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空气物质的构成

空气物质的构成空气是地球大气圈中存在的一种气态物质,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
空气是生物体生存必需的物质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N2)和氧气(O2)。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约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则只占很小比例。
氮气是供应动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在空气中的存在使得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为动物提供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氮元素。
氧气则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气体,人类和其他动物通过呼吸吸入氧气,用于身体新陈代谢和能量供应。
其次,空气中还包含一定量的水蒸汽。
水蒸汽是水在气态下存在的形式,它主要来自于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的蒸发和地表的水汽交换。
水蒸汽的含量会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水蒸汽的存在使得地球获得了水循环的能力,维持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
此外,空气中还含有一小部分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之一,是地球的大气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参与了地球的碳循环过程,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氧气进行交换,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地球的气候。
然而,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最后,空气中还包含其他微量气体、气溶胶和颗粒物等。
微量气体如氩气、氖气等在空气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溶胶和颗粒物则是由空气中的尘埃、烟雾、颗粒物等组成,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和疾病传播等问题。
因此,了解空气的构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应该注意保持空气的清洁和新鲜,远离空气污染源,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的大气层和生物多样性。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和未来的后代呼吸到新鲜、健康的空气,共享地球的美好。
宜兴市第四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教案新版粤教版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2。
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空气的成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验的方法“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2〕了解空气的组成3〕初步认识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4〕了解空气中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的测定;2混合物、纯洁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混合物、纯洁物的区别中考热点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教学工具化学仪器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课前预习:空气的组成教学情景导入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生命就难以存在。
目前你知道空气有些什么?每种气体都有什么作用呢?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景】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捕捉〞到它吗?学生举例:如用注满水的集气瓶、塑料袋、注射器等。
怎样将你捕捉到的空气弄到另外一个集气瓶中?师生互动:【演示实验】“捕捉〞空气的实验,并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捕捉"到的空气【分析讨论】空气中各组成气体的含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探究】教师介绍所用仪器并演示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假设红磷的量缺乏,实验结果会怎样?4.翻开止水夹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5.通过这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还能设计什么样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提出可能的实验方案〕【内容讲解】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成分,并强调: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
【引入概念】现在请你描述一下空气.学生: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形成概念】我们把象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
(以空气为例,引入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
并让学生举例〕.【拓展视野】学生阅读空气成分的发现史,从中你有什么启示?【问题设置】空气“大家族〞中含量最多的氮气,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其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中考化学科粤版精讲本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3课时 空气的成分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
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 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0%
航空航天等
(1)化学性质不活泼,如作焊接保护气;
稀有
(2)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和激
0.94%
气体
光技术;
(3)氦气密度小,很稳定,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5 灭灭火火;
二氧
化碳
0.03%
(2)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 □6 制制冷冷剂, 剂
(CO2)
在空气中,观察到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上水有水雾雾,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无无明明显现显象现 ,得出的结论是人人体体呼出呼气出体气中水体蒸中气水的含蒸量气比的空气含中
水水象蒸蒸气含气量含量多 多。
量比空气中
知识点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 固体颗粒物:颗粒物、 1 细细颗颗粒物粒(物空气中直
径≤2.5 μm的细微颗粒物)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 成
第3课时 空气的成分
知识点1:空气成分的测定(☆☆☆)
(1)法国化学家 □1 拉拉瓦瓦锡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 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2 11/5/5 的结论。
(2)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详见“重要实验分阶突破”)
【人物图像】
知识点2: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①装置漏气 ②止水夹未夹紧胶皮管
③插入燃烧匙太慢
【创新考法】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 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开 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总结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及相关习题梳理2.1 空气的成分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例1】(2016年北京,★☆☆)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的科学家是(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杂质体积分数78%21% 0.03% 0.94% 0.03%特点相对固定成分可变成分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例3】(2016年重庆,★☆☆)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 54B.51C. 43D.41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潜水、医疗急救、气焊、炼钢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其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用于麻醉。
