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4e3b21f90f76c660371a68.png)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A. N B. M C. L 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 s能级B. p能级C. d能级D. 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K+ 1s22s22p63s23p B. F 1s22s22p C. S2- 1s22s22p63s23pD.Ar1s22s22p63s23p6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三ⅦA1s22s22p63s23p5ClHClO4四ⅡA 1s22s22p63s23p64sCa Ca21、下列说确的是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XYZB. X2YZC. X2YZD. 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易形成-1价离子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 最外层电子书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6、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材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0236c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4.png)
第二章第一节习题参考答案1. 〔略〕2. 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还差两个电子达到8e-稳定结构,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差一个电子达到2e-稳定结构,所以一个氧原子只能与两个氢原子成键,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分子为H2O。
3. 二氧化碳的结构为O=C=O,所以其分子中有两个碳氧σ键和两个碳氧π键。
4. 键能和键长都是对共价键稳定程度的描述,Cl2、Br2、I2的键能依次下降,键长依次增大,表明Cl2、Br22、I2分子中的共价键的牢固程度依次减弱。
5. 键能数据表明,N≡N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三倍,N≡N键能大于N—N键能的两倍;而C=C键能却小于C—C键能的三倍,C=C键能小于C—C键能的两倍,说明乙烯和乙炔中的π键不牢固,容易被试剂进攻,故易发生加成反应。
而氮分子中N≡N非常牢固,所以氮分子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6.〔注:此题的键长数据和热分解温度,需要通过查阅课外资料获得〕第二节习题参考答案1.2. 在乙炔分子中,2个碳原子各以1个sp杂化轨道与氢原子形成1个碳氢σ键,同时又各以其另1个sp杂化轨道形成1个碳碳σ键,除此之外,每个碳原子通过2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相互垂直〕形成了2个π键,因此,乙炔的三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3. 甲醛分子的立体结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甲醛分子中有2个C—H σ键,而C—O之间有1个σ键和1个π键。
4. 氢离子接受水分子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以配位键形成H3O+,电子对给予体是H2O,接受体是H+。
5. 银离子与氯离子形成难溶的氯化银沉淀。
加入氨水后,银离子接受氨分子中氮原子给出的孤对电子以配位键形成[Ag〔NH3〕2]+,由于生成了可溶性的[Ag〔NH3〕2]+,继续加入氨水时氯化银就溶解了。
第三节习题参考答案1. 水是角形分子,氢氧键为极性键,所以水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
而二氧化碳为直线形分子,虽然碳氧键为极性键,但分子的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教师版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教师版含解析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b52256dd3383c4ba4cd2d5.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们通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某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6B。
1s22s22p63s23p63d54s2C.1s22s22p63s23p63d54s1D.1s22s22p63s23p63d104s1解析:根据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A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0;B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C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6;D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1.答案:C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0 B。
单质具有还原性C。
是单原子分子 D.电子数为10解析:1s22s22p6为10电子微粒,可能为Ne、Na+、F-等,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3.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Na+的电子排布图:B。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C。
碘化铵的电子式:[H H]+I-D。
H2O电子式:H∶∶H解析:Na+的2p能级中每个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状态不能相同,A项错误;S2—的电子排布式3p 能级应排6个电子,即1s22s22p63s23p6,B项错误;碘化铵的电子式中I—的电子式书写错误,C项错误. 答案:D4.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A。
3种 B.4种 C.5种 D.6种解析:第一周期有H:;第二周期有C:,O:,第三周期有P:,Fe:,共5种。
答案:C,其中一组所形成化合物类型与其他三组不同,该组是()A。
1s22s22p63s1与1s22s22p5B。
1s22s22p4与1s22s22p63s23p4C。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75493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5.png)
(word完整版)⾼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习题附答案《物质结构与性质》同步复习第1讲原⼦结构1题⾯(1)34.969是表⽰__________;(2)35.453是表⽰__________;(3)35是表⽰_______________;(4)35.485是表⽰__________;(5)24.23%是表⽰__________;答案:(1)34.969是表⽰同位素35Cl 的相对原⼦质量;(2)35.453是表⽰氯元素的相对原⼦质量;(3)35是表⽰35Cl 原⼦的质量数;(4)35.485是表⽰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质量;(5)24.23%是表⽰同位素37Cl 在⾃然界存在的氯元素中所占的原⼦个数百分⽐。
5题⾯已知A 、B 、C 、D 和E 5种分⼦所含原⼦数⽬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
⼜知B 、C 和D 是由两种元素的原⼦组成。
请回答:(1)组成A 分⼦的原⼦的核外电⼦排布式是;(2)B 和C 的分⼦式分别是和;C 分⼦的⽴体结构呈型,该分⼦属于分⼦(填“极性”或“⾮极性”);(3)若向D 的稀溶液中加⼊少量⼆氧化锰,有⽆⾊⽓体⽣成。
则D 的分⼦式是,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为;(4)若将1mol E 在氧⽓中完全燃烧,只⽣成1mol CO 2和2molH 2O ,则E 的分⼦式是。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6 (2)HCl H 2S V 极性(3)H 2O 2 2H 2O22H 2O+O 2↑(4)CH 4O1题⾯答案:①1s 22s 22p 63s 23p 5 ②3s 23p 5 ③3 ④ⅦA ⑤10 ⑥2s 22p 6 ⑦2 ⑧0 ⑨24 ⑩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⑾4 2题⾯(1)砷原⼦的最外层电⼦排布式是4s 24p 3,在元素周期表中,砷元素位于_______周期族;最⾼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砷酸钠的化学式是。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fd5f01866fb84ae45c8d9a.png)
