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场的性质不是组成部分的性质的简单相加。
3、心理学背景 ⑴马赫 对空间感觉和时间感觉的研究。 奥地利物理学家,著作《感觉的分析》
对于空间(几何图)、时间(曲调)形式的感觉与元素 无关,而是独立的形式(form)
⑵形质学派 强调经验的整体性
一首曲子,不同乐器演奏相同;四边形不是四条边简单 相加,而是新的质
对它们的知觉经验。结果发现,当两条线段的 距离短于3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同时出现; 当时距长于20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先后出 现;当时距约为60毫秒时,人们看到线段从a向 b运动。
可曾记得我们在小时玩过的游戏,在许多重叠 纸上画某个人的不同形态,然后快速翻阅,图 上的“人”就动了起来,这是似动现象的最好 例子。
对构造主义的批评
格式塔心理学把构造主义的元素说称为“砖块 和灰泥心理学”,说它用联想过程的灰泥把元 素的砖块粘合起来,借以垒成构造主义的大厦。
构造主义的困境:一个例子 当你走进心理学实验室,一个构造主义心理学
家问你,你在桌子上看见了什么? “一本书”
“不错,当然是一本书。”“可是,你‘真正’看见了什么?”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真正’看见什么?我不是已经告诉你 了,我看见一本书,一本包着红色封套的书。” “对了,你要对我尽可能明确地描述它。” “按你的意思,它不是一本书?那是什么?” “是的,它是一本书,我只要你把能看到的东西严格地向我描述 出来。” “这本书的封面看来好像是一个暗红色的平行四边形。” “对了,对了,你在平行四边形上看到了暗红色。还有别的吗?”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原则、 完形趋向原则、共向原则、简单原则、连续原则。
图形-背景法则 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
被感知的图形,而其它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 位成为背景。
23
❖接近法则:刺激在空间和时间彼此接近时,容易 组成整体。
24
闭合法则: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即使其 间有断缺处,也倾向于当做闭合而完满的图形。
让三岁幼儿作类似的取得糖果实验,结果 100%的孩子都到新的更浅的灰色纸上取得糖 果。
研究对象
(一)直接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用直接经验代替意识,所谓直接经验
就是主体直接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认为一切经验 都是有意义的整体。 (二)行为 将行为分为整体行为和分子行为,认为心理学应研究 有意义的整体行为。 环境: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韦特海默
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 构造主义(1893) 机能主义(1896)
精神分析(1895) 行为主义(1913)
格式塔心理学(1912) 日内瓦学派(1955)
人本主义(1961) 认知心理学(1967)
而60毫秒就可以产生似动现象 小鸡视觉辨别实验:不是对特殊刺激反应,而
是对整体关系的反应 对部分的分析无法解释整体的性质,整体不等
于各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且大于部分之 和,并决定着各部分的性质。
“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
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 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用实验方 法研究了似动现象。他相继呈现一条垂直(a) 和一条水平(b)的发亮线段(见图似动现象 实验示意),改变两条线段呈现的时距,并测量
wenku.baidu.com
产生背景
1、哲学背景 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1)世界:现象的“此岸”和本体的“彼岸” 认识:形式和质料。知识或经验的形式是先验
的,天赋的。如时空、因果 (2)现象即本质:自由公正地描述直接经验,
不加修改地观察,纯粹意识。
2、自然科学背景 物理学中的场论
经典力学→场论:磁场 场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个部分都由场整体决定,
(1880 ~ 1943)
苛勒 (Wolfgang
Kohler)
(1 88 7 ~ 1 9 6 7)
勒温(Kurt Lewin
(1890 ~1947)
考夫卡(Kurt Koffka)
(1886 ~ 1941)
实验依据
似动现象实验 之前的解释:眼球运动说 韦特海默的反驳:眼球运动需要130毫秒以上,
先让小鸡学会辨别一种浅灰色纸和一种深灰色 纸,小鸡在浅灰色纸上能啄到谷粒,在深灰色 纸上不能啄到谷粒,两种纸常常交换位置,经 过40—60次训练,小鸡学会了拣浅灰色纸啄米, 以后变换条件,把深灰色纸换成更浅灰色纸, 以观察小鸡对浅灰色和更浅灰色纸的反应,结 果有70%的小鸡啄新的更浅的灰色纸,只有 30%的小鸡仍啄原来的浅灰色纸。
主要理论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M. Weitheimer), 苛勒(W.Kohler),考夫卡(K.Koffka)
美国心理学史家波林:“耐人寻味的是,我们 看到这三个人的创造性和他们的多产力构成了 反比例。”
完形心理学
1912年于法兰克福大学实验室建成
➢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韦太海默
(Max Wertheimer)
“在它下面有一条灰白色的边,再下面是一条暗红色的细线,细线 下面是桌子,周围是一些闪烁着淡褐色的杂色条纹。”
“谢谢你,你帮助我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知觉原理。你看见的是颜 色而不是物体,你之所以认为它是一本书,是因为它不是别的什 么东西,而仅仅是感觉元素的复合物。”
那么,你究竟真正看到了什么?格式塔心理学家出来说话了: “任何一个蠢人都知道,‘书’是最初立即直接得到的不容置疑 的知觉事实!至于那种把知觉还原为感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只是一种智力游戏。任何人在应该看见书的地方,却看到一些暗 红色的斑点,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病人。”
研究方法
现象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其进
行自然的观察, 2、坚持对经验进行朴素而如实的描述,不做任
何推测 3、对经验进行质的分析,反对盲目地照搬自然
科学的量的方法 4、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元素分析和
刺激
同型论
身心关系:认为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 形式方面彼此完全等同。
