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概况
榆林概况
![榆林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783d6bdfbceb19e8b9f6ba40.png)
榆林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本省延安市。
辖1市2区9县、155个乡镇、29个街道办事处、296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83.84万人。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2921.1平方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市情主要特点:一是资源优势突出。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
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
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是人文优势独特。
历史上,榆林是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素有“九边重镇”之称。
榆林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红石峡,李自成行宫,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红碱淖等。
榆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市8个县30个村庄战斗生活过。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
榆林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承接东西南北。
西包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和青银、包茂高速榆林段建成通车,榆阳4C级机场建成投运,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首位,铁路总里程达到1021公里,开通了至北京、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列车和上海、昆明等26条航线29个通航点。
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36.28亿元,同比增长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7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690.34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195.22亿元,增长5.8%。
榆林市简介
![榆林市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69aeb310912a21615792908.png)
榆林市简介: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
晋陕蒙宁区域中心城市。
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多公里,明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
《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后,加之已经批准和正式编制的《“三西两东”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宁鄂榆能源金三角规划》,榆林处于四个国家级区域规划之中。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辖1区11县、17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364.5万。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榆林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承接东西南北。
西包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和青银、包茂高速榆林段建成通车,榆阳4C级机场建成投运,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首位,铁路总里程达到776公里,开通了至北京、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列车和上海、昆明等9条航线。
【行政区划】截至2010年12月31日,榆林市辖1个市辖区、11个县。
榆林市面积43578平方千米,人口335万人(2010年)。
榆阳区面积7053平方千米,人口51万。
邮政编码719000。
区人民政府驻火车站广场北侧。
神木县面积7635平方千米,人口41万。
邮政编码719300。
县人民政府驻神木镇。
府谷县面积32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
邮政编码719400。
县人民政府驻府谷镇。
横山县面积4084平方千米,人口35万。
邮政编码719100。
县人民政府驻横山镇。
靖边县面积5088平方千米,人口32万。
榆林市地理环境
![榆林市地理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09c8d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8.png)
榆林市地理环境
榆林市地理环境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陕北地区重要的地级市。
榆林市地理环境多样,包括河流、山脉、盆地等多种地貌特征。
下面将介绍榆林市地理环境的特点。
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市境内有秦岭、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三大地貌类型。
秦岭横贯南部,是榆林市的天然屏障,对气候和
生态起着重要作用。
黄土高原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关中平
原地势较低,气候温和,是榆林市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盆地是榆林市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市有丹霞盆地、府谷盆地等多个盆地
分布,盆地地势低洼,气候湿润,是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区域。
榆林市地处黄河流域,
河流众多,主要有渭河、洮河等,为当地农业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总体而言,榆林市地理环境多样丰富,地貌复杂,自然资源丰富。
这些地理特点
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农业生产,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榆林的介绍
![榆林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d05d31279563c1ec5da71d3.png)
榆林风情Βιβλιοθήκη 植树造林后的新局面我的家乡——榆林
•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
最北部,在黄土高原 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 处,是国家级历史下
