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学校预防性消毒.ppt

合集下载

《校园复学消毒主题班会》班会课件

《校园复学消毒主题班会》班会课件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合理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集体生活中注意事项
分餐制就餐,避免共用 餐具
遵守课堂纪律,保持社 交距离上课
01
02
03
宿舍内保持卫生整洁, 定期消毒
04
体育课分组进行,避免 密集锻炼 Nhomakorabea04
防疫与消毒实践操作
演示正确的消毒操作流程
01 02 03 04
使用洗手液和水清洁手部。 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双手。 用含有有效氯的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校园复学消毒主题班会》班会课 件
汇报人:
2023-12-02
• 班会背景与目的 • 消毒知识与技能 • 校园防疫安全教育 • 防疫与消毒实践操作 • 班会总结与展望
01
班会背景与目的
介绍疫情期间学校防疫措施
校园防疫措施
在疫情期间,学校采取了多项防 疫措施,如学生入校时测温、佩 戴口罩、勤洗手、定期消毒等, 以确保校园安全。
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使用紫外线消 毒灯,注意保护眼睛和皮 肤,消毒后及时离开室内 。
03
校园防疫安全教育
校园内防疫规定与要求
01
02
03
04
每日监测体温,及时上报异常
减少聚集,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室内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学会正确佩戴口罩 定期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
学生分组进行消毒实践操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 组5-6人。
学生按照正确的消毒 操作流程,使用合适 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实 践操作。
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模 拟场景,例如课桌、 门把手、走廊等。
老师点评与指导

重点场所新冠病毒预防性消毒技术PPT

重点场所新冠病毒预防性消毒技术PPT
效果,是不可行的。 问题:化学成分的消毒液有一定刺激作用,对人的呼吸系统及眼粘膜、鼻粘膜造成
刺激;浓度越高,刺激性越大。 高浓度化学消毒剂喷雾在空气中,对呼吸道粘膜、眼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人体无 刺激的低浓度消毒剂喷雾在身上,达不到消毒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难以保证消 毒效果。
三、消毒方法与个人防护
空气消毒器:用于有人状态下或无人状态的空气消毒。 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才能用于有人状态的消毒。
三、消毒方法与个人防护
食具消毒柜:电热型、紫外线+臭氧型,用于餐饮具消毒。注意:不能摆 放过于密集,以免影响效果。
电热型消毒柜作用时间:一星级:100℃以上维持15min。
三、消毒方法与个人防护
(三)化学消毒剂:
二、各种环境重点场所的预防性消毒
2、高频触摸触摸的物体表面:
门把手、电梯按钮、楼梯(电梯)扶手、公用电脑显示屏及键盘、电话、 办公桌、课桌、玩具、健身器材等。 每日进行不扬尘的湿式清扫;拖把、抹布洁污分区使用,勤洗勤换。每日 清洁后,进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重点消毒。疫情期间,根据人流量,可 以提高消毒频次。
四、重点对象的预防性消毒
4、餐饮具的消毒:
餐饮具使用后,及时清水洗净,首选热力消毒方法,如煮沸或流通 蒸汽15min ~30min 。 热力消毒柜或其它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食具消毒柜消毒。 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四、重点对象的预防性消毒
5、地面: 外环境地面:不建议每日大范围消毒,但应每日清扫,并保持卫生。 当出现痰迹、排泄物、呕吐物时,应及时清除污渍,并使用有效氯 1000mg/L消毒液向地面喷洒消毒液,保持湿润状态,作用30min 。
潜伏期: 为 1-14 天,多为 3-7 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 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易感