【答案】(1)同素异形体 (2)I1(N)>I1(O)>I1(C)(3)ABE sp2
(4)低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足球烯为分子晶体(5)
【解析】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杂化方式等、晶胞的结构和计算等。(1)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碳的单质,根据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它们结构都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碳是6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碳的基态电子排布图为: ;(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N原子的最外层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I1(N)>I1(O)>I1(C);(3)石墨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内碳与碳之间形成C-C单键,是σ键,而在层与层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是σ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选ABE,在层内每个碳与周围三个碳形成共价键,所以碳的杂化方式为sp2;(4)A是金刚石,原子晶体,C是足球烯为分子晶体,所以C的沸点低;(5)根据图A及题目中的描述,根据金刚石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金刚石晶胞是面心立方堆积完之后还在四个四面体里有原子,也就是说在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上连排了四个原子,并且相切,所以体对角线长度就是碳原子半径的8倍,设晶胞边长为a ,碳原子的半径为r,即a=8r,∵碳原子的质量=,又∵每个晶胞中含有碳原子个数=4+8×+6×=8,由=,得a =2×,∵a=8rhttp:/*/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r=a=。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原子的最外层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i1ni1oi1石墨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内碳与碳之间形成cc单键是键而在层与层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是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be在层内每个碳与周围三个碳形成共价键所以碳的杂化方式为sp是足球烯为分子晶体所以c的沸点低及题目中的描述根据金刚石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金刚石晶胞是面心立方堆积完之后还在四个四面体里有原子也就是说在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上连排了四个原子并且相切所以体对角线长度就是碳原子半径的倍设晶胞边长为a碳原子的半径为个晶胞中含有碳原子个数48备注无5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ec6f90680203d8ce2f2420.png)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第一章综合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B.原子序数:b>a>c>d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D.A、B、C、D四种元素处在同一短周期中2.下列能级能量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3s 3p 3d 4s B.4s 4p 3d 4dC.4s 3d 4p 5s D.1s 2s 3s 2p3.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或运动状态的描述中,不完全是专指碳原子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有六种运动状态B.L能层p能级只有一个空轨道C.L能层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D.最外层p能级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4.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属于()A.ds区B.p区C.d 区D.s区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Fe [Ar]3d64s2B.O2-1s22s22p4C.Ca [Ar]3d2D.P [Ne]3s23p5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现有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一半;B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1,而两者的原子序数之比为1:2;C元素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碱又能溶于强酸溶液。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7120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f.png)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二节习题(附答案)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A、NH4Cl=NH3↑+ HCl↑B、NH3+CO2+H2O=NH4HCO3C、2NaOH+Cl2=NaCl+NaClO+H2OD、2Na2O2+2 CO2=2Na2CO3+O2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 B.CH4 C.SiH4 D.NH4+3、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 B.HCl C.Cl2 D.F24.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5.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6、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A、直线形式上B、平面正方形C、正四面体形D、正八面体形7.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8.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 D.PCl3中磷原子是sp2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是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还含有π键10、.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A.sp—pB.sp2—sC.sp2—pD.sp3—p1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A.CO2B.CH4C.NH3D.H2O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C.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D.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或离子成键13、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B.氯化硼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D.