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中学生受挫心理论文

中学生受挫心理论文

中学生受挫心理论文作为教育工作者,既应该注意保护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灵,又要教育学生如何应对挫折,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受挫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受挫心理论文范文一:浅谈学生受挫心理及教育引导【摘要】学校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人们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

比如,重视品德、智力的培养,轻视心理素质的训练;过分强调理想教育,忽视现实教育;重理性判断而疏于非理性情感世界的培养等等。

因而使得教育与现实脱节,学生仅仅作为知识的富翁,而在走向社会之际,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变的人际关系而瞠目结舌,无所适从,甚至与社会格格不入,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和恐慌。

在小学生中,更多的表现为心理受挫。

有的来自外部因素,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异等非正常刺激;有的则来自于正常的外部刺激,如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同学间的矛盾、纠纷等。

学生通常在家庭、学校和交往中受挫后产生某些消极的心理行为。

所以,对学生的受挫心理进行教育引导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生;受挫心理;教育引导【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821-01学校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人们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

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

比如,重视品德、智力的培养,轻视心理素质的训练;过分强调理想教育,忽视现实教育;重理性判断而疏于非理性情感世界的培养等等。

因而使得教育与现实脱节,学生仅仅作为知识的富翁,而在走向社会之际,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变的人际关系而瞠目结舌,无所适从,甚至与社会格格不入,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和恐慌。

在小学生中,更多的表现为心理受挫。

有的来自外部因素,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异等非正常刺激;有的则来自于正常的外部刺激,如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同学间的矛盾、纠纷等。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探究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探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探究近几年来,媒体出现过“中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

针对这种中学生自杀事件,我们特组成调查组对身边的中学生进行走访和调查,就中学生自杀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是中学生目前的心理压力来源因素增多,心里承受能力有所下降所致。

(一)中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具有多样性。

一是来源于学习上的压力。

高中课程相对于初中课程来说,内容更多,题目更难,老师讲课的速度更快,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

为此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情况,而每个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因此,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且多以语文、奥数、英语等学科性的辅导为主,这是中学生学习压力上的一个主要来源。

二是来自考试成绩的压力。

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同学,考试成绩成了加重他们学习压力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每当考试成绩不如他们的理想时,他们会变得不安,变得急躁,有些甚至会出现严重失眠的状况,这些状况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对于身体,都是特别不利的。

三是人际交往上的压力。

有部分同学不能够和同学很好的相处,感觉自己不能很好地融入这个集体,这使他们变的担心和多疑,往往会想是不是同学都在排斥自己。

有时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偶尔会产生一点小矛盾,如不能很好的解决,也会导致人际交往的压力增加。

四是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

中学生处于判逆期,这一时期的他们冲动、急躁,认为父母的关心都是唠叨,这会使得他们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如之前那么融洽,而恰恰这一时期的学生也需要鼓励和开导,如出现上述情况,往往会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

(二)缓解压力的方法针对来自各种不同因素的心理压力,在调查中,我们也与部分同学探讨了缓解压力的一些方法,力求减少中学生的心里压力。

1、听音乐放松法。

当自己的心理出现浮躁、急躁不安,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时,我们不妨来听一些节奏欢快、歌词充满正能量、有激励意志的歌曲,如台湾籍歌手郑智化的《水手》等,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心情,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畅起来。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探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探究

