.让客观规律自行发挥作用,让每个人都自觉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选择符合社会和组织需要的恰当行为,让组织活动在客观规律的约束与指导下有序地进行,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A:预谋慎战B:重人求和C:依法治理D:顺道无为答案:D3.西方管理思想的大量涌现是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开始的。

()A:错B:对答案:B4.欧文被称为()。

A: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B:经营管理之父C:科学管理之父D:组织理论之父答案:A5.泰勒对()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A:非正式组织B:科层组织C:管理的原则D:生产作业方法的标准化答案:D6.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其它组织的管理也具有指导意义。

()A:错B:对答案:B7.学习管理学,可以让我们了解管理的一般规律。

()A:对B:错答案:A8.学习管理学要以科学管理理论为基本指导。

()A:对B:错答案:B9.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A:对B:错答案:A10.科学的管理思维是()的统一。

A:辩证思维B:历史思维C:底线思维D:创新思维E:战略思维答案:ABCDE第二章测试1.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以( )为单位进行的。

A:团队B:部门C:企业D:行业答案:C2.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作为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在一定生产关系下所体现的( )。

A:必要性B:有效性C:经济性D:社会属性答案:D3.管理过程是各职能相互交叉,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一项管理措施、管理活动的执行,所起的作用往往也不是单一的。

以下哪些管理方法中包含了激励的作用?()。

A:群体决策B:弹性工作制C:个性化福利包D:目标管理答案:ABCD4.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 )A:对B:错答案:A5.不同行业中及不同的组织内部专业特点差别显著,很难说管理活动有什么共性。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旨在揭示中国社会管理实践、理论、学派和方法的具体过程及其发展规律;阐明诸家管理理论和思想流派历史嬗变的轨迹;探讨中国古代史中各个管理流派和思想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挖掘和研讨各个历史时期管理理论和思想状况与特征,同时,进行与西方管理思想史的比较,反思中国古代管理历史知识和管理历史经验。

这些对提高今天人们的管理决策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实践证明:一个管理者决策正确与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基本信仰、观念和价值偏好。

而基本信仰、观念和价值偏好又常常与人们对中国管理的历史知识和经验的学术修养及其功力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因而,在这个时代面前,管理思想将前所未有地显示出对人类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影响。

诚然,任何管理思想并不是先验的,而是有一定历史传统所维系应该看到,今天,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作为一种特定的东方文化精神载体,越来越受到西方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由于西方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现代高科技硬性的板块所发生的冲碰,使西方管理世界蕴藏着深层的危机。

西方管理学界企图借鉴、引进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以拟作一种软性的介质,来融合西方管理世界中人与物的分裂与对立。

鉴于此,应大力开拓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领域,弘扬泱泱流源五千年之久的中华管理文化,加强中外管理学术研究交流,并提高中华民族管理思想在世界学术之林的地位。

受中国生存环境、宗法制度和儒家道家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上的二重性表现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也体现出了“刚柔相济”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谋与动、义与利、赏与罚、德与刑、上与下、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关系上。

1、谋而后动的决策思想。

2、义利两全的取舍思想。

3、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

4、德刑并用的宽猛思想。

5、上下同欲的同道思想。

6、执要群效的统一思想。

7、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8、对立转化的辨证思想。

9、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强调和谐,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使矛盾和差异的双方协调统一,共同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周三多管理原理与方法第五版绝密重点

周三多管理原理与方法第五版绝密重点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绝密重点整理
( 加◆◇符号为重点知识 )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
2:依存性
3:知识性
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
2 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8:集权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保持稳定
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发达的国家的劳工运动有了发展,劳资矛盾尖锐
2:企业规模在激烈竞争中迅速扩大
3:科学技术的个发展
4:职工队伍的结构、文化程度都有了变化
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影响: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2:建立学习型组织
3:规模经济的传统正在改变
4:虚拟公司正在代替传统的实体型企业
第三节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一章管理概述1、管理的含义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即管理工作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花费最少的资源投入而取得最大的且最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

“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

2、管理的三大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与生产力相联系,通过“指挥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自然属性;二是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联系的,通过“监督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权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来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并不亲自从事具体工作,而是委托他人,自己则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计划安排、组织落实、指导激励和检查控制其他人的工作。

(3)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了有关管理工作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它已为实践所证明,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中国智库 2008年7月17日]发布:三略观察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及理论框架基本形成于先秦至汉代这一时期。

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如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商家等。

