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初二物理人教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1.照相机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两侧。
5.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1) 一倍焦距是成实物与虚像、倒正、物像异同侧的分界点。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倒立,物像同侧);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正立、物像异侧);(2) 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3)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像同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异侧);(没有缩小的虚像,也没有等大的虚像)(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四、眼睛和眼镜67.眼睛: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2.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3.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4.近视眼矫正:佩戴凹透镜。
5.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成像原理(虚像):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2.望远镜成像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道理就像照相机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3.视角: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难点: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应用,如眼镜、投影仪等,引发学生对凸透镜的兴趣。
2.知识回顾回顾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如焦点、焦距等。
复习凸透镜成像的初步知识,如成正立、放大、实像等。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准备一个凸透镜、一支蜡烛、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距下凸透镜成像的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4.数据分析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通过讨论,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实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5.知识点讲解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图示,展示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6.练习巩固布置一些与凸透镜成像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针对错误进行讲解。
7.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3.在讲解知识点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5.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教学建议1.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如像的正立、倒立、放大、缩小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总结1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总结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 υ ) 像的性质应用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实像大小转折)f< u<2f>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 f 不成像(像的虚实转折点)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人教版)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而科学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当我设计这节科学课时,我旨在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原理。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蜡烛、白板、光屏、直尺、实验桌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凸透镜、一张白纸、一支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讲解:讲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让学生明白凸透镜成像的实质。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凸透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摄像头、投影仪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设计了实验和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集体讨论,深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本质。
在实验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中,学生需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观察成像情况,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凸透镜成像的过程,理解成像的原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期末必考点梳理
1.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图甲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应该是凸透镜;图乙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应该是凹透镜。
4.三条特殊的光线
5.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有10cm.(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6.凸透镜成像规律
技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1倍焦距内反变化。
换焦距大的透镜,物距不变时,像变大。
补充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凸透镜焦距以及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做这类型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
7.凸透镜的应用
8.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9.近视眼和远视眼。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规律: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
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人眼靠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获得清晰的像。
6、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二、易错题精选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1)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成的像越大。
()(2)放大镜总能放大物体。
()(3)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大于像距,则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则一定是倒立的。
()(5)凸透镜成像时,如果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一定是倒立的。