最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最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二是聚集性病例数上升得比较快,从6月下旬以来 到昨天,已经发生了128起,特别是进入9月份以 来。
三是流感的监测网络显示,在一些省份,有流感 样症状的病例当中,检测出有H1N1病毒的人群有 所上升,说明这个病毒在中国的部分人群当中已 经生根。
一、甲型H1N1流感简介
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 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 传染源。
消毒方法
手: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也可用 0.5% 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 000 mg/L)或0.5%氯 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 min~3 min。或使用0.2% 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运输工具:可用有效氯为200mg/L-400mg/L的含 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15min。 也可用0.5%的洗必泰或0.2%的季铵盐消毒液擦拭 座椅、桌面、舱室内壁,拖擦地面。
学校要建立健全晨检工作制度。 学校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教师负
责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发现可疑 患儿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医务人员进行排查诊 断。
学校医务人员接报后要及时初步诊断和处理, 需要送医院治疗的由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
晨检要求:
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 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
垃圾: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至 表面湿润保持4h以上。
保护易感人群
应急接种
学校高发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腮腺炎、风疹、水 痘、麻疹、流脑
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甲肝、
2009年以来苍南群体疫情概况
截至2009年9月15日,我县累计报告传染病 疫情19起,其中1起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其余18起作为一般事件处理。在这19 起事件当中,发生在学校的疫情共15起,占 78.95%。按类别分均为呼吸道传染病,其中 流感样疫情9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4起,水 痘疫情4起,风疹疫情2起。

消毒培训课件

消毒培训课件
消毒的目的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 和公共卫生安全。
消毒的原理与方法
消毒的原理
消毒的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 繁殖和传播、预防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消毒的方法
根据消毒原理,消毒方法可分为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三大类。物理消 毒包括热力、紫外线、微波等方法;化学消毒则是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生 物消毒则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以清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毒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消毒剂的安全储存和运
消毒操作流程与规范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评价
消毒前的准备和评估
消毒过程的注意事项
消毒后的清理和总结
消毒记录的建立与保存
消毒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消毒记录的保存期限和查阅管理
消毒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消毒记录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3
不同场所的消毒要点
手段。
医院消毒制度
介绍医院消毒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 、医疗器械消毒等。
医院消毒实践
具体介绍医院在消毒方面的实际操 作和应用,包括紫外线消毒、化学 消毒剂使用等。
学校消毒实践与应用案例
学校消毒的重要性
学校是儿童和青少年集中的地 方,消毒是预防传染病、保障
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详细介绍了各种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化 学消毒、生物消毒等,以及各种消毒方法的 原理和适用范围。
消毒的程序与标准
消毒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消毒程序和标准的制 定,包括消毒剂的选择、使用方法、浓度和 作用时间等。
讲解了消毒效果评估的原则、指标和方法, 以及如何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质量控制。

学校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学校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9
消毒剂的常用施药方法
➢ 普通喷雾法 ➢ 气熔胶喷雾消毒法 ➢ 擦拭消毒法 ➢ 浸泡消毒法 ➢ 气体熏蒸消毒法 ➢ 粉剂喷洒消毒法
10
常用化学消毒剂
➢ 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 ➢ 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优安净)、漂白粉、漂白
精片等
11
过氧乙酸
➢ 概述:属于氧化剂,有很强的刺激性乙酸性乙酸味,易溶于 水和有机溶剂,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性质不稳定。
34
洗手方法(见图)
➢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 2根据产品使用说明,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 ➢ 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 3认真柔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 ➢ 背、指甲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 4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 5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 6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 7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 8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 9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 10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 室内空气
每半日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 换气通风设备。
16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要求(报批稿)
预防性消毒
➢ 卫生洁具消毒
脸盆应专人专用,每周消毒1次。洗手池每天清洗擦拭消毒 1次。 抹布、拖把不同场所应专用并有标记,不得混用。用后及时 清洗晾干,必要时进行消毒。 牙刷、刷牙杯、毛巾等生活用品应个人专用并保持清洁,牙 刷每1个月更换1次,毛巾应每天清洗并消毒1次。
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 15min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净。
➢手:手的消毒用0.5% 碘伏溶液作用2~3min后清

