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合集下载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根据溶液中溶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溶液中溶质浓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源、样品室、色散元件和检测器等部分。

1. 光源:紫外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氙灯或镁灯作为光源,发出的紫外光包含一定范围的波长。

2. 样品室:样品室是装有待测溶液的容器,紫外光通过样品室时会与溶质分子发生作用。

3. 色散元件:色散元件(如棱镜、光栅等)主要用于将光线分散成不同波长的组分,形成光谱图。

4. 检测器:检测器可以测量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度,一般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元件。

工作过程如下:
a.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源输出端口射入样品室;
b. 样品室中的溶液会吸收部分光能,形成吸收光谱;
c. 吸收光谱经过色散元件后,被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组分;
d. 不同波长的光组分经过检测器测量光强度,得到吸光度;
e. 根据光强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比较溶液吸光度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推断出溶质的浓度。

总结:紫外分光光度计利用溶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来获得溶质浓度的信息。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区的辐射吸收来进行分析。

当物质分子吸收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其中的某些基团会发生电子能级跃迁,从而产生吸收光谱。

由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分子、原子和分子空间结构,它们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会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

通过对物质吸收光谱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判断物质的含量和成分,或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

这是一种带状光谱,可以反映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通过标准光图谱结合其他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工作流程通常包括:提供足够强度的、稳定的连续光谱的光源,色散元件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然后通过吸收池中的待测样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最后检测器和信号处理器检测和记录吸收程度的变化,并据此分析样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光度来分析物质的浓度。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光源:使用特定波长范围的光源,通常是紫外光或可见光。

光源产生的光经过一系列光学元件聚焦后,成为一个具有特定波长范围的光束。

2. 分光器:分光器将光束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光束。

分光器通常
使用棱镜或光栅等光学元件来分散光束,使其成为不同波长的光谱。

3. 样品池:将待测样品置于样品池中,光束通过样品时,样品
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吸收光的强度与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4. 检测器:检测器接收通过样品后的光束,并将光信号转化为
电信号。

光的强度由电压信号表示。

5. 计算和分析:使用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对电信号进行
分析和计算,得出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得到样品的吸收光谱。

根据光的强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吸收光强度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来确定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兰伯特-比尔定律和比
尔定律。

兰伯特-比尔定律是指在同一溶液中,吸光度与溶液中活质浓
度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

当紫外光通过溶液时,一部分光会被溶液中的活质吸收,而另一部分会透过溶液。

吸光度的大小反映了活质的浓度。

比尔定律则是指吸光度与活质的摩尔吸光系数、溶液中的活质浓度以及光程的乘积成正比。

摩尔吸光系数是指单位摩尔活质在一定光程下吸收的光的强度。

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和光检测器组成。

光源通常采用氙灯或镓灯发出紫外光。

紫外光经过单色器被分离成所需的波长。

样品室中的溶液会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

吸收的光经过光检测器转化为电信号,然后被放大和处理后显示在光度计上。

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时,首先需要设置参比光,即空白试液,以校正仪器的基线。

然后将待测溶液放入样品室中,测量其吸光度。

利用摩尔吸光系数和比尔定律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活质的浓度。

总之,紫外分光光度计利用活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基于兰
伯特-比尔定律和比尔定律原理,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定量分析活质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

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

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 spectrophotometry)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化和环境领域。

它利用物质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和具体步骤。

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分子的电子跃迁过程。

当物质受到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照射时,能级较低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跃迁至较高的能级。

物质的吸收特性取决于它的分子结构以及电子能级的分布。

吸光度(A)定义为样品溶液中吸收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之比,可以表示为A=log(I₀/I)。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仪器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包含一个光源,一个单色仪、一个样品室和一个光电二极管。

光源会产生连续的电磁辐射,单色仪可以选择所需的波长,并将光传递到样品室。

样品室包含待测样品的池,光会穿过样品后被光电二极管接收,然后转化为电信号并输出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步骤:1.准备样品溶液。

