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套)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复习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复习课件

4.教育贡献: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兴办私学, 推广普及了教育,这种私学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 变迁的影响。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 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5.世界影响:东亚儒家文化圈内的朝鲜、越南、日本等国, 都曾以儒学为治国理论和教化工具。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 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3.亚里士多德倡言法治,反对人治,在西方法律史上第一 次系统地提出了法治学说。 4.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表述了大量理性思维的观点,这些 反传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 远影响。
东西方先哲的比较
分类
孔子
思想 “仁”、“礼”、
成果
中庸
政治 主张
教育 成果
以德治民
兴办私学 有教无类
2.历史影响 (1)孔子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 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奠定了中 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2)孔子的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二、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影响 1.文化贡献:修订“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 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政治贡献:其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 一,在中国封建社会,几乎所有朝代和君王都尊崇孔子,利 用其思想统治国家。 3.社会贡献: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 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解析 结合所学孔子生平的背景知识,再根据材料中“孔子 以前”、“已有”、“集其大成”等信息可知,是孔子编定 “六经”,即对古代文化典籍的收集整理体现了题干的要 求。
【例 2】 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 永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 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4-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4-岳麓版
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
慎重。”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 编订六经
启发式教学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对中国:
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奠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奠定古代教育传统基础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己 ”的途孔径子。的理想社会:只有礼和仁相结合

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一方面社会

依礼有严格等级和上下尊卑界限,另一
方面,依仁使人人有爱心,能够推已及
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这样
的社会是既有差别又具温情的社会。
有等级之分但不过分对立,有仁爱但仍有差 别的温情社会 ------体现了中庸思想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哲学思想
第1课 先师孔子
一、孔子生平(前551——前479)
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 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史记》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
相传孔子的母亲颜征在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教育目标 成人、君子
学生子路问他:“听到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
子该曰马贵:上族“实子君行弟子?:”喻孟孔于懿子义说,子:小、“人司你喻马有于牛父利兄。在”,应该先 子向曰你贫:的穷“父卑君兄微子请:坦教颜荡,回为荡什,、么小闵要人子马长骞上戚、做戚子呢。路?””冉有问 子他曰同家:样境“的富君问裕子题:成,子人孔贡子之却美、回,冉答不有:成“人当之然恶应。该小马人上反去是。 ”去做天。资”聪孔颖子:的颜另回一个、学子生游问、他子,夏为什么同样的 子问曰题相:却对“回愚君答钝子不:泰同曾而呢参?不孔骄、子,子说小路“人冉骄有而遇不事泰畏。缩”,所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先师孔子课件1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先师孔子课件1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 化的强烈愿望。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2 阅读下面材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 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上述材料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答案 “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 复礼”,才能实现“仁”。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 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 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 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 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请回答: (1)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 (2)从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拓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
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不断升温,“孔子热”已经成为一道
亮丽的文化景观。你如何认识这种文化现象?
答案 (1)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已渗 透到中国人思维意识的深层,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 (2)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使国 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需要表明自己民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1课 先师孔子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4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4

(C )
本 学
A.慎用刑法
B.轻徭薄赋
案 栏
C.完善科举
D.重视纳谏

开 解析 唐太宗主张以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

地位,这为广大儒生参与政权提供了机会,得到了他们的
支持和拥护。
自我·检测区
学案6
3.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统治者 ( B )
A.重用贤臣
B.励精图治
本 学
C.勤于政事
情境材料
本 材料一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

案 否,岂以新故异情?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五

目 开
材料二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
关 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
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唐]杜佑:《通典》卷七
互动·探究区 材料三
回教和摩尼教在中国的传播,故 D 项与史实不符;唐太宗

学 曾在六部下设立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并

栏 目
鼓励外国商人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故 A、
开 关
B、C 三项符合史实。
自我·检测区
学案6
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
会关系和 统治集团 内部的关系。

自主·学习区
学案6
2.具体措施
(1)完善中央官制:贞观年间发展和完善了隋朝实行的 三

省六部制 。
学 案
(2)重视法制建设:修订颁行《 唐律 》,对《隋律》删繁

目 开
就简,化重为轻,对处死刑极为慎重。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9-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9-岳麓版
在。”
思想:“仁”和“礼”
政治:“为政以德” 改良政治
有教无类
教育:
因材施教 实事求是
温故知新、坚持不懈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哲学:“道” 辩证法思想
政治:“无为而治”
1.选择适当的角度,就自身体会,写一篇校 园广播词《我与孔子(或老子)面对面》( 散文、诗歌等形式均可)。
2.某大导演准备拍摄电视连续剧《孔子周游 列国》,请你以美工的身份,设计一下符合 春秋时期时代背景的孔子服饰和室内环境。
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的哪些
思想?核心是什么?如何理解 ?
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出发,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 ?具体含义是什么?历史上哪个 朝代应用最为明显 ?
你如何看待这种治国方法?在 今天有无借鉴意义?
有这 老
用种 子
吗思 的
?想 话
举在 是
例现 什
说实 么
明中 意