范, 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 的一种稳定、持续的积极适应的心理状态,并能协调自己的 知、 意、 较好地适应客观环境。 情、 行, 简而言之, 心理健康教育 就是按照心理健康的标准来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其中采取 有效的教育和医疗措施,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教师对中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迫 切需要, 是培养学生良 好心理素质, 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其社 会适应能力, 造就合格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 但在实际教 学工作中, 有的学校追求升学率, 大力发展智育, 音乐、 体育、 美术等几乎被语文、 数学、 英语等取代, 更不要说对中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 升学的压力、 考试的紧张、 作业的繁重、 成绩的 优劣等全压在根本没有娱乐的中学生身上,多种问题错综复 杂地交织在一起,一些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往往积淀成心理 障碍, 导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动荡多变, 影响他们的身心健
家庭教育在 中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 角色。然而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潜存着一种可怕的功利主义
Hale Waihona Puke 21世纪对于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是: 具有坚定的政治信 仰, 广博的知识储备, 灵活应变的技能, 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 心理素质。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 的成功和发展。 但实际上,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差实在出乎 我们的意料。君不见, 在我们 日 常生活中, 由于偶然考试或升
的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 缺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泛指学校班级对学生施加的行为规
一、 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深深地影响粉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 日 益进行教育创新的今天, 虽然“ 分、 不再 分、 分” 是学生的命根,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部分学校, 尤其是重点中 学的学生, 考试的压力仍然在无形中给他们以很大的影响。 中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 我们不可否定这一 点。 但读书几乎是他们唯一出路的教育方式, 升学压力难道不 是这些孩子心理变得越来越脆弱的罪魁祸首? 在初中阶段, 中 学生面临的是能否上重点高中的问题, 对有的学生来说, 也许 上了重点高中就意味着进了大学的门槛。高中阶段对中学生 来说更加残酷,对于农村的学生这也许是唯一的跳出农门的 机会。 家长的过高期望、 学习时间的过长、 考试次数的过多、 升 学竞争的过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伤害了中学生的身心健 康发展, 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这种由心理 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 一旦在某个环 节得不到满足, 如考试不理想、 被老师批评、 与同伴交往发生 矛盾、 升学受到挫折等等, 他们的心理承受就不堪重负, 极易 产生消极情绪, 或做出与他们的年龄和心态不相吻合的行为。 二、 信息网络社会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已成为目 “ 前中学生一个 非常时髦的概念, 网上学习、 网上聊天、 网上交友、 网上购物也 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网络时代, 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 的界限, 拓宽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渠道, 中学生的交往、 沟通 变得更加 便、 更加多样化和快捷。不过, 由于这种虚拟空间 的交往主要是“ 人一机” 系统的交往, 更多造成认知的缺失、 情 感的缺失及交往双 之间情感交流的减少。他们把更多的精 力投人到虚无飘渺的世界中, 独自陶醉于其中的乐趣。 更有甚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在面对困难、挫折、压力、挑战等不良刺激时,中学生能够自我调节情绪、正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进而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

本文就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1.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中学生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很多中学生遇到问题无法冷静分析和解决,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2.存在心理问题。

部分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自闭、恐惧、压抑等。

3.只注重表面修饰。

一些中学生为了掩饰自己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在行为上做出一些表面性的修饰,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1.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对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果父母过于保护、溺爱孩子,孩子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家庭亲密、温暖的氛围则有利于孩子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2.学校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环境是否适应、友好,是否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心理教育都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自身因素。

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个性、性格、习惯等都会影响心理承受能力。

比如,性格内向的中学生可能对社交场合的压力较难承受,而外向的中学生可能对学业竞争的压力较难承受。

1.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和鼓励,但不要过度保护和溺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校教育。

学校应该为中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让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3.锻炼身体。

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中学生释放压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

4.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参加社交活动有利于中学生提高社交技能和自信心,减少社交场合的压力。

5.培养兴趣爱好。

中学生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5篇)

第1篇:论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据中国的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的调查表明:约13%的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中包括情绪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同时16%的中学生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等,全国有3000万中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他们的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害人害己,对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树立全面健康观的要求。

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与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这一概念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功能异常,免于疾病的单一概念,明确概括地指出人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物、心理、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要求,并在1978年初级卫生保健(PHC)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加以重申。

所以全面的健康观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出现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这三方面的任何障碍都是不健康的。

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让中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

第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它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

心理素质与遗传素质同属于基础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生来就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是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是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基础。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5篇)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据一些心理调查的资料显示,近三分之一的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问题,比如冷漠、任性、自私、偏激、嫉妒、孤独等等。

而随着这种不健康心理的发展,导致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上和习惯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失误或者错误,甚至严重的会出现犯罪的倾向,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一、导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中学生的心理出现不健康的发展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对于导致心理不健康发展的原因了解清楚,才能够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1、家庭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而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素质品德、家庭背景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等等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家庭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由于家庭经济的好坏决定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家里经常会受到家长的斥责,学生对于家长就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无法和家长形成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有的家庭因为双亲的情感问题导致家庭破裂,使得学生从小缺乏安全感,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甚者,家长本身的素质品德就比较低下,可想而知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多么的不利和危害。

因此,家庭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校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影响,学校在对于学生的教育上存在着比较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教育,忽视了其在课余时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较为重视;课堂教学千篇一律,使得学生产生无趣、乏味甚至是厌学的情绪;在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产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

3、社会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伴随一些消极的或者是颓废的事物的发展。

网络,影视等各种传播媒体不断发展,中学生所接受的事物也是日新月异,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又恰恰是一个“危险时期”。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阶段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社交压力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生需要具备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