学校传染病防控医疗卫生PPT

学校传染病防控医疗卫生PPT

学校传染病疫情应对的“三环节”
学生:如何及早发现自己或他人患病 并及时报告;
教师:如何及早发现学生患病及报告, 同时做好相应卫生工作;
领导:如何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 根据预案落实各项措施。
5
晨检内容
一摸:触摸学生的额头和手心,初步辨别一下孩子有无发烧,必 要时可测量体温;腮腺、颌下淋巴结核是否肿大。
学校传染病防控
1
传染病基本知识
2 学校传染病的特点
目录
3 简介学校常见传染病
4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5 晨检内容
1
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 什么是传染病?
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人---人 流感、病毒性肝炎 人---动物 禽流感、狂犬病
二 传染病的特点
a) 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 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 毒素所致。
【临床表现】 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
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 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 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 病人症状都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隔离期最少两个星期。
1.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
2. 传播途径 飞沫或鼻咽喉分泌物,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 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
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
4.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该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 约92%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学校幼托机构及手足口防治课件

学校幼托机构及手足口防治课件

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 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 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 常造成流行。
(三)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 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 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 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 率最高。
5.玩具、学习用品
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15min后用清水擦拭、 冲洗干净。
6.奶瓶和食饮具
餐具每天煮沸消毒20min或用消毒碗柜消毒,也可 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 水冲洗干净。Fra bibliotek 7.厕所、卫生间
与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 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 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 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
幼托机构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 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 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患儿使用后的便盆、便池、坐便器先投入50g 漂白粉,作用60min后再冲水。坐便器表面用 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喷雾、擦拭消毒, 作用15min。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拖把采用 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min后再用清水 清洗,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四、注意事项
(一)使用获得卫生部许可批件的消毒产品,凡获 批准的消毒产品在其使用说明书和标签上均有批准 文号。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卫生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卫生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餐具消毒
餐具必须经过严格清洗和 消毒,保证学生用餐安全 。
厨房清洁
厨房内要保持清洁,定期 清理油污、垃圾等,确保 食品加工环境卫生。
厕所、洗手间清洁与消毒
清洁频次
厕所和洗手间应定时进行清洁, 保持地面、墙面、便器等无污渍

消毒措施
对厕所和洗手间的门把手、水龙头 、冲水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进行定 期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02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隔离治疗
03
对患病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
05
家庭环境卫生指导
卧室、客厅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扫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卧室和客厅的全面清扫,包括地面、桌面、家 具表面等。
保持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消毒措施
定期对卧室和客厅进行消毒,可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灯等。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 病的传播。
饮食卫生及餐具使用
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饮食卫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 健康和生长发育。不洁的食品或 餐具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肠道传
染病等健康问题。
餐具的清洁与消毒
餐前餐后应及时清洗餐具,定期 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高温煮沸 、紫外线消毒等方法,确保餐具
THANKS
口腔卫生
每天早晚刷牙,定期更换牙刷,保持口腔卫生。
个人物品清洁
定期清洗个人物品,如毛巾、浴巾、床上用品等,保持个人物品清洁 卫生。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卫生消毒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卫生消毒在预防疾病传播中的重
要作用,理解消毒可以有效杀死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

校园内如何开展消毒工作精编课件PPT

校园内如何开展消毒工作精编课件PPT

墙面、地面消毒的方式——滞留喷洒
➢ 消毒剂:含氯消毒剂 ➢ 喷嘴的选择:扇形雾喷嘴 ➢ 喷洒的效果:湿而不流,达到挂流状态
墙面、地面消毒的方式——滞留喷洒
➢ 喷洒操作:喷头距离, 喷洒方向
➢ 喷洒时间:每幅3米高,需 要6-7秒,9幅需要1分钟
84消毒剂的常用浓度
84消毒剂的如何配置
举例:把含量为4%的84消毒液配制成含有效氯 为500mg/L的消毒液5L,问需用4%的84消毒液多少 ?加水多少?
其中物体表面(含其他物品)应使用常量喷雾器喷洒1000mg/L含 氯消毒剂,按200ml/m2的量进行喷洒,以喷洒均匀、透湿、不流水 为限,为防止腐蚀,可以在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
空气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雾,3%过氧化氢或0.3%~0.5%过氧 乙酸、200mg/L二氧化氯,用量为20ml/m3,对污染区空气进行消毒 ,作用30分钟。
校园内如何开展消毒工作?
消毒的原则
1.环境及物品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 为辅。
2.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 法。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 、环保型、适宜的消毒剂。
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
个人防护—及时洗手
个人防护
物体表面消毒的方式——擦拭
➢含氯消毒剂:指能在水 中产生次氯酸(具有杀 菌活性)的消毒庭的消毒
公共场所的消毒
1.道路、花园、室外广场以清洁为主。 2.教室、宿舍、图书馆、体育馆首选自然通风,尽 可能打开门窗,保证室内空气卫生质量,每日通风2~3 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图书馆、体育馆必要时可对场所内部环境空气采 用化学方法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时必须关闭集中空 调通风系统。
用,否则产生有毒氯气,不仅导致消毒失效,还会毒害身体! ✓ 残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消毒餐具、皮肤、儿童用品等之后,一定要

