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蚕蜕

合集下载

中药学(药二)分类记忆口诀

中药学(药二)分类记忆口诀

1.辛温解表药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白芷、羌活、细辛、辛夷、苍耳子。

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2.辛凉解表药蔓荆子、牛蒡子、薄荷、蝉蜕、淡豆豉、菊花、桑叶、葛根、升麻、柴胡。

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阳升。

3.清热泻火药石膏、芦根、知母、竹叶、淡竹叶、决明子、栀子、天花粉、夏枯草。

泻火石膏芦知竹,决明栀子粉夏枯。

4.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苦参。

三黄苦胆燥湿热。

5.清热凉血药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紫草、牡丹皮、赤芍。

凉水生玄紫丹芍。

6.清热解毒药白头翁、白鲜皮、板蓝根、金银花、金荞麦、青黛、大青叶、鱼腥草、败酱草、秦皮、半边莲、半枝莲、穿心莲、射干、马齿苋、马勃、白花蛇舌草、熊胆、鸦胆子、木蝴蝶、连翘、蒲公英、土茯苓、重楼、山豆根、紫花地丁、大血藤。

板白金青草秦皮,射马蛇熊鸦蝴蝶,连蒲茯楼豆丁血。

7.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虚热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黄连。

8.攻下药大黄、泻叶、芒硝、芦荟。

大黄泻叶芒硝荟。

9.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

润下火麻郁李仁。

10.峻下逐水药甘遂、红大戟、京大戟、芫花、牵牛子、千金子、巴豆。

甘遂戟芫牵牛豆。

11、祛风湿药桑枝、秦艽、威灵仙、桑寄生、臭梧桐、雷公藤、青风藤、海风藤、川乌、乌梢蛇、蕲蛇、伸筋草、鹿衔草、路路通、丝瓜络、五加皮、穿山龙、千年健、木瓜、豨莶草、防己、徐长卿、独活。

桑艽威灵寄梧藤,乌蛇伸筋衔草通。

瓜络加皮山龙健,木瓜豨莶防卿活。

12.芳香化湿药砂仁、草果、佩兰、草豆蔻、白豆蔻、广藿香、苍术、厚朴。

砂仁草果佩豆蔻,藿香苍厚化湿呕。

13.利水渗湿药瞿麦、地肤子、萆薢、通草、木通、茯苓、猪苓、广金钱草、金钱草、连钱草、冬葵子、萹蓄、海金沙、车前子、茵陈、滑石、薏苡仁、灯心草、石韦、泽泻。

麦肤萆薢草通苓,钱草冬葵蓄海金。

车前茵陈滑石薏,灯心石韦泽泻淋。

14.温里药附子、茱萸、花椒、肉桂、高良姜、干姜、荜茇、丁香、小茴香。

蝉蜕

蝉蜕

蝉蜕【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

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功能主治】散风热,宣肺,定痉。

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

【功能主治】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

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用法用量】 3~6g。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慎服。

《本草经疏》:"疸疹虚寒证不得服。

"【备注】(1)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

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居多,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但如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紫草、连翘等应用。

(3)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

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

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4)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

本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

(5)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

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临床应用】①治疗破伤风取蝉蜕去头、足,焙干研细。

成人日服3次,每次3~5钱,用黄酒2两冲服。

小儿酌减。

同时配合针灸,给镇静剂、抗菌素等,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完整版】职业药师-中药师-单味药-第1章-解表药(2)之防风等药

【完整版】职业药师-中药师-单味药-第1章-解表药(2)之防风等药

中药解表药—防风、薄荷、牛蒡、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肮经,偏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黎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

即《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思。

解表药除主要具有发汗解表作用外,部分药尚兼有利尿退肿、止咱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作用。

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

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咱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效有表证者。

防风Radix Saposhnikoviae[来源] 为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防风 Saposhnikovia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干燥根。