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课业繁重、考试频繁等问题,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中学生需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减轻学业压力。

中学生需要具备应对家庭压力的能力。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但是,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也会给中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中学生需要学会沟通和表达,与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减轻家庭压力。

中学生需要具备应对社交压力的能力。

中学生处于一个社交圈子中,他们需要面对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因此,中学生需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减轻社交压力。

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学生需要学会应对各种压力,从而保持心理健康,顺利度过中学阶段。

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调查

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调查

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调查《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调查》指导教师1、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处于新世纪时期的我们,许多新的东西也随之闯入我们的高中生活,这无形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压力,在学习、生活、情感方面不勉会受到影响。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将找出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项,找出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的根源,从而为他们制定出一套较好的心理调节方案,使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从而也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

2、主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上网查资料分析并总结3、研究阶段与步骤(活动计划)1、上网了解有关现象,然后进行讨论与研究2、撰写调查表、复印调查表、发放并填写调查表3、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统计所收集的数据4、整理分析所有资料,写结题报告七、最终研究成果——论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关青少年由于经受不住别人的责骂而对别人采取报复行为,更有甚者选择轻生。

有的则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孤僻的现象,或由于学习压力太大而产生厌恶或放弃的心理等等。

这些都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

这些心理问题关系到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我们未来社会的发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对此,我们展开了调查,下面让我们结合我们的调查表及数据来了解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

以下是关于学习方面的2——6题的总结表格:(从问卷上看题目,在此略)1你对学习是否感兴趣A很感兴趣B一般 C不感兴趣2你觉得紧张吗A紧张B一般C不紧张3你觉得课程难吗A难B一般C不难4面对学习不断落后你怎么办A更加努力B找原因,调整状态C焦虑,不知如何是好高一学生的选项所占的百分比2 25.5% 46.2% 2.6%3 79.5% 7.7% 7.7% 5.1% \4 30.8% 5.1% 41% 18% 5.1%5 10.3% 2.6% 79.5% 5.1% \6 5.1% 28.2% 46.2% 12.8% 7.7%高二学生的选项所占的百分比A B C D E2 26% 55% 6% 13% \3 71% 13% 13% 3% \4 26% 10% 35% 16% 13%5 0 10% 77% 13% \6 0 41% 50% 6% 3%从上面两个表格的数据对比来看,第二题中,对学习“很感兴趣”的高一和高二学生所占的百分率差不多。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与分析论文(1)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与分析论文(1)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调查与分析论文(1)近年来,中学生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培养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现状调查我们在对2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其中有8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在遇到一些困难时,他们却又很容易放弃,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抗挫折能力。

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向家长和老师求助,只有少数人会主动寻找答案,这表明他们的依赖性较强,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即使是在遇到一些小挫折时,超过50%的学生也会感到失落和沮丧,这表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二、问题分析通过与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导致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1.缺乏自信心。

中学生往往缺乏对自己的自信和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感,这导致他们面临挫折时容易失去信心,进而放弃。

2.自主性不强。

中学生往往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遇到的问题不会主动思考和探索,而是习惯性地寻求他人的帮助,这导致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3.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中学生往往缺乏心理承受能力,遇到问题容易感到沮丧和失落,情绪难以控制,这会影响他们对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三、对策措施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措施:1.培养自信心。

学校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增加他们在成功经验上的积累,减少他们在失败经验上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强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增强自信心。

2.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增加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

3.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问题和挫折,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结语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当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探讨其原因并研究其对策很有必要,这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心理封闭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正常。

但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此发展到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

因而遇到烦恼时,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相应对策:1、新生入校一周内,召开集体谈心会,班主任先自我介绍有关经历(包括走过的弯路)、性格特点等,再让学生逐一自我介绍,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了解。

2、平时引导学生既要与全班同学友好相处,也应该有几位关系密切的好朋友。

教师尤其班主任则应该争取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

3、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特别关注那些心理封闭的学生,促使其敞开心扉。

二、压力过大父母望子成龙,教师期望过高,有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升学无望,便忧虑重重,丧失信心。

如果缺乏指导,易走极端。

相应对策: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懂得学习是为了发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获和进步,考大学并非唯—出路,任何行业都可以成才等道理。

2、学校从严控制考试次数,淡化名次观念。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先肯定进步,再找出差距。

3、和家长配合,减轻学生压力。

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

学生一旦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便能逐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未经挫折有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路顺风,未经挫折。

