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忠孝观念的历史演进及现代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自古以来一直被奉为道德的典范。
孝道观念的传承与现代拓展,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一、孝道观念的传承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将孝道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孝道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宣扬和推崇。
《孟子》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表明了子女应该尽力照顾父母,不应该离家太远。
《论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句话强调了子女应该孝顺父母,同时也要尊敬兄长。
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孝道观念,为后来的中国人树立了榜样。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道观念通过家庭教育得到了广泛的传承。
父母亲自身的言传身教,以及祖辈们的故事和教诲,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价值观。
中国人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教诲:“养儿方知养儿恩”,这句话表明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付出。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观念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二、孝道观念的现代拓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孝道观念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新的拓展。
传统的孝道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但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此。
现代社会中,孝道观念更多地强调关爱和陪伴。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很难抽出时间陪伴父母。
然而,孝道观念的现代拓展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父母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无论是通过电话、短信还是亲自回家,我们都应该尽量和父母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
同时,我们也应该尽量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和他们一起共度时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此外,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还体现在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成为了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
孝道观念要求我们对老年人更加关心和尊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支持。
传统_孝_德内涵的演变与现代转换_孔润年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传统“孝”德内涵的演变与现代转换孔润年* 〔摘要〕 传统“孝”德观念已有三千余年的沧桑演变,其内涵、地位和作用是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演变的;其内涵复杂,既有维护等级、特权、专制的封建糟粕,又有体现人生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内涵,因此,我们要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扬弃、继承和创新;要使其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以便与当代社会的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相适应。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孝德观念 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3-0084-05一、传统“孝”德的沧桑演变中国传统“孝”德观念已有三千余年的沧桑演变,其内涵、地位和作用是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演变的。
殷商、西周是传统“孝”德观念的初创期。
《诗经》中已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诗·大雅·载见》)的说法(一说周成王祭祀时称武王为“昭考”,称文王为“穆考”)。
众所周知,礼是西周贵族的基本行为规范,它表现在贵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中,而德与孝是西周贵族的宗法伦理价值观念。
礼与德、孝观念一样,有孝敬鬼神之义,而且皆与宗教祭祀形态有密切关系。
故“礼与德、孝有相同的起源、内涵和发展走向,礼是德、孝价值观念的外化”[1]。
又有人指出:“西周的宗法伦理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孝与德。
西周把祭享先人称为孝,而将崇祀上帝,唯天命是从称为德。
德之实质是对上天恪尽孝道。
二者在孝这一意义上是相同的,只是行孝的对象不同。
此外二者同源,皆起源于祖先崇拜与生殖崇拜;且二者最初皆与宗教祭祀有密切关系。
”[2]西周时期,人们的神灵崇拜和自然崇拜是混杂交织在一起的。
故而,那时人们的“天道”观,不仅包括对自然现象及其必然性力量的神秘崇拜,也包括了对夏商以来就存在的上帝或祖先崇拜。
“天祖分离是西周宗教思想的特点。
殷人的宗教处于祖先崇拜阶段。
他们认为上帝就是他们自己的祖先。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孝作为传统人伦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礼崩乐坏后的西汉王朝,将孝文化作为国家体制建构的基础。
随着佛教的传入,孝道思想逐渐深入民间,成为魏晋隋唐时期底层社会的核心理念。
宋元时期,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融合,使孝道思想成为一般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国家政治体制与儒家理念互为依据与支撑,形成一个整体,孝文化成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合法性来源,而清朝的国家体制与儒家伦理并不呈现完全合一的状态,儒家孝道伦理也并不是整个国家全民的行为规范,呈现一种多元复合型局面。
“五四”时期,在传统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界对作为传统国体基础的孝道进行了重新思考。
标签:孝文化;孝道;儒家伦理一、两汉时期的“孝”:孝文化与国家体制建构理念的结合人类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只有群居共处才能生存和发展,由此也就产生了人伦情感和秩序,世界各大文明都以此为发端。
①传统中国也是如此。