药材习称“关防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

根上茎基密生褐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茎单生,二歧分枝。

基生叶有长柄,二至三回羽状分裂,裂片楔形,有3~4缺刻。

顶生叶简化,具扩展叶鞘。

复伞形花序,总苞缺如,或少有1片;伞幅5~9个;小总苞片4~6个,披针形,花梗4~9;花小,白色。

双悬果椭圆状卵形,分果有棱,幼果有海绵质瘤状突起。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稍弯曲。

长15~30cm,直径0.5~2cm。

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向皮孔及突起的细根痕。

根头部有许多密集的环节,俗称“旗杆顶”或“蚯蚓头”。

节上生有棕色或棕褐色粗毛(残存叶基),顶端有残留茎痕。

质松脆,体轻,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或浅黄白色,有裂隙,俗称“菊花心”,木部浅黄色,形成层为棕色环。

稍有香气,味微甘。

地上部分较嫩(未抽苔),故根之木心较软,俗称“软防风”。

如地上部分生长较老(已抽苔),根之木心变硬,俗称“硬防风”,习惯多不采用。

[采集地] 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

解表药(辛温解表)

解表药(辛温解表)
燥地上部分。
28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荆芥 《本经》
【药性】 辛,微温。归 肺、肝经。
【功效】 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止血
29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适应证】
1.外感表证。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吐衄下血。本品炒炭
30
干燥嫩枝。
19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桂枝
【药性】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20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桂枝【适应证】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痰饮、蓄水证。 4.心悸。
21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荆芥 《本经》
1.外感表证。
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 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
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 均可广泛使用。
31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荆芥 《本经》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质轻透散,祛风止痒, 宣散疹毒。
方面的功效。
17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麻 黄【方剂举例】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头痛,身疼等 表实者。
18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六点 十九分。
桂枝 《名医别录》
[来源]为樟科 (Lauraceae) 植
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

中医药基础知识点-中药分类

中医药基础知识点-中药分类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蚕蜕、柴胡、蔓荆子、葛根、升麻、淡豆豉泻下药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祛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蕲蛇、木瓜祛风湿清热药:防己、秦艽、雷公藤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枸杞化湿药:广藿香、厚朴、苍术、佩兰、白豆蔻、砂仁、草果利水渗湿药:茯苓、泽泻、薏苡仁、猪苓、香加皮、车前子、滑石、木通、海金沙、茵陈蒿、金钱草、虎杖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理气药:陈皮、青皮、枳子、木香、沉香、乌药、香附、佛手、川楝子、薤白、柿蒂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秦皮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熊胆、野菊花。

红藤、败酱草、射干、白头翁、马齿苋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

谷芽、莱菔子、鸡内金止血药:仙鹤草、白及、棕榈炭、大蓟、小蓟、地榆、槐叶、侧柏叶、三七、蒲黄、五灵脂、艾叶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丹参、红花、藏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自然铜、骨碎补、马钱子、莪术、三菱、水蛭、穿山甲化痰药:半夏、天南星、旋覆花、白钱、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昆布、海藻、黄药子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安神药:朱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磁石、龙骨、琥珀平肝潜阳药: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息风止痉药:羚羊角、天麻、金蝎、牛黄、钩藤、地龙、僵蚕、蜈蚣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酥补虚药: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

中药学记忆歌诀

中药学记忆歌诀

第八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平喘利水麻黄强。

助阳温经桂枝缓。

行气化痰紫苏叶。

生姜止呕祛痰毒。

香薷化湿兼利尿。

荆芥透疹又消疮。

防风胜湿止痉抽。

祛风除湿止头痛,羌活太阳上身痹,白芷阳明鼻带脓,细辛少阴温肺窍,藁本升散透巅顶。

通窍祛湿苍耳子。

鼻渊要药辛夷花。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利咽透疹散风热,薄荷疏肝清头目,牛蒡祛痰解热毒,蝉蜕明目息内风。