偶遇挫折—蹶不振。

相应对策:1、平时注意向学生介绍成功者成功之前的艰辛历程,教师和家长如能以亲身体会教育学生,效果更好。

2、可假设某些经受挫折的情境,如:假如我高考落榜、假如我竞争失败等,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鼓励学生失败了再干,亲身体会经历困难挫折终于取得成功的忧与乐。

四、被动地位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方式管理下,绝大多数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一旦失去依赖,便无所适从。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论文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论文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论文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有必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论文范文一:谈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摘要21世纪,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储备军。

这样的人才要求使看中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因此如何缓解中学生的压力,增强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显得犹为重要。

因此,本文就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起因、表现及其提高对策,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原因表现对策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政治信仰素养, 知识广博,体魄强健和心理素质良好。

这样的人才标准对中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怎么样缓解中学生的压力,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则提上了日程。

下面结合我的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经验,谈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起因、表现及其提高对策。

一、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概述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作用表现出来,会影响活动进行的效果及结果。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个体对待挫折、困难、逆境时所引起的心理上需承担的压力和对负面情绪调适能力。

个体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人不可能一直是顺利的,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其次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重;最后中学阶段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和生理成熟阶段,这个阶段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发展。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会使中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产生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中学生学习和成才,甚至会为其适应社会留下隐患。

因此,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原因(一)家庭教育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直接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深入调查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1)

深入调查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1)

浅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组长:费金韬组员:吕鹏鹏、周子洋、石文成、刘怡媛、戴志华中学生心理承受力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一面,正是导致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的内在因素。

由于中学生社会阅历浅,认知水平低,生理和心理还处于发育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置可塑阶段,因而辩证思维相对薄弱,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看问题易于片面化、绝对化,加之情绪易起伏,自我调节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产生对现实的判断失误,若再缺乏正确的疏导,行为极易被非理性观念所支配,承受力脆弱的一面就表现出来。

我们组很光荣地接受了这次调查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这项任务,以下是我们做的调查结果:学习焦虑是心理障碍表现得最严重的症状。

心理学家认为,过度焦虑会使人失去平衡。

一次失败体验往往给下一次埋下祸种,经过一次次的恶性循环,又没及时得以改善,那么自卑、厌学、忧虑、无望等情绪便接踵而至。

所以应该实施耐挫教育,培养中学生坚强意志。

对于中学生而言,一次次的考试是对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大考验。

教学活动中经常用测验来了解教学效果,每次测验都要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一次好的测验不仅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积极的信息,而且也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提高自信心,突出自我形象,强化自我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而一次失败的测验往往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不良的影响。

了解学生对测验成绩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

1、考试成绩对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有62%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与考试成绩之间有较大的相互影响,该比例的99%置信区间是50%~75%。

在学生集体中有大部分学生承认,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受到考试成绩的(重要)影响。

并且在这一观点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2.02),男生只有54%的人持这一观点,女生则有74%,因此女生在学习上更看中考试成绩。

在“影响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上,有6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积极性与任课教师有直接的关系”,该比例的99%置信区间是51%~76%,而把“考试成绩”作为影响学习积极性主要因素的仅有20%,这说明学生非常重视任课教师对其学习积极性的启发作用。

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报告1.课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和就业压力大,人们在心理方面也随之出现问题。

青少年也不例外,作为年轻一代,青少年需要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还有人际交往的烦恼等各种问题。

这些正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成功和发展。

所以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各种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已迫在眉睫。

研究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我们了解自身对于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更好地判断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能及时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处理问题。

对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使用价值在查看近几年关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资料中,大都表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

中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心理上比较稚嫩,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难以应对。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进行研究,不仅能够通过这次的调查了解自己,还可以从中认识到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好坏,能够正确地处理问题;如何利用老师、同学和家长等这些资源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

能否懂得如何去处理各种问题,宣泄压力,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同学们会显得不那么拘束,能够说出真实的想法。

老师和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从而适当的改变一些教育方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3.理论知识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

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

一般都有正常的人格。

正确的自我意识。

与集体、社会协调一致。

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机会。

心理承受能力,对人们尤其处于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

关於中学生承受力论文

关於中学生承受力论文

关于初中生心理承受力的论文组员:刘嘉宜观颖杨静茹陈婉仪冯韵陈雯彦李卓诗关键字:中学生承受力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生活压力的出现,人们在心理方面也随之出现问题。

青少年也不例外,作为年轻一代,青少年需要升学、就业的压力,还有人际的烦恼等各种问题。

这些正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心理承受力的概念:所谓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