在人伦秩序之中,血缘最近之父子、母子关系无疑最为自然,父母对孩子有生养之恩,后代对祖上有感念之道,个体与他人的共同体关系就如同细胞互联一般建立起来,作为人伦秩序规范的孝道由此产生,并成为社会共同体规范——礼的核心。
据说起源于司徒之官的儒家对这一秩序最为看重,在儒家经典五经中处处可见崇孝的言论,《孝经》的出现与尊崇更是明证。
孔子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②孝道自然成为儒家认可的行为规范。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学说只是众多学说的一种,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学说,他们有着不同的孝道观。
到秦汉之际,宗法社会崩溃,邦国林立的局面改变,秦朝实现大一统,汉继秦建立以官僚制为基础的国家。
这一国家体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认为“中国是创造现代国家的第一个世界文明”③,“西汉的中国政府几乎符合现代官僚机构的全部特征”④。
在这一国家体制里,不再像封建制度时期那样以血缘为纽带,世卿世禄不再施行,而是实行官僚治理,那么,失去血缘纽带之后的国家要靠什么来完成建构呢?国家政体的基础是什么?社会需要靠什么来凝聚?就成为统治者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传承理念下的传统忠孝文化发展现状.docx
传承理念下的传统忠孝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以农耕文明为物质基础,以生产、制度为非物质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而多样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成果。
在传统中华文化中,忠孝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源远流长,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内涵逐步丰富。
以孔子主张的“孝悌”为起始,如《论语•学而》中的“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从家庭伦理关系逐渐延伸至全社会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
1传统忠孝文化发展现状虽然传统忠孝文化在城市生活中不再被过多提及,但作为全社会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已经深入人心。
相比之下,忠孝文化的物质形态及非物质形态更多的保留、展示空间在乡村地区。
以XXX省淳安地区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当地传统忠孝文化的发展现状。
忠孝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进,在现阶段,主要通过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形式得以保留。
以物质形态为例,可在乡间祠堂、乡间建筑、宗脉族谱等形式中得以一窥。
如在淳安县姜家镇章村走访中发现,村中祠堂以忠孝命名———“忠孝堂”。
“忠孝堂”已有数百年历史,最早是本村南宋进士章元礼的旧居,章元礼因终身不屈于元朝,坚守民族气节,其忠孝节义记载进《遂安县志》,并被皇帝御赐“忠孝堂”匾额。
自宋元时代起,章氏族人以章元礼精忠报国、孝敬至亲为楷模,十分尊崇“忠孝”家风传承,并将“忠孝”及对章元礼的敬重写入了章氏族谱,要求后裔无论为官、从商都必须恪守家训,谨持忠孝,留下了诸多被广为传颂的忠孝美谈,忠孝尚义在章村蔚然成风。
由此,“忠孝堂”也成了章村忠孝文化的根基,经历数百年,几经损毁,几经修复,现在已经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
村委会以“忠孝堂”为文化载体,在祠堂内布置了本村忠孝事迹的展览图片,弘扬忠孝行为。
此外,在淳安地区的其他村落中,发现了类似忠孝文化传承的建筑载体,尽管不似章村忠孝堂这般有数百年历史,有些因为行政村的区块合并而产生了变化,但对于忠孝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仍有着天然优势。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五千年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五千年发展历程“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古代立国之本,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后,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
西周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
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
周代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大夫一级的封建贵族官员,七十岁就要把执掌的政事交还国君而告老还乡。
贵族官员致仕后,朝廷把他们奉养于各级官学。
《礼记·王制篇》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又说:“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此所谓“国老”,就是卿大夫一级年老致仕的封建贵族;所谓“庶老”,就是庶民百姓中德高望重的长者。
周代的学校就是官学,把“国老”、“庶老”们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可见当时不但注意到了养老,而且已注意到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周代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要定期举行养老礼仪。
周代的养老礼仪包括朝廷和地方两个层次。
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
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
乡是周天子及诸侯都城四郊的基层组织单位,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相传天子有六乡、诸侯有三乡。
举行乡饮酒礼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礼遇,他们不仅受到晚辈的伺候,还依年龄而别,年龄越大,享用的美味佳肴也越丰富。
举行乡饮酒礼的目的在于正齿位,序人伦,尊老敬贤,敦睦乡里。
周代朝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实行优惠政策。
《礼记·王制篇》规定,老人五十岁以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免服兵役。
朝廷还根据户口册核查老年人的家庭及其财产情况,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
从中国孝文化的历史变迁看现代价值
会主义道德体系 ,是 否有 利于以广 大人 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为 标准 ,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来界定传统孝文化 的精 久的人文精神 。纵观世界文化之林 ,不得不说 “ 孝”是最具 华 与糟粕 。 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之一 。 儒 家孝 的起 源 孝文化不仅对于研究我国优 秀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理论 首先要从孔 子说起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在 中国 价值 ,也与我 国的现实社会紧密相关 。在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 文化史 上是 一个 承前启后 的文化 巨人 。他 出身于贵族家庭 ,
