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测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测平均速度

第三节测平均速度要点精讲一、平均速度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s Vt =二、平均速度的测量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2.实验原理:s Vt =3.实验过程:(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4)根据公式:sVt=算出平均速度。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

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4.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5.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相关链接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与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段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应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不指明对应的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典型分析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答案】D【解析】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兔子和乌龟的平均速度相等;因此ABC说法正确;D的说法错误。

2.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拉开帷幕。

同在N城工作的小王和小林结伴自己开车一起去看世博会。

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某一十字路口等红、绿灯后再次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

如何在初中物理中计算物体的速度?

如何在初中物理中计算物体的速度?

如何在初中物理中计算物体的速度?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计算物体的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并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对于我们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有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速度。

速度简单来说,就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如果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越长,那它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如果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越短,速度就越慢。

那速度是咋计算的呢?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路程 ÷时间。

用字母来表示就是:v = s ÷ t ,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骑自行车,在 2 小时内骑了 20 千米,那他骑车的速度是多少呢?咱们就用路程 20 千米除以时间 2 小时,得到速度v = 20 ÷ 2 = 10 千米/小时。

这就意味着这个小朋友平均每小时能骑 10 千米。

再举个例子,一辆汽车在 30 分钟内行驶了 30 千米,那这时候因为时间的单位是分钟,咱们得先把它换算成小时,30 分钟等于 05 小时。

然后计算速度,v = 30 ÷ 05 = 60 千米/小时,说明这辆汽车的速度是60 千米/小时。

在计算速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单位的统一。

路程的单位常见的有千米、米,时间的单位常见的有小时、分钟、秒。

如果路程的单位是千米,时间的单位是小时,那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小时;如果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那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

有时候,题目可能不会直接告诉咱们路程和时间,而是通过一些其他的条件来让咱们间接计算。

比如说,告诉咱们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5 米/秒,运动了 10 秒钟,那路程是多少呢?这时候咱们就可以用公式 s = v × t ,也就是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所以路程 s= 5 × 10 = 50 米。

还有的时候,会告诉咱们一个物体通过两段路程的速度和时间,让咱们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这时候可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速度加起来除以2 。

【初中物理】速度的测量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初中物理】速度的测量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t 12s
初中物理
5.(2022贵州毕节中考,27,★☆☆)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
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 s记录
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
点的路程为 2.12(2.11~2.13) cm,BD段的平均速度为 0.1 m
/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
(用v1和v2表示)。
初中物理
解析 (1)实验时,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再利用速
度公式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v= s 。(2)小
t
车在AC段运动的时间为tAC=15:35:23-15:35:20=3 s,小车在AC
段运动的路程为sAC=10.00 dm-1.00 dm=9.00 dm=0.900 m,小
初中物理
4.(跨学科·体育与健康)(2024河南郏县期中,8,★★☆)某位选 手参加百米跑的成绩是12 s,经仪器分析:①该选手跑前18 m 用了3 s;②冲过终点的速度为10 m/s。则该选手百米跑的平 均速度是 ( C )
A.6 m/s
B.7.15 m/s
C.8.3 m/s
D.10 m/s
解析 百米跑的路程s=100 m,全程所用时间t=12 s,该选手百 米跑的平均速度v= s =100m ≈8.3 m/s。
sBD tBD
=
4.00cm 0.4s
=10
cm/s=
0.1 m/s;由图可知,该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在相等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该汽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
动。
初中物理
6.(2024安徽皖东南六校期中,18,★★☆)小明在“测量小车 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 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实验探究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实验探究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实验探究一、引言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初中阶段,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探究,测量速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篇教案将介绍一种针对初中学生的测量速度的实验探究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相关数据处理。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速度的概念、明确速度的测量方法,并培养他们正确运用工具及进行实验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其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2.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直线型导轨、小车和计时器作为主要实验装置。

在导轨上标出等距离的刻度线,用来测量小车的位移。

3. 实验操作:小车从导轨的起点释放,经过一段距离后到达终点。

通过测量小车在不同时间内到达的刻度线位置,可以计算出小车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和速度。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直线型导轨固定在平稳的桌面上,将小车沿导轨放置好,并保证导轨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计时器准备就绪。

2. 实验操作:将小车放置于导轨的起点,并启动计时器,记录小车经过的刻度线位置以及对应的时间。

3. 数据记录:根据不同时间间隔内小车所达到的刻度线位置,可以计算出小车的位移和速度。

将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标明对应的时间。

4. 数据处理:根据所测定的位移和时间数据,计算小车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速度,并进行图示。

五、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小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

