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品质,对于孩子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律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家长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以身作则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具备责任心,那么很难要求孩子去培养这一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遵守规则、按时完成工作、对待他人负责等方式来展示责任心,鼓励孩子模仿。
2. 提供适当的责任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们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洗碗、倒垃圾等。
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能让他们学会关注周围环境的整洁。
3. 建立日常规划帮助孩子建立日常规划,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任务清单,让他们逐步完成。
当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肯定,这将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责任。
4. 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父母不应该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要鼓励他们主动承担起一些任务和决策。
适当地给予孩子自主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能力。
5.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当孩子表现出责任心时,我们要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是被认可和珍视的。
当孩子犯错或未履行责任时,我们也应该以鼓励和理解为出发点,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并补救错误。
6. 培养合作意识让孩子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班级或社区的志愿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同时,还能够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7. 提供适当的挑战给予孩子适当的挑战,帮助他们发展责任心。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竞赛或社团活动,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将学会如何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成长和进步。
总结起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需要父母的榜样引领、适当的责任安排、规划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培养合作意识、提供适当的挑战等方法。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的责任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
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能够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提高自己的成就感,并培养他们成为有能力、有担当、有自信的成年人。
然而,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却是许多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家长可以采用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 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家长首先要自己具备责任感,做到言行一致。
例如,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展示自己的责任感,如准时完成家务、履行自己的承诺等。
这样会让孩子不自觉地接受家庭责任,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 给孩子适当的责任给孩子适当的责任是培养他们责任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家长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小任务,如整理房间、照顾宠物、洗碗等。
这样的责任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任务的认真程度和完成任务的责任心。
3.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需要,如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家长应该适度放手,给孩子独立完成这些日常任务的机会,并在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这样的经历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可以让孩子明确责任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家长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并与孩子一起制定奖励和惩罚的标准。
例如,完成家庭作业可以得到一枚小星星,而违反规定则会失去一定的娱乐时间等。
这样的奖惩制度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积极动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5. 培养社会责任感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关心他人和社会。
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工活动、捐助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来引发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通过上述方法,家长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然而,培养责任感是一个持久而艰巨的过程,家长需要耐心和坚持。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
方法:
1. 给孩子适当的责任:让孩子承担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责任,如整
理自己的房间、照顾宠物、帮助家人做家务等。
这样可以让他们学会
照顾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2. 培养自律能力:鼓励孩子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并且培养他们按
照计划行动的习惯。
这样可以让他们养成自律、坚持和完成任务的责
任感。
3. 培养强健的价值观:教育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尊重他人等。
这样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并且明白自己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责任。
4. 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和奖励:当孩子表现出责任心时,给予他们肯
定和奖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动力,进一步培养责任心。
5. 培养合作精神: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如团队运动、义工活动等。
这样可以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承担责任,并且培养彼此关心
和帮助他人的责任感。
6. 榜样的力量:作为父母或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责
任心的榜样。
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如果看到父母或教育者
具备责任心,他们也会学会如何负责任。
总的来说,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需要长期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不断提醒和引导孩子,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认可。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五个简单方法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五个简单方法育儿无疑是每个父母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心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律、自立的品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成就感。