其分子空间结构类似于CH2O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讲义及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讲义及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8d95effab069dc502201fd.png)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自范性:晶体的适宜的条件下能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对称性:晶面、顶点、晶棱等有规律的重复各向异性: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导致的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尽相同。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某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①晶胞顶角粒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②晶胞棱上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③晶胞面上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④晶胞内部粒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二、构成物质的四种晶体1、四种晶体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晶格能:1mol气态阳离子和1mol气态阴离子结合生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出的能量。
(4)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杭州市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杭州市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fccb7c8762caaedc33d46a.png)
一、选择题C H Cl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有1.5102A.20种B.21种C.22种D.24种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箭头为另一Cl原子的位置,、、、、、、、,共21种,据此解题。
解析:综上所述,故选B。
2.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B.用装置乙加热熔融的纯碱固体Fe OH胶体C.用装置丙提纯()3D.用装置丁可分离苯(沸点80.1℃)和溴苯(沸点156.2℃)答案:A解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HCl。
碱石灰吸收HCl,氨气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五氧化二磷吸收氨气,HCl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所以,装置甲可以检验氯化铵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
A正确。
B.高温熔融的纯碱固体会与瓷坩埚中的SiO2反应而腐蚀坩埚,因而不能用瓷坩埚。
B错误。
C.Fe(OH)3胶体中胶体粒子粒径介于1 nm-100 nm,能透过滤纸,故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提纯该胶体。
C错误。
D .用装置丁进行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蒸汽的温度,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D 错误。
正确答案为A 。
3.1,3-丁二烯()与HBr 加成的能量与反应历程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比a 稳定B .a 、b 互为同分异构体C .生成a 和b 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 .反应生成a 的速率比b 的慢答案:D解析:A .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
根据图示可知物质a 含有的能量比物质b 高,因此物质b 比a 稳定,A 正确;B .物质a 、b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 正确;C .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a 或b 的能量高,发生反应放出热量,故生成a 和b 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 正确;D .由图示可知:反应分步进行,在反应过程中反应产生b 的中间反应吸收的热量比生成a 吸收的多,导致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b 的比a 的低。
(人教版)上海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经典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上海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经典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9d4c937e21af45b207a8d3.png)
一、选择题1.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其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类的有A.2种B.3种C.4种D.6种答案:D解析: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8H8O2,结构中需要含有苯环和酯基,所以同分异构体有:,,,,,,综上,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酚类 -OHB.CH3-O-CH3醚类C.醛类 -CHOD.酯类 -OOCH答案:B解析:A.有机物为苯甲醇,属于醇类,故A错误;B.CH3-O-CH3是乙醚,属于醚类,官能团是醚键,故B正确;C.有机物含有酯基,属于酯类,不属于醛类,故C错误;D.有机物含有羧基,属于羧酸类,官能团-COOH,故D错误;故选:B。
C H Cl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有3.5102A.20种B.21种C.22种D.24种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箭头为另一Cl原子的位置,、、、、、、、,共21种,据此解题。
解析:综上所述,故选B。
4.某烷烃M是由四种烷基构成,其数目分别用a、b、c、d表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b、c、d分别为5、1、1、1,则M的结构可能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a+c所得数值为偶数C.四种烷基之间的关系为a=c+2d+2D.d越大,含碳量越高答案:D解析:A.a、b、c、d分别为5、1、1、1,则M的结构可能有3种:、、,A正确;B.根据选项C可知,a=c+2d+2,所以a+c=2c+2d+2=2(c+d+1),所得数值为偶数,B正确;C.根据烷烃的通式C n H2n+2,-CH3、-CH2-,其数目分别用a、b、c、d表示,则烷烃的分子式为C(a+b+c+d)H(3a+2b+c),则3a+2b+c=2(a+b+c+d)+2,整理得a=c+2d+2,C正确;D.无论d怎么变,烷烃M的分子式不会变,含碳量不变,D错误;故选:D。
5.分子式为C5H10Cl2且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答案:B解析:写出C5H12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5H10Cl2且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有机物:主链为的二氯代物为:、、、;主链为的二氯代物为、;主链为的,没有符合条件的二氯代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3)练习:章末综合检测2(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3)练习:章末综合检测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99a4d181c758f5f61f6782.png)
章末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D.非极性键【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要产生阴、阳离子,一定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含离子键的一定是化合物;非极性键是共价键的一种,可能存在于化合物中(如H2O2、C2H4等),也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金属键只能存在于金属单质中。