将待测物质溶解或稀释到合适的浓度。

溶液的量应足够填满样品池。

2.扫描选取波长范围。

根据样品的吸收特性,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进行扫描。

典型的波长范围为190 nm至800 nm,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区域进行扫描。

3.仪器的校准。

对仪器进行校准操作,通常使用空白试剂(不含待测物质的溶剂)进行校准。

将空白试剂放入样品室并设置为零点,此时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信号为零。

4.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将样品溶液放入样品池中,确保样品表面光滑平整。

选择合适的波长,将光源打开并扫描整个波长范围。

仪器会逐个记录每个波长对应的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信号。

通过计算光电二极管输出电信号与校准信号的比值,可以得到每个波长对应的吸光度。

5.绘制吸光度和波长之间的关系曲线。

将所测得的吸光度值绘制成图表,横轴为波长,纵轴为吸光度。

这个曲线被称为吸光度谱,可以帮助确定样品的吸收峰和最大吸收波长。

6.计算浓度。

利用兰伯特-比尔定律,即A=εlc,其中A表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光程长度,c为溶液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含量。

它基于紫外线在分子中产生激发态的原理,通过比较样品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差异,得出样品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紫外线和电子激发紫外线是指在波长大约在10-400纳米之间的一段光谱区域中的光。

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紫外线在分子中产生电子激发,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具体来说,当分子中的原子或化学键吸收紫外线的能量时,会发生电荷转移或电子跃迁,使得分子的电子结构发生改变。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光的吸收和散射等现象。

分子吸收光的能力与其能级结构、电子云结构、分子大小等有关。

在紫外光谱区域,通常与分子中的电子跃迁有关,如π-π*转移、σ-σ*转移等。

这些跃迁都伴随着分子的光谱吸收带,即分子吸收光的波长范围。

紫外光谱是以样品对紫外光的吸收强度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的图形。

紫外分光光度法将分子吸收光谱转化为测定物质的方法。

工作原理如下:在紫外光谱的吸收峰处选定特定的波长,用一定波长的光束照射样品。

样品中的化合物将吸收部分光子,这些被吸收的光子会导致样品的发生电离、激发等反应,从而改变样品的光学性质。

此时,检测样品的光束将少量吸收,增加了光束的强度和传输路径。

通过测定空白和样品的吸光度差异,就可以确定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

在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时,还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衬底选择、溶剂选择、光程长度等。

衬底的选择应避免自身对分析物的吸收,同时要考虑是否能够防止样品的氧化或水解等分解反应。

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其与样品相容性、化学稳定性、纯度及其自身的吸光度等。

光程是指光束穿过样品的路径长度,它会影响到样品的吸光度和精确度。

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样品的特点和检测方法的要求,合理选择衬底、溶剂和光程长度。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如药品、食品、化妆品、石油、环境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分析方法,它利
用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其原理是基于物质分子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量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基于兰伯-比尔定律,即溶液中吸光度与浓度
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

当紫外光通过溶液时,溶液中的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光度与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这种吸收特性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浓度,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其次,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还涉及到分子的电子跃迁。

在紫外光照射下,分
子的电子会发生跃迁,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生物化学等领域。

在药物分
析中,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确定药物的含量和纯度;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来检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浓度;在生物化学中,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

总之,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物质
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

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可以确定物质的浓度和种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对波长为200-760nm这⼀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起来的⼀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重现性好。

波长长(频率⼩)的光线能量⼩,波长短(频率⼤)的光线能量⼤。

100nm、200nm、400nm、800nm、400um、1m通指X-射线、紫外区、可见区、红外区、微波区、⽆线电波区 Beer-lambert定律: A=Elc A--吸收度 E-吸收系数 l ---液层厚度 c---溶液浓度吸收度浓度与厚度的关系。

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重要前提是单⾊光。

摩尔吸收系数:指在⼀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mol/L , 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表⽰。

百分吸收系数:指在⼀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V) , 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表⽰。