【例4】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例5】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 .He B.N 2 C .O 2 D.CO 2 【例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 2、O 2等均匀混合C.N 2、O 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D.N 2、O 2的体积比约为5∶1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空气的污染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农业污染2、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3、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保护空气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5、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中考必备知识点2.1 空气的成分一、课堂笔记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反应原理: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 (O 2) (P 2O 5) (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③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4)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误差分析:①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往往小于1/5,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完全反应;b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减小;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过少。
2.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3.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作用 (1)氮气特性用途①化学性质很稳定,低温、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作保护气(①充入灯泡,延长钨丝使用寿命;②充入包装袋或粮仓内,延长食物保质期) ②在高温、高能量的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氮气来合成氨,制取氮肥、硝酸、合成染料、制造炸药等(2)稀有气体特性用途①很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作保护气。
①填充灯泡;②焊接保护气。
②充有稀有气体的放电管,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氦气→粉红色光氖气→红光氩气→紫蓝色光氙气→特强白光广泛用于电光源。
①用于制作霓虹灯;②用于激光技术。
③氦气密度很小,很稳定。
填充探空气球。
4.混合物和纯净物(1)概念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5.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一、分子的定义:1.(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去保持。
例如: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气分子,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气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尽__可_能__使__氧_气__反_应__完_全_。 (3)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水__从__烧_杯__流__向__集__气_瓶__中__,__且_进__入__集__气__瓶_中__水__的__体__积_约__占__原__集__气_瓶__内__空__气_体 。积的15
知识点一 空气(kōngqì)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shíyàn)装置(如图2-1-1所示)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2.实验原理
在密闭集气瓶内,通过红磷燃烧,只消耗掉空气中的____氧__气__,使瓶内 _______气__压_减小。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红__磷_+__氧_气__―点_―。燃→五氧化二磷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继续(jìxù)探 究]
为什么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yǎngqì)的含量低于五分之一? [思考交流]
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归纳(guīnà) 提升]
测得结果低于五分之一的可能原因有: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由于漏气导 致外界空气进入集气瓶而使测量结果偏小;②所加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装 置内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使进水量(shuǐ liànɡ)少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③未冷 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由于气体的热胀冷缩,使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 积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课堂速记]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课后反思点]
1. 测定空气(kōngqì)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阜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3构成物质的微粒II_原子和离子2教案新版粤教版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和离子氧气的性质与用途34568.3 酸和碱的反应【基础知识】⒈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A.硝酸钾 B.碳酸钙 C.氯化钾 D.硫化氢⒉下列各种盐中,与其它三种盐对应的酸不相同的是()A.硫酸铵 B.明矾 C.纯碱 D.硫酸钠⒊下列常见的盐中,难溶于水的是()A.氯化镁 B.硝酸银 C.硫酸钡 D.磷酸钾⒋要使洗涤用的苏打(Na2CO3)起泡,需要加入少量()A.柠檬汁 B.食盐水C.氨类清洁剂 D.自来水⒌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错误的有()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需要摄入食盐5 g左右B.通常的食用醋中含有3%~5%的醋酸C.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D.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03%的CO2不可以少,但是其含量达到1%以上对人体有害⒍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A.烧杯 B.蒸发皿 C.量筒 D.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瓶⒎玻璃棒的下列用途,不正确的是()A.捣碎固体药品,加快其溶解速率 B.搅拌促进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充分反应C.过滤时,引流缓冲 D.蘸取溶液测定溶液的pH⒏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现其pH小于7。
为改良土壤应选择的最合适物质是()A.氯化钾 B.烧碱 C.硝酸铵 D.熟石灰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盐就是食盐 B.纯碱就是烧碱 C.明矾就是胆矾 D.熟石灰就是消石灰⒑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
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右表。
该同学最好选用:A.尿素 B.碳酸氢铵C.硫酸铵 D.氨水⒒⑴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②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③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硝酸;⑵上述反应的现象分别为、、;⑶由此可见,酸碱盐在溶液中交换成分,如果有、或生成,即可以发生(填写一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反应。
【思维拓展】⒓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调至恰好显中性,应直接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石灰石粉末 D.生石灰粉末高温⒔某同学从网上获悉:高温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会发生反应:CaCO3== CaO+7CO 2↑,含有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中和酸雨。
密山市六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

1.溶液
溶剂: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
我会说:
物质
气+ 液
固+ 液
液+液
有水
无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非水物质 量少
溶剂
液体 液体 水 量多
【溶液命名】
溶质名称 + 溶剂名称 + 溶液 读成:溶质的溶剂溶液
溶质溶液 例如 将蔗糖溶于水 蔗糖溶液
氯化钠溶于水 氯化钠溶液 将少量植物油溶解于汽油中 将白磷溶解于四氯化碳中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6)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乙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更_环__保_,__结__果_更__空气的成分
知识点 2 空气的成分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D )
A.二氧化碳(CO2) B.氮气(N2)
第2课时 练习实验基本操作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占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不 是质量分数。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9.2017·菏泽改编 如图 2-1-3 是用红磷(P)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 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C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B规律方法综合练
