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0资料重点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1.热力学系统(开放和封闭;绝热和隔离),区分定义和相互关系2。

区分过程量和状态量。

3、平衡状态(注意区分与均匀和稳定状态的关系)、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4、总能的概念如:u、h,比参数u,h5、热效率的定义式,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

6、工质的内可逆过程。

第二章:热确定性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2.能够利用开式系统的能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充气、热力设备(汽轮机等)第三章气体和蒸气的性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R,RG的意义和关系。

3.比热容的定义和特征4、水、水蒸气的各种状态,干度定义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学过程1、p-v图和t-s图上各种热力过程的关系。

能量的变化关系及其判据。

119页图4-72、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的表示,如等温、等压等。

3.等压过程的焓变等于热交换,等压过程的热力学能变化等于过程的热交换。

4.给定多变系数,各种热力学过程将绘制在PV图和TS图上。

它可以指出工作区域和热量,并判断热量的吸收和释放;以及内能和焓的变化。

5、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指的是比参数。

第五章热的第二定律1、熵是状态量,与过程无关;熵变与可逆过程还是不可逆的关系。

2.深刻理解卡诺定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的两个推论都是可逆的吗循环的热效率都等于卡诺循环?熟悉开氏表述和克氏表述。

3、热熵流表达式,与总熵和熵产关系。

4、熵定义式,及其适用条件。

5、熵方程的应用。

第七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喷管的形状选择与那些因素有关?背压对喷管性能有何影响?温度有何变化规律和影响?第八章至第十二章1、压气机,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的关系,采用级间冷却,多级压缩的好处?在图上如何表示2.蒸汽压缩制冷与空气压缩制冷的联系和区别,蒸汽压缩制冷的优点,设备上的差异和原因。

3、朗肯循环及其再热循环原理及在t-s图上表示。

4.汽油机和柴油机循环的区别。

以及它们在P-V和T-S图上的表示。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部分 (第一章~第五章)一、概念(一)基本概念、基本术语1、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是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能量转换以及热能的直接利用等问题。

2、热力系统:通常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作为热力学研究对象。

这种空间内的物质的总和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3、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

系统内包含的物质质量为一不变的常量,所以有时又称为控制质量系统。

4、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

开口系统总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空间,故又称开口系统为控制体积系统,简称控制体。

5、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系统,称为绝热系统。

6、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7、热力状态:我们把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8、状态参数:我们把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9、强度性状态参数:在给定的状态下,凡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的状态参数称为强度性参数。

10、广延性状态参数:在给定的状态下,凡与系统内所含物质的数量有关的状态参数称为广延性参数。

11、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12、热力过程:把工质从某一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所经历的全部状态变化称为热力过程。

13、准静态过程:理论研究可以设想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于是整个过程就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

14、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docx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docx

工程热力学复习知识点一、知识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约占40% ),基本原理的应用和热力学分析能力的考核(约占60% )。

1.基本概念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系统 (包括热力系,边界,工质的概念。

热力系的分类:开口系,闭口系,孤立系统 )。

掌握和理解:状态及平衡状态 ,实现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

状态参数及其特性。

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的概念区别。

理解并会简单计算:系统的能量,热量和功(与热力学两个定律结合)。

2.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理解并会应用基本公式计算: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表达式。

闭口系能量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开口热力系的一般表达式。

稳态稳流的能量方程。

理解并掌握:焓、技术功及几种功的关系(包括体积变化功、流动功、轴功、技术功)。

3.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和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包括可逆过程的热量和功的计算 )。

掌握和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表述(克劳修斯表述,开尔文表述等)。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掌握和理解:熵(熵参数的引入,克劳修斯不等式,熵的状态参数特性)。

理解并会分析:熵产原理与孤立系熵增原理,以及它们的数学表达式。

热力系的熵方程(闭口系熵方程,开口系熵方程)。

温 - 熵图的分析及应用。

理解并会计算:学会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类数学表达式来判定热力过程的不可逆性。

4.理想气体的热力性质熟悉和了解:理想气体模型。

理解并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通用气体常数。

理想气体的比热。

理解并会计算:理想气体的能、焓、熵及其计算。

理想气体可逆过程中,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和定熵过程的过程特点,过程功,技术功和热量计算。