老子主张“以柔克
刚”,相传老子曾经张 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 对弟子们说:“我那些 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 而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
谢谢
“有教无类”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怠”
教育思想
“ 有教无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
以语上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含义:“克己复礼”
方法:“正名” “礼”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3-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3-岳麓版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
课堂小结
生平 思想 影响
作业: 练习册
谢谢
15
总结: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 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美国的孔子学院成立仪式
总结: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 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1课 先师孔子
吟诵《论语》
第1课 先师孔子
■孔子其人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中庸之道 ■有教无类 ■“万世师表”
一、孔子其人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三十而 ,
四十立而 ,五不十惑而 ,六十 而 知,天七命十而 耳顺 。”
从心—所—欲《,论不语逾·为矩政》
自学礼乐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思考:协调仁与礼的方法?
中庸
(1)含义:
“恰如其分”
(2)达到中庸的方法: “和而不同”
五、有教无类
孔子行教像(香港)
《有教无类》匾
五、有教无类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3、学思结合 4、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
六、万世师表
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孔子虽非帝王,但 历代帝王皆以孔子 的思想治国,故敬 奉为先帝,特做帝 王像
4、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继承文 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二、仁者爱人
子曰: 仁者爱人。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3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规律认知课件 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3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规律认知课件 岳麓版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3讲 中外历史人物 评说规律认知
一、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政治家) 1.方法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 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 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3)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5)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2.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 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 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 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 的“贴标签”。
3.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 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 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 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带 来“好”的后果。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动机和后 果就背道而驰了。
2.原则 (1)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任何 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 错误的。 (2)确定评价标准: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 物的历史地位。(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 的统一) (3)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 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4)防止以偏概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注意分析其阶级 性和时代性。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5-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5-岳麓版
开拓者和奠基人。
人格魅力: 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 和人民。
总体评价: 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
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 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1、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是否符合人民愿望和国家统一
2、方法:了解人物的“点”“线”“面”,( “点—人物关键点”、“线— 人物生平”、
“面—人物时代”)综合分析人物,形成对人物的认识。 分类别和分阶段地分析 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
休息?
病榻前
继续工作!
选择四
病榻前的选择
向为中国科技事 业奉献一生的功臣 们致敬!
谢谢
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一、崎岖五岭路—— 李四光先生的人生轨迹
姓名
李十四 光 年龄
出生年月
籍贯
……
从李仲揆 到李四光
一、崎岖五岭路——李四光先生的人生轨迹
1889
投考新式学堂
晚清
1904派往日本留学
衰落
1905加入同盟会
人生简历 民 国 动荡
197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中国 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
担任实业部长
选择三
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二、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
研究领域
实际运用
地质力学 冰川学
石油勘探 铀矿资源 地震预测
摘掉贫油帽子 提供能源保障 发展核能事业 地质灾害测防
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 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
古生物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思想家柏拉图课件2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思想家柏拉图课件2

导 学
化的贡献。
课 时


菜单
YL·历史 ·选修 4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古希腊哲学 1.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的思想;亚
家亚里士多德的 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
当 堂
主要生平事迹。 影响。(重点)
双 基
2.了解其追求真理 2.理解并评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


的不懈探索精神。 点与政治主张;归纳并分析亚里士
自 主 导
___法__治__优__于__人__治____的思想。 (3)伦理学:提出“___中__道__”理论,以__理__性___为


准绳。
时 作
4.精神遗产

亚里士多德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令后人惊叹。
菜单
YL·历史 ·选修 4












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作为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在诸多领

食,足兵,民信”,没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


解 要原因”应结合孔子生活的时代来总结归纳。第


答 (2)问 “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直接从材料


思 中总结归纳,而提出这些主张的“政治背景”应
前 自
路 结合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时代思考总结。第(3)问在
主 导
以上两问回答的基础上去分析“良好的社会秩
们为“__逍__遥__学__派___。”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3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3

驻拉萨 ④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 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
件相关(D )
A螯拜集团被铲除 B清军平定三藩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
[思考探究]
A 1、郑经死后,康熙帝抓住时机,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 价是( ) A 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B 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③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 有连续性(重要因素)
④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
⑤科技进步的推动力
⑥人民群众辛勤劳动。(主要动力) ⑦较为发达的前代为基础等因素有关。
3、从盛世局面的实质看: 盛世不是人间天堂,所谓盛世是封建社 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 不能消除封建的剥削和压迫。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号称英明好学、文武全才的康 熙帝,是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厉行变革,还是“拨 乱反正”,使业已落后的封建社会复苏呢?从他的思 想行为看,他选择了后者。
康熙帝的一生政绩
一,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二, 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三, 反击侵略,签订条约。 四, 亲征朔漠,和善蒙古。 五, 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六, 移天缩地,兴修园林。 七, 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八, 引进西学,学习科技。
4、从盛世局面的前景看: 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 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
(1)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 上调和 (2)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 (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 暴政
5、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和结束给人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岳麓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复习优秀课件

