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复习笔记和自测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圣才出品】
(完整word版)《艺术学概论》(彭吉象)——知识点提要,推荐文档
上编 艺术总论广义的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狭义的艺术专制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与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广义上的艺术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民族民间艺术(杂技、曲艺、木偶、皮影)。
19世纪末德国的康德拉·费德勒极力主张将艺术与美学区分开来,成为相互交叉而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的独立,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学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一 、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是影子的影子。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辩证统一。
(南北朝)刘勰xi é——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原道》认为“文以载道”。
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强调创作主体(人)的重要性,把自由活动看作是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
(德国哲学家)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在其代表作《悲剧的诞生》中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模仿说/再现说——西方思想史上影响力很大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与艺术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比所模仿的现实更加真实,认为艺术家不应当“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而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
艺术学概论第十二章艺术鉴赏(最全版)PTT文档
艺术鉴赏的意义
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 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 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 意义和美学价值。
艺术鉴赏中的情感又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一方 面,联想和想象常常受到鉴赏主体情感的影响,另一方 面,这种联想和想象又会进一步强化和深化情感。因此, 鉴赏中的联想与想象总是以情感作为中介的。
六、理解
艺术鉴赏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构 审美体验阶段主要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 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 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 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 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 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 更是直接有助于人们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 培养与提高。
艺术学概论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一、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的定义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 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 美的再创造。 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活 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 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简略试题(全12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道”不仅是文艺本质,而且是文艺内容,“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
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
艺术鉴赏是“消费阶段”.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第二节艺术特征3.艺术特征论述: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参考资料1(一)基本框架1.本教材由“艺术总论”、“艺术种类”和“艺术系统”三部分(三编)组成。
上编“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和“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章。
其中“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章,讲述了“艺术本质”在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论述了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的起源”一章,归纳了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如:“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表现’”,分析了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一章,论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如“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讲述了“美育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章,讲述了“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分析了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和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简略试题(全12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道”不仅是文艺本质,而且是文艺内容,“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
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
艺术鉴赏是“消费阶段”.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第二节艺术特征3.艺术特征论述: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看考博书籍最重要的是做笔记,帮助自己搭建一个知识框架,给这些催眠的文字做模块化管理。
以下是我考博时看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的读书笔记,这份笔记还结合易英和其他几位作者的书籍内容。
考博答题时可以根据以下框架,加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写出条分缕析的论文。
后面有考试的重点与策略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
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艺术学概论之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三)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 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 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
• 艺术包括: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 术。 • 每一个艺术门类中,有许多不同的体裁和样式。 如文学包括着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 以及许多不同层次的作品,如文学作品又可以分 为儿童文学、青格和不同题材的作品。 • 鉴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职业、 环境、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来进行选择。这种 选择包括艺术门类的选择,艺术体裁的选择,艺 术题材的选择,以及艺术层次和风格的选择。
• 从哲学——美学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的 审美升华,实际上就是鉴赏主体通过审美 再创造活动,在鉴赏对象中直观自身,实 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引起审美 愉悦,产生美感。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必须 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发 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 生并表现出来,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 造,才能什艺术作品活动现实的艺术生命 力。
•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 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 行着审美再创造。 • 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有许多不确定 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 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艺术鉴赏
• • • •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二、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 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 作品和艺术鉴赏这三个部分或三个环节,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 •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评介艺术 作品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 造活动。
艺术学概论考试笔记
艺术学概论考试笔记Ability is not the only criterion, but character is the criterion.艺术学概论Y uluo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代表人物: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美就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2.主管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德国古典美学鼻主..自由创作是艺术的精髓;艺术与游戏是想通的;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代表人物:尼采德国哲学家..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人的主观意志凌驾于万物之上..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俄国..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形象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中观点1.模仿说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2.游戏说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赛..3.表现说..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4.巫术说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弗雷泽..5.劳动说代表人物:希尔恩;俄国普列汉诺夫..艺术的起源归根结底艺术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 ..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艺术的产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人类的起源最终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美育的途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学..艺术教育的任务: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治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从总体上讲;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子系统..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例:卡夫卡作品;小说变形记、审判、城堡、地洞..更表现在他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宗教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其次;还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宗教艺术:所谓宗教艺术;是想对于世俗艺术而言的;它是指在宗教影响或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这个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其次;道德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这个影响追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此外;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能够对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艺术和科学的关系人类文化史上的三个辉煌时期:第一个辉煌时期;古希腊时期..