7.2016·海南 如图2-1-2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
算),其中“X”代表的是( C )
A.氧气(O2) B.二氧化碳(CO2) C.氮气(N2) D.稀有气体
图2-1-2
第1课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8.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约占78%,氧气的质量约占21% C.空气的成分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来的 D.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稀有气体、二氧 化碳和其他气体及杂质
第二单元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专项提升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2024-2025学年化学科粤版上册

专项提升
(3)图2表示的微观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是 AF (填字母)。
图2 【点拨】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 子层,属于氦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F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注意:微观粒子B和C虽然 都具有稳定结构,但不属于原子。
B. 38,38
C. 38,88
D. 50,38
【点拨】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项提升
11. [关键能力 建模与创新]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
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微观粒子,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项提升
12. 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 的不同微观粒子。请回答相关问题。
表示原子中
(1)
分别表示 中子、质子、电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项提升
(2)①原子的中子数为 1 ,②原子的质子数为 1 , ③原子的电子数为 2 。 【点拨】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①原子的中子 数为1,质子数为1,②原子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 2,③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2。
专项提升
训练角度1 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1. [跨物理学科][2023·山西]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 ℃的超低
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
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实验原理:4P + 5O2点燃2P2O5实验装置: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酸、碱、盐、氧化物)氧化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构成物质的微粒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B、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1.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2.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空气物质构成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总结1. 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水蒸气和其他杂质:0.03%记住: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H2O 氦气:He 氖气:Ne氩气:Ar 氨气:NH3氯化氢气体HCl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3、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成分性质主要用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沸点低防腐、保鲜;冷冻剂;麻醉剂氧气化学性质活泼,氧化性强支持燃烧;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不燃烧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光合作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会发光保护气,霓虹灯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测量原理是利用4P+5O2点燃2P2O5(白色粉末),消耗掉氧气后使容器中气压减小,水被压入其中,而进入的水即代表氧气的体积量a 可燃物:红磷可燃物要求:1.只与氧气反应且产物是固体2.、过量b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放热,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c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请注意以下问题:○1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固体,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2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3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d、实验装置:(常见的有四套)装置1 装置2 装置3 装置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5.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1)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损坏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产生温室效应,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等;(2)空气污染的防治与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实行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2)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放出热量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6.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质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2020年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基础知识复习(无答案)

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基础知识复习2.1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的成分1、法国化学家_________首先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2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化学方程式为A、实验要求:生成物必须是固体B、现象:有大量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______体积C、结论:空气是混合物;氧气约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支持燃烧;N2约占____________,不支持____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D、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红磷量,未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原因: ______________二、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①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很______,不支持燃烧,但在高温下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②氮气:做保护气,(化性不活泼)、、染料、炸药③稀有气体: ________ 等的总称)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叫又叫做惰性气体;用做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中。
氦气---粉红色光,氖气---红光,氩气---蓝紫色光,氙气---特强白光,氦气---密度很小(用于探空气球,比氢气安全)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 纯净物:___________ _______。
如氧气,纯水、、等。
2. 混合物:______ ____________。
如泥沙、糖水、牛奶、、等。
注:冰水混合物实际上不是混合物而是!四、探究活动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2.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____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五、空气污染1.空气污染主要指:空气中含有过多的、、____________和可吸入_______2.空气质量日报包括的三项内容:、、空气质量指数分为五级,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一、有关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PPT

知3-导
知识点
1.氮气
3
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液态氮及其应用(视频播放)。
问题1:你能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吗?