5.实际气体及蒸气的热力性质及流动问题理解并掌握:蒸汽的热力性质(包括有关蒸汽的各种术语及其意义。

例如:汽化、凝结、饱和状态、饱和蒸汽、饱和温度、饱和压力、三相点、临界点、汽化潜热等)。

蒸汽的定压发生过程(包括其在p-v 和 T-s 图上的一点、二线、三区和五态)。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资料重点

工程热力学复习大纲资料重点
• 不管过程可逆与否,绝热系统的技术功总是等于初、终 态的焓差。 ( )
• 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
判断正确性
• 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能恢复原来状态。 ()
•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 适用于可逆过程,任何 工质。 ( )
• 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
• 不管过程可逆与否,绝热系统的技术功总是等 于初、终态的焓差。 ( )

第一知识点 闭口系基本能量方程式
闭口系,
Q U W q u w
δQ dU δW δq du δw
第一定律第一解析式— 热 功的基本表达式
讨论:
Q U W q u w
δQ dU δW δq du δw
1)对于可逆过程 δQ dU pdV
2)对于循环
δQ dU δW Qnet Wnet
)两个解析式的关系
δq dh vdp d u pv vdp
du pdv du δw膨
总之: 1)通过膨胀,由热能
功,w = q –Δu
2)第一定律两解析式可相互导出,但只有在开系中 能量方程才用焓。
技术功(technical work)—
技术上可资利用的功 wt
wt
ws
1 2
cf2
膨胀线在压缩线上方;吸热线在放热线上方。
热力循环的评价指标
正循环:净效应(对外作功,吸热)
动力循环:目的在于净功 用热效率η评价
T1 Q1
h 收益
代价 净功 = W
吸热 Q1
W
Q2 T2
循环经济性指标:
收益 代价
动力循环: 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ht
wnet q1

热能工程与动力类专业知识点--工程热力学知识点讲义整理

热能工程与动力类专业知识点--工程热力学知识点讲义整理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1.什么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技术观点出发,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有效、合理地利用热能的途径。

2.能源的地位与作用及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3. 热能及其利用[1]热能:能量的一种形式[2]来源:一次能源:以自然形式存在,可利用的能源。

如风能,水力能,太阳能、地热能、化学能和核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来的能源,如机械能、机械能等。

[3]利用形式:直接利用:将热能利用来直接加热物体。

如烘干、采暖、熔炼(能源消耗比例大)间接利用:各种热能动力装置,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或者再转换成电能,4..热能动力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5.热能利用的方向性及能量的两种属性[1]过程的方向性:如:由高温传向低温[2]能量属性:数量属性、,质量属性 (即做功能力)[3]数量守衡、质量不守衡[4]提高热能利用率:能源消耗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1. 1 热力系统一、热力系统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象,或空间内物体的总和。

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

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

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系统与外界的作用: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

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积。

三、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 (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绝热)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系统+相关外界=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和= 一切热力系统连同相互作用的外界四、根据系统内部状况划分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流体组成的系统。

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及准静态容积变化均匀系统:内部各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是由单相组成的。

非均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所组成的系统。

单元系统:一种均匀的和化学成分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

多元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系统。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电子版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电子版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电子版
1.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态函数、过程、平衡等基本概念。

2.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平衡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平衡第二定律(熵增原理)以及热平衡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定律)。

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状态方程、卡诺循环、理想气体的内能、焓、熵等性质,以及理想气体的不可逆过程等。

4.热功学:包括热力学势、热力学基本方程、热力学关系、开放系统
的热力学分析等。

5.蒸汽循环与汽轮机:包括蒸汽循环的基本原理、热力学效率、汽轮
机的工作原理和热力学分析等。

6.冷热交换过程:包括传热方式、传热定律、传热设备的热力学设计等。

7.蒸发和冷凝:包括蒸发和冷凝的热力学原理、热传导、传质机制等。

8.混合物与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理想混合物的热力学分析、溶解度、等温吸收和等温蒸馏等。

