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商法的发展趋势资料
海商法在中国的现代起源和发展

海商法在中国的现代起源和发展海商法是一门古老的法律,它起源于欧洲,形成于中世纪的海上贸易和运输,传播并发展到世界各地。
现代海商法不仅是国内立法的渊源,而且也存在于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中,成为具有国际性和相对国际统一性的一部法律。
以英国为代表的传统海商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期形成的海商法教学、科研和司法与仲裁等实务,以及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劳合社等机构,从各个领域推动了海商法的发展和完善。
CMI和IMO等国际海事组织在推进海商法的国际化和世界统一化的进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和规则,起到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8年12月11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第6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联合国贸法会(UNCITRAL)提交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并于2009年9月23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签字仪式,将公约定名为《鹿特丹规则》。
这是各国海商法界为海商法立法的统一和完善,在海牙规则、海牙—威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有益的尝试。
可以说,海商法的立法与实践,以及世界各国对海商法学的研究和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人类向海洋进军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越来越引起法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也为海商法这一古老法律的新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海商法传入中国并见诸于法律中,最早始于清朝光绪年间。
清朝政府1904年(光绪三十年)起草的《钦定大清商律》中,海船法一编便有263个条目。
尽管该法律草案因清王朝的覆灭而未能颁行,但其被包含在商事立法中而且规定之具体,却成为中国海商法现代起源的标志。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海商法是国民党南京政府于1929年12月30日颁布的《中华民国海商法》该法自1931年1月1日施行后又历经三次修改。
[1]台湾地区的海商法沿袭了大陆法系的立法体例,以成文法典的形式制定海商法,其体例和基本内容等相对独立于其他商事立法,不仅是台湾地区的现行的重要海事法律,而且也是研究我国海商法现代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法律之一。
海商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

海商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第一节海商法的历史沿革海商法是一个古老的法律部门,它起源于古代欧洲,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生和发展逐步演变成近现代的体系。
一般认为,海商法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海商法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最早载有船舶碰撞规则货物运输规则及水上航运规则的法律,是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随着地中海地区航海贸易的发展,罗得岛成为该地区的航贸中心,并形成了一些调整航海贸易中发生的共同海损和海上保险的习惯规则,即“罗得海法"。
罗得海法在地中海地区有极大权威性,不仅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调整该地区的海上贸易,而且为以后所有海事立法奠定了基础,被称做海商法的萌芽。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地中海一带的航运业仍然十分发达,尤以地中海。
大西洋及北海沿岸港口城市为甚,这一时期产生了各种海事习惯法,并相继由私人编纂成册,形成独具特色的私人编纂海事惯例时期.其中对后世制定海商法影响最大的是中世纪的三大海法:(一)《奥列隆海法》(LEX OLERON)《奥列隆海法》是法国大西洋海岸一带商人海事法庭的判例和所适用的习惯法的汇集,其主要内容涉及船舶.船长。
船员。
海难救助以及船长出卖运送品之权能等。
该法在大西洋一带影响广泛,它为欧洲海商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康索拉朵海法(LEX CONSOLATO)“康索拉朵"原意为“裁判官”,因此该法又称为《海商裁判例》,它收集了14世纪流行于地中海沿岸的海事判例.习惯和学说,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被称为当时最完备的海事法,对以后的欧洲航运界影响深远.(三)维斯比海法(laws of wisby)。
维斯比海法是公元15世纪在瑞典哥特兰岛上的维斯比城编纂的,并因此得名。
它主要继承了奥列隆海法。
阿姆斯特丹法.波罗的海汉萨城镇卑克法的传统,盛行于波罗的海沿岸及北海南岸,德国。
瑞典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海商法受其影响较大。
上述三大海法被认为中世纪海商法的三大基石,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浅谈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法治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从以往的海洋战争迅速转移到海洋主权的维护开发与发展上来。
海洋主权完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港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应运而生,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从大的国际背景下,在当今轰轰轰烈烈的“蓝色圈地运动中”我国的海洋法律体系仍显被动与不足。
为此,本文简单梳理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与成就,并在此基础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建议。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叶,随着“海洋宪章”《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出台各国开启了轰轰轰烈烈的“蓝色圈地运动”并争相制定与颁布了一系列的海洋法律与政策。
特别是新世纪后出现的海洋争端与海洋环境的污染治理等问题极大的催化了海洋法律的出台。
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加快了海洋立法的步伐,先后出台了近三百部相关法律政策,涵盖了海洋权益保护、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
