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部分,时间自1945年8月重庆谈判始到1949年4月国民党政权覆灭,共四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面临着光明还是黑暗,进步还是倒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的开端——全面内战的爆发;解放战争的发展——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解放战争的胜利——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本单元以人民解放战争的史实再次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这一结论。

二、中考考点分析:

本单元近年来考查的内容及分值在逐年增多。

1、从题型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略有涉及。

2、从内容看,以考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重庆谈判为主。

3、2011年时值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62周年,因此可能是2011年中考热点之一。另一热点是台湾问题,自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到抗日战争胜利,台湾被日本侵略者统治长达半个世纪,抗战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但是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最终败逃台湾,从此台湾和大陆隔海相望,两岸人民热切期盼祖国统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重庆谈判的原因、结果和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及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经过、影响,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史实。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条件、时间、经过和意义和渡江战役的结果、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设问、讲解、分析、师生互动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掌握并记忆重点知识。

(2)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资料和战争形势图,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解放战争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3)通过典型习题的解答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作答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通过感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四、教学重点:

1、重庆谈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三大战役、战果及意义。

3、渡江战役和南京的解放。

五、教学难点:

1、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

2、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

六、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九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在八年级时已经对本单元内容学过了一遍,加上通过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渠道对解放战争的问题有所涉猎,因此,在课堂复习时应顺应学生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主,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具有朴素的爱憎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插入与教材相关的现实素材或相应的影像资料,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七、教学方法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载体,教师创设具体情境,递进设疑,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内化和建构解放战争的知识体系。学生利用教师构建的知识体系理清整个事件发展的线索。在理解中掌握识记重点知识。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答相关习题。

八、教学程序:

1、回顾复习,引入课题

2、单元概述,梳理线索

3、解读考纲,明确考点

4、师生互动,整合知识

5、单元小结,提升认识

6、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课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型:复习课

授课班级:初三(6)班

授课教师:钟培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重庆谈判的原因、结果和意义,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及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经过、影响,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史实。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条件、时间、经过和意义和渡江战役的结果、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资料和战争形势图,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解放战争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2)通过教师的设问、讲解、分析、师生互动构建单元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掌握并记忆重点知识。

(3)通过典型习题的解答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作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使学生感

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通过感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

1、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2、三大战役及其战果和意义。

3、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开始。

2、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

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再现,问题质疑,感受历史史实。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归纳构建知识体系。利用典型习题,巩固掌握重点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课题

二、单元概述,梳理线索

三、解读考纲,明确考点

出示中考考纲,学生阅读,教师点拨。

四、师生互动,整合知识

一)谈判桌上的较量——重庆谈判

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以下问题:

(1)短片中反映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两位核心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意图是什么?

(3)这一历史事件结果怎样?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解分析。学生结合资料识记相关知识。

二)全面内战的烽火

1、继续,思考以下问题:

(1)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我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的?

(3)全面进攻被粉碎后,蒋介石又采取什么措施?结果怎样?

2、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3、出示知识框架,学生识记,教师检查。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播放视频引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军事部署并结合形势图,教师讲述其过程,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事件的意义。

四)战略大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1、学生结合手中的资料了解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

2、教师结合三大战役的进军形势图,分析三大战役的过程。

3、学生依据所三大战役知识简表识记相关知识。教师检查识记情况。

五)渡江战役

学生根据资料回答所出示的问题并识记相关内容。

五、单元小结,提升认识

六、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各项中,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