平肝明目散风热,桑叶清肺菊解毒。

蔓荆升散清头目。

解表退热升清阳,柴胡疏肝和少阳,升麻透疹解热毒,透疹生津通络葛。

豆豉解表善除烦。

第九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除烦热,石膏泻火清肺胃,知母清热又滋阴。

芦根利尿清肺胃。

花粉生津消脓肿。

竹叶善清心经火,淡竹叶优利小便。

栀子清心湿血毒。

夏枯清肝散结肿。

决明润肠清平肝。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三黄燥湿泻火毒,上焦肺血胎热芩,中焦心胃肝火连,黄柏下焦退虚热。

龙胆肝胆湿火热。

苦参杀虫又利尿,白鲜燥湿除热痹。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散风热,凉血止痢金银花,连翘消散清利尿。

解毒凉血散风热,穿心燥湿贯血虫。

凉血消斑解热毒,大青效优根利咽,青黛凉肝止痉抽。

解毒消痈清肝火,蒲乳湿热地丁疔。

清肝明目野菊花。

重楼消肿定肝惊。

解毒除湿土茯苓,梅毒要药利关节。

肺痈热淋鱼腥草。

大酱肠痈兼活血。

热毒血痢白头翁。

射干化痰降肺气。

咽痛豆根清胃火。

解毒利湿蛇舌草。

熊胆解毒清息肝。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凉血养阴生地黄,玄参散结泻火毒。

凉血活血牡丹皮,赤芍散瘀清肝火。

活血解毒紫透疹,定惊泻火水牛角。

第五节清虚热药虚暑疟热用青蒿。

白薇通淋疗疮毒。

虚肺血热地骨皮。

虚热疳热银柴胡。

虚疳湿热胡黄连。

第十章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大黄泻下湿毒瘀。

芒硝软坚消毒肿。

泻叶泻热又利水。

芦荟清肝杀虫疳。

第二节润下药麻仁润下兼补虛,郁李润下行气水,松仁润肠又润肺。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消肿行经隧。

大戟散结行脏腑。

芫花杀虫泻胸胁。

商陆泻水兼消肿。

牵牛逐水又杀虫。

巴豆豁痰水冷积。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第一节祛风寒湿药独活下表少阴痛。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蝉蜕《本草别录》
黑蚱
药材蝉蜕
蝉蜕《本草别录》
要点:眼科要药,明目退翳作用好。还可用于小儿 惊风、夜啼。 命名:蝉蜕乃蝉所退之壳而命名。 别名:蝉衣、知了皮 来源: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山东、河南、 河北等地。蝉生活在杨、柳、榆、槐等树上或杂木 林。 采集炮制: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生用。 性味:甘,寒。 归经:肺、肝。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息风止痉,明目退翳。
蔓荆子《神农本草经》
单叶蔓荆
蔓荆
药材蔓荆子
柴胡《本经》
柴胡
狭叶柴胡
药材柴胡 (左:北柴胡 右:南柴胡)
柴胡《本经》 要点:和解少阳,疏肝解郁。 命名:本品嫩则可茹,老则採取为柴,故名。 茹:古时蔬菜的总称(柔软) 别名:北柴胡、南柴胡、山菜、茹草。
来源: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 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根或全草入药。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辛凉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2、掌握薄荷、蝉蜕、菊花、柴胡、葛根功效应用。 3、掌握菊花与桑叶;柴胡与葛根、升麻功用异同点。 4、熟悉牛蒡子、桑叶、升麻、蔓荆子功效特点。
定义:性味辛凉,以疏散风热为主要作用,治疗 风热表证的药物,称发散风热药。 性能特点: 性味:辛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 归经:肺 功效:疏散风热、发汗作用较缓和。 适应证: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分析:
味辛能散
入足少阳胆经—疏散半表半里之邪
性寒清热
以疏散退热(和解少阳)
味辛能行—入肝经—行肝经气滞—疏肝解郁
质清轻主升散—升举清阳下陷之气阳举陷
应用:
1.少阳证,外感发热。

