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影技术与艺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明乳胶剂的发明使摄影从“湿版”进入了 “干板”时代
• 是我们今天所用的摄影方法的开始
25
三、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问世
• 乔治 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 “美国胶片”
• “伊斯曼干板公司”后改名为“柯达干板 与胶片公司”
26
胶片发展历程
• 拍摄者每拍完必须寄回柯达公司进行冲印 • 柯达公司后把干板发展成胶片 简化了这种
手续 • 研究人员不断的对片基进行改进
27
色盲片
• 从火棉胶、蛋清到早期的明胶乳剂,它们 只能感受蓝紫光
• 底片对景物中明亮的黄绿色和红色在照片 上呈现为深灰色和黑色
• 感光度底,但颗粒较细,反差大,可以在 红色安全灯下操作,所以今天仍用来翻拍 文件和制作幻灯片
28
正色片
• 1882年制成了能对蓝色和绿色都有感能力 的“正色片”,也就是“分色片”。
阳光中曝晒,至纸面上形成深棕色的影像为 止.(约20分钟) • 4、 将像纸定影,水洗、并晾干.
18
第二节 感光材料的发展
19
一、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 A尼埃普斯1847年用蛋白作为胶合剂,把感 光药品附着于玻璃板上,名为“蛋白玻璃”
• 1851年英国雕塑家F S 阿彻尔(Frederick Scott Archer)用火棉胶作为胶合剂将感光 化学药品附着于玻璃版上
21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优点
• 光敏度高 感光快 • 影像纹理清晰,层次丰富,景物优美真实,
价格低廉 • 由于阿彻尔没有将湿版法申请专利,因此,
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 大部分人可以自己操作,并多次复印得到
影像清晰的照片
22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缺点
• 制作不方便 • 要在20分种内完成配药冲洗的全过程 • 那时没有放大机,要想得到大幅照片,只
新学期的第一课
1
我们的追求
• 做一名摄影师 • 做一名发烧友 • 拍出好的照片 • 上完这门课
2
摄影师的要求
•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
3
一、鲜明的主题
• 所有的原则和技巧综合起来就是为了这样 一个目标——有力的表现每幅照片的主题
15
卡罗式摄影法
• 英国的一位地主兼业余科学家 H·F·塔尔博 特( Henry Fox Talbot )
• 现代摄影法之父
16
负片
• 1、 用最高质量的写字纸,在红灯下蘸以稀 硝酸银溶液,接着蘸以碘化钾溶液,并擦干.
• 2、 在纸的一面,用毛刷涂上一层硝酸银和 酸溶液,并将已光敏化的纸置于火前烘干.然 后放入防光盒中,以供拍摄.
20
火棉胶
• 火棉胶是将火棉(硝酸纤维素)溶于75%的 乙醚和25%的酒精的混和溶液中的一种高粘 性液体,干燥后变坚硬,无色透明。方法 是将含有碘化银的火棉胶涂在玻璃上,然 后使玻璃倾斜,让火棉胶均匀地扩散在玻 璃上,再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以增强光敏性。 拍照时,必须在玻璃片湿的时候进行,火 棉胶越干,感光度越低,这就要求火棉胶 负片必须很快做好,并立即使用。因此, 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湿版”摄影法。
4
5
二、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 利用专业技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6
7
三、画面简洁
• 所谓简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 弱主题的因素
• 并不意味背景上的东西统统去掉
8
9
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12
照相
13
达盖尔式摄影法
• L·达盖尔(Louis Daguerre)是巴黎艺术家和 风景画家
• 实用摄影法的发明者
14
• 1、 将一块镀银的铜板彻底清洗,并抛光. • 2、 把镀银的铜板置于一个装有碘溶液的小箱子
内,在室温下停留5-30分钟,至镀银的表面变为金 黄色为止(可在红灯下观察).这时,镀银的铜板已 光敏化,可以放入防光盒内,以供拍照. • 3、 在暗箱内曝光5-12分钟(f11镜头). • 4、 将已曝光的镀银铜板置于75℃的水银上方, 面朝下,进行"显影". • 5、 用海波溶液将留存的银盐洗去("定影"). • 6、 最后用蒸溜水清洗,并晾干.
