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参考)-v1.0

合集下载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模版(3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模版(3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模版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供电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加强线损管理,最大可能地降低线损率,是供电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途径。

国网公司将___年定为农电线损管理年,充分强调和肯定了线损管理工作在县级供电企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其现实意义。

为了在我公司扎实开展“线损管理年”活动并使“活动”开展的有序、有效,公司根据国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吉安供电公司___开展农电“线损管理年”活动的文件精神,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市供电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三抓一创工作思路,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将“线损管理年”的具体实施与创一流、同业对标、扭亏为盈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机制创新、管理规范、考核科学、成效明显,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吉水供电公司奋力拼搏。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开展,公司___年综合线损率在___年度综合线损实际完成值___%的基础上下降___个百分点,控制在___%以內。

降损增效___万元。

2、通过活动开展,线损管理网络得到健全,制度得到完善;线损管理实现全过程控制;员工降损增效意识得到增强,行为得到严格规范。

(范本)三、___领导1、成立“线损管理年”活动曁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设立“线损管理年”活动曁线损管理办公室,___市场营销部,负责全公司“线损管理年”活动和线损管理的日常工作。

主任:副主任:成员:3、成立线损管理监督检查小组组长:廖祥康、成员:4、各单位成立“线损管理年”活动小组和线损管理小组。

四、活动时间___年“线损管理活动年”为公司第一个线损管理年活动,开展时间为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

五、活动安排(一)、___、动员阶段(___月___日至___月___日)本阶段主要工作內容。

宣传、动员、建立线损管理网络,明确目标、职责、措施。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模版(三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模版(三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模版一、背景介绍线损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传输线路、变压器设备和配电设备等因素造成的电能损耗。

线损率是一个衡量供电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用户用电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线损管理水平,促进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____年供电企业决定开展“线损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进线损管理工作,提高供电企业线损管控水平,降低线损率,提升经济效益和用户满意度。

二、目标1. 降低线损率,年同比减少2%以上。

2. 提高线路损耗核算准确率,达到99%以上。

3. 提升抄表精度,能效资金计量准确率达到98%以上。

4. 加强线损分析能力,提高线损控制和分析水平。

5. 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推动线损管理工作落地。

三、重点工作1. 完善线损管理体系(1)制定线损管理规范和操作指南,明确线路设备巡视、设备防护和设备维修等环节的管理要求。

(2)建立线损分析和核算方法,推广先进的线损管理技术和设备。

(3)健全线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形成管理闭环。

2. 提升线路损耗核算准确率(1)推进电力设备巡视和维护工作,及时排查和处理线路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线损。

(2)加强电能计量装置和仪表的检定和维护,确保抄表准确。

(3)优化电力设备运行参数,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减少电力设备损耗。

(4)通过智能抄表系统实现自动抄表,减少人工巡表带来的误差。

3. 提高抄表精度(1)加强用电用户管理,推行分类计费,合理调整功率因数,降低用户用电损失。

(2)加强用电用户培训,提高用户用电科学管理的意识。

(3)完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用户用电设备变动情况,保持用电数据的准确性。

4. 加强线损分析和控制(1)建立线损分析台账,收集和整理线损数据,定期进行线损分析。

(2)加强线路负荷监测和预测,及时调整负载,避免负载过重造成线损。

(3)加强设备维护和修复工作,减少设备故障造成的线损。

(4)加强电力设备巡视检查,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问题,减少设备故障率。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线路损耗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有效管理线损,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制定一套科学的线损管理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

1. 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2. 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3.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三、实施步骤。

1. 线损监测。

建立线损监测系统,对各个环节的线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分析处理。

2. 线损分析。

对监测到的线损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线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线损治理提供依据。

3. 线损治理。

根据线损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线损治理方案,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线损治理,包括设备更新、线路优化、技术改进等。

4. 线损考核。

建立线损考核机制,对线损治理效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改进。

四、关键措施。

1. 技术更新。

加大对老化设备的更新力度,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线损。

2. 线路优化。

对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线损率,提高输电效率。

3. 完善管理。

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线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五、实施效果。

1. 线损率明显下降,电网运行效率提高。

2. 电网设备利用率提高,运行成本降低。

3.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六、总结。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电力部门应加大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积极推进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的落实,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三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三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线损是指电能从电网输送到用户端的过程中,因为电阻、电感、电容等因素而导致的电能损耗。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衡量输电线路负荷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供电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进一步降低线损率,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我公司决定举办“线损管理年”活动。

本活动旨在通过加强线路巡检、设备优化升级、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减少线损,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安全、高质量的电力供应。