下面将介绍五个简单的方法,帮助父母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榜样。
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表率。
父母应该展现出负责任、勤劳努力的态度,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责任。
例如,在家庭中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
父母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逐渐引导孩子自己完成,这样孩子会从中获得成就感,并逐渐形成自觉承担责任的习惯。
2. 培养日常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灵活运用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例如,定期建立起洗漱、作业、睡觉等固定的时间安排,让孩子自觉按时完成相应的任务。
同时,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家务活动,如帮忙洗碗、扫地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家庭意识。
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逐渐发展独立性是培养责任心的关键步骤之一。
父母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在孩子自己能够承担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自己负责。
比如,购买学习用品时,可以让孩子参与决策,并告诉他们预算限额,让他们自己负责如何合理使用资金。
这样一来,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和决策对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4. 分享家庭责任家庭是孩子第一个社会化的场所,所以分享家庭责任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父母可以把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承担起来,例如每周负责一次家庭聚餐的筹备工作,或者带领弟弟妹妹做作业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将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并明白自己应该为家庭做出贡献。
5. 关注孩子的情商培养责任心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行动上,还体现在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情感反应上。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办法,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并提醒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种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策略

三种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策略培养孩子责任心是每个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责任心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本文将介绍三种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树立榜样,营造责任氛围孩子是模仿的天才,他们往往会模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的榜样。
例如,我们可以在家务活动中展示出积极的态度和责任心,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家庭中可以设立一些规矩和制度,如制定每个人的家庭角色和责任分工,让孩子逐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策略二:培养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集体活动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孩子可以学会和他人相处,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合作意识。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加入学校的社团组织或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和同龄人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并从中感受到责任和成就感。
此外,家长也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活动,如团队游戏、亲子手工制作等,让孩子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策略三:合理设置目标,激发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当孩子完成一个目标时,家长可以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并激发他们对下一个目标的积极性。
同时,当孩子没有完成目标或偷懒时,家长也要适时地给予批评和惩罚,让他们明白责任的重要性。
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和规划计划,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总结:培养孩子责任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引导。
通过设立榜样, 创建责任氛围,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合理设置目标等方式,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责任感。
家长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鼓励,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逐渐成长为负责任的人。
这样,孩子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都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可以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家庭层面1. 倡导家庭责任家长可以从小模范示范,建立家庭责任,培养孩子对家庭成员和家庭物品的责任心。
如孩子们关心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清洁整齐的卫生环境、规律作息和合理膳食等。
2.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自己负担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
如养成自己的床铺、洗衣服、削水果等生活习惯。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明确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习惯。
3. 注重家庭教育的引导家长应当注重家庭教育,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经常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通过正确引导和指导,使孩子们明白家庭责任的内涵,从而懂得承担家庭责任。
二、学校层面1. 打造校园责任文化学校应该营造出一种讲求责任、尊重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养成团队精神。
如让学生协助老师管理教室、公共设施等,让学生感染校园责任文化。
2.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红十字献血、义务植树等,让学生感受到身为一名社会人的责任,从而树立责任感。
3. 建立奖惩制度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让学生在奖惩的刺激下,更加理解责任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努力地承担责任并以此为自身激励。
三、社会层面1.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好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如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义务送餐给困难家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社会责任,从而树立责任感。
2. 强化法制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和法规,理解自己的法律责任,明确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性。