构建了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也在海洋治理与维护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这里,我想从我国海洋法律政策的特点、内容和相应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尽可能的来说明其现状。
一、我国海洋法律政策的特点1.1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1971年10月,新中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就加入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并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海洋公约》起草与审议工作;92年根据《公约》内容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96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力求在领海、经济区与大陆架方面与各成员国之间保持权利标准相一致原则,从而更好地维护海洋主权。
另外,我国积极加强与国际法庭的联系,积极研究国际法庭相关案例与法条,倡导国际海域划线规则,力求诉诸国际化手段解决争议。
1.2海洋管理手段逐渐具体完备不难发现,我国管理海洋的手段越来越综合全面,从建国初期的简单的军事化,防御性管理逐步演进到如今的国际化贸易、渔业捕捞等的进出口经济管理;环境的防治管理;生物研究等科学化管理。
简论中国海上贸易发展及海商立法发展演变

简论中国海上贸易发展及海商立法发展演变[摘要] 我国的海上贸易发展较早,但各代中央政府对于海上贸易的相关政策却有所差异。
海商立法作为我国一项相对较新的法律也有着自己的发展渊源。
本文试就中国各朝对于海上贸易的相关政策进行简单分析,并理清海商法从发展到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
[关键字]海上贸易海商法市舶司1中国海上贸易逐渐兴起东汉时期”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①。
可见在东汉时期海上贸易已经开始发展。
汉代的商船也到达了印度东南海岸一代,并与印度、古罗马等国家在海上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曹魏同日本、南方的孙吴同印度支那半岛诸国也经常有贸易往来。
2海商贸易频繁,海商法初见雏形隋唐时期由于受北方突厥影响,对外贸易路线由陆路转向海路。
《新唐书》(卷48地理志七下)记载,中国商船的远航已由印度半岛延伸至波斯湾,并设有波斯都督府。
中国和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日本朝鲜等国的贸易往来也很发达,日本遣唐使来华十多次,来回都带有大量商品货物。
为此唐朝开元年间还广州一地专设了分管关税的机构--市舶司。
最初只对外国船舶征税,后来也对本国船舶征收。
征收的机构称作市舶,政策相对开放,只要外国商人按照要求纳税、收市、进奉,就可以在国内进行贸易或运货至外地交易。
到了唐末,中央集权衰落,地方势力壮大,广州市舶使多由地方将帅兼任,市舶之税利权掌握在地方势力手中。
五代时期中央集权崩溃,市舶贸易几乎全都被东南沿海割据势力控制。
宋代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造船技术提高和指南针技术的发明应用的影响下得到了很快发展。
”开宝四年,市舶虽始置司”、”淳化二年始立抽解二分”、” 已而又置官望舶。
而泉、杭、密州皆置司。
崇宁置提举”②可见宋代的市舶司数量上逐渐增多,并增置”官望舶”协助管理海上贸易事务。
海商出海需”备录船货,先牒所往地头,厚到日点检批凿公凭讫”③并履行繁复的手续方可出航。
元代疆域辽阔,海外贸易更加频繁,已经和将近一百多个国家有了海上贸易往来。
海商法发展趋势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海洋大国,又是航运大国,是国际海事组织8个A类理事国之一。
随着海上活动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海洋经济的日益蓬勃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必将出现更多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
为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针对国际海事立法的趋势、特点进行系统研究,并对比国内海事立法现状,提出我国应采取的立法对策,从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修改作必要的准备工作。
从1997年国家科委立项至今,历时4年,经过20多名海事学子的全面研究和深入探讨,终成《国际海事立法趋势及对策研究》一书。
该书的面世对相关海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无疑将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由于近几年国际、国内海事立法密度加大,变化频繁,很多国际公约正处于酝酿、修订和起草阶段并即将于21世纪初出台,为反映国际海事立法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利于我国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与国际顺利接轨,本书针对如下三种情况作了系统研究:一是从国际海事立法的发展趋势看,就相对比较稳定的法律制度,或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如共同海损法律制度。
船舶、船员法律制度等;二是就国际上存有争议且有必要统一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法律制度等;三是就国际上已经启动立法,而我国也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或国内海事立法领域的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如航运管理法律制度、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以及沉船沉物打捞法律制度等。
在此基础上,研究我们的对策,同时提出了14个立法建议,草拟了8个立法建议案。
本书共分六篇十六章,内容涵盖了海事及航运的各个方面。
其中:第一篇为服务贸易与我国航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该篇的研究立足我国国情,同时着眼世界航运管理体制,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相关立法研究的空白;第二篇为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着重探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立法趋势、特点及我国对策;第三篇为海商法律制度研究,重点研究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及海上保险的相关法律问题;第四篇为海事法律制度研究,重点针对船舶碰撞、海难救助、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沉船、沉物打捞以及有关钻井平台的法律制度作了系统研究;第五篇为船员法律制度研究,该成果力图弥补或完善我国有关船员及船员劳动合同的相关立法;第六篇为海事诉讼与仲裁法律制度研究,该篇成果使相关的程序立法研究进一步得到完善,从而保证相关实体法的更好实施。
海商法论文