一、活动目标:1. 降低线损率:全年线损率下降10%以上。

2. 提高线路负荷能力:重点线路的负荷能力提升10%以上。

3. 加强线路巡检:实现线路全覆盖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故障。

4. 优化升级设备: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5.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线损的影响。

二、活动策划:1. 制定活动计划:设立“线损管理年”活动工作小组,由专门负责线损管理的人员组成,制定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和工作重点。

2. 加强沟通和宣传:向全体员工宣传活动目标和意义,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3. 提供资源支持:为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支持,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加强数据监测和分析:建立线损数据监测和分析机制,定期对线损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加强合作交流:与其他供电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其线损管理经验,互相促进提升。

三、活动具体实施方案:1. 加强线路巡检:每月对重点线路进行巡检,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绝缘状况、接地情况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问题。

巡检结果记录在巡检报告中,上报给线损管理工作小组。

2. 优化升级设备: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根据线损数据分析结果,确定需要优化升级的设备,按照计划进行更新,并对新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践行“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经营效益水平

践行“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经营效益水平

87第1卷 第20期践行“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经营效益水平杨成林(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宁夏 中卫 755000)摘要:电能线损是电力输送过程中最大的损耗,降低线损对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配电网线路的运行效率以及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网中卫供电公司以“专业化的线损管理工作体系、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管控体系和全面覆盖各层级、各电压等级的线损管理体系”三位体系为抓手,实现线损的精益化管理,挖掘降损空间。

关键词:线损管理;精益化;同期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20-0087-021 “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化管理体系概况为实现当前全面改革背景下公司和电网科学可持续发展,着眼改革、服务发展、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化管理体系,即:专业化的线损管理工作体系、以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管控体系和全面覆盖各层级、各电压等级的线损管理体系。

在2017年-2019年三年的同期系统建设工作中不断创作、更新。

随着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关通用制度要求逐步开展,线损“四分”管理职责逐条进行了落实,有效提高了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和精细程度,显著提升了同期线损管理的工作效率,扩大了电网运行规划、运维等方面经济效益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2 建立以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管控体系2.1 完善系统建设基础全面完善关口配置,完成了化肥变、草台变等6项间隔完善类工程项目计划的上报、工程设计、施工、投运工作,保证了厂站关口模型数据的完整推送。

在D5000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式投运上线后,顺利完成了电网拓扑模型由OPEN3000向D5000系统的迁移工作,并按照线损相关模型完成了D5000电网拓扑模型关口勾稽和配置,满足了系统数据计算的基本条件。

2.2 提升基础档案数据质量根据系统建设基础档案数据质量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档案数据分析及治理工作。

线损治理方案及实施计划

线损治理方案及实施计划

线损治理方案及实施计划English Answer:Line Loss Management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chedule.Introduction.Line losses, which refer to the energy dissipated during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ose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s. They result in financial losses for utilities, increas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duced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 supply.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effective line loss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essential.Causes of Line Loss.Line losses primarily arise from two sources:1. Resistance Losses: These occur due to the inherentresistance of conductors used to transmit electricity. As current flows through the conductors, it encounters resistance, leading to the dissipation of energy as heat.2. Reactive Losses: These are caused by inductive and capacitive reactance in power lines. They result in the flow of reactive power, which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transmission of real power.Line Loss Management Strategies.A comprehensive line loss management plan typically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1. Conductor Optimization: Upgrading conductors to materials with lower resistance, such as high-temperature low-sag (HTLS) or composite core conductors (CCC),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line losses.2. Voltage Optimization: Optimizing the voltage levels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an minimize reactive losses and improve power factor.3.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Installing capacitor banks or oth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s can reduce reactive power flow and improve voltage stability.4. Line Reconductoring: Replacing existing conductors with larger ones can increase the current-carrying capacity and reduce line losses.5.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 sensors,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s enable utilities to identify and target areas with high line losses.Implementation Schedule.The implementation of a line loss management plan should follow a phased approach:1. Phase 1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to identify areas with significant line losses. Develop adetailed plan outlining the strategies to be implementedand the expected outcomes.2. Phase 2 (Pilot Projects): Implement pilot projectsin selected areas to test and refine the proposed strategies.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asures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3. Phase 3 (Full-Scale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ilot projects, implement the line loss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a larger scale. Monitor the results and make continuous improvements to optimize performance.Benefits of Line Loss Management.Effective line loss management offers numerous benefits, including:1.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 Lower line losses result in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 leading to financial savings for utilities and consumers.2. Improved Power Quality: Line loss management helps maintain voltage stability and improve power factor, resulting in enhanced power quality for end-users.3. Increased Reliability: Minimizing line losses reduces the risk of overheating and equipment failure,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ity supply.4. Environmental Benefits: Reduced energy consumption contributes to lowe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upport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Conclusion.Line loss management is a crucial aspect of efficient power system operation. By implement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that addresses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line losses, utilities can optimize network performance, reduce operating costs, improve power quality, and enhanc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Chinese Answer:线路损耗治理方案及实施计划。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2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2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供电企业在输电和配电过程中会发生电能损耗,即线损。