1.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速度-时间变化曲线,通过观察曲线的趋势,学生可以得出速度与时间成正相关的结论。

2. 速度和位移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速度-位移变化曲线,学生可以根据曲线的形状,分析出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第一章第4节 速度的测量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4节 速度的测量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从公式
可知
测算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路程(s)和时间(t)两个物理量。 在公路一段固定距离的路段两端分别放置一个摄像头,当车辆经 过这两个摄像头时,都会被拍照。系统根据这两张照片的拍摄时 刻就能算出车辆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从而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这就是区间测速的原理。
课题体验
滚动的足球、下落的雨滴它们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想想议议
1.滑滑梯时做什么运动? 2.滑滑梯时,从上到下速 度怎么变化?
3.怎样测量下滑的平均速 度呢?
课堂探讨
速度公式
刻度尺 (测量路程S)
停表 (测量出运动时间)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 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实验原理:
器材: 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挡板。
算出小车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
车从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 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 上半段路程S2的平均速度v2.
某同学想测出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提 出可以把小车从斜面的中部开始释放,进行测量。想 一想: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与上面的实验中小车在下 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说明原因。
课堂小结
(教材27页)
1.要测量某同学从滑梯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需要 测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测量工具?
答: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下滑的路程s,下滑的时间; 该测量中用到的测量工具:卷尺和停表。
(教材27页)
2.某同学利用如图1.4-5所示的装置测量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 速度。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并记录小球在A、 B、C三个位置的时刻。小球在AB、BC、AC各段运动的平均速 度分别是多少?

初中物理有关速度的计算

初中物理有关速度的计算

初中物理有关速度的计算物理速度的计算方法是初中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关于速度计算的详细解析,包括速度的定义、速度的计算方法和相关例题。

一、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用物理符号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二、速度的计算方法1.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速度指物体在时间区间内所做位移平均值与时间间隔之比,用公式表示为:v=Δs/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m/s),Δs表示位移(m),Δt表示时间(s)。

2.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瞬时速度指物体在其中一瞬间的速度,用公式表示为:v = ds / dt其中,v表示瞬时速度(m/s),ds表示物体在很小时间间隔dt内所运动的位移。

三、速度计算的常见例题1.例题一:小明用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东骑行2小时后又向北骑行3小时,求小明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解答:位移∆s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位移组成。

先计算水平方向的位移:∆s₁ = v₁ * t₁ = 20 km/h * 2 h = 40 km再计算垂直方向的位移:∆s₂ = v₂ * t₂ = 0 km/h * 3 h = 0 km所以总位移为:∆s = √( ∆s₁² + ∆s₂² ) = √( 40² + 0² ) = 40 km平均速度为:v = ∆s / ∆t = 40 km / 5 h = 8 km/h2.例题二:小刚用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以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运动,求小刚行驶过程中的瞬时速度。

解答:由于正方形四条边等长,所以边长为2千米的正方形的总位移为:∆s = 4 * 2 km = 8 km小刚行驶过程中的时间为:∆t = ∆s / v = 8 km / (80 km/h) = 0.1 h = 6 min所以小刚每6分钟瞬时速度为80 km/h。

四、总结速度是物理学中关于物体运动的重要概念之一、初中物理中涉及速度的计算一般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方法与实验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方法与实验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方法与实验一、引言测量速度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估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教案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速度的方法与实验,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速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方法一:平均速度法1.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运动的总距离,计算出其平均速度。

2. 实验步骤:a. 准备一个直线跑道,长度为已知值D。

b.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取一个小球作为实验对象。

c. 学生将小球从跑道的起点处释放,并用计时器记录小球经过终点所用的时间t。

d. 根据已知距离D和所用时间t,计算出小球的平均速度v。

3. 实验记录表格:| 小组编号 | 已知距离D (m) | 所用时间t (s) | 计算出的平均速度v (m/s) ||----------|--------------|---------------|------------------|| 1 | | | || 2 | | | || ... | | | |4. 实验结果分析:a. 学生们可根据实验记录表计算出各组小球的平均速度。

b. 学生们应该发现,小球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其平均速度越大。

5. 实验讨论:a. 学生们可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例如计时不准确、摩擦力等。

b. 学生们可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以提高测量速度的准确性。

三、方法二:瞬时速度法1.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在某一瞬间的位置变化,计算出其瞬时速度。

2. 实验步骤:a. 准备一条直线跑道,长度为已知值D,并在跑道上规定几个测量点。

b. 让学生选择一个测量点,并在该测量点上放置一个光电门。

c. 将小球从跑道的起点处释放,并保持其运动方向通过测量点的光电门。

d. 光电门将记录下小球通过的时间点,学生们可将这一时间记录下来。

e. 将小球放置在其他测量点上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下不同测量点的时间点。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件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课件
的,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速度的
大小与物体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知2-讲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① s-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像表示
物体运动的路程 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 3 )
② v-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图像表示
物体运动的速度 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 4)
知2-导
1.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感悟新知