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更加重视自己的行为,积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
3. 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学生在实践中才有机会真正地了解社会,感受社会,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
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如实习、实践、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切实感受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分量。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不仅能够自律,主动承担自己的义务,还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权益。
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位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责任心。
1. 树立榜样身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如果孩子看到父母在家庭和社区中承担责任、完成义务,他们会模仿并学习父母的行为。
示范出色的责任心行为,如按时完成家务、准时到达约定地点、信守承诺等,将激励孩子跟随其后。
2. 分配家务家务是培养责任心的绝佳机会。
从小事做起,逐渐增加孩子的责任。
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家务任务,如整理书桌、铺床、洗碗等。
帮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来维持整个家庭的运作。
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肯定,以激发他们对家务的兴趣和动力。
3. 培养计划性计划性是责任心的重要表现之一。
家长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时间管理和任务安排,培养他们的计划性和责任心。
鼓励孩子设定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以完成目标。
同时,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计划和进展进行监督和支持,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计划习惯。
4. 培养诚信诚信是责任心的重要体现之一。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诚实守信,遵守游戏规则和交往准则。
讲述真实的故事和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帮助他们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当孩子表现出诚信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同时,在遇到错误和失误时,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学会道歉和修正错误。
5. 鼓励主动承担义务培养孩子主动承担义务的意识,可以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实现。
例如,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参加学校社团或俱乐部,或者定期组织家庭义工活动等。
这些活动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可以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心。
6. 培养独立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促进责任心的发展。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任务,如穿衣、洗漱、整理书包等。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8个技巧

1、提供正确的引导:要教会孩子该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可以做什么。
比如,尊重他人,分享东西,完成自己的任务等。
2、培养自立能力:孩子要学会如
何独立解决问题,当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想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等待帮助。
3、奖励有责任心的行为:当孩子表现出责任心时,应该给予肯定,这样
能够让他们更加明白,责任心是一种好的行为。
4、严格执行规则:保持规则
的一致性,保持家庭的秩序,使孩子明白,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5、鼓励孩子负责他的事情:在家里,可以让孩子负责一些家务活,如洗碗,打扫卫生等,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6、让孩子做决定:可以让孩子在家
里作出一些小决定,比如选择晚餐、服装等,让他们习惯担负起责任,同时也
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7、培养孩子的耐心:要教会孩子耐心等待,让他们在
不断的实践中,去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更多的责任心。
8、多花时
间陪伴孩子: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
解责任心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方法责任感是培养孩子自律、独立和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
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不仅能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具备良好的品格和社交能力。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下面将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一、树立榜样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自己要有责任感。
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家庭和工作的责任心,不推卸责任,不懈怠。
只有我们自己本身做到了,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责任的重要性。
二、分担家务家庭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让孩子在家庭中承担些许责任,可以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
适量地将家务活动分配给孩子,让他们懂得家务是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的事情,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肯定。
这样,孩子会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形成对家庭负责的意识。
三、自我管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离不开自我管理的能力。
父母可以适时地让孩子自主完成一些小事,比如整理书包、洗漱等。
通过这些小事情的自我管理,孩子能够逐渐养成关注细节、有计划性和执行力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责任感。
四、培养孩子的承诺意识承诺是责任感的一种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要求孩子养成说到做到的习惯。
当他们答应某件事情时,要确保能够按时履行,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承诺意识和责任心。
五、鼓励自主决策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让他们有机会做出一些决策。
鼓励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选择,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还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让孩子参与到一些公益活动或志愿者工作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孩子可以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和自己的影响力,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七、关注孩子的情绪管理情绪管理也是责任感的一部分。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和解决问题。