一
的使命 。
刑 ”。可见孝文化 的历史 演变是 随着生产力变化 而变化 ,从 孔子 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 心内涵 ,提 出了丰富的重 儒 家思 想进 行演 变 ,到汉 朝得 到确 立 ,后来 在晋 朝加入 了程 要 观点 和规范 ,完成 了孝从宗教到道德 ,宗族伦理 向家庭伦 朱 理学 ,在 文革期 间 ,孔孟文 化受 到强烈 的批判 ,到今 天 , 理 的转化 ,并为孝道找到 了其合理 的人性根基和哲学论证 , 孝文化 已经有 了巨大 的变化。 把孝纳入其 “ 仁 ”的最高理想 目标之 中,使孝成为仁学思想 孝作为 中 国文 化 的一 个核 心观念 ,体现 了儒家 亲亲 、 体 系的基础与起点 ,从 而创作 出 《 孝经 》。 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 ,它既是纵贯天、地 、人 、祖 先、父 《 孝经 》是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论。其思想全 面完备 ,把 辈、己身 、子孙 ,过去、现在与未来 的纵向链条 ,也是 中国 孝 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 ,成为儒家极其重要的经典 。它是
・
文化 艺 术
・
青年时 代
Y O U T H T I M E S
2 0 1 5 年第2 1 期
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及弘扬
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跨文化交流
通过跨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赋予其新的 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促进中国文 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孝道可以为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提供共同 的语言。
传统孝道可以促进人类会的相互尊 重、理解和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持。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推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文化交流
传统孝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孝道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人类共同价值观
传统孝道所代表的尊敬和照顾老人的价值观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尊重。弘扬传统 孝道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04
弘扬传统孝道的途径与方 法
05
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的创 新发展
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
创新孝道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感恩心态,弘扬以孝为先的价值观。
多样化表达方式
在保留传统孝道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特点,以多样化的形式表达孝道,如通过社 交媒体与家人保持沟通,关心家人的生活和健康等。
尊重个体差异
在传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和代际差异,理解年轻人在现代社 会中的压力和需求。
家庭教育:培养子女的孝道观念
培养敬老意识
从小培养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关 爱,尽己所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 的事情,关心父母的生活和健康
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
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作者:计志宏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年第04期【摘要】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主要包括养亲敬亲、珍爱生命、尊老爱幼、承志立身和移孝为忠等,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时至今日,仍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孝亲意识民族凝聚力孝道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变迁,制度的转换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中西文化交融日益强化,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孝观念日趋淡薄。
伴随着孝道伦理观念的缺失,必然出现家庭关系紧张、道德失范、社会秩序失衡的不良局面。
孝文化的形成和历史嬗变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①中国人的孝道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生于商代,也有人认为形成于西周时期。
西周灭商以后,周公摄政,制礼作乐,建立宗法制度,孝意识被纳入到宗法制度之中,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
宗法制度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统治阶级的各种利益和特权,实质上是把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上的等级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
孝开始从家庭向社会和国家转化。
孝的内容也由单纯的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孝从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孝道随着宗法制度破坏而出现动摇,个体家庭经济进一步发展,养亲问题逐渐突出。
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
孔子在西周孝亲意识的基础上将孝和仁、孝和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要做到养亲,更重要的是敬亲和爱亲。
曾子则“移孝为忠”,将孝扩大到政治领域。
浅析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历史演进“中国孝道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延伸的总和。
”[1](P3)传统孝道文化的演变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以敬老养老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孝道的确立。
欲了解“孝道”必先明了“孝”的起始。
最早记述“孝”是在殷卜辞中,作为人名使用是在商,后以象形文字的形式记刻在青铜器之上。
《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所以,孝的本意是指奉养父母。
老子倡导“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十九章》。