线损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服务质量,因此,加强线损管理对于提升企业效益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决定开展“线损管理年”活动,旨在提高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降低线损率,进一步保障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用户用电需求。

二、活动主要内容1. 宣传和培训- 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宣传片等,加强线损管理的宣传力度;- 组织线损管理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线损管理意识和技能;- 开展线损管理知识竞赛,激发员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审查和评估- 对供电企业线损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分析线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制定线损管理评估指标和方法,对企业各个环节的线损进行评估和排名,以推动内部竞争和进步。

3. 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针对线损高发区域和高损耗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升供电系统的能效和线损管理水平;- 推广安装智能电表和远程抄表系统,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数据管理的效率。

4. 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 完善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益,提高线损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建立线损管理台账和档案,加强对线损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激励和奖惩机制- 设立线损管理成绩奖励机制,对线损率明显下降和效益提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加强对线损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考核和监督,对线损率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和追责问责。

三、活动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 成立线损管理年活动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制定活动计划和时间表,明确活动内容和目标;- 确定活动预算和物资采购计划;- 做好宣传准备工作,提前制作宣传资料。

2. 宣传和培训阶段- 开展线损管理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和效益;- 组织线损管理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培训;- 开展线损管理知识竞赛,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摘要:近年来,电力部门不断推进智能电表的应用,并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够促进营配贯通,业务集成等水平,也为我国建设一体化电量和线损管理系统奠定了基础,并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设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需要以业务扩张为源动力,规范业务协同,提高供电质量,促进业务整合和数据共享,破除传统限制,实现科学、高效的线损管理,并为其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基于这一背景,电力企业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并从数据治理入手,依托建设庞大的数据中心加强数据管理,破除信息壁垒,促进电力系统的业务有机融合。

关键词: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建设线损率衡量电网规划质量、电力运行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同时线损管理也是电力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但是由于人工抄表方式的影响,电力供应和销售长期不同步,线损率变化较大。

为了实现高效的电力建设,加强电力供应质量,本文着重分析了一体化电量和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并探究其具体应用,以供今后工作参考借鉴。

1 线损产生的原因1.1 电阻作用电路导线、变压设备和电动机组等都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导体结构,主要以铜或铝为主要材料。

当其中有电流通过时,金属导体会因为自身的电阻性质对电流产生阻抗,一般称为导体的电阻。

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电流需要克服导体的电阻作用,因此会造成一定量的电能损失,这通常体现在导体发热现象中。

因为这部分的电能损失由因为导体电阻导致的,所以通常属于一种电阻损耗,损耗的程度与电流大小成比例。

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会导致电阻损耗的相应改变,也可以称为可变损耗。

变压器、电动机等损耗通俗称为铜损。

1.2 磁场作用供电过程中需要建立和维持交变磁场,才能够使变压器发挥升压和降压的作用。

而电动机通过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以便操作和驱动生产机械进行工作。

在电气设备中电流能够根据洛伦兹法则产生磁场,这一的过程称为电磁转换过程。

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会在电气设备内部造成磁滞和涡流现象,这属于导体加热现象,从而导致电能损失。

03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03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参考)XX电力公司2016年4月目录1、实施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施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线损管理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工作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施具体工作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期准备(2016年2月15日-2016年4月30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调研(2016年2月15日-2016年4月15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设计(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部署(2016年1月20日-2016年5月25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完善(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集成(2016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配置(2016年3月1日-2018年6月30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治理(2016年2月1日-2018年6月30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线运行(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4年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2篇)

2024年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2篇)

2024年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一、活动背景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线损管理,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线损管理工作,我公司决定将2024年定为“线损管理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全面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线损管理意识: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线损管理责任感。

2. 降低线损率:通过加强线损监控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线损率的降低。

3. 完善线损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体系,提高线损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通过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改善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宣传教育活动(1)制作宣传海报: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宣传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和成果,增强员工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程度。