学校预防性消毒-

学校预防性消毒-
3



学校是儿童聚集度高、接触密切的场所,
有设施和用具公用的特点,因此,学校的室内空
气质量及有关公用设施和用具的卫生质量与他们
的健康密切相关,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
做好学校和学校预防性消毒工作,同时加强健康
教育,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对防止疾病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色的标贴、在拖布杆上有不同颜色的标示,如: 清洁区 -白颜色、半污染区-绿颜色、污染区-红颜色等。 • 分区悬挂晾干。
12
13
的 管 理
老式拖布很难做到彻底清洗消毒。14Leabharlann 洁 与定 消时 毒打开







15
洁 与 消 毒 紫外线消毒
• 悬空吊挂:一般每平方米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 ≥1.5W,计算装灯盏数。考虑到紫外线兼有表面 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安装在桌面上方1 米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可靠顶安装。
宁用固态不用液态、宁用片剂不用粉剂
30
• 配制公式 配制浓度X配制升数
原药用量 = 原药有效浓度
注意配制浓度与原药有效浓度的等效性
31
常用含氯消毒剂配制
32
海 因
适用于环境、水、餐具、果蔬、诊疗用品消毒
• 浸泡消毒剂量
一般污染:250~500mg/L
30min
芽胞、结核:1000~2000mg/L
空气:通风换气为主
9
• 在春秋季应开窗上课有利空气流通,冬季 和使用空调的室内应在课间休息时打开门 窗通风换气。对宿舍、办公室、图书馆、 实验室、电脑室、食堂、会议室、体育馆 等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每日至少通风 1—2次。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ppt课件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ppt课件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传染病防控情况,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 作。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等因素, 传染病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 等。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 的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 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 该病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 等。
常见学校传染病介绍
流行性感冒
水痘
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 以上,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
和病毒。
生熟分开
避免生食和熟食接触,使用不 同的砊板和刀具处理生熟食品

定期清洗餐具
使用清洁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餐具,并进行消毒处理。
保持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定期开窗通风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 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使用空调时注意事项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细菌 滋生;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 差不宜过大,避免感冒。
保持充足照明
教室和宿舍应保证充足的光照 ,避免阴暗潮湿环境导致细菌 滋生。
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或消毒液对教室 、宿舍等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处
理。
05 合作与沟通机制 建立
家长、学校、医疗机构三方合作
01
02
03
家长参与
01
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症状询问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加强因病缺勤追踪
02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病情和就诊情况。
建立异常情况报告机制
03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立即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与预防性消毒(ppt 48页)

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与预防性消毒(ppt 48页)