通过引导孩子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可以培养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责任感和应变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六个关键步骤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六个关键步骤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六个关键步骤孩子的责任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之一。
它不仅能够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还能够帮助他们与人相处、理解他人需求以及主动承担责任。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本文将介绍六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孩子会通过观察你的行为来学习,并模仿你的方式和态度。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成为来自各个方面的好榜样,用我们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我们要展示出积极的态度,诸如守时、有序、坚持等行为,这将帮助孩子认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分担家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务分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安排适当的家务,让他们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例如整理房间、洗碗、帮忙打扫等。
这能让他们明白,家庭的运作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而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
同时,及时表揚和肯定孩子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责任的成就感。
第三步:建立规则和约定建立清晰的规则和约定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步骤。
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则,例如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家庭安排等。
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机制。
这样,孩子将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知道违反规定将会有相应的后果。
这种约定和规则的制定应该是一个家庭共同参与的过程,以增加孩子对规则的认同感。
第四步: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需要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者活动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水平。
例如,玩“盲人游戏”让孩子在没有眼睛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判断和责任心去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要告诉他们学会拒绝和延迟满足,这将有助于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
第五步:鼓励他们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孩子可以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以及责任承担的重要性。
这将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重要任务。
下面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以身作则: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展示出自己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例如,父母要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家庭规定,并对自己的错误负责。
2. 给予责任:给孩子适当的责任,让他们承担一定的家务或学习任务。
可以让孩子负责整理自己的房间、洗碗、擦桌子等,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
3. 鼓励自主决策: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让他们在合理范围内做自己的选择。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后果的思考和承担责任的意识。
二、学校教育学校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场所,教师和同学们在学校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设置学校规则:学校应该建立起明确的规则和纪律,让学生遵守。
学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和责任感。
2. 进行集体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集体活动,如团队项目、公益活动等。
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参与的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
3. 倡导互助精神:学校应该倡导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精神,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孩子培养责任心的重要环节,社会中各种活动和经历都能够锻炼孩子的责任心。
1. 参与志愿活动:鼓励孩子参加志愿活动,让他们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通过帮助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和承担责任。
2. 给予独立任务:当孩子逐渐长大,可以给予他们一些独立的任务,如去超市购物、支付水电费等。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3. 培养公民意识:教育孩子遵守社会法律、规章制度,让他们懂得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教育指南篇: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六个方法

家庭教育指南篇: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六个方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责任心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品质,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能够培养出责任心强、能够承担责任的孩子。
本文将介绍六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方法一: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之一。
在生活中,父母应该积极展示自己的责任感和承诺精神,让孩子从小学会模仿并理解这些价值观。
例如,父母可以提前完成工作任务、按时付款并履行承诺等行为来树立良好榜样。
方法二:赋予适当的责任给予孩子适当的家务劳动和义务是提升他们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从小开始给孩子分担家庭事务,如整理书包、洗碗、整理房间等任务。
逐渐增加任务难度和复杂性,让孩子体验到完成任务后自豪感和成就感。
方法三:培养自主能力鼓励孩子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父母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比如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表、管理自己的零花钱等。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逐渐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方法四:关注积极行为家长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和赞赏孩子展示出来的责任感。
当孩子完成任务或表现出责任心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并与他们分享你对其负责任行为的喜悦。
方法五:教导后果与承诺让孩子对其行为负责并理解行为带来的后果是很重要的。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行为背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并引导他们思考改变不良行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同时也要教导孩子承诺意味着什么,并督促他们信守承诺。