他认为,孝是人们先天的良知,凡是以孝为跳板、妄想飞黄腾达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墨子将兼相爱的思想推及到孝道问题上,设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孝道实施起来将不费吹灰之力。
在孝道的问题上,孔子将其与悌、忠相联系,他认为每个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忠于君主。
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
[2](二)两汉时期孝道纲常化与神秘化。
两汉王朝之所以能形成盛世局面,与其奉行“以孝治天下”的思想有密切关系。
两汉对孝的完善,首先是孝道理论的纲常化。
尊崇孝道本是自然之则,若以封建等差为前提,将其过分强调为后天人为规则,使孝道服从于统治者的主观愿望,孝道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片面绝对的道路。
西汉后期,政局动荡不安,迷信思想泛滥,其明显特征是对孝道观念进行神秘化,掩盖了孝道的阶级性,维护了封建社会特权阶层的大家族利益。
其次是孝道的政治化。
汉代“以孝治天下”,采取了很多措施,突出对孝道的推崇,多位皇帝将孝字包含在其称号中,如孝文帝等。
从政策角度看,其相关政策有举孝廉、设孝悌、三老等乡官,以鼓励并促使孝道的执行;对孝子实行奖励,免除孝子的徭役等;用法律来维护父母的特权,严惩不孝行为。
中国孝文化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孝文化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浅谈中国孝文化的演变及其时代要求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孝”已成为我们民族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内涵也逐渐丰富,已演变成了中国特有的孝文化。
孝文化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代,给与了人们不同的道德要求。
探究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变化从而总结其时代要求,对中国的道德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阶段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历程根据其作用及在各社会的形态可总结为五个阶段,即产生阶段,完善阶段,僵化阶段,近代变革阶段以及现代新发展阶段。
先秦时期是孝文化的形成与确立时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句子:“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这表明了“孝”最初的含义,即人们为了生活的安定和谐而进行的尊宗敬祖的祭祀活动。
到了殷商和西周时期,社会的生产力极大发展,孝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变革。
人们在生产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孝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上天的敬仰与祭祀,还增添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以及“奉养父母”这样新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其中对孝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属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紧紧围绕“奉养父母”这一核心内涵,极大地发展了孝文化的内容。
从其“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到,孔子已将“孝”看作是儒家理论理论核心“仁”的根本,足以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也因此,“孝”完成了从宗教到道德的转化,成为了对所有人的普遍要求,成为了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后来曾子孟子等儒家大师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如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的观点。
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即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
这些都对孝文化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极大地完善。
最新 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精品
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一、传统孝道思想概述孝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础范畴,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在各个阶段都继承和发展了孝道思想。
孝道思想得到不断升华,孝的涵义也不断扩充。
孝道思想对我国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孝道思想的产生在甲骨文中,孝字就像一个长者在庇护一个少年,表现出了长辈与子孙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周朝,孝既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也是对祖先的“祭祀”与“追思”。
孔子吸收了周朝关于孝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开创了儒家孝道观。
先秦儒学代表曾子、孟子、荀子扩展了孝的涵义,孝道思想由对长辈、手足的关怀,升华到对君王的忠心,孝治国家。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主要内涵儒家传统孝道思想是源于血缘亲情关系,它反映了在家庭中,亲子间的孝养关系。
在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家对孝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施行孝道既要在“小家”,也要推及至“大家”。
纵观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赡养、敬养、立身、慎终追远。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子女成年后,对父母赡养,保障物质上的满足。
对父母生活和物质上的赡养,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道德内涵。
“敬养”是尊敬、孝敬父母,实现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敬养是敬老、尊亲,是子女对父母真情的流露。
在基本物质赡养满足后,与父母感情精神上的交流,是更深一层次的道德内涵。
立身既是身体的健康,又是道德的修养。
对父母的孝,要求子女严于律己,修身行道,子女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父母的声誉。
孝的这一要求,有利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谨言慎行。
客观上,促进着后代的积极向上,这有利于道德建设及社会稳定。
古人很重视丧葬之礼,传统孝道思想认为,对父母的厚葬和追思,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孝道。
