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专题
高中 化学计算专练01
![高中 化学计算专练01](https://img.taocdn.com/s3/m/917edc4cbe1e650e52ea998c.png)
化学计算专练1.Na 2SO 3·7H 2O 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Na 2SO 3在30℃时的溶解度为35.5g/100gH 2O 。
1)计算30℃时Na 2SO 3饱和溶液中Na 2SO 3的质量分数ω。
(保留2位小数)2)计算30℃时271g Na 2SO 3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
3)将30℃的Na 2SO 3饱和溶液271g 冷却到10℃,析出Na 2SO 3·7H 2O 晶体79.5g 。
计算10℃时Na 2SO 3在水中的溶解度。
2.白磷(P 4)是磷的单质之一,易氧化,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卤化磷。
卤化磷通常有三卤化磷或五卤化磷,五卤化磷分子结构(以PCl 5为例)如右图所示。
该结构中氯原子有两种不同位置。
1)6.20g 白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
上述燃烧产物溶于水配成50.0mL 磷酸(H 3PO 4)溶液,该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1。
2)含0.300mol H 3PO 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 Ca(OH)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l 种难溶盐和16.2g H 2O 。
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3)白磷和氯、溴反应,生成混合卤化磷5PCl Br x x -(14x ≤≤,且x 为整数)。
如果某混合卤化磷共有3种不同结构(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结构),该混合卤化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磷腈化合物含有3种元素,且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20。
0.10mol PCl 5和0.10mol NH 4Cl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0.030mol 磷腈化合物。
推算磷腈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提示:M>300)。
3.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226MgCl H O )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l)预氨化过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温下Mg(OH)2的111.810sp K -=⨯,若溶液中()613.010c OH mol L ---=⨯,则溶液中()2c Mg += 。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专题之差量法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专题之差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56883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4f.png)
[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
Fe+ CuSO4=Cu+FeSO4 质量差
56
64
64-56
x
y
1.16-1.12
56 64 64 56 x y 1.16 1.12
得:x=0.28(g) y=0.32(g)
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析出了铜0.32g.
二、液体差量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 的铁10g与50g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 得液体质量为55.4g,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O+CuO = Cu+CO2
28
44
12x克
气体质量增加(差量)
44-28=16 18 -12 =6克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87.5%。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溶液质量增加(差量)
56210x来自56∶54=10x∶5.4
56-2=54 55.4-50=5.4克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例2. 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24.6g、t℃的 水中,得到t℃时NaOH饱和溶液31.2g ,求 t℃时NaOH的溶解度.
解: 设生成NaOH质量为x,反应了水的质量为y
2Na + 2H2O = 2NaOH + H2↑
46 36
80
2
y
x
溶液质量增加 46-2=44
31.2-24.6=6.6g
解得:x=12g,y=5.4g
S=100×12/(31.2-12) = 62.5g
三、气体差量
例1.将12克CO和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 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g,求原混 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完整版)高中化学计算题
![(完整版)高中化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4ec665bfa32d7375a5178074.png)
专题四:中学化学计算题常见方法及策略二. 知识要点及例题:(一)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1. 由陌生转化为熟悉。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1] 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克)。
[例2] 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2x%B. 大于2x%C. 小于2x%D. 无法计算2. 由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易出错。
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3] 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
[例4] 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 KOH 84.9%,KHCO35.1%,K2CO32.38%,H2O 7.62%。
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 98克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