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软弱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各种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造成适应社会的困难,而且可以给他们成年后人格的健全发展及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生活留下隐患。

因此,青少年心理承受的培养不仅是学校而且是家庭与社会必须给予长期重视并有效解决的问题。

影响中学生承受力的因素有:1)生理条件。

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较之体弱多病有生理缺陷的人更能抵制挫折。

(2)挫折经验。

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人较之知识贫乏、生活安逸的人更能抵制挫折。

(3)个性特点。

开朗豁达、意志坚定的人更能适应挫折。

(4)抱负水平。

希望值过高的人容易遭受挫折打击。

(5)心理准备。

预先想到可能会出现挫折,心理有准备,当挫折来时,更能承受。

(6)主观判断。

能对挫折作出客观评价、正确归因,就能恰当地应对挫折。

我们虽然不能杜绝挫折的产生,但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去积极地应对挫折。

现代的中学生很多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于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

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

如何增强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1.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

信仰危机最容易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崩溃,没有了精神支柱很难承受住各方面强大的心理压力。

2.提高认识水平。

浅议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对策

浅议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对策


优良的家庭教育是基础环节
是父母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要将 考试 分数作为判定的唯一标准 。不要 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就否定他们 的所有 。 应当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 比如孩子 擅长学习 、 唱歌 、 跳舞、 画画、 体育运动 等 , 对他们 的爱好施 以 鼓励 , 而不是打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也许 以后这将成为他 ( 她) 最擅 长 的领 域 。 二是 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父母要多 向孩子交流 自己的 想法 , 同时也要多了解孩子 的内心世界。除了面对 面 , 父母也 可 以通过信件 、 手机短信 、 网络通讯 ( 比如最常用 的 Q Q) 等方 式与孩子交心 。用这些方式去关心子女 的学业成绩 、兴趣爱 好、 情感 等问题 , 用最真诚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最有效 的沟通 。 三是进行 耐挫教育 。 崔华芳在《 挫折教育的 5 5个细节》 一 书里就有提到对孩子 的挫折教育。 首先是 主动设置挫折 , 比如 让孩子 吃苦 、 经历生 活的磨难 ; 然后磨砺 孩子的意志 , 教孩子 乐观对待挫折 , 培养孩子 良好 的心理承受能力 ; 最后是假设一 系列 场景 , 比如 当孩子考砸 的时候 、 遭 人误 解的时候 , 亲人去 世 的时候 、 父母 离异 的时候 、 受 委屈的时候 、 被朋 友抛弃 的时 候等等 , 教会孩子去积极面对 , 主动战胜挫折 。 二、 优质 的学校教育是主要 力量 ( 一) 班 主 任 或 任课 教 师 发 挥 积 极 作 用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 特别是思想 品德 ( 政治) 、 心理健康教 育这类课程 的老师 ,课 内课外都应密切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 康发 展 , 包括心理 承受力 的状况。 1 . 创设 良好的班级氛 围。轻松 良好 的班级氛围的建造 , 可 以减少学 习压力 , 使学生保持 良好 的心态 , 在身心愉悦 的情 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文献综述1.引言心理承受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心理承受事情的一种能力。

说白了,就是像我们的学习能力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能力。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有必要。

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家校结合,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帮助中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而且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比较强,本项将从男女性别差异方面研究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就如何减小这些差异来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正文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现在已有不少学者对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了研究。

他们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

主要有传统的应试教育、信息网络社会、家庭因素、和学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

(2)改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建议。

主要是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下手,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同的合理化建议。

必要的压力是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的推动力,但是现在的中学生面临着太多的来自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帮他们报了好多学习班,比如美术、舞蹈、钢琴等艺术班,还有奥数、牛顿班等学业班。

他们有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以便使自己有在别人面前炫耀的资本,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的让孩子学学学,剥夺了孩子大量的游戏和娱乐时间。

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学会了一味的逢迎和察言观色,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逐步下降。

当然这里面并不排除有真的是健康成长起来的孩子们。

众多的中学老师也是一样,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业绩,更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不断地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占去了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经典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经典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小组成员:马晓华、黄欣、孔文吟、张丹容、郑海虹、陈晓彤、郑淑燕组长:郑淑燕(102)指导老师:许淼淼[课题的提出]这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大力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仅拥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还将高中、大学进行到底!然而,令人担扰的现象也随之出现,由于来自于学习、高考、人际交往、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使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上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学生的自杀现象已屡见不鲜,因此,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大问题。