文化名城。总面积 43578平方公里,总人 口351.63万,能源矿 产资源富集一地,被 誉为中国的“科威 特”,“塞上明珠”。 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的神府煤田,有我国 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 气田。
榆林概况
• • • • • • • • • • • • 中文名称: 榆林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陕西省 电话区号: 0912 邮政区码: 719000 地理位置: 陕西省最北部 面积: 43578平方公里 人口: 356万 方言: 陕北方言 气候条件: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李自成行宫、红石峡、白云山 车牌代码: 陕K
由1个市辖区和11个县组成
吴堡、清涧、子洲、绥德、米脂、佳县、府 谷、神木、定边、靖边、横山、 榆阳区
地貌
黄 土 高 坡
窑 洞
少数农村居住的房屋
古老的耕作方式
陕北秧歌
富有激情的陕北秧歌
陕北民歌
具有浓重的陕北 气息。早期的曲 子将社会悲剧、 家庭悲剧、爱情 悲剧完美融入其 中,现在则形式 多样如:信天游。 陕北民歌是区域 特色的反映,是 时代特征的反映。
关于榆林的介绍
![关于榆林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a23ab8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b.png)
关于榆林的介绍榆林市地处陕西省北端,胡杨林、河套地貌、沙漠土地等自然风光为其独特之处。
榆林市总面积约为43,57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90多万人。
其经济以煤炭、石油、化工、机械为主导,同时也以种植业、旅游业、商贸业等辅助经济活动来提升经济实力。
榆林的历史悠久,早在周代就有此地部落的存在,但榆林市正式建成的时间是在1950年代。
榆林煤田、延长油田等重要自然资源,使榆林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起发展起来。
九三年抗战中,延安市委、政府在此地设署,这也为该市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榆林的地形地貌比较平坦,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
该市有胡杨林、白草畔、大油田、西岔河、九龙山等著名景点,以自然风光为主,让人们在旅游中体验自然的魅力。
胡杨林作为榆林市的代表性景点,自沙漠边缘延伸至城市荒地,上万株胡杨树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另外一些著名景点如:秦岭北山脚下的白草畔景区、大南沟景区、美风湖景区等,所有景点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美景、名胜古迹等等,使得榆林的各个景点各具特色,让游客大开眼界。
榆林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同时该市也是一个具有独特气息的文化城市。
榆林有古诗咏胡杨、传说西岔等古代文化遗产。
榆林市境内有金丝峡古战场、林峪古城址、孙武故里、花镜山寺、李白古道等历史人文景观。
这也就是为什么榆林市能够展现出独特的特色,让每个旅游者记住它。
榆林市的人民风俗也是迷人的。
该市的一些原住民民族,至今还保持其习俗,让这些外来人口感受到了榆林市的特别文化氛围。
对于游客来说,这样的体验应该是非常不错的。
同时,榆林市政府、旅游部门也十分注重旅游业的发展。
为此,政府每年会举办旅游大会等相关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榆林市进行旅游。
为方便游客,该市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设备的改进,例如:高铁、机场、旅游门户网站、旅游线路定制服务等。
山西榆林简介
![山西榆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6c0582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f.png)
山西榆林简介一、地理位置:山西榆林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平原的西侧,东临陕西,南濒黄河,北界内蒙古,西与甘肃相连。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0′-111°13′,北纬36°13′-39°43′。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榆林整体呈现出一个呈南高北低、波浪状的地势格局。
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分布均衡,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2)气候:榆林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降水量较少,气温较低。
三、历史文化:(1)历史沿革:榆林历史悠久,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
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
秦朝时,榆林被划归为秦国的辖区,成为重要的军事据点和经济中心。
(2)文化遗产:榆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秦长城、崆峒山、龙门石窟等,这些古老建筑物和艺术作品见证了榆林的漫长历史。
四、经济发展:(1)资源优势:榆林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是国内重要的能源产区。
(2)产业布局:榆林以煤炭、石化、装备制造、冶金等行业为主导,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旅游等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五、旅游资源:(1)景点介绍:榆林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秦长城、崆峒山、榆林地下长城、毛泽东同志视察榆林纪念地等。
这些景点融合了悠久历史和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
(2)特色美食:榆林有着丰富的特色美食,如饸饹、关中烤鸡、老山羊肉等,口味独特,让人垂涎欲滴。
六、社会发展:(1)教育:榆林注重教育事业发展,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2)医疗卫生:榆林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好,设有多家三级医院和大型医疗机构,能够满足当地民众的健康需求。
七、交通便利:(1)铁路:榆林是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有多条铁路和高铁线路贯穿而过,与其他城市联系紧密。
(2)公路:榆林的公路网发达,连接了周边的城市和省会太原,方便出行。
八、人文风情:榆林地区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
榆林介绍-榆林简介PPT(经典版)
![榆林介绍-榆林简介PPT(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375483f705cc1754270967.png)
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 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 “(又称榆林镇)驻地,康 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 忠勇”刻碑 ,有“南塔北台 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 的美誉。