(2)举办宣传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对线损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宣讲,提高员工对线损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3)组织员工学习交流:组织员工学习先进的线损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供电企业的成功做法,推动线损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

2. 线损监控与分析活动(1)建立线损监控系统:在各类配电变压器和线路上安装线损监测仪器,实时监控线损情况。

(2)加强数据管理:建立线损数据管理系统,对线损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线损问题。

(3)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对线损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研究出对策和措施。

3. 控制线损活动(1)加强线路巡视:加强对线路的巡视和检修工作,及时排查和修复线路故障,减少非技术性损耗。

(2)推进设备优化改造: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减少线损率。

(3)加强违章电动车治理:加强对违章电动车的治理,减少非法用电现象,降低线损率。

4. 培训交流活动(1)开展线损管理培训:组织员工参加线损管理培训课程,提高员工对线损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3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3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1. 提高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降低线损率。

2. 增强员工线损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发挥供电企业在能源领域的作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活动内容1. 培训与宣传1.1 组织专业线损管理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线损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员工专业能力和技能。

1.2 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宣传片等,向员工和社会公众普及线损管理知识,提高线损管理意识。

1.3 在企业内部建立线损管理学习小组,定期组织讨论、学习和分享经验,推动线损管理理念的深入人心。

2. 数据分析与监测2.1 收集、整理和分析线损数据,制定评估指标和管理标准。

2.2 建立线损监测系统,对供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线损问题。

2.3 制定线损数据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汇报线损管理情况,及时反馈和修正线损管理策略。

3. 设备维护与改造3.1 定期维护和检修供电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减少设备损耗和线损。

3.2 更新老化设备,引进新技术,提高设备效能和可靠性,降低线损率。

3.3 配置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减少线损。

4. 员工激励与奖励4.1 设立线损管理先进工作者,通过评选和表彰,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线损管理活动。

4.2 建立员工奖励机制,根据员工在线损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福利。

4.3 组织线损管理技能竞赛,激发员工学习和提升线损管理技能的积极性。

5. 社会参与与合作5.1 邀请社会专家和学者参与线损管理活动,共同研究和解决线损问题。

5.2 开展供电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提供线损管理方面的咨询和培训服务。

5.3 与其他供电企业和能源管理部门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广线损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三、活动具体实施方案1. 时间安排1.1 前期准备工作:组织筹备委员会,制定活动计划和预算,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一、活动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电力供应质量和能源效率不断提升。

然而,线损问题仍然存在,对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加强供电企业对线损问题的重视,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特定期举办“线损管理年”活动,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本活动的目的是:1. 提高员工对线损管理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2. 促进各级电力企业加强线损管理,提高运行效率;3. 优化供电网络结构,降低线损率;4. 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为了确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线损管理年的宣传和培训。

1. 宣传推广阶段(一个月)通过媒体渠道、宣传栏、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广泛宣传“线损管理年”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号召员工积极参与。

2. 培训阶段(三个月)安排专门的线损管理培训,包括线损原因与分类、线损监测和检测方法、线损分析和消减方法等内容,培训方法多样化,既包括理论培训,也包括实践操作。

3. 线损改进建设阶段(六个月)根据各地供电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线损改进建设方案,实施线路的优化改造、设备的更新升级、电力损耗的降低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线损率得到有效控制。

4. 检验总结阶段(一个月)对线损率进行统计测算和对比分析,总结线损改进建设的效果和经验教训,形成线损管理手册。

三、活动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1. 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成员包括公司总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活动策划专员。

2. 宣传推广团队负责活动宣传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包括宣传材料的设计、制作和发放,以及组织宣传活动和媒体宣传等工作。

3. 培训团队负责培训方案和培训资料的准备,以及培训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培训讲师、场地的安排等工作。

4. 线损改进建设团队负责制定线损改进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监督改造工程的推进进度和质量。

2023年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

2023年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

2023年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范本活动名称:2023年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线损问题日益突出,给供电企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线损问题,提高供电企业线路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方案,全面推进“线损管理年”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降低线损率;2. 加强供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减少因设备老化和故障引起的线损;3. 强化线路巡检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上的问题,减少由于线路故障引起的线损;4. 宣传线损管理知识,普及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员工的线损意识。

三、活动内容1. 成立线损管理工作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逐步推进各项工作;2. 开展供电设备的大检修活动,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换或修复,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3.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电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水平;4. 完善线路巡检制度,建立巡检记录和问题整改制度,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5. 制定线损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范,建立线损统计和分析的工作流程,为线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6. 组织开展线损管理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线损管理能力和意识;7. 开展线损管理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线损的危害和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广大员工关注线损问题。