孔子是以“礼”来祭奠父母,而孟子提倡厚葬,认为厚葬是行孝表现,荀子也强调了丧葬是体现礼、孝的重要方面,提倡大葬。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一)传统孝道思想现代转换的原因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以孝悌为本,施于仁政,服务于封建统治者,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工具。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价值作者:田霞来源:《资治文摘》2017年第05期【摘要】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过程来看,它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消极的作用,但就其合理内核而言,仍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孝文化;历史嬗变;当代价值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标尺。
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中,孝逐渐从一种单一的家庭道德观念范畴扩大为一种多元文化体系,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已经具备了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成为一种亲子间伦理价值观念与范畴,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等诸多文化意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和首要精神。
一、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中国孝伦理的产生有一个萌发、形成、成熟、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从最初的朴素孝意识到较明晰的孝观念,再到处理代际关系的孝伦理规范,它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
1.孝观念的产生和形成。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社会。
在原始氏族社会里,氏族成员以血缘为基础,基于自然血亲的生命感恩情愫和种属生存的需要,形成了朴素的孝意识和简单的孝行为。
至殷商时期,随着孝字的出现,标志着孝的伦理道德观念初步形成。
而私有制和家庭的产生则促使早期的朴素孝意识逐渐地转变为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关系。
到了西周,随着宗法制度的确立,把孝纳入到宗法的范围之中,由此,孝的对象由在世的长辈及去世的父祖追溯到更为久远的祖先;孝也由单纯的亲子伦理、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2.孝观念的系统化、理论化。
近代以来孝文化的变迁及其价值
然也不 可否认其 中的矫枉 过正。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 ,人们 更加注 重物质感官享受 ,对 于那 些生活在城市的蚁族 、鼠族 、农 民工来说 ,常 回家看看 只不 过是一个遥 不可及 的梦。近代以来欧风美雨 的侵入 ,中西 文化 的交融 ,娱乐方式 的代际差异 ,某种程度上湮没了传统孝 文化 中的 精华 。新时期 的教育倡导 人的 自由发展 ,但是教育体制和 内容 的偏颇使 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较好 的传 承 ,反而出现了伦理道德滑坡。 第二 ,中观家庭 因素。辛亥革命 以来 ,传 统的家庭 结 构逐渐 解体 , 向小家庭演变 。随着 经济结 构的演变和发展 ,传统固定的生活模 式被打 破 ,传统 的生产经验 和土地 支配权 的地 位不再 凸显 ,经济和科技 的发展 使子女在家庭 中的地位改变 ,长 辈的权威 逐渐淡化 ,随之而来 的是长辈 对小辈 的约束 降低 ,家庭生 活中的不和谐 因素提升。计 划生育政 策的施 行 ,独 生 子 女 增 多 ,独 立 性 较差 ,啃 老 现 象 长 发 。 “ 四 二 一 ” 家 庭 模 式 子女生活压力增大 ,重物 质轻精 神 ,重 幼轻老 ,使老人在家庭生 活 中缺 乏温情关怀 。现代化带来 了利益诉 求的改变 ,价值观念与生活 习惯等慢 慢发生变化 ,子女 与父母 的分歧越来越 大,代 沟越来 越深。 当代 家庭教 育 中,重视应试教育 ,忽视 素质教 育。这 些都 削弱了孝 文化在家庭 养老 中的 功 能 ,不 利 于孝 文 化 的 源远 流 长 。 第三 ,微观个体 因素。个人 主义 、拜金 主义 、享乐 主 义思想 滋生 , 人 往 往 只注 重 个 人 价 值 的 实 现 ,亲 老 、爱 老 、敬 老观 念 弱 化 ,子 女 侵 犯 老 人 财 产 权 、人 身 权 现 象 时有 发 生 , 老人 则往 往 因 为 面 子 问 题 或 缺 乏 维 权意识而保持沉默 。受到西 方思想 的同化 和异化 ,青年 一代往往求 新求 变 ,追求时髦 的新事物 ,与长辈的观念格格不入 , 矛 盾升级 。计 划生育 的实行使独生 子女增 多,往往把 过多的经历放 在下一 代的培养 ,甚 至让 家长老人承担 照顾子孙两代 的责任 ,缺乏对 老人 的人 伦温情 。改革 中人 们对于利益诉求 的急切使忙碌 的打工一族难 以常回家 看看。对于广 大进 城务工 的农 民工 ,甚 至事业有成 的白领 而言 ,难 以在父 母身边尽孝 不仅 是 因为 回家 的路途遥远 ,不仅仅 因为一票难求 ,真正 的问题 ,是那 份工 作和薪水 。 四、审视 孝文化 的当代价值 近代 以来对孝文化 的批判与 弘扬并存 ,但从 整体上 看孝文化遭 到的 批判更 为激烈 ,孝文化 的主流意识 地位 已 日渐 衰微。孝意识淡 薄 、孝行 为缺失 引人深省 。当代 ,重新 审视 孝文化 的时代 价值 ,批判地继 承传统 孝文化 ,对 于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观 、解决社会转 型期的诸多 矛盾具 有 重 要 意义 。 第一 ,弘扬孝文化有 利于应对 人 口老龄化 带来 的社会问题 ,有 利于 缓解家庭养老矛盾 ,“ 善事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 观念 的深 人人 心可 以促进家庭 和睦、社会 和谐 。 第二 ,弘扬孝 文化有利 于将 家庭伦理 提升为社会 伦理 。有利 于将社 会意识外化 为社会行 动,推动全社会 弘扬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提 高全 体公 民的基本道德 素养。 第 三,弘扬孝 文化有 利于凝 聚人心 ,增强 民族凝 聚力和 向心 力 ,一 抹乡愁 连接着 两岸 三地、华 人华侨 ,台湾同胞不 远万里 回乡祭祖正 是对 孝文化 的 自觉追 随。孝文化 的弘扬 有助于祖 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有 助于 中华 民族伟大 复兴 中国梦 的实现。( 作者单位 :齐鲁工业大学 文法学 院)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孝文化;历史变迁;当代价值。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一、中国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即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孝”思想的历史演进及问题解构
“孝”思想的历史演进及问题解构【摘要】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孝道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谈起,并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下“孝”的新的伦理问题。