初二物理难点-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成像条件分析
01 02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 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u=f时,不成像;当u<f时,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
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实像时,像距大于焦距;虚像时,像距小于焦距。
03
物体的位置
组合透镜成像特点探讨
组合透镜的构成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称为组合透镜。
组合透镜的成像特点
组合透镜的成像特点取决于各个透镜的焦距、相对位置以及光线通 过它们的方式。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成像效果的精确控 制。
组合透镜的应用
组合透镜广泛应用于摄影、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以改善成 像质量或实现特定的光学功能。
投影仪工作原理剖析
在使用投影仪时,需要调节镜头到屏幕的距 离(即像距)和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即物 距),以获得清晰的投影效果。 投影仪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可以 将投影片上的图像放大并投射到屏幕上,形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 投影片的反射和凸透镜的折射后,投射到屏 幕上。其中,投影片上的图像是通过透明胶 片上的不透光部分和透光部分形成的。
实验操作技巧指导
实验器材准备 和检查事项说 明
准备凸透镜、光源(蜡烛或 LED灯)、光屏、尺子等实 验器材。
检查凸透镜是否干净,无划 痕或气泡等缺陷。
确保光源亮度适中,能够清 晰地在光屏上形成像。
调整尺子位置,使其与凸透 镜和光源保持平行。
操作步骤规范演 示
将光源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 并调整光源高度,使其与凸透镜 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
光现象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初二强化提高班《物理》上学期辅导第二章第一节讲义
物体距凸透镜距离变化时,会引起像离凸透镜距离的变化,同时引起像的大小的变化,即物近则像远,像远像则大。
(4)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
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
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
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
(3)凸透镜成像规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即当物距大于焦距,物体经过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小于焦距,物体经凸透镜成虚像;物距等于焦距,物体既无实像,也无虚像。
2倍焦距处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即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体经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物体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物理》上学期辅导第二章第一节讲义
光现象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汇总
一、基础知识归纳
1.知识结构图
2.重点难点解析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它们的不同点是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表面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而漫反射的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路,例如用平面镜反射日光照亮地道;利用漫反射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例如用粗糙的白布做幕布放映电影。
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2)实像和虚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凸透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知识点总结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1. 物距(u)、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
- 当u > 2f时,f < 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如: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被拍摄的物体在镜头(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底片(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当u = 2f时,v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这一特点可用于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当物距和像距相等且都等于2f时,就可以确定f=(u)/(2)(或f=(v)/(2))。
- 当f < 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幻灯片(物体)在镜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在屏幕(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当u = f时,不成像。
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不能会聚,从另一侧射出的光线是平行光。
- 当u < f时,v>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体在同侧。
2. 像的性质。
-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实像都是倒立的。
- 虚像: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虚像都是正立的。
3. 动态变化规律。
- 当物距减小时(在u>f范围内),像距增大,像变大。
例如:用投影仪时,当幻灯片靠近镜头(物距减小),屏幕上的像会变大(像距增大)。
- 当物距增大时(在u>f范围内),像距减小,像变小。
例如:用照相机拍照时,当被拍摄物体远离镜头(物距增大),底片上的像会变小(像距减小)。
- 当物体从无穷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u>f),像从焦点向无穷远处移动,像逐渐变大。
二、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实验器材。
-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等。
2. 实验步骤。
- 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和数学分析得出的定律和公式,包括成像距离和物距之间的关系、放大率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
1.光的传播定律:
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遵循是直线传播的原理,也就是光线从光源发出后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直到遇到障碍物或折射介质。
2.凸透镜成像的构成:
凸透镜由两个球面构成,球面的中心位置与球面半径的关系决定了凸透镜的形状。
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经过折射,在焦点处发生会聚或发散的现象。
3.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根据光线传播定律,在凸透镜上方放置一个物体,会在凸透镜的下方形成一个与物体类似的像。
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取决于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和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4.聚焦规律:
凸透镜形成像的特点是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像距越远;物体越远离凸透镜,像距越近。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位置变化时,像也会相应地改变位置。