四、活动计划1. 第一季度:- 成立线损管理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开展供电设备的大检修活动,完善设备维护制度;- 开展线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线损管理意识;- 确定线损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范。

2. 第二季度:- 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引入智能设备和技术;- 完善线路巡检制度,建立巡检记录和问题整改制度;- 组织线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制定线损改进方案。

3. 第三季度:- 实施供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开展线损管理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线损管理的关注;- 开展线损管理案例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精选文档】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精选文档】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电能损耗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能损耗管理模式》及《河北省电力公司电能损耗规范化管理标准》,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此线损管理实施方案如下:一、管理体系(一)健全线损管理组织机构1、线损是电力企业一项综合经济技术指标,直接体现其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管理专业性强、覆盖面广,须建立一个管理层次清晰、组织严密的领导体系来保证线损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成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农村用电部、营销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调度室、输变电工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各供电所所长.2、农村用电部为企业线损管理归口部门,在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营销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调度室、输变电工区为线损专业管理部门。

人力资源部为线损管理考核、监督部门。

各供电所、变电工区为线损管理实施部门。

3、各相关单位依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4、各单位设专(兼)职线损专责,具体负责本单位线损管理.(二)、线损管理职责1、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网络图2、线损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线损管理领导小组是线损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2)贯彻落实国家、上级有关节能及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线损管理制度、办法等,并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3)研究审定中长期节能降损规划,批准年度节能降损计划及措施,组织落实重大降损措施。

(4)定期召开线损管理分析会,研究解决降损节能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5)审批线损管理制度、线损指标分解及考核方案。

3、农村用电部线损管理职责(线损归口管理部门)(1)负责线损综合管理工作,贯彻上级有关线损管理的规定,制定线损管理、考核办法,并认真贯彻执行。

(2)根据上级下达的线损率指标,分解到各专业管理部门。

(3)负责线损的统计、分析、上报工作,编制线损专业分析报告。

(4)组织召开线损分析会,分析研究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三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三篇)

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在电力供给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线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线损率高意味着企业资源的浪费和损失,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解决线损问题,提高供电企业的运营效率,我提出了____年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1)降低供电企业线损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2)提高供电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3)改善用户用电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4)培养供电企业员工的线损管理意识和能力。

2.任务(1)制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计划;(2)开展线损率调研,分析线损率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制定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4)开展线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线损管理意识和能力;(5)建立线损管理的监测与评估机制,持续改进。

三、活动计划与措施1.制定线损管理年活动实施计划(1)明确活动目标和任务;(2)制定活动时间表和工作计划;(3)确定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人;(4)调动各方力量,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开展线损率调研(1)收集供电企业各个片区的线损率数据;(2)分析线损率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制定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建立完善的线损数据管理系统;(2)开展设备巡检和维护工作,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推广智能电表,提高计量的准确性;(4)加强对非法用电的打击,减少非法用电的线损;(5)改进供电设备,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4.开展线损管理培训(1)组织线损管理培训班,培训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2)培训的内容包括线损管理的基本知识、实用技能和案例分析;(3)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线损管理意识和能力。

5.建立线损管理的监测与评估机制(1)建立线损数据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线损情况;(2)制定线损管理评估指标,对各个片区和单位进行评估;(3)定期召开线损管理工作例会,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XX电力公司年月目录1、实施背景 (1)2、实施目标 (1)3、线损管理现状 (2)4、工作组织 (3)5、实施具体工作计划 (14)5.1前期准备(xxxx年2月15日-xxxx年4月30日) (19)5.2业务调研(xxxx年2月15日-xxxx年4月15日) (20)5.3需求设计(xxxx年1月1日-xxxx年6月30日) (20)5.4系统部署(xxxx年1月20日-xxxx年5月25日) (21)5.5基础完善(xxxx年1月1日-xxxx年12月31日) (21)5.6数据集成(xxxx年2月1日-xxxx年12月31日) (22)5.7模型配置(xxxx年3月1日-xxxx年6月30日) (23)5.8数据治理(xxxx年2月1日-xxxx年6月30日) (23)5.9上线运行(xxxx年5月1日-xxxx年12月31日) (24)5.10系统验收(xxxx年8月1日-xxxx年12月31日) (24)6、管控机制 (25)7、问题措施 (25)8、实施建议 (26)1、实施背景线损产生于输电、变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线损率作为衡量电网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了公司规划设计、调度、运维和营销等各项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

