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二)演示教学
2021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口算乘法(1) (1)第2课时口算乘法(2) (4)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7)第4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10)第5课时连乘解决问题 (13)第6课时连除解决问题 (15)第1课时口算乘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并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方块等。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导入新课出示口算题:(1)5×6=(2)7×4=50×6=70×4=(3)3×2=(4)4×6=40×2=10×6=6+80= 24+60=学生口答,并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1:每组的第二题都是整十数乘一位数。
学生2:后两组的第三题都是在求前两题的计算结果之和。
教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板书:口算乘法)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先跟同桌说一说,再找学生回答。
(2)根据学生收集的数学信息,进行板书:每筐装15盒草莓,买3筐。
(3)让学生根据刚才收集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4)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学生独立列式,汇报结果。
(板书:15×3=?)(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并指定学生汇报。
07 第七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二)

=( 605
)
通过移多补少,把所有加数都
转化成55,再把加法算式转化 成乘法算式,可以使问题由难 变易。
2019/2/24
3.计算下面各题。 (1)请你观察前三个算式,然后口算出剩下算式的结果来。 12×34=408 ; 51×34= 24×34= 816; 63×34= 36×34=1224; 99×34=
2019/2/24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0+51+52+53+54+55+56+57+58+59+60
=55×( =( ) )
从50至60有11个连续的自然数,求这11个自然数的和是多少
我们可以将其中的有些自然数转化一下,在这11个自然数中55
是中间的数它前面有5个数,它后面也有5个数,从60中拿出5
=(
)
挑战奥数
下面的题里,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 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你能求出它 们代表的数吗?
庆=( (
)祝= )
分析与解答
zz
z z z
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字谜题目。通 过观察我们知道积的个位数字是1,那么,两 个因数的个位数字相乘的积的个位数字,就
应该是1。经过观察我们看两个因数的个位上
2019/2/24
练一练
5.在下面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字,使乘法竖式成立。
练一练
zz
z z 6 z.观察下面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99×12=1188 99×23=2277 99×34=3366 这些算式都是99与一个两位 数相乘,积都是四位数,而 且积的前两位数字相同,后 两位数字也相同。符合上面 条件的算式还有哪些?请你 把它们写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个小节,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相关的口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和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这样的研究不仅为以后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研究做好了准备。
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在教学措施方面,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方法。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因此,教材为学生研究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让学生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研究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本单元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谈论和研究情境。
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笔算方法。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知识讲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问题导入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一共买了多少本?过程讲解1.观图,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已知每套书有14本,买了12套,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就是求12个 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4×12。
2.探究14×12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利用拆分一个乘数的方法计算。
(1)画点子图,理解算理。
(2)根据演示,算出得数。
把其中的一个乘数12看作3个4,先算出14×4的积是多少,再用得数乘3,即可求出14×12的积。
计算过程如下:14×4=56 →14×12=16856×3=168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1)画点子图,理解算理。
(2)根据演示,算出得数。
把其中的一个乘数12分成10与2的和,先分别算出14×10和14×2的积是多少,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
计算过程如下:14×10=14014×2=28 →14×12=168140+28=168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1)算法分析: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算出2套书的本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个十,即140,算出10套书的本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过程如下:3.算法比较通过比较以上计算方法,发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既简单又准确。
4.解决问题14×12=168(本)答:一共买了168本。
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3页例1。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
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掌握乘的顺序;②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例1用解决妈妈给小红买一套书“一共要付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
教材借助“小红这样算”的竖式,突出笔算乘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
接着,通过练习,让学生经历笔算两位数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知道咱们班同学个个都很棒,数学特别的好,口算能力特别强,想不想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想。
师:准备好了,看谁反应快,读出算式,并快速的说出得数。
1.口算(1)出示卡片并口算80×10= 60×20= 90×90= 40×50=12×30= 43×20= 22×30= 11×70=(2)老师这里还有一组题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4×2=24×20=24×200=①24×20=480你是怎样想出来的?为什么48后面有1个0?生说教师加以引导。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3~65页。
【教材与学情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是青岛版五年制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继续,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起始,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经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有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出得数,老师课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整合旧知、推出新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过程,把算理和算法加以提升。
学生只要学会了这部分内容,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就可以将方法迁移过去。
【设计理念】1.计算教学的核心是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⑴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算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算理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
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而算法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
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⑵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对于突出计算教学核心,抓住计算教学关键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计算教学中“走极端”的现象实质上是没有正确处理好算理与算法之间关系的结果。
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支配,计算教学只注重计算结果和计算速度,一味强化算法演练,忽视算理的推导,教学方式“以练代想”,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导致教学偏向“重算法、轻算理”的极端。
与此相反,一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他们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形式化的情境创设、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上,在理解算理上大做文章,过分强调为什么这样算,还可以怎样算,却缺少对算法的提炼与巩固,造成学生理解算理过繁,掌握算法过软,形成技能过难,教学走向“重算理、轻算法”的另一极端。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正确娴熟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享受独立思索后发表自己见解的欢乐,获得胜利的体验。
3、能应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挨次和其次局部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115= 1105= 11050=3020= 30200= 30020=2、笔算:244= 392=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
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1)学生观看: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
思索: 1、笔算1412时,先用其次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3、最终把()和()加起来。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3、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自学,独立自考,尝试解决。
4、小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师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笔算方法1 41 22 8 。
142 的积1 4 0 1410的积1 6 8 1412的积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便利,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学教学PPT课件(3篇)