9.平衡态的热力学:包括平衡态判定、化学反应的平衡和平衡常数等。

10.非平衡态的热力学:包括非平衡态的基本概念、非平衡态热力学
平衡准则等。

11.热力学循环与工作系统:包括往复式热机循环(如柴油循环、克
氏循环等)、蒸汽循环的分析、制冷循环等。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工程热力学的基本知识点,具体内容还包括一些相关的热力学计算方法和应用,如热力学分析软件的应用、能源转化系统的分析等。

工程热力学复习资料

工程热力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

作为工质的要求:1)膨胀性 2)流动性 3)热容量 4)稳定性,安全性 5)对环境友善 6)价廉,易大量获取热源——工质从中吸取或向之排出热能的物质系统。

(前者为高温热源,后者为低温热源)闭口系(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绝热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孤立系——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注:孤立系必定是绝热系,但绝热系不一定是孤立系简单可压缩系——由可压缩物质组成,无化学反应、与外界有交换容积变化功的有限物质系统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 P, V , T, U, H, S广延量——与系统质量成正比,具有可加性,如 体积V , 热力学能U, 焓H, 熵S强度量——与系统质量无关,如(绝对)压力P ,温度T注:广延量的比参数具有强度量的性质,不具可加性系统两个状态相同的充要条件:所有状态参数一一对应相等 简单可压缩系两状态相同的充要条件: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对应相等T=t +273.15K当绝对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时, 二者的差值称为表压力;当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 二者的差值称为真空度x平衡不一定均匀,但单相平衡一定均匀;稳定不一定平衡,但平衡一定稳定。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中,R=M Rg准静态过程——偏离平衡态无穷小,随时恢复平衡的状态变化过程b e b ()p p p p p =+>b v b ()p p p p p =-<63252N 1P a 11M P a 110P a 1kP a 110P am1bar 110P a1atm 101325P a 760m m H g1m m H g 133.32P a 1m m H O 9.80665P a=⇒=⨯=⨯=⨯====mV v =m Vρ=ρ1=v g pv R T =g pV m R T=nRTpV =23Pa N/m m /kg Kp v T ⎡⎤⎡⎤---⎣⎦⎣⎦8.3145J/(mol K)R =⋅可逆过程——系统可经原途径返回原来状态而在外界不留下任何变化的过程。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1.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是指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可以是一个物体、一堆物体或者由物质组成的一部分空间。

根据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情况,热力学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2.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指描述热力学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包括温度、压力、体积、能量等。

温度是衡量系统热平衡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度量;压力是物质单位面积上的力,常用帕斯卡表示。

3.热平衡和热平衡态:当一个系统与外界无能量和物质交换,且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没有内部驱动力时,系统处于热平衡态。

在热平衡态下,系统各点的温度相等。

4.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研究对象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有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的状态。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压力,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6.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在系统中的转换是不会消失的,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7.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能转化的限制性规律,它确立了自然界中热能转化的方向,即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8.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一系列经历各种热力学过程的系统,最终回到初始状态。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有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等。

9.温度计和热工计量: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根据热胀冷缩原理,例如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浮下沉来表示温度的高低。

热工计量是测量热力学过程中能量转换的仪器,例如蒸汽流量计和压力计等。

10.热力学循环的效率:热力学循环的效率是指从热量到机械能转化的效率,表示为循环获得的净功与输入的热量之比。

根据卡诺定理,所有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可逆循环具有相同的效率,而实际循环的效率往往低于理论值。

综上所述,这些是工程热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基础,对于工程学科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热力学必须掌握的内容资料重点

工程热力学必须掌握的内容资料重点
工程热力学
各章重点内容
第一章 基本概念
❖ 热力系分类 ❖ 状态参数的特性 ❖ 平衡状态
❖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关系 ❖ 热量与功 ❖ 正向循环(动力循环),热效率 ❖ 逆向循环(制冷循环或热泵循环),制冷系数,制热系数
第二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
1、理想气体的基本假设
气体分子是弹性的、不占有体积的质点 除碰撞外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1 T1 1
T2
2,c
T1 T1 T2
1 1 T2
T1
逆卡诺循环的性能系数只决定于热源温度T1 和冷源温度T2,它随T1的降低及T2的提高而 增大。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 于1;其供热系数总是大于1;二者之间的关 系是: 2,c 1 1,c
三、卡诺定理 定理1: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单位质量的热力学能:
n
u giui i1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单位质量的热力学能,不仅取决 于温度,还与各组成气体的质量成分有关系。
6、开口系统稳态稳流能量方程
q
h
1 2
c 2
gz
ws
wt
q h wt