• 火棉胶摄影法时,底片的密度可以在显影 时调节
• 干版和胶片出现后,大都由商店代冲,因 此必须了解胶片的感光度,准确地进行曝 光
31
• 1942年,美国标准协会制定了“ASA”感光 速度系统;
• 德国工业标准组织于1934年制定了“DIN” 感光速度系统。
•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ASA和DIN合并为 “国际标准感光速度”,简写为“ISO”, 如“ISO100/21°”中的100是ASA100, 21°是DIN21°。我国的国标GB等级划分, 采用的是德国DIN制。
• 1906年制成了第一批对整个可见光区都能 感受的“全色片”
29
片基的改进
• 伊斯曼用硝化纤维片基 • 1930年人们改用了被称为“安全片基”的
醋酸纤维片基 • 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比较坚韧、不易
膨胀的涤纶片基
30
胶片感光灵敏度的改进
• 在同等条件下,高感光度的胶片可以用较 短的曝光时间拍照
• 用全新的方式重新审查你周围的一切 • 培养新奇感和陌生感 • 捕捉美妙画面
10
关于摄影
• 摄影技术的发展——小孔成像 • 17世纪的暗箱 camera obscura • 由于光是走直线的,所以,一个小孔能将阳光
照耀下的景物在暗箱中形成一个粗略的影 像
11
感光材料
• 阳光曝晒之后,会变黑,或退色 • 尼埃普斯 "阳光摄影法" heliography
有用又大又笨的摄影机 • 气味刺鼻 污染衣物和手指
23
二、干板的发明
• 1871年9月英国医生R L 马多克斯 (Richard Leach Maddox)发明了明乳胶 剂
24
干板
• 明乳胶剂既可以使显影与定影更有效的发 挥作用,又可以使记录下来的影像不会因 为明胶的膨胀而变形。从而保证了影像的 质量。
• 3、 在暗箱中曝光1-3分钟. • 4、 放在第2步所用的硝酸银和酸溶液中进
行显影,但必须加水一倍,使溶液的强度减弱 一半. • 5、 用海波溶液进行定影,然后水洗及晾干.
17
正片
• 1、 用另一张纸浸于盐水中,并擦干. • 2、 在红灯下,用刷子涂上一层氯化银溶液,
并晾干. • 3、 将负片复盖于纸面上,用镜框压紧,放在
• 是我们今天所用的摄影方法的开始
25
三、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问世
• 乔治 伊斯曼(George Eastman)发明了 “美国胶片”
• “伊斯曼干板公司”后改名为“柯达干板 与胶片公司”
26
胶片发展历程
• 拍摄者每拍完必须寄回柯达公司进行冲印 • 柯达公司后把干板发展成胶片 简化了这种
手续 • 研究人员不断的对片基进行改进
27
色盲片
• 从火棉胶、蛋清到早期的明胶乳剂,它们 只能感受蓝紫光
• 底片对景物中明亮的黄绿色和红色在照片 上呈现为深灰色和黑色
• 感光度底,但颗粒较细,反差大,可以在 红色安全灯下操作,所以今天仍用来翻拍 文件和制作幻灯片
28
正色片
• 1882年制成了能对蓝色和绿色都有感能力 的“正色片”,也就是“分色片”。
阳光中曝晒,至纸面上形成深棕色的影像为 止.(约20分钟) • 4、 将像纸定影,水洗、并晾干.
18
第二节 感光材料的发展
19
一、火棉胶湿版摄影法
• A尼埃普斯1847年用蛋白作为胶合剂,把感 光药品附着于玻璃板上,名为“蛋白玻璃”
• 1851年英国雕塑家F S 阿彻尔(Frederick Scott Archer)用火棉胶作为胶合剂将感光 化学药品附着于玻璃版上
21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优点
• 光敏度高 感光快 • 影像纹理清晰,层次丰富,景物优美真实,
价格低廉 • 由于阿彻尔没有将湿版法申请专利,因此,
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 大部分人可以自己操作,并多次复印得到
影像清晰的照片
22
火棉胶(湿版)摄影法的缺点
• 制作不方便 • 要在20分种内完成配药冲洗的全过程 • 那时没有放大机,要想得到大幅照片,只
新学期的第一课
1
我们的追求
• 做一名摄影师 • 做一名发烧友 • 拍出好的照片 • 上完这门课
2
摄影师的要求
•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
3
一、鲜明的主题
• 所有的原则和技巧综合起来就是为了这样 一个目标——有力的表现每幅照片的主题
15
卡罗式摄影法
• 英国的一位地主兼业余科学家 H·F·塔尔博 特( Henry Fox Talbot )
• 现代摄影法之父
16
负片
• 1、 用最高质量的写字纸,在红灯下蘸以稀 硝酸银溶液,接着蘸以碘化钾溶液,并擦干.