影响Beer定律因素:化学因素,光学因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主要部件: 1、光源:要求光谱的光源, 2、氢灯和钨灯(350nm) 3、单⾊器:进⼝狭缝、准直镜、⾊散元件(棱镜和光栅)、聚焦透镜和出⼝狭缝组成。

4、吸收池:⽤光学玻璃制成的吸收池, 5、只能⽤于可见光区。

⽤熔融⽯英(氧化硅), 6、可见紫外光区。

7、检测器:光电池:(硒光电池:⽤于可见光;硅光电池:紫外可见光) 内阻⼩,光电管:内阻⾼,电流易放⼤。

8、易疲劳。

9、讯号处理和显⽰器 三、定性与定量⽅法: (⼀)、定性鉴别:是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吸收光谱特征。

⼀般⽤对⽐法。

1、对⽐吸收光谱特征数据 2、对⽐吸收度(或吸收系数)⽐值 3、对⽐吸收光谱的⼀致性 (⼆)、纯度检查:杂质检查与杂质限量检测 (三)、含量测定: 1、吸收系数法 2、标准曲线法 3、对照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第4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
• (3)紫外吸收光谱常用吸收曲线来描述。

即用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紫外光照射
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分别测量不同波长下
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波长作图得到该
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曲线,即紫外吸收光谱。

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可以用曲线上
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和
该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εmax 来表示。
远紫外区,而在近紫外光区是透明的, 它们的吸收光谱曲线必须在真空中测定。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2、价电子的种类及电子跃迁类型:
• ②n → σ* 跃迁
• 含有氧、氮、硫、卤素等杂原子的饱和 烃衍生物都可发生 n → σ* 跃迁,它比 σ → σ* 跃迁的能量要低,吸收波长较长, 一般在150~250 nm范围内。如CH3OH
• 1.生色团和助色团 • ①生色团——含不饱和键基团,有π键 • 含有不饱和键,能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
n→π* 或π→π*跃迁的基团称为发色团
• 是指在200~1000nm波长范围内产生特征吸收 带的具有一个或多个不饱和键和未共用电子对 的基团。如

C O CC NN C C
CO
COOH
(二)紫外吸收光谱中的有关术语
吸收峰波长
吸收强度 极性溶剂
π→π*
n→π*
与组成双键的
有关
原子种类基本无关
强吸收 104~105 弱吸收 <102
向长波方向移动 向短波方向移动
2、价电子的种类及电子跃迁类型:
• 由于一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只能提供 190~850nm范围的单色光,因此只能测 量n → π* 跃迁和部分 n → σ* 跃迁、π → π* 跃迁的吸收,而对只能产生200 nm以 下吸收的 σ → σ* 跃迁则无法测量。常见 电子跃迁所处的波长范围及强度如图824所示。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水质石油类的测定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测定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质中石油类的测定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分析物在紫外光区(190-400nm)的吸收强度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

在石油类的测定中,各种石油类物质都有明显的紫外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推算出样品中石油类物质的浓度。

二、仪器设备进行水质石油类的测定需要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一般来说,紫外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仪、试样室、检测器和数据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三、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将水样收集到干净的玻璃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如正庚烷)进行提取,使得石油类物质充分溶解。

2. 曲线绘制:根据已知不同浓度的石油类标准溶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它们的吸光度,并绘制出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曲线的斜率可用于判断各样品中石油类物质的浓度。

3. 测量样品:将样品处理后的溶液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试样室中,测量其紫外吸光度。

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浓度:利用标准曲线中的斜率,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石油类物质的浓度。

四、应用案例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石油类物质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需要对废水中的石油类物质进行测定。

以下是一项应用案例:某工厂废水中石油类的测定。

首先,收集废水样品,并加入适量正庚烷进行提取。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了不同浓度的石油类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了标准曲线。

随后,测量了废水样品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石油类物质的浓度。

结果显示,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浓度超过了环境标准。

根据测定结果,该工厂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改进,以减少石油类物质的排放。

五、总结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水质石油类测定方法。

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光区的吸光度,可以推算出样品中石油类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原理什么是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或测量溶液中的吸收率。