知2-讲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 v= ,
推导公式:路程 s=vt,时间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速度都是相同
0.5 m/s。
0.2 m/s; vBC=_____
______s;v
1
AB=______
感悟新知
知4-练
(4)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

越______,是在做__________
变速直线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停表,如果让小
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
路程, t 一定是物体通过路程 s 所用的时间,包括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间歇的时间。
感悟新知
知3-讲
特别提醒:
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

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应根据公式 v= ,用总路程除以总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探究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探究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探究一、引言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通过实验探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教案旨在教授初中物理中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探究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背景知识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2.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3. 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4.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并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四、实验材料1. 玻璃管(长度约50厘米,直径约2厘米)。

2. 滚珠。

3. 直尺。

4. 秒表。

五、实验步骤1. 用直尺测量玻璃管的长度,并记录。

2. 在玻璃管上选择一个固定的起点和终点,将滚珠从起点处释放。

3. 使用秒表计时,记录滚珠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4. 根据记录的时间计算滚珠的速度,使用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进行计算。

5. 测试加速度时,同样选择一个起点和终点,但这次要在一段时间内观察滚珠的速度变化,而不是单纯地测量滚珠到达终点的时间。

6. 计算加速度,使用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进行计算。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速度的测量结果应为正值,表示滚珠从起点到终点的正向运动。

如果结果为负值,则说明滚珠发生了反向运动。

2. 加速度的测量结果可能为正值、负值或零值。

正值表示滚珠的速度在增加,负值表示滚珠的速度在减小,零值表示滚珠的速度保持不变。

七、讨论与思考1. 如果玻璃管的长度增加,滚珠的速度和加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长度的玻璃管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2. 学生还可以尝试改变滚珠的质量,观察速度和加速度是否受到影响,并解释现象的原因。

八、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学生掌握了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方法,并了解到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初中阶段的速度计算

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初中阶段的速度计算

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初中阶段的速度计算在物理学中,速度和速率是两个经常会被混淆的概念,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的学生中。

本文将探讨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并介绍初中阶段常见的速度计算方法。

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和速率在物理学中有着不同的定义。

速度通常指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v = \\frac{d}{t}$,其中v表示速度,d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

速度是一个矢量量,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因此速度有正负之分,负值表示反方向运动。

而速率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考虑方向,是一个标量量。

速率无论物体运动的方向如何,都是正值。

速率的计算公式与速度相同,但速率只考虑距离而不关心方向。

速度与速率的联系速度和速率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某些情况下,速度和速率是相等的,比如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速率相等;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速度和速率会不相等,比如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和速率就会有所不同。

在物理学中,速度和速率的概念是相互联系的,通过速度和速率的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初中阶段的速度计算初中阶段学习物理时,速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平均速度计算: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方法为$v_{avg} = \\frac{\\Delta d}{\\Delta t}$,其中v avg为平均速度,$\\Delta d$为距离的变化量,$\\Delta t$为时间的变化量。

2.瞬时速度计算:瞬时速度是指在某一瞬间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速度的导数来计算,即$v = \\lim_{\\Delta t \\to 0} \\frac{\\Delta d}{\\Delta t}$。

3.相对速度计算:当两个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

相对速度的计算方法是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减,即$v_{\\text{相对}} = v_{1} - v_{2}$。

初中物理测量速度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速度教案

初中物理测量速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物体的路程和时间,从而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步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2. 知识讲解:介绍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讲解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并计算出平均速度。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的路程和时间,计算出平均速度。

5. 结果分析: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拓展知识:介绍其他测量速度的方法,如光电门等。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2. 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速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学生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物体的路程和时间。

3. 学生能独立完成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六、教学资源1. 刻度尺和停表。

2.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金属片等。

七、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确保实验器材齐全,学生掌握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2. 课堂纪律:注意维持课堂秩序,确保实验安全。

3.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

初中物理:测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测平均速度

第三节 测平均速度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方法过程与方法: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如何设计实验学习过程【教师导航 激发学趣】我们学过了速度公式,利用公式就可以测出物体的速度。

【自学互助 合作探究】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测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表格:实验方法与步骤1、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滑到B 处的路程s 12、 用秒表测出滑到B 处所用的时间t 13、 计算小车AB 之间的平均速度。