2、城市概况
榆林
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 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 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波浪谷
龙洲丹霞地貌是目前陕西规模最大的一个丹霞 地貌景地,当地人称“波浪谷”、“红石峁”,也 叫靖边红沙岩峡谷。 红色砂岩在风雨剥蚀下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姿态 和色彩,不同角度、时间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色。
榆林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爱心城 市 ,中国百强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国家 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市 ,中国城市竞争力100强。
2
城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况
2、城市概况
榆林城市概况
别 名:驼城、小北京、塞上明珠、上郡等 ;下辖地区 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 ;面 积: 43578平方千米 ;人 口 :370万;地区生产总值: 3848.62亿元。
4
美食文化
拼三鲜
拼三鲜是陕北美食里的一道名菜。据说乾隆皇 帝私访榆林时,曾吃过此菜,赞不绝口。
后来,被带入宫中,作为招待外国使臣的压轴 菜。
羊肉面
有句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 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
可见,羊肉面在当地人眼睛里是多么重要的饮 食。
第十一章榆林市
![第十一章榆林市](https://img.taocdn.com/s3/m/e02a4a92941ea76e59fa0438.png)
石刻中有晚清名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 景”、革命先烈杜斌丞委托崔焕九题刻的 “力挽狂澜”,字迹苍劲,功力不凡,受 到书法界的赞誉。
每当夕阳东照,红石映日,格外美丽。 “红山夕照”被誉为榆林八景之一。
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地处鄂尔多斯草原与 毛乌素沙漠的交汇处,南距神木县城70公里。北 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相连,闻名遐迩的一 代天骄成吉斯汗的陵园离这里仅有40公里。“淖” 在蒙古族语中是水泊、湖泊的意思,不言而喻,
公元425年,赫连勃勃死。427年,统万城 被北魏攻破,结束了大夏国都城的历史。 当年修筑统万城时,当地还是水草丰美的 草原,后来沙漠侵吞,统万城被掩围在黄 沙之中。
现在的统万城,还可以看出内城和二道城 的痕迹。二道城留有506米的残垣,南面和
西北面保存得比较完好。内城南北长 127.1米,东西长608.9米,略成方形。 城垣遗址的高度,从1.6米到10米不等, 宽度从0.07米到0.19米不等。还有和城 连接的墩台,东面1l座,西面8座,北面6座, 南面11座,高7米、8米、20米不等。
真武殿周围各类建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 显得疏密得体。其中有藏经、瑞芝、超然 阁;七圣、玉皇、文昌楼;东岳、关帝三 灵庙;二斗、圣母祠;三清、三官殿;白 云、真人洞等。还有楼亭,石,木牌楼、 重逾万斤明代铁钟、清代铜钟,铁、石、 砖狮子等。还有松、柏、桑果树6000余株。
白云观保存着叙述道教、佛教经变故事和
湖中有一半岛叫红石岛。红石岛面积约0.39 平方公里,因其边缘有一块巨大的红色岩 石,故而得名。该岛三面环水,与陆地相 连最窄处仅200米。岛上地形奇特,沙滩洁 净,是极好的天然浴场。沙上灌木丛生, 野生禽类自由繁衍生息。岛的东北角建有 龙王庙,至今流传着四海龙王神奇而美丽 的传说。
陕北榆林简介
![陕北榆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84e14e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f.png)
陕北榆林简介
陕北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榆林市总面积为43,57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80万人。
榆林市下辖12个县区和1个市,其中包括榆阳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横山区和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交错。
榆林市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榆林市境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神木市的黄河壶口瀑布、府谷县的秦岭大峡谷、榆阳区的崆峒山、靖边县的靖边县石窟、定边县的定边古城等。
榆林市是陕西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建材等。
榆林市也是陕西省的重要农业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苹果、葡萄等。
此外,榆林市还是陕西省的重要旅游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榆林市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榆林市是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要塞之一。
榆林市的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崆峒山道教文化、靖边县石窟佛教文化、定边县古城文化等。
陕北榆林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
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也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发展热土。
市情概况
![市情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0e64d8071fe910ef12df894.png)
市情概况一、我市经济社会的基本情况(一)、人文历史1、自然地理。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263公里,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
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公里,长城横贯东西700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
境内主要河流有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北部沙区有200多个内陆湖泊。
地处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3—2914小时,无霜期短,平均在134—169天,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
自然灾害较多,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冰雹、霜冻、暴雨、大风等灾害发生。
2、行政区划。
全市辖榆阳区和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子洲、清涧、吴堡1区11县, 222个乡镇,5507个行政村。