五、供风设备和通风管道的消毒
(1)在供风设备和通风管道中安装嘉力达长效抗 菌过滤器(有效期3-5年),能有效的降低室内空 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微生物,配以在风管内或过 滤器的前端加装无臭氧紫外线灯管,抑菌率达到 90%以上。冷却盘管和冷凝水盘因有冷凝水滞留, 并长期暴露在空中,积累了大量的尘埃,同样是微 生物的滋生场所。可在冷却盘管和冷凝水盘的表面 喷涂抗菌剂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生长,也可用有效 氯 500mg/L ~ 1000mg/L 的 含 氯 消 毒 剂 溶 液 擦 拭 。 空调过滤网可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 0.2%过氧乙酸浸泡或擦拭,用清水冲洗或擦净。
(二)取暖
1.集中式采暖 蒸汽式取暖:易引起烫伤;室内温度波 动大。
热水式取暖:室内温度波动小,活动室 宜采用集中式热水取暖。
2.局部式采暖
1 托幼机构用具设备卫生
一、家具的卫生
幼儿在幼儿园里,绝大部分时间是在 课桌椅上度过的。合适的桌椅有助于培养 幼儿良好的姿势,防止脊柱弯曲,保护视 力,防止疲劳,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 与预防性消毒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侯钦松
目录
托幼机构环境卫 生
1、 建筑卫生 2、用具设备 卫生
托幼机构性消毒
1、预防性消毒 2、终末消毒
1 托幼机构建筑卫生
一、园址的选择
幼儿园园址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四个标准 (见图1)。
图1 园址的选择
二、园内布局要求
幼儿园布局的四个要求。
二、园内布局要求
都能看得清楚。最好选用无尘粉笔。少用彩色粉笔, 因为彩色粉笔中多含有毒物质。
2、文具
幼儿读物的文字、插图及符号要大 而清晰,文字与纸张之间在色调上要有 明显的对比。纸张要耐用,不易破损, 纸面要平坦、字去掉光滑,而又不反光。

学校卫生工作传染病防控工作ppt课件

学校卫生工作传染病防控工作ppt课件

ppt课件.
13
(二)报告及程序
• 责任疫情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疾病控制人员、分管 学校卫生的领导。
• 报告程序:责任疫情报告人→当地均衡中心→区教委(体卫艺科)

责任疫情报告人→当地卫生院→区卫计委(区疾控中心)
• 工作报告:区县教委对达到报告标准的疫情或已被媒体曝光形成舆
情的要向市教委报告。
ppt课件.
11
日常传染病监测
发现散发病例 ➢ 隔离 ➢ 对所在班级(同寝室)同学进行医 学观察,是否有同学已经感染 ➢ 教室消毒处置(不伤害学生健康)
ppt课件.
12
(二)应急状态监测
■启动: 有聚集或暴发(1个或几个班) 全校进入紧急状态
■在操场或室外空气流通的地点统一晨检 发生疫情的班 或者全校(根据上级通知)
ppt课件.
14
(三)消毒
√每学期开学进行预防性消毒。 √出现病例后随时消毒,疫情得到控制后进行终末消毒。 √每学期末进行期末消毒。
ppt课件.
15
(四)返校管理
■严格按照相明,方 能返校。
ppt课件.
16
➢强化传染源管理
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要高度重视首例患 者管理,做好传染源的隔离,严防疫情扩散。要做 好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宣传教育,严格掌握隔离学生 复课标准,隔离学生必须在隔离期满、持医院复课 证明方可回班上课。学校要查看并保存复课证明并 做好相关记录。
同时,采取适当方式,家校联动,给予因病缺课学生课 业辅导,打消家长、学生因病落下课程的心理负担。
ppt课件.
17
➢加强宣传正面引导
要加强舆情的研判及处置,高度重视家长诉求 及社会关注焦点,做到“不遮掩、不护短”,正面 宣传防控措施,防止舆论炒作,切实提高舆情的处 置能力。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及常用消毒方法课件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及常用消毒方法课件

2024/6/12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
5
范及常用消毒方法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 工作规范(试行)》要求
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 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 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 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大纲
➢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 (试行)》
➢ 学校、托幼机构常用消毒方法 ➢ 常见肠道传染病隔离观察要求
➢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观察要求
2024/6/12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
1
范及常用消毒方法
二○○六年四月六日卫 生部会同教育部制定印 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 范(试行)》
11
范及常用消毒方法
各种表面消毒
桌子、椅子、凳子:无污染时以清洁湿抹 布抹洗,1次/日。被病原菌、肝炎病毒、 结核杆菌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
2024/6/12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
12
范及常用消毒方法
常见肠道传染病隔离观察要求
2007.10对学校托幼机构消毒知识培 训.doc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 内报出相关信息。
2024/6/12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
6
范及常用消毒方法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 工作规范(试行)》要求
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
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 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 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校园卫生课件ppt