出于对自身和同龄人的成长的关注,我们决定对“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这一课题做一次研究调查分析。

[研究的目的]1、关注自身和同龄人的成长,加强对心理压力的认识和调解。

2、提高全小组人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小组人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研究的分工]1、全体小组成员均参与问卷的设计、派发和回收;2、马晓华、孔文吟负责查询书籍;3、郑淑燕负责打印、资料整理和撰写论文;4、张丹容、郑淑燕、黄欣负责实地采访,对象包括学校心理咨询室老师、同学;5、郑海虹、陈晓彤负责上网搜寻;[研究过程]9~10周查询资料,包括上网和上图书馆11~14周问卷的设计、确定、派发和回收15~17周成员讨论课题、下结论并初报成果论文18周工作结束,论文完成[研究成果]一个重要的成果展示,便是我们问卷调查的结果。

我们的调查对象分男、女同学进行,包括初中和高中,调查范围涉及潮阳区和潮南区的中学:有潮阳一中、棉城中学、中寨中学、砺青中学等几个学校。

下面为大家展示调查的结果。

总共派发问卷310张,回收有效问卷有240张,当中包括男生120张,女生120张,男女相对平衡。

男生部分:题序1 34.78% 28.70% 26.96% 956%2 28.70% 38.26% 0.869% 33.04%3 20.17% 28.57% 7.56% 43.7%4 57.66% 21.62% 20.72%5 10.74% 69.42% 19.83%6 28.43% 49.02% 32.35%7 51.46% 35.24% 14.29% 0%8 40% 27.27% 32.73%9 13.16% 69.30% 7.894% 9.64%从表中的数据来看,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压力及承受能力,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初中议论文 论心理承受能力-精品

初中议论文 论心理承受能力-精品

论心理承受能力
论心理承受能力
5月28日上午9时,一名男子跳河,因当时没有引起周力边人的注意,爬上岸后
进行了第二次跳河。

后来被别人发现后,求警救其上岸。

男了的行为是错误。

首先,这男了跳河是二种不珍惜自身生命的行为,拿自己的
生命开玩笑,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再有,他没有顾及到亲朋好友的感受。

如果出了意外,说什么也是于事无补了,只好苦心去见阎罗王,留下的则是亲人
的痛楚。

最后,男了在社会上也会引起负面影响,使得未成年人会模仿跳河之类的,
从而酿成大祸。

我们不禁想知道,男子轻生的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这只能联想到种种的社会
现象。

多数轻生者是因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不够,一件小事或几句坏话通常酿成惨剧。

并且压力过大,也会使得一些人自杀。

数据表明,我国非正常死亡的人数每年都有几
千万,这归根于学校,父母……所造成的。

自身安全教育没有落实,这是社会上巨大
的漏洞。

难道,面对这种情况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不是的,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就是最好
的办法。

俗话说得好,战胜自己的心理就是最大的胜利。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不断
增强自我信心,不断接受知识教育,不断体会人生的生存价值,不断地提高辨析能力。

为此,大家应共同倡导珍惜生命,不要拿生命开玩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019年10月08日。

心理承受能力研究性学习

心理承受能力研究性学习

研究报告研究课题:组长:组员:指导老师:研究原因: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的确,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

现代的中学生很多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忧郁的脆弱的“蛋壳心理”。

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

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对中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任性孤僻、焦虑、神经衰弱、学习不良、厌学、逃学、违纪等层出不穷,青少年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常见之报端。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中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弱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代高中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优裕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减少了面对苦难与承受挫折的机会,以致于许多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较低。

而且,个个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倍受祖父母及父母的溺爱,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未得到实际的生活锻炼,恍惚生活在“温室里”,从而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和勇气,产生的想法虚无缥缈、脱离现实,一旦遇到挫折,便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情绪的恶化或者厌世忌俗。

因此提出《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课题。

研究目的:1.让广大的中学生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2、通过研究性学习,增加同学间友谊,培养团队精神。

研究方法:1、通过采访心理专家了解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产生和治疗方法;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市公民对有关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了解程度;3、通过网上查找资料。

研究步骤:第一阶段:确定课题,确立一个科学的研究路线;第二阶段:采访若干个心理专家,了解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产生和危害以及防范措施、治疗方法;第三阶段:到本市人流量大的地点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公民对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了解程度。

第四阶段: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整理数据、材料;第五阶段:写论文搜集材料:一、高中学生挫折感产生的根源分析心理学认为挫折感就是当我们的需要不能满足或目标不能达成时而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论文摘要:2021年5月12日,在河南周口市,一名读高三的儿子雇凶残忍杀害了家中父亲和姐姐。