按照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发展思路,以及构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全面实施,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对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优化线损管理流程,消除专业管理壁垒,推动调度、运维、营销业务融合,解决专业管理中的盲点问题,实现线损管理相关业务和资源的集中运作和高效管理,充分利用调度、运维、营销等系统数据资源,打造以“技术线损最优,管理线损最小”为目标,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线损管理平台十分重要且迫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加强电量与线损同期管理,客观准确反映发、供、售电量和各级电网线损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电量和线损管理的薄弱点,有效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损耗。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运维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运维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运维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保质保量完成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调度运维服务项目工作,特制定以下服务方案。

1、项目团队组织及管理1.1项目组织构架1.2项目团队成员2、质量保证措施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

在进行服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点原则:2.1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直接影响到您的工作效率和利益。

所以,项目在施工中应自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2 以人为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2.3 以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做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项目质量的检查。

就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2.4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质量标准是评价项目服务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项目质量是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2.5技术措施2.5.1为了更好的服务,我方建立了专业的售后服务中心,由专业人员进行快速响应的服务。

作为电力行业的专业企业,我方制定了详细的质量保证和服务方案,以此来进一步促进项目的顺利成功实施。

2.5.2团队的技术实施人员,全为电力、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硕士和本科学历,相对学历水平较高,知识结构合理;且有丰富的管理、协调、现场实施经验。

我方确保在项目实施期间该组织的稳定性;若中途的人员变动,我方将征求贵方的同意。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方有严格的项目开发、项目现场服务和实施流程管理,对其中主要的项目周报(按周)、需求变更确认、项目小结(按项目的阶段转换、按月)、出厂验收、现场验收等管理文档,我方将负责与贵方技术负责人协调;同时我方将加强整个项目的文档管理,方便后期的验收资料整理。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

线损管理实施方案一、引言线路损失是电能从输电站点到终端用户之间,在输送和转换过程中由于电力设备、线路材料和操作不良等原因所引起的损耗。

线路损失不仅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利益,还对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有效的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保障电力供应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线损管理的意义和目标,并提出一份线损管理实施方案。

二、线损管理的意义1.节约能源资源:通过减少线路损失,可提高电网传输效率,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

2.保障供电质量:线路损失可能导致电压降低、电流不稳定等问题,通过线损管理可以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电力故障发生频率。

3.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线损管理可以减少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盈利能力。

4.降低环境污染:线路损失导致能源的浪费,通过线损管理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线损管理的目标1.降低整体线损率:通过加强设备维护、改善线路布局和优化运行方案,降低整体线损率。

2.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通过加强电力设备的监测和管理,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频率和修复时间。

3.改善供电质量:通过减少线路损失,提高供电电压和稳定性,改善供电质量,减少用户抱怨和投诉。

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减少线路损失,提高供电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四、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1.设备监测和维护:建立设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寿命。

2.线路优化和改造:通过合理规划线路,优化线路布局,减少线损和电能消耗。

3.巡检和巡视:增加巡检和巡视频率,定期检查设备和线路,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4.技术培训和人员管理: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工作质量,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5.用户专线管理:对重要用户进行专线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和供电保障,降低线损率和用户投诉率。

6.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对线损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关于线损管理实施方案

关于线损管理实施方案

关于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线损管理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线损,制定科学合理的线损管理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线损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一、线损管理的背景和意义线损是指在输电过程中由于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因素造成的电能损失。

线损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会导致能源的浪费。

因此,对线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浪费,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线损管理实施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综合性原则:线损管理实施方案应综合考虑供电、输电、配电等环节,全面管理线损,确保管理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3.持续性原则:线损管理实施方案应具有持续性,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三、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1.建立线损管理工作机制:制定线损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加强线损监测和分析:建立线损监测系统,对电力系统的线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优化电网运行模式:通过优化电网运行模式,合理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降低线损率,提高供电质量。

4.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加强对输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减少因设备问题导致的线损。

5.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对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是保证线损管理工作持续有效的重要手段。

