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概览之少数民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概览之少数民族

广东少数民族

广东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广东就有53个。据2000年人口统计,广东汉族人口有85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8.58%,少数民族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独龙、鄂伦春、门巴、珞巴、基诺共52个,12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2%。

先秦时期,广东境内居住有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族群居民,史称“百越”。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唐朝的繁荣以及明清以来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外族入侵,各民族间不断同化、融合。至建国前,世居广东的有黎、苗、瑶、壮、回、满、畲、京8个少数民族。建国后,广东省行政区域有所变动,省内各少数民族成份亦随之变动。1965年,防城东兴各族自治县的京族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1988年4月,居住在海南岛的黎族、苗族随海南建省划归海南省管辖。至此,世居广东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5个。2000年,5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别为18、15、3.5、1.5、0.8万人。全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民族自治区域,有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同时还建立了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阳山县称架瑶族乡、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东源县漳溪畲族乡。

广东少数民族——壮族

壮族是岭南古老的民族之一。壮族的先民属于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血缘递承关系。历史上有过不同的他称,如僮、撞,或俚、乌浒、峒民、僚、俍等。壮族也有各种不同的自称,如布越、布依、布土、布侬、布偏等。建国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改称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

壮族世居连山县境南部,大部分来自广西。除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外,全省90多个市县也有壮族散居。

壮族社会基本上以姓氏血缘为纽带,多数是一个姓氏一个村寨,也有二三个姓氏为一个村寨的。建国前村寨内部多实“村老制”,并且保留着部分原始民主议事的痕迹--“里排众议”。

父系小家庭制是壮族主要的家庭结构,儿子长大成婚后多数即分家。在壮族家庭中很少有四五代同堂的。儿子有继承权,女儿无财产继承权。婚姻状况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严格遵守本民族同姓不通婚的原则,但与汉族通婚不受限制,与瑶族通婚则为数极少。婚仪有“订婚”、“行聘”(送彩礼)、“迎娶”、“回门”等,部分吸取了汉族的形式,但仍保持有本民族的特色。旧俗夫权突出,丈夫可以随意把妻子卖掉。

壮族多同一姓氏住在一起建村立寨,壮话称“班”。如“班壮”、“班局”、“班罗”、“班瓦”、“班翁”、“班管”、“班陵”等。

壮族人以大米为主食,菜肴别具特色,几乎每家都有酸菜缸,一年四季都有浸酸豆角、芥菜等。喜欢用生猪血配花生、香料等灌入猪肠,煮熟后切片待客。农历四月初八的“牛皇诞”有吃双色饭的习俗。糯米糍粑是壮族节日和喜庆中不可缺少的。

壮族女装无领右袵,袖宽大近尺,长至膝盖,用不同颜色的布条镶嵌滚边,一般有二三道边。肩内贴布在外,起缝三线,称作“反缚衫”。妇女加滚边兜肚(小围腰),腰间挂有一串穗形线筒。姑娘出嫁举行婚礼时,着盛装,穿绣花衫、勾头花鞋,衫外罩有流苏的围肩,裤外加贴花腿筒、红绒布做成的散布裙,称“因”。男装有右袵与对襟两种,右袵衫反膊无领,衣纽用铜扣,系长腰带,对襟衫比较短窄。男女着长裤,式样无别,俗称牛头裤,无袋、无裤耳,用一铜线穿双带系裤头,后改用铜扣或布扣。建国后壮族服饰已随时代有所变化,除了节日和喜庆场合穿着本民族服装外,一般日常服装与汉族无异。

壮族重视过春节,从年尾几天到除夕、大年初一直至正月元宵节才结束活动。节日里,男女老少村与村隔河对唱,以知识歌为主要内容,如猜迷、计算等,通宵达旦。比较重要的节日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九、冬至等。

壮族信仰多神,受汉族道教影响较深。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神明主宰,处处皆有神灵。另外还保留崇拜自然景象,如日蚀、月蚀等。

壮歌是壮族各种不同类型民歌的通称,其中有坐堂歌、年晚歌、呵哩歌、情歌、杂歌等。在粤北的百里壮乡,有出门三步起歌声的美誉,习俗有以歌迎客、经歌奉茶、以歌送亲之风。壮歌主要的形式是四句、五句一节,也有长达六七十句构成一节的自由体,但五句最为流行。

广东少数民族——瑶族

瑶族主要分“过山瑶”和“排瑶”两个支系。瑶族的另称很多,因衣饰、居住方式等不同而称为白瑶、黑瑶;东边瑶、西边瑶、高山瑶、平地瑶。瑶族还有自称,如过山瑶自称“勉”或“优勉”,排瑶自称为“敏”或“藻敏”等。

瑶族主要分布在连南、连山、连县、阳山、乳源、曲江、始兴、乐昌、翁源、英德、仁化、怀集12个山区县。龙门和阳春等县亦有瑶族人口分布。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连南、连山、乳源3个自治县是瑶族主要聚居区。

排瑶(“排”,即居住的村寨)因世代聚居而自然形成的瑶老制是排瑶自行管理村寨内部和公共事务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天长公是瑶老制的首领,每排一个。瑶老制的主要成员民主选举,定期轮换。瑶排诸事,如决定排际械斗、讲和或赔偿条件等,均集体民主公议。主要聚居在连山、连南,建国后实行民族自治。排瑶多从事农业。早在唐汉年间已从汉人区引进铁器、耕作技术及稻种,生产活动多由各家独力承担。其居住地域多为纯林地区、半林半农地区以及以垦山为主的石灰岩地区。

过山瑶是迁徙型民族,并以游耕生活而得名。居住相对较分散,过山瑶以从事耕山、狩猎、采集山货为主。耕作方式较粗糙,广种薄收。曾长期残存氏族社会集体劳动的方式。过山瑶主要居住在乳源。

瑶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以族内婚为主,较少与其他民族通婚。排瑶同姓不同房者可以通婚。过山瑶则不同香炉的青年男女可以通婚。自建国后,瑶族与汉、壮民族或瑶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