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3. 由复杂转化为简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
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退”,就是“转化”,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例5] 向1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650b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8.png)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铁、铝混合物溶于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和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消耗HCl的物质的量: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Al + 6HCl → 2AlCl3 + 3H2↑Fe + 2HCl → FeCl2 + H2↑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x + y。
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根据题意,铝、铁混合物中铝、铁的质量比为2:3,设铝、铁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有:m1/m2 = 2/3m1 + m2 = 100g解得m1 = 40g,m2 = 60g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56,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 1.48mol,y = 1.07mol。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CO2的质量分数。
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CO2的物质的量为x + y。
CO2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试题较容易。
3.计算质量比为51:32:34的C6H5OH、CH3OH、C2H5OH,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
有含为,则C6H5OH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27173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3.png)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某化合物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若将1.2g的化合物A溶于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A. 0.3 mol/LB. 0.6 mol/LC. 1.2 mol/LD. 2.4 mol/L2.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 s^-1,如果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1 mol/L,求10秒后反应物的浓度。
A. 0.005 mol/LB. 0.01 mol/LB. 0.015 mol/LD. 0.025 mol/L二、计算题1. 某化学实验室需要制备0.1 mol/L的硫酸溶液100mL,已知实验室有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cm³。
求需要多少毫升的浓硫酸。
2.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0.05 mol/L的硫酸,若要将废水中的硫酸中和至pH值为7,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假设废水体积为1000L。
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4,反应为:N2(g) + 3H2(g) ⇌2NH3(g)。
若初始时N2的浓度为0.1 mol/L,H2的浓度为0.3 mol/L,求平衡时NH3的浓度。
2. 某溶液中含有0.02 mol/L的HCl和0.02 mol/L的NaOH,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首先计算化合物A的摩尔数,n = m/M = 1.2g / 40g/mol = 0.03 mol。
然后计算摩尔浓度,c = n/V = 0.03 mol / 0.1 L = 0.3 mol/L。
2. 答案:A解析:根据一阶反应的浓度公式,c = c0 * e^(-kt),其中c0为初始浓度,c为10秒后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t为时间。
代入数值,c = 0.01 * e^(-0.05*10) ≈ 0.005 mol/L。
二、计算题1. 答案:需要8.16 mL的浓硫酸。
高中化学计算专项题集
![高中化学计算专项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d6610ad149649b6648d747e0.png)
高中化学题解与习题精选例1:将Wg 铁、氧化铁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粉未放入100mL 4.4mol/L 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得氢气896mL (标况),生成的溶液中只有FeCl 2、HCl 和1.28g 固体。
把溶液稀释到320mL 时,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 ,求混合物中各物质是多少g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选准突破口。
首先确定由生成溶液中的盐酸可知反应后的1.28g 固体沉淀物为铜,因此可首先确定CuO 的质量。
再根据各反应化学方程式中诸物质的量的关系和耗用盐酸的物质的量列方程求解,或寻求题中“隐含”的电子守恒和Cl -守恒条件,求得Fe 和Fe 2O 3的质量。
解法一: Cu 的物质的量==12864002..mol CuO 的质量=0.02×80=1.6(g )设混合物中Fe 2O 3的物质的量为x 。
Fe 2HCl FeCl H 0.04mol0.08mol0.89622.40.04mol Fe O 6HCl 2FeCl 3H Ox 6x 2xCuO 2HCl CuCl H O0.02mol 0.04mol 0.02mol 22233222+=+↑=+=++=+ 2FeCl Fe 3FeCl 2x x32+=Cu2+ Fe = FeCl 2 +Cu0.02mol 0.02mol根据反应耗用盐酸的量列方程求解0.086x 0.040.1 4.40.3200.256x 0.24x 0.04mol ++=⨯-⨯==()Fe 2O 3的质量=⨯=16000464..(g )Fe 的质量=++⨯=(...).0040020045656(g ) 解法二:设混合物中含铁的物质的量为x ,Fe 2O 3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Fe 2e Fe x 2x2-→+Fe O 2FeCl 2e 2FeCl y2y2332——+2H +——H 2得电子的物质的量0.04×2(mol ) CuO ——Cu 得电子的物质的量0.02×2(mol )2x 2y 0.040.08=++根据Cl -守恒列方程2x 22y 0.3200.250.1 4.4+⨯+⨯=⨯解方程组2x 2y 0.122x 4y 0.080.04Cl -=++=⎧⎨⎩-(电子守恒)(守恒)x y ==01004..()()mol molFe 的质量=⨯=015656..()g Fe 2O 3的质量=⨯=16000464..()g例2:某化工厂用NH 3制备NH 4NO 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计算的分类专题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计算的分类专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768e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3.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计算的分类专题练习题一、质量计算1. 问题:某化合物样品的质量为15g,其中含有铁元素。