【答案】 A【点评】化学键存在的几个特殊情况:①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②金属单质中只存在金属键;③非金属单质中只存在非极性键;④极性键和离子键只能存在于化合物中。
2.下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A.C—F B.C—OC.C—N D.C—C【解析】共价键的极性与元素电负性大小有关,元素间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形成的共价键极性越强。
因电负性大小顺序为:F>O>N>C,故选A。
【答案】 A3.(2014·合肥模拟)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H2O B.C2H4CH4C.Cl2C2H2D.NH3HCl【解析】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有:CO2、C2H4、CH4、Cl2、C2H2,其中Cl2不含极性键。
【答案】 B4.下列一组粒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分子或离子的键角不相等的是()A.CCl4、SiCl4、SiH4B.H2S、NF3、CH4C.BCl3、CH2===CHCl、环已烷D.SO3、C6H6(苯)、CH3C≡CH【解析】A项,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其键角相同;B项,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孤电子对数不同,分子的键角不相同;C项,三氯化硼和氯乙烯的中心原子都是sp2杂化,环已烷中碳原子为sp3杂化;D项,三氧化硫和苯的中心原子为sp2杂化,而丙炔中碳原子为sp和sp3杂化。
【答案】 B5.(2014·盐城模拟)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化学键是原子或离子间较强烈的引力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解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A项正确,D项错误。
镇海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习题(含答案解析)
![镇海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e2b2ccee06eff9aff8071a.png)
一、选择题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蒸馏石油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己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制取乙酸乙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水下进上出,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未在支管口处,冷水方向不合理,故A错误;B.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不能除杂,应选溴水、洗气,故B错误;C.分离有机层和水层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导管口在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易发生倒吸,则导管口应在液面上,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各组物质中,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是A.丙烷和丙烯B.乙烯和环丙烷C.乙炔和丁炔D.甲烷和乙烷答案:B解析:A.丙烷和丙烯,都属于烃,最简式不同,C的质量分数不同、H的质量分数不同,不满足题意,故A错误;B.乙烯和环丙烷,最简式相同为2CH,C的质量分数相同、H的质量分数相同,满足题意,故B正确;C.乙炔和丁炔的最简式不同,C的质量分数不同、H的质量分数不同,不满足题意,故C 错误;D.甲烷和乙烷,都属于烷烃,最简式不同,C的质量分数不同、H的质量分数不同,不满足题意,故D错误;故选:B。
3.E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是苯酚的一种同系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B.经反应A→B和C→D的目的是保护官能团酚羟基不被氧化C.与B属于同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包含B)D.1molD可以消耗1molNaHCO3答案:C解析:A.A与苯酚结构相似,官能团相同,且相差1个CH2,是苯酚的一种同系物,分子中含有苯环,可以被氢气还原,也可以在空气燃烧被氧化,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选项A正确;B.酚羟基容易被氧化,经反应A→B和C→D的目的是保护官能团酚羟基不被氧化,而将苯环上的甲基氧化为羧基,选项B正确;C.与B属于同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共4种,选项C不正确;D.D中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只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则1molD可以消耗1molNaHCO3,选项D正确;答案选C。
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练习(2)(有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练习(2)(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8411b8a32d7375a5178031.png)
2020年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练习(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 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轨道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和,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B. C. D.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易形成价离子B.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5.0分)4.甲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甲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_主族,电子排布式是______,元素符号是______,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乙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_主族,电子排布式是______,元素符号是______,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5.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的电子排布有什么不同的特征?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层和副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有何不同?6.有人把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从ⅠA移至ⅧA,怎样从电子排布和化合价理解这种做法?7.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给出具体例子对这种变化进行陈述。
8.怎样理解电负性可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9.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随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10.假设元素周期系可以发展到第八周期。
而且电子仍按构造原理填入能级,第八周期总共应为多少种元素?--------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故A正确;B.表示3p能级有两个电子,3p能级有3个简并轨道,故B错误;C.同一原子中,1s、2s、3s轨道的能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都含有3个轨道,故D错误;故选:A。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f77e42dd36a32d737581a9.png)