发散风热药之菊花、牛蒡子、桑叶、蝉蜕

发散风热药之菊花、牛蒡子、桑叶、蝉蜕

舌红苔黄 腻,脉弦 滑而数
清热泻火, 化痰开窍
当归龙荟丸合涤 痰汤加减
瘀阻 脑络
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 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 面口唇青紫。多继发于外伤后
舌苔薄 白,脉涩 或弦
活血化瘀, 熄风通络
通窍活血汤加减
心脾 两虚
反复发病,神疲乏力,心悸气短, 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 大便溏薄
治疗得当,痫证发作后予以调理,可以控制发作,但是难以根治;体质弱,正气不足,痰浊 沉痼的,往往迁延日久,缠绵难愈,预后较差。若反复频繁发 作,少数年幼患者智力发育 会受到影响,出现智力减退,甚至成为痴呆。或因发作期痰涎壅盛、痰阻气道,易造成痰阻 窒息等危症,必须及时进行抢救。如能防止痫 证的频繁发作,一般预后较好,如调治不当 或经常遇到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诱因的触动,可导致频繁发作,病情由轻转重。
4、痫证发病多急骤,发作前多有眩晕、胸闷、叹息等先兆。 5、脑电图检查多有阳性表现。
癫痫辨证论治
(一)痫证发作持续时间、间歇时间以及发作程度在辨证时的意义
决定本病轻重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发作的时间长短,一个是间隔时间的长短。这主要与
痰浊的浅深及正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二)痫证发作期与间歇期的治疗原则考试吧网
治疗方面,宜分标本虚实。频繁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着重豁痰顺气、熄风开窍定痫。
平时以治本为主,宜健脾化痰,补益肝肾,养心安神。
发散风热药桑叶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应用]外感风热、头痛咳嗽,肺热燥咳,肝经实热或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多泪。桑 叶蜜炙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发散风热药蝉蜕
蝉蜕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应用]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初期,风疹瘙痒,肝经风热之目赤、目翳、多泪,小 儿惊哭夜啼及破伤风

蝉蜕的功效作用与主治,蝉蜕的保健与食疗

蝉蜕的功效作用与主治,蝉蜕的保健与食疗

蝉蜕的功效作用与主治,蝉蜕的保健与食疗【科属与别名】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

又名:蝉衣、蝉壳。

处方名:蝉蜕、蝉衣、蝉退、净蝉衣。

【性味、功效与主治】味甘,性寒。

功效:清热利咽,平肝明目,熄风镇痉。

主治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咽痛音哑;风疹皮疹、皮肤瘙痒;麻疹透发不畅;目赤肿痛、翳障不明;小儿夜啼、惊风抽搐、破伤风等病症。

【传统方剂】(1) 蝉蜕散(《沈氏尊生》) 蝉蜕、薄荷,治疗感冒风热,皮肤瘙痒。

(2) 蝉壳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蝉壳、人参、黄芩、茯神、升麻、天竹黄、牡蛎、牛黄,治疗惊痫热盛发搐。

(3) 蝉退膏(《赤水玄珠》) 蝉退、辰砂少许,治疗小儿夜啼。

(4) 蝉花散(《证治准绳》) 蝉衣、羌活、菊花、谷精草、白蒺藜、防风、密蒙花、草决明、黄芩、蔓荆子、栀子、木贼、荆芥、川芎、甘草,治疗风热上扰、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5) 五虎追风散(《史全恩家传方》) 蝉蜕、全蝎、僵蚕、天麻、天南星、朱砂,治疗破伤风、角弓反张。

【主要成分】蝉蜕含甲壳质,游离氨基酸12种,水解氨基酸17种,酸类和酚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1. 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1) 镇静镇痛作用蝉蜕及五虎追风散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显著抑制小鼠的自发运动,非常显著地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的小鼠麻醉时间。