已知该化合物中铁的质量占总质量的30%,求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是多少?问题:某化合物样品的质量为15g,其中含有铁元素。
已知该化合物中铁的质量占总质量的30%,求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是多少?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可得,铁元素占总质量的30%,即铁的质量为15g * 30% = 4.5g。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铁元素占总质量的30%,即铁的质量为15g * 30% = 4.5g。
答案:4.5g2. 问题:某化学实验中,一固体物质有100g,可以大量溶解在1000ml的水溶液中,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多少?问题:某化学实验中,一固体物质有100g,可以大量溶解在1000ml的水溶液中,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多少?解答: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
根据已知条件,溶质质量为100g,溶液体积为1000ml = 1000g。
代入公式可得,质量浓度 = 100g / 1000g = 0.1。
: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
根据已知条件,溶质质量为100g,溶液体积为1000ml = 1000g。
代入公式可得,质量浓度 = 100g / 1000g = 0.1。
答案:0.1二、容量计算1. 问题:在实验室中,有一种稀硫酸溶液,浓度为0.5mol/L,需用10mol/L的硫酸溶液稀释,稀释多少升,才能得到500mL稀硫酸溶液?问题:在实验室中,有一种稀硫酸溶液,浓度为0.5mol/L,需用10mol/L的硫酸溶液稀释,稀释多少升,才能得到500mL稀硫酸溶液?解答:根据稀释溶液的计算公式可得,浓度1 * 体积1 = 浓度2 * 体积2。
已知浓度1为10mol/L,体积1为体积2,浓度2为0.5mol/L,体积2为500mL。
代入公式可得,10 * 体积1 = 0.5 *500。
高中化学第3章微专题3pH的计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化学第3章微专题3pH的计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62b9ef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8.png)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1)强酸溶液:强酸(Hn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有c(H+)=nc
mol·L-1,pH=-lg c(H+)=-lg nc。
(2)强碱溶液:常温下,强碱溶液[B(OH)n]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
-
-1
1.0×10-14
)=
+
c(OH )=nc mol·L ,c(H
呈酸性,溶液的pH<7,A错误;pH=5的硫酸溶液中c(H+)=1×10-5 mol·L-1,
2c(SO4 )=5×10-6
+
-7
mol·L-1,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 500 倍,则稀释后
2,c(SO4 )=1×10-8
-1
c(H )≈1×10 mol·L
-1
mol·L ,则
2c(SO4 )与
c(H+)的比值为 1∶
则混合溶液中c(OH-)=
0.2-0.18
mol·L-1=0.01 mol·L-1,此时c(H+)=10-12
2
mol·L-1,故溶液的pH=12。
4.(2024·辽宁名校协作体联考)室温时,将x mL pH=a的NaOH稀溶液与y mL
pH=b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错误的是( C )
的pH=7,则10-3b-10-4a=10-5(a+b),解得a∶b=9∶1。
思维建模
计算溶液pH的思维模型
专题精练
1.(2024·山东济宁兖州区检测)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
是( D )
A.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e3be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6.png)
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溶液的浓度等概念,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的常见计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质量计算、物质的量计算、摩尔质量计算和溶液的浓度计算。
一、质量计算1. 质量百分比计算质量百分比是指某种元素在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比例,计算方法为:质量百分比 = (某种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或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2. 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可以推导出其化学式。
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各元素的质量,例如质量百分比为50%的元素质量为50g;- 计算元素的物质的量,通过元素的质量除以摩尔质量,例如50g 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为50g/摩尔质量;- 确定元素的摩尔比例,以最小的物质的量除以最小物质的量为1,得出其他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例;- 根据元素的摩尔比例推导出化学式。
二、物质的量计算1.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 质量 / 物质的摩尔质量2. 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在液体和气体的计算中,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物质的量 = 体积 / 摩尔体积三、摩尔质量计算1. 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计量单位为g/mol。