校园卫生课件ppt

02 校园卫生管理
校园清洁卫生
定期清扫
确保校园地面、走廊、教室等公 共区域每天都有专人清扫,保持
整洁。
卫生死角
特别留意卫生死角,如墙角、窗户 、门后等,定期进行清理。
清洁工具
使用适当的清洁工具,如拖把、扫 帚、抹布等,并定期清洗和更换。
垃圾分类与处理
分类收集
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 垃圾等分类收集,便于后续处理
传染病防控与处理
常见校园传染病
01
了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种类,如流感、水痘、猩红热等,以及
其传播途径和症状。
传染病防控措施
02
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定期
消毒;提倡勤洗手、戴口罩等个人卫生习惯。
传染病处理流程
03
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
进行处置。同时,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和观察。
宣传资料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
利用校园广播和电子屏进行宣传
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定期播放卫 生知识短片或提示语,提醒学生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利用校园内的电子屏,滚动播放 卫生宣传标语或视频,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栏,定期更新 卫生知识内容,供学生随时阅读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促进校园卫生持续改 进。
将评估结果进行公示 ,让师生了解校园卫 生状况,提高卫生意 识。
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和追踪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 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对整改不力的 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其 尽快完成整改。
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 有效解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ppt课件

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ppt课件
37
清洁用具的管理
拖(抹)布管理不善,同样会导致病原菌 的传播,成为引发幼儿园园内感染的隐患。
不同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抹)布,标 记明确,分开清洗,定期消毒,不得混用。
可按颜色进行区域划分和管理.在挂拖布的 地方有不同颜色的标贴、在拖布杆上有不 同颜色的标示,如:清洁区-白颜色、半污 染区-绿颜色、污染区-红颜色等。
三、卫生消毒的基本概念、分类 基本概念: 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体表面的
有机物和污迹、尘埃。 消毒:就是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
者杀灭病原微生物以及其它有害的微生物, 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 正确的清洁、消毒是预防托幼机构传染 病 发生的重要措施。
7
卫生消毒的分类
1、预防性消毒:指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 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的 消毒措施。如托幼机构使用的餐具、毛巾、玩 具、便器、餐桌、饭前便后洗手等,均属日常 预防性消毒。
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 菌除外)和亲脂类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 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10
四、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 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
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包括:煮沸法、日晒法、高压
蒸汽灭菌法及紫外线辐射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杀灭传播
4
4
3、幼儿园是儿童集体生活的场所,是易感人 群集中的地方,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是首要任 务。作为保健医生要针对季节做好卫生消毒 与诊断工作,并对园内卫生消毒工作的落实 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 4、卫生消毒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幼儿的身 体健康,作为幼儿园的保健医生要随时做好 卫生消毒工作的检查,让每位老师都能自觉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卫生消毒意识,保 证消毒工作的正常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清洁消毒应该有秩序、不遗漏、“Z”字 形进行,一块区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 不宜反复擦拭无序进行。
演示课件
清洁用具的管理
• 拖(抹)布管理不善,同样会导致病原菌的传播,成为引 发感染的隐患。
• 不同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 洗, 定期消毒,不得混用。
• 可按颜色进行区域划分和管理.在挂拖布的地方有不同颜 色的标贴、在拖布杆上有不同颜色的标示,如: 清洁区 -白颜色、半污染区-绿颜色、污染区-红颜色等。
演示课件
• 在春秋季应开窗上课有利空气流通,冬季 和使用空调的室内应在课间休息时打开门 窗通风换气。对宿舍、办公室、图书馆、 实验室、电脑室、食堂、会议室、体育馆 等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每日至少通风 1—2次。
演示课件
正确清洁
• 清洁用具必须分区使用:教室、寝室与卫 生间抹布、拖布分开使用与管理,杜绝 “一把墩布四处拖,几块抹布到处抹”, “细菌大搬家”的清洁方式。
演示课件
个人生活用品
• 毛巾:个人专用,每日清洗 首选煮沸消毒 也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 被褥:个人专用,定期清洗晾晒
演示课件
手卫生
• 学生洗手 入校 入厕前后 就餐饮水前
• 工作人员洗手 接触学生及其用品前 处理粪便后 配餐前等
演示课件
手 卫 生
演示课件
学校预防性消毒
演示课件
主要内容
一、目的与意义 二、法律依据 三、组织管理 四、技术措施 五、消毒剂的正确选用播途径 • 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 • 保障师生健康
演示课件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受教育的场所,而 儿童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在 集体生活条件下相互密切接触,如果疏于 管理则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所以学 校卫生保健消毒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方 面,必须加强管理,严防传染病、食物中 毒的发生,确保集体儿童健康。
• 水龙头、门把手、楼梯扶手:清洁的基础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约5分钟后清理 干净。
演示课件
卫生间、厕所消毒 1. 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排风设施, 及时排出污秽空气,保持空气清新。 2.设置足够的水龙头,备有肥皂或洗 手液,便后流水洗手。 3.便池必须不间断流水冲洗,便池内 应无排泄物。 4.地面、墙面、便池、洗手池水龙头 等 用 有 效 氯 为 1000mg/L ~ 1500mg/L 含 氯 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冲洗擦拭。
• 分区悬挂晾干。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拖布的管理
老式拖布很难做到彻底清洗消毒。
演示课件
空气的清洁与消毒
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改善室内 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 气净化方法。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通风 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中细菌减少 77.3%~79.3%。
演示课件
空气的清洁与消毒
紫外线消毒 • 悬空吊挂:一般每平方米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
≥1.5W,计算装灯盏数。考虑到紫外线兼有表面 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可安装在桌面上方1 米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可靠顶安装。 • 照射时间30分钟以上,每天监测灯管应用时间, 照射累计时间,使用人签名;每周用95%酒精擦 拭1次,每半年监测灯管照射强度1次。 • 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
演示课件
物体表面消毒
• 地面和墙面:无明显污染地面用自来水湿式拖地 1~2次/日,被病原菌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 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使充分作 用时间约5分钟后清理干净。
• 桌子、椅子、凳子:无污染时以清洁湿抹布擦拭 1~2次/日。被病原菌、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 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
演示课件
学校的消毒
学校是儿童聚集度高、接触密切的场所,有 设施和用具公用的特点,因此,学校的室内空气 质量及有关公用设施和用具的卫生质量与他们的 健康密切相关,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 做好学校和学校预防性消毒工作,同时加强健康 教育,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对防止疾病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义。
演示课件
二、法律依据
• 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 《学校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规范(试行)》 • 学校应当健全健全消毒管理制度,按照卫生
行政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对教室室内空气、餐具、 宿舍和其他活动场所、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处理。
演示课件
三、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 校领导 • 医务保健室 • 班级 (二)管理制度 (三)人员培训