并现戊巴比妥钠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协同作用。

蝉蜕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能延长热痛刺激时小鼠的疼痛反应时间。

(2) 抗惊厥作用家兔灌服蝉蜕及五虎追风散煎剂均有显著的抗破伤风所致的惊厥作用,能推迟动物死亡时间,但对死亡率则无影响。

与破伤风抗毒素未见有协同作用。

五虎追风散小鼠腹腔注射能显著降低士的宁、戊四氮、可卡因、烟碱所致的惊厥死亡率。

显著对抗烟碱所致的家兔的肌肉震颤。

此方的各单味药中,仅蝉蜕能减少士的宁的小鼠惊厥死亡率。

而且以蝉蜕的衣身作用为强,头足的作用为弱。

其他各药均不能对抗戊四氮的小鼠死亡率。

2. 抗过敏和免疫抑制作用蝉蜕水提物小鼠灌服,对耳异种皮肤被动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胸腺和脾脏重量;能明显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RES对血中碳粒的廓清能力,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

中药分类记忆口诀

中药分类记忆口诀

中药分类记忆口诀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用生姜,桂枝紫苏和麻黄,辛夷胡荽与香薷,白芷葱白加荆防,羌活藁本苍耳子,柽柳细辛效果良。

2、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有升麻,浮萍薄荷桑菊花,柴葛蔓荆牛蒡子,木贼豆豉蝉衣加。

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莫延迟,知母石膏寒水石,芦根竹叶淡竹叶,青葙栀子决明子,鸭趾夏枯谷精草,密蒙花粉功无私。

2、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苦寒,黄芩黄柏与黄连。

龙胆草根加苦参,秦皮橘皮和白鲜。

3、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蒲公英,贯众连翘配地丁,板蓝青叶金银花,野菊青黛土茯苓,拳参穿心半边莲,马勃熊胆共鱼腥,射干败酱鸦胆子,蚤休漏芦白头翁,白花蛇舌马齿苋,绿豆荞麦四季青,地锦豆根山慈姑,还有白蔹和红藤。

4、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水牛角,紫草丹皮共赤芍,玄参生地兼养阴,血营实热诸证消。

5、清虚热药:清虚热药皆性寒,青蒿白薇有建树,骨皮退蒸别具功,还有银柴胡黄连。

三、泻下药:泻下药物三下分,峻下攻下和濡润,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和千金,硝黄芦荟番泻叶,火麻仁和郁李仁。

四、祛风湿药:1、祛风湿散寒药:除风除湿散寒凝,海风藤茎雷公藤,独活川乌威灵仙,乌稍蕲蛇寻骨风,木瓜老鹳伸筋草,蚕沙松节路路通。

2、祛风湿清热药:祛风除湿消热肿,秦艽海桐臭梧桐,桑枝防己豨莶草,丝瓜络石穿山龙。

3、祛风湿强筋骨药:祛风除湿强筋骨,寄生狗脊功不没,五加根皮千年健,芳香挥发浸酒服。

化湿药:芳香化湿用苍术,藿香佩兰加厚朴,草果砂仁二豆蔻,温脾健胃寒湿除。

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分三,消肿茯苓猪苓先,泽泻泽漆薏苡仁,冬瓜葫芦荠菜添,香加皮和玉米须,蝼蛄入药用生干。

利尿通淋关木通,萆薢扁蓄和车前,瞿麦通草灯心草,石韦滑石海金沙,莫忘地肤冬葵子,利湿通黄用金钱,茵陈虎杖地耳草,垂盆全草功夫全。

温里药附子肉桂能温里,小茴丁香吴茱萸,花椒胡椒荜澄茄,干姜良姜荜茇奇。

理气药理气药物二十一,橘皮青皮大腹皮,沉香木香青木香,檀香枳实共柿蒂,香附香橼九香虫,佛手乌药萼绿梅,甘松刀豆荔枝核,薤白玫瑰川楝齐。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中药(性味归经、药用作用表格整理)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
辛、甘、凉
归肝、胃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
甘、微寒
归肝经
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
苦、微寒
归肝经
清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
苦、寒
归肺胃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
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
苦、寒
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Fra bibliotek龙胆苦、寒
余甘子
甘、酸、涩、凉
归肺、脾、胃经
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润肺化痰
金果榄
苦、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朱砂根
苦、辛、凉
归肺、大肠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木蝴蝶
苦、甘、凉
归肺、肝、胃经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土牛膝
苦、酸、平
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胖大海
甘、寒
归肺肝、大肠经
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
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
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化瘀、清泄湿热
芒硝
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泻下、软坚、清热
番泻叶
甘、苦、寒
归大肠经
泻下导滞
芦荟
苦、寒
归肝、大肠经
泻下、清肝、杀虫
润下药
火麻仁
甘、平
归脾、大肠经
润肠通便
郁李仁
辛、苦、甘、平
归大肠、小肠经
归肺经