方法六:培养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责任心的基石。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和自律的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规定、保持整洁等。
通过坚持这些习惯,孩子将形成自觉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
结论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精心引导和培养。
通过树立榜样、赋予适当的责任、培养自主能力、关注积极行为、教导后果与承诺以及培养良好习惯等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且能够承担责任的人。
培养孩子责任感从小事做起的5种方法

培养孩子责任感从小事做起的5种方法责任感是一个人在面对任务和义务时的主动承担和认真对待的态度。
培养孩子责任感是每个家长的期望,因为责任感对孩子的发展和未来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小事做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下是5种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施。
方法一:为孩子分配家务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为孩子分配适当的家务任务,可以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学会责任和自律。
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任务开始,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清洗餐具或扫地。
随着孩子的成长,可以逐渐增加任务的复杂度和难度。
这样的经历将教会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责任感。
方法二:制定家规和规定制定家规和规定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家规可以涵盖各个方面,如遵守作息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保持卫生等。
当孩子明确知道家规和规定的重要性,并且能够遵守他们时,他们会逐渐培养起责任感。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这些规定,并为他们树立榜样,鼓励他们遵守规定并有责任心地履行。
方法三:倡导义务和服务他人培养孩子义务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感。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参与义工活动,如参观养老院、捐赠物品给需要帮助的人,或参加社区清洁活动。
通过这些经历,孩子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方法四: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某些事务上做决策,如选择自己的衣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等。
通过自主权的使用,孩子将学会承担自己的决策后果,并意识到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
这样的培养将使孩子在未来面对更大的责任时更有信心和能力。
方法五:表扬和奖励表扬和奖励是激励孩子培养责任感的有效方法。
当孩子表现出责任感并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家长应给予积极的认可和鼓励。
例如,可以用赞美的话语、奖品或特殊待遇来回应孩子的努力。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通用3篇)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通用3篇)责任感,是指主体对自己应当承担起地相应职责和义务地认同和主动践行的愿望。
生而为人,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法篇一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这对孩子意志力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是很有意义的。
另外,家长让孩子尽些义务,让他们懂得如何成为家庭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可以增强孩子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当孩子没认真完成安排的事情时,父母一定不要代劳,比如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须让孩子重新或继续完成,而不是直接动手将事情办好,这样,孩子才知道如何负责任。
所以,父母要注意,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某些人生中的难题,须靠自己努力解决,要勇于面对,勇于负责任,相信自己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二、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义务感学习是孩子应尽的一种社会义务,也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家长要使孩子懂得,搞好学习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学习的义务感表现在孩子上课听讲、完成作业、进行预习、复习的态度和学习成绩等方面。
如果孩子能认真、严肃、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说明孩子的学习义务感较强,否则就是学习义务感不强,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三、要让孩子做些家务活儿家长要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叠被扫床、刷锅洗碗、擦桌扫地及去商店购买油盐酱醋等日用物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还可以让他们洗衣服、做饭、买粮食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自理、自立的能力。
四、让孩子学会行家和照顾人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放学后自然负有看家的任务,有的孩子还要负起照看弟妹的责任来。
家长应教育孩子如何肴好家,怎样照看弟妹。
如果家里有上年纪或患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长可以让孩子帮助做些伺候老人的事,五、要让孩子做小当家家长要鼓励孩子对家庭的重大事情发表意见,并应尽量采纳其中合理的`部分。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通用)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责任心的发展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家长们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家长首先要提升自己的责任心,做一个守信守约、认真负责的人。
无论是履行家庭义务还是履行社会责任,家长都应该向孩子展示良好的榜样。
当孩子看到家长对待工作、家庭、亲友等方面都充满责任心时,他们会从中学到与人交往、努力工作和保持承诺的重要价值观。
2. 分配家务家务是锻炼孩子责任心的好方式。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适当分配一些家务任务,比如整理房间、帮忙洗碗、倒垃圾等。
让孩子了解到家庭成员的付出和努力是维持良好家居环境的重要一环。
同时,家长要在执行家务任务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肯定,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任务、保持整洁等好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3. 培养日常习惯养成一些日常生活习惯,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种方式。
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等。
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孩子能够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同时,家长要提前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规划,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学会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时间,从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让孩子参与一些集体活动和团队项目,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无论是学校的社团活动,还是社区的义工活动,都可以给孩子提供机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这些经历,孩子将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和责任,从而培养起对团队和社会的责任心。