对于可逆过程:
wt
2
vdp
1
一般计算公式
7、理想气体焓变化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单位质量的焓:
n
h gihi i 1
理想气体混合气体单位质量的焓,不仅取决于温度, 还与各组成气体的质量成分有关系。
8、理想气体的熵方程
2
s 1 ds
cV
ln
T2 T1
R ln
v2 v1
cp
ln
T2 T1
R ln

工程热力学复习资料-热力学第一定律

工程热力学复习资料-热力学第一定律

四、焓的定义:
H U pV h u pv
焓的单位:J,比焓的单位:J/kg
焓是状态参数
h f ( p, v), h f ( p, T ), h f (T , v)
h1 a 2 h1b 2

2
1
dh h2 h1
dh 0
焓的意义:
A
T
TA
p BV B RT
B
T
TB 0
p AV A p B V B T T AT B p V T p V T B B A A A B
p mRT VA VB

p AV A p B V B VA VB
m A
m B RT
q du w

对于循环:
Q dU W
dU 0
Q W
闭系能量方程总结:
Q U W
Q dU W
m m
kg工质经过有限过程 kg工质经过微元过程
q u w
1
1
kg工质经过有限过程
kg工质经过微元过程
答:(1)抽去隔板后气体迅速充满整个刚 性容器,此过程发生后,气体无法恢复 到原来状态,因此为不可逆过程。气体 没有对外界作功。 (2)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恢复平衡 后再抽去一块,此过程可看作准平衡过 程,气体作功,可以看作是把隔板缓慢 地往右推移。
(3)第一种情况是不可逆过程,所以从初 态变化到终态不能在p-v图上表示;第二 种情况是准平衡过程,所以可以用实线 在p-v图上表示。
进入系统 - 离开系统 = 系统中储存 的能量 的能量 能量的增加
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 闭口系统的能量方程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 控制质量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是热力学第 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

工程热力学复习重点

热力系统: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研究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开口系:热力系统和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

闭口系:热力系统和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

绝热系:热力系统和外界间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当一个热力系统和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能量交换。

平衡状态:热力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

稳定状态:系统的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

准平衡过程(准静态过程):若过程进行得相当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坏后自动回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即所谓的弛豫时间又很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至显著偏离平衡状态。

可逆过程:当完成了某一过程后,如果有可能使工质沿相同的路径逆行恢复到原来状态,并使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外界亦回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

总能:人们把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的总和(即热力学能,宏观运动动能及位能的总和)叫作工质的总储存能。

内可逆循环:在工质与热源发生传热时,有一个假象的物体处于其间,此假象物体与工质的温差无限小,即该传热过程是可逆的,这样的工质的循环就可看成可逆循环,称为内可逆循环。

比热容:1kg物质温度升高12K(或1℃)所需热量称为质量比热容。

C p-C v=R g,r=C p/C v ,C p=r/(r-1)R g,C v=1/(r-1)R g。

R g:气体常熟,仅与气体种类有关,与气体状态无关。

R=Rg*M。

R:摩尔气体常数,与气体种类和气体状态无关。

等8.3145J/kg*k。

干度x:1kg湿蒸汽中含有x kg饱和蒸汽(1-x)kg饱和水。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热不能自发的,不付代价的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开尔文: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是指全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其他任何变化的热力发电机。

卡诺定律推论:一、在相同温度的高温热源和相同温度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其热效率都相等,与可逆循环的种类无关,与采用哪一种工质无关。

二、在温度同为T1的热源和同为T2的热源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循环,其热效率必小于可逆循环。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1.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是指被研究的物体或装置,可以根据其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和物质交换情况划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2.状态方程和状态变化状态方程描述了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可以通过物质的温度、压力和体积等物理量进行定义。

状态变化是热力学系统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可以通过热力学过程描述。

3.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热力学系统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