化学选修三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2、以下各能层中不包含p能级的是 A. N B. M C. LD.K3、以下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A. s能级B. p能级C. d能级D. f能级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K+ 1s22s22p63s23p B. F 1s22s22p C. S2- 1s22s22p63s23pD.Ar1s22s22p63s23p61、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相同,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能层数不同。
2、除第一和第七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元素开始,以结束。
4、甲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跟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主族,电子排布式是,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三ⅦA1s22s22p63s23p5ClHClO4四ⅡA1s22s22p63s23p64sCa Ca21、下列说确的是A.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p2表示3p 能级有两个轨道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 XYZB. X2YZC. X2YZD. XYZ3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易形成-1价离子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氰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 最外层电子书为8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6、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经典练习(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经典练习(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3620d82f60ddccdb38a067.png)
一、选择题1.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光照CH3Cl + HClA.CH4 + Cl2−−−−−→B.CH3CH2OH + HBrΔ−−→CH3CH2Br + H2O−−−−→CH3CH=CH2↑+ NaBr + H2OC.CH3CH2CH2Br + NaOH乙醇ΔD.CH3COOCH2CH3+NaOHΔ−−→CH3COONa+C2H5OH答案:C解析:A.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为取代反应,与B、D反应类型相同,故A错误;B.B为乙醇的卤代反应,卤代反应是取代反应的一种,与A、D反应类型相同,故B错误;C.C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与其他反应类型均不相同,故C正确;D.D为酯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与A、B反应类型相同,故D错误。
答案选C。
2.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A.还原反应B.消去反应C.氧化反应D.加聚反应答案:B解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聚反应,含有醛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羟基,能够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含有氯原子、羟基,但与氯原子或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选B。
3.乙醇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不正确的是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①键断裂B.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②③键断裂C .乙醇的完全燃烧是①②③④⑤键断裂D .乙醇与HBr 反应是②键断裂答案:B解析:A .乙醇与钠的反应时断裂羟基中的O-H 键,即是①键断裂,A 正确;B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产生CH 3CHO ,断裂羟基中的O-H 及羟基连接的C 原子上的C-H 键,然后再形成C=O ,因此是①③键断裂,B 错误;C .乙醇燃烧产生CO 2、H 2O ,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发生断裂,因此是①②③④⑤键断裂,C 正确;D .乙醇与HBr 发生取代反应是断裂乙醇分子中的C-O 键,然后形成C-Br 键,即是②键断裂,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卷人
得分
一、综合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氮化钛(Ti3N4 )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 (如图1)。
④铜离子与氨气之间存在配位键,氨气中N与H形成共价键,[Cu(NH3)3CO]+与Ac-之间是离子键,故该题选abd。
(2)①X位于8个顶点和一个体心,晶胞中一共含有2个X,由化学式XY2可知,该晶胞中含有4个Y,又1、2、3、4号Y原子在晶胞的上下面上,则实际为2个Y原子,则5、6号Y原子均在晶胞内部。
②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知,XY2晶体的熔沸点______(填“>”“=”或“<”)固态氨的熔沸点。
③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nm,密度为ρg/cm3,XY2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
【答案】(1)①3d10②N>O>H氮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相对稳定,氧与氢比较,氧原子核电荷数大,非金属性强,难失电子,极性③sp3sp2④acd(2)①内部②>③
(2)X、Y、Z、W形成的有机物YW(ZX2)2中Y、Z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
(3)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Q单质的粉末加入到ZX3的浓溶液中,并通入W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和Na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该离子化合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Na+的配位数为________,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 ·cm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则两个最近的W离子间距离为n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
(3)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
A.共价键B.金属键C.氢键D.配位键E.分子间作用力
石墨中碳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熔沸点比A__________ (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5)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24s2(2)Mg12(3)7O>N>C(4)12(5)TiN>CaO>K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Ti位于第四周期,第IV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2)金属M的第三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M应为短周期第IIA族元素,又因M可把Ti置换出来,所以M应为Mg,其晶体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故答案为:Mg,12;(3)化合物甲的分一个,共7个,根据化合物乙的结构可知Sp3杂化的原子有羟基中的氧,氨基中的氮,碳链上的三个碳,C、N、O都位于第二周期,原子序数递增,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的电负性关系为:O>N>C,故答案为:7,O>N>C;(4)由晶胞结构可知,N原子位于立方体晶胞的8个顶点,6个面心,而Ti原子位于立方体晶胞的12个棱中点和1个体心,根据均摊法可算出该晶胞中N原子个数为8× +6×=4,该晶胞中Ti原子数为:12×+1=4,晶胞质量为m=×4+×4=,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立方体边长的一半,所以立方体边长为2apm,则晶胞的体积Vhttp://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_=(2a×10-10)3cm3,所以晶体的密度ρ==;以顶点的N原子为例,顶点的N原子离面心上的N原子距离最近,则与顶点N原子同层上的有4个晶胞中的4个面心上的N原子,同样上层4个,下层4个,共12个,故答案为 ,12;(5)由表中数据可知,离子晶体所带电荷越大,晶格能也越大,KCl中,离子都带1个单位的电荷,CaO中离子都带2个单位的电荷,TiN中离子都带3个单位的电荷,所以晶格能TiN>CaO>KCl,而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熔点越高,所以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iN>CaO>KCl,故答案为:TiN>CaO>KCl。