2. 计算方法要计算摩尔质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查找元素的原子质量表,获取各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即为化学物质的摩尔质量。
四、溶液的浓度计算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2. 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浓度单位,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 质量百分比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 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以上是高中化学化学计算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专题02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专题02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a8f0e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c.png)
专题02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1.(2021·全国高考甲卷真题)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8g 重水(2D 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 10NB .3mol 的2NO 与2H O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4NC .32g 环状8S ()分子中含有的S-S 键数为A 1ND .1L pH=4的-12270.1mol L K Cr O ⋅溶液中2-27Cr O 离子数为A 0.1N【答案】C【解析】A .2D O 的质子数为10,18g 2D O 的物质的量为18g=20g/mol0.9mol , 则18g 重水(2D O )中所含质子数为A 9N ,A 错误;B .2NO 与2H 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 2+H 2O=2HNO 3+NO ,该反应消耗3个NO 2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则有3mol 的NO 2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2N ,B 错误;C .一个8S ()分子中含有的S-S 键数为8个,32gS 8的物质的量为32g =832g/mol ⨯18mol ,则含有的S-S 键数为A A 18N =N 8⨯⨯,C 正确;D .酸性227K Cr O 溶液中存在:2-2-+2724Cr O +H O2CrO +2H ,含Cr 元素微粒有2-27Cr O 和2-4CrO ,则1L pH=4的-12270.1mol L K Cr O ⋅溶液中2-27Cr O 离子数应小于A 0.1N ,D 错误;故选C 。
2.(2021·广东高考真题)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1mol CHCl 含有C Cl -键的数目为A 3N B .1L1.0mol/L 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为A 2N C .11.2L NO 与211.2L O 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A ND .23g Na 与足量2H O 反应生成的2H 分子数目为A N 【答案】A【解析】A .1个3CHCl 分子中含有3个C Cl -键,微粒个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故31mol CHCl 含有3mol C Cl -键,C Cl -键的数目为A 3N ,A 正确;B .盐酸为氯化氢的水溶液,氯化氢会全部电离出阴离子Cl -,水会部分电离出阴离子OH -,水的质量及电离程度未知,故无法计算1L1.0mol/L 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B 错误;C .未提到具体的温度、压强(如标况下),故无法计算11.2L NO 与211.2L O 混合后的分子数目,C 错误;D .23g Na 为1mol ,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关系式为:22Na H ,故1mol Na 应对应生成0.5molH 2,2H 分子数目应为0.5A N ,D 错误; 故选A 。
高中化学计算题11例
![高中化学计算题11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8f0783e53a580216fcfe90.png)
高中化学计算题11例⑴取 0.04mol KMn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 mol气体,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再加入足量的浓盐酸(适当加热),又收集到b mol 气体,反应后锰元素以Mn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则⑴写出a与b的函数关系式。
(2)a+b的最小值是多少?(3)当a+b=0.09时,残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解:因为KMnO4固体是“加热一段时间后”,所以可以认为只是一部分KMnO4分解,或者说最多是全部分解,所以根据反应2KMnO4 K2MnO4+ MnO2+O2 可以得出O2气最多为0.04*0.5=0.02mol 而最少也不会到零。
所以0<a≤0.02。
其次残留固体中不管是MnO2,还是KMnO4(未反应)还是KMnO4也不管它们与浓HCl的反应方程式如何,题目中有“足量的浓盐酸”与“锰元素以Mn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两个条件,所以我们必须用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的守恒来解题。
Mn元素在反应前,都是以+7价的形式存在于K2MnO4中。
O元素在反应前,都是以-2价的形式存在于K2MnO4中。
Cl元素在反应前,都是以-1价的形式存在于浓HCl中。
而Mn元素从+7价降到了+2价(Mn2+,Mn为+2价)所以一共得到电子量为(7-2)*0.04=0.2molO(-2价)2放出每2mol O(-2价)4mol才能成为1mol O2 现在有a mol 的O2,所以失电子总数为4a mol。
Cl(-1价)要变成Cl2每2mol Cl(-2价)要失去电子2mol才能成为1mol Cl2。
现在有b mol的Cl2所以失电子总数为2b mol。
由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所以0。
04*5=4a+2b 得 b=-2a+0.1(0<a≤0.02)至于a+b的最小值:由b=-2a+0.1 所以a+b=-a+0.1所以当a最大时 a+b有最小值当a最多即KMnO4全部分解产生O2时由反应方程得2 KMnO4~O2, 所以n O2max=0.04/2=0.02 mol所以a+b的最小值为0.1-0.02=0.08 mol当a+b=0.09时 -a+0.1=0.09a=0.01所以残留固体的质量为:KMnO4(未反应)(0.04-0.01*2)*158MnO2:87*0.01K2MnO4:197*0.01所以:三者加和得固体总质量为6g。
高中化学计算专题教案