问题2:你能说出氮气的主要用途吗?
知3-导
归 纳
(1)氮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 水,熔沸点低,密度比空气略小 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活泼)(性质稳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播放视频)
知1-导
问 题(一)
反应过程中产生什么现象?
问 题(二)
通过反应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知1-导
问 题(三)
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1 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 后,不能继续上升,说 5
知1-导
问 题(四)
1 瓶内空气总容积的 5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的成分
第1课时 空气的成分
1
课堂讲解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组成、氮
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空气的成分
唐朝诗人李娇写过一首小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自然现 象—风,风是无形的,空气 流动形成了风。空气是一种 什么样的气体?它是由什么 组成的?
(来自《典中点》)
知2-导
知识点
2
空气的组成
知2-导
填一填:
知2-讲
【例2】 (2015,湖南岳阳)空气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是( B ) A.氮气 C.水 B.氧气 D.二氧化碳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D.新鲜空气2.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形成离子C.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D.它们都在不断运动4.盛夏季节,酷暑难耐,若在园林中散步则是另外一种感觉,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人能闻到花香这一现象说明分子是( )A.可以分的B.由原子组成C.不停地运动着的D.最小的一种粒子5.一切原子不可缺少的粒子是( )A.质子B.质子、电子C.质子、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冰、雪、露水的分子都是水分子D.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7.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氮气8. 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密切( )A.铁丝的表面积B.氧气的浓度C.燃烧区的温度D.铁的着火点9.1803年,道尔顿(英国)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从现代观点看,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 )A.②B.②③C.①②D.①②③10.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宣布其用钙原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复习(40页)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5.微粒的性质: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21 个水分子,说明 分子__体__积__和__质__量__都__很__小___;在远处闻到花香、菜味、烟味, 警犬的搜索,湿衣服晾干等都说明__分__子__是__不__断__运__动__的_____; 而且温度越高,_分__子__运__动__速__率__越__快_____,所以晒在阳光下的 衣服比在屋里放置干得快,热水中的糖比冷水中的溶解得快 等;物质的热胀冷缩、不同物质混合后体积减小、气态物质 容易被压缩等都可说明__分__子__之__间__存__在__间__隔______。
化学·新课标(8KY)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9.元素是指具有_相__同__核__电__荷__数___(即_核__内__质__子__数___)的一类原 子的总称,用于描述物质的__组__成____,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元素可用___元__素__符__号_____表示,书写时用一个字母表示的则 __大__写____;用两个字母表示的则__一__大__二__小____。 10.根据组成物质的种数,可将物质分为__纯__净__物_和_混__合__物__; 根据单一物质的组成元素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___单__质_____和 ___化__合__物___,如果某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 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该物质属于__氧__化__物____。
化学·新课标(1KY)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化学·新课标(2KY)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1.空气的成分:酥脆的饼干久置于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 含有___水__蒸__气___;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动植物可以直接呼 吸空气,说明空气中含有___氧__气___;石灰水在空气中敞口放置, 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二__氧__化__碳。所以空 气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______混__合_(物填物质类别)。其中含量 最高的是______氮_,气占空气体积的____;78次% 之是______氧__气,占空 气体积的______2。1%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考点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装置:注意事项1、2、3、实验结果偏大原因1、2、2、空气的成分:氧气占氮气占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他占3、氮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于(2)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用于生产4、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用于通电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用于氦气密度小,很稳定用于考点二、混合物、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考点三、保护空气污染源①②③空气污染物及来源①气体污染物:②固体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危害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构成物质的微粒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 直接构成; B 、 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由 构成。
氯化钠由 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 构成。
A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 ;分子之间存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 。
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 的电子和带 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3.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解析]步骤二的实验(shíyàn)目的是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于空气
中的,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步骤四的实验(shíyàn)目的是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于空气中。
[方法点拨] 对比实验,依据已知物质的性质分别对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
样品进行对比实验,根据现象不同(bù tónɡ)判断气体成分的不同(bù 。 tónɡ)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 的成分 (kōngqì)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第2课时(kèshí) 探究我们的呼吸作用
问题导学
新知学习
互动探究
课堂反馈
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问题导学
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2.1 空气 的成分 (kōngqì)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探究(tànjiū)我们的呼吸作用
探究点一 空气(kōngqì)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含量差异
[情景展示1]
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2.1 空气 的成分 (kōngqì)
[问题(wèntí) 探究]
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kōngqì)中氧气的含量有什么差异? [思考交流]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2.1 空气 的成分 (kōngqì)
[归纳 提 (guīnà) 升]
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2.1 空气 的成分 (kōngqì)
核心 [
(héxīn)
应用]
核心二 探究(tànjiū)我们的呼吸作用