使





用肥皂和水洗手的方法
用水把手沾湿用
足够的洗手液涂满手表面
6步法揉搓至少15秒钟
用水冲洗手 了
用一次性毛巾彻底擦干 用毛巾关上水龙头 现在你的手安全
演示课件
搓手示意图
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演示课件
速干手消毒剂
特点:作用快速、使用方便 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 有出色的杀菌效果 加入了护肤成分 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工作要有记录、有据可查
演示课件
四、技术措施
• 环境 • 物品:餐(饮)具、玩具 • 个人生活用品:毛巾、被褥 • 手卫生
演示课件
环境的清洁与处理
清洁、干燥是基本要求
物体表面与地面:湿式清洁为主,每日1~2次; 有明显污垢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
分泌物等时,污染处先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 消毒液喷洒、擦拭或覆盖作用30min以上,再将污 物清理于污物桶内作专门处理,然后对整个区域 进行有序的清洁消毒 空气:通风换气为主
演示课件
空气的清洁与消毒
紫外线消毒 • 使用紫外线灯,新灯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
90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得低于 70W/cm2,凡低于70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 • 紫外线冷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既累计工 作时间,超过1000小时或接近1000小时或灯管两 边发红,应立即更换灯管。通常累计工作时间达 750小时左右就应更换新管,以确保消毒质量 • 紫外线灯开关位置
使用方法: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 心,按照洗手的步骤,双手相互揉搓,揉搓时注意覆盖整 个手部的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整个双手达到消毒的目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