热力学过程可以通过热力学循环描述,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和斯特林循环等。

4.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热力学系统行为的基本规律。

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定律)。

5.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是描述热力学系统的特性的物理量。

常见的热力学性质包括温度、压力、体积、内能、焓等。

这些性质对于研究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系统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6.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基本关系。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推导出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和查理定律等关系。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于研究气体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7.熵和热力学效率熵是一个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也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概念。

热力学效率是衡量能量转化的有效性的指标,它可以通过熵增加原理计算和分析。

8.热力学循环和工质流程热力学循环是一系列热力学过程的组合,通常用来描述热力学系统的能量转化过程。

工质流程是热力学系统中流动的工质的循环或非循环过程。

以上是工程热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工程热力学的应用广泛,包括能源转化设备、制冷空调设备、热力发电系统等。

通过对热力学系统特性、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研究,可以优化工程设备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工程热力学复习资料

工程热力学复习资料

工程热力学复习资料1. 引言工程热力学是工程学的基础科目之一,它研究了能量转换和能量传递的原理,为工程师提供了解决各种能量系统问题的基本工具。

本文是针对工程热力学的复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巩固与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

2. 热力学基本概念2.1 系统与环境在热力学中,我们将研究对象称为系统,而系统周围的一切则被称为环境。

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传递相互作用。

2.2 状态与过程系统的状态描述了系统在某一时刻的性质,如温度、压力、体积等。

而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则被称为过程。

2.3 系统参数系统参数是描述系统特性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体积等。

这些参数可以是可测量的,也可以是通过计算获得的。

3. 热力学基本定律3.1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系统和环境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条定律为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提供了基础。

3.2 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根据熵增定律,封闭系统中的熵总是增加。

熵可以理解为系统的混乱程度,而熵增定律则描述了系统往更加随机和无序的状态演化的趋势。

3.3 第三定律:熵趋于恒定第三定律指出,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物质的熵趋于一个常数。

这是因为在绝对零度下,物质的分子会趋于静止,系统的排列秩序趋于最低。

4. 理想气体热力学4.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将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联系在一起,数学表示为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力,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4.2 内能和焓内能是物质分子在宏观上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焓则是内能和系统所施加的压力的乘积。

对于理想气体,内能和焓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即H = U + PV。

4.3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可以分为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体过程和等压过程。

每种过程都有特定的性质和方程式,通过理解这些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研究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工程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转换规律以及热能有效利用的学科,它在能源、动力、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工程热力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基本概念1、热力系统热力系统是指人为选取的一定范围内的物质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系统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情况,可分为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和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等。

2、状态参数描述热力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比体积等。

状态参数的特点是只取决于系统的状态,而与达到该状态的路径无关。

3、热力过程热力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所经历的途径称为热力过程。

常见的热力过程有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等。

4、热力循环系统经历一系列热力过程后又回到初始状态,所形成的封闭过程称为热力循环。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其表达式为:输入系统的能量输出系统的能量=系统储存能量的变化。

对于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Q =\Delta U + W$,其中$Q$ 为系统吸收的热量,$\Delta U$ 为系统内能的变化,$W$ 为系统对外所做的功。

对于开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较为复杂,需要考虑进、出口的能量流动。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热过程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常见的表述有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揭示了自然界中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四、理想气体的性质理想气体是一种假设的气体模型,其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 为压力,$V$ 为体积,$n$ 为物质的量,$R$ 为气体常数,$T$ 为温度。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仅与温度有关,与压力和体积无关。

工程热力学重点内容

工程热力学重点内容

绪论+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规律。

目的:提高热能利用率。

研究内容:热力学两大基本性质,工质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以及理论在热力过程和循环装置中的应用。

方法:宏观,唯象。

工质:实现能量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

热力系统: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外界:热力系统周围物体。

边界:热力系与外界的交界面。

闭口系统: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CM。

开口系统:有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CV。

绝热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无能量无物质交换。

热源:与外界仅有热量交换,且有限热量交换不引起系统温度变化。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在没有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充要条件: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势差(力差、温差、化学势差)的消失。