5.放大率:
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间的比值。
放大率可以通过像高度与物高度的比值来计算,即放大率=像高度/物高度。
6.公式法: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通过公式来表达,其中最常用的是凸透镜公式和放大率公式。
凸透镜公式可以表示为:1/f=1/v-1/u,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放大率公式可以表示为:放大率=v/u。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凸透镜成像的知识。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计算放大率等,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实验和分析。
凸透镜成像初中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初中知识点咱来唠唠凸透镜成像的那些初中知识点哈。
一、基本概念。
1. 主光轴。
就像一条中轴线,穿过凸透镜的中心,光线沿着这条轴走就比较特殊呢。
就好比是走在一条主干道上,对光线来说这是个特殊的路径。
2. 光心。
这是凸透镜的中心,很重要哦。
光通过这个点的时候传播方向不变,就像一个超级友好的中转站,光线经过这儿不会改变方向,就好像是在这个点上光线得到了特殊待遇一样。
3. 焦点(F)和焦距(f)焦点呢,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
可以想象成一群小伙伴(平行光线)都朝着一个点跑去集合,这个点就是焦点。
而焦距就是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这就好比是从一个特殊的中心(光心)到那个集合点(焦点)的距离,这个距离决定了凸透镜成像的很多特性呢。
二、成像规律。
1. 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当u > 2f时,就像是物体离凸透镜特别远的时候。
这时候呢,像距f < v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就像看远处的大楼,在凸透镜成像里,这个大楼的像就是倒立的,而且比大楼本身小。
这时候像在透镜和2倍焦距之间。
像这种情况,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把远处的大景色缩成小小的照片。
当u = 2f时,像距v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这就像是物体和像商量好了一样,大小一样,不过还是倒立的哦。
这个情况比较特殊,就像是一个平衡的状态。
当f < u < 2f时,像距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就好比把一个小物体放在这个位置,成像就变大了,但是还是倒立的。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能把小小的幻灯片上的画面放大投到屏幕上。
当u = f时,这是个很特殊的位置,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射出,不成像。
就像一群小伙伴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然后就散成平行的队伍,不聚集成像了。
当u < f时,像距v>0,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这个虚像可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哦,只能用眼睛看。
就像用放大镜看东西,把小的东西放大了,而且是正立的,感觉就像给小物体加了个魔法,让它看起来变大了。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初二凸透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初二凸透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中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凸透镜是一种能够让光线折射的光学元件,它的中心部分比边缘部分要厚,因此可以使光线发生弯曲,从而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在凸透镜的一侧入射光线,另一侧就会形成一个实像或者虚像。
2.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指从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也就是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相交于一点的距离。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的曲率就越大,透镜的折射能力也就越强。
3.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在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1/f=1/v-1/u(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可以计算出像的位置和大小。
4.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虚像且放大;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成实像且放大;当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时,成实像且大小与物体相等;当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成实像且放大。
5.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总之,初二物理学习凸透镜成像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1.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互换,左右互换。
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在主光轴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在主光轴同侧。
3.焦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虚像。
焦点是正立像与倒立像分界点,即u>f成倒立像:u<f成正立像。
4.二倍焦距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像;u<2f成放大的像5.成实像时:u减小 v增大像变大;u增大 v减小像变小,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u减小 v减小像变小。
总之: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6.焦点处,u=f不成像。
7.成实像时,u>f,v>f。
8.成缩小的像 v<u;成放大的像 v>u。
9.实像与虚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不同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交点,虚像是某一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活凸透镜上,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0.物体与像运动方向相同。
11.成实像时:u>v 倒立缩小实像;u=v 倒立等大实像;u<v 倒立放大实像。
12.成实像时:u+v≥4f;若u+v<4f,在屏上接收不到明亮清晰的像。
13.在实验中,如果把凸透镜遮上一部分,那么像是完整的,只是变暗;如果把烛焰遮上一部分,那么对应部分像失去。
14.在实验中,如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左上侧,若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该:(1).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右下方移(2).蜡烛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向左上方移(3).光屏凸透镜不动,将烛焰向左上方移15.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的原因(1).蜡烛,凸透镜,光屏不在同一直线上。
(2).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u=f(4).u<f(5).v≤f(6).u+v<4f,光具座太短。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知识点总结归纳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和眼镜等设备中。
了解凸透镜的知识将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