全市常住人口333.98万人。
3、历史沿革。
榆林历史悠久,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
东晋时匈奴人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县)建都,称大夏国。
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
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
建国后,榆林为地区建制,先后设专员公署、行政公署,2000年7月改设为地级市。
历史上,秦朝扶苏、蒙恬,汉朝李广,唐朝尉迟敬德、郭子仪,宋代范仲淹、杨家将、折家将,明朝余子俊等名将曾镇守于此。
4、革命史实。
榆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4年在绥德师范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1927年清涧起义是西北地区向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1934年建立县级苏维埃政权,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
魅力榆林
![魅力榆林](https://img.taocdn.com/s3/m/acba200a76c66137ee06194b.png)
独特的地域特色
• 陕北文化是地域文化,陕北文化的中心即在榆林的绥德、米脂、 清涧、子洲等地。曹颖僧先生也如是说:“今者自清涧以上绥米 各县,地居陕北腹里,风俗礼教,尚存当日之旧习,堪称文化的 中坚”(《延绥揽胜》)。榆林的地域文化有三个值得大书特书 的内容,即九曲黄河,万里长城,万里长征第一站。九曲黄河, 榆林位于黄河中游,黄河从其东境流过,她的文化底色应该是黄 河文化,也是黄土文化。万里长城,榆林有秦代长城遗址、隋代 长城遗址、明代长城遗址,也就是说榆林自古为边防要塞。万里 长征第一站,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一站即在榆林的 定边南部。 “天下之势在九边,而秦有其三;三边之甲劲天下,而榆林 居其首。”(《延绥镇志序》)榆林位居陕西之北,榆林乃明代 的九边重镇之一,且位居首要,天下驰名。榆林文化具有边塞特 色。
•
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因山上建有古 迹白云观,山下黄河峡谷风貌奇异而闻名。白云观始建于宋 代,主建于明清。明万历四十六年,万历皇帝朱翊钧给白云 山亲颁圣旨一道,亲赐御制《道藏》4726卷,从此声名大 震,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历代皆有扩建修 葺。 白云山古称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 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目前白云 观的建筑以道为主,兼有佛、儒教庙宇,有各类古建99处, 并存有雕塑、绘画、书法、音乐等文化精萃,是全国著名的 道教圣地,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白云山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在陕北颇具影响的风景名胜和宗教活动 场所。在白云观上还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陕北黄 土风光一览无遗。
神木二郎山
神木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位于榆林神木县 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山势蜿蜒,巍峨险峻。窟野河、秃 尾河会流于山前,古长城穿行于山后。西边沙石相间,果 林成片,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代正德十三年 (1518年),武宗皇帝曾来此山,他观山状如似笔架,所 以将此山御之曰:“笔架山”。后来,文人学士来此,有 观其貌似驼峰,故多称“驼峰山”。 在二郎山前后相近的山脊上,就地势分布着100多座殿、 庙、亭、阁,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 郎庙、诸神殿、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这些古建筑 疏密相间,布局错落。其中保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照壁和 石刻卷顶,以及部分壁画、碑石、题字等。
榆林简介介绍
![榆林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3487a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d.png)
榆林话属于晋语,是榆林地区的主要方言。其特点包括多发后鼻音,部分地区 的声母与普通话有差异,如“责策色”等字在榆林话中发音为“jie、ce、 she”等。
文字
榆林地区通用汉字,当地也有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字,如“剪纸字”、“毛笔字 ”等,这些文字承载了榆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民俗与节日
春节
春节是榆林地区最重要的节日, 期间会举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如舞龙舞狮、贴春联、吃年夜饭
榆林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榆林概述 • 榆林历史 • 榆林文化 • 榆林旅游 • 榆林经济 • 榆林教育
01
榆林概述
地理位置
01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北部,北接 内蒙古,南连延安,东邻山西, 西濒宁夏、甘肃。
02
榆林市地理位置独特,居于陕、 甘、宁、蒙四省(区)交界之处 ,是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交汇 之地。
服务业
榆林的服务业以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为主。其中,交通运输业以公路、铁路、航空等运 输方式为主;商贸流通业以超市、百货商场、专业市场等为主;餐饮服务业则以酒店、饭店、快餐店 等为主。
投资与贸易
投资
榆林的投资环境逐渐优化,吸引了越来 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政府出台了一系 列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租赁 优惠等,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 遇。
等。
社火节
社火节是榆林地区的传统节日,一 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举行,期间 会有各种形式的表演,如舞狮、舞 龙、踩高跷等。
清明节
清明节是榆林地区传统的祭祀节日 ,人们会去祖先墓地扫墓,献上鲜 花、纸钱等物品,并举行一系列的 祭祀活动。
艺术与手工艺
01
02
03
榆林市经济状况概述
![榆林市经济状况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904c0492b160b4e767fcf65.png)
榆林市经济状况概述一、榆林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它地处中国中西部结合地带,滔滔黄河环绕而过,万里长城横跨东西,东望山西,西连宁夏、甘肃,南邻延安,北接内蒙。
全市辖1区11县,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人口353万,其中农业人口292万。