它基于物质吸收紫外线的原理,通过测量样品吸光度来推断物质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基于分子的电子能级跃迁。

有机分子和某些无机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生电子转移或跃迁,从而吸收光能。

通常,这些转移发生在紫外光区域,波长范围通常是200到400纳米。

当有机分子或无机物质吸收紫外光时,它们的电子会由基态(低能级)跳跃至激发态(高能级)。

这种跃迁会导致吸光现象,即样品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入射光的能量。

根据比尔–估耳定律,光吸收和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

根据定律,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 = εcl其中,A是吸光度,ε是摩尔吸光系数,c是物质的浓度,l是样品厚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医药、环境、食品和化工等。

以下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在不同领域的一些应用示例:1. 医药领域•药物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药物的浓度,帮助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蛋白质测定:通过测量蛋白质在紫外光下的吸收能力,可以确定其浓度和纯度。

2. 环境领域•水质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水中有机物和污染物的浓度,用于评估水质污染程度。

•大气监测:通过分析大气中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吸收能力,可以监测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3. 食品领域•食品添加剂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食品中添加剂的浓度,保证食品安全和合规性。

•营养分析:通过测定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吸收能力,可以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

4. 化工领域•反应动力学研究:通过监测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的变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研究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催化剂活性评估:通过测定反应中某物质的吸收能力,可以评估催化剂的活性和效果。

总结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吸收紫外光的原理,通过测量样品吸光度来推断物质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的对比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的对比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的对比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是两种不同的光学分析方法,下面进行一些对比:
1.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对于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而荧光光度法基
于物质在特定波长的光的作用下产生的荧光效应。

2.应用范围:紫外分光光度法常用于测定物质在紫外区的吸收光谱和吸光度,
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络合物等;而荧光光度法常用于测定物质在可见光区的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适用于荧光物质、高灵敏度分析等。

3.灵敏度: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通常比紫外分光光度法高,可以检测到更低
浓度的物质。

4.干扰因素:紫外分光光度法受到溶剂、pH值等干扰因素影响较大,需要精
心选择和调节;而荧光光度法受到的干扰因素相对较少。

5.样品要求: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低,可以直接测定;而荧
光光度法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较高,需要预先进行提纯和浓缩。

6.测量时间: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时间较短,可以快速得到吸收光谱和吸光
度;而荧光光度法测量时间较长,需要等待样品达到稳态荧光。

综上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各有其优缺点,根据具体的分析需求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其原理是基于分子在紫外光区域的吸收特性,当分子受到紫外光的照射时,会发生电子跃迁,从而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线。

根据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它们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吸收光线的强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原理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即吸光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比尔-朗伯定律表明,当光线通过一个溶液时,溶液中的物质会吸收一定量的光线,吸收的光线量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吸收光线的强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通常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来测量吸收光线的强度。

该仪器可以发出一定波长的光线,并测量样品溶液中吸收光线的强度。

通过比较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的吸收光线强度,可以确定样品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测定各种物质的浓度,如蛋白质、核酸、药物等。

它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物质浓度的分析化学方法。

它的原理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通过测量吸收光线的强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溶液中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来确定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其原理基于兰伯特-比尔定律和比尔定律。

兰伯特-比尔定律(Lambert-Beer's Law)是描述溶液中物质吸收光的现象的一个基本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当光束通过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光线的强度(I)会减弱,而与通过光的浓度(C)成正比。

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I = I_0 * 10^(-εCl) 其中,I0 是入射光线的强度,ε是摩尔吸光系数,C 是溶液的浓度,l 是光程长度。

比尔定律(Beer's Law)是根据兰伯特-比尔定律推导出来的。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吸光度被定义为:A = log(I_0/I) 。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有线性关系,即A = εCl,其中ε是摩尔吸光系数,C 是溶液的浓度,l 是光程长度。

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我们可以根据比尔定律的关系确定溶液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了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

紫外光波长范围为200 nm - 400 nm,这个波长范围对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较明显的吸收峰。