在本文中,将对八年级物理学中与凸透镜相关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凸透镜的结构凸透镜由透镜的两个球面组成,其中至少一个球面是凸出的。
凸透镜的中心被称为光心(O点),光心在透镜中的位置与透镜的曲率半径有关。
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为主焦点(F点)和副焦点(F'点)。
二、凸透镜的主要特征1.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被定义为焦距。
焦距是衡量凸透镜成像能力的指标,单位为米(m)。
2. 像距(v):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被定义为像距。
像距的正负表示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同侧或异侧。
3.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被定义为物距。
物距的正负表示物体的位置在透镜的同侧或异侧。
三、光的传播与凸透镜成像原理1. 光线的传播: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从物体到透镜的光线、从透镜到物体的光线以及通过透镜的光线。
2. 凸透镜成像原理:根据光线的传播规律,我们知道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可以发生折射。
当入射光线与透镜的光轴平行时,出射光线会经过焦点。
当入射光线经过透镜的焦点时,出射光线将平行于光轴。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推导出凸透镜的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四、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 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公式可以得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是正的,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同侧;当物距介于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为负,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异侧;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同侧。
2. 物体与像的关系:根据成像公式可以得知,物距和像距的正负相同,即物体和像都在透镜的同侧或异侧。
3. 成像倍数:成像倍数是指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比。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公式,可以推导出成像倍数的计算公式:倍数 = 像的高度 / 物体的高度 = -v / u成像倍数为正时表示像是正立的,为负时表示像是倒立的。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初二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概念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2、像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即成最清晰的像时光屏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3、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调节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观察像时应以最清晰,最明亮时为准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注意:实像异侧倒立,虚像同侧正立成像规律1、焦点:成实像与成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内(u<f)时成虚像,物体在焦点外(u>f)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上时(u=f)不成像2、二倍焦距点: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f<u<2f)成放大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上(u=f)成等大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外(u>2f)成缩小实像。
3、实像都是倒立的,且物体和像在凸透镜异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且物体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注意:远近都是指距凸透镜的距离,无论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物体越靠近焦点,像离焦点越远,但所成的像越大。
判断像是放大还是缩小,除了用物距和焦距比较外,还可以用像距和物距比较。
如果像距大于物距,即v>u,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如果v<u,那么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易考点1、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有两个一致性:像随物体移动方向的一致性;像的大小随像距大小变化的一致性2、透镜一部分被遮挡,仍能生成完整的像,只不过像变暗,透镜破裂去掉一半后也能成完整的像,相当于遮挡了一部分,像大小,位置不变,只是变暗些。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是一种把来自物体的光线反射回一定点的光学器件,它可以把光线透过它来自不同来源的光线反射回目标点,从而加强或改变物体上的光线,这种特性使凸透镜在光学应用中变得非常重要。
凸透镜可以被分为几个类别,比如球面凸透镜、双凸透镜、双环凸透镜等。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的光线追迹规律在凸透镜的光线追迹规律中,实线是光束从球面凸透镜入射到出射角α,光线在表面上发生折射,从中心点c出射,到达准确焦点F,从F点发出光束向α出射,实线和虚线表示光线传播的角度,且虚线不穿过准确焦点F,在虚线表示的光线传播的方向上也有折射现象,但是这条光线没有经过准确焦点F,其角度比实线大。
(2)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具有焦点,它的焦点是最具有强烈的高能特性的点。
光线经过凸透镜的表面,会发生折射,而且都会向准确焦点F射出,因此,这种特性使得凸透镜能够进行把外界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起到加强光线的作用。
(3)凸透镜的图像成像当物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它会发生折射,然后,凸透镜将所有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然后从这一点向所有方向出射,而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凸透镜的图像成像,由此可以看出,凸透镜可以把物体的形象投射到一个点。
二、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光学仪器,比如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光学定位望远镜、轨道望远镜等。
凸透镜的主要应用是收集、加强和投射光线,它可以把光线从一个点集中到另一个点,从而使光线鲜明而强烈。
此外,凸透镜也可以用来实现精确测量和定位,因为它能够收集高能的光线,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飞行器的光电视观测系统中使用凸透镜来发射和接收光束,依靠凸透镜把距离传感器较远的物体的发射光线集中到传感器,从而实现远距离的精确测量。
总之,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元件,它可以把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并发挥其他一些光学特性,它在各种光学仪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且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凸透镜在光学应用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初二物理知识点凸透镜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凸透镜归纳总结在初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关于光学的知识,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凸透镜。
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具有特殊的成像功能。
下面,我将对初二物理课上学到的凸透镜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凸透镜的基本知识1. 定义:凸透镜是由两个球形曲面构成,中间是透明的物质,它能够将光线汇聚或发散。