地貌大体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2%和58%。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农牧资源十分丰富,羊、枣、薯、豆等农副产品,质地优良、享誉国内外,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
榆林是资源富集大市,蕴藏着驰名中外的大量矿产资源,号称中国的“科威特”。
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气、油、盐等矿产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属国内外罕见。
现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神东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和特大型火电基地,成为国家西煤东运的源头,西气东输的腹地,西电东送的枢纽,成为21世纪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榆林已成为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热点区域之一。
2007年12月,榆林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2008年3月,被陕西省列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榆林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全力推进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中心城市三大建设,从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跨越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五”以来,榆林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
2009年,全市实现GDP1302亿元,增速连续8年保持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9万元,跃居全省第一,实现财政收入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8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27元。
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日新月异。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基本形成了“人”字形千里工业走廊和“两区六园”的发展格局。
榆林
![榆林](https://img.taocdn.com/s3/m/bd6a0b01763231126edb11a8.png)
榆林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榆林市全图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辖榆阳区和府谷、神木、定边、靖边、横山、米脂、佳县、子洲、吴堡、绥德、清涧11个县,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351437人,耕地64.1万公顷,为陕西杂粮的主产区。
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
轻工产品以皮革、纺织、毛毯最为出名。
名胜古迹有红石峡、镇北台、李自成行宫、易马城等。
中文名称:榆林市 外文名称: Yulin City 别名: 塞上江南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 榆阳区、米脂县、神木县等 政府驻地: 榆阳区青山路街道 电话区号: 0912 邮政区码: 719000 地理位置: 陕西省最北端,毛乌素沙地南缘面积: 43578平方千米人口: 3351437人(2010年六普数据) 方言: 陕北方言 气候条件: 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李自成行宫、红石峡、白云山、红碱淖、易马城、大夏统万城遗址 机场: 榆林榆阳机场 火车站: 榆林火车站 车牌代码: 陕K 年平均气温: 10.7℃ 年降水量: 412毫米 特产: 红枣、绿豆目录榆林市概括历史沿革榆林市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民族榆林饮食豆腐马蹄酥手抓羊肉定边羊羔肉菊花锅榆林拼三鲜羊杂碎黄米馍馍传统十二件菜榆林特产大红枣洋芋(土豆)绿豆横山绒山羊荞麦海红果榆林古城地理地形矿产资源古城魅力经济建设规划蓝图榆林市发展规划《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榆阳机场榆林火车站经济腾飞公交路线榆林民俗简介饮食婚礼建筑榆林市概括历史沿革榆林市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民族榆林饮食豆腐马蹄酥简介饮食婚礼建筑展开编辑本段榆林市概括榆林城区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关于榆林的介绍
![关于榆林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b7b34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0.png)
关于榆林的介绍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榆林市辖区面积达到4.2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00万,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
榆林市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但是这里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
榆林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这里曾是商、周时期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榆林市境内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古迹,如秦始皇陵、汉长城、唐代大佛寺、明代城墙等等,这些都是榆林市得以保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榆林市的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这里有着大片的森林、草原和沙漠。
榆林市的沙漠景观非常有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神木林沙漠。
神木林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之一,这里的沙丘高达30米,是一个非常适合探险和旅游的地方。
榆林市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这里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非常有名。
榆林市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榆林秧歌。
榆林秧歌是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集歌、舞、乐、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榆林市的美食也非常有名,这里的特色美食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榆林市的特色美食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榆林肉夹馍。