许多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九章算术》、《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成功的管理思想和经验。

《老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权变谋略和在管理过程中的境界、素质及管理原则的思想;《孙子兵法》主要体现了管理者在人事、决策、环境、组织等方面的战略思想;《韩非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统御谋略思想;《论语》、《孟子》、《荀子》主要体现了管理者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谋略思想;《三国演义》主要体现了管理者的创造性管理思维;《红楼梦》主要体现了管理者以法治家的时效管理思想;而《九章算术》则是我国古代培训管理人员及供他们日常应用的手册,其中三分之二的题目可与财政或工程官员职能相对应,堪称两千年前世界管理数学之最。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治国、治生和治身。

治国主要是处理整个社会、国家管理关系的活动,即“治国之道”。

它是治理整个国家、社会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是对行政、军事、人事、生产、市场、田制、货币、财赋、漕运等方面管理的学问;治生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它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学问;治身主要是研究谋略、用人、选才、激励、修身、公关、博弈、奖惩等方面的学问。

这三部分管理思想还可细划为以下五个方面: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最早是由政治家管仲提出的,其本意是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达到“本理国固”的目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基本上就是沿此传承下来的。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如关于人的行为规律。

孔武提出“人情之理,不可不察”[1]。

在管理中,要重视研究人的规律,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去满足人的欲望,办事情才能符合客观实际。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概述《管理学》从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阐述了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西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为主要发展阶段,分别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最后,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管理职能重点阐述了管理的一般过程,并说明了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

课程的性质《管理学》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核心课。

课程教学目标《管理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好各专业管理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管理学》的授课对象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课程总课时为54学时,3学分。

其中,课堂讲授45学时,案例讨论和总复习9学时。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为学习和掌握各种专业管理服务的基础知识。

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主要教材:《管理学》,高良谋、郑文全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教材:1.[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美]里基.W.格里芬:《管理学》(第9版),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3. [美]理查德.L.达夫特:《管理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克里:《管理学》(第1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美]丹尼尔•A•雷恩著,《管理思想史》(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 [美]摩根•威策尔:《管理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2。

8. [美]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必读50种》,海南出版社,1999。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产生的背景上看具有二重性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产生的背景上看具有二重性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产生的背景上看具有二重性首先,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上来看。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气候温暖湿润、江河纵横勾联、土地广袤富饶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从事单一的种植型农业生产活动。

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适宜的气候条件、长江黄河淮河等充足的灌溉水源、辽阔疆域上肥沃的江河冲积平原,都非常有利于人们的农耕生产。

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久以来就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崇尚和谐、安稳、平和、缓慢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喜好中庸之道,提倡“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风度,人格上讲究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和特别容易融入群体之中的特点。

这种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具体到管理思想方面,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管理上群体的小富即满、小成即安的小农意识,固守封闭不思冒险、甘于守成乏于开拓,易于满足鲜有进取,就是这种思想的鲜明写照。

其次,从宗法制度的角度分析。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强悍的宗族凝聚力量和“家长制”式的集权专制,将社会全体成员通过共同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行为规范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导致了中国管理思想上重“人治”轻“法制”、重裙带关系轻法律约束的传统形成,整个社会就如同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其中,成为其中的某一节、某一环,谁也挣脱不开,逃脱不了,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使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既带有鲜明的专制性、等级性,同时又具有牢不可破的血缘亲情和心理上的融合凝聚能力。

第三是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因而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也最深远、最持久、最具有决定意义。

儒家和道家作为两种具有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心理模式的思想体系,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演进中,互相刺激、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衍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

管理二重性

管理二重性

管理二重性:管理一方面是由于有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所以其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使得管理的环境,管理的目的以及管理的方式等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他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体现在:1、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本身就存在一系列规律;2、管理存在丰裕的知识来源;艺术性的体现:管理人员必须发挥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理论、经验,方法与具体的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有效管理。

二者关系:1、并不相互排斥: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发挥;2、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及观点:1.、工人不是单纯地“经济人”,而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方式可以提高员工的士气;什么叫学习型组织,如何创造: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需要以下五项修炼:1、建立共同愿景;2、自我超越;3、改善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组织如何多产和无效:可以。

效率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一定时期内投入和产出的比率。

即生产率=产出量/投入量。

该公式表明,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规划:(1)投入量不变而增加产出量;(2)减少投入量,但保持产出量不变;(3)在增加产出量的同时减少投入量以提高生产率。