2. 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中光线传播的方向从光疏介质经过凸透镜后向法线弯曲。
3. 主光轴:通过凸透镜两个球形曲面中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 凸透镜遵循以下成像规律:- 平行光线会经过凸透镜后集中到焦点F',并通过焦点发散出去。
- 经过凸透镜中心O的光线不发生折射。
- 经过凸透镜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被折射后,经过焦点F'。
2. 焦距:- 定义:凸透镜成像时,凸透镜与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
- 符号:焦距用f表示,单位为米。
- 计算方法:凸透镜两个球形曲面的半径与折射率的关系可用公式1/f = (n - 1)[(1/R1) - (1/R2)]来表示,其中n为凸透镜的折射率,R1和R2分别为两个球形曲面的半径。
三、凸透镜的成像类型1. 实像:- 定义: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凸透镜会在焦点F'处形成一个实像。
实像可以被屏幕接收到。
- 特点:实像是倒立的,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物体距离凸透镜近则放大,比物体距离凸透镜远则缩小。
2. 虚像:- 定义: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凸透镜会在焦点F'的逆面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无法被屏幕接收到。
- 特点:虚像是直立的,无论物体距离凸透镜近还是远,都是放大的。
四、凸透镜的焦距计算实例1. 如何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例题:一块凸透镜的折射率为1.5,且两个球形曲面的半径分别为R1 = 10厘米和R2 = 20厘米,求焦距。
- 解答:根据公式1/f = (n - 1)[(1/R1) - (1/R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到焦距。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重难点大总结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规律列表2.成像原理图三、显微镜和望远镜四、提醒强调1.凸透镜成实像知识要点①物距大,物体比像大,υ物>υ像②像距大,像比物体大,υ像>υ物③物距小,物体比像小,υ物<υ像④像距小,像比物体小,υ像<υ物2.凸透镜物像间移动规律——物像同侧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距着向左移动;物体向右移动,像跟着向右移动)物像之间的距离和:u +υ≥4f3.凸透镜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
4.同一次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五、重难点突破题型1.利用物距、相距判断成像原理,确定焦距范围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以是7cmB.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再次出现清晰的像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6cmB.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仍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C.将蜡烛和光屏分别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仍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将蜡烛向右移动例3.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υ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题型2.变换焦距后,为了成清晰像,如何移动物体、透镜、光屏例1.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未画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三条特殊光线(1)与主光轴平行光线折射后过焦点(2)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3)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1.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互换,左右互换。
这就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就向右移动。
所以如果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把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就要让像向右下移,而要让像向右下移,蜡烛就要向相反方向:左上移动即可。
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在主光轴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在主光轴同侧。
注意:这里面所说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对实物而言的。
3.一倍焦距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虚像;u=f不成像。
一倍焦距处是正立像与倒立像分界点,即u>f成倒立像:u<f成正立像。
4.二倍焦距处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实像;u=f成等大的实像。
5.成实像时:u减小 v增大像变大;u增大 v减小像变小,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u减小 v减小像变小。
总之: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一倍焦距处越近,像越大。
6.一倍焦距处,u=f不成像。
因为光线从一倍焦距处射向凸透镜,经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无法汇聚成一点,所以无法成像。
7.成实像时,u>f,v>f。
8.成缩小的像 v<u;成放大的像 v>u。
9.实像与虚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不同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交点,虚像是某一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或凸透镜上,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0.物体与像运动方向相同。
11.成实像时:u>v 倒立缩小实像;u=v 倒立等大实像;u<v 倒立放大实像。
12.在实验中,如果把凸透镜遮上一部分,那么像是完整的,只是变暗;如果把烛焰遮上一部分,那么对应部分像失去。
14.在实验中,如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左上侧,若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该:(1).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右下方移(2).蜡烛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向左上方移(3).光屏凸透镜不动,将烛焰向左上方移15.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的原因(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u=f(3).u<f(4).v≤f(5).光具座太短。
例: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
(1).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接受不到像,原因:a.蜡烛放在焦点上。
b.蜡烛放在焦点以内。
c.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保持光屏,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接收不到像,原因:a.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光屏放在焦点上。
c.光屏放在焦点以内。
(3).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接收不到像,原因:a.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太小16.成实像时,物与屏可互换(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例如:物在a时成放大的像,像在b处。
物在b处成缩小的像,像在a处。
物在a处成等大的像,像在b处。
物在b处成等大的像,像在b处。