通过测量溶液在紫外光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可以确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溶液:制备待测样品的溶液,并使其达到合适的浓度范围。

如果待测样品非常稀释或非常浓缩,可能需要进行稀释或浓缩处理。

2. 调整光路:将光源与光准直器、光栅等光学元件连接起来,保证光线在通道内正确传输。

3. 校准:使用已知浓度的溶液进行校准。

根据已知浓度的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出标准曲线。

4. 测量:用待测样品替代校准溶液,测得其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确定样品浓度。

5. 计算: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使用标准曲线上的方程计算出样品的浓度或质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许多优点,包括高准确性、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

它在生物化学、药物分析、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等领
域的分析技术。

它通过测量吸收或透过样品的紫外或可见光来确定其
浓度或特定化学物质的存在。

以下是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步骤。

第一步,准备样品。

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和所需浓度,选取合适
的样品,并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酒精等)进行稀释。

注意要避免
样品中含有对紫外或可见光具有吸收特性的物质。

第二步,选择适当的波长。

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和吸收峰的波长,选取合适的波长进行测量。

通常,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为190-380nm,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为380-780nm。

第三步,校准仪器。

在进行样品测量前,先进行仪器校准,以确
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要进行零点校准,即在没有样品的情况下,将读数调整为0。

接下来进行基准校准,即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测量,并根据其吸光度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第四步,测量样品。

将样品置于光路中,根据所选波长进行测量,并记录吸光度值。

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可以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样
品建立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新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

总之,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分析技术,在
化学、生物学和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在使用时需要
注意样品的选择、波长的选择和仪器的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 Spectrophotometry)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技术,用于测量样品物质在紫外(UV)和可见光(Vis)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和传输特性。

它通过测量样品溶液或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含量或研究样品的化学特性。

紫外光谱从200到400纳米(nm)范围内进行测量,而可见光谱则从400到800 nm。

它是由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实现的,该仪器由光源、光栅、光束分配系统、样品室和检测器组成。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基于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

该定律指出,在单色光照射下,样品溶液中吸光度(Absorbance)与溶液浓度及溶液的吸收系数成线性关系。

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 = εcl其中,A代表吸光度,ε代表摩尔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vity),c代表溶液浓度,l代表光程(即光束在样品中传播的距离)。

原理可以解释为:光通过样品溶液时,其中的一些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吸收的光能量将被分子电子系统吸收,使其从基态激发到高能态。

吸收的光能量与分子结构及其电子状态有关。

通过测量吸收的光强度,可以了解溶液中特定物质的浓度。

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以获得清晰的溶液。

2.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

校准样品的吸光度和浓度已知,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建立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3.测量样品:将样品溶液转移到样品池,然后使用仪器选择合适的波长(通常是吸收峰波长)进行测量。

通过读取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例如测量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药物含量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定性分析,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物质类型。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和非破坏性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药、化工、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使用范围,仪器的校正,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使用范围,仪器的校正,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使用范围,仪器的校正,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紫外分光光度法一、原理可见光、紫外线照射某些物质,主要是由于物质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而产生化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分光光度法或称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方法。

它是以朗伯──比耳定律为基础。

1朗伯—比耳定律 A = lg—- = ECLT式中 A为吸收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L为液层厚度,cm。

二、使用范围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用于药品的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

三、仪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光区。

主要由辐射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吸收池、数据处理机、自动记录器及显示器等部件组成。

本仪器是根据相对测量的原理工作的,即先选定某一溶剂(或空气、试样)作为标准(空白或称参比)溶液,并认为它的透光率为100%(或吸收度为0),而被测的试样透光率(或吸收度)是相对于标准溶液而言,实际上就是由出射狭缝射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被测试样和标准溶液,这两个光能量之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长下对于被测试样的透光率(或吸收度)。

本仪器可精密测定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色物质或在适当条件下能与某些试剂作用生成有色物的物质。