因此,产出量较高而投入量相对更高的情况下,效率会降低;同样,当产出量减少而投入量相对更少时,效率较高。

波特五种竞争力量及三种竞争战策:这五种竞争力包括:新加入者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及既有竞争者。

1、总成本领先战略。

就是最大努力降低成本,通过低成本降低商品价格,维持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产生的背景上看具有二重性首先,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上来看。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气候温暖湿润、江河纵横勾联、土地广袤富饶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从事单一的种植型农业生产活动。

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适宜的气候条件、长江黄河淮河等充足的灌溉水源、辽阔疆域上肥沃的江河冲积平原,都非常有利于人们的农耕生产。

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久以来就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崇尚和谐、安稳、平和、缓慢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喜好中庸之道,提倡“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风度,人格上讲究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和特别容易融入群体之中的特点。

这种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具体到管理思想方面,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管理上群体的小富即满、小成即安的小农意识,固守封闭不思冒险、甘于守成乏于开拓,易于满足鲜有进取,就是这种思想的鲜明写照。

其次,从宗法制度的角度分析。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强悍的宗族凝聚力量和“家长制”式的集权专制,将社会全体成员通过共同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行为规范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导致了中国管理思想上重“人治”轻“法制”、重裙带关系轻法律约束的传统形成,整个社会就如同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其中,成为其中的某一节、某一环,谁也挣脱不开,逃脱不了,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使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既带有鲜明的专制性、等级性,同时又具有牢不可破的血缘亲情和心理上的融合凝聚能力。

第三是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和道家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因而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也最深远、最持久、最具有决定意义。

儒家和道家作为两种具有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心理模式的思想体系,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演进中,互相刺激、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衍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个人的追求上,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认知和个人修为上主张“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在个人和家国的协调发展上强调个人奋斗和家国利益的趋同一致,追求的终极结果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和谐统一,崇尚内圣外王和天下大同思想。

而道家和儒家相比,它更倾向于清心寡欲和宁静自守,采取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管理思想。

它主张凡事与世无争,顺其自然,一切都超然世外、甘于寂寞退隐,在“无为”中追求“无不为”。

在长期的儒道融合交流互促中,使得中国人无论在得意或失意时都能非常容易地找到思想和心理平衡的支点。

因此,受儒家和道家影响,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入世追求,也有辄遇困难挫折就退隐山林、避于桃源自娱的消极遁世思想,这给古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很大的通达权变的空间,因而也使得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下都能活得适得其所。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方式和方法上看具有刚柔性受中国生存环境、宗法制度和儒家道家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上的二重性表现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也体现出了“刚柔相济”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谋与动、义与利、赏与罚、德与刑、上与下、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关系上。

1、谋而后动的决策思想。

在管理工作中,决策是一个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的首要问题。

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决策才能确保决策不失误,我国的古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么事情都要先谋而后动,只有谋划的充分、合理、科学,才能在执行起来游刃有余,才能做到“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做事情才能成功而不失败。

所谓“日之能烛远,势高也;使日在水中,则不能烛十步”,意思是讲作为领导者,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特质,绝对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或者鼠目寸光,治看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远利益。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策别十八》中说:“为国有万世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终月之计。

”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以谋域”是说做事应该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长远规划与短期计划之别,根据形势情况的变化按照既定目标或相时而动,有助于管理成功。

可见,预测和决策关系全局成败,中国人向来强调谋划和规划,强调战略和战术的综合运用,主张谋而后动。

所以孙子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2、义利两全的取舍思想。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虽然有一些人主张重义轻利,但是却是也有一批实用主义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倡讲义与利并举,主张义利双兼,这种充满着浓重的讲利重义的管理思想,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利也”,“兼相爱,交相利”。

宋代苏轼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利者义之和论》中说“义利利义相为用”,主张义利互为共用,二者不能偏废。

春秋时的管子更是认为“自利”是人所共有的情结:“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

民之从利也,如水走下,于四方无择也”。

然而,管子并未走向极端。

他还认为“自利”与“利人”并不完全矛盾的,而且“自利”之德与“利人”之德同时也是统一调和的。

”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中进一步讲这种义利观念和富民利民联系起来,指出“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似民茅,义以民行。

”他讲的是财富是人民创造的,国家的强大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国威靠的是人民的气势,福利乃是由人民所树立,道德靠人民的实践来兴盛,义的实现靠人民的共同行动。

这句话,可谓深刻的概括了中国义利两全的管理真谛,在普通民众之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3、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