海商法论文引言海商法是指规范国际海商关系的法律体系。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海商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分析海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应用,并探讨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海商法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海商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体系,主要规范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租赁和保险等海上交易行为。
其基本概念包括海商法主体、对象和目的。
海商法主体主要包括船舶所有人、船员、货主和运输代理人等。
海商法的对象是海洋运输、船舶租赁和保险等交易行为。
而海商法的目的是维护国际贸易的安全、公平和有序进行。
海商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如闻名于世的罗得法典就包含了一些海商法的规定。
然而,现代海商法的发展主要起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海商法的法规和条约,成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基础。
二、海商法的主要原则海商法的主要原则分为国际公约原则和补充性法律原则两大类。
1. 国际公约原则国际公约原则是指国际社会通过缔结公约来规范海商法的行为准则。
其中最重要的国际公约是《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简称UNCLOS),它规定了海洋领土划界、航行自由、海上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规则。
2. 补充性法律原则补充性法律原则是指当海商法的公约无法解决特定问题时,可以参考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
例如,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心(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 Resolution Centre,简称ICDR)可以根据国际商事法律原则来解决跨国贸易争端。
三、海商法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意义海商法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海商法通过规范海上运输、船舶租赁和保险等交易行为,保障了国际贸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例如,在海上货物运输中,海商法规定了运输合同的内容和责任,有助于各方在贸易中建立信任,减少纠纷。
海事法律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挑战

• 引言 • 海事法律的历史与现状 • 海事法律的发展趋势 • 未来海事法律面临的挑战 • 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海事法律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海事法律作为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 舶关系的法律规范,其发展趋势日益 受到关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活动
通过参加国际海事组织的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海事法律的 发展和完善。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
与周边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等区域性挑战,促进区域海事法律 的协调发展。
提高海事法律执行力度
合同审查等,提高了海事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04
未来海事法律面临的挑战
海洋环境保护的挑战
海洋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海洋污 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 大压力。海事法律需要应对如何有效 预防和治理海洋污染的问题。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 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事法律需要 关注如何保护和管理海洋生物多样性 ,防止过度捕捞和破坏生态环境。
未来挑战
深入探讨海事法律面临的未来挑战,如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安全、新 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应对策略
针对未来挑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如完善海事法律制度、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等。
02
海事法律的历史与现状
海事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01
02
03
古代海事法律
起源于古代航海贸易,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海事 规则和惯例。
海商法的历史与未来

船舶 正 所 谓 船商
,
“
一
体
”
。
海 商法 的起 源 可 追 溯到公元
承 运 人 应 承 担 的 最 低 限 度 的 责 任 并 明确 了 提 单 的 法 定
,
前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世纪至前
3
世 纪 位 于 地 中 海 东 部 的 罗 得 岛 (R h o d e s )
“
记 载 事项 及 其证 据 效 力
。
为 中心 所 实 行 的 罗 得 法
笔 者通 过 对 海 商法 演 变 历 程 的研 究 做
,
些 资本 注 意 大 国 也 纷 纷 将 海 商 习 惯 法 纳 入 自 己
,
出的 简短 的 评 述
反 映 了 海 商法
学科 的 历 史 与 发 展 并
, 。
国 家 国 内法 来 调 整 海 上 运 输 活 动 对 保 护 和 发 展 本 国 海
二
、
海 商法 的发展
则 保证 航 行安 全 并 防止 发 生 事故 和 造 成 污 染 只 是 其任
,
189 7
年 国 际 海 事 委 员 会 在 比利 时 安 特 卫 普 成 立 标
, 。
务的
,
一
部分
。
海 商 法 还 通 过 规 范 船 货 等 各 方 之 间 的关
、
志 着现 代海 商法 时代 的开 始
上 运 输 业 其道 重 要 作 用
、
对 海 商 法 的 发 展 前 景提 出合 理 的 展 望
一
。
其 中以 大陆法 系 的法 国 德 国
、
、
海 商 法 的历 史 变 革
一
和 英 美 法 系 的 英 国 美 国 的海 商 法 最 具 代 表 性
海商法全部整理

海商法全部整理开篇:1、船东VS货主,经常产生纠纷,自己无法解决,需第三方介入帮忙解决。
2、英美主要用:admiralty law 较传统些中国主要用:maritime law 应用较广3、海事诉讼:(1)英美的不同处理方法:英国,现海事法院管辖第三法院(离婚、诉讼、海事)。
美国,联邦制,海事海商事件由联邦法院直接管辖,州法院无权处理海事海商案件。
(2)中国,现处理海事案件的法院为海事法院,是中级法院。
即,一审的初级法院不可审理海事海商案件。
若此类案件要上诉,则至高级法院。
我国现有十个海事法院:上海、大连、青岛、宁波、天津、武汉、广州…法律适用,选择案件的诉讼地点对于海事诉讼来说非常重要。
4、法律适用与航运实践:(1)建造船舶(经费来源):A、银行:船舶融资B、企业:船舶抵押(船舶物权)(2)使用船舶:A、叶老师理解班轮运输VS租船运输:a、租船:货主的货多,可租一艘船来运。