由对“孝”新的伦理问题的思考,提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传统孝道现代“孝” 问题对策一、“孝”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影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贯彻其中从未断裂的文化之一,是“孝”的文化。
不论是从先秦的《孝经》到汉代的“以孝治天下”,还是魏晋的“孝治”,唐代的“忠大于孝”,或者到宋元明清时孝道教化的通俗化,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可称为“孝的文化”。
中国传统“孝道”,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因子女远游之后,无法照顾父母的日常起居,且还会让父母牵挂,实在是需要远游,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处,尽快回到父母的身边。
这一“孝道”思想的产生与当时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交通极不便利有很大关系。
另外,由于当时社会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的劳动方式,农田是主要的劳动对象,固有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决定了当时的人口不需要做太多的和过远的流动。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民谚,即老年人口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农业生产之后,由年轻的下一代赡养老人并继续承担农业生产活动。
中国传统数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决定了其相应的养老模式。
与此同时,中国以农耕为主的农业作业方式,由于需要更多的能够承受体力劳动的劳动力,而生育更多的男性。
这是因为男性的体力要远远大于女性。
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就是说孟子认为不孝顺父母有三种表现,其中没有留下子孙是最主要的。
孟子举“舜”作为例子,他说舜没有向父母征求意见就娶妻子,是因为舜没有儿子,怕断子绝孙,虽然舜没有预先征求父母的意见,君子认为和实际上征求了一样。
汉代赵岐对“不孝有三”有注解说:“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负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无祖祀,三不孝也。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传承与演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区域(学校)德育特色品牌研究———基于“对分课堂”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018JKDY3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四个坚持”对广东社会发展的当代价值研究》(批准号:MYZX201739)的研究成果。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传承与演进杨定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摘要】“孝文化”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其内涵逐渐演变成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和国家的治国方略。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伦理特征。
中国孝文化的本质体现了其对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表达了中国尊老敬老的美德,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传承;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孝文化”在我国主流思想———儒、释、道无论哪一个思想体系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孝文化”作为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其理念形态是非常丰富。
在古代典籍《孝经·开宗明义》中就有记载:“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①这段话对我国传统儒家孝道的三种基本表现形态进行了总结,主要表现为:善事父母亲人,忠于君主国家,建功立业。
“孝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孝文化”作为一种核心道德范畴,不仅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判断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和标准。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概念及内涵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我国传统孝道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变化,很多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孝文化的理解,对其内涵进行了丰富和补充。
我国孝道文化基于“孝”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它主要包括人们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行为标准两个方面。
(一)敬亲养亲,善事父母我国传统孝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家庭道德伦理,在孝文化的内涵中,它首先倡导的是尊敬孝敬父母的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孝道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六、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及新孝道的合理构建·····················……32
(一)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32
l、有利于现代社会孝养风气形成···...···························……32
4、保守性·······························································……30
五、传统孝道的现代境遇与自身转换·································……30
(一)传统孝道的现代境遇················································……30
l、传统孝道的人类自然本质·······································……14
2、传统孝道的家庭伦理本质·······································……15
3、传统孝道的政治伦理本质,······································……16
4、平天下—凝聚社会达一统,由乱达治起功用············……275、塑造文化,构建了中国特有的文明···························……27
(三)传统孝道的不足之处················································……29
论忠孝观念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历史演变
充 满 温 情 的
忠孝 并用 、君 父并 尊 的笼统 说法 ,以遂他们专 制 的
私心 。君主 以此 为教令 ,圣 人 以此 为学说 ,家长 以 此 为护符 。 ” “ 麻 木不仁 的礼教 ,数 千年来不 知冤