在激励和奖惩方面,孙子提出:“合军聚众,务在激气。

” 诸葛亮指出:“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诛罚不避亲戚,赏赐不避仇怨”,应做到“无党无偏”,意思就是说管理者务必要做到赏罚公正分明,才能服人服众。

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主张“诚有功,则虽疏必赏;诚有过,则近爱必诛。

”对此诸葛亮论述的更加具体,他说“赏罚之致,谓赏善罚罪也。

赏以兴功,罚以禁奸。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赏赐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只有做到赏罚分明,才能对良善功将有所激励发扬,对奸恶无功有所咸惧,以确保管理组织的正常科学运转。

4、德刑并用的宽猛思想。

在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特别重视德能兼备的标准,我国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度"就是在考察德行修养的基础上实行的推举贤能的管理制度。

管子认为,国家选贤任能,要举拔有德者给予爵位,举拔有才者就任为官。

把德行置于功劳之上,主张国家用人要德才兼备,德能并举,“德”与“能”不可偏废。

选贤还应做到“不以年伤”,即选用人才不应受年龄的限制,从而否定了资历主义。

管子强调考核官员的内容主要有三:一是德望与其地位是否相称;二是功绩与其俸禄是否相称;三是能力与其官职是否相称。

孔子治国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实行“礼治”或“德治”,认为把德礼施之于民,是治理国家的理想方案。

在具体方法上,他提出要重教化,要“富而后教”。

在教与刑上的运用上主张宽猛相济,树立君主权威。

商鞅则反对儒家的“仁义”说教思想。

他主张:“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弱民》)这样,才能达到“以刑去刑”,(《画策》),认为非以“法治”无以治国平天下。

5、上下同欲的同道思想。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人群组成。

什么样的组织才有战斗力?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中每个人的内在潜能,一直是管理者在努力思考的问题。

《周易•系辞下》中有一句名言:“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嵇康在《卜疑》中说“交不为利,仕不谋禄”。

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中,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这些都突出强调了人和同心的重要性,作为管理者只有让部属充分认识到统一的的、崇高的共同目标,使整个组织成员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以此去争取伟大的胜利。

6、执要群效的统一思想。

在组织理论方面,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散见于古代先贤片言之语论述中的管理思想,仍然为我们现在从事各种管理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名言警句。

其中执要群效的统一思想就是这种组织理论的雏形。

《韩非子•扬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在这里,韩非子第一次将决策层和执行层、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能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管子在《管子•明法》中说:“威不两错,政不二门。

”李世民说:“理国守法,事须划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也有一句名言:“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这些论述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上下级之间权利与责任的不同,并且都明确指出统一决策指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7、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儒家须臾不可分离的管理之道。

孔子说:“过犹不及”。

(《先进》)程熙对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

朱熹在《中庸章句》的开首将其注之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并引用尧授舜的“允执厥中”和舜授禹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对中庸的精髓含意进行深刻阐发。

教育和引导人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该走极端,要避免过与不及的出现。

应从两端入手,抓住问题的“终始本末、上下精细、无所不尽”,再“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

“中庸之道”,通俗地说,就是正确掌握事物发展的“度”,以实现管理的和谐发展。

8、对立转化的辨证思想。

我国古代先人在总结与自然和部族国家斗争的成功和失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朴素的辨证思想,这在《易经》《老子》《孙子兵法》中都得到了集中、充分的体现。

中国这种充满了哲学四辨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和转化观两个方面。

与西方人的思维不同,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也常常习惯于从整体到个体或者从个体角度审视和对待整体,主张整体和个体的有效统一比如表现在中国画上,中国画以“写意”为主,重视对整体的把握,并不重视对细节真实的分析,就是书法也讲究一气呵成,一气贯通。

表现在集体组织中,特别注重“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这种管理思想虽然有时容易压抑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却特别容易形成拼搏、奉献、团结的战斗群体,有利于发挥团体的整体优势。

至于在转化观方面,其中“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和“盛极必衰”等,就是其所蕴涵的辨证的管理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早已认识到了万物相互联系、阴阳互相消长之间哲学管理理论。

例如:《老子》中“以顺待逆,以逸待劳,以卑待骄,以静待躁”的后发制人思想,“欲先取之,必先与之”的取与之法,“不战而胜,是为上策”的战略思想,“避实而击虚”“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应变之策,“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选材识贤的人事原则等,都是这种因应变化转化的精彩论述,即便现在依然左右着我们的思想行动,给我们以管理的启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