其杀人动机竟是无法忍受家教管理严格。

究其原因,高考的重压、严格的家庭环境、童年成长经历,众多因素导致该少年人格分裂。

这样的惨案让人震惊,造成悲剧的背后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对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很有必要。

目前中学生心理承受力低主要表现在生活、学业、交往和情感等方面。

而造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学业压力和校园环境。

因此,本文对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培养;对策一、中学生心理承受力脆弱的原因一心理不成熟,认知水平低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承受力是由多种心理能力组合成的一种应付环境变化的主观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即人对心理压力的反应能力。

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一面,正是导致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的内在因素。

由于中学生社会阅历浅、认知水平低、生理和心理还处于发育中,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看问题易于片面化、绝对化,加之情绪易起伏,自我调节能力差,从而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二纷至沓来的各种压力,使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现行的中学教育从内容来看,凡是高考科目,学校都加大课时密度,增加课堂容量;从方法来看,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或忽视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评价学生上,往往舍德取智,光看分数。

在校园里,学校领导呼天喊地、谆谆教导,班主任关怀备至、婆婆妈妈,任课教师番上阵、喋喋不休,整个校园被笼罩在不上大学非好汉、成绩不好就是差生的怪圈之中;在家庭中,保姆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缺乏坚强的毅力,依赖性大增,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更加给孩子心理施以重压,再加上中学生自身生理提前发育,使其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面对同时产生或在一定时间内接踵而来的各种压力,学生感到生活如履薄冰,各种神经之弦绷到最大值,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再也不能容纳丝毫的挫折和失意了。

三陷入心理危机,不能面对现实中学生的生活应是多彩的,但它绝不是理想境界的世外桃源,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将会把他们精心编织的五彩梦击得粉碎。

如所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反差,老师处事的不公,同学间的磨擦,与家长不能沟通,学习上遇到障碍,甚至某些中学生犯罪案例的影响等等,从而形成了以保护自己自尊心为核心的安全需求和周边环境的矛盾。

这些矛盾一旦得不到解决,就会转化为忧郁、厌学、早恋、人际关系紧张等行为。

二、解决中学生心理承受力脆弱的措施一优良的家庭教育是基础环节一是父母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不要将考试分数作为判定的唯一标准。

不要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否定他们的所有。

应当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孩子擅长学习、唱歌、跳舞、画画、体育运动等,对他们的爱好施以鼓励,而不是打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以后这将成为他她最擅长的领域。

二是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

父母要多向孩子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除了面对面,父母也可以通过信件、手机短信、网络通讯比如最常用的QQ等方式与孩子交心。

用这些方式去关心子女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情感等问题,用最真诚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最有效的沟通。

三是进行耐挫教育。

崔华芳在《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里就有提到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首先是主动设置挫折,比如让孩子吃苦、经历生活的磨难;然后磨砺孩子的意志,教孩子乐观对待挫折,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是假设一系列场景,比如当孩子考砸的时候、遭人误解的时候,亲人去世的时候、父母离异的时候、受委屈的时候、被朋友抛弃的时候等等,教会孩子去积极面对,主动战胜挫折。

二优质的学校教育是主要力量1.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挥积极作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特别是思想品德政治、心理健康教育这类课程的老师,课内课外都应密切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包括心理承受力的状况。

1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轻松良好的班级氛围的建造,可以减少学习压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学习。

比如班干部、科代表等轮流换届,组织晚会、办板报、班级拔河比赛等等,做到班级管理工作全员参加、班级活动力求普遍参加,促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和主体意识,有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教师以自身的良好素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中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学生会对这样的老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拜感,心中有困惑时,也愿意跟这样的老师倾诉,向老师寻求帮助。

3多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优点。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应该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并予以鼓励。

学生受到鼓舞,便会增强自信心,心理承受力也会逐步增强。

4.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对于自我比较封闭的学生,鼓励他们多与他人接触交往,打开心扉。

正常的人际交往,对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的增强也是很有帮助的。

5.多向学生传输正能量。

多向学生介绍励志文章、经典书籍、电影等,多向他们讲述正面人物的事例,多用正能量去感染他们。

三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中学生心理承受力1开展多门知识讲座的宣传。

如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讲座、学习心理学知识讲座等,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与他人。

2提供心理咨询帮助。

学校除了心理咨询室提供面询之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电话、邮箱等,让有难言之隐的学生有倾诉之处。