榆林肉夹馍是陕西省的传统美食之一,它是用面粉制成的馍夹上猪肉、羊肉、牛肉等肉类和蔬菜制成的一种美食。
榆林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着众多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
榆林市的旅游景点有秦始皇陵、神木林沙漠、大佛寺、城墙等等,这些景点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榆林市的旅游线路也非常多,可以选择自驾游、徒步旅行、骑行旅行等等,这些旅游方式都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榆林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榆林市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榆林市的信息,不妨来一次亲身的探索之旅,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美丽的城市。
介绍-榆林PPT课件
![介绍-榆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00bbe3a98271fe910ef990.png)
-
2
历史沿革
据府的一[1]隋 贞 开 城 党 ( 元领明年清战辛辖外史谷一六末观元)岔7代神代)5争 亥 ,雍 。料、部国十。)唐二8年绥木,九图 革 各正 中二天、初年记佳分,)命 县年 央德、在边年宝,师朔载县,始撤先后间 红(元本都方州府长之郡,等战皇年市被郡7后,, 军、谷城一2,地国分夏(为灭(4解1设 到复年葭二一,9地,7今)时天商放有 达1设4)3州县带全方唐白2在为下时,榆 陕绥在年年豪复城属。设民、本)在林 北废雍为,秦族子设夏区撤置皆延[原府 ,府1)梁 银翟三榆国]、东 州榆兵安和1苏州、、师族十林上9银北 设新绥都绥维3制林,路、部 上境六市郡7秦、占德埃度年卫战,麟增 郡内郡的地郡夏据直政,陕四设 (,力绥(三,,,部。隶权州设甘麟 今孝极德今州自周上分公。州 绥州的榆宁杨,称宗为州元( 德代郡地元基两林边城均梁和治 )领强弘个础道区)属为是方前国十所 、清横治。关省上。政,其(雍2五今 银2内乾涧。十辖建潜后府年神 州中神州1道元皇年行立又成、明八(木 郡一木白管元帝政人8废立杨 (秦米成年辖年2个、翟位0今区民道,统脂化(。年。。。政,本)二七公西府各市县年元汉,县除,(1与设由榆5葭10匈置省阳45州7年奴绥区直1) 三东奴大二隋长宥 谷 区 五 境 内 府 德 北 九道志横次获了德和涧分年定个清国晋铁夏年开泽州县代内)谷、宋月领丹三击。八、 靖 、 区 边 专 涧6时弗国(皇,时治升时)、)时清月设绥县败李日)三 边 横 。 、 区 、所州期、麟、,涧期部。三今期418边 、 山 当 靖 。 子日立德。义自,、由(州州绥榆、银,赫年靖,48两 定 及 时 边 洲榆 12年内今县(州林吴州东、明军成城安9上连(边匈7蒙之设领(市堡(个 边 延 , 、 六林5年)路米。攻破定崇6郡勃境战5府有新领属、鄂领分 、 属 神 横 县城年8,改神脂崇击后(祯谷夏秦绥永子托真、勃内国3区 安 分 木 山 并和1北设年木、祯京榆今年0)州、德兴洲克乡西在)时, 边 区 、 、 入平月。(连、军境旗、夏魏)道清九城林子间分 ( 的 府 神榆解撤河、的统内秦领谷龙路开迁州灭,,涧年时城长,别 后 子 谷 木林放销)统 朔 、 泉 (光到郡绥陕万。大仍领、七,内)陕管撤长之、专,绥。一 方 银 、 初、今为(北城[夏设后 、 城 延 名儒定[辖销五东府区撤葭吴月无人、西德11]治上匈(], 德 , 福林边陕绥)个区谷,销,夏专州堡于人烟巡安龙郡奴今全 静 在 、三境西德。县设六子三区设(、四子能皆抚塞国 、 今 城县内路泉(占靖、各神县长1边,立治府州午敌无孙三郡 宁 神 平,。)9、古据边米划府。、分4将县 朔 木 、在后,统统4谷县谷,。传县今榆,白脂出特延1区年所制 三 境 大今唐绥9万万、,重榆庭,、一区川,51辖时 县 内 斌米庄州绥林未城0月镇)神西创林召包的 , ) 五脂宗、佳部,并设年绥德)设子1,陕 均 、 县、宥李、木路高守集括县分归入榆50德县置)月日北 在 府 ,佳州存太长、成晋延林三靖迎军万榆、城郡建成从上 今 州 在县被勖横立绥安分和米(州边祥全余林郡 靖 ( 今境西以立绥)县立山子边分区脂十治县道大民榆市辖 边 今 绥夏府绥德、。、洲区区,、,领军上林的德、清县管。管葭、中保并阵军米定涧 , 辖1辖县9榆脂路安将,马、、 属 。榆5、8林、榆(其支,靖吴 绥1林年吴9两清林今擒撑屡、堡 德、4将堡9、 银元方占 后 设 绥十清年年(6、据,绥德0二 涧将 改治雕5,得德州年县 、 榆 为未失州、儒阴)并 子 林 榆设无、晋林二洲专为 林郡常将晋宁,郡县。宁州)员榆 地绥今。,宋军(、公林 区州熙高(二横米署(行改宁宗葭十山脂改横政三南芦四称(为山公境年渡砦年上葭榆)署(后) 改内州县林、,,1, 葭)0又,7大 州)地神为0。沦定 )年六区木省三四为二 。)县革(人年金十收州。命府民撤有二复;委1谷政,年,销9大员6)府属(元1州会、的年鄜1符业1制延十8,靖派所元2路,年年为边出并年的()设一、机各(一1撤级定关0县立部9军公6政边。恢朔分年设权、1复,)9机绥原88构德制年。(。9月1吴1992堡76日98、,
陕北榆林简介
![陕北榆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54037e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5.png)
陕北榆林简介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西北部,东临甘肃,北接内蒙古,西依宁夏,南接山西,总面积17.83平方公里,。
榆林市以榆树而得名,古称会稽下郡。
是历史传承和文化多元的省会重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美的文化。
榆林是省政府及省政府机关所在地,有孕育中华文明的圣地古都西安开创的延禧楼、世界五大宫之一的西安总督府。
榆林市拥有雄安都江清澈的兰海人家、百花争艳的沙坪逸园、天然艺术的阴山梅林、古朴实在的乾陵大寨、神秘美丽的滆水秦岭、可贵可贱的横山红土坛陵、奇绝神奇的文仙陶家洞、神鬼传说的新安婆婆庙。
榆林风土人情独特,物产丰富,林牧水利发达,市内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02%。
榆林地区自然概况
![榆林地区自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9c2272fa1c7aa00b42acb9b.png)
1 榆林地区概况1.1 自然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属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北纬36°57′~ 39°35′,东经107°28′~111°15′之间,全市辖12个县(区)222个乡(镇)5545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435.78万hm2 ,可耕地面积101.13万hm2 ,90%为旱耕地,现有人口3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万人。
海拔1000~1500 m,年日照时数为2 693.5~2 914.2h,无霜期134~169d,年平均气温7.9~11.3℃,年降水量为316.4~513.3 mm。
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 温差大,降水较少,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明显。
降水量和无霜期年际变化较大, 时空分布不均, 风沙、干旱、低温、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4]。
陕北地区属黄土高原主体,黄土覆盖层厚达50~150米。
黄土是性质结构优良、化学元素和矿物成分丰富的土壤资源,由于黄土中的化合无和元素含量丰富,种类齐全,分布均匀,决定了黄土层上生长、发育的农作物品质优良。
1.2 社会经济状况榆林地区总人口达到359万,其中非农人口68万,城市化建设加快,2009年城市化率已达到19%。