17.物体在缩小像的范围内像移动距离可缩小,物体在放大像范围内像移动的距离可放大。
即 u>2f f<v<2f 像移动距离,小于物移动距离。
f<u<2f v>2f 像移动距离,大于物移动距离。
例:蜡烛在二倍焦距以外,移动蜡烛,像也移动。
设:蜡烛移动速度为V1,其像移动的速度为V2,则V1>V2。
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移动蜡烛,像也移动。
设:蜡烛移动速度为V1,其像移动的速度为V2,则V1<V2。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所成像缩小。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属于照相机原理。
(5).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属于投影仪原理。
(6).成虚像时,眼睛在凸透镜_____侧可看到像。
(填“左”或“右”)⑺ 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⑻成实像时, 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⑼凡是实像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 (填“能”或 “不能”) ⑽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 (填“同侧”或“异侧”)。
⑾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焦点的过程中,所成像越来越 (填“大”或“小”或“不变”),像距越来越 (填“大”或“小”)。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1. 由焦距、物距判断像距例1. 用一焦距为20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如果将物体放在距透镜50 cm 处,移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光屏到物体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解析:要求光屏与物体的距离所在的范围,必须知道像距的范围,然后加上物距即可,所以此题转化为求像距的范围。
已知焦距f cm =20,又已知u cm =50,即u f >2,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像距f v f <<2,即2040cm v cm <<,所以,光屏到物体的距离D 等于u v +,即7090cm D cm <<。
2. 由物距、像距判断焦距例2. 一物体位于距凸透镜80 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60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在多大的范围内?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u 大于像距v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有以下的不等式成立:u f f v f ><><<<>2122代入数据为:80236024cm f f cm f ><><<<>解得:3040cm f cm <<3. 由焦距、像距判断物距例3. 将物体放在一焦距为12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凸透镜27 cm 处得到一清晰的像,估算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解析:因为f cm =12,而v cm =27,所以v f >2,即f u f <<2,因此,1224cm u cm <<。
4. 根据成像性质判断焦距例4. 一支点燃的蜡烛距离凸透镜20 cm 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于实物的清晰像;当蜡烛移至距凸透镜12 cm 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大于实物的清晰的像,请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当u cm =20时,在光屏上得到一缩小的像(光屏上像为实像),可知:u f >2,即:2021cm f ><>当u cm =12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光屏上像为实像),可知:f u f <<2,即:f cm f <<<>1222解此不等式组可得:610cm f cm <<5.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像的性质例5. 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凸透镜中心16 cm 处。
若将一物体先后放置在主光轴上离凸透镜20cm 和8cm 处,则两次的像的情况如何?解析: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6 cm ,当u cm =20时,f u f <<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 cm =8时,u f <,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6. (2000,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一倍焦距的距离后,蜡烛的火焰通过凸透镜成一放大、倒立的实像,则蜡烛的火焰原来通过凸透镜成什么像?解析: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 ,移动前物距为u ,移动后的物距为u',则u f u +=',因为移动后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f u f <<'2,即:f u f f <+<2,所以有:0<<u f ,即开始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7. 凸透镜的焦距f=10cm ,蜡烛原来放置在离凸透镜25cm 的地方,当逐渐靠近12cm 时,像距如何变化,以及像是怎么变化的?点拨: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 ,25cm>2f ,此时成缩小的像,像在1f-----2f 之间2f>12cm>f ,此时成放大的像,像在2f 之外。
所以当从25cm 向12cm 靠近时,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同学们可以根据我们刚学习的互异性解答,更简便。
例8.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移到距凸透镜45cm 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 )A. 放大的实像B. 缩小的实像C. 等大的实像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点拨: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一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f <u <2f , 即f <30cm <2f ,由此可判断焦距的范围是15cm <f <30cm 。
当物距为45cm 时,物距肯定大于焦距,但由于焦距f 在15cm 和30cm 之间变化,所以三种情况就都有可能。
答案:D例9. 当蜡烛离凸透镜7cm 时,此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2cm 处呈现了一个放大的像,试着确定一下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如果物距为20cm 时,成什么样的像?点拨:此题含有隐含条件,如“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2cm 处呈现了一个放大的像” 说明此时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实像,此时的像距即12cm 在2f 之外,那么物距即7cm 在1f------2f 之间;f< 7cm <2f ; 12cm>2f ;得出焦距范围 3.5cm<f<6cm 。
而物距为20cm,物的位置在2f之外,所以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2]正立像和倒立像,实像和虚像的记忆(1)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2)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3)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4)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成实像时,像都是倒立的。
成虚像时,像都是正立的。
例10. 一般我们的手表的表蒙子上会有一个透明的玻璃,通过它我们就可以看清手表上的很小的刻度,请问表蒙子上的玻璃相当于什么?点拨:手表上表示的刻度很小,我们往往看不清楚,但是加上玻璃之后,我们看清了,说明此时形成了放大的像,而此时的像是正立的,所以此时的像是虚像,那么此时的玻璃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凸透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