![高中化学计算专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3574b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f.png)
高中化学计算专题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计算在化学实验和理论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掌握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3. 能够运用化学计算方法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教学内容:
1. 化学计算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摩尔计算、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等。
3.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和计算步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化学计算在实际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讲解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3. 计算方法介绍:介绍摩尔计算、质量分数计算等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摩尔计算和质量分数计算。
第二课时:
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计算练习。
2. 计算公式和步骤:介绍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和计算步骤,如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等。
3.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和讨论,解决给定的化学计算问题。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化学计算的理解。
教学评价:
1.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熟练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学生的练习和讨论能够有效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化学计算公式和方法。
3.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化学计算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化学高中计算题
![化学高中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3e0d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3.png)
化学高中计算题化学高中计算题第一篇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学问,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当中的计算的量应当是较小的,通常都不需计出准确值,可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对运算结果的数值进行估计,符合要求的便可选取。
[例4]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温度(℃)01020XX40溶解度(克/100克水)A.0-10℃B.10-20℃C.20-30℃D.30-40℃此题考查的是溶液结晶与溶质溶解度及溶液饱和度的关系。
溶液析出晶体,意味着溶液的浓度超出了当前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依据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水)]×100%=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假如将各个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代入,比较其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与22%的大小,可得出结果,但运算量太大,不符合选择题的特点。
从表上可知,该盐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可以反过来将22%的溶液当成某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低于该温度,就会析出晶体。
代入[溶解度/(溶解度+100克水)]×100%=22%,可得:溶解度×78=100×22,即溶解度=2200/78,除法运算麻烦,运用估算,应介于25与30之间,此溶解度只能在30-40℃中,应选D。
化学高中计算题第二篇已知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依据题目的要求去计算相关的量例犹如分异构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等,常常要用到结构比较法,其关键是要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了解透彻,将相关的官能团的位置,性质娴熟把握,代入对应的条件中进行确定。
[例8]分子式为C12H12的烃,结构式为,若萘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则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A.9种B.10种C.11种D.12种此题是求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需考虑官能团异构和碳链异构,只求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按通常做法,将四个溴原子逐个代入萘环上的氢的位置,便可数出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但由于数量多,结构比较十分困难,很易错数,漏数.抓住题目所给条件--二溴代物有9种,分析所给有机物峁固氐?不难看出,萘环上只有六个氢原子可以被溴取代,也就是说,每取代四个氢原子,就确定剩下两个氢原子未取代,依据"二溴代物有9种"这一提示,即萘环上只取两个氢原子的不同组合有9种,即意味着取四个氢原子进行取代的不同组合就有9种,所以根本不需逐个代,快速推知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就有9种. 化学高中计算题第三篇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b903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6.png)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数目不变D. 原子质量不变3. 金属钠在空气中反应生成的产物是()A. 氧化钠B. 过氧化钠C. 氢氧化钠D. 碳酸钠4.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 溶液变浑浊B. 溶液变澄清C. 溶液颜色变深D. 无明显变化5.