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性能相关定义(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向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力学行为
如图是脆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如图是韧性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如图是聚合物(工程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曲线的四个阶段
观察韧性金属材料拉伸曲线的四个阶段。如图,第一个阶段是弹性阶段,这个阶段分为两种,当应力小于σp 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此时应力最大值叫做这种材料的比例极限;超过比例极限后,应力和应变虽然不保持正比关系,但变形依然是弹性的,卸载后变形完全恢复为零。
第二个阶段是屈服阶段,超过弹性极限后,应力不增加,应变大幅度增加,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一个平台,此时即使不加载,试样的变形依然在增加,此时的应力值叫屈服强度或者屈服应力。
第三个阶段强化阶段,过了屈服阶段后,应力继续增加,此时构件又能承受载荷。
第四个阶段是断裂阶段,构件发生断裂。
弹性行为
所以,从这四个阶段可以看出材料在单向拉伸时有这样几种行为。第一种行为是弹性行为,所有的变形都是弹性的,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比例极限,一个是弹性极限。
屈服行为
第二种行为是屈服行为,这时的应力值就叫做屈服强度或屈服应力。
对于没有屈服平台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用条件屈服强度(条件屈服应力)来表示其屈服行为,即当加载后再卸载,若在试样上还存在着0.2%的塑性应变,这时的应力值就叫做条件的屈服强度,用σ0.2 表示。
硬化与软化行为
第三种行为是硬化和软化行为,当材料超过屈服阶段时,要产生变形就必须继续加力,这种现象就叫做强化现
象,在强化阶段的最后试样上出现紧缩,即某一个截面突然变小。
紧缩之后试样发生断裂,这就是所谓的断裂行为。断裂行为
刚才介绍的是韧性材料的断裂行为,现在看脆性材料的断裂行为。脆性材料没有屈服、强化和软化行为,只有
断裂行为,从零到断裂的整个曲线可以近似认为是直线,这时应力与应变近似地认为存在线性关系。
两种材料的强度指标,即失效应力也不同。对于韧性材料,失效应力等于屈服应力;对于脆性材料,失效应力就是强度极限。除了强度指标之外还有韧性指标,对于韧性材料,韧性指标δ就是延伸率,其表达式如图所示。
卸载与重新加载行为
如左图,沿ABC加载,在C点时卸载,当卸载到零时,可以看到应变并不为零,这就是卸载行为,但是卸载直线的斜率和加载时AB段的斜率近似平行。
然后从D点再加载,最后可能在R处发生断裂。
单向压缩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力学行为
如图是低碳钢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到比例极限、屈服强度都是存在的,而且也有比较明显的屈服阶段,但低碳钢没有最后的断裂,而是塑性变形越来越大,压缩时的屈服强度和拉伸时的屈服强度是相同的。
如图是灰铸铁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这与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差异,主要是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塑性变形,也就是由圆柱形压缩破坏成圆鼓形;此外,破坏面也不同,拉伸时沿着横截面断裂,压缩时沿着一个与轴线成一定角度的斜面破坏,破坏面说明这种破坏是被剪断的。
单向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失效判据
根据上面的单向拉伸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建立单向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失效判据和失效准则。对于韧性材料,构件上最大应力等于屈服强度时发生屈服,此时认为它失效;对于脆性材料;当构件的最大应力等于强度极限时断裂,此时认为它失效。
1.1 材料在静拉伸时的力学行为概述
静拉伸是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最基本的试验方法。用静拉伸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求出许多重要性能指标。如弹性模量E ,主要用于零件的刚度设计中;材料的屈服强度σs 和抗拉强度σb 则主要用于零件的强度设计中,特别是抗拉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就进一步为零件在交变载荷下使用提供参考;而材料的塑性,断裂前的应变量,主要是为材料在冷热变形时的工艺性能作参考。
关于弹性模量的一些概念
材料的“模量”一般前面要加说明语,如弹性模量、压缩模量、剪切模量截面模量等。这些都是与变形有关的一种指标。
杨氏模量就是弹性模量,这是材料力学里的一个概念。对于线弹性材料有公式σ(正应力)=E ε(正应变)成立,式中σ为正应力,ε为正应变,E 为弹性模量,是与材料有关的常数,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杨(ThomasYoung1773~1829
)在材料力学方面,研究了剪形变,
认为剪应力是一种弹性形变。 1807年,提出弹性模量的定义,为此后人称弹性模量为杨氏模量。钢的杨氏模量大约为2×1011N·m-2,铜的是1.1×1011N·m-2。
常用材料杨氏模量参考值(指拉伸)
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E:
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即在比例极限内),作用于材料上的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也常指材料所受应力如拉伸,压缩,弯曲,扭曲,剪切等)与材料产生的相应应变之比。
弹性模量是表征晶体中原子间结合力强弱的物理量,故是组织结构不敏感参数。在工程上,弹性模量则是材料刚度的度量,是物体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
弹性模量E在比例极限内,应力与材料相应的应变之比。对于有些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不符合直线关系的,则可根据需要可以取切线弹性模量、割线弹性模量等人为定义的办法来代替它的弹性模量值。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分别有相应的拉伸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for tension (杨氏模量)、剪切弹性模量shear modulus of elasticity (刚性模量)、体积弹性模量、压缩弹性模量等。
剪切模量G(Shear Modulus):
剪切模量是指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之比。剪切模数G=剪切弹性模量G=切变弹性模量G 切变弹性模量G,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参数之一,与杨氏(压缩、拉伸)弹性模量E、泊桑比ν并列为材料的三项基本物理特性参数,在材料力学、弹性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其定义为:G=τ/γ,其中G(Mpa)为切变弹性模量;
τ为剪切应力(Mpa);
γ为剪切应变(弧度)。
体积模量K(Bulk Modulus):
体积模量可描述均质各向同性固体的弹性,可表示为单位面积的力,表示不可压缩性。公式如下K=E/(3×(1-2×v)),其中E为弹性模量,v 为泊松比。具体可参考大学里的任一本弹性力学书。
性质:物体在p0的压力下体积为V0;若压力增加(p0→p0+dP),则体积减小为
(V0-dV)。则K=(p0+dP)/(V0-dV)被称为该物体的体积模量(modulus of vol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