b、班轮:船大货少,把少量货物全部集中一起。
B、先有租船运输,后有班轮。
班轮是现代运输下的产物,原因,船大、技术好、航行远。
C、班轮运输签的合同是格式合同(如提单、快递单),即由单方制定,所以不公平,法律一般会对制订合同一方做不利解释。
(3)船舶配备:船员、装卸设备、救生设备、淡水、食物、燃料…(4)船舶安全:船舶救助、船舶碰撞、船舶拖航(5)船舶风险:海上保险,共同海损(是海商法最古老的起源方式之一)(6)船舶控制:环境问题(英美法叫《航运法》,或《船舶海上管理法》)(7)案件处理(《海事诉讼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海商法的概念一、关于什么是海商法1、第一条P3 为了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维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重点: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英文:Ship船舶关系Shipping原指海上运输,现泛指一切运输方式。
2、广义的海商法与狭义的海商法:狭义: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这一本法条广义:指除本法条之外,各个国家,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际案例、仲裁,以上所有内容中,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的一切法律规范。
由承托双方的正义到公共的正义 由船舶适航性的演进看海商法的发展趋势

由承托双方的正义到公共的正义由船舶适航性的演进看海商法的发展趋势摘要:船舶适航性问题由来已久,其历史实质也代表着整个海商法的发展史,本文从回顾船舶适航性的历史与新近发展进程出发,从中探寻适航性问题的前进轨迹与背后的动力,认为其内在的路径是由追求承托双方之间的正义逐渐延伸到更广泛的公共正义,而这一规律同样也是海商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船舶适航性承托双方公共正义海商法From the “Justice between Carriers and Shippers”to the “Public Justice”: The History of Seaworthiness and the Tendency of Maritime Law as a BackgroundAbstract:The issue of seaworthiness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actually represent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ire Maritime Law. This article re views the past and recent changes of Seaworthy requirement, considers the extension from the pursuit of “Justice between Carriers and Shippers” to that of a more broad “Public Justice”is the inherent path hidden behind, which, undoubtedly,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of Maritime Law.Key words:Seaworthiness Carriers and shippers Public justice Maritime law一、承托双方的正义——对船舶适航性历史进程的回顾(一)承托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古代海商规范从史前后期开始,船舶即已成为远距离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主要运输工具。
国际海事海商法

国际海事海商法海商和海事法的发展一、东方法律的影响虽然有时人们推论海商法纯属欧洲和基督文明的产物,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东方对海商法的发展亦有非常重要的贡献:航行自由和商业自由的相互关联的概念。
在古代世界,波斯、Rhodians,希腊和罗马,涉及与阿拉伯和印度大量的海上贸易。
印度和Ceylon则派商船至东印度和中国。
早在公元前8世纪,中国自身已发展起一种相当复杂的港口体系,甚至港口海关服务,同时在7世纪时便已允许外国商人在广东和其他中国港口设立他们自已的机构。
SriVijaya王朝在大约七百年期间制止海盗并鼓励通过马六甲海峡进行海上交易。
正如一位该领域的权威学者所指出:“无论是亚洲人或是罗马人对海洋均未主张过管辖权或主张。
其实,航行自由和没有任何限制的海上贸易及商业被接受为调整国家间行为的全球法律的一部分。
除了镇压海盗之外,没有人曾对海洋的任何部分主张过管辖权或主权。
各国确实曾试图通过法律管理和控制其公民所有的船舶航行及其海上贸易,对其商业及人事,商人和海员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其海岸和港口亦行使某种警察权。
但无人曾禁止海上航行或与其他人民贸易。
”亚洲的这种海洋自由及无限制的和平的海上贸易的传统,与中世纪及随后的欧洲君主主张对其海岸毗邻海域排他的管辖权有天壤之别。
此种主张源于Baltic 和地中海国家坚持其警察权,这种警察权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为镇压在这些水域猖厥的海盗成为必要。
格老秀斯(Grotius)于1604-1605年冬天撰写其《海洋自由论》时知晓亚洲的不同经验,这种知识很可能影响了该至关重要的理论(指《海洋自由论》)的发展,进而影响了西方国家海洋法的形式。
二、西方法律体制的基础两种伟大的法哲学和法律学(Jurisprudence)共同法系和罗马法系,决定了西方世界的法律体系并对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法律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本身,海商法建立在共同法和罗马法原现之上。
在过去的八百余年期间,共同法和罗马法共同促进了海商法的发展;尽管如此,每个法系不时地争辩司法审判权,甚至对海商法的含义和实质部分亦争论不休。
海商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itime Law)

海商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Historical evolution anddevelopment trend of Maritime Law)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itime LawFirs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aritime LawMaritime law is an ancient legal department. It originated in ancient Europe, and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modern system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trad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aritime law has gone through the following four stages:A. Ancient maritime law germinationMaritime law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The earliest ships carrying cargo transport and collision rules rules of water shipping rules,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C. "code of Hammurabi".