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对中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传统文化的两个学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儒家和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做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在我们当代思想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关键词儒家道家入世出世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 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就像两枝鲜艳的花朵,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竞相开放。它们用各自的姿态相互衬托, 相互对立又相互吸引, 在辩证统一中得以发展, 并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儒家的人生态度从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 儒家的积极的人生观首先根源其优患意识。这种优患意识是对于国家生命和人民生命的关怀, 是对个体和整体人类的存在的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孔子讲“士志于道” , 把宏扬道义作为知识分子的终生追求。正是这些道德价值理念的维护者肩负起拯救社会无序的宏愿。“君子忧道而不忧贫” ,蕴含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情怀。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哲学主张贵柔处下,弃智愚钝, 无为不争, 潜隐玩世。在庄子对人生困境的描述中可以找到其退隐的根源, 《庄子》中对人生困境的描述可以归属为自然之限, 社会之限, 自我之限。面对“人”的这种存在形式终将泯灭, 面对制限、囿限人的本性充分发挥的时与令及面对自我设立的哀乐之情和利害之欲,道家认为应采取超然的、无待、无累、无患的逍遥心态, 这便是庄子的翱翔于世之外的理想人格。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庄子在人生实践上表现为遁世的人生态度。不一与物樱, 陆沉世寰, 浪迹于山林之间, 潜隐于人世。因而道家的信奉者多半趋向于当道士。在道家之隐退思想的指导下, 在中国古代似乎学问越高、道德越高的人大都退隐, 不愿出名,隐姓埋名, 以至最后连自己的真实姓名都不要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儒道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二者都对中国的士大夫和普通老百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差异性和互补性满足了中国的士大夫和普通老百姓处世态度上的不同需要。儒家哲学作为一种工作伦理鼓励人投身社会建功立业, 追名求利, 但这种人世和进取的人生有时太紧张太冷酷, 固然可使成功者得到他们所希望得到的功名利禄, 但这是以艰辛和困苦作为代价的, 有时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固然高尚, 但却具有悲壮的一面。比如孔子, 这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自己就不幸成了这种人生学说的殉道者。孔子的基本生活态度当然是人世的, 然而就其一生来看, 却充满了怀才不遇, 有志难伸, 背井离乡, 颠沛流离的辛酸苦辣。孔子周游列国, 以天下为己任, 希望施展自己的才华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到头来却处处被猜忌, 被人讥笑为“丧家之狗”。在孔子怀才不遇的时候, 也产生过“道不行, 乘俘俘于海”的逃避思想。道家的退和藏的思想或许正弥补了儒家思想方面的不足。然而, 正像儒家思想中有退的意识一样, 道家的精神里也蕴涵着某种进的意识。如果说回避人世的态度表现为庄子对世俗生活的冷漠, 及其情绪的消沉的话, 那么庄子的理想人格的超然人世的态度, 则表现了他对世俗的高傲, 反映了精神上的自信。如果说遁世的态度是其多艰的现实生活在他精神上的烙印, 那么庄子的超世的态度, 是他追求自然、自由的人生理想表征。在庄子看来, 削迹捐势, 陆沉世寰, 潜隐于众人之中而不显露, 乃是一种彻底的自觉的表现, 若非具有极高境界的“至知厚德”者, 是难以做到的。自觉遁世者的表现实质上是得“道”的行为。另外, 从功用主

义的观点来看, “无用”可为“大用”。庄子通过对世态的冷峻的观察, 认定正是在世人以为“无用”的地方, 存在着“大用” , 立足于世为无用, 于己则成大用, 这便是老庄思想中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崇高的人生境界。入则孔孟, 出则老庄, 居庙堂之高则优国优民, 处江湖之远则全生保身, 真可谓进中有退, 退中有进, 这一进一退的文化背景铸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复杂的处世心态。每个中国人当他成功的时候都是儒家的弟子, 当其失败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传人。道家的退让精神是付镇静剂, 以抚慰受创伤的失败者的灵魂。儒家是一种入世哲学, 道家是一种出世哲学, 儒家和道家是使中国人生存下去的正负两极或阴阳两极, 这两种奇怪的元素放在一起, 提炼和塑造出中国人性格中某种不朽的东西。儒家建设奋斗, 道家旁观微笑。

参考文献

1.冯合国.儒道互补进退之辩及其影响[J]. 2003 (11)

2.乐爱国. 孟子论"气"与儒家养生学[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

3.曹莉. 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J]. 体育文化导刊, 2008,(05) .

4.陈忠. 儒家养生理论对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影响[J]. 体育学刊, 200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