• 2、 在纸的一面,用毛刷涂上一层硝酸银和 酸溶液,并将已光敏化的纸置于火前烘干.然 后放入防光盒中,以供拍摄.
20
火棉胶
• 火棉胶是将火棉(硝酸纤维素)溶于75%的 乙醚和25%的酒精的混和溶液中的一种高粘 性液体,干燥后变坚硬,无色透明。方法 是将含有碘化银的火棉胶涂在玻璃上,然 后使玻璃倾斜,让火棉胶均匀地扩散在玻 璃上,再浸入硝酸银溶液中以增强光敏性。 拍照时,必须在玻璃片湿的时候进行,火 棉胶越干,感光度越低,这就要求火棉胶 负片必须很快做好,并立即使用。因此, 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湿版”摄影法。
4
5
二、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 利用专业技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6
7
三、画面简洁
• 所谓简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 弱主题的因素
• 并不意味背景上的东西统统去掉
8
9
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12
照相
13
达盖尔式摄影法
• L·达盖尔(Louis Daguerre)是巴黎艺术家和 风景画家
• 实用摄影法的发明者
14
• 1、 将一块镀银的铜板彻底清洗,并抛光. • 2、 把镀银的铜板置于一个装有碘溶液的小箱子
内,在室温下停留5-30分钟,至镀银的表面变为金 黄色为止(可在红灯下观察).这时,镀银的铜板已 光敏化,可以放入防光盒内,以供拍照. • 3、 在暗箱内曝光5-12分钟(f11镜头). • 4、 将已曝光的镀银铜板置于75℃的水银上方, 面朝下,进行"显影". • 5、 用海波溶液将留存的银盐洗去("定影"). • 6、 最后用蒸溜水清洗,并晾干.
• 火棉胶摄影法时,底片的密度可以在显影 时调节
• 干版和胶片出现后,大都由商店代冲,因 此必须了解胶片的感光度,准确地进行曝 光
31
• 1942年,美国标准协会制定了“ASA”感光 速度系统;
• 德国工业标准组织于1934年制定了“DIN” 感光速度系统。
•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ASA和DIN合并为 “国际标准感光速度”,简写为“ISO”, 如“ISO100/21°”中的100是ASA100, 21°是DIN21°。我国的国标GB等级划分, 采用的是德国DIN制。
• 1906年制成了第一批对整个可见光区都能 感受的“全色片”
29
片基的改进
• 伊斯曼用硝化纤维片基 • 1930年人们改用了被称为“安全片基”的
醋酸纤维片基 • 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比较坚韧、不易
膨胀的涤纶片基
30
胶片感光灵敏度的改进
• 在同等条件下,高感光度的胶片可以用较 短的曝光时间拍照
• 用全新的方式重新审查你周围的一切 • 培养新奇感和陌生感 • 捕捉美妙画面
10
关于摄影
• 摄影技术的发展——小孔成像 • 17世纪的暗箱 camera obscura • 由于光是走直线的,所以,一个小孔能将阳光
照耀下的景物在暗箱中形成一个粗略的影 像
11
感光材料
• 阳光曝晒之后,会变黑,或退色 • 尼埃普斯 "阳光摄影法" heliography
有用又大又笨的摄影机 • 气味刺鼻 污染衣物和手指
23
二、干板的发明
• 1871年9月英国医生R L 马多克斯 (Richard Leach Maddox)发明了明乳胶 剂
24
干板
• 明乳胶剂既可以使显影与定影更有效的发 挥作用,又可以使记录下来的影像不会因 为明胶的膨胀而变形。从而保证了影像的 质量。
• 3、 在暗箱中曝光1-3分钟. • 4、 放在第2步所用的硝酸银和酸溶液中进
行显影,但必须加水一倍,使溶液的强度减弱 一半. • 5、 用海波溶液进行定影,然后水洗及晾干.
17
正片
• 1、 用另一张纸浸于盐水中,并擦干. • 2、 在红灯下,用刷子涂上一层氯化银溶液,
并晾干. • 3、 将负片复盖于纸面上,用镜框压紧,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