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若1mol氧气完全反应,需要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A. 1molB. 2molC. 4molD. 8mol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 碳酸钠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硫酸钠7.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mol氢气的质量是()A. 1gB. 2gC. 16gD. 32g8. 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钠D. 氯9. 根据化学平衡的原理,下列条件中能促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催化剂D. 降低温度10.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铁与盐酸反应B. 氢气与氧气反应C.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 钠与水反应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若氧气的体积是10L,则反应消耗的氢气的体积是______。
2.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 + H2O → Ca(OH)2,若氢氧化钙的质量是74g,则反应消耗的氧化钙的质量是______。
3. 根据摩尔浓度的定义,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0.1mol,溶液的体积是250mL,则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______。
4. 根据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若生成氢气0.1mol,则反应消耗的钠的质量是______。
高中化学 题型专攻(六)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综合计算
![高中化学 题型专攻(六)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综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987db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8.png)
题型专攻(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综合计算1.化学平衡常数(1)意义:化学平衡常数K 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 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K >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
K 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2)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对于可逆化学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K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
另可用压强平衡常数表示:K p =p p (C )·p q (D )p m (A )·p n (B )[p (C)为平衡时气体C 的分压]。
(3)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平衡常数①同一可逆反应中,K 正·K 逆=1。
②同一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n 倍,则新平衡常数K ′与原平衡常数K 间的关系是K ′=K n 或K ′=nK 。
③几个可逆反应方程式相加,得总方程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各分步反应平衡常数之积。
2.转化率、产率及分压的计算反应物转化率=反应物的变化量反应物的起始量×100%产物的产率=生成物的实际产量生成物的理论产量×100%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3.常用的气体定律同温同体积:p (前)∶p (后)=n (前)∶n (后)同温同压强:ρ(前)ρ(后)=M (前)M (后)=V (后)V (前)=n (后)n (前)1.[2021·全国甲卷,28(2)改编]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 2+3H 2(g)CH 3OH(g)+H 2O(g)ΔH =-49kJ·mol-1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n (H 2)n (CO 2)=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CH 3OH),在t =250℃下的x (CH 3OH)~p 、在p =5×105Pa 下的x (CH 3OH)~t 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精选计算题67道
![高中化学精选计算题67道](https://img.taocdn.com/s3/m/e7eb80a80029bd64783e2c41.png)
高中化学计算题【1】C8H16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4H8、C3H6、C3H6、C2H4、C2H6、CH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
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28B.30C.38D.40【2】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A.0.045mol/LB.0.035mol/LC.0.055mol/LD.0.040mol/L【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A.NO2B.NOC.N2OD.N2【4】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0.12molB.0.11molC.0.09molD.0.08mol【5】由NaH2PO4脱水形成聚磷酸盐Na200H2P200O601,共脱去水分子的数目为()A.198个B.199个C.200个D.201个【6】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7】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9.02g B.8.51g C.8.26g D.7.04g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混合气体中()A.一定有甲烷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一定没有乙烷D.一定有乙炔【9】第ⅡA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A.MgB.CaC.SrD.Ba【10】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铵样品13.2g,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收集到气体4.3L(标准状况),则该样品内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碳酸氢铵和硝酸铵B.碳酸铵和氯化铵C.氯化铵和碳酸氢铵D.氯化铵和硝酸铵【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 2C(g)。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典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accd153b3567ec112d8a2a.png)