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trade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Rhode Island is the regional trade center, and formed some adjustment in maritime trade and maritime insurance generalaverage customary rules, namely "Haifa rhodes". The immediat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Rhodes Haifa comes from a number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Rome lawyer Paolus in his book "Paul Ross speech set" (sentenceofpaulus) second focused on the list of rules: "such as Haifa and to lighten the ship, and a cargo, but due to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security of the share of the loss." The rule of [2] evolved into today's general average rule. Lot Haifa has a great deal of authority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It has not only adjusted the maritime trade of the area for a long time, but also laid the foundationfor all maritime legislation in the future. It is called the rudiment of maritime law.Two. Medieval maritime lawAfter the Western Europe entered the feudal society, the shipping industry in the Mediterranean area was still very developed, especially in the mediterranean. The Atlantic and Beihai coastal port city had various maritime customary law produced during this period, and have a private anthologizing,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private maritime conventions unique compilation. Among them,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maritime law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was the three largest Haifa in the middle ages:(a) "Haifa Oleron" (LEXOLERON) "Haifa Oleron" is the customary law of France the Atlantic coast merchant maritime court case and the applicable collecti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hip. Skipper. Crew。
海商法的历史变迁

海商法的历史变迁海商法是伴跟着航海商业的兴起、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罗得岛是地中海即爱琴海最东部的一个小岛,面积不大,当时是一个强盛的独立王国,也是地中海航海商业的中央。
维斯比法。
它是14世纪在西班牙东北的巴塞罗那编辑的,汇集了当时地中海西岸的海事判例。
此外,波罗的海的一些新兴城市,与北海诸港联合,结成闻名的“汉萨联盟’不仅促进了内陆贸易商业的发展,也使海上商业迅速振兴。
海事裁判集,也称康索拉度法。
海商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鉴于海商法的特殊性和国际同一的要求,1897年在国际法学会中成立了国际海事委员会。
至 13世纪,欧洲己形成四通八达的海上商贸通道,波罗的海沿岸城市与地中海沿岸城市的海上货物运输己十分便利。
因此,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各国航运界要求采取措施,消除各国海商法的差异。
很多海事案件都在这里解决,年积月累,渐成习惯。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9世纪,罗得人和胖尼基人即从事海上商业,其足迹遍及欧、亚、非三洲。
这个惯例集在大西洋沿岸一带颇有影响。
这些法律在观念上应公道周密而公平,实际内容也切实可行。
英国的海事黑皮书汇集了英国法院的判例和所合用的习惯,对欧洲各国都有一定影响。
其中最典型的是1681年法国路易十四颁布的《海事条例》。
到12世纪,地中海地区的海上商业扩展到法兰西和西班牙海岸。
跟着海上贸易流动的开展,海上商业关系也逐渐复杂化,商船主之间、城市港口之间不断发生商业纠纷,为保障彼此的权益,协调各方关系,共同认定和遵守己形成的海上传统习惯和规则,就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
跟着航海商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后半叶,因为机动船舶的普遍使用,使得海上运输越来越国际化,而跟着各国航运轨制的建立与完善,海事立法却越来越海内化,从而导致了各国海商法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不同一,并形成了不同的海商法体系,主要有:法国法系(法国、希腊、罗马尼亚、土耳其、埃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德国法系(日本、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和芬兰等);(英美法系(英国、英联邦各国和美国等新法系(比利时、荷兰、摩洛哥、前苏联和中国等)。
海商法与国际航运法规的发展与趋势

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组织通过制定严格的船舶排放控制法 规,限制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的完善
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各国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加大对非法捕捞 、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06
海商法与国际航运法规的挑 战与对策
海商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分析当前国际航运市 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以及法规变革的必 要性。
汇报范围
01
02
03
04
海商法的起源、发展和主要原 则。
国际航运法规的体系结构、主 要内容及实施情况。