4、C A知识拓展:1、 一辆车沿直线向一座山峰匀速前进,鸣笛6s 后听到回声,如果车行驶速度是15m /s ,求此时车距山峰多远?(v 声=340m/s)2、右图是一个骑车者与一个跑步者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线中能获得的合理信息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求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

4、一队战士在靶场练习打活动靶,靶的运动方向跟射击方向垂直。

如果战士到活动靶的距离是100m ,子弹在100m 的距离内平均速度v 1=800m ∕s.靶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 2=8m ∕s 。

试求战士应在活动靶距离射击击中点多远时开枪,才能击中活动靶?5、喜羊羊发现后方100m 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 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m 。

初中物理实验声音的传播速度的测量与计算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声音的传播速度的测量与计算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声音的传播速度的测量与计算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与计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实验器材:1. 钢尺或卷尺2. 振动装置(如电子游戏手柄等)3. 手表或秒表4. 听力敏感器(如声音传感器或麦克风等)5. 直尺或直角镜实验材料:1. 固体:金属棍或木棍2. 液体:水或酒精3. 气体:空气(可忽略湿度和气压的影响)实验步骤:一、测量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1. 将钢尺或卷尺垂直固定在桌子上,保持其底端与桌面紧密接触。

2. 使用振动装置将声音传入钢尺或卷尺顶端,并同时记录传输时间t1。

3. 移动手表或秒表至底端,当听到声音时停止计时,并记录时间t2。

4. 计算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1,公式为v1 = l1 / t1,其中l1为钢尺或卷尺的长度。

二、测量液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1. 将水或酒精倒入一个容器中,使其表面与容器边缘平齐。

2. 将振动装置浸入容器中,并保持与液体表面接触。

3. 同时记录声音发送的时间t3和接收到声音的时间t4。

4. 计算液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2,公式为v2 = h / (t4 - t3),其中h为容器的高度。

三、测量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1. 将振动装置逐渐远离听力敏感器,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并记录振动装置与敏感器的距离d。

2. 使用直尺或直角镜测量出振动装置与听力敏感器之间的直线距离L。

3. 同时记录声音发送的时间t5和接收到声音的时间t6。

4. 计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3,公式为v3 = (L - d) / (t6 - t5)。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测量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空气最慢。

这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导致声音波动的速度较快;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导致声音波动的速度较慢。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以减少干扰声音的影响。

初中物理速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速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速度知识点总结一、速度的基本概念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物理量,它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通常用v表示,单位是米/秒(m/s)。

速度的大小只能是正值或零,因为它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2. 速度的方向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在描述速度时,除了要说明速度的大小外,还要指出速度的方向。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用箭头来表示速度的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速度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速度的方向。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而位移是物体由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

速度是瞬间的,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情况;而位移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它和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速度的计算方法1. 平均速度的计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通常速度是变化的。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 Δs / 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Δs表示位移,Δt表示时间。

2.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

这种情况下速度的计算相对简单,它的公式是:v = s / 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

3. 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在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

这种情况下速度的计算相对复杂,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通常满足v = v0 + at,其中v表示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三、速度的相关知识点1. 速度和运动的关系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重要物理量,它和物体的运动密切相关。

通过速度,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移动的快慢、方向以及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2.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情况的物理量,它和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满足v = v0 + at。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在加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情况。

3. 速度和图表的关系通过图表可以直观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其中速度-时间图表和位移-时间图表是最常见的。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速度的测量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速度的测量

第4节速度的测量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会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速度的测量》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教材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了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

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为以后的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在前几节中已经给学生讲了速度的概念,学生对速度有了一定的理解,要求学生巩固学习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求,认真按照规则做好实验的习惯。

教学目标1.学会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核心素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难点: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掌握求平均速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续表中。

4.实验表格5.实验注意事项(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要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4)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车。

(5)时间和长度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下面大家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开始实验。

实验完毕后,请说出你的实验结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实验及时指出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续表1.在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3.测量路程时要注意什么?想想议议:某同学想测出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提出可以把小车从斜面的中部开始释放,进行测量。

想一想: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与上面的实验中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说明原因。

例1小明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内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秒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与距离的实验与计算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与距离的实验与计算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与距离的实验与计算一、实验目的与背景二、实验原理及步骤1. 实验原理2. 实验步骤三、实验仪器与材料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 实验结果2. 数据处理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分析2. 讨论六、实验结论七、实验拓展与应用八、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九、物理概念与知识点复习十、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一、实验目的与背景测量速度与距离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实验之一,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与距离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与计算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准确测量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并学会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二、实验原理及步骤1. 实验原理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通过物体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距离和所花费的时间来计算。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v)= 距离(d)/ 时间(t)2. 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仪器和材料,包括计时器、直尺、小球等。

b. 将直尺平放在桌子上,使其成为水平的轨道。

c. 计算直尺长度,作为测试距离。

例如,直尺长度为50cm。

d. 在直尺一端放置一个小球,并记录该点为起始点。

e. 从起始点轻轻推动小球,使其沿直尺滚动。

f. 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小球滚过终点时的时间。

g. 根据记录的时间和直尺长度,计算小球的速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本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包括:1. 计时器:用于准确计时小球滚动的时间。