5. 给予适当的信任和独立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信任和独立,鼓励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孩子能够胜任的范围内,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从小让孩子学会承担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从小让孩子学会承担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从小让孩子学会承担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的任务。
责任感是指孩子对自己的行动和结果负责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责任。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展示自己的责任心和承担能力。
例如,家长可以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家务,及时支付账单,按时完成工作等等。
这样,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来学习责任感。
2. 给予合适的责任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承担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责任。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渐给他们一些家务或学习任务。
例如,幼儿可以负责整理玩具、洗碗;学龄前儿童可以帮忙擦桌子、整理书籍;学生可以负责做作业、打扫房间等等。
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孩子可以逐渐培养起完成责任的习惯。
3.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责任感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还包括主动承担个人的行为后果。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独立做出决策,并为自己的决策承担后果。
当孩子做出错误决策时,不要过分干涉,而是通过引导和反思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责任。
4. 奖励和激励适当的奖励和激励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责任感。
当孩子完成任务或者承担责任时,家长可以给予鼓励和赞扬,增加他们对责任感的认同感。
此外,家长也可以利用奖励机制,例如给予小礼物或者额外的时间来奖励孩子的努力和承担。
5. 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例如按时作息、整理个人物品、努力完成作业等等。
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和耐心,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逐渐建立起坚持、自律的品质。
总结起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需要家长的悉心教育和引导。
通过以身作则、给予合适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奖励和激励以及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责任。
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家长心得

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家长心得?1、让孩子信守诺言父母为孩子做出遵守诺言的榜样。
无论作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地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
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遵守。
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责任心。
2、让孩子心中充满爱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关心和体谅他人,善待周围的人,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
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上的慈善活动、捐款等,引导孩子知道做这些事情的意义,心中充满爱,这样才能强化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
3、孩子需要被尊重尊重孩子,可以是给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的机会,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等,也就是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并且对孩子所做出的决定进行认可。
孩子在家庭决策或者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会学习到如何应对自己所面对的事情,哪些后果需要自己去承担,尤其是在孩子做出某些错误决定时,他们消化情绪、面对后果的过程,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
4、孩子需要走出去见过世面的孩子,才会拥有更大的格局。
走在路上,孩子可以见过更多的风土人情,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大,包容心也会逐渐增强,眼界也就越宽广,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就变得不一样,同时在路上他需要应对的情况远超过在家中所需要应对的情况,自然对培养责任心有很大的帮助。
5、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就必须让孩子实际承担责任,让孩子在参与中培养责任心。
父母要给孩子机会,让他对家庭、父母、家人承担一些责任。
只有多为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孩子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孩子通过做事就会得到对“责任”的一种宝贵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自然得到强化和提高。
6、让孩子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往往对家长依赖性非常强,这也进而导致了这些孩子缺乏责任感,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从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让孩子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负责任的态度和意识。
对学生而言,培养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他们积极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教师和家长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树立榜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树立自己的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心观念。
教师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家长也要注重自身言行的榜样力量,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孩子,还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二、培养自律习惯自律是责任心的体现之一。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律习惯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例如,教师可以制定严格的纪律要求和学习计划,并监督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家长可以制定家规,要求孩子自觉地完成家庭作业和家务事。
逐步养成自律的习惯,学生会逐渐培养起对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负责的态度。
三、强调团队意识责任心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还体现在与他人的协作中。
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如团队项目、班级合作等,让学生在协同合作中感受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并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效果。
四、设立挑战目标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为学生设立适当的挑战目标,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动力。