中药“解表药”的分类功效及常用中药

中药“解表药”的分类功效及常用中药

中药“解表药”的分类功效及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分类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及功效主治差异,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也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二、发散风寒药功效
1.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2.其主治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3.部分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三、发散风热药功效
1.本类药物性味多辛凉,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散风寒药缓和其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2.部分发散风热药分别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的作用,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
风疹瘙痒以及风热咳嗽等症。

四、常用解表药
1. 发散风寒药
主要有:麻黄、桂枝、紫苏叶(梗)、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草)、辛夷、葱白、胡荽、西河柳等。

2.发散风热药
主要有: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葛根(花)、淡豆豉、大豆黄菤、浮萍、木贼、谷精草等。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薄荷•药性:辛,凉。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应用主治: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

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证,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配伍,如:银翘散。

2.风热上攻,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喉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本品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

用治风热上攻,头晕目眩,宜与川芎、石膏、白芷等祛风、清热、止痛药配伍。

治疗风热上攻之目赤多泪,可与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常配伍桔梗、生甘草、僵蚕等药。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宜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伍蝉蜕、牛蒡子、西河柳等药,如:竹叶柳蒡汤。

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荆芥、防风、僵蚕等祛风止痒药同用。

4.肝郁气滞,胸胁胀闷:本品能疏肝行气,常配伍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理气和中。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牛蒡子•药性:辛、苦,寒。

归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寒,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应用主治: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咳嗽痰多:本品功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等药,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十分常用。

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配银花、连翘、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

若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前胡等药配伍。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配薄荷、西河柳、竹叶等同用,如:竹叶柳蒡汤。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第八页,共五十七页。
解表药

第九页,共五十七页。
解表药
蝉蜕
第十页,共五十七页。
解表药
性味归经与成效
• 处方用名: 蝉蜕、蝉退、蝉衣、蝉壳。
•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肝经。
• 药性说明: • 本品甘寒清热,质轻疏散,外能疏散风热以解
表,内能平息肝风以止痉,又善明目、疗哑。为 风热诸证及肝风内动所常用。 • 成效:
• 药性说明 : • 本品轻清疏散,外能疏散风热,内能清肺、平肝、清
肝明目,常用治风热感冒、燥热伤肺、肝阳上亢及风热 或肝火目赤肿痛、肝阴缺乏之眼目昏花。此外,又能凉 血止血。 • 成效 :
•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抑阳,清肝明目。
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
解表药
临床应用
•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 长于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
• 桑叶── 疏散力强,且能清肺,润肺止咳,兼能凉血 止血。
• 菊花── 平肝明目力胜,又善于清热解毒。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解表药
葛根
Radix Puerariae
• 源于?本经?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或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根。分布于我 国南北各地。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 生用,或煨用。
• 4、 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本品甘寒,既能 疏散风热,又可凉肝息风止痉。
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解表药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
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那么需大量。
• 使用注意 :

发散风热药蝉蜕!

发散风热药蝉蜕!