2. 直尺:用于作为小球滚动的轨道。

3. 小球:用于模拟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与距离。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记录的时间和直尺长度,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小球滚动的速度数据。

例如,小球滚动时间为2秒,直尺长度为50cm,则小球的速度为1.25cm/s。

2. 数据处理将每次实验记录的时间和直尺长度代入速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每次小球滚动的速度数据。

然后可以计算这些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小球的速度与直尺长度和滚动时间成正比。

【初中物理】速度的测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初中物理】速度的测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探究新知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想一想:
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是否还需要测量,若
将小车从斜面的中部开始释放、进行测量是否可行?这样测 得的平均速度与上面的实验中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是否相等? 说明原因。
探究新知
金属片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s2 Nhomakorabeas3 t3
s1 t1
t2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
雨蒸是长距离飞行较快的
鸟,速度约为48/m/s
蛇鸟跑得极快,速度可达20/m/s
旗鱼是游洋中的游泳冠军,
速度可达28m/s
课堂小结
原理 v s t
平均速度理解:同一物 体做变速运动时,它的
速 度 的
方法
测路程:刻度尺 测时间:停表
平均速度是随着各段时 间或路程的不同而变化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 的。求平均速度时,应
实验结论
路 程(m) s1= 0.7 s2= 0.35
运动时间(s) t1= 2 t2= 1.7
平均速度(m/s) v1= 0.35 v2≈ 0.20
小车沿斜面下滑 的速度越来越大,说 明小车沿斜面下滑 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s3=s1-s2= 0.35 t3= t1- t2= 0.3 v3≈ 1.20
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探究新知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实验表格
路 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
t1=
v1=
S2=
t2=
v2=
S3=S1-S2=
t3= t1- t2=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初中物理教案:测量速度的实验设计与分析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测量速度,设计一个实验来帮助他们掌握测量速度的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名称:测量速度的实验设计与分析一、引言在物理学中,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实践与观察,我们可以掌握测量速度的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进一步理解速度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本篇教案将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设计,以帮助初中生掌握测量速度的技巧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学习如何使用简单工具和设备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3. 分析实验数据,理解速度与位移、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1. 直尺或测量尺。

2. 计时器或秒表。

3. 物体A和物体B(任意选择两个物体)。

四、实验步骤1. 确定直线行驶路线:在地面上划出一条直线行驶的轨迹,长度约为10米。

2. 准备物体A和物体B:选取两个不同的物体,并给它们编号以便区分。

3. 定义起点和终点:在直线轨迹上标出起点和终点,方便测量位移。

4. 实施实验:a) 将物体A放在起点处,用计时器或秒表记录从起点到终点所花费的时间t1,并记录下位移x1。

b) 将物体B放在起点处,同样用计时器或秒表记录从起点到终点所花费的时间t2,并记录下位移x2。

5. 重复实验步骤4多次,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速度:a) 使用速度公式v = x/t来计算物体A的平均速度v1 = x1/t1。

b) 同样地,使用速度公式来计算物体B的平均速度v2 = x2/t2。

六、结果讨论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的平均速度v1和v2,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讨论和分析:1. 比较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

哪个物体运动更快?为什么?2. 能否推断出两个不同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质量大小是否会影响物体的速度?3. 分析不同实验中测得的速度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测量平均速度

具体实验: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S1=90.0cm=0.900m
S1= 0.900
具体实验: t1
S1= 0.900 t1= 5
v1= 0.18
具体实验: t1
S1= 0.900 S2= 0.450
t1= 5
v1= 0.18
具体实验:
t2
t1
v2
S1= 0.900 S2= 0.450
②小车通过的路程,应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不是斜面长度)
谢谢观看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
倾角适当 小 (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
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03 m/s。
例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 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 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时刻,则:
平均速度: v3= 0.225
具体实验: t3
v3
t2
t1
v2Leabharlann 结论:小车沿斜面顶端到底端的速度在逐渐增大
例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
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
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 2 mm;
t1= 5 t2= 3
v1= 0.18 v2= 0.15
具体实验:
t2
v3
t1
v2
小车在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还需要进行测量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