提供心理咨询帮助的老师应该为心理健康出现偏差的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疏导心理上的郁结,引导学生回到健康的心理轨道。

3开展校园活动,设立综合实践课。

比如我市某中学初中的综合实践课里就设置了艺术选修、体育选修、课题研究等课程,艺术选修里面包括文学欣赏、电影赏析、音乐鉴赏、书法学习等丰富的内容。

这些课程的开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其认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也能有效得到提高。

4营造轻松良好的校园氛围。

因为中考高考的来临,校园氛围总会显得很紧张。

这时如果校园内贴出一些幽默风趣又充满创意的鼓励标语,那么既能博得学生一笑,宽松学生的心情,又能对他们产生正面的鼓励效果,这样的做法就不失为对宽松的校园氛围的良好塑造。

四宽松的社会环境是重要保障现在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导向单一,都把成功定义得特别狭窄,并且只允许有“非成功即失败”这样的二元对立语境存在,整个社会风气显得特别浮躁。

笔者认为社会应该更具包容性,价值导向也应该更趋多元化,应该为青少年营造更为自由宽松的大环境以保证其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提倡相互关爱和互相尊重,并追求人人平等。

每个中学生的性格、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他们以后也不一定非得走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这两条路。

社会应该鼓励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鼓励每个人都积极追求不一样的梦想,并为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环境和机会。

参考文献:[1]张华.对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21年03期[2]贺兰亭.浅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矫治[J].成功教育2021年01期摘要:近几年来,青少年因为心理承受力脆弱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频频发生,造成的种种悲剧令人扼腕。

为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对他们心理承受力的培养。

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这几个视角出发,对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途径做出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家庭学校社会2021年5月12日,在河南周口市,一名读高三的儿子雇凶残忍杀害了家中父亲和姐姐。

其杀人动机竟是无法忍受家教管理严格。

究其原因,高考的重压、严格的家庭环境、童年成长经历,众多因素导致该少年人格分裂。

这样的惨案让人震惊,造成悲剧的背后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对中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很有必要。

目前中学生心理承受力低主要表现在生活、学业、交往和情感等方面。

而造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学业压力和校园环境。

为此,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青少年心理承受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优良的家庭教育是基础环节一是父母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不要将考试分数作为判定的唯一标准。

不要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否定他们的所有。

应当去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孩子擅长学习、唱歌、跳舞、画画、体育运动等,对他们的爱好施以鼓励,而不是打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以后这将成为他她最擅长的领域。

二是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

父母要多向孩子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除了面对面,父母也可以通过信件、手机短信、网络通讯比如最常用的QQ等方式与孩子交心。

用这些方式去关心子女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情感等问题,用最真诚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最有效的沟通。

三是进行耐挫教育。

崔华芳在《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里就有提到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首先是主动设置挫折,比如让孩子吃苦、经历生活的磨难;然后磨砺孩子的意志,教孩子乐观对待挫折,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是假设一系列场景,比如当孩子考砸的时候、遭人误解的时候,亲人去世的时候、父母离异的时候、受委屈的时候、被朋友抛弃的时候等等,教会孩子去积极面对,主动战胜挫折。

二、优质的学校教育是主要力量一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挥积极作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特别是思想品德政治、心理健康教育这类课程的老师,课内课外都应密切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包括心理承受力的状况。

1.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轻松良好的班级氛围的建造,可以减少学习压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学习。

比如班干部、科代表等轮流换届,组织晚会、办板报、班级拔河比赛等等,做到班级管理工作全员参加、班级活动力求普遍参加,促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和主体意识,有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教师以自身的良好素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中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学生会对这样的老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拜感,心中有困惑时,也愿意跟这样的老师倾诉,向老师寻求帮助。

3.多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优点。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应该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并予以鼓励。

学生受到鼓舞,便会增强自信心,心理承受力也会逐步增强。

4.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对于自我比较封闭的学生,鼓励他们多与他人接触交往,打开心扉。

正常的人际交往,对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的增强也是很有帮助的。

5.多向学生传输正能量。

多向学生介绍励志文章、经典书籍、电影等,多向他们讲述正面人物的事例,多用正能量去感染他们。

二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中学生心理承受力1.开展多门知识讲座的宣传。

如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讲座、学习心理学知识讲座等, 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己与他人。

2.提供心理咨询帮助。

学校除了心理咨询室提供面询之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电话、邮箱等,让有难言之隐的学生有倾诉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