当前国际航运市场的主要问题 和挑战。
未来海商法与国际航运法规的 发展趋势和前景。
02
海商法概述
海商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海上运输关系是指承运人、实际承 运人同托运人、收货人之间,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船舶关系则是指围绕船舶而产 生的各种关系,如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船舶优先权、船舶碰撞、海难救助等。
法的空白。
完善海商法体系
国际航运法规的发展推动了海商法 的完善,不断补充和更新海商法的 内容,使其更加适应现代海上贸易 和航运业的发展需求。
促进海商法国际化
国际航运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促进 了海商法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了各 国海商法的协调与统一。
海商法与国际航运法规的互动关系
01
02
03
相互依存
海商法与国际航运法规相 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海上 贸易和航运业的法律保障 体系。
国际合作与协调的
加强
国际航运法规涉及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法律制度,需要加强国际合 作与协调,推动国际航运法规的 统一和标准化。
法律修订与海商法的发展趋势

• 展望未来发展:未来海商法将继续向着国际化、统一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更加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各方利益的平衡。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海商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发展。
海商法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对修订后的海商法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 括对新规定的执行情况、各方反馈等方面 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国际航运和贸易发展趋势,对海商法 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和分析。
02
法律修订概述
法律修订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法律修订是指对现行法律进行修 改、补充或废止的过程,以适应 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和发展。
重要性
法律修订是保持法律体系与时俱 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法律 适用性和公正性。
法律修订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法律修订
古代社会的法律修订往往与统治 者的意志和利益密切相关,如《 汉谟拉比法典》的修订体现了统
治者对法律的控制和干预。
中世纪法律修订
中世纪时期,法律修订受到宗教、 封建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 出多元化的特点。
04
法律修订与海商法的关系
法律修订对海商法的影响
适应国际海事法律发展
随着国际海事法律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国内海商法需要进行相应 的修订,以适应国际法律环境的变化。
填补法律空白
针对海商法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法律修订可以填补现有法 律的空白,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完善法律体系
通过对海商法的修订,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 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海商法就业 知乎

海商法就业知乎以海商法就业为标题,本文将探讨海商法在就业市场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一、海商法的背景和定义海商法是国际贸易中的一门法律学科,主要涉及海上运输、船舶买卖、海上保险、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海商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逐渐崭露头角。
二、海商法在就业市场中的重要性1. 国际贸易需求的增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海商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海商法专业人才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为国际贸易提供法律保障,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2. 海上运输的发展:海上运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商法专业人才在海上运输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为船舶买卖、租赁、航运合同等提供法律支持,维护各方的权益,确保航运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海洋资源开发的需求: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洋资源开发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而海商法专业人才可以为海洋资源开发提供法律指导,确保资源的合法开发和利用,避免出现纠纷和争端。
三、海商法就业的发展前景1. 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对海商法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对海商法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2. 法律服务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海商法作为法律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出现。
海商法专业人才可以在律师事务所、国际贸易企业、保险公司等各类机构就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3. 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海商法专业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展现出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海商法与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结合,可以培养出既懂法律又懂经济、懂国际事务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