枉 害死了多少无辜的人 ”② 五四时期对儒 家伦理文 化这种激 进的批判 .得
了解现代 中国文 化和 中国文学 的人都知道 ,五
四时期 ,一 批思想激 进 的知 识分子 ,曾对二 千多年
所 以 ,对 以忠孝 观念 为 核 心 的儒 家伦 理 文化 的批 判 ,也就顺 理成章 地成了五 四时期 激进知识 分子文
化批判 的矛头所指 ,锋芒所 向。无 须列举更 多的例
的儒家文化 传统 ,进 行过激 烈 的批判 ,其 中就 包括
化建设 的 当务 之急 。笔 者无意在 此讨 论 忠孝 观念本 身 的问题 。只想 针对这种 意见 ,结合现代 中 国文 学 创 作对 与忠 孝 观念 有 关 的文 学 题 材所 作 的艺 术处 理 ,和不 同时期 的作家对 忠孝观念 所持 的态 度 ,说 明忠孝 观念在现代 中 国文学 中 ,并 非一 味地 被批判 打倒 ,而 是 随着 时 代 的 变化 而 变 化 .在 这个 过程 中,忠孝 观念作 为一种思想 文化 资源 ,也逐 渐在 向 现代发生 “ 创造性转化 ”
到了正在兴起之 中的 白话新 文学 的积 极响应 。作 为
现代 白话新小 说的开 山之 作 ,鲁迅就 把他 的 《 狂人
H记 》的创作题 旨定位 于 “ 暴 露家族 制度和礼教 的
弊害”⑨ 。他稍后 的作 品 ,如 《 祝福 》 、 < T L 乙己》 、 《 阿 Q正传 》 等 ,也借 助不 同题材 ,从 不 同方 面 ,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计志宏【摘要】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涵特征主要包括养亲敬亲、珍爱生命、尊老爱幼、承志立身和移孝为忠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过不可或缺的作用.时至今日,仍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强化经济发展后劲,培养个人道德情感、构建新型社会道德体系,提高人文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倡导尊老养老、培养人本意识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孝道;孝亲意识;民族凝聚力【作者】计志宏【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云南,曲靖,655011【正文语种】中文以孝道伦理为核心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经起过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现代中国社会,由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亲子代际冲突加剧,人们的孝观念日趋淡化。
伴随着孝道观念的缺失,必然出现家庭关系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不良局面。
对孝文化进行研究,探本溯源,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对当代社会有借鉴的精华,与时俱进地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吸收改造,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孝文化,而且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1]在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其首篇之一《释训》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2]《辞源》对“孝”字注释的第一义为:“旧时称善事父母为孝。
”《尚书·尧典》:“克谐为孝。
”[3]《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4]因此可以说,“孝”字的注释义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传统忠孝观念的历史演进及现代转型
摘要:我国传统忠孝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学者的推崇和完善,对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忠孝观念仍有必要存在。
对忠孝观念加以合理的改造,即对其进行现代转型,忠孝观念就可以服务于现代社会,这对于现代化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忠;孝;忠孝观念;历史演进;现代转型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内容丰富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中忠孝观念是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
但是,我们总是犯着这样一个错误。
那就是未能理性地、全面地、辩证地、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我国传统忠孝观念,只是笼统地认为传统忠孝观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而并不对其进行彻底地分析,到底哪些需要继承和发展、哪些需要抛弃。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弄清这个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现代化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忠孝观念的历史演进
(一)、忠观念的历史演进
“忠”的本义。
“忠”的上半部分是个“中”字,下半部分是个“心”字,顾名思义,“忠”就是不偏不倚,公正的意思。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忠”:忠,敬也,尽心曰忠。
①认为“忠”就是尊敬,尽心尽力的意思。
故“忠”的本义可以作此理解:尊敬别人,做事尽心尽力,不偏不倚。
忠观念的起源和形成。
一般认为,忠观念起源于春秋时期,此时忠观念就是评价臣下和国君关系的道德规范。
在春秋时期的文献著作中,“忠”字才频繁出现。
因此,忠观念起源和形成于春秋时期。
忠观念的发展。
总的来说,随着朝代的更替,忠的含义越来越狭窄,最后走进了“死胡同”。
“忠”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
有忠诚无私、忠于他人、忠于国家及君主等多种含义。
此时忠观念的含义仍是广泛的,甚至更广泛。
作为一种普遍而广泛的伦理道德规范,忠观念对社会的稳定及发展有重要意义。
秦朝后,皇帝制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使得忠观念的含义开始萎缩。
随着中国君主集权的不断加强,忠观念的含义不停地变窄,特指臣民服从于君主及国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宋代以后,“忠”成了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最后发展为“愚忠”。
在明朝,愚忠表现地最为突出。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明朝涌现出了大批地“忠臣”。
(二)、孝观念的历史演进
“孝”的本义。
《说文解字》对“孝”做出这样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②“孝”的基本含义就是善长并乐于服侍父母,赡养父母等意思。
孝观念的起源和形成。
孝观念起源于具有宗教色彩的祖先崇拜,这种孝观念是以祭祀祖先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在原始社会,生存条件及其恶劣,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祈求上天和祖先的保佑,于是出现了图腾崇拜,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力