我家有14 头奶牛。
奶牛数×每头产奶量=总产奶量
29×14=406(千克)
答:小明家的奶牛一天一共产奶406千克。
返回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
同步练习
买25件同样的运 动衣,最少要用 多少元?最多呢?
选最便宜的,花 钱最少;选最贵 的,花钱最多。
两苏位教数版乘两数位学数 两三位年数级乘两下位册数笔算(不进位)
1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1课时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
情境导入 叔叔在搬迷你南瓜,一共搬了12箱,每箱24个。
观察右图,你能 得到什么信息?
返回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
写在百位上;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知识梳理
小练习:1.一箱苹果有23个,13箱这样的苹果有多少个?
【答案】23×13=299(个) 23
×1 3 ————
69 23 ———— 299
答:这样的苹果有299个。
知识梳理
小练习:2.李师傅一天做42个零件,11天一共做多少个?
【答案】42×11=462(个) 42
23 ×2 1
23 46
483
…买( 1 )个热水瓶应付( 23 )元。 …买( 20 )个热水瓶应付(460)元。 …买( 21 )个热水瓶应付(483)元。
返回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4×22= 968
44
2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2笔算乘法人教版

第4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例1、“做一做”及第47页练习十的第3,5题。
【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点子图。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PPT课件出示列式计算题目,学生口述算式并计算。
(1)28的2倍是多少?3个28的和是多少?(2)32和10的乘积是多少?32的100倍是多少?2.课件出示两道习题: 14×2=14×10=请说一说这两道题的口算过程。
3.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
今天我们要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掌握笔算乘法的技巧。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处理信息,训练思维。
(PPT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2.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PPT课件出示例1动画习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1)学生先独立列式,交流计算过程。
(14×12=)(2)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用点子图拼出或画出2个14和10个14)(3)汇报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的?把你的想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方法一:把12套分成3个4套, 14×4=56,56×3=168。
方法二:把12套分成2个6套, 14×6=84,84×2=168。
方法三:把12套分成10套和2套,14×10=140,14×2=28,140+28=168。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 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 学生掌握乘的顺序及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算理,从而使学生能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 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时内容《两位数乘两位 数(不进位)的笔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 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 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口算。
Hale Waihona Puke 52×10=43×30=12×40=
31×20=
17×20=
21×3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 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为接来的学习做 好准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下面是WTT给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案1 教学内容:本单元基础: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时间:8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1、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
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依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第二节笔算乘法第一课时设计的。
二、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教师侧面引导为辅,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真知,探求数学计算之奥妙。
设计理念:复习旧知,设问导入,例题范演,解释算理,习题演练,纠正错误,掌握新知。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已学过的乘法认识与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小数乘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
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五、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
六、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图片,设计复习题和巩固练习题;学生准备数学练习本和笔,提前预习本节内容。
七、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课本第63页的例1及做一做(二)教学方法:示范法和探究法(三)教学策略:以提问形式激发学生思考,辅助引导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四)教学进程:1.学前准备(1)口算:(2)估算:(3)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2.新知学习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现在思考:如果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知道的请讲述计算方法并给予肯定)。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口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第二部分是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可以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难点:能正确处理笔算时的进位问题。
课时教学设计1.口算乘法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算的知识。
二、迁移类推,探究新知。
(20分钟)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看图编一个小故事。
(2)组织学生获取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4)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15×3的计算方法,并汇报。
(5)教师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将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将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然后把两次求得的积相加)(6)课件出示例1“想一想”,鼓励学生独立计算。
(7)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教学例2。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不进位)教学详细过程(素材)准备上课----准备好了------上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口算,大家先来复习一下,看看,小精灵带大家来到了小河边,看看大家能不能顺利通过小河。
3分(播放课件)12X20=240 34X20=680 70X30=2100 42X20=84060X20=1200 31X20=620 43X20=860 12X40=480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以整十数的口算题,算得有快又准确。
3分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小红啊,和你们一样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来到了新华书店,在书店里小红看到了好多好多的图书,最后选中了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播放课件:出示新华书店买书的情景图)同学们,从这幅情景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一套12本,每本书24元你能提出什麽数学问题吗?----一共要付多少钱?同学们,这个数学问题,你会列算式吗?----用24X12=为什麽这样列式呢?(1本书24元,有12本书,就是有12个24,所以用24乘12) 4分可是,这道乘法题你会算吗?-----不会。
哦,同学们,都不会算,因为这是一道几位数乘以几位数的乘法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我们之前没有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但是我们能不能利用之前学过的乘法知识来解决这道题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方法来的。
试试看,写在本子上。
2本 24X2=48(元)10本 24X10=240(元)12本 48+240=288(元)→(板书)还有没有其它的拆算方法呢?---还可以将20进行拆算。
(课件播放)实际上刚刚这位同学非常的有想法,我们要解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好算,他就想办法转化成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内容就把问题解决了,这是我们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叫转化。
板书:转化。
(如果出现笔算的算法)先让同学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说说计算过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学习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方法:教法:问题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口算。
13×20= 35×10= 60×20=70×2= 23×10= 11×30=70×40= 30×5=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今天,我们继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预习导学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请看自学提示。
(指名读)看第63页的情景图,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1)图中有哪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
(独立思考解决)(2)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笔算乘法的方法。
(4人一组讨论、交流)学生自学、讨论。
三、合作探究,问题解决指名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板书:妈妈买了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2.24×12= (元)师:同学们,你能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出得数吗?生:(能)可以把12本分成2本和10本两个部分,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北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队列表演(二)》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习题讲解