平衡状态具有确定的状态参数。

强度量:与系统内所含工质的数量无关的状态参数。

广延量:广延参数具有可加性。

单位质量的广延参数具有强度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温度:是物系间达到热平衡的判据物质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习惯上: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是确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他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状态函数。

温度是热平衡的唯一判据。

热力学第零定律:若两个热力系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那么它们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温标:温度的定量表示法。

压力: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垂直作用力。

对于气体,实质上是气体分子运动撞击容器壁面,在单位面积的容器壁面上所呈现的平均作用力。

单位:Pa,kPa,MPa 。

压力表测量的压力-表压力p g,真空表测量力-真空度p v,工质的真实压力-绝对压力p,大气压力p b。

p〉p b,p=pg+pb,p〈pb,p=pb-pv。

比体积:单位质量工质所占有的体积。

m3/kg。

热力过程: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变化时所经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和。

准平衡过程(准静态过程):由一系列无限接近于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的过程.(着眼于系统)/偏离平衡态无穷小,随时恢复平衡的状态变化过程。

工程热力学重点

工程热力学重点

工程热力学重点工程热力学是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规律,以及热力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在工程实践中,热力学的应用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如能源工程、机械工程、化工工程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平衡、热力学过程等。

热力学系统是指通过能量交换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物质集合,可以是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或隔离系统。

热平衡是指系统中各部分之间不存在温度差,达到热平衡状态时,系统内部各点的温度是均匀的。

热力学过程是指系统由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的过程,可以是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压过程等。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系统的能量总量在热力学过程中保持不变,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熵增定律是指系统的熵在自然过程中不断增加,自然趋势是熵增加到最大值。

通过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可以对热力系统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

工程热力学的应用主要包括热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热力系统的性能评价和热力系统的优化设计。

稳定性分析是指对热力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判断系统是否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性能评价是指对热力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如效率、能耗、工作质量等指标,以便优化系统的性能。

优化设计是指通过对热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找到最优的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在能源工程中,工程热力学的应用尤为重要。

能源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涉及到能源的转化与利用,热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优化能源系统的性能。

例如,在火力发电厂中,热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损失,优化锅炉的结构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

在太阳能利用中,热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太阳能的收集和转换过程,优化太阳能系统的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机械工程中,工程热力学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内燃机中,热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燃烧过程和工作过程,优化发动机的结构和参数,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动力输出。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基本概念1、边界边界有一个特点(可变性):可以是固定的、假想的、移动的、变形的。

2、六种系统(重要!)六种系统分别是:开(闭)口系统、绝热(非绝热)系统、孤立(非孤立)系统。

a.系统与外界通过边界:功交换、热交换和物质交换.b.闭口系统不一定绝热,但开口系统可以绝热。

c.系统的取法不同只影响解决问题的难易,不影响结果。

3、三参数方程a.P=B+Pgb.P=B-H这两个方程的使用,首先要判断表盘的压力读数是正压还是负压,即你所测物体内部的绝对压力与大气压的差是正是负。

正用1,负用2。

ps.《工程热力学(第六版)》书8页的系统,边界,外界有详细定义。

第二章、气体热力性质1、各种热力学物理量P:压强[单位Pa]v:比容(单位m^3/kg)R:气体常数(单位J/(kg*K))书25页T:温度(单位K)m:质量(单位kg)V:体积(单位m^3)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mol)R:8.314kJ/(kmol*K),气体普实常数2、理想气体方程:Pv=RTPV=m*R。

*T/MQv=Cv*dTQp=Cp*dTCp-Cv=R另外求比热可以用直线差值法!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闭口系统:Q=W+△U微元:δq=δw+du (注:这个δ是过程量的微元符号)2、闭口绝热δw+du=03、闭口可逆δq=Pdv+du4、闭口等温δq=δw5、闭口可逆定容δq=du6、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公式dU=Cv*dT一切过程都适用。