第二个辉煌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第三个辉煌时期;当代社会..现代科学对艺术的影响: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又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第四;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科学领域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第五章:实用艺术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建筑艺术: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园林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中国园林欣赏特点:欣赏中国园林;不但要注意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尤其要注意欣赏他的文化美..文化美是中国园林的精华与核心..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工艺美术品的三大类:一类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实用品..例:绣花枕头、床单、玻璃器皿..一类是民间工艺用品..例:竹编器件、草编器件、蜡染织物、泥塑木雕、剪纸等..在一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例:景泰蓝器皿、象牙雕刻、瓷器、玉雕等..现代设计或工艺设计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第六章:造型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中国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第二;中国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第三;中国画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从更本上讲;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天下第一行书的作者:王羲之;作品兰亭集序..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第七章:表情艺术表情艺术: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表情艺术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第八章: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戏剧分类:按照作品的容量大小;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的题材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可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戏剧性:所谓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征..电影艺术: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电影的样式可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节目;真人秀等等..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电视剧的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或小品等..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第九章: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所谓语言艺术;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载体..诗歌的分类: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结构性和语言美..第十章: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艺术家自身具有的特点: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第二;正真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第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力..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艺术家与社会生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创作过程:艺术艺术创作从总体上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灵感思维:所谓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起来的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向的顿悟式思维形式..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多种多样的形成:第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第二;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第三;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另一种是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再一种是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世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将其桂归纳为特定的流派..第十一章: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艺术语言..第二个层次是艺术形象;第三个层次是艺术意蕴..艺术语言:所谓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变现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绘画的艺术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笔触、笔法、墨法等..电影的艺术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艺术意蕴:所谓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艺术作品中对艺术意蕴的深入理解: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体思想..第五;还有一点要指出;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典型: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典型的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数的有机统一..意境的特点: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第二;意境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其精髓可提炼为:道、气、心、舞、悟、和..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第十二章: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含义:所谓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一;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第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第三;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第四;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学概论第四版考试笔记
艺术学概论Yuluo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
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艺术只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代表人物: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体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
2.主管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德国古典美学鼻主)。
自由创作是艺术的精髓,艺术与游戏是想通的,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代表人物:尼采(德国哲学家)。
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人的主观意志凌驾于万物之上。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代表人物:车尔尼雪夫(俄国)。
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
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形象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中观点1.模仿说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2.游戏说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赛。
3.表现说。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4.巫术说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弗雷泽。
彭吉象_艺术学概论笔记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复习笔记—————————————————————————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是真实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和真实隔着三层。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将艺术的本质归结为理念/绝对精神。
包含深刻的辩证法,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中国"文以载道说"南北朝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自然之道和生人之道的统一,是文的本源。
朱熹,"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即"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
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尼采:将其推向极端。
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等等,它们成为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
醉和梦是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都根植于人的深层本能,前者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梦幻;后者是痛苦和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欲放纵中揭开人生悲剧的面目。
南北朝时代文学日益繁荣,文学艺术抒情言志的特点得到重视。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看考博书籍最重要的是做笔记,帮助自己搭建一个知识框架,给这些催眠的文字做模块化管理.以下是我考博时看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的读书笔记,这份笔记还结合易英和其他几位作者的书籍内容。
考博答题时可以根据以下框架,加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写出条分缕析的论文。
后面有考试的重点与策略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
客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2。
主观精神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
模仿说或再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艺术概论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艺术概论第十二章艺术鉴赏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十二章艺术鉴赏第十二章艺术鉴赏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学习这一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总体上对艺术系统把握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艺术鉴赏的基本规律。
在具体赏析作品时在审美心理的具体引领下学会如何鉴赏作品,并学会用艺术批评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3课时,欣赏讨论1课时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课程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通过经典作品的读解与分析,掌握到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认识到物质生产理论与精神生产的密切结合及相互关系,以加深对艺术系统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