队列表演(二)学习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编写说明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4×12的竖式计算。
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第二个问题结合点子图解释第一个问题中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促进对竖式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程序(法则),能根据计算程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乘法。
在计算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书写程序,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道理。
把乘数12分解成两个部分,即10+2,用乘数12的个位数字2乘14,就是已经学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而12的十位数字1乘14也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但问题是所得的积“14”应写在什么位置?十位数字1表示1个10,所以所得的积是14个10,即140。
因此,“14”的“4”应该写在十位的数位上。
·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说明14×12竖式笔算每一步的意思,主要就是解释该竖式计算中先后出现两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的意思。
教科书的意图是要求能够在点子图上画圈,分别指出上述两个计算步骤所对应的点子图,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
·算一算。
让学生再计算三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进一步总结竖式乘法的计算程序,达到能够根据计算程序正确进行计算的目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乘法的计算一般的程序是转化为两次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的竖式笔算:计算时,要先后用到其中一个乘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
第一次用一个乘数的个位数字乘另一个乘数,得到的积应写在使它个位与竖式中乘数的个位对齐的位置上;第二次用乘数的十位数字乘另一个乘数,得到的积应另起一行,并写在使它的个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的位置上;再把上述两个“积”相加,最后得到所求的积。
清原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三 乘法第3课时 队列表演(二)教案 北师大版

第3课时队列表演(二)教材第34~35页的内容。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多媒体课件、点子图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队列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是以14×12为例,利用点子图和表格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那么除了点子图和表格,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14×12呢?生:竖式。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板书副课题)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算式:14×12。
师:你们能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吗?(板书:14×12=)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2)师:请同学们将你的计算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交流算法。
(师巡视,如果有写出正确的竖式的,就请这名同学说说算法,如果没有写正确的,则由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竖式的写法。
)引导学生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进行交流,完成后汇报。
①两个乘数分别应该写在什么位置?②先算谁乘谁?(14×2)③再算谁乘谁?(14×10)在竖式中每次乘积的结果,写在什么位置?④在竖式中14×10=140,140写在什么位置?生:140最高位是百位,1写在百位上。
2.结合点子图,理解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1)课件出示完整的乘法竖式和点子图。
先鼓励学生结合点子图,想一想乘法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再全班进行交流。
师:竖式中的每一步分别对应的是点子图中的哪个部分?生明确:14×2=28对应点子图的上面两行;14×10=140对应点子图的下面10行;28+140=168表示点子图的全部。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用课件演示。
(2)明确竖式的正确写法。
课件出示完整的、简便的乘法竖式的写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学教案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数学教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教学目标:1、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据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
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
因此,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教师谈话引入,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出示问题: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
照这样算,这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1)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2)31+30=61(天) 12×61=732(千克)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三、合作交流1.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3.在讲解时,应重点强调进位乘竖式的计算方法。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四、实践与应用1.先计算,再验算。
58×23 69×51 57×922. 书上41页第1、3题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1) 12×31=372(千克) (2)31+30=61(天)1 2×30=360(千克) 12×61=732(千克)372+360=732(千克)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