使用前应校正测定波长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四、仪器的校正1.波长的准确度试验以仪器显示的波长数值与单色光的实际波长值之间误差表示,应在±1.0nm 范围内。

可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

2.吸收度的准确度试验3.杂散光的试验4.波长重现性试验5.分辨率试验五、测定方法1.对照品比较法(1)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标示量的100±10%,所用溶剂也应完全一致,在规定的波长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后,按下式计算含量,即得。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操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操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应用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当光线通过样品时,样品中的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吸收峰。

通过测量样品吸收的光强,可以得到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常用的光谱仪器是分光光度计,它能够实现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和测量。

应用:1.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各种物质。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物质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吸光度测量值推算出物质的浓度。

这在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2.药物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中。

例如,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测定药物的浓度、纯度和含量,评价药物的质量。

同时,通过分析药物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特性,可以了解药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信息。

3.生化分析:生物体内的很多生物分子都具有紫外可见吸收特性,这使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成为生化分析中常用的工具。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蛋白质和核酸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研究其构象和浓度。

此外,也可以用于测定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激素和维生素等的浓度。

4.环境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分析水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例如,可以利用其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磷酸盐等的浓度。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食品检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行业中也具有广泛应用。

可以通过测定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添加剂的含量来评价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测定维生素、氨基酸、酚类和色素等在食品中的含量。

总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简单、快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且适用范围广泛。

它在化学、制药、环保、医疗和食品等领域中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研究物质性质和反应机理,以及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都起着重要作用。

紫外分光光度计 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 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分析仪器,可以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样品溶液对特定波长的紫外光进行吸收,然后测量吸收光的强度变化。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关键部件包括光源、光栅、样品室、检测器等。

光源产生紫外光,可以是氘灯或者氚灯,这些光源能够发射特定波长范围的紫外光。

光栅起到分离光束的作用,使得不同波长的光可以被单独处理。

样品室是光束通过的地方,其中放置着供测量的样品溶液。

检测器是测量光强的装置,常用的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

在测量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空白校准,即将纯溶剂放入样品室中,调零光强。

然后将待测样品溶液放入样品室中,利用紫外光源产生的光束通过样品溶液,样品溶液中的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导致光强的减弱。

检测器测量减弱的光强,并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装置。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环境监测、药物研发等领域。

通过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可以得到物质的浓度信息,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分析和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使用范围,仪器的校正,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原理
可见光、紫外线照射某些物质,主要是由于物质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而产生化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

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分光光度法或称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方法。

它是以朗伯──比耳定律为基础。

1
朗伯—比耳定律 A = lg—- = ECL
T
式中 A为吸收度;
T为透光率;
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
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 L为液层厚度,cm。

二、使用范围
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用于药品的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

三、仪器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光区。

主要由辐射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吸收池、数据处理机、自动记录器及显示器等部件组成。

本仪器是根据相对测量的原理工作的,即先选定某一溶剂(或空气、试样)作为标准(空白或称参比)溶液,并认为它的透光率为100%(或吸收度为0),而被测的试样透光率(或吸收度)是相对于标准溶液而言,实际上就是由出射狭缝射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被测试样和标准溶液,这两个光能量之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长下对于被测试样的透光率(或吸收度)。

本仪器可精密测定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色物质或在适当条件下能与某些试剂作用生成有色物的物质。

使用前应校正测定波长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四、仪器的校正
1.波长的准确度试验
以仪器显示的波长数值与单色光的实际波长值之间误差表示,应在±1.0nm 范围内。

可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

2.吸收度的准确度试验
3.杂散光的试验
4.波长重现性试验
5.分辨率试验
五、测定方法
1.对照品比较法
(1)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标示量的100±10%,所用溶剂也应完全一致,在规定的波长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后,按下式计算含量,即得。

(2)计算式
A
样×G

/稀释倍数×100×1
含量(%)= ————————————-- ×100%
A
对×G

/稀释倍数×100×1
2.吸收系数法
(1)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再以该品种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

用本法测定时,应注意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2)计算式
A

含量(%)= ——————————————- ×100%
G
样/稀释倍数×(E1%1cm)