评估主要包括线损率的变化情况、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情况、供电质量的改善情况等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线损管理实施方案,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管理与培训)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管理与培训)山东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山东公司实施方案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016年2月目录一、实施背景 (1)二、实施目标 (1)三、实施范围 (2)(一)功能范围 (2)(二)区域范围 (3)四、组织结构 (3)(一)领导组 (4)(二)工作组 (4)五、职责分工 (5)(一)发展策划部 (5)(二)运维检修部 (5)(三)营销部(农电工作部) (6)(四)电力调控中心 (6)(五)科技信通部(信通公司) (7)(六)国网山东计量中心 (7)(七)各市县公司 (8)六、实施内容 (9)(一)总体实施策略 (9)(二)实施步骤 (10)七、实施计划 (16)(一)总里程碑 (17)(二)详细计划 (17)八、风险管理 (25)(一)系统集成风险 (25)(二)关口计量采集质量风险 (25)(三)营配调贯通数据校验风险 (26)(四)线损协同管理效率风险 (26)九、质量控制 (26)(一)进度控制 (26)(二)质量控制 (27)(三)问题控制 (27)(四)沟通控制 (27)(五)风险管理 (28)(六)成果控制 (29)(七)变更控制 (29)十、保障机制 (30)(一)人员保障 (30)(二)制度保障 (30)(三)后勤保障 (31)(四)安全保障 (31)(五)应急保障 (31)(六)运维保障 (32)一、实施背景线损产生于输电、变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线损率作为衡量电网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了公司规划计划设计、调度、运维和营销的技术管理水平。

受传统抄表手段限制,供、售电量不能同步发行,导致线损月度间剧烈波动,“大月大”,“小月小”的问题无法解决,掩盖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其在电网企业管理中本应发挥的监控、指导作用。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全面实施,“两个转变”全面深化,对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优化线损管理流程,消除专业管理壁垒,推动调度、运维、营销业务融合,解决专业管理中的盲点问题,实现线损管理相关业务和资源的集中运作和高效管理,充分利用调度、运维、营销等系统数据资源,打造以“技术线损优先,管理线损最小”为目标,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线损管理平台十分重要且迫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参考)XX电力公司2016年4月目录1、实施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施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线损管理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工作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施具体工作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期准备(2016年2月15日-2016年4月30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调研(2016年2月15日-2016年4月15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设计(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部署(2016年1月20日-2016年5月25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完善(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集成(2016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配置(2016年3月1日-2018年6月30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治理(2016年2月1日-2018年6月30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线运行(2016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验收(2016年8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管控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问题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实施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施背景线损产生于输电、变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线损率作为衡量电网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了公司规划设计、调度、运维和营销等各项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

按照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发展思路,以及构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全面实施,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对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优化线损管理流程,消除专业管理壁垒,推动调度、运维、营销业务融合,解决专业管理中的盲点问题,实现线损管理相关业务和资源的集中运作和高效管理,充分利用调度、运维、营销等系统数据资源,打造以“技术线损最优,管理线损最小”为目标,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线损管理平台十分重要且迫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加强电量与线损同期管理,客观准确反映发、供、售电量和各级电网线损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电量和线损管理的薄弱点,有效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损耗。

更好地提高线损管理应用水平,有必要建设覆盖全电压等级、实现同期线损、实时线损和理论线损计算、线损分析和降损辅助决策等应用的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

2、实施目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以加强基础管理、支撑专业分析、满足高级应用、实现智能决策为功能主线,达到电量源头采集、线损自动生成、指标全过程监控、业务全方位贯通协同,实现电量与线损管理标准化、智能化、精益化和自动化,有力支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现代配电网建设。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主要以专业系统数据集成为重点,以同期线损计算分析为核心,以基础管理和专业分析功能为基本点,实现电量源头自动采集和指标自动生成、异常监控,满足各层级日常线损管理应用。

二期建设包括指标管理、专业系统交互及业务协同、降损辅助决策等。

3、线损管理现状根据总部整体部署,××公司组织各业务部门及相关业务系统专家,深入分析了本单位业务现状和同期线损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能够通过实施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全面提高本单位同期线损管理水平,能够达到降损增效的目标。

××公司现并网电厂××,变电站××,线路××;专变××,高压用户,公变××,台区××,低压用户××(整体电网规模如何);变电站关口覆盖情况,采集成功情况;手拉手线路联络点采集情况;智能电表覆盖情况,采集成功情况。

营销例日抄表情况;营配调贯通建设情况(进度,重要指标值)。

4、工作组织(一)领导组:组长:郑家松副组长:林峰成员:王峰、黄文英、王永明、丁智华(二)项目工作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挂靠公司发展部,具体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林峰副组长:丁智华、于建龙、熊益红、叶勇、张永树、张孔林、柯清辉、何伟、李聚聪成员:黄愉、林宇舟、尹琛、吴敏辉、林日晖、卢群、黄婷、刘立超、余秀月、刘智慰、邓开清、刘荆芹、杨里、李霆(三)项目实施组:项目实施组作为线损系统项目管理执行主体,接受公司发展部、科信部和省信通公司的对口管理,负责国网福建公司线损系统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并将实施过程中问题反馈给总部管控组。