为什么呢?因为U是个状态量,只与始末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

U是与T相关的单值函数,实际气体只有定容才可以用6、开口系统ps.公式在书46页(3-12)7、推动功Wf=P2V2-P1V1(算是一个分子流动所需要的微观的能量)a、推动功不是一个过程量,而是一个仅取决于进出口状态的状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wnet , act q1
T wnet
q1
Tt
coT
c
1
T0 T1
与实际循环相当的卡诺循环热效率
t
wnet q1
与实际循环相当的内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o
t c
相对热效率,反映该内部可逆循环因 与高、低温热源存在温差(外部不
可逆)而造成的损失
T
wnet , act wnet
相对内部效率反映内部摩擦引起的损失
10-5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一、燃气轮机装置简介
定压燃烧燃气轮机装置流程图
二、燃气轮机装置定压加热理想循环-布雷顿循环 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热效率
t
wnet q1
1 q2 q1
1 h4 h1 h3 h2
1 T4 T1 T3 T2
1
T1
(
T4 T1
1)
T2
(
T3 T2
1)
1 T1 T2
T3 T1
T4 T3
T3 T1
T2 T1
1)
c pT1 (
1k
k
k 1 k
1)
由 dwnet/ dπ=0 可
k
得 wn et ,max
2(k 1)
wnet,max cpT1( 1)2
10-6 燃气轮机装置的定压加热 实际循环
燃气轮机相对内效率:
T
实际膨胀作出的功= wT' 理想膨胀作出的功 wT
10–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活塞式内燃机分类: 按燃料:煤气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按点火方式:点燃式和压燃式; 按冲程:四冲程和二冲程
1、实际开式循环抽象成 闭式的以空气为工质 的理想循环;
2、定容及定压燃烧加热 燃气的过程简化成工 质从高温热源可逆定 容及定压吸热过程;
3、忽略实际过程的摩擦 阻力及进、排气阀的 节流损失;
(T3
T5 T1 T2 ) k(T4
T3)
tm
1
k 1[(
k 1 1) k(
1)]
压缩比:ε=v1/v2 定容增压比:λ=P3/p2 定压预胀比:ρ=v4/v3
结论:ε,,
二、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q1 cp (T3 T2 )
q2 cV (T4 T1)
tp
1
k 1 k1k( 1)
结论:ε,
1
1
k 1
p2 p1
k
定义:循环增压比 π=P2 / P1
循环增温比 τ=T3 / T1
t 1
1
k 1
k
结论:与π有关,与 τ无关
最佳增压比:
在循环增温比一定时, 存在一最佳增压比,使得 循环净功最大。
最佳增压比:
wnet wt wC (h3 h4 ) (h2 h1)
c
pT1
(
损失的部位、大小、原因及改进办法。
三.分析动力循环的方法 1)第一定律分析法
2)第二定律分析法 熵分析法 分析法
以第一定律为基础,以能 量的数量守恒为立足点。
综合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熵产 作功能力损失

效率
3) 内部热效率i
——不可逆过程中实际作功量和循环加热量之比。
其中
压气机绝热效率:
c,s
wc,s wc'
wn' et
wT'
wc'
T (h3
h4
)
1
c,s
(h2
h1)
q1'
h3 h2'
h3
h1
1
c,s
(h2
h1)
循环内部热效率:
i
w' net
q' net
k 1
k
T
1
c,s
k 1 k
1
1
1
c,s
结论:
1)循环增温比越大, 热循环的热效率越高;
2)存在最佳循环增压 比,使循环热效率有 一极大值。
3)减小不可逆因素, 内部热效率提高。
4、膨胀和压缩过程忽略 热交换,简化为可逆 绝热过程。
10-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q1 q1,V q1, p cV (T3 T2 ) cp (T4 T3 )
q2 cV (T5 T1)
tm
1
cv (T3
cv (T5 T1) T2 ) cp (T4
T3)
1
三、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q1 cV (T3 T2 )
q2 cV (T4 T1)
tv
1
1
k 1
结论:ε
循环最高温度不变, ε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 环热力比较
一、压缩比相同、吸热量相同时的比较
tv tm tp
二、循环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相同的比较
tv tm tp
第十章 气体动力循环
10-1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一.分析动力循环的目的 在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基础上分析循环能量转化的
经济性,寻求提高经济性的方向及途径。
二.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步骤 抽象、简化
1)实际循环(复杂不可逆)
可逆理论循环
分析可逆循环 影响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改进途径
指导改善
实际循环 2)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偏离程度,找出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