岳麓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总复习优秀课件

影响: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毛泽东思
想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是中共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革命家
时代背景: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时期 革命年代:出生入死、战功卓著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成为第一代 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革中进行全面 整顿,努力纠正“左”倾错误 主要贡献: 主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 中全会,解放了思想,转移了工作中心 改革开放: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 邓小平理论,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背景:半殖半封的中国的
民族民主革命
贡献:提出三民主义
发动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共和政体 维护革命果实
本质认识不清, 对封建势力妥协
局限:前期对帝国主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影响: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家
时代背景: 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杰出的科学家
1、古代中国科学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古代中国的百科 全书”
杰出的科学家
2、近现代中国科学家
詹天佑:主持设计并建设 。 李四光:证明中国存在 , 创立 ,以此为指导,相 继发现一大批大油田,摘掉了中国 。
3、近现代世界科学家
牛顿: 代数二项式定理、微积分、经典力学体系 爱因斯坦: 相对论、光的量子理论
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家
双重任务:民族独立 + 发展资本主义
孙中山
甘地
英属殖民地印度 的民族独立运动
提出甘地主义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推动印度独 立 晚年调解教派矛盾 非暴力原则限制了 群众运动的发展 对英国抱有幻想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8-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8-岳麓版

——《论语·雍也》
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政治家--孔子
德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以上材料反映孔子什么思想?在当时是否受到统治者重视呢?
教育家--孔子
有教无类
思想家--孔子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颜渊》 ——《论语·里仁》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论语·卫灵公》
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论语·先进》
中者,无过无不及也;庸,平常也
——朱熹《论语集注

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思想家--孔子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述而》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教育家--孔子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第1课 先师孔子
孔 姓名 性别
子 生活时代 生 职业 平生

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 评说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 物评说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

0002页 0060页 0062页 0064页 0133页 0135页 0180页 0268页 0318页 0379页 0381页 0415页 0481页 0515页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8课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12课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15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18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第20课 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其他人物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2-岳麓版

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第1课 先师孔子2-岳麓版

政治思想
阅读以下孔子名言,总结其治国之道?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论 众星共之。”
——《为政篇》
语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篇》
为政以德
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以德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核心

西周等级 名分制度
实施方法 “克己复礼” “正名
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
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
,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
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
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
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
孔子讲学图
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
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
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
以上材料反映了孔子 ,颜渊“穷居陋巷”,曾参“
的哪一教育思想?在 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
周游列国
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时期为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
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 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原因)
2. 当时诸侯纷争、社会动乱,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 央政权。
3、诸侯热衷于争霸战争和富国强兵,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 民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
当时有何意义?史讲稿 》
教育思想
教学原则:“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
学习态度:实事求是
“当仁不让于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 B)

2020届二轮复习: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件)(52张)

2020届二轮复习: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件)(52张)
2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 分为二地评价。
考向二 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领袖人物 2.(2019·昆明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 1858 年 7 月 10 日在芝加哥——北方废奴主义的大本 营,林肯发表演讲:让我们抛弃不同人种之说,不同种族之说, 某种族应为低级故而必须置于一种低级地位,诸如此类的无稽之 谈。让我们抛弃所有这一类的东西,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团结 如一人,直到我们能够再一次站起来宣布,所有的人生而平 等。……两个月后的 9 月 18 日,在南方查尔斯顿——蓄奴主义 的大本营,林肯发表演说:我必须说,我不是,也从来没有,主
(3)亚里士多德 ①态度:治学严谨。 ②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③成就 a.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 三类。b.提出“三段论”。c.提出法治优于人治。d.提出“中道” 伦理学理论。
孔子政治思想内涵“礼”“仁”与“中庸”的关系 (1)“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是指一种统治秩序。 (2)“仁”是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3) 在 治 理 国 家 时 要 “ 仁 ”“ 礼 ” 结 合 , “ 中 庸 ” 是 协 调 “仁”和“礼”的方法。
任感,做出正确的社会选择;可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 强的意志,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可以确立求真、 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核心考点突破
[主干整合]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角度 (1)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3)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4)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5)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与团结。 (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 史人物评说(全套)精品课件目录
0002页 0060页 0174页 0224页 0298页 0300页 0345页 0347页 0373页 0399页 0401页 0427页 0429页 0503页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8课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12课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第15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18课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第20课 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他人物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2020岳麓版高三历史选修中外历史 人物评说(全套)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