组长:徐剑副组长:钟扶贫成员:张波、王帅、吴承好、戚世东、赵东旭、王云鹏、代小亮、江云龙、蒙进财、孟德建、高著霞、刘丹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项目工作组名单组织机构职责描述1.领导组负责系统建设的统一指挥、资源调配和组织实施,审定总体方案设计、实施计划与措施,负责过程指导、督促,负责重大事务的决策和跨部门协调。

2.项目工作组工作小组负责系统建设具体实施工作,负责开展电量与线损业务及支撑系统整体规划,进行线损系统项目推广实施过程管控,负责开展项目实用化评价等,具体职责如下:发展部职责:作为试点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国网公司试点工作安排和要求,组织、指导、开展试点工作、协调出现的问题,按进度计划完成。

营销部职责:负责营销专业线损管理需求的梳理和审核,负责与线损相关营销、采集系统、数据的集成协调,负责做好SG186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维护工作,做好智能电表、关口表计的维护、及时消缺工作,确保计量设备运行正常,电量数据采集成功率在99%以上;配合系统实施厂商做好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与SG186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对接、集成与测试工作。

运检部职责:负责运检专业线损管理需求的梳理和审核,负责线损相关生产系统、数据的集成协调;负责与营销部协同做好营配信息基础提升工作,梳理核对并修正变电站—线路—台区—用户拓扑关系及台账;配合系统实施厂商做好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与PMS系统的对接、集成与测试工作。

调控中心职责:负责调度专业线损管理需求的梳理和审核,负责线损相关调度、采集系统、数据的集成协调;负责做好电能量采集系统维护工作,确保系统数据准确;配合系统实施厂商做好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与SCADA、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对接、集成与测试工作。

科信部职责:负责审核系统架构和集成方案,开展支撑系统、支撑平台和硬件支撑协调工作。

省信通公司职责:负责具体系统实施的管控,软硬件环境的准备工作等。

地市供电公司职责: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公司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配合项目工作组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系统用户接受系统功能培训、系统测试、数据迁移,推进本单位电量与线损系统深化应用。

3.项目实施组项目实施组作为线损系统项目管理执行主体,接受公司发展部、科信部和省信通公司的对口管理,负责国网福建公司线损系统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并将实施过程中问题反馈给总部管控组。

5、实施具体工作计划根据总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实施规划和实施管控计划,整个实施分为前期准备、业务调研、系统开发、系统部署、基础完善、数据集成、模型配置、数据治理、上线运行、系统验收十个主要阶段。

前期准备国网福建公司成立项目工作组,编制工作方案,协调各业务部门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专业职责,落实办公场地、办公设备。

项目实施组要保证人员到位,编制实施方案。

测试环境部署(1)实施所需硬件环境(2)实施所需软件环境项目工作组负责落实系统部署所需的软硬件、网络等环境,负责系统所需端口开通,保证端口的正常通信,协助项目实施组顺利完成系统部署工作。

项目实施组按照系统部署方案安装部署系统,完成系统初始化,进行菜单、用户权限配置等工作。

系统测试项目工作组要组织系统用户完成测试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提交用户测试报告。

项目实施组要准备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对系统进行完整的测试,整理缺陷记录表。

系统培训项目工作组负责落实培训环境,包括:培训场地、培训设施等;配合项目实施组编制培训方案、确定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下发培训通知、宣贯培训重要性;组织系统用户接受培训,确保培训达标率,形成培训满意度报告。

项目实施组要编写培训方案、培训材料,安排培训讲师对系统用户进行培训,反馈跟踪培训效果,形成培训报告,并保证培训效果。

系统上线试运行项目工作组负责对项目实施组提交的《上线试运行申请单》、《系统试用报告》和《系统应急预案及快速恢复方案》进行审核。

项目实施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上下线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完成系统确认测试,并完成《上线试运行申请单》、《系统试用报告》和《系统应急预案及快速恢复方案》的编写与审批后,开展系统的上线工作。

系统上线试运行验收待系统上线试运行满3个月后由省公司科信部组织开展上线试运行验收工作。

系统验收项目工作组负责对项目实施组提交验收资料进行审核,组织召开项目验收会。

项目实施组根据项目工作组的要求完成项目验收材料的编写工作,参加省公司科信部召开的项目验收会。

前期准备(2016年2月15日-2016年4月30日)要求省公司组建项目建设实施组织,确认实施人员入场,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并评审后上报总部,明确管理职责和沟通机制,召开推广动员会议,获取总部管控方案,根据总部要求落实软硬件到位,并进行全面部署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