榆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保持全省第一,200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跃上千亿大关,预计达到1010亿元,居全省第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4360美元,比全省平均值高出1740美元。
榆林地区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具备了实施反哺农业的条件[5]。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5亿元,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75%。
煤炭、石油、天然气产量折合油气总量占全国一次能源5%以上,榆林已成为中国第一产能大市,工业辐射带动和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7榆林市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约263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
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
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黄河,主要是“四河四川”。
北部沙区有200多个内陆湖泊,红碱淖是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总面积6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
榆林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较差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
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发生,尤以干旱、冰雹和霜冻危害严重。
全市辖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子洲共1区11县,222个乡镇,5625个行政村。
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总人口337万,其中城镇人口50.5万人,占15%,农业人口286.5万,占85%,人均国土面积19.4亩。
全市有24个少数民族,共1984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两县。
资源丰富得天独厚,榆林以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
煤炭,预计储量2714亿吨,探明1660亿吨,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474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主储区在靖边、横山两县。
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油源主储区在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四县。
湖盐,预测储量6000万吨,探明储量330万吨。
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探明储量8854亿吨。
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
市内自产水资源总量30.92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7.81亿立方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榆林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阶段,在神华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直接参与下,国家和地方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00多亿元,西煤东运形成以大柳塔为中心的现代化煤炭基地;在靖边建成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西气东输已实现向北京、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供气;西电东送工程落在榆林,榆林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火电生产基地。
1998年,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榆林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东南部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进入“九五”以来,国家把榆林列为防沙治沙重点地区。
目前榆林铁路有3条,包(头)神(木)铁路全长189公里,境内48公里;神(木)朔(州)铁路全长274公里,境内100公里;神(木)延(安)铁路全长385公里,境内299.9公里。
2003年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4亿元,增长33%,相当于“九五”投资总和,全市公路总里程20540.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734.2公里,高速公路200公里占陕西省的五分之一,六条高等级公路同时在建,公路密度为15.37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以210、307国道,包神府、榆靖西省道为干线的公路网络。
航空,开通西安、包头的航班。
投资近3亿元,建成榆林城区世纪广场和凌霄广场。
电力装机容量90万千瓦,电网有330千伏线路两条,总长268公里,330千伏变电站两座,变电容量600千伏安,110千伏线路全长1152.6公里,主网架覆盖全市。
通信,济银、西呼两条国家I级干线光缆交叉经过榆林,榆林电信本地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7.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6.1万户,城区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7部,移动通讯用户60.66万户,互联网用户3万户,是陕西第二大通信枢纽。
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乡乡通程控电话。
2004年全市国内经济生产总值170亿元,增长16%,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增长19.8%。
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41个,实际利用外资227万美元,外贸出口创汇5119.7万美元,增长30.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增加了406元。
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为草、羊、果、薯,占农业总产值28%,盛产小米、薯类、杂豆、油料、红枣、羊绒等,都是具有广阔市场的“无公害绿色产品”,其中大明绿豆、红小豆、荞麦,远销港澳台、日本等海内外各地,榆林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小杂粮主产区。