目标应该具体、切实可行,并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五、鼓励学生主动承担责任教师和家长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主动承担责任。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课堂助教、班级干部等职务,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管理、组织和协调的责任。
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家庭决策和规划,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责任心是培养孩子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父母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树立榜样,引导模仿孩子天性好学,很容易模仿他人的行为。
因此,作为父母要扮演好模范的角色,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应该自觉遵守各种规则和约定,诚实守信,对待工作和人际关系负责任。
当孩子看到家长的行为,会自然而然地学习并模仿。
通过模仿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明白责任的重要性。
二、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适当给予孩子一些小任务和决策权,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例如,可以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作业,或者是在家里分担一些家务劳动。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倡导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好方法。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等形式,让孩子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区和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学会为他人和社会负责任。
这样的经历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鼓励孩子承受后果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需要让孩子懂得承担后果。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事情时,家长不应轻易帮他们解决问题,而是要让他们承担相应的后果。
例如,如果孩子偷懒没有完成作业,可以不让他们外出玩耍直到作业完成;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丢垃圾,可以要求他们自己清理。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后果,从而激发起责任心。
五、多角度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的责任心是多方面的,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因此,父母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讨论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来引导他们思考责任的意义,引导他们学会照顾家人、关心他人、友善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常听不少家长抱怨,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都缺乏责任感呢?先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组镜头。
镜头一:“赶紧上床睡觉,书包我来给你收拾。
”母亲对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说。
镜头二:我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可是在校除了对学习还有点进取心外,对其他事情都是不管不问,连值日扫地也是极不负责,应付了事,总是要其他同学帮他收“尾巴”。
镜头三:“妈,把我明天要穿的衣服给我拿出来,这套衣服赶紧给我洗了,后天上体育课要穿的。
”这是已经上六年级的女儿晚上临睡前对母亲所说的。
这些孩子常常让人操心,做事虎头蛇尾的,学习自觉性、耐劳性差,对成绩优劣无所谓,更有甚者,对爸妈态度恶劣,喜怒无常……为什么一部分孩子有这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自觉性还没有很好形成、自制力比较差、坚持性不够等。
然而,只要家长再深究原因就会发现,孩子自身还缺乏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责任心。
我想要说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我们在座的家长和老师一定不会反对吧?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仅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家庭负责,还要对自己负责。
培根曾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能够帮助孩子们长大。
然而,我们却经常听到家长老师无奈地感叹:现在的孩子太缺乏责任感了!尤其是独生子女,更是缺乏责任感!他们不仅不会主动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习上也表现得被动与厌倦,做事有头没尾。
很多家长朋友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上一年级了,全家人都很高兴,认为孩子从此长大了。
但哪知他经常从学校打电话回来,一会儿语文书没拿,一会儿数学书忘带,一会儿作业本落在家里了……全家人于是“惶惶不可终日”。
因此,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对很多家庭来说,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
二、为什么孩子没有责任心?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没有责任心呢?我们通过分析现状,发现主要有两大原因:1、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出现有很多不负责任的现象,这种现象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可小觑,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例子。
浙江省嘉兴市秀州中学的李雪梅同学说: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一代没有责任感,对此我想说:其实我们也很无奈。
上小学时,我经常能见到校长,有时还一起挤公交车。
那时,校长经常对我们说上车要让座,见了老师要打招呼等。
我们也非常听话,按照校长的话让座、打招呼,从来都没有谁认为这么做可笑。
我也就逐渐养成了这些习惯。
可上中学后,有些同学就会笑我傻,刚开始我还不介意,后来慢慢的我也不好意思了,只会在我一个人见到老师时才问好,一个人坐公交车时才让座。
是害羞,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也说不好。
我们班选劳动委员时,其实我认为自己能行,若让我做,肯定会做好,但是我从来都不敢主动推荐自己,而是等老师来找我。
有时,我们的行为举止从表面看好像对集体不关心,其实并不是没有责任感,而是怕众人嘲笑,说自己做样子,在老师面前卖乖,那样是会被同学们孤立起来的。
在班里,我可不愿意“脱离群众”。
我想,好多同学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青柠说:我是中学生,平心而论,在同学中,对集体、他人缺乏责任感的现象确实不少。
不擦黑板、不做值日、迟到、早退是每个班都有的现象,而且老师管也管不住。
我思考了很久,觉得家庭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如果父母经常带着孩子在公交车上抢座位,孩子长大后在车上让座的几率大不大?我想不会很大,因为他从小接受的就是那种“上车要抢座”的教育,怎么可能去给别人让座呢?父母对我们常说的话就是:“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的不用管。
”想帮忙做点家务时,总会被赶走:“去去,学习去,这事不用你。
”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我们,怎么会想到要去主动做家务呢?心里想的当然就是“我只管学习,别的不用管”。
因为一直接受的是这样的教育,所以也没觉得有啥不妥。
孩子小的时候是一张白纸,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家长们往上面写什么,他们就是什么,他们没有甄别、拒绝的能力,等到懂事了,习惯已经养成了,再改就很难了。
所以我奉劝各位家长们,一定要对我们的成长负责,对没有颜色的“白纸”要慎重下笔。
2、教养方式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对刚入学和低年级学生而言,父母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责任心发展影响影响深远。
首先我们来谈谈三种对儿童责任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三种教养方式:溺爱性、放任性、专制性、不一致性。