发散风热药蝉蜕!蝉蜕也是一个典型的疏散风热的药,或者发散风热的药,它既能解表,也能清热。

蝉蜕,性甘寒,归肺肝经,具有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的作用。

蝉蜕疏散作用或者发散作用也不强,尽管可以用于风热表证和温病初起,但是单纯的用得不多。

应用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它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也是能够利咽喉。

那么前面的牛蒡子,用来治疗表证和温病的卫分证的时候,也是要考虑它的利咽喉。

但是牛蒡子是通过疏风热或者解热毒,治疗咽喉的肿痛,利咽消肿。

而蝉蜕主要是在这个外邪犯肺,肺气不宣,肺主声音,出现了声音嘶哑,或者发音困难。

所以在本草学上把它这个特征叫做利咽开音,声音的音,开音,就恢复肺气郁闭了以后的声音嘶哑。

所以它们同样都兼有利咽喉的作用,但是咽喉不利的表现有区别。

所以在表证当中,兼有声音嘶哑、发音困难一般都要加蝉蜕,而且还要作为比较重要的药。

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兼症用一点蝉蜕也是可以的,毕竟它有疏散风热的作用,也会增强这方面的效果。

这是关于蝉蜕的疏散风热。

透疹,它和薄荷一样,没有那么强的发散作用,可以解表也可以透疹,两大功效。

清肝明目,也可以用于肝热目赤的障翳。

障翳是眼科当中特殊的一个术语,那么我们这里可以简单的记成目赤肿痛,或者肝热目疾。

翳就有遮挡的意思,在眼科里面,凡是好像视力被什么东西遮住了的一般称为翳;那么障,就是好像隔住了,挡住了。

一个是在里面,一个是在外面,有这么一点点区别。

实际上有时候又在混用。

这个其实是眼内的一些疾病。

在很多中药书上,就说蝉蜕是明目退翳,就是进退的退,明目退翳。

这个眼翳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当中的角膜溃疡,其实就是一些炎性的溃疡。

通过它的清肝作用,慢慢地这些炎性的溃疡愈合了,视力完全正常了。

其实它就是一个清肝作用,前人认为蝉蜕就是从蝉这种动物身上掉下来,蜕下来的,脱落下来的。

翳又是在眼的外面,当时就认为是不是有一个什么膜把这个视力遮住了,蝉蜕利用它能够外脱、蜕这种自然特征,法象药理把它推导好像它也是把这个眼翳把它退掉了,其实它完全是通过清肝,并不是让这个翳膜把它退掉了。

解表药: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药: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药:蝉蜕的功效与作用导读:名称:蝉蜕类别:解表药拼音:CHAN TUI拉丁:Periostracum Cicadae别名:蝉壳、枯蝉、蝉衣、知了皮药用部位:羽化后的蜕壳药材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

表面黄棕色,半名称:蝉蜕类别:解表药拼音:CHAN TUI拉丁:Periostracum Cicadae别名:蝉壳、枯蝉、蝉衣、知了皮药用部位:羽化后的蜕壳药材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

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

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

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

腹部饨圆,共9节。

体轻,中空,易碎。

无臭,味淡。

产地:山东、河北、河南采收加工:春、秋二季收集。

除去泥沙,晒干。

性味归经:寒;甘;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止痉。

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孕妇忌用。

来源: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科属:蝉科蚱蝉属形态描述: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虫稍短;黑色,有光泽。

头部横宽,中央向下凹陷,颜面顶端及侧缘淡黄褐色。

复眼1对,大而横宽,呈淡黄褐色;单眼3个,位于复眼中央,排列呈三角形。

触角短小,位于复眼前方。

前胸背板两侧边缘略扩大,中胸背板有2个隐约的中央线状淡赤褐色的锥形斑。

翅2对,透明有反光,翅脉显明,前缘淡黄褐色,翅基室1/3为黑色,亚前缘室呈黑色,并有一淡黄褐色斑点。

后翅基部2/5为黑色。

雄虫具鸣器,雌虫则无。

足3对,淡黄褐色,腿节上的条纹、胫节基部及端部均黑色。

腹部各节黑色,末端略尖,呈钝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风解痉明目疗哑药蚕蜕的功效应用
蝉蜕(别名:蝉衣、蝉退),首录于《名医别录》,为蝉科昆虫黑蚱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夏、秋二季时自树枝上或树下采收,晒干。