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为煤炭、油气、电力、化工,增加值达到50亿元,增长26%,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8%,其中煤炭产量达到6700万吨,天然气49.5 亿立方米,原油280万吨,甲醇22万吨,市内发电量20.8亿千瓦时.地方传统工业名优产品毛线、毛毯、地毯、皮革、羊毛防寒服质优价廉,满载着榆林人民的淳朴灵秀而享誉四方。
二、神木县概况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三省(区)接壤地带,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中心,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改革开放特别是神府煤田开发以来,神木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4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2ll位,西部第17位,陕西省第l位。
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38.7—1448.7米,为陕北黄土丘陵向内蒙古高原、暖温带森林草原向中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
地貌类型以明长城为界分为两种,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地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1%;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9%。
全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日照2876小时。
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低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38.9℃。
年平均无霜期169天,年平均降水440.8毫米。
县域内水资源比较丰富,流经县境的河流有黄河、窟野河、秃尾河和流入红碱淖的几条河流组成的内陆水系。
县境西北部有46个内陆湖泊,其中最大的红碱淖海子总面积67平方公里,储水lO亿立方米,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泊。
县境内地下水总储量约120.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5.66亿立方米/年。
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典砂、膨润土、岩盐、铁矿、石灰石、天然气等。
县境内以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2 鲁全县总面积的59%,储量为500亿吨,且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煤质优良,属于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低水分、中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
煤的化学活性和热稳定性好,是动力、气化、化工、建材、民用的理想用煤。
膨润土储量1.2亿吨,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436万吨,二氧化硅含量在97%以上。
岩盐、铁矿石、石灰石、天然气等储量也三、杨伙盘煤矿概况杨伙盘煤矿是陕西榆林煤炭出口(集团)公司所属煤炭生产企业,总资产52766万元,注册资金16600万元,共有职工114人。
煤矿井田位于神府矿区东南部新民开采区内,地处神、府两县交界处的杨伙盘村。
煤矿井田面积26.9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09亿吨,可采储量2.2亿吨。
井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稳定,共有煤层4层,即:2-2、3-1、4-3、5-1,各煤层均属侏罗纪长焰不粘煤,煤质具有“三低一高”(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为优质动力、化工、冶金和民用煤。
煤矿始建于1995年5月,1998年3月建成,生产能力为75万吨/年;坚持“科技兴矿”战略,二期240万吨/年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计划2010年底建成投产,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最终形成40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
四、杨伙盘煤矿酒店1.酒店位置项目基地位于神木新村杨伙盘煤矿行政生活区内,北临纬十九路,东临继业路,南面为行政生活区办公楼,西面为行政生活区食堂活动中心及职工高层住宅楼。
2.酒店结构建筑设计为国际五星级酒店,主楼19层,裙房4层,总建筑面积45395平方米。
五层至二十三层为主楼标准层,为客房区。
布置有标准间,套间,单间,总统套房等房间。
3.准备情况酒店施工前期各项审批手续已齐全。
4.酒店方案酒店的建筑设计按照五星级标准进行设计,一至四层建筑内布置了四星级酒店必须配置的各种生活、休息、会议及康乐设施,五至二十三层主楼布置为客房区。
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对交通流线进行了合理的组织和设计,对建筑使用功能不同,性质不同的房间区域进行合理分区布置,做到交通流线清晰,建筑分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同时不同功能区域又能紧密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首先,在一层平面中,将酒店大堂主入口设计在“人”字形平面两翼交汇处,位于主楼中心对称的中轴上,位置醒目、重要;同时,将大堂设计为三层通高的玻璃共享大厅,合理的利用建筑空间表现手法,体现出酒店建筑气势宏伟,大气,空间丰富的特点。
酒店旅客进入大堂后,大堂西侧设有总服务台,休息大厅和商务中心,提供旅客休息、停留办理手续;大堂东侧设有休闲茶座大堂吧和空间升起一定高差,带有现场表演的唱响艺廊吧;宽敞的空间,特别的氛围,让旅客多一个理由停留,享受这些美好时光。
在一层平面东南侧,考虑到基地尺寸相对狭长,在此设计有一个两层通高的玻璃共享休息厅,打破了狭长的空间感觉,使客人又多了一个停留休闲空间,同时在共享休息厅南侧布置了不但可以为酒店服务,也设有独立出入口,方便对外使用的中餐宴会厅。
设计在此的共享休息厅也是联系宴会厅和大堂吧,唱响艺廊吧的一个纽带,把这些功能不同的区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它们既相对独立,又能有机联系,方便使用。
在交通流线设计中,办理过手续的旅客可以从大堂正对的六部高速客梯迅速到达指定的客房各层。
同时在平面西侧和东南侧中部分别设计有两部疏散楼梯和两台电梯(货梯),同时兼作消防电梯使用。
另外,在平面南侧还设有一部楼梯和一部客梯。
完全满足酒店使用要求,同时满足国家相关规范。
二层平面布置中,根据建筑功能,分为两大区域——“娱乐与餐饮”。
围绕中心交通核,平面西侧布置有空间丰富有变化的风味餐厅,东南侧对称方向设有西式餐厅,中心交通核正对区域为休息区,这是餐饮区;另一区域为娱乐演艺区,设置在平面南侧,布置有KTV包间和演艺大厅等功能,这个区设有独立卫生间和总服务台,,并设有独立出入口直达一层出口,不但服务酒店,也可直接对外使用。
同时,二层两大区域也是通过设计在平面东南侧中部的两层通高玻璃共享休息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层平面布置中,根据建筑功能,主题为——“运动与休闲”。
围绕中心交通核,平面西侧布置有空间丰富有变化的炫丽酒吧,东南侧设有相对独立的运动健身中心,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室,桌球室,棋牌室等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