溺爱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 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由父母代劳。
长此以往, 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甚至连吃饭、睡觉、洗手、刷牙等事都认为是在替父母做, 与自己无关。
如此过分的关爱使得孩子不懂得作为一个独立的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要学会关心爱护自己, 且这种关心爱护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父母亲教养态度为顺从过度时,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的个性中更多地表现出无责任心,不利于责任心的发展, 尤其是集体责任心的发展。
放任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冷淡, 给予孩子绝对性质的自由, 虽有交流和沟通, 但对孩子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很少奖励或惩罚。
这一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极易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规则熟视无睹。
因为孩子每次对这些规则的违反都被父母所放任。
如此下去, 父母在无形中为孩子提供了违反规则的便利条件, 使得孩子不自觉地形成了不良行为, 失去了责任心发展的良好环境。
因此, 这种放任型教养方式下, 儿童缺乏责任感,极其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也可以说它是影响孩子责任心发展主要的消极因素。
专制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孩子作为附庸品, 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 与放任性相对的是, 这种父母过分干预孩子的行为, 过分压制使孩子服从, 孩子没有发言权, 要求孩子言听计从, 稍有违背就会加以训斥和惩罚, 这些父母始终在以一种挑剔的目光审视着孩子。
他们往往忽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很少考虑孩子自身的愿望和要求, 苛刻地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循各项规则, 但又缺少对规则的解释。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大多爱撒谎, 没有勇气去承担责任, 以免遭到惩罚,缺乏社会责任感。
不一致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有关的事情时, 会因为时间、地点、自己的心情而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 长此下去, 父母会缺乏温情地对待孩子的各种行为, 有时不问不管, 顺其自然, 怀着树大自然直的心态, 而有时又严加管制, 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混乱的教养方式, 缺乏始终如一的要求和态度。
另外一种情况, 就是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责任行为要求不一致, 使孩子不能预期自己对责任行为所做的反应会得到惩罚还是鼓励, 孩子无所适从, 对责任做出的反应更多采取保守行为, 即使有了正确的责任认知也不会付诸相应的责任行为。
长此下去, 孩子逐渐漠视他人及集体, 甚至自己的承诺, 其责任心自然得不到发展。
以上所讲的四种父母教养方式都是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形成与发展,那怎样的教养方式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养环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我相信民主性父母教养方式是最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责任心的了。
这样从民主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谈起。
民主性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 注重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和主动精神, 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比较恰当, 经常与孩子交流, 并尊重孩子的要求、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养孩子过程中的失误。
这一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一般自理能力比较强, 有着强烈的“我自己能做”的愿望和要求, 因此基本上可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且主动性强, 不需要成人的时刻提醒,民主性家庭中的儿童具有更多的责任感。
因此, 民主性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责任心的发展。
上面讲了一大堆的理论,也许现在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那培养孩子良好的责任心,有些什么具体的方法吗?“知心姐姐”卢勤说,责任感的培养是父母和孩子双方的事。
由此看来,责任心的培养有赖于我们家长的平时教育。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1、在家里应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明确孩子与家长的平等地位,让孩子知道“我是家中的一分子”。
强化孩子是家中“一分子”的意识,让他们享受“一分子”的待遇,也要付出“一分子”的劳动。
有这样一位父亲从小就告诉孩子:“你是家里的一分子!”,所以平时总会让孩子在家参与不同的劳动。
吃饭的时候,父亲会把把拿菜的任务交给儿子。
开始时,小家伙总是会问:“为什么要我拿呀?我拿不到怎么办?”这是父亲就问他:“三个人分工,拿菜、烧菜、饭后收拾,你喜欢哪一样?”权衡了半天,孩子觉得还是拿菜比较适合,从此以后,孩子就帮着家里的端菜。
有一天,孩子外婆到家里来玩,看见孩子去冰箱里拿菜,就忙不迭地冲过去,“我来拿,我来拿,怎么能让孩子拿菜呢?才这么小的孩子。
”谁知孩子却义正词严地说:“外婆,我来拿,这是我的责任。
我是家里的一份子。
”当孩子再大一点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
自我服务或服务家人是一种责任,在孩子完成任务后不要有物质奖励,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自我服务或服务家人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要淡化有形的物质奖赏,代之以精神的爱抚和勉励。
孩子每天下楼拿菜,就应该得到夸赞,得到一个吻或一个拥抱。
父母应在亲友面前对孩子的尽责表示赞赏,使孩子有长久的动力保持下去。
2、从身边小事做起,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
对孩子来说,责任感是实实在在的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要让孩子在家庭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都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强化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心。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
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爸爸妈妈的事, 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 分清这点以后, 就让孩子做自己分内的事情, 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
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 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 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 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每天早晨闹钟一响,就应该马上起床,再困也要起来,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 自己的书包自己背;准时去上学,遇到刮风或雨雪天气,就应该提早起床,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绝不能迟到;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 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等,让孩子逐渐养成习惯, 自己做的事情必须有始有终。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有的家庭要求家人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可8岁的王刚经常忘记,妈妈让他用本子记下洗澡后该做什么事,提醒自己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