例2 以下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的实验步骤,下
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两个空集气瓶,在空气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另取两集气瓶,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 步骤二: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样品中,观察 步骤三: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 石灰水,振荡 步骤四: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对比观察两块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空气、物质的构成》测试卷一.选择题(共46小题)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约是4:1B.氮气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D.液氧可用作火箭发射时的助燃剂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达尔文C.道尔顿D.牛顿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物质是()A.硫B.木炭C.蜡烛D.红磷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工业废水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氮气7.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停重污染企业B.限制燃放烟花爆竹C.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D.露天焚烧作物秸秆8.“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
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
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
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蔗糖溶解B.水的电解实验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D.A烧杯中溶液变红9.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闻酒知香”体现了()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可以再分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B.只有单质与化合物才能形成混合物C.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D.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11.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电子D.离子1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B.分子大,原子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3.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4.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15.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1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有间隙17.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A.分子个数增多B.分子质量增大C.分子间隔增大D.分子体积变大18.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③④均达到稳定结构B.④表示Cl﹣C.①②③属于同种元素D.①③可形成化合物Na2O19.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20.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B.58C.82D.14021.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15B.16C.31D.4622.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23.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24.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25.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m═n B.m═n+x C.m═n﹣x D.m═x﹣n 26.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
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5﹣是一种单质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27.如图四种微粒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28.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9.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1的原子是()A.非金属原子B.金属原子C.不能确定D.稀有气体原子30.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31.“●”和“〇”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B.C.D.3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硫B.水C.铜D.空气33.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生铁B.冰水混合物C.食盐溶液D.液氧34.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35.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185mg,是常见天然食品中最高的,这里的“铁”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C.水是由氯气、氧气两种分子组成的D.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子数37.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 B.Si C.Al D.Fe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39.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其单质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A.Fe B.Si C.Al D.O40.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41.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发生镉(Cd)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饮用水保护河段轻度污染.元素符号“Cd”不能表示()A.镉元素B.金属镉C.一个镉原子D.一个镉分子4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E<C B.A、D同族C.A、B同周期D.C、F化学性质相似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4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Zn+H2SO4═ZnSO4+H2↑C.2H2O2H2↑+O2↑D.2KOH+MgCl2═Mg(OH)2+2KCl45.下列表示单质与化合物正确关系的示意图是()A.包含关系B .包含关系C .并列关系D .交叉关系4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相关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元素名称元素Si P S Ar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A.镁的元素符号为mgB.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Al3+C.硅原子具有稳定结构D.钠和硫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NaS二.填空题(共4小题)47.如图A、B、C、D、E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E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3)写出B和C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48.根据下列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填“得”或“失”)1个电子;(2)氯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上述过程中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2)1869年,(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B.门捷列夫C.拉瓦锡(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氟属于金属元素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5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元素的一些信息,请据表回答问题:(1)氯原子的质子数是,它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与第三周期中的(填名称)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写出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