一.化学计算的技巧一般指的是各种基本计算技能的巧用。
主要有?①关系式法,②方程或方程组法,③守恒法,④差量法,⑤平均值法,⑥极值法,⑦讨论法,⑧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1】某种H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 [ ]A. g B. gC. g D. g分析:此题宜根据以下关系式巧解: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国体质量增加了,应选A。
解析此题估算即可。
解题关键是找出反应中量的关系。
【例题2】FeS2与硝酸反应产物有Fe3+和H2SO4,若反应中FeS2和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1∶8时,则HNO3的唯一还原产物是 [ ]A.NO2 B.NO C.N2O D.N2O3分析:此题运用氧化还原关系式计算。
反应中FeS2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8,由于生成了Fe(NO3)3,则FeS2和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
设N元素的变价为x,可列以下氧化还原关系式并解析:该题关键是找出隐含的关系。
二、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3】(MCE 1999—2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 [ ]分析:方程或方程组法是最常用最不易出错的化学计算方法。
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阴极:4Mx++4xe=4M阳极:4xOH--4xe=2xH2O+xO2↑设M的原子量为y正确答案是C。
【例题4】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 g无水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法归纳——平均值法在高一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在新高一的授课过程中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题目让孩子们很头疼: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则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A、Al和FeB、Mg和ZnC、Mg和AlD、Mg和Cu通过对于孩子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在解题中,无论是南洋模范的四大名校,还是建平中学的市重点还是高桥的区重点,还是普高的孩子,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假设法,假设为纯金属,分别带进去计算,耗时耗力。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建议给到孩子解题思路:(解:n(H2)==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2HCl → MCl2 + H2↑1 1X推出:x= mol则M==28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 M Mg=24 M Zn=65 M Cu=∞(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28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28一个小于28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C通过教学归纳,目前来说孩子们在高一前两章的学习中主要会遇到四种题型:一、金属与酸的反应: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标准状况),则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A、Fe 和ZnB、Mg和FeC、Mg和AlD、Zn和Cu解:n(H2)==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2HCl → MCl2 + H2↑1 1X推出:x= mol)则M==60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 M Mg=24 M Zn=65 M Cu=∞(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60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60一个小于60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A二、金属与氯气的反应两种金属混合物65g,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g,则合金的组成可能是()~A、Cu和ZnB、Al和AgC、Fe和CaD、Cu和Ca解:n(Cl2)=71/71=1mol设为单一的二价金属:M + Cl2→ MCl21 1x 1]推出:x=1 mol则M=65/1=65g/mol把所有的金属看做二价金属的话,则M Al=27×2/3=18 M Fe=56×2/3= M Mg=24 M Zn=65 M Cu=64 M Ca=40 M Ag=216(对于不反应的金属的式量看做无穷大)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65的二价金属,或者为一个大于65一个小于65的金属混合物,则答案为:B,金属和酸反应的题型与金属和氯气反应的题型的主要差别在于,对于Cu、Ag等不和酸反应的物质来说,式量看做是无穷大,而在和氯气反应的时候,二价Cu则看作为64g/mol,一价金属Ag则看为2×108=216g/mol三、氢气和卤素反应例:有两种卤素单质共1mol,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后生成的卤化氢的平均式量为,则该两种卤素单质可能是()A、氟气和氯气B、氟气和溴单质C、氯气和溴单质D、溴单质和碘单质]解析:设该卤素单质为单一卤素,即X2 + H2 → 2HX1 1 2推出n(HX)=2molM (HX)=molM (HF)=20 M (HCl)= M (HBr)=81 M (HI)=128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式量恰好为的卤化氢,或者为一个大于一个小于的卤化氢,则答案为:B…四、复分解反应1、现有硫酸铵样品,期中可能混有Na2SO4、K2SO4、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样品溶于水,跟足量的Ba(NO3)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则下列对该混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Na2SO4B、一定没有K2SO4C、一定含有MgSO4可能含有Na2SO4D、一定只有MgSO4`解法一:n[(NH4)2SO4]=132=设样品为单一的硫酸铵样品,则发生反应:(NH4)2SO4+Ba(NO3)2→BaSO4↓+2NH4NO31 