量。
因此,祖先崇拜是孝观念的起源。
孝观念的发展。
春秋时期,孔子认为孝就是“无违”③“色难”④,即就是要求人们听从父母的教导,不违背父母的指示;对父母要恭敬,不能怨恨父母。
后来曾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对孝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使孝观念更加全面完善。
儒家经典《孝经》的成书,标志着孝观念的成熟。
《孝经》一书对孝观念作了全面地总结和要求,故备受历代君王和学者的推崇。
二、忠孝观念的历史作用
(一)忠观念的历史作用
忠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忠经》曰:“为臣事君,臣之本也。
”⑤可见忠观念是多么重要。
其历史作用有利有弊,忠观念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首先,忠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忠厚、宽以待人的品格。
作为人际交往的规范,忠观念时刻影响着中华儿女。
忠观念形成以来,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自古以来,忠观念一直被视为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其次,培育了中华儿女忠于职守的精神。
忠观念要求人们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由于忠观念的约束,臣下必须认真工作,忠于职守,丝毫不敢懈怠。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笔下的《出师表》令人感动。
正是由于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他才会全力工作,力图振兴蜀国。
这就是忠于职守的典型表现。
最后,铸就了中华儿女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正是由于忠观念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忠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方孝孺等等,这些忠臣大多用生命诠释了真正的爱国情怀。
当然,传统忠德观作为历史的产物,我们在肯定忠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忠观念过度推崇君主的权威,贬抑臣民的人格,导致了国民思想的严重僵化,阻滞了政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之所以沦为“东亚病夫”,政治上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君主专制制度。
而绝对的忠观念则维护了这一制度,成为了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的工具。
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忠观念主要是对君主的忠诚,主要指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即“私忠”。
由于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忠观念的含义越来越狭窄,最后发展到愚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此外,“愚忠”观念浓厚,使无数忠臣不得善终。
(二)、孝观念的历史作用
孝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核心思想的重要范畴,可以看出我国是非常重视孝观念的。
孝观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孝观念对封建政治的影响。
孝观念是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维持社会安定的工具。
历代统治者重视以“孝”治天下并以法律来保证“孝”的实行,将“不孝”列为“十恶”之首,可见“不孝”的罪之大。
但实际上,统治者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要做到“孝”,就必须为了国家付出一切,忠于国家。
因此,孝观念对巩固封建统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孝观念对家庭的影响。
子曰:“因天之时,就地之力,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⑥一方面,孝观念对调节家庭内部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有重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孝观念造成了父母和子女人格上的不平等和男尊女卑,使子女丧失了婚姻自主权。
孝
敬父母,天经地义。
但由于统治者和一些学者的发挥,孝观念被不断地绝对化,逐渐变了质。
在孝观念形成之初,孝就是要求人们关心父母,不违反父母的意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孝变成了对父母的绝对听从,一切事情父母包办,任何事情都必须听父母的,丝毫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志。
由于父母的“专制”,不知酿成了多少人间惨剧。
孔雀东南飞、梁祝等等,都是父母“专制”的后果。
三、忠孝观念的现代转型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忠孝观念仍是必要的。
忠孝观念虽有很多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合理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对其进行现代转型。
那么,忠孝观念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极有益的。
首先,忠观念的现代转型。
忠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内容十分庞杂,我们要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就必须改造它,使其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
在今天,我们对忠观念要做这样的要求:第一,忠于祖国。
尽忠于国不是对某个人的忠诚,更不是对利益的忠诚。
第二,忠于他人。
忠于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宽容忍让,与他人和睦相处。
最后,孝观念的现代转型。
孝观念的改造要求是:首先,将孝从政治中分离出来。
传统孝观念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在今天,我们提倡的是单纯意义上的孝,与政治不挂钩。
其次,孝的范围适当扩大。
传统孝观念讲求对自己父母的孝,而现在,我们要讲求“老吾人之老以及人之老”。
最后,孝的内容更为广泛。
传统孝观念只是要求子女听从父母,孝敬父母。
在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提倡的是物质和精神的上的孝,二者不可或缺。
四、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还不完善,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还不健全,人们的孝忠观念淡薄, 现代的忠孝观念教育是迫切的。
因此,就必须对传统忠孝观念进行现代转型。
传统孝忠观念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探究传统忠孝观念的目的恰恰就在于改造传统忠孝观念,使其适应现代社会,服务于现代社会,从而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
[2]同上
[3]《论语•为政》
[4]同上
[5]《忠经•冢臣章第三》
[6]《孝经•庶人章第六》。