【答案】(1) 1s22s22p63s23p2(2) sp2、sp3;平面三角形;(3) SiO2;SiO2为原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
(4) 2Cu+8NH3+O2+2H2O 2[Cu(NH3)4]2++4OH−;(5) Na2O;4;立方体;×107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综合推断题,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合物中心原子的杂化,分子空间构型,晶胞的有关计算等。X、Y、Z、W、R、Q为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元素;Y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是C元素;Z原子单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是N元素;W与Z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的低,原子序数比N大,是O元素;R与Y同一主族,是Si元素;Q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电子层电子均处于饱和状态,是Cu元素。(1)R(Si)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2) X、Y、Z、W形成的有机物CO(NH2)2中C、N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2、sp3;http://ww_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离子中心原子N孤电子对数形成3个,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3) Y、R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是CO2 和SiO2,沸点较高的是SiO2;SiO2为原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4)将Q(Cu)单质的粉末加入到ZX3(NH3)的浓溶液中,并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生成铜氨络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8NH3+O2 +2H2O 2[Cu(NH3)4]2++4OH −;(5)该晶胞中钠离子位于晶胞体心,有8个,氧离子位于顶点和面心,分摊4个,所以化学式为Na2O;Na+的配位数为4;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立方体;晶胞体积为http://www.wln1_未?来脑教学云平台*@,则两个最近的W离子间距离为×107nm
④生成物[Cu(NH3)3CO]Ac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金属键c.共价键d.配位键
(2)某离子型氢化物化学式为XY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6个Y原子(○)用阿拉伯数字16标注。
http:*//www.wl(_未来脑教学云平台+ ①已知1、2、3、4号Y原子在晶胞上、下面上。则5、6号Y原子均在晶胞_________(填“侧面”或“内部”)。
【备注】无
2.X、Y、Z、W、R、Q为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Y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Z原子单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W与Z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的低,R与Y同一主族,Q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电子层电子均处于饱和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R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写出基态Cu+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其中NH3应为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③醋酸分子(CH3COOH)中的两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中的M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I1
I2
I3
I4
I5
电离能/kJ·mol-1
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M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________。
②XY2晶体为离子晶体、固态氨为分子晶体,所以XY2晶体的熔沸点比固态氨高。
③一个晶胞中含有2个XY2 ,XY2http*://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晶胞的质量为g,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nm,则晶胞的体积为=a3 ×10-21cm3,晶胞的密度为ρg/cm3 ,则=a3×10-21,解得NA=。
(5)金刚石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若金刚石的密度为ρg·cm-3,试计算碳原子的半径为__________pm(用含ρ式子表示,不必化简)。
【答案】(1)同素异形体 (2)I1(N)>I1(O)>I1(C)(3)ABE sp2
(4)低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足球烯为分子晶体(5)
【解析】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杂化方式等、晶胞的结构和计算等。(1)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碳的单质,根据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它们结构都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碳是6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碳的基态电子排布图为: ;(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N原子的最外层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I1(N)>I1(O)>I1(C);(3)石墨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内碳与碳之间形成C-C单键,是σ键,而在层与层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是σ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选ABE,在层内每个碳与周围三个碳形成共价键,所以碳的杂化方式为sp2;(4)A是金刚石,原子晶体,C是足球烯为分子晶体,所以C的沸点低;(5)根据图A及题目中的描述,根据金刚石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金刚石晶胞是面心立方堆积完之后还在四个四面体里有原子,也就是说在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上连排了四个原子,并且相切,所以体对角线长度就是碳原子半径的8倍,设晶胞边长为a ,碳原子的半径为r,即a=8r,∵碳原子的质量=,又∵每个晶胞中含有碳原子个数=4+8×+6×=8,由=,得a =2×,∵a=8rhttp:/*/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