海商法在就业市场中具有重要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有志于从事国际贸易、航运、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学子来说,选择海商法专业将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海商法发展趋势班级:文法101-2 学生姓名:郑光杰学号: 2010905062512012年6月17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摘要:海商法是随着航海贸易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就其历史发展而言,它起源于古代,形成于中世纪,系统的海商法典则诞生于近代,而现代海商法则趋于国际统一化。
自20世纪以来,在国际海事委员会(Comite Maritime Internetional,CMI)、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国际上已制定的国际海事公约、修正案、决定书有上百个。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海商法也出现一定的发展趋势,例如海事法冲突范围逐渐缩小,海商法出现国际统一的趋势、船舶所有人责任加重、海事立法由以货物为中心向以船舶为中心转化、海事立法由以货物为中心向以船舶为中心转化、重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船员立法由福利型向知识复合型转变等。
关键字:国际统一海事立法知识复合型引言海商法是一个古老的法律部门,它起源于古代欧洲,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生和发展逐步演变成近现代的体系。
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势微和散乱到丰富与充实,从简单的传统航海贸易到复杂的以多式联运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导的现代运输方式的成长过程。
在当今世界贸易自由化强力推动下,国际商贸法律的统一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任何抵制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作为现代国际贸易运作的法律基础,海商法也不会游离于这一统一化运动之外,它必将为促进贸易的便利化和海运业的发展而寻求更广泛的统一。
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航海贸易的状况相适应,海商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势微和散乱到丰富与充实,从简单的传统航海贸易到复杂的以多式联运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导的现代运输方式的成长过程。
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形式存在的海商法,其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总的趋势和基本原则。
一、海事法律冲突的范围逐渐缩小,海商法出现国际统一的趋势现阶段,海事法律冲突的范围逐渐缩小,海商法出现国际统一的趋势。
海商法的国际性质日益明显。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商法的诞生即带有强烈的“国际”性质,是为了调整以海洋为媒介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关系应运而生的。
从地区间的海事规则,到国际上各国遵行的国际条约,从地区的海事判例,到国际上通用的航运惯例,海商法呈现出不断国际化,统一化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海事实体法的统一;海事冲突法的统一;国际航运惯例的适用,在海商法的统一化进程中加进了灵活性和实用性的因素,为海商法的发展,和协调国内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新的中介,历史表明惯例的出现将逐渐引导各国国内法走向国际化。
海洋是各国联系的天然纽带,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际贸易是通过海上运输进行的,海运的国际性要求法律的一致性,各国海事立法的冲突不仅阻碍海运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增加了各参与主体的运作成本。
事实上,由于海上活动本身的国际性,制定统一的海商法规以调整各种海商关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为了协调各国海商法的差异,1897年国际海事委员会(CMI)成立,专门致力于有关海商问题的国际公约的制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系列的海商国际惯例也被各国接受或采用。
即使是未接受或认可的国家,在其海商立法中也纷纷借鉴了国际公约与国际惯例。
海商法的统一化成就是巨大的,但远没有停止。
在当今世界贸易自由化强力推动下,国际商贸法律的统一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任何抵制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作为现代国际贸易运作的法律基础,海商法也不会游离于这一统一化运动之外,它必将为促进贸易的便利化和海运业的发展而寻求更广泛的统一。
最近的例子是CMI 发布了《统一国际货物运输法》(征求意见稿),这无疑将大大的促进这一领域的统一化,对各国立法产生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二、船舶所有人责任加重船舶所有人责任加重的趋势,使海商法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承运人责任制度是海商法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
1924年《海牙规则》规定了承运人的最低限度责任,统一了关于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际航运秩序,但它总体上更有利于船方,因而遭到发展中国家的非议。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海牙规则》某些内容显得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承运人责任制度的规定。
由于广大海运不发达国家和货方都有加重承运人责任的要求,于是就有了《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的产生。
承运人责任加重的趋势,反映了海商法对公平合理价值理念的追求和关注,更注重对各方利益的衡平。
随着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过分偏袒承运人的利益,而忽视货主和其他相关各方利益的做法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各国政府和公众都希望加重航运业所承担的责任。
如澳大利亚1997年《海上货物运输法》修正案就体现了加重承运人责任的倾向。
美国1999年COGSA海上货物运输法草案也清楚地表明了加重承运人责任的态度,在该法草案中率先删除了承运人航行过失免责条款。
由于该草案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其通过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经合组织也传递了加强船东责任的信息。
在OECD的一次会议中,有一项废除航行过失免责的建议被提出,美国产业运输联盟(NIF)极力支持,认为该条款已成为船东在有过失的航行或管理船舶的情况下逃避责任的工具。