1 1 2x推出:x=)m(BaSO4)=233g/mol×=而硫酸钡沉淀实际的质量却为,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需要找到一个同为硫酸盐(MSO4),式量却要小于硫酸铵((NH4)2SO4)的样品M(Na2SO4)= 142 g/mol M(K2SO4)= 174g/mol M(MgSO4)= 120g/mol故只要存在硫酸镁的硫酸铵样品即符合要求,同时也可以存在一些式量大于硫酸铵的杂质,故答案选C解法二:设样品为单一物质,设通式为MSO4则反应物和沉淀存在如下如下关系MSO4 ~ BaSO4↓)1 1X 233推出:x=233 mol则M=233)≈131g/mol而硫酸铵((NH4)2SO4)的式量只有132,要使得平均式量为131,至少需要一个式量小于131的物质存在M(Na2SO4)= 142 g/mol M(K2SO4)= 174g/mol M(MgSO4)= 120g/mol 故答案选C2、有氯化钠样品(内含一种杂质)溶于水配成溶液,跟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则该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CaCl2B、KClC、MgCl2D、NH4Cl【解法同上】、3、取9g两种碳酸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共产生二氧化碳(标准状况),则该混合物可能是()A、CaCO3和Na2CO3B、Na2CO3和K2CO3C、K2CO3和CaCO3D、CaCO3和MgCO3解:设样品为单一物质,设通式为MCO3则反应物和沉淀存在如下如下关系MCO3 ~ CO2↓1 1;x =推出:x = mol则M=9/≈90g/mol要使得已知:M(CaCO3)= 100g/mol M(Na2CO3)= 106g/molM(K2CO3)= 138g/mol M(MgCO3)= 84g/mol要使得平均式量为90g/mol,要么两者皆为90g/mol,要么一个大于90g/mol,一个小于90g/mol;故答案选D【补充练习】1、把含有某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等质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mg,则该MgCl2中的杂质可能是()A、氯化钠B、氯化钙C、氯化钾D、氯化铝2、向含有克氯化钠和克氟化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将析出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克。
根据此实验确定氟化银在水中的溶解性为()A、(B、易溶于水B、比氯化银更难溶于水C、与氯化银一样难溶于水D、无法确定?附录:一、终态分析法(元素守恒思想):终态分析法的思想相对比较抽象,高一的计算中考查较少,但是该种方法因为具备以辨别,计算简单,因为建议高一补充到终态分析法的思想,利于后期教学【例】有一在空气中暴露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中含水%,K2CO3 %,KOH 90% 。
若将此样品先溶于1mol/L 的盐酸里,过量的盐酸再用L KOH溶液中和,用去KOH溶液,则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克—孩子们在拿到这个题目之后,二话不说开始写方程,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算到后来,发现解决不了,这里建议引导孩子拿到题目不要急着动笔,站在整体的思路上去分析,提出“反应到最后溶液中所含溶质”,即可比较成功过的帮助理解到终态分析的思想含义反应至最后,溶质只存在KCl,而K元素的来源比较广泛,既有样品中K2CO3、KOH中引入的K元素,也有后来中和过量酸所使用的KOH中的K元素,而Cl元素的来源只有一个,所以从氯元素出发,即可解题HCl ~ Cl- ~ KCl1 1 1×1= x推出x=m(KCl)=×(39+=|其实该法在计算中很少独立出题,主要还是和氯气的制备等方程式解题相结合,综合运用,题目的质量会更高,要求也更高例:实验室用克MnO 2跟50克%盐酸共热,问: (1)在标准状况下可产生的氯气为多少升(2)如不考虑氯化氢的挥发的损失,将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到250mL ,取其中25mL 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可得到沉淀多少克解析:(1)M (MnO 2)=87g/mol n (MnO 2)= `MnO 2+4HCl(浓)∆−−→MnCl 2+C12↑+2H 2O 1 4 1 1 2x y则: n (C12)= V (C12)= L(2)利用元素守恒法更加便捷,生成的氯化银中的氯元素全部来自为反应的盐酸 盐酸的总物质的量为 消耗的盐酸为,则剩余的和硝酸银反应的盐酸为 n (AgCl )=10=—二、差量分析法:差量法思想在高一上的考试中的主要考查形式不外乎复分解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以及卤素间的置换反应中所存在的计算题型,该计算思想可以简化计算过程,降低计算难度,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在于学生无法正确的分析差量产生的原因,该法是很好的解决过量和不足的计算思想例: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含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
求: (1)通入氯气的体积()(2){(3)原KBr 溶液中,有多少克KBr 参加了反应解析:氯气在和溴化钾反应的过程中固体的质量改变主要室友溴化钾转变为氯化钾所引起的质量的改变,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差量成正比∆m=2M(KBr)-2M( KCl)=2×80-2×=160-71=89Cl 2 + 2KBr → 2K Cl + Br 2 ∆m1 2 2 1 89=1、含有的溶液中通入Cl 2后,将溶液蒸干得到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Br 全部转化为NaClB 、75%的Br -的离子被氧化C 、75%的Br -未被氧化D 、固体是由NaBr 和NaCl 组成解析:氯气在和溴化钾反应的过程中固体的质量改变主要室友溴化钾转变为氯化钾所引起的质量的改变,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差量成正比∆m=2M(KBr)-2M( KCl)=2×80-2×=160-71=89Cl2 + 2KBr→ 2K Cl+ Br2 ∆m1 2 2 1 89x y z =?x= y= z=n(NaBr )=103=则溴化钠的转化率为=50%A、B、C 均错误,答案选D,其实该题为单选题,所以在判断出溴化钠为反应完后即可得出答案选D综合题:1、将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足量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灼烧(去除结晶水),留下残渣。
再将此残渣溶于水中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为。
求:(1)"(2)原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3)原混合物中溴化钾的质量分数【解析略】答案:(1)(2)%2、把30g锌放入200g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中,反应停止后,锌有剩余,取出锌后,称溶液的重量比反应前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