蚕蜕气微,味淡。

以体轻、色黄亮者为佳。

生用。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祛风(息风)止痉。

辛散之性不强。

作用上焦,偏升浮之性。

质轻上浮,宣肺利咽、开音疗哑。

善散肝经风热,凉肝息风止痉,镇惊安神。

主治麻疹,音哑,惊啼,目赤,风疹。

止痉宜加大用量。

]
一、性味归经:甘,寒。

归肺、肝经。

二、功效应用: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入肝经,常与防风配伍)。

【特点】
1、蝉蜕疏散风热的同时兼有利咽作用,主要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伴见咽痛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宜。

2、蝉蜕可以治疗角膜溃疡,由于分泌物较多,所以有明目退翳的作用。

常用于目赤翳障,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3、同防风,既可以祛风,又可以息风。

内、外风兼治。

可用于小儿急慢惊风,手足抽搐。

4、蝉蜕具有重镇安神的作用,可以治疗小儿夜啼不安、哭闹不止。

5、蝉蜕宣散透发,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应用】
1、疏散风热,利咽开音,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发热,头痛等证。

蝉蜕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开音疗哑,故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症见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

1)蝉蜕能凉散风热,清利头目,常与菊花配伍。

2)对于风热郁肺,发热、咽痛、声音嘶哑之证有疏散风热,开宣肺气之效,常与胖大海或牛蒡子、桔梗等配伍。

3)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恶风,头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牛蒡子、前胡等药。

4)治疗风热火毒上攻之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与薄荷、牛蒡子、金银花等药同用。

(消肿止痛效果不如牛蒡子)
2、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风疹瘙痒。

1)蝉蜕宣散透发,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用治风热外束,麻疹不透,可与麻黄、牛蒡子、升麻等同用;
2)用治风湿浸淫肌肤血脉,皮肤瘙痒,常配荆芥、防风、苦参等同用,如消风散。

3)对风疹及风热证皮肤瘙痒,能疏风止痒,可配伍白蒺藜、荆芥等药。

3、明目退翳,用于肝经风热,目赤翳障(目翳)、多泪等证。

蝉蜕入肝经,善疏散肝经风热而有明目退翳之功,故可用治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且红肿疼痛),常与菊花、木贼、白蒺藜、决明子等同用,如蝉花散。

(注:蝉蜕治疗白内障<肝肾阴虚>效果不好。


4、息风止痉,用于肝经风热,小儿惊哭夜啼,惊风抽搐,破伤风证。

蝉蜕甘寒,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可凉肝息风,定惊止痉,故可用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证。

单用或配伍全蝎、僵蚕、钩藤等祛风止痉药。

1)治疗小儿急惊风,可与天竺黄、栀子、僵蚕等药配伍。

2)治疗小儿慢惊风,以本品配伍全蝎、天南星、天麻等。

3)用治破伤风证,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可与僵蚕、全蝎、天南星等同用。

4)治疗小儿夜啼不安。

现代研究证明,该药能镇静安神,故用之有效。

三、用法用量:煎服或做丸散。

3~6g。

一般病症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

四、使用注意:蝉蜕能帮助收缩子宫,《名医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
薄荷、牛蒡子与蝉蜕三药皆能疏散风热、透疹、利咽,均可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瘙痒;风热上攻,咽喉肿痛等证。

但薄荷辛凉芳香,清轻凉散,发汗之力较强,故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者薄荷首选。

且薄荷又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辛散苦泄,性寒滑利,兼能宣肺祛痰,故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畅者,牛蒡子尤为适宜。

同时,牛蒡子外散风热,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

蝉蜕甘寒质轻,既能疏散肺经风热而利咽、透疹、止痒,又长于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退翳,
凉肝息风止痉。

【试述蝉蜕的性能主治及使用注意】
蝉蜕,甘寒质轻,疏散清透。

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长于祛风解痉明目疗哑。

入肺既能疏散风热、宣肺疗哑,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音哑咽痛;又能透疹止痒,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入肝既能明目退翳,治风热目赤翳障;又能凉肝息风止痉,治小儿惊痫夜啼及破伤风等。

孕妇慎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