NIF负责对外联络的副主席p.加菲认为该条款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只限于一个多世纪以前海上船舶受自然力控制,船上缺乏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现代装备的条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航运业有必要与其他行业承担同样的责任。
三、海事立法由以货物为中心向以船舶为中心转化船舶大型化是船型发展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也是船舶创新的主要方向。
这是因为大型船舶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可以明显降低运输成本。
船舶的高速化主要表现在船舶航速的提高和高速船舶的长足发展。
由于船舶设计技术、动力技术、推进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近年来各主要船种的航速普遍呈增高趋势。
尤其是滚装船、渡船、集装箱船等船舶,航速提高的幅度更大。
船舶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对有关避碰、防触礁、减少有害物质对海水的污染、减少船舶排放气体对空气的污染等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以保证船舶安全和环保要求。
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技术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较多的问题的出现,这样就需要海事法的立法予以规制。
四、船员立法由福利型向知识复合型转变在海商法立法的过程中,船员往往被赋予多种福利,当然这也与船员的奉献相对应。
但现在的海商法在船员立法中逐渐由福利型向知识复合型转变。
在国际海运结构和世界商船队的结构发生变化等国际海运新的环境下,船员配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船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和相关的训练是巩固和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知识技能、便船员对安全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和培养船员良好安全习惯的重要途径。
经常的培训、训练、演习有利于增加船员对应急预案的掌握和了解,有利于船员适应船舶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保证海上人命和财产。
①作为船舶的驾驶与直接管理者的船员的航海责任加重,船员的任职资格已由单纯的技术性素质向集技术、管理、经营、法律为一体的复合性素质转变。
IMO 充分认识到加强对船员的管理,提高船员的素质,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是确保船舶安全、避免船舶侵权发生的基础。
五、重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显露,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成为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面对环球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人们认识到必须树立环境价值的权威、寻求可持续发展价值的目标。
随着海上运输及其它海上作业的迅猛发展,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日趋严重,而船舶油污事故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也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1967年torrycanyon油污事件后,防止海洋污染引起广泛关注。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69年制定了《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件公约》和《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简称CIC公约),此后又制定了大量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如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简称IOPC基金公约)。
CIC公约和IOPC基金公约曾于1984年和1992年的议定书中提高赔偿限额;2000年10月,国际海事组织提出议定书修正案,将责任限额提高了50%。
(2)我国交通部于2001年7月12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试行)。
这些都反映了海商法重视保护海洋环境的强劲势头。
①戚发勇;王岩;;提高船员培训质量保障海上航行安全[A];2003海上航行安全管理与教育论文集[C];2003年。
六、海商法制度创新的要求日增海商法的发展离不开其自身的创新。
海商法是一种极具开放品格的法律,它总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发展着。
现代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给海商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也为海商法提供了制度创新的动力和契机。
比如电子提单的法律问题。
此外,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更有利的外在条件,现代物流日趋升温,作为物流的一个关键环节的海运业纷纷把提供物流服务作为他们在远洋货物运输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手段。
自然海运立法也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而必须因应形势作出相应调整,以使其符合新的航运实践,这就对海商法制度创新和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语作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形式存在的海商法,其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总的趋势和基本原则。
海商法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总的趋势,往往会促使一国海商法的发展,一国海商法的发展往往会跟随国际海商法的发展趋势,所以在一国海商法的制定中,必须符合国际的通常标准,符合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符合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的法律才是先进的,才是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才是完善的。
参考文献[1] 面向21世纪航海教育人才培养素质和培养方案的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2]漆多俊:经济法价值、理念与原则,中国民商法律网。
[3]黄纯辉,李罗明:国际船员立法趋势及对我国船员立法的思考[J];世界海运;2005年03期。
[4]何大陆:国际海员劳务市场及航海教育对策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5]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6]徐学鹿:商法总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