教学方式及注意事项:多媒体授课,图片、音像资料的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教学内容: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1.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2.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3. 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力培养与提高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第二、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第三、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第四、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4.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艺术鉴赏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有两种: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二)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参考资料1(一)基本框架1.本教材由“艺术总论”、“艺术种类”和“艺术系统”三部分(三编)组成。
上编“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和“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章。
其中“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章,讲述了“艺术本质”在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如:“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论述了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艺术的起源”一章,归纳了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如:“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表现‟”,分析了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一章,论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如“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讲述了“美育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一章,讲述了“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分析了艺术与哲学、艺术与宗教、艺术与道德和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彭吉象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史上的主要说法: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德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式最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他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仅仅是第三性的。
这样一来,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
德国古典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他给美下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代表人德国古典学的开山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
摹仿说或再现说,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是现实的模仿,艺术应该表现出事物的本质性质来。
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人类社会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大类。
为了满足这两种生活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就叫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们的物质文明。
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他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和“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当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艺术生产”理论,对于揭示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完全可以这么讲,“艺术生产”理论为艺术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石。
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研究的启示: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以劳动为前提,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文化实践活动。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个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 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彭吉象王宏建艺术学概论真题习题题
摘自隋志强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艺术学概论》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四、名词解释1.艺术四要素(2006年山东大学考题)2.不平衡关系(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艺术的形象性特征(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4.艺术真实(2007年山东大学考题、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5.审美关系(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艺术的民族性(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7.审美(2011年广州美术学院考题)8.艺术符号(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主观精神说(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考题)10.文化工业(2013年清华美院考题)五、简答题1.简述“艺术的本质”。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3.试述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2009年厦门大学考题)4.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5.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结合作品实际阐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010年中山大学考题)7.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
(2008年山东大学考题)8.为什么说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010年南师大考题)9.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0.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1.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007年聊城大学考题)12.什么是艺术的主体性特征?(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3.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义。
(2010年北京大学考题)14.试论述艺术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5.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举例说明。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考研核心重点笔记中外实用艺术 赏析
故宫全景明代永乐四年始建悉尼歌剧院约翰·伍重设计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一、北京故宫(建筑艺术)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的建筑群,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时称紫禁城,1925后史称故宫,1988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980余座,有房屋90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整个紫禁城建筑分为南部前朝部分和北部后寝部分,没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其建筑与规划,继承了中国古代宫殿的传统,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故宫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美都是罕见的,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赏析】北京故宫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坐落北京中轴线,1406年始建,14年基本建成。
作为明清皇宫,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和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观念。
以皇帝处理政务的三大殿为主,三大殿中以太和殿(金銮殿)为主,居故宫中心,太和殿红墙黄瓦,店面宽11间,进深5间,建在高约2米的汉白玉台基上。
太和殿位于南北方向中轴线的中央,精心设计了三个高潮:一是从正阳门开始,穿过壮阔的天安门广场,二是长方形的午门广场,三是太和殿前气氛森然的正方形广场,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体现出皇帝作为真龙天子的绝对权威。
此外,故宫的总体布局也鲜明的体现出封建礼制。
封建社会的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出那个时代的伦理观念和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十分强调稳定,故宫前部宫殿宏伟壮丽、明朗开阔,后部内廷庭院深邃、建筑紧凑,这种南北纵向层层递进、左右两面对称均衡的构建方式恰恰最能体现稳定的特点,也反映出朝代君主希望江山社稷稳固、世代相传的意愿。
故宫的色彩和装饰也都渗透着儒家的观念意识,凝聚着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
从色彩上来看,总体上富丽堂皇。
尤其是朱红色的围墙、白色的台阶、金黄色的琉璃瓦顶,大红色的柱子和门窗,使这座皇宫的色彩别具一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1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通关提要(提纲挈领)】
本章为重点章节,主要论述了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中的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心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以及艺术批评。
本章内容较多,学习时,要着重掌握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及过程,了解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章历
年是考查重点,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过程常作为简答题、论述题来重点考查,另外也会考查一些重要概念,学习时要注意全面掌握、融会贯通。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1.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1)接受美学
①概述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学史时,必须侧重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
接受美学具有同过去一切文艺理论不同的全新的理论特征,形成一种对艺术系统(作家——作品——读者)全过程展开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塞尔。
②背景
a.从哲学来看,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侧重点逐渐由重视客体的研究转向重视主体的研究。
b.从科学来看,20世纪心理学迅速发展,使审美心理的研究得到深入发展。
c.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为接受美学的发展提供基础。
③方法和思路
a.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
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中心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包括作品本身和读者的赋予两个方面。
b.强调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
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历史发展角度)与水平接受(同代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等。
c.提出重写文学史。
文学史应该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史,是读者接受作品与作品在读者中产生影响的历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
④重要概念及意义(见表12-1)
表12-1 重要概念及意义
(2)艺术鉴赏活动与鉴赏力培养(见表12-2)
表12-2 艺术鉴赏活动与鉴赏力培养
2.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见表12-3)
表12-3 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见表12-4)
表12-4 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考点二: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1.注意、感知和联想
(1)注意(见表12-5)
表12-5 注意
(2)感知(见表12-6)
表12-6 感知
(3)联想(见表12-7)
表12-7 联想
2.想象、情感和理解
(1)想象(见表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