3、心理学背景 ⑴马赫 对空间感觉和时间感觉的研究。 奥地利物理学家,著作《感觉的分析》
对于空间(几何图)、时间(曲调)形式的感觉与元素 无关,而是独立的形式(form)
⑵形质学派 强调经验的整体性
一首曲子,不同乐器演奏相同;四边形不是四条边简单 相加,而是新的质
对它们的知觉经验。结果发现,当两条线段的 距离短于3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同时出现; 当时距长于20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先后出 现;当时距约为60毫秒时,人们看到线段从a向 b运动。
可曾记得我们在小时玩过的游戏,在许多重叠 纸上画某个人的不同形态,然后快速翻阅,图 上的“人”就动了起来,这是似动现象的最好 例子。
对构造主义的批评
格式塔心理学把构造主义的元素说称为“砖块 和灰泥心理学”,说它用联想过程的灰泥把元 素的砖块粘合起来,借以垒成构造主义的大厦。
构造主义的困境:一个例子 当你走进心理学实验室,一个构造主义心理学
家问你,你在桌子上看见了什么? “一本书”
“不错,当然是一本书。”“可是,你‘真正’看见了什么?”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真正’看见什么?我不是已经告诉你 了,我看见一本书,一本包着红色封套的书。” “对了,你要对我尽可能明确地描述它。” “按你的意思,它不是一本书?那是什么?” “是的,它是一本书,我只要你把能看到的东西严格地向我描述 出来。” “这本书的封面看来好像是一个暗红色的平行四边形。” “对了,对了,你在平行四边形上看到了暗红色。还有别的吗?”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原则、 完形趋向原则、共向原则、简单原则、连续原则。
图形-背景法则 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
被感知的图形,而其它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 位成为背景。
23
❖接近法则:刺激在空间和时间彼此接近时,容易 组成整体。
24
闭合法则: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即使其 间有断缺处,也倾向于当做闭合而完满的图形。
让三岁幼儿作类似的取得糖果实验,结果 100%的孩子都到新的更浅的灰色纸上取得糖 果。
研究对象
(一)直接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用直接经验代替意识,所谓直接经验
就是主体直接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认为一切经验 都是有意义的整体。 (二)行为 将行为分为整体行为和分子行为,认为心理学应研究 有意义的整体行为。 环境: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韦特海默
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 构造主义(1893) 机能主义(1896)
精神分析(1895) 行为主义(1913)
格式塔心理学(1912) 日内瓦学派(1955)
人本主义(1961) 认知心理学(1967)
而60毫秒就可以产生似动现象 小鸡视觉辨别实验:不是对特殊刺激反应,而
是对整体关系的反应 对部分的分析无法解释整体的性质,整体不等
于各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且大于部分之 和,并决定着各部分的性质。
“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
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 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用实验方 法研究了似动现象。他相继呈现一条垂直(a) 和一条水平(b)的发亮线段(见图似动现象 实验示意),改变两条线段呈现的时距,并测量
wenku.baidu.com
产生背景
1、哲学背景 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1)世界:现象的“此岸”和本体的“彼岸” 认识:形式和质料。知识或经验的形式是先验
的,天赋的。如时空、因果 (2)现象即本质:自由公正地描述直接经验,
不加修改地观察,纯粹意识。
2、自然科学背景 物理学中的场论
经典力学→场论:磁场 场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个部分都由场整体决定,
(1880 ~ 1943)
苛勒 (Wolfgang
Kohler)
(1 88 7 ~ 1 9 6 7)
勒温(Kurt Lewin
(1890 ~1947)
考夫卡(Kurt Koffka)
(1886 ~ 1941)
实验依据
似动现象实验 之前的解释:眼球运动说 韦特海默的反驳:眼球运动需要130毫秒以上,
先让小鸡学会辨别一种浅灰色纸和一种深灰色 纸,小鸡在浅灰色纸上能啄到谷粒,在深灰色 纸上不能啄到谷粒,两种纸常常交换位置,经 过40—60次训练,小鸡学会了拣浅灰色纸啄米, 以后变换条件,把深灰色纸换成更浅灰色纸, 以观察小鸡对浅灰色和更浅灰色纸的反应,结 果有70%的小鸡啄新的更浅的灰色纸,只有 30%的小鸡仍啄原来的浅灰色纸。
主要理论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M. Weitheimer), 苛勒(W.Kohler),考夫卡(K.Koffka)
美国心理学史家波林:“耐人寻味的是,我们 看到这三个人的创造性和他们的多产力构成了 反比例。”
完形心理学
1912年于法兰克福大学实验室建成
➢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韦太海默
(Max Wertheimer)
“在它下面有一条灰白色的边,再下面是一条暗红色的细线,细线 下面是桌子,周围是一些闪烁着淡褐色的杂色条纹。”
“谢谢你,你帮助我再一次证明了我的知觉原理。你看见的是颜 色而不是物体,你之所以认为它是一本书,是因为它不是别的什 么东西,而仅仅是感觉元素的复合物。”
那么,你究竟真正看到了什么?格式塔心理学家出来说话了: “任何一个蠢人都知道,‘书’是最初立即直接得到的不容置疑 的知觉事实!至于那种把知觉还原为感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只是一种智力游戏。任何人在应该看见书的地方,却看到一些暗 红色的斑点,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病人。”
研究方法
现象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其进
行自然的观察, 2、坚持对经验进行朴素而如实的描述,不做任
何推测 3、对经验进行质的分析,反对盲目地照搬自然
科学的量的方法 4、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元素分析和
刺激
同型论
身心关系:认为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 形式方面彼此完全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