×100×1
3.计算分光光度法
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应慎重。

本法有多种,使用时均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

当吸收度处在吸收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的部位测定时,波长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故对照品和供试品测试条件应尽可能一致。

若测定时不用对照品,如维生素A测定法,则应在测定时对仪器作仔细的校正和检定。

六、注意事项
1.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澄清,不得有浑浊。

如有浑浊,应预先过滤,并弃去初滤液。

2.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瓶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

3.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否则应考虑该试样的真伪、纯度以及仪器波长的准确度,并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4.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的误差较小。

5.吸收池应选择配对,否则要引入测定误差。

在规定波长下两个吸收池的透光率相差小于0.5%的吸收池作配对,在必要的情况时,须在最终测量扣除吸收池间的误差修正值。

6.由于吸收池和溶剂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测定供试品的吸收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再计算含量。

7.仪器的接地必须良好,一切裸露的零件对地电位不得超过24伏(测电笔的氖管不得发亮)。

8.在使用过程中,如需开启试样室盖时或暂时停止测试时,必须及时推入光门钮杆(使光电管前光门关闭),保护光电管,以防止光电管受强光或长时间照射而损坏。

9.在测定时或改测其它检品时,应用待测溶液冲洗吸收池3~4次,用干净绸布或擦镜纸擦净吸收池的透光面至不留斑痕(切忌把透光面磨损)。

10.取吸收池时,应拿毛玻璃两面,切忌用手拿捏透光面,以免粘上油污。

使用完后及时用测定溶剂冲净,再用纯化水冲净,用干净绸布或擦镜纸擦干,晾干后,放入吸收池盒中,防尘保存。

11.若吸收池内外壁沾污,两池差较大的处理。

(1)可用绸布缠在扁竹条外或用脱脂棉缠在细玻璃棒上蘸上乙醇,轻轻摩擦,再用纯化水冲净。

(2)如上述方法处理不好,必要时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洗液泡洗1~2分钟,用自来水冲净,再用纯化水冲净。

(3)不得用毛刷刷洗或硬物拭擦,以防止表面光洁度受损影响正常使用。

12.请务必注意经常保持硅胶的干燥,目的是保护光学元件和光电放大器系统不致受潮损坏而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如发现有的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应立即更换。

该仪器干燥剂筒有两个:一个是装在放大器暗盒上,另一个装在单色光器暗盒上。

13.在更换硅胶干燥剂时,应关闭切断电源。

14.在停止工作期间,主机试样室内应放入袋装或筒装硅胶干燥剂。

用防尘罩罩住整个仪器,并在防尘罩内放数袋防潮硅胶。

15.仪器在操作中,狭缝的宽度应从小逐渐开大。

若狭缝过大,由于进入光电管的光能量强度过大,将会使放大器输出信号达到饱和,以至数字显示出溢出(即数字闪烁或示1不变)。

这不是仪器有故障。

16.将波长旋转放在625nm,铗缝关闭在0.02nm附近,选择按键恢复在停止工作部位(即三个键均弹出)。

17.搬动仪器时应搬在主体端,不要搬在试样室和光电管盒端以及光源灯室
部位,以防止仪器狭缝或光路部件受力而发生变形。

并在搬动或运输时,应将可动部分固定,如各旋钮可用胶布贴住,狭缝位置开大些,然后固定,不要关小狭缝,以免运输时振动使狭缝刀口受损坏。

18.仪器的光栅、反射镜绝对不能擦拭,否则将损坏仪器光学表面,增加杂散光。

19.仪器经过搬动请及时检查并纠正波长精度,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请经常校准波长精度。

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质量保证部,但不得擅自调整,并及时做好记录。

七、结果计算
A
E1%1cm(供试品) = ——
CL
E1%1cm(供试品)
含量(%)= ——————————- ×100%
E1%1cm(标准值或对照品)
八、允许差
仪器分析方法